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8、手术台就是阵地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8、手术台就是阵地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

会再读反问句,并在课文中找 这样弹奏不会使人感动。 引导学生理解:句组(1)和句组(2)表达 出反问句练习巩固朗读。 的意思一样,但是句型不同。句组(1)是反问 句,句组(2)是陈述句。它们表达的效果也不 同。句组(1)比句组(2)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语文百花园八
设计思路:
本次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 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 完善综合性教学上
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此次百花园语文活动的 设计旨在引导同学们在读中积累词句,欣赏语言,开阔眼界,受到教育;在说说 写写中锻炼并提高表达能力。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新颖有趣的语文活动, 以学生的自主练习为主,教师的点拨、讲解为辅,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凸显
发展。
知音
3.再读短文,说说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这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写的是春秋时期 著名音乐家俞伯牙在乘船回家途中, 遇到能从他
的琴声中听懂他的心意的砍柴人钟子期, 俞伯牙
称钟子期为知音。 4.说说短文中“知音”是什么意思。 短文中 “知音” 是指钟子期知道琴声表达的 意思。 5.再说说现在我们说的 “知音” 是什么意思。 现在我们说的“知音”是指知己的朋友。你有知 音吗? 6.读短文,把故事将给家人听。 四、课堂总结,留作业 1.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
作业设计环节紧扣学生的 们朗读课文的能力, 培养语感, 复习导入环节有利于同学 们快速回忆第一课时的教学重 点,更好地进行第二课时的学 习。
学生可能认为事件精彩,可能认为语言精彩, 基础知识练习,并且训练同学
这个环节是拓展学生的 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回顾墓地历险和山洞历险这两个故 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课外知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8、手术台就是阵地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 第 22 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 过程。 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
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 闷(mèn)雷 薄(bó)雾 风号(háo)浪吼(hǒu)
涨(zhǎng)起 颤(chàn)动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 山崩地裂 人声鼎沸 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2.看了这潮水, 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 括吗?(…… )说得真不错, 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 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 (让学生看黑板板书)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 听? 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 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 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 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 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 (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 “潮的形成” 、 “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
3.
2. 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4. 作业。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一、课前准备: 1、搜集与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 2、读三遍课文,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 4 个字的词 12 个和 3 句优美句。 二、教学目的: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8、手术台就是阵地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

受益匪浅:匪,不、非。受益不浅。 平易近人:态度和气,使人容易接近。 身临其境:自己亲身经历。 堪称楷模:堪,可以,值得。楷模,榜样,模范。可以称为模范,是值得 学习的榜样。 隔岸观火:形容和自己关系不大,采取旁观的态度。 ⒋通读: 每生读一小节,师适当点拨。达到不添、不漏、不错。 ㈢自读: ( 第二轮) [ 出示投影(小黑板)B] ⒈明确自学要求: ⑴审题质疑(自问自答与自问他答结合) ⑵初步思考解答“预习”题: ①在文中划出作者的姓名; ②划出作者描写爬山虎的句子,读一读。 ③结尾句说明了什么? ⑶思考.练习: ①完成第一题。 ②在文中划出第二题的句子,并读一读。 ⒉学生自学。 ㈣交流。 ⒈补充:文中哪句话点明了题目? (同时,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 ⒉引导分段:爬山虎的主人是谁?写了主人的几件事? ⑴简介叶圣陶(1894─1988),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我们曾学过叶 老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 、 《爬山虎的脚》 。 ⑵第一段(1─4)修改作文;第二段(5─10)应邀作客;第三段(11 ) 我的印象。 ⑶课文讲了 1963 年“我”的一篇作文获奖,叶圣陶先生帮他修改作文并邀 请作者到他家作客的事。 ㈤作业: ⒈抄写生字新词。
做了一个又一个。
阅读思考
小庙周围的情况 白求恩大夫的 表现
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 白求恩镇定地站在手 一时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 术台旁给伤员做手术。 烟雾淹没了。 白求恩说手术台是医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 生的阵地,不能离开,他 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继续为伤员做手术。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白求恩争分夺秒地 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 给伤员做手术。 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 过来……
战的首次胜利。
加拿大人,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受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8、手术台就是阵地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1、贾 岛把 诗留了下来。第二天他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又发生了什 么 事情呢?(板书:)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想想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 的? (分别用“--”和“ ”画出有关的句子)
18 手术台就是阵地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齐会战斗
1939年4月,八路军第一二○师主力和冀中部 队密切配合,在河北河间县齐会村对日伪军展开了 一次歼灭战。日伪军把齐会村紧紧包围,双方战斗 激烈,日伪军的炮弹向村内倾泻,八路军战士顽强 地坚守着村落,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日伪军的进攻。 最后,内外夹击,将日伪军冲垮,取得了平原歼灭 战的首次胜利。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 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 过来。
白求恩大夫的 表现
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一时硝 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 过助手递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 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 周围爆炸。
贾岛
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8、手术台就是阵地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

),但白求恩说:“手 )给伤员做手术。就
)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 )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
又一个,连续工作了(
)个小时。
阅读思考:完成下面表格。
小庙周围的情况
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 一时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 雾淹没了。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 断地在周围爆炸。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 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 过来。
材 料 结 构 筋骨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
