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一二三四单元整理复习
四年级下册1~5单元的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1~5单元的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的1~5单元的知识点如下:
1. 第一单元:几位数与整数
- 掌握整数的概念,认识正整数、零以及负整数
- 能够读写四位数及四位数的顺序大小
- 能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表示
2. 第二单元:小数的认识
- 掌握小数的概念,理解小数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区别- 能够读写小数,如0.1、0.5、0.25等
- 能够比较大小,使用大于、小于的符号表示,并能够排序
3. 第三单元:分数的认识
- 掌握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是整数除法的结果
- 能够读写分数,如1/2、3/4、2/5等
- 能够比较大小,使用大于、小于的符号表示,并能够排序- 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
4. 第四单元:整数的加减法
- 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 能够进行两个整数的加减运算
- 能够用数轴表示加减法运算过程
5. 第五单元:小数的加减法
- 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 能够进行两个小数的加减运算
- 能够用数线表示加减法运算过程
以上为四年级下册1~5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具体学习内容可能还包括其他相关的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数及代数: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六单元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要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差【典型例题】根据864+325=1189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89-864= 1189-325=【知识要点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及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典型例题】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知识要点3】有关0的运算【重点内容】★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
★ 0不能作除数,0可以作被除数。
【典型例题】计算0÷27+5×0+4【知识要点4】四则运算顺序【重点内容】★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论述文体—记叙文- 记叙文的特点:叙事性强、时间顺序、环境描写、事件发展、表达感受。
- 记叙文的写作要求:遵守时间顺序、描写细节、交代人物、把握故事情节。
第二单元:叙事文体—寓言- 寓言的特点:故事背后有含义、意义明确、言简意赅、寓意深远。
- 寓言的写作要求:设定寓意、创造人物、构思情节、包含教育意义。
第三单元:描写文体—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的特点:场景描绘、色彩描绘、气氛描绘、人物描绘、感触描绘。
- 景物描写的写作要求:选取描写对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切合主题。
第四单元:描写风景—秋天的美丽- 描写秋天的美丽的要点:秋天的特点、秋天的色彩、秋天的气氛、秋天的活动。
第五单元:写人文体—记人- 记人文体的特点: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言行举止、心理活动。
- 记人文体的写作要求:选择特点鲜明的人物、描写人物形象生动、描写人物内心活动。
第六单元:写人文体—传记- 传记的特点:真实性、全面性、自传和传记的区别、对事实的解读。
- 传记的写作要求:选择重要人物、叙述生平经历、突出主题思想。
第七单元:议论文体—拟议- 拟议文的特点:直观性、主题明确、事实和论证、抒发个人意见。
- 拟议文的写作要求:确定议题、辩证论证、提出解决方案。
第八单元:议论文体—写议论文- 写议论文的要点:阐述观点、提出论据、对立观点的回应、总结观点。
*以上为《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的简要概述,便于同学们对各单元的文体和写作要求有一个初步了解。
详细内容请参考教材。
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复习总结要点(第1-4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背过、听写过古诗)《四时田园杂兴》1.七言绝句2.作者宋代范成大3.描写了初夏的宁静、闲适的田园风光。
4.对比5.兴:读四声《宿新市徐公店》1.七言绝句2.作者:宋代杨万里3.作者借宿徐公店时见到的乡村春日美景。
4.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5.疏疏:稀疏阴:树荫《清平乐村居》1.这是一首词,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词题)。
2.作者:宋代辛弃疾3.描写悠闲的农家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幸福的乡村生活的欣赏和赞美4.描写顺序:溪上--溪东--溪头5.翁媪:老翁和老妇6.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亡,这里读:wú第二课:《乡下人家》1.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季节顺序描写2.中心句:最后一段3.描写的画面:瓜藤攀架图、花开三季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门前晚餐图、秋虫夜吟图4.运用对比、衬托5.表达对乡下人家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第三课:《天窗》1.作者:茅盾2.描写了乡下孩子童年生活的两个场景:雨天夜晚,以及从小小天窗中获得的乐趣和慰藉。
赞美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
3.多音字:萝卜卜落第四课:《三月桃花水》1.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场面,展现了乡村生机盎然的景象。
2.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
3.作者把春水叫做桃花水,表达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和:hé和谐hè应和huó和面语文园地一1.描写乡村生活词语:肥沃静谧炊烟袅袅依山傍水鸡犬相闻2.描写城市生活词语:繁华璀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灯火辉煌3.《卜算子咏梅》作者:毛泽东,赞美了梅花冰清玉洁的姿态和坚贞不屈的精神。
第二单元第五课:《琥珀》6.作者:德国柏吉尔,《琥珀》选自他写的《乌拉波拉故事集》7.多音字:扎zhá挣扎zhā扎针zā包扎8.推测:就是根据事实有依据地进行想象。
