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东县七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 多火山教学案新人教版 精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案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地形和气候特征。

2、能够说出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根据地形图日本地形特点,并通过文字和图片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防震减灾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日本地形特征以及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难点:分析国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四、教学用具PPT五、教学环节复习提问亚洲的气候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新课引入观看“2011年3月日本9级地震资料”,提问:你能说出这是发生在哪个国家的什么灾难吗?(学生回答:日本地震)那么日本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呢?这里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强烈的地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日本这个国家。

新课讲授1.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特征自学课本P14—P15,划出你觉得有用的地理信息,并让学生根据自学成果简要介绍你眼中的日本。

(过渡)刚才我们对日本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面我们就从日本的位置和范围来深入了解日本这个国家。

回忆前面学过的分析一个地理区域的位置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今天我们描述一个国家的位置还应该考虑它的大洲位置。

读图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并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经纬度位置:北回归线——北纬45度之间的北温带东经125度——东经145度之间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和东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北临鄂霍次克海大洲位置:亚洲东部,属于东亚地区(过渡)认识了日本的地理位置,那么日本国到底包括哪些地方呢?读图分析日本的领土组成。

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小岛组成。

其中本州岛面积最大(也是首都东京所在地)。

观察日本轮廓,看看日本海岸线有什么特点?(海岸线曲折,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在地图上找出日本著名的城市:横滨、神户、名古屋和大阪。

七年级地理下册 7.1《日本》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7.1《日本》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学 习 资 料 专 题
第一节 日本
上节作业反馈:
1、教学目标: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2、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日本自然地理特征;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2、掌握这四大岛的相关位置,再从图中火山的符号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是日本的,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是一个多和的国家。
3、[探究题活动2]:读图7.5-7.7分析完成,
1、日本在板块和的交界处。
2、日本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请举例,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时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导: 3分钟(PPT
学生纠错
(红色)
学一、 火山、地震的岛国
1、 读18页课文及图7.1合作完成1、日本的领土主要分布在的东面,的西北。主要由、、、等个大岛、及其周围的海域组成。是一个的国家,海岸线,多优良。
2、在图7.2中找出日本的主要城市是日本的首都,还有、、、
、。
3、读图7.2日本的地形以为主,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日本著名山峰山
评:5分钟
1、教师对进行小组评价、鼓励。 2、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堂知识
补:4分钟
教学反思:
2、日本是太平洋西部的岛国,由、、、四个大岛
3、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因为它处于和交界处。
4、日本的地形以______和______为主,该国最大的平原是______平原,最高的山_
在的交界处。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七年级地理下册7.1日本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7.1日本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知识
回顾
出示
目标
自主
学习
以学
定教
展示
巩固
当 堂
检测
及时
反馈








内容
个性化修改
一:知识回顾设计意 图:了解学生的感受, 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 :出示目标设 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要掌握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能在学习中有所侧重。
三: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
四 :以学定教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学或小组讨论来学习,使学生能熟悉本节课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主备人
备课组长
二 次备课人
学科地理年级七年 Nhomakorabea课题
日本
第1
课时
总计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媒介
地图册
出缺席
情况
教学目 标
过程与方法:七步导学法
知识与技能:
1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2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重点
难点
关键
重 点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难点: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关键:读图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1概况:
2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多火山的利与弊: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反思:
测试结果反思:




小组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平均分
检测成绩优异
课堂表现积极
进步幅度较大
五:展示巩固设计意图:强调本节课重点,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养成及时巩固的习惯。

七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一节日本【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邻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教材分析】教材以“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为标题介绍了日本的自然条件,把日本的位置、邻土、地形多山、海岸线曲折多港湾,火山地震活动频繁等特点联系了起来,并用图文资料对火山、地震对日本的影响进行了举例描述,使学生对日本有一个基本认识。

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供给严重不足,市场需求也有限,所以日本工业的发达与和其他国家的密切联系是分不开的。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以“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为标题,引导学生认识日本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两节《亚洲》的学习,已经基本学会如何去分析一个大洲或地区的自然环境。

所以,学生可以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去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形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并通过相关资料说明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在认识日本自然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及成因。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文字和分析图表数据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防震意识和环保意识,初步建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教学重点】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邻土组成和首都2.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教学难点】在认识日本自然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及成因。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读图分析法【学法指导】以引导学生读图为主,让学生能够学会从不同类型的地图,得出相应的结论。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一课,主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日本的发展历程。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对亚洲地区国家地理特征的继续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亚洲地区的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直观地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理解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日本的发展历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日本地理位置的记忆。

2.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理解。

3.日本人文地理特征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

2.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日本的发展历程为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本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准备关于日本发展历程的案例资料。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本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深入理解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日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认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是关于东亚地区的一个国家——日本的学习。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日本的概况,提高对东亚地区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周边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日本这一国家,学生可能只知道一些皮毛,如富士山、樱花等,对于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日本,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地图等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一邻近国家的认识,增进学生对东亚地区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日本的地形、气候特点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日本的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日本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日本的经济、文化等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本的相关资料、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活动,准备好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日本的地图、地形、气候等资料,让学生对日本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有关日本地形、气候、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日本经济、文化的了解,加深对日本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日本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