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 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 化 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特征 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四、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画出 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 2. 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指名说,互相补充。 (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 )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 列数字-通过厚 1 米、高 15 米以上,三至六层,一百至二百多间房 屋,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这些具体的数字,使人准确地了解客 家民居的基本特点;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状排列,生动地写出了民 居独特的造型。 ) 4.同桌商议,并参考文中插图,画一画客家民居的俯瞰图。 (教 师出示八卦图,请学生参考比较。 ) 五、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勤俭持家、和睦相 处、平等互助等) 六、自读《傣家竹楼》部分 1. 自己设计一张表格,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 2.创设情境,运用方法,介绍傣家竹楼。 (傣家竹楼,以其独特 的 建筑形式,优美的风景,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景点。如果由你来 当导游,该如何向游客介绍?请各小组推选选手,共同设计导游词 ,参加评比。 ) 3. 评议 七、拓展阅读:这篇文章在介绍永定土楼的特点时用了哪些说明方 法。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8、手术台就是阵地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

战的首次胜利。
加拿大人,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受
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为
了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率领医疗 队,不远万里来到解放区,他以极端负 责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 国的抗日军民医病疗伤,并培训了大批
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做出
了卓越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 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完县逝世。
五、美读品悟 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把优美的画面,真挚的情 识,进而加深课堂阅读 感读出来,学生用有声语言再现美、表达美,从而感 素材的理解。 受大自然的神奇、美丽。 六、欣赏品味,体悟情感 假如你就站在这五彩池边,你会说什么?学生交 流。教师引导:难怪作者会说:“原来,五彩的瑶池 就在人间!”齐读第五自然段。 小结: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和开头呼应,再次突出
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69个小 时。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拓 展
齐会战斗胜利结束了,获救的伤 员遇到白求恩大夫会怎样做?展开想 象,说一说。
小练习
陆续 继续 连续 1.战斗在激烈地进行着,我军的伤员( ) 从火线上抬下来。 2.白求恩大夫低下头,( )给伤员做手 术。 3.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大夫在手 术台旁( )工作了69个小时。
白求恩大夫的 表现
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一时硝 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 过助手递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 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
周围爆炸。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
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
比较句子,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之处。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 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也不能 离开阵地。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8、手术台就是阵地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

战的首次胜利。
加拿大人,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受
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为
了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率领医疗 队,不远万里来到解放区,他以极端负 责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为ຫໍສະໝຸດ 国的抗日军民医病疗伤,并培训了大批
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做出
了卓越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 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完县逝世。
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先议论一下哪些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完后适当展示、指导。 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 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
四、总结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板书:
),但白求恩说:“手 )给伤员做手术。就
)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 )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
又一个,连续工作了(
)个小时。
阅读思考:完成下面表格。
小庙周围的情况
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 一时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 雾淹没了。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 断地在周围爆炸。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 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 过来。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重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过程:
②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
以及礼貌用语) 。
③师引读。 三、演读感悟 ①分小组演一演。
②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风餐露宿 毫 无保留 传授 . .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8、手术台就是阵地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

2有感情地朗读。 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 根须,深深 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 成树的汁液,在年 轮里旋转、流淌。
1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 2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 3指名汇报对这段话的理解。(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融入大 自然的感受) 4带着自己的体会多读几遍。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 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
白求恩争分夺秒地 给伤员做手术。
过来……
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69个小 时。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拓展
齐会战斗胜利结束了,获救的伤 员遇到白求恩大夫会怎样做?展开想 象,说一说。
18 手术台就是阵地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齐会战斗
1939年4月,八路军第一二○师主力和冀中部 队密切配合,在河北河间县齐会村对日伪军展开了 一次歼灭战。日伪军把齐会村紧紧包围,双方战斗 激烈,日伪军的炮弹向村内倾泻,八路军战士顽强 地坚守着村落,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日伪军的进攻。 最后,内外夹击,将日伪军冲垮,取得了平原歼灭 战的首次胜利。
2、揭示课题《山雨》,带着各自不同的感受读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请同学们先自由地、放声地读读课文,将好词佳句用横线划 下来, 多读几遍,并将课文读通读顺。
2、交流同学们自主发现的好词,集体品读。 3、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谁来简单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 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教师板书:雨起、雨中、雨后) (三)|学习“雨起”,感知“悄悄” 1、看,山雨来了。请有感情地读读第一自然段,山雨初来乍到 时带给 你怎样的感受?
