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用的植物”主题——谈对“学习活动”的认识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有用的植物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有用的植物
1、幼儿尝试自己创编应用题,并列出算术题。
2、幼儿结对尝试出题给对方做。
四、交流
日期:11月26日
活动日期
活动名称
有趣的植物根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对植物的根产生探究兴趣。
2、在尝试活动中,知道植物根的种类,了解根的作用及根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礼品盒(装有树根)、各种植物种在沙盘里、图片若干、三座小房子、各类根雕根制艺术品、有关根的用途的录像资料。
日期:12月2日
活动日期
活动名称
神奇的种子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发展幼儿积极思考的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2、引导幼儿按种子的种类、大小、颜色等明显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制作种子标签
活动准备:
黄豆绿豆花生芝麻;西瓜籽南瓜籽葵花籽等每个幼儿一个分瓶做标本用的纸片各种种子名称的字卡片
活动流程
二、幼儿讨论:植物为什么会长大?怎样才会长大?
三、幼儿小实验:植物无根和有根实验。请幼儿看看实验中哪种植物没有死,了解根的作用。
四、幼儿做种植实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五、发现:植物是种子种出来的。不同植物的种子长得不一样:黄豆的种子是圆圆的、黄色的;红豆的种子是圆圆的、红色的;芝麻的种子是黑黑的、小小的、像小花瓣;绿豆的种子是椭圆形、绿色的;向日葵的种子是尖尖的、圆圆的、有白色又有黑色的。向日葵的种子可以吃。鸡冠花的种子很小。
2、请幼儿说说买东西的钱是哪里来的
提问:你们每次去超市都买一些什么东西呢?
那么这些钱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3、与幼儿讨论到超市购物时应该注意的礼貌和安全事项,例如购物后要排队付款,不要推着购物车四处乱跑,不要随便把货物的包装袋拆开,不要在超市内大声喧哗等。

主题活动——有用的植物(大班)

主题活动——有用的植物(大班)

主题活动——有用的植物(大班)
蔬菜宝宝
材料:汉字卡片底板、各种蔬菜、制作书、牙签、各种提示筐
建议玩法:
玩法1——蔬菜宝宝找家
1、知道各种蔬菜的名称
2、尝试将蔬菜与汉字名称进行配对。

3、重点区分常见的几种豆类:豇豆、荷兰豆、豌豆、蚕豆
玩法2——蔬菜娃娃
1、感受用蔬菜进行大胆创造的快乐。

2、尝试根据蔬菜的外形特征进行组合拼搭出各种动物。

玩法3——吃什么?
1、知道植物许多部位都可以食用,了解我们在生活中吃这些常见的蔬菜的哪些部位。

它对我们人类的身体有许多的益处。

2、根据筐上的提示(吃叶、吃茎、吃根、吃花、吃果实等)将蔬菜进行分类。

校园植物活动感想

校园植物活动感想

校园植物活动感想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每天都要在校园里度过大部分的时间。

校园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美丽的地方,不仅有悠扬的钟声,还有各种各样的植物。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有幸参加了校园植物活动,让我对校园植物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验。

植物在校园里并不稀奇,但是在这次活动中,我意识到原来我对校园植物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

活动中,我们围绕校园中的植物进行了一系列的参观和学习,深入了解了它们的生长习性、繁衍方式、观赏价值等方面。

从简单的认识到深入的探究,我对校园植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也更加珍惜身边的绿色。

活动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参观植物园。

植物园里有各种各样的植物,有长得高大挺拔的树木,也有开得娇艳欲滴的花朵。

在专业的导游的带领下,我逐一了解了各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特点和使用价值。

我惊叹于大自然的奇妙,也感叹于人类的无穷智慧。

通过参观植物园,我明白了植物的价值和重要性,也对大自然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敬畏之情。

除了参观植物园,我们还进行了植物标本的制作。

这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植物的特点和特性。

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我对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专注力。

制作完整的标本更是让我感到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也更懂得了认真和耐心的重要性。

活动中,我还参加了一场植物种植比赛。

在比赛中,我跟队友一起精心挑选植物种子、准备种植工具、挖掘土壤,然后一点点仔细地种下种子。

过程中,大家相互鼓励,共同努力,使得比赛更加有意义和有趣。

最终,我们成功地种下了植物,并且还得到了评委的好评。

这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乐趣。

通过这次植物活动,我不仅对校园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然和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植物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意识到要珍爱植物,爱护环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通过这次活动,我还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们和我一样喜欢大自然,热爱植物,我们在活动中一起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验,还互相学习和帮助。