地理初一下人教新课标7.1日本教案1

地理初一下人教新课标7.1日本教案1

地理初一下人教新课标7(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畴和要紧的组成部分,了解日本的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等地势特点;(2)明白日本的首都——东京。

2、过程与方法:(1)利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势特点;(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缘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防灾,避险意识;(2)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势特点。

三、教学难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缘故。

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填图活动法、讨论归纳法、多媒体直观教学等相互结合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打一国名)日出之国、樱花之国——日本(幻灯片)国旗与国微国旗:白色象征神圣、和平、纯洁和正义,红色象征真挚、热忱、活力和博爱国徽:日本国国徽是一枚皇家徽记,在日本天皇及皇室使用的器具上经常显现那个徽记。

由16瓣匀称花瓣组成的金黄色菊花,纯朴典雅,庄重大方,蕴蓄着东方传统文化精神。

[板书]第一节日本[补充]日本古称“扶桑”,与中国一衣带水,相传秦朝时秦始皇派徐福带五百童男童女东渡日本寻求长生不老丹,这些人便成了日本人的祖先。

隋唐时期,日本向中国派遣使者,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因此至今日本人的着装,文字等都有中国古文化的影子。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二战后日本做为战败国,国家深受创伤,地狭人稠,自然资源贫乏,火山地震频繁……,但今天它经济迅速复原,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这些问题应该专门值得我们深思。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本![讲授新课][读图]P18图7.1日本在世界的位置[摸索]日本东部濒临太平洋,西北部隔日本海与俄罗斯、中国、朝鲜及韩国相望。

[读图]P18图7.2日本的地势图[讲述]日本领土要紧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和四国四个大岛及数千个小岛组成。

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本州。

7.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

7.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
课堂
1.课堂评价:
(1)提问: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日本多火山地震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2)观察: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指导。
(3)测试:在课堂上进行小测试,了解学生对日本多火山地震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投影仪、计算机、地球仪、模型等。
2.课程平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材、PPT课件。
3.信息化资源:相关火山地震的视频资料、图片、地图等。
4.教学手段:讲解、提问、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视频播放、图片展示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岛国》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日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火山和地震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奥秘。
3.地理人文素养:通过了解日本的多火山地震特点,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责任感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人文素养。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地球的构造、板块运动等基本地质知识,对火山和地震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他们对日本的地理位置和概况也有一定的认识。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在新课讲授过程中,对于一些地质学概念的解释可能不够详细,导致学生理解困难。
2.课堂讨论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参与到讨论中,影响了教学效果。
3.教学资源拓展部分的内容较多,学生可能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消化和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主备人: xxx 审核人:地理组时间: 2017 年上学期课型新授年级七年级课时第四课时科目地理课题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学习目标基础知识:1、能运用地图说出日本的领土组成、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对地形、气候、资源等带来的影响;2、了解日本工业发展水平,掌握日本工业的分布特点、加工贸易发达的经济特点及形成原因;3、知道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具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

智能的培养:1、能运用地图判断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2、学会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3、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运用地图来分析地理特征的能力。

思想教育:1、通过对日本经济特征的分析,树立关心经济问题,乐于分析经济现象的经济意识;2、进一步认识科学文化知识及学习外国经验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导学过程主讲人备课自主预学情趣导入:明确目标,个性导入[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展示日本的图片若干张:樱花、富士山、茶道、书法、地震、机器人、汽车、和服等。

提问:在你的印象中,日本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学生自由发言,引入本课的学习),这节课,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日本的基本概况。

自主预习单:知识点●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图7-1-11.位置:日本位于G__亚__洲东部,E__太平洋__的西北部。

2.领土组成:由A__北海道__、B__本州__、C四国、D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3.地形特点:日本地形以__山地、丘陵__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__沿海__地区,最大平原是__关东__平原,最高的山是__富士__山。

4.岛国优势: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__港湾__。

5.多火山、地震:如图所示,日本处于__亚欧__板块与__太平洋__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__富士__山是一座活火山。

图7-1-26.日本多火山、地震,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

如日本火山分布区温泉众多,很多日本人喜欢泡温泉,并成为一种生活习俗。

日本传统民居多使用质地__较轻__的建筑材料,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互助探究导研:合作探究,互助研讨探究点一日本的地理位置问题导入下图是对日本地理位置的描述,据图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探学图7-1-3知识链接日本的地理位置(确定一个国家的位置一般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几方面了解)(1)半球位置:日本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图乙)(2)海陆位置:日本是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岛国。

(图甲)(3)经纬度位置:日本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25°到北纬45°之间,属于北温带。

