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课程设计.doc

合集下载

地下连续墙支护课程设计

地下连续墙支护课程设计

地下连续墙支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地下连续墙支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程应用。

2. 学生掌握地下连续墙支护的设计方法,包括墙体厚度、深度、间距等关键参数的计算。

3. 学生了解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中地下连续墙支护的问题。

2. 学生具备查阅相关规范、标准的能力,为地下连续墙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3.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辅助地下连续墙支护的设计与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土木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工程质量对社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性。

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解决问题,提高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高年级专业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地下连续墙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地下连续墙支护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下连续墙支护概述:介绍地下连续墙支护的定义、发展历程、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下连续墙支护概述2. 地下连续墙支护设计原理:讲解地下连续墙的受力分析、设计原理及关键参数计算。

教材章节:第二章 地下连续墙设计原理3.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介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流程、施工方法及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材章节:第三章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4. 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讲解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检测方法及验收标准。

教材章节:第四章 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5. 地下连续墙支护工程案例:分析典型地下连续墙支护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盾构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课程设计

盾构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课程设计

绪论1 工程概况 (1)1.1工程地质条件 (1)2 施工准备 (2)2.1现场交接准备 (2)2.2技术准备 (2)2.3机械设备准备 (3)2.4物质准备 (3)2.5施工人员组织表 (4)2.5.1项目经理部现场管理网络 (4)2.5.2 主要管理人员及劳动力配备表 (4)3 施工平面布置 (5)3.1生产、生活设施布置 (6)3.2 生产设施布置 (6)3.3生活设施布置 (6)3.4 施工临时用电线路的布置 (7)4 施工技术难点和应对措施 (7)5 施工方案 (9)5.1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9)5.1.1 测量工程 (10)5.1.2 导墙制作 (11)5.1.3 泥浆工艺 (12)5.1.4 成槽施工 (13)5.1.5 清基及接头处理 (14)5.1.6 锁口管的吊放 (14)5.1.7 钢筋笼的制作和吊放 (15)5.1.8 水下砼浇筑 (19)5.1.9 锁口管的提拔 (20)5.2 墙底注浆 (20)5.2.1 墙底注浆 (21)5.2.2 施工技术措施 (22)5.2.3 注浆质量保证措施 (22)6 施工总进度计划 (22)7 施工质量 (23)7.1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23)7.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23)7.3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质量职责 (23)7.4 质量保证监控措施 (23)7.5 原材料的质量监控 (24)8 施工作业计划 (25)8.1 确保工程工期的措施 (25)8.2 技术方案的保证措施 (25)8.3经济措施 (25)9 现场安全管理 (26)9.1 雨季电气安全管理 (27)10 文明施工措施 (27)10.1 施工场地容貌 (27)10.2 生活和环境卫生 (27)10.3 现场文明气氛 (27)10.4 控制排污 (28)1.工程概况工程采用盾构法施工,其进(出)洞竖井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进洞竖井部位上覆土地层厚40m,井底深40m,连续墙深度60 m。

地下连续墙方案.doc

地下连续墙方案.doc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说明在编制过程中,充分吸收了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合理提出施工组织计划和稳妥的施工方案及相应的管理、保证体系,最大限度的运用我公司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有针对性的制订了各种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组织管理。

1-2 编制依据(1)《东莞市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一期工程输水管线下穿广深铁路涵工程施工图》。

(2)遵照的技术标准及规范如下:《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1-2005)《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2-2005)《铁路桥梁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J220-200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1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1999)《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2007年3月1日试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GB50108-2001)《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我单位现有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及机械配套能力。

(4)我单位铁路施工及其他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和科研成果。

(5)现场调查资料。

1-3 编制原则(1)确保设计方案安全可靠;技术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施工方案经济、合理。

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及工期要求等条件选择最具实用性的施工方案和机具设备。

(2)以确保工期并适当提前为原则,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n地下连续墙施工组织设计doc资料

n地下连续墙施工组织设计doc资料

地下连续墙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总概述与施工总规划1工程总概述地铁上盖物业发展项目基坑支护(地下连续墙)及桩基础工程主要包括地连墙工程、试桩工程、灌注桩工程等施工项目。

1.1本合同工程施工内容主要包括:(1)钢筋混凝土地连墙,墙厚1000mm,工程量约20151m3;(2)试桩工程主要为试压桩,共8根试压桩;(3)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径800mm,工程量为125根。

1.2合同工期本工程合同要求工期为210天。

2施工总规划2.1施工组织我公司将把该工程作为公司重点项目组织施工,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按照现代项目法施工原则成立“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营口道地铁基坑支护及桩基础工程项目经理部”。

选聘技术水平高、施工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经理部决策层和管理层,负责本合同工程的实施。

抽调一批长期从事基础工程施工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按专业组建施工队伍承担本合同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

经理部决策层由项目经理、副经理、质量副经理、安全副经理和总工程师组成。

项目经理对本合同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环保等负全面责任,并直接向业主负责;副经理、质量副经理、安全副经理和总工程师协助项目经理分管生产管理和业务工作。

副经理主要负责施工组织、生产管理、进度控制、财务管理,定期主持召开生产会议等;质量副经理主要负责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实施和管理,对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安全副经理主要负责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管理,对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同时负责工程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安全保卫工作;总工程师主要负责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主持制定工程总体施工技术方案、重大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总进度计划及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等。