幼儿园自然教育:植物世界探索 幼儿园自然教育

幼儿园自然教育:植物世界探索 幼儿园自然教育

幼儿园自然教育:植物世界探索一、概述幼儿园是孩子们人生中重要的成长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育者需要引导孩子们从身边的自然环境中学习和探索。

植物世界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园自然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植物世界的探索角度,探讨幼儿园自然教育的相关内容和方法。

二、植物世界的重要性1. 生态平衡:植物在自然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提供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维持生态平衡。

2. 食物链:植物是食物链的基础,它们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3. 美化环境: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三、幼儿园自然教育的意义1. 培养兴趣:通过植物世界的探索,可以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

2. 培养观察力:植物世界的探索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让他们学会用心观察和发现。

3. 培养保护意识:通过了解植物的重要性,可以培养孩子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四、幼儿园自然教育的方法1. 实地考察:组织幼儿园的孩子们到公园、植物园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近距离地观察各种植物。

2. 种植活动:在幼儿园内开展种植活动,让孩子们亲自体验种植的过程,并学会照顾和保护植物。

3. 植物话题课:在课堂上开展植物话题课,介绍各种植物的特点、生长习性等知识,让孩子们了解更多有关植物的知识。

五、植物世界探索的实施方案1. 制定教育计划:根据孩子的芳龄和认知能力,制定针对植物世界探索的教育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教育资源准备:准备丰富的植物资料、图片、模型等教学资源,以便更好地展示和介绍植物世界。

3. 师资力量培养:培养教师对植物世界的热爱和专业知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们进行植物探索活动。

六、植物世界探索的评估方法1. 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孩子们在植物世界探索活动中的表现,制作观察记录,了解孩子们对植物世界的认知和感受。

2. 问卷调查:可对孩子们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植物世界探索活动的认可和评价。

植物学的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2)

植物学的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2)

植物学的实习心得体会范文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在植物学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植物学的魅力和重要性。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考察,我对植物的分类、形态、生理和生态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在植物学实习中的心得体会:首先,实习期间,我学会了正确使用植物学的实验设备和工具。

在实验室中,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通过显微摄影技术记录下来。

在野外调查中,我学会了使用Field book记录植物的外部特征和相关的野外环境因素,这对于后续的数据分析非常重要。

其次,我深入了解了植物的分类和标本制作。

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我可以将其归类到更高级的分类单位中。

此外,我还学会了制作植物标本,这要求我们细致地剥离植物的外部结构,并进行干燥和保存。

通过制作标本,我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形态特征,还可以保存下来以供后续学习和研究。

除了分类和标本制作,我还学习了植物的生理特征和适应能力。

例如,我们通过测量植物的叶片面积、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等参数,了解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同时,我还了解了植物在不同环境因素下的适应能力,如水分、温度、光照等。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理解植物的生存和繁殖策略非常重要。

最后,在野外考察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植物对于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植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提供氧气、食物和栖息地,还对土壤保持和防止水土流失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参与野外考察,我了解了植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赖,这使我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之,植物学实习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植物的分类、形态、生理和生态等方面知识。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考察,我对植物学的兴趣和热爱进一步加深。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将能够在植物学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成就。

幼儿园植物奇妙世界探索:植物知识科普活动

幼儿园植物奇妙世界探索:植物知识科普活动

标题:幼儿园植物奇妙世界探索:植物知识科普活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幼儿园,通过植物知识科普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对植物有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热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幼儿园植物知识科普活动的意义和方法,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植物的奇妙世界。

1. 植物知识科普活动的意义在幼儿园阶段,植物知识科普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增强他们的自然环境意识。

植物知识科普活动可以拓展幼儿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

这样的活动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促进他们对植物进行实地探索。

2. 植物知识科普活动的内容在植物知识科普活动中,可以包括植物的分类、特征、生长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可以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让幼儿们了解植物的外貌特征和生长习性;可以通过播种和养护小花盆,让幼儿们亲身参与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通过植物手工制作,让幼儿们在动手的过程中了解植物的用途和价值。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幼儿们在玩中学,潜移默化地掌握植物知识。

3. 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植物知识科普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植物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植物知识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正确的自然观念,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精神。

通过植物知识科普活动,幼儿可以在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的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幼儿园植物知识科普活动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认识植物的奇妙世界,还可以促进幼儿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植物知识。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幼儿在快乐的玩耍中学到更多有关植物的知识,从而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建立起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在知识中,这篇文章会以序号标注的方式进行撰写,多次提及"幼儿园植物奇妙世界探索"这个主题词,希望能够全面、深刻地探讨这个主题。

幼儿园主题活动:有用的植物

幼儿园主题活动:有用的植物

幼儿园主题活动:有用的植物教学主题:有用的植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有用植物,理解它们的特性和用途。