结论:日本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主要位于北温带,是一个岛国。

拓展应用1.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国家B.地势低,多平原,耕地面积广C.领土由本州、四国、九州和北海道四大岛屿组成D.多火山、地震,属温带海洋性气候[解析] A 日本地势较高,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领土由四大岛屿和附近许多小岛构成,日本位于东亚季风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探究点二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防震措施问题导入下图是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带,据图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图7-1-4知识链接(1)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2)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3)防震措施①防震知识宣传、教育、演习相结合。

②设计抗震建筑。

③采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减轻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

④加强对地震前兆(动植物、地下水、气象异常等)的预测、预报。

结论: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拓展应用2.黄石中考日本传统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木制框架结构,多为二层楼房,房顶坡度较缓,以增加稳固程度,其目的主要是( )A .减少火山活动造成的人员伤亡B .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C .减少寒潮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D .减少台风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解析] B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为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木制框架结构,多为二层楼房,房顶坡度较缓,以增加稳固程度。

总结导评:精讲点拨,归纳总结日本(一)⎩⎪⎪⎨⎪⎪⎧位置和 组成⎩⎪⎨⎪⎧海陆位置: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纬度位置:主要位于北温带领土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领土特征: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 多优良港湾自然环境⎩⎪⎨⎪⎧地形: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多火山地震:最著名的活火山是富士山易错点●1 日本的气候类型日本四面环海,不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中纬度大陆的西岸。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易错点●2 日本的领土组成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组成,但这并不是日本的全部领土,日本的领土还包括四大岛附近的一些小岛。

提高拓学应用导思:学以致用,巩固拓展一、选择题1.有关日本地理位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B.与其他国家有漫长的陆地国界线C.日本的地理位置对造船业、海上运输十分有利D.日本位于太平洋的西北部[解析] B 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和其他国家没有陆地国界线。

2.下列有关日本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B.最大平原位于九州岛C.富士山是著名的活火山D.地震、火山少[解析] C 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位于本州岛,日本多火山、地震。

3.漳州中考东京位于( )图7-1-5A.九州岛 B.本州岛C.四国岛 D.北海道岛[解析] B 据图可知首都东京位于本州岛。

4.某旅游团到达日本首都东京时正值樱花盛开的季节,旅游团成员们提出了希望游览象征日本的旅游胜地。

这个旅游胜地是( ) A.乞力马扎罗山 B.富士山C.乌拉尔山 D.金刚山图7-1-6[解析] B 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5.日本多地震,其主要的原因是日本( )图7-1-7A.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B.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C.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D.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解析] B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6. 日本人喜欢泡温泉,并作为一种生活时尚。

日本温泉多与日本______分布有关。

( )图7-1-8A.火山 B.平原C.岛屿 D.山地、丘陵[答案] A7. 桐城中考下图是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日本传统民居——合掌式房屋。

该种风格的民居主要位于本州岛中部的内陆地区。

合掌式建筑的屋顶十分陡峭,主要为防止( )图7-1-9A.夏季台风 B.冬季大雪C.秋季风沙 D.地震破坏[解析] B 日本四面环海,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降雪很大,因此合掌式建筑的屋顶十分陡峭,主要为防止冬季大雪。

日本是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国,每年春天是日本人赏樱花的季节,当第一朵樱花在九州岛南部绽放后,媒体就开始向人们播报樱花开放的时间。

读图,回答8~9题。

图7-1-108.日本领土组成的四个大岛中,纬度最高的是(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C.四国岛 D.九州岛[解析] A 本题考查日本的领土构成。

日本是个岛国,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四个大岛及数千个小岛组成。

9.影响樱花开放时间自南向北逐渐推迟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 B.地形C.热量 D.树种[解析] C 本题考查由于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日本南北气温的差异。

由于日本是个南北狭长的岛国,所以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日本南北气温差异很大,由于气温的差异,所以造成了樱花的开放时间由南向北逐渐推迟。

二、综合题1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7-1-11(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C______岛,D______岛;E______洋,F______海;G______(国家)。

(2)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

(3)日本国土狭小,河流短促,但水能资源丰富,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4)北京市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日本东京市低6 ℃,夏季气温要高2 ℃,请你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5)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当地震发生时,下面应急措施中,正确的是( )A.乘电梯迅速撤离到空旷地区B.被废墟掩埋尽量大声呼救C.跑到高大建筑物下面D.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等软物体保护头部[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第(1)题主要考查日本的地理事物分布。

第(2)题主要考查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

第(3)题主要考查日本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一方面日本降水量多,河流流量大,另一方面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落差大。

第(4)题主要考查日本的气候特征。

第(5)题主要考查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第(6)题考查遇到地震时应采取的措施。

日本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灾害,经常进行防震演习,加强对地震知识的教育,地震时,高大建筑物易倒塌对人员造成伤害。

[答案] (1)本州北海道太平日本韩国(2)日本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是一个岛国。

(3)日本降水量较多,河流流量大,以山地地形为主,河流落差大。

(4)东京东临太平洋,受海洋的影响,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所以冬季气温比北京高,夏季气温比北京低。

(5)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6)D教后评价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