1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 2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 3指名汇报对这段话的理解。(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融入大 自然的感受) 4带着自己的体会多读几遍。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 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
白求恩争分夺秒地 给伤员做手术。
过来……
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69个小 时。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拓展
齐会战斗胜利结束了,获救的伤 员遇到白求恩大夫会怎样做?展开想 象,说一说。
18 手术台就是阵地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齐会战斗
1939年4月,八路军第一二○师主力和冀中部 队密切配合,在河北河间县齐会村对日伪军展开了 一次歼灭战。日伪军把齐会村紧紧包围,双方战斗 激烈,日伪军的炮弹向村内倾泻,八路军战士顽强 地坚守着村落,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日伪军的进攻。 最后,内外夹击,将日伪军冲垮,取得了平原歼灭 战的首次胜利。
2、揭示课题《山雨》,带着各自不同的感受读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请同学们先自由地、放声地读读课文,将好词佳句用横线划 下来, 多读几遍,并将课文读通读顺。
2、交流同学们自主发现的好词,集体品读。 3、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谁来简单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 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教师板书:雨起、雨中、雨后) (三)|学习“雨起”,感知“悄悄” 1、看,山雨来了。请有感情地读读第一自然段,山雨初来乍到 时带给 你怎样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再见了,亲人
一、学习目标
1.
学会本课 12 个生字,认识 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封锁、
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 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2、学习课文,感悟志愿军战士依依难舍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 12 个生字,认识 4 个生字。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过程: 1、介绍抗美援朝战争(1950 年 6 月 25 日,美帝国主义唆使南朝鲜李承 晚集团进攻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9 月 15 日又纠集 15 个国家的雇佣军,打着 联合国的旗号,在朝鲜仁川登陆,不顾中国人民的一再警告,把战火引向中 国的边境, 轰炸中国的安东(今丹东)等地。 中国人民响应毛泽东同志发出的 “抗 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出任志愿军总 司令。于 10 月 25 日开赴朝鲜前线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军。 在中朝人民的沉重打击下,美帝国主义连遭失败,于 1953 年 7 月 27 日,被
18
手术台就是阵地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齐会战斗
1939年4月,八路军第一二○师主力和冀中部
队密切配合,在河北河间县齐会村对日伪军展开了
一次歼灭战。日伪军把齐会村紧紧包围,双方战斗
激烈,日伪军的炮弹向村内倾泻,八路军战士顽强
地坚守着村落,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日伪军的进攻。 最后,内外夹击,将日伪军冲垮,取得了平原歼灭
在一起,不能离开。”
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
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 的阵地,我怎么能离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 志,请您转告师长,我一名八路军战士, 不是你们的客人。”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 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
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
情感的熏陶。
4.