2. 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有用植物,如粮食作物(稻米、小麦等)、蔬菜(胡萝卜、白菜等)、水果(苹果、香蕉等)和药用植物(菊花、薄荷等)。

2. 了解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3. 学习如何照顾和种植这些植物。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实物样本,以便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各种植物。

2. 准备一些小型的植物种子和种植工具,让孩子们亲手种植。

3. 制作一份关于有用植物的知识问答表格,用于教学评估。

四、教学过程:1. 引导孩子们观察和讨论带来的植物样本,让他们尝试说出这些植物的名字和用途。

2. 通过图片和视频,详细介绍各种有用植物的特性和生长过程。

3. 组织孩子们进行种植活动,让他们亲自体验种植和照顾植物的过程。

4. 进行知识问答环节,检查孩子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孩子们在家中或社区中寻找和记录更多的有用植物,并与同伴分享。

2. 安排一次户外考察活动,让孩子们实地观察和学习植物的生态环境。

六、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每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我们应该珍爱和保护它们。

同时,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多关注和利用这些有用的植物。

七、教学评估:通过知识问答表格和观察孩子们在种植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有用植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也可以通过孩子们的反馈和家长的反馈,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植物》含反思通用10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植物》含反思通用10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植物》含反思通用10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植物》含反思 1活动目标1、了解新奇的猪笼草、毛毡苔、捕蝇草等吃虫草的特性,对一些奇怪的植物产生兴趣。

2、在游戏中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物体的特征。

3、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游戏音乐。

2、多__图片:奇怪的植物——吃虫草。

3、幼儿用书第12页。

指导要点1、活动重点:了解新奇植物——吃虫草的名称和特性,知道它们的样子。

2、活动难点:了解吃虫草吃掉虫子的过程,愿意在游戏中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3、指导要点:通过故事引导、多__图片观察认知来了解吃虫草的样子和特性,并用肢体动作表现帮助幼儿理解吃虫草吃掉虫子的过程。

活动过程1、欣赏故事《失踪的苍蝇》__:小虫子哪去了?(被吃虫草吃掉了)2、运用多__图片逐一了解吃虫草的名称及特性,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1)认识吃虫草,说说吃虫草的本领。

__:图中都有哪些吃虫草呢?它们有什么本领?小结:这些都是吃虫草,它们不声不响地长在野外,悄悄地吃掉很多令人讨厌的害虫。

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是害虫呢?(引导幼儿说出苍蝇、蚊子等害虫的名字)(2)观察吃虫草的样子,猜猜它们是怎么吃掉虫子的。

请幼儿说说不同吃虫草的样子,__:它们会怎么吃虫呢?小结:能吃掉苍蝇的草叫捕蝇草。

捕蝇草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叶子周边还长着牙齿,像很多蝇索。

苍蝇来了,叶子就会合拢起来,把它关在里面,然后把她消灭掉。

猪笼草,椭圆形的大叶子下长着一个长口袋,虫子来了若掉进这个长口袋,就再也出不来了,被猪笼草吃掉了。

3、幼儿分组翻看幼儿用书。

(同伴之间轮流讲讲不同的吃虫草是怎样吃掉虫子的`)4、游戏:吃掉小虫子(1)用肢体动作表现吃虫草的特征。

__:刚刚我们看了这些吃虫草的图片,它们都是一样的吗?谁能用动作表现捕蝇草(猪笼草、毛毡苔)的样子呢?(2)幼儿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吃虫草(可以是捕蝇草、猪笼草、毛毡苔,提醒幼儿吃虫草的动作是不一样的),一人扮演小虫子,在吃虫草里飞来飞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有用的植物”主题——谈对“学习活
动”的认识
思想观念领先是教育创新的前提,教育创新的过程是教育研究的过程。

理论研究实际是教育创新的基础。

作为一线的教师,深刻领会二期课改的精神,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是检验一个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标准之一。

在多次参加二期课改学习,认真研读《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对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后,在实际工作中,我以二期课改的精神为指导思想,强调把握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之间的关系,以师生共建课程为切入口,对主题活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在综合主题活动《有用的植物》中,我们带领孩子们参观幼儿园种植的树木,我们来到黄杨树边,孩子们蜂拥而上,贝贝说:“这棵树像小球,是皮球树。

”他们用手摸摸像瓜子一样的树叶说:“这是茶叶树。

”这小小的叶子还真像茶叶,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吴博伦提出了质疑:“老师,这到底是不是树?它怎么没有树干?”“老师,为什么树的颜色有深有浅?”听着孩子的疑惑,我喜在心里:是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贵在质疑”,一切活动都是在问题中产生的。