猜测:通过凭空想象进行估计9.《琥珀》是一篇以生动的讲故事形式介绍琥珀的科学小品文,文章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合理的想象生动地说明了(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被发现以及由此展开的推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复习归纳

一、读一读,认一认。
杂乱篱落徐徐稀疏锄豆剥莲蓬构成鸡冠花朴素率领倘若附近捣衣描绘和谐慰藉卜落卜落绮丽应和谈心繁华璀璨肥沃静谧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灯火辉煌炊烟袅袅依山傍水鸡犬相闻二、读一读,写一写。
杂乱稀疏篱笆蜻蜓蝴蝶住宿徐徐茅檐老翁无赖剥莲蓬屋檐构成装饰顺序华丽独特照例率领踏步倘若和谐催眠曲甜蜜梦乡下蹲凤仙觅食耸立绘画寄住慰藉扫荡威力锐利河滩帐子闪烁奇幻蝙蝠霸气猫头鹰复杂卜落卜落三、多音字。
和:hé和平温和 hè应和唱和 huó和面和泥 huò活药四、日积月累。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zá luàn xī shū lí bɑ qīnɡ tínɡ hú dié zhù sù xú xú máo yán ()()()()()()()()lǎo wēnɡ wú lài bō lián penɡ wū yán ɡòu chénɡ zhuānɡ shì shùn xù()()()()()()()huá lì dú tè zhào lì shuài lǐnɡ tà bù tǎnɡ ruò hé xié cuī mián qǔ()()()()()()()()tián mì mènɡ xiānɡ fènɡ xiān mì shí sǒnɡ lì huì huà jì zhù()()()()()()()wèi jiè sǎo dànɡ wēi lì ruì lì hé tān zhànɡ zi shǎn shuò qí huàn ()()()()()()()()biān fú bà qì māo tóu yīnɡ fù zá bǔ luò bǔ luò xià dūn()()()()()()填一填。
最新四年级数学下册一到三单元知识总结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1、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取其中的1份或几份,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份之几……的数,叫小数。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的小数是三位小数……3、小数的组成: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4、小数的数位、计算单位、进率:①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与整数一样,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②小数部分最大的计算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③小数的数位是无限的。
④在一个小数中,小数点后面含有几个小数数位,它就是几位小数。
小数部分末尾的零也要计入其中。
4、小数的数位顺序表5、小数的读写:读小数时,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即使是连续的0,也要依次读出来。
写小数时,也是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6、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区别: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
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
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测量活动(名数的改写)(1) 1分米=0.1米 1厘米=0.01米 1克=0.001千克……学会低级单位与高级单位之间的互化(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
低级单位单名数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把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并在后面加上所要化成的高级单位的名称。
(2)复名数改单名数:抄相同,改不同。
四年级下册一——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1、什么叫小数?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2、十分之几:一位小数;百分之几:两位小数;千分之几:三位小数……3、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个位。
4、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易错题:在小数点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5、小数的比较:从最高位起,一位一位往下比较。
6、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减法位数不够,在末尾添0再减。
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1、图形的分类:(1)立体图形(2)平面图形2、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条高,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按边分类:等边三角形(3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1条对称轴)、任意三角形(没有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角形中,最多有3个锐角,最少有2个锐角,最多有1个直角和1个钝角。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每个角都是60度。
锐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相加大于90度;直接三角形两个锐角相加等于90度;钝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相加小于90度。
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知道两条边的长度,求第三条边,则第三条边大于两条边的差,小于两条边的和。
3、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具有不稳定性(伸缩性)。
4、梯形: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分别平行,平行边叫做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两条边叫做腰。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
5、正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6、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注意: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在乘法中,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一个乘数扩大A倍,另一个乘数扩大B倍,积扩大A×B倍;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缩小;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缩小……3、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扩大100倍……4、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末位对齐,把小数当做整数计算,最后添上小数点;(小数位数是两个乘数小数位数的和,如:两位小数乘以两位小数,积是四位小数)5、小数乘以一个小于1的小数,比本身小;乘以一个大于1的小数,比本身大;6、小数的简便运算与整数的简便运算相同。
