二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五单元单元解读最新(部编版)(27页PPT)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五单元单元解读最新(部编版)(27页PPT)

单元教学重难点
3.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
1.识字教学
单元教学策略
课后双横线里要求会认的生字:
基本原则:反复再现读准字音。 利用多种语境,了解字义,识记生字。 联系旧知或补充新知,适度拓展,触类旁通,识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字。
2.写字教学
单元教学策略
课后田字格里要求会写的字:
巩固字音 识记字形
指导书写:“三看”一看结构,二看比例,三看关键笔画 。
能发现“教诲、寻找”这类词语的 特点,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单元教学目标
能背诵《弟子规(节选)》。
单元教学目标
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能联 系生活经验理解老爷爷说的话。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识字与写字
单元教学重难点
2.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的看法
单元教学重难点
2.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的看法
• 从整个故事的不同角度,看问题 • 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 • 发散思维,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策略
3.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的看法。
(2)谈谈简单的看法
◎根据人物形象谈看法 ◎根据故事情节谈看法 ◎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 ◎结合课后习题谈看法
单元教学策略
4.读好对话的语气。
◆理解对话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人物形象,读好对话。 ◆借助插图,观察图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情,体会人物心理活 动,读好对话。 ◆根据提示语,抓住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读好对话。 ◆抓住句中的标点符号,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感受人物形象,读 好对话。 ◆联系上下文,通过语言的对比,走进人物内心,读好对话。
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单元解读
单元概述
1.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 人文主题——办法 语文要素——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的看法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含答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含答案)

一、将拼音和相对应的汉字连起来。

(6分)diāo yuè huǐ jiāo shěn shǎng审焦晌叼悦悔二、读拼音,写字词。

(16分)tú huà kè bǎi fàng1. 上,老师把杨桃在讲桌上,让我们画。

bó bo mài jīn pí lì jìn 2. 王割了一天的子,累得。

quàn gào diū shī3.他没有听从街坊的,了两只羊。

三、汉字分析写一写。

(8 分)(1)“突”字共____画,下半部分是_____,书写时不能漏掉点,组词:________。

(2)“疲”字是______结构,第六笔是______,组词______。

(3)把(1)(2)题中的字正确规范地写在田字格中。

四、辨字组词。

(8分)钻()课()抢()伯()站()棵()枪()柏()五、仿写词语。

(8分)1.例:自言自语(ABAC 式词语)2.例:懒洋洋(ABB 式词语)六、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8分)1.小马往磨坊跑去。

(把句子写具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羊被狼叼走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

(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选词填空。

(3分)突然虽然果然(1)天气预报说下午有雨,刚吃完午饭,大雨()哗哗地下起来了。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课文笔记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课文笔记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课文笔记一、课文标题《语文园地五》二、重点词汇1.茂盛:形容植物生长旺盛,枝繁叶茂。

2.绚丽多彩: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3.葱葱茏茏:形容草木青翠茂盛的样子。

4.严严实实:形容物体之间紧密无间,没有缝隙。

三、课文内容概述《语文园地五》是一篇关于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的综合性课文。

它通过对四季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四、重点句子与段落解析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这句话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2.“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这句话描绘了夏天的森林景象,表现出树木茂盛生长的特点。

— 1 —3.“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这句话通过描绘早晨的森林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神秘和美丽。

4.“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这句话通过描绘草地上的野花,表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

五、主题思想《语文园地五》通过描绘四季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它告诉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六、课后思考与练习1.思考并讨论: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如何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3.选择课文中的一段进行背诵和默写。

4.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眼中的四季景色。

七、小结《语文园地五》是一篇充满诗意和美感的课文。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四季景色的美丽和多彩,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希望同学们能— 2 —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关注自然和人文环境,珍惜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我熟悉的小动物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我熟悉的小动物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我熟悉的小动物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作文的主题是写一种同学们熟悉的动物。

店铺在此整理了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我熟悉的小动物,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我熟悉的小动物篇1我们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白兔。