这时,金泳跑过来问:“老师,这棵又高又大的树干上怎么都是毛?”我也奇怪地说:“这毛茸茸的是什么?为什么只有这棵树上后呢?”过了一会儿,他又跑来说:“老师,我知道了,这棵书老了,所以,它有毛。

”我建议孩子们再向爸爸妈妈考证一下。

带领孩子们观察了园内的树木后,发现孩子们对树的知识经验甚少,教师不急于解答孩子们的问题,让孩子们带着问题通过多种渠道自己去寻找答案。

孩子们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对树产生一定兴趣,并能进行比较探索。

当我们再次来到一个街心花园时,孩子们又看到了“皮球树”、“茶叶树”,吴博伦做起了讲解员:我爸爸告诉我,这是黄杨树,叶子小小的像瓜子,也叫瓜子黄杨,颜色淡淡的是今年刚长出的新叶。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敬佩知情油然而生。

到社区参观树木后,孩子们由树引发了很多问题。

如:树是怎样生长的?树叶、树干、树根都有什么用?树叶上一条条的茎有什么用?等等。

为了证实树根的作用,我和孩子们做了“下雨”的实验,大家兴奋不已。

通过实验,孩子们发现,树根能抓住泥土,泥土就流失得慢。

孩子们顿时明白了,为什么河的两边都会种许多树,是为了不让泥土冲下水。

探索重在过程,孩子们对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已不满足于树叶的形状等一些粗浅的知识,通过教师的引
导,他们自然而然地生成出:植物的生长等一系列更深层次的问题。

如植物生长为什么一定要泥土?没有泥土能不能生长?新的探索活动由孩子的质疑开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带领
幼儿参观了:孙桥农业发展区。

通过实地考察,孩子们知道:无土栽培和水栽培。

有生活才会有创造、探索,如何引导幼儿把已有的知识经验转化为更加形象、直观的感悟?
除了利用幼儿园自身的条件之外,鼓励孩子们积极大胆地在各个生活环境中加以验证,是教师支持幼儿进行探索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孙桥”,面对各种植物,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把已有的知识储备与实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探索更贴近生活。

因此,引导孩子善于观察身边的点点滴滴,启发幼儿善于思考、质疑,是进行探索活动的源泉。

教师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有了教师的支持,展现在孩子面前的就是一片广阔的田地;反之,则会严重地束搏孩子的思维。

随着探索活动的逐步深入,我们预设了集体活动——树的测量,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测量,使幼儿感知树的高矮、粗细之分。

在活动前,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许多测量工具,有废旧材料、玩具、各类尺、纸条、线等。

大家一起来到户
外,之间贝贝拿着酸奶瓶,陈沛雨拿着纸和笔,两人结伴合作来到一棵树下,贝贝拿着酸奶瓶一个一个,紧挨着交替排上去,陈沛雨在一旁记录着。

雯雯和露露结伴合作,只见她们来到一棵高大的棕榈树下,无论用什么工具都无法测量,在老师的帮助下,还是无法测量。

怎么办?孩子们疑惑不解,幼儿束手无策,有的甚至显露出放弃的神情。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探索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可千万不能泯灭了他们的探索兴趣啊!何不先组织他们就“怎样测量出棕榈树的高度”进行讨论呢?
讨论会上,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气氛非常热烈。

有的说:可以用梯子来帮忙。

有的说:可
以在树上挖个洞。

有的说:可以那竹竿来帮忙。

接着,我们进行了第二次测量,测量棕榈树的高度,并鼓励孩子们使用不同的材料来进行测量,找得既快又准的测量材料和方法。

测量活动中,充分体现出幼儿的主动性、合作性、探索性。

幼儿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测量
,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运用独特的思维方式,采用独特的测量方法,进行独到的记录。

量词不同意义的测量,教师预设到孩子自发生成,教师将孩子在测量中遇到的困难
作为导入点,组织讨论,集集体的智慧,将多种材料相结合。

在“植物”的探索过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几乎每位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始终是那么高涨,无处不充满着探索精神,无时不散发着孩子智慧的火花,甚至有些是极富创造性的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从中也让我深切领悟到:只要引导得法,得道得理,几乎每位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探索过程中,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达到一定的水平。

我们以孩子的同伴哈孩子活动参与者的身份,观察了解孩子,并在适当的时机组织幼儿集体讨论,交流分享各自的知识经验。

我们将孩子观察、讨论、寻求正确答案的任务交给了孩子,并不断地为孩子创设环境,激励孩子的探索欲望。

《从“有用的植物”主题——谈对“学习活动”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