四下知识点整理第1-4单元 (1)

四下第1、3单元知识点整理一、四则运算1、整数加法(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2、整数减法(1)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被减数=差+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详见“0的运算”)(3)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原数。
(4)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4、整数除法(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3)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详见“0的运算”)(4)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5、四则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同级运算从左往右算。
6、设计方案:租船问题(如何最省钱?)二、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5、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三、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公式:a+b=b+a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字母公式:a×b=b×a乘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第一至四单元整理复习(人教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1.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2.乘法: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的和的运算除法:已知两个因数旳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减二者之间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除二者之间的关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关于“0”:0不能作除数。
0+5 = 5 7-0 = 7 0 × 8 =0 0 ÷ 9 =0
4. ⑴只有加减乘除的运算----------------------先×÷,后+-
⑵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
⑶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⑷小括号(或者中括号)里面的有加减乘除运算---也要先×÷,后+-
题型:验算(列竖式·列横式2道)脱式计算(关于括号2道)省钱方案(1~2道应用题)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
内容:从前面看从上面看从左边看
题型:⑴连线⑵画图⑶填序号⑷写位置方向(汉字)审清题意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的因数位置,积不变。
-------------------------------------a
×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a×b)×c=a
×(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a+b)×c=a×b+a
×c
关于减法的运算定律:
连减:a-b-c = a-(b+c) ---引出--- a-(b-c) = a-b+c 分配律:(a-b)×c = a×c-b×c 连除:a÷b ÷c = a÷(b×c)
题型:⑴脱式简便(乘法分配律,结合律)⑵应用题
108×25 99×83 7×75-7×25 2 5× 44 88×27+27×12 =(100+8)×25 =(100-1)×83 =7×(75-25) = 25×(40+4) =27×(88+12)
=(25×4)×11
87×99+87 = 87+(99+1)(乘法分配律简算题)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小数的意义:(1)(小数定义)把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
(2)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读法和写法:读用汉字,写用阿拉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2.
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大小比较:小数点对齐,由最高位(最左边的数字)向右边逐个数字比较。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4.小数与单位换算:长度单位,重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量单位
题型:化成小数形式 1450 g = kg 8 t 40 kg = t (相反)
5.小数的近似数注意:
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题型: 读法写法大小比较单位转换近似数
(1)直接求小数近似数(2)化成“万”“亿”(3)先化“万”“亿”再求近似
试卷题
准确灵活书写
一.填空(9个小题20分)四.计算(12道口算6分)(6道脱式18分)
二.判断(5个小题5分)五.小数(读写法6分)(单位转换6分)大小比较6分)(近似数8分)三.选择(6个小题6分)六.应用题(观察物体8分)(8个解决问题30分)
考前必备:钢笔尺子橡皮铅笔
答题规范
适用于高年级
1.目标(对象:主要讲了什么事)
审题三步骤:2.已知条件(已知数据)
3.求什么(列式写答)
试卷书写
1.答题空白画竖线分块
2.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列式
考试题型注意事项
1.填写汉字【不错字,不漏字,不少字】(结核律,结和律,不写乘法)填空出题
2.(1)单位换算不能错,应用题中不漏单位,记得用“()”起来,尤其(千米)(千克)。
(2)计量单位中汉字和字母单位不能混用,混搭(红裤子花褂子不好看)
(3)单位不写或乱加单位
3.应用题和列式计算都要写答
4.应用题中带有余数的除法,商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且都要写上(省钱方案)
5.省钱方案:方案一(个人买·全大船)方案二(团体买·全小船)方案三(不空座)注意关于余数的处理
6.脱式计算(简便计算)竖列等于号“=”要对齐
7.小数中单位换算要把单位(字母或者汉字)形式按题目要求统一起来
8.求近似数中,化“万”“亿”用“=”,“≈”与“=”对齐
例:0 km = 亿千米
≈亿千米
9.审清题意,答题规范,不抄错数,书写清晰,条条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