它长着一双长长地大耳朵、红红的眼睛、可爱的三瓣嘴,还长着一条短短的、毛茸茸的小尾巴。

它很喜欢吃萝卜和白菜,有时晚上我给它4根胡萝卜,一夜之间它就吃完了。

早晨醒来就会有很多圆溜溜的大便,这家伙还真能吃。

它走起路来总是一蹦一跳的,它的前脚一撑,后脚一蹬就飞快地跑了起来。

有一次,我的小皮球滚到了草丛里,我很着急。

这时,我的小白兔“嗖----”地一声跳进了草丛里,不一会儿,它回来了,把我的小皮球捡了回来。

我非常感谢它。

小白兔就这样在我们家里快乐地成长。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我熟悉的小动物篇2猫,是一种古怪的动物。

它的性格说好也不好,说坏也不坏。

好的时候,它会来到你的旁边给它挠痒痒,它还会自己解闷;它不好的时候,你说什么也没用。

它很调皮,出去玩,就要几天几夜,你再怎么叫它,它也不回来;但它也很老实,它会自己找个安静的地方睡觉。

小猫的眼睛是绿色的,就像两颗圆宝石,闪闪发光,可以在晚上清楚的看到东西。

它喜欢把尾巴卷起来。

小猫有六根胡须,左边三根,右边三根。

它的胡须很有用,可以让它在走路的时候保持平衡。

小猫的耳朵很厉害,再小的声音也能听清楚。

它的身体很灵敏,人很难追上它。

小猫的鼻子是黑色的,小小的,它能闻到老远的味道。

有一次,我的妈妈买来一条鱼,小猫闻到了鱼腥味,就马上跑到我妈妈的腿边,伸出舌头,流出了口水。

还有一次,妈妈的毛绒球掉在了地上,它就马上跑过去,玩了起来。

结果,它的身上、腿上和头上都被毛线卷了起来,那样子,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我的小猫真是太可爱了。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我熟悉的小动物篇3在我的身边有许多熟悉的动物。

有昂首挺胸的白鹅,有聪明机智的猴子,但我最熟悉的是姥姥家那洁白如雪的小狗。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日积月累课堂笔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日积月累课堂笔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日积月累课堂笔记日积月累,追求进步的心态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日积月累”,这个主题贯穿着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

所谓“日积月累”,指的是长时间、不断地积累一点一滴的知识和经验,最终取得巨大的成果和收获。

这种日积月累的留下来的,就是一种追求进步的心态。

一、回顾课堂1.阅读理解让我们了解的更多的知识:①阅读文章,了解学习品质的五个要素:恒心习惯、合理技巧、温馨氛围、真正关怀、创新思维。

②通过阅读《粘足球》的读后感和讲解理解什么是:“独处时间,和时间赛跑”。

2.阅读课文,用现在看未来在第一课,通过介绍了一名小艺术家的成长经历,我们了解了:只要靠自己的积累和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这中间必须有耐心、坚持不懈,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应变能力等品质。

所以学生们在学习、成长的路上也需要通过平时的积累、努力,才可以实现自己的向往和梦想。

在第二课中,我们了解了日积月累的最好例证——“三耘三读”,并学习了“积少成多”的哲理。

之后通过小组互帮互助,场景游戏等,引导孩子对自己的积累、努力加深认识与了解,并将所思所想写在“努力积累成就自己”的卡片上,以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3.阅读故事,品味人生道理在课堂中,教师利用寓意深刻的故事加深学生对“日积月累”的理解。

如《蜗牛爬楼梯》中,小蜗牛们利用其极佳的毅力和毒蛇们过大的自信心,从而成功爬到顶端。

在故事中,虽然从一开始毒蛇的身体条件优越且跑得飞快,但小蜗牛凭着精神状态而不放弃的精神,在坚持努力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进步、再进步、再进步,最终成功完成了目标,告诉我们做一件事情,能力和条件只是个开始,发现自己的优势才是激发潜力实现自己价值的关键。

二、预习拓展1、影片推荐推荐一部电影《千与千寻》,在这部电影中,小女孩千寻在“神祕花园”中遭遇了一个难以想象的世界。

在神祕花园中,千寻要处理很多麻烦与问题,挑战一次次的恐惧和无知,才能走向自由与成功。

这部电影展现的就是如何不断地积累、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通常是学习有关动物和自然的内容。