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
情感的熏陶。
⑵自学。用自己的话说说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做了些什么? 结合课文
重点理解“同归于尽” 、 “噩耗” 、 “代价”等词语。
读一读
敌人 匆匆 继续 小庙 布帘 恳求 腹腔 部长 白求恩 撤走 镊子 周围 敏捷
气焰嚣张
当头一棒
硝烟滚滚
了解文章内容:轻声读课文,试着完成填空。
( )年春,( )战斗打响了。在( )。他已经 )的 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
(
)没休息了,眼球上(
)。战斗越来越激
烈。师卫生部长让白求恩( 术台是医生的( ( 这样,白求恩( )?”白求恩(
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69个小 时。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拓 展
齐会战斗胜利结束了,获救的伤 员遇到白求恩大夫会怎样做?展开想 象,说一说。
小练习
陆续 继续 连续 1.战斗在激烈地进行着,我军的伤员( ) 从火线上抬下来。 2.白求恩大夫低下头,( )给伤员做手 术。 3.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大夫在手 术台旁( )工作了69个小时。
比较句子,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之处。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 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也不能 离开阵地。
课外查查资料, 了解有关白求恩的 其他故事。
趣的话题,引导学生深入交流。 鼓励学生把课内和课外的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仅仅拘泥于几篇 课文。 二、日积月累
做了一个又一个。
阅读思考
小庙周围的情况 白求恩大夫的 表现
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 白求恩镇定地站在手 一时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 术台旁给伤员做手术。 烟雾淹没了。 白求恩说手术台是医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 生的阵地,不能离开,他 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继续为伤员做手术。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白求恩争分夺秒地 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 给伤员做手术。 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 过来……
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 ) ⑵结合课文说说“雪中送炭”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送去什么?(朝鲜大娘在 志愿军战士战斗了三天三夜,已经饿到极点的情况下,冒着炮火穿过硝烟, 给战士送打糕吃。总结出, “雪中送炭”是指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给 予帮助。 )体会“唯一”的含义。 (隐含着大娘付出的代价是多大呀。 ) ⑶这篇课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感情真挚强烈;同时又是以志愿军对送别 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语言十分亲切感人。朗读时要注意把握感情基 调:对大娘,应该怎么读?(如对长辈慈母,应怀着敬重的情感朗读。 )在朗 读的过程中,还要读好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反问句。例如: “ 大娘,停
战的首次胜利。
加拿大人,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受
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为
了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率领医疗 队,不远万里来到解放区,他以极端负 责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 国的抗日军民医病疗伤,并培训了大批
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做出
了卓越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 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完县逝世。
15 金色的鱼钩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2、认识本课 12 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 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白求恩大夫的 表现
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一时硝 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 过助手递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 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
周围爆炸。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
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
4、听两组(4 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注意生字“锁、
暂、糕、阻、谊、捣、谣、侦、混、吵、耗、嫂”的读音) ;
5、自学第一部分。 ⑴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三件事。 (一是几夜没合 眼给志愿军洗补衣服。二是在一次阻击战中,冒着炮火给志愿军送打糕,回
去时昏倒在路旁。三是在敌机轰炸时,为了救护在他家里休养的志愿军伤员,
14 再见了,亲人
战役
友谊
跺脚 噩耗
硝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 12 个生字,认识 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封锁、暂
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
1. 学生自由读对联。 2. 把你喜欢的对联读给同桌听,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3. 齐读对联,然后全班交流你的发现。 (简要说说特征) 4. 鼓励学生背诵喜欢的对联。 5. 交流课前搜集的对联。 6.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练习写对联。
三、展示台
1. 学生课前准备相关展示。 2. 小组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表演,组员给予意见。 3. 全班交流。小组推荐组员上台展示。 4. 评价:让学生选出自己心目中喜欢的节目,并说说原因。
),但白求恩说:“手 )给伤员做手术。就
)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 )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
又一个,连续工作了(
)个小时。
阅读思考:完成下面表格。
小庙周围的情况
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 一时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 雾淹没了。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 断地在周围爆炸。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 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 过来。
⑶分组交流、讨论。 ⑷大组交流、讨论。 4、学习第四部分。体会“亲人” “亲爱的土地”的含义。 (朝鲜人民关心
爱护志愿军,甚至为他们献出生命,所以称为“亲人” 。为什么叫“亲爱的土
地”?因为在朝鲜的土地上,中朝人民曾经并肩战斗。这片土地上,不仅洒下 了朝鲜人民的鲜血,而且洒下了志愿军的鲜血,所以叫“亲爱的土地” 。正因 为中朝人民的战斗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所以说“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 起” 。 ) 5、体会前三段开头和结尾的写法。
1
画出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开头和结尾写法相似的句子。
2 开头句子是: “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小金花,……再给我 们唱个
《捣米谣》吧!” “大嫂,请回去吧!”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心体贴之 尽在这一声声的恳求中了。
情都
(6)前三自然段开头都是祈使句,表示恳求,体现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 关心、体贴之情。最后一句都是反问句,表达了更加肯定的意思和强烈的感 情。这样的表达避免了平铺直叙,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6、以《梦中见到阿妈妮》或《小金花来到我们中间》为题,写一篇想象 作文 板书设计: 14 再见了,亲人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伟大友谊,鲜血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