具体的教学内容可能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1. 动植物的特点:学习不同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了解它们的形态和功能。

2. 动物和植物的生活环境:学习不同动物和植物适应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

3. 动物和植物的分类:了解不同动物和植物的分类方法和特征。

4. 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学习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应该如何保护动物和环境。

教学活动可能包括观察和研究不同动物和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环境;观察和
讨论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培养保护动物和环境的意识;参观动物园或植物园,亲
自接触和了解动物和植物;进行小组活动,设计展示动物和植物的海报或模型等。

这只是一个大致的介绍,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可能会因不同的教材和教学计划而有
所不同。

如果有具体的教材或教学大纲,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内容。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课件ppt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课件ppt
过端午,赛龙舟, 粽香艾香满堂飘。
赛龙舟 说一说:看了视频,你想说什么?
吃粽子 你还知道哪些端午节的习俗呢?
插艾叶 和粽子一样香的是艾叶!
端午节,赛龙舟,真热闹! 粽子艾叶满院香!
总结方法
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春节和端午节 两个传统节日的。
分小组讨论,自由交流,全班汇报。
① 品读与节日相关的语句,找出人们是 怎样过节的。
书写指导
敬转团热闹
“敬”是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转”是左右结构,右边的笔顺是: 横、横、竖折撇、点。“专”字第三笔是 一笔写成。
“团”是全包围结构,最后一笔封口。 “热”是上下结构,上部要写得左窄右宽, “丸”的笔顺为撇、横斜钩、点。四点底与上 部同宽。 “闹”是半包围结构,“市”的点、竖均 落笔在竖中线上。
2 传统节日
“传”:左边是单人旁,右边一个“专”。 “统”:总统,统帅,统一。
什么是传统呢?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传统: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从几千年前一直 传到现在。中国人世世代代都在过的节日,就 叫“传统节日”。


课 文
•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将生字读熟,圈
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 不重读,不漏字。
送上面的词语回家,按要求归类。 1. 宝盖:_家__庭____教__室___亡__羊__补__牢________ 2. 口字旁:叼__走____喘__气___笑__嘻__嘻____哈__哈__大__笑_ 3. 提手旁:挡__住____摆__放____抢__夺____扔__掉______
宝盖的字大多与房屋、屋顶有关;口字 旁的字大多与嘴有关;提手旁的字大多与手 有关。
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 意帮您做事。”
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 我……我过不去。”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第五单元内容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生活哲理”为主题,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我们遇到难题时,只要开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懂得生活中的一些道理。

《寓言二则》让我们从古人所做的事情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画杨桃》让我们知道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凭空想象;《小马过河告诉我们亲身实践的重要性。

让我们从本单元的一篇篇故事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学情分析:
由于本单元所选编的几篇课文故事性较强,且贴近学生的认知识记,因而在进入本单元的学习时,孩子们应该能够对几篇课文克满浓厚的阅读兴趣,并完全可以通过自主阅读大致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同时,由于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品读感悟能力,所以能够大略体会到重点词语及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重要作用。

但是,他们对于课文的理解深度更多地还停留在感知故事内容的表层,可能无法真正体会课文中所反映的深刻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要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熏点词句进行揣摩体会,让他们在读、划、思、议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文章内涵的体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古诗两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庐、瀑”等9个生字,会写“吴、含”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做到有感情地背诵。

过程和方法: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做到有感情地背诵。

2、能从诗句中体会诗人情感,大致领悟诗意,有主动诵读我国古代优秀诗篇的兴趣。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4、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想象《望庐山瀑布》的景象,揣摩诗意。

【教学难点】:1、想象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理解“含”的意思。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小朋友,谁能把自己喜欢的诗歌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学习两首新的古诗。

(齐读课题)2.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两首古诗的作者是(李白、杜甫)。

你们对李白、杜甫有哪些了解?二、学习《望庐山瀑布》1.借助拼音自读诗,遇到难读的字可问老师、同学。

2.同桌互读生字、诗歌,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学生自愿上台认读生字,并当小老师教读。

4、开火车读生字。

5、你们发现这四个生字有什么特点?(庐和炉相似,字音相同,都有户字,偏旁不同。

瀑与水有关,是三点水,右边是暴字。

)6.抽生读诗,其他生评议。

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7、齐读诗,想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句诗体会到的?8、借助图画和自己的想象,小组内交流读懂的词、诗句的意思。

师随机指导。

(第一、二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远望香炉峰,在阳光照耀下,峰顶烟雾袅绕升腾;瀑布飞流而下,像条大河在山前高挂。

生紫烟的“生”字,给人以动感,再有一道瀑布的照应,景象奇特非凡。

第三、四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是写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景象。

诗人想象它好像是银河从高高的天空飞落下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

)9、小组代表交流理解了的诗句意思。

10、质疑,提出没理解的词。

释疑。

如:生——升腾、升起。

川——河流。

紫烟——紫色的云雾。

疑——可能、好象。

11、理解了诗意后,你有何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

12、抽生读,评议。

比赛读。

齐读。

13、练习背诵。

三、学习《绝句》1、自读诗,把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小老师教读(注意:岭是边音、后鼻韵、三声。

)3、开火车读。

4、同桌检测读。

5、抽生读诗。

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6、齐读。

7、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诗。

(可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唱一唱等。

)8、交流自学情况。

(我通过读,知道了第一、二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写春光明媚,一对黄鹂欢唱于浓浓翠绿的柳枝上;水光云影,一行白鹭展翅飞翔于蓝蓝的天空。

诗中写了两种鸟、两个背景,据说,这种鸟能给家园带来喜庆、祥和的气氛。

第三、四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写诗人从窗口望去,西山绵亘,白雪皑皑。

而在门前不远的江岸边,停靠着等待远航东吴的大船。

这两句,一写千年雪之山镶嵌在窗口,一写行万里之航船停泊在门前江中。

)(我通过画明白了《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丽的田野风光,表达了诗人安适愉快的心情。

)9、抽生读、唱、说、画,评议谁学得最好?10、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

(配乐)11、齐朗诵12、练习背诵。

四、拓展训练1.背两首古诗2.回家搜集古诗,背一背。

五、作业布置:背诵古诗第二课时一、复习1、背诵古诗2、向同学推荐自己搜集的古诗二、写字教学1、认读要写的字。

注意:窗、岭、鸣、银、泊的读音。

2、说说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怎么记的?3、扩词练习。

(吴字除外)4、自己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看左右结构的字、上下结构的字、上中下、左中右结构的字分别有哪些?写的时候这些字该怎样摆才美观?5、自己把生字描一描。

你发现写哪些字要小心?(如:含字上面是今字,不要写成令字;而岭字右边是令字,不是今字。

银字右边顶上不要多写一点。

泊字的白要写得瘦长一些,流字也不要忘记写右边的一点。

柳字不要忘写中间的一撇。

)6、你们觉得自己哪个字写得漂亮,就到黑板上来写一写,并说说怎样写好的?7、自己写,每个生字写两个。

师巡视8、同学之间互相评议所写的字。

9、完成我会填的作业。

读一读。

三、作业布置:1、每个生字各写三个,各组两个词。

2、能默写本课诗的就默写。

四、板书设计:17 古诗两首五、教学反思:18、雷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压”等四个生字,学写“垂”等12个生字。

过程和方法: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2、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夏天什么时候的景象呢?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你们想了解雷雨的所有景象吗?请自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全班齐读。

(注意:垂是翘舌音。

压是多音字,在本课读一声。

)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4、扩词练习5、说记字方法6、抽生分自然段读文,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评议三、学习课文1、自由读文,想想本课写了雷雨的那些景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2、出示雷雨前的图,谁看着图来说说雷雨前的景象。

谁来读读雷雨前的景象,从他的读书声中,你们有什么感受?(压抑)让我们一块来看看此时的景象。

播放雷雨前的课件,你现在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再读一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评议。

是啊,雨前的气氛真可怕,想读的小朋友一起来读读。

3、不一会儿,雨下起来了,出示图,看,雨中的景象怎样?谁来说说?谁来读一读,你们有何感受?(雨下得真大。

)从哪儿感受到的?谁再来读读。

配雨声齐读。

4、渐渐地,雷声和雨声都小了,天也亮起来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看图说一说,谁来读一读,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看到的、听到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吧。

(可画画、可表演、可读读等)上台展示。

5、雨后的景色多美啊!小朋友,请你们看着画面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吧。

齐读。

假如你是那只鸣叫的蝉,是那只坐在网上的蜘蛛,或者是那只快乐的青蛙,你会说些什么?自己动笔写一写。

6、雷雨真是神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天气时好时坏,变幻莫测,十分有趣。

不过,只有细心的小朋友才可以感受到。

你们愿意做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儿来观察,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写成日记吧。

四、作业布置:1、感情朗读2、观察天气,写日记。

第二课时一、复习1、读文2、读好日记二、写字教学1、认读生字注意:垂、沉、阵、蜘蛛、蝉都是翘舌音。

彩是平舌音。

2、扩词训练(蜘蛛、蝉不扩词。

)3、说记字方法4、写字指导(1)自己分析所有字的结构,观察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自己动笔描,说说:你的发现。

(如:垂字的中间一横最长,最后一横最短,其余两横长短差不多;压字不要丢掉点;彩字的三撇要对齐)(3)请小书法家上台表演自己写得好的字并说写的技巧。

(4)自己书写生字,每个两个。

(5)互相学习、评价。

5、完成读读抄抄。

三、作业布置:1、抄写有关天气的优美文章。

修改自己的日记。

2、每个生字各写三个,组两个词。

四、板书设计:18、雷雨前:闷、压抑、可怕中:雨越下越大后:清新、愉悦五、教学反思:19 最大的“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过程和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

2.读好人物的对话。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书,每个小朋友都有许多,今天,咱们却要去认识一本非常特别的书,特别在哪里呢?想知道吗?板书课题:最大的“书”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想知道答案吗?请自由读课文。

注意不容易读准的字多读几遍,把每句话读通。

2、认读生字1) 生字都认识了吗?谁能当小老师?(明确:“质”是翘舌音,“册”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2) 开火车认读生字3) 同桌互相抽读“我会认”中去拼音的生字,纠正读音4) 抢读生字5) 对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字?如:“岩”: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岩”;我去过重庆的红岩村;我还知道有部小说叫〈〈红岩〉〉。

“册”,教科书封面上写有“二年级下册”。

6) 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正确。

7) 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1、课文1)读了课文,你知道“书”为什么要加引号了吗?“书”指的是什么?2)为什么把岩石称为“书”呢?3)读这本“书”有什么用呢?2、读中学1)自由读。

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

你想知道他问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吗?请赶快再读一读课文吧。

2)伙伴对读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到了什么?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演中悟1)二人小组合作演一演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创编动作爸爸文中一句话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合作演一演2)集体评一评?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4、猜中想1)(读学习小伙伴的话)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

2)你能猜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学他吗?四、作业布置: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课件出示生词)开火车读地质勘探岩石一册厚厚的脚印波痕刨根问底煤炭宝藏2、抢读二、写字指导1、齐读要求会写的字。

2、分小组学习讨论怎样识记生字。

小组派代表交流识记得最好的生字。

3、自己观察书写生字时哪些笔画要注意,哪些地方容易错。

4、全班交流观察结果。

5、师重点指导。

厚:上下都无点底:上下都有点宝:下边是“玉”不是“王”。

印:右边是单耳,不是双耳。

埋:左边是土字旁,与“理”区分。

6、学生自由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7、选容易的字先描红,临写一个。

8、向老师请教难写的字。

9、自己练写1个。

10、同桌欣赏,评议所写的字,指出优点和不足。

11、师相机指导。

三、积累运用1、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学生自主填好后,开展组词游戏。

如:宝石——石头化石——石英高山——山岭大山——山川大地——地球土地——地图2、词语积累认真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刨根问底1)本课中的问句和感叹句比较多,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不同的语气。

如:问句:哪里有书啊?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这能说明什么呢?感叹句:它们都是字呀!太好了,太好了!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四、实践活动课文中的学习小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