管理层由工程管理部、质量保证部、安全环境监察部、劳财部、设备物资部和综合办公室组成。

本项目施工组织机构设置见图1-1,管理层各部室的主要职- - - 1 -责见表1-1。

图1-1 项目组织机构框图- -- 2 -2.2总体施工方案2.2.1工期安排按照招标文件的工期安排,本合同工程计划施工工期266天。

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
后 围护结构的变形, 最小道支撑的布置尽量落低, 但应高出底板 60cm以上, 以便于底板和外墙的施工。
设计基坑开挖22m,按照六道钢管支撑,初步拟定各道 支撑中心标高从上到下为2.59m,-1.41m,-4.41m,-7.41m, -11.41m,-14.41m。支撑示意图如下:
3.地下连续墙内力计算及稳定验算
M u,m a xs,m a1 xfcb0 h 2
根据公式算出承载弯矩Mu, max=25450KN·m 远大于7741.81KN·m
故满足承载力要求
确定地下连续墙的入土深度
基坑围护方案中初步拟定入土比1.05,入土深度为 23.1m,那么地下连续墙总长为45.1m。
验算地连墙长度: 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Kw=4.22>2.5,满足要求 抗渗稳定安全系数Ks=4.75>2,满足要求
关 键点, 故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可以提高基坑工程的效率
以 及安全性。 地下连续墙是一种不用模版在地下建造连续墙的方法。具 有震动小, 噪音低, 墙体刚度大, 防渗性能好, 接头止水 效果良好, 对周围地基无扰动等优点。 此次设计就是对地下连续墙进行综合设计。
设计需要完成的内容:
1
基坑围护方案
1 支撑材料选定 2 支撑布置形式 3 支撑道数确定
1.支撑材料 设计采用钢结构。其钢结构采用规格为 Ф609mm的钢管。
2.支撑布置
在支撑布置形式上有对撑布置, 角撑布置, 钢筋混凝土环梁支 撑布置等。在设计中我主要选用对撑布置和角撑布置。
两种布置的示意图:
对撑布置
角撑布置
支撑布置平面示意图
方案选择: 设计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长方形,平面 形状比较规则,采用对撑布置。 端头采用角撑来加固。 平面一副为8m。

地下连续墙基坑课程设计

地下连续墙基坑课程设计

地下连续墙基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地下连续墙基坑的基本概念、构成及作用;2. 学生能掌握地下连续墙基坑的设计原则、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3. 学生能了解地下连续墙基坑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下连续墙基坑工程案例,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 学生能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编写地下连续墙基坑的设计方案,并进行简单的施工图绘制;3. 学生能运用专业知识,对地下连续墙基坑工程进行质量检测与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地下连续墙基坑工程产生兴趣,认识到工程建设的现实意义;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合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3.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关注工程质量,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掌握地下连续墙基坑的基本知识、技能,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地下连续墙基坑基本概念:墙体结构、支撑体系、地下水控制等;2. 地下连续墙基坑设计原则:稳定性、承载能力、变形控制等;3. 地下连续墙基坑施工工艺:挖槽、钢筋笼制作、混凝土浇筑、墙体连接等;4. 地下连续墙基坑质量控制:施工监控、质量检测、问题处理等;5. 地下连续墙基坑工程案例:成功案例及问题案例分析;6. 地下连续墙基坑发展趋势:新型材料、新技术、绿色施工等。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包括以下安排:第一周:地下连续墙基坑基本概念;第二周:地下连续墙基坑设计原则;第三周:地下连续墙基坑施工工艺;第四周:地下连续墙基坑质量控制;第五周:地下连续墙基坑工程案例及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按照以上进度进行,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地下连续墙基坑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盾构基坑地下连续墙课程设计

盾构基坑地下连续墙课程设计

目录1 工程概况 (1)1.1工程地质条件 (1)2 施工准备 (2)2.1现场交接准备 (2)2.2技术准备 (2)2.3机械设备准备 (3)2.4物质准备 (3)2.5施工人员组织表 (4)2.5.1项目经理部现场管理网络 (4)2.5.2 主要管理人员及劳动力配备表 (4)3 施工平面布置 (5)3.1生产、生活设施布置 (6)3.2 生产设施布置 (6)3.3生活设施布置 (6)3.4 施工临时用电线路的布置 (7)4 施工技术难点和应对措施 (7)5 施工方案 (9)5.1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9)5.1.1 测量工程 (10)5.1.2 导墙制作 (11)5.1.3 泥浆工艺 (12)5.1.4 成槽施工 (13)5.1.5 清基及接头处理 (14)5.1.6 锁口管的吊放 (14)5.1.7 钢筋笼的制作和吊放 (15)5.1.8 水下砼浇筑 (19)5.1.9 锁口管的提拔 (20)5.2 墙底注浆 (20)5.2.1 墙底注浆 (21)5.2.2 施工技术措施 (22)5.2.3 注浆质量保证措施 (22)6 施工总进度计划 (22)7 施工质量 (23)7.1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23)7.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23)7.3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质量职责 (23)7.4 质量保证监控措施 (23)7.5 原材料的质量监控 (24)8 施工作业计划 (25)8.1 确保工程工期的措施 (25)8.2 技术方案的保证措施 (25)8.3经济措施 (25)9 现场安全管理 (26)9.1 雨季电气安全管理 (27)10 文明施工措施 (27)10.1 施工场地容貌 (27)10.2 生活和环境卫生 (27)10.3 现场文明气氛 (27)10.4 控制排污 (28)1.工程概况工程采用盾构法施工,其进(出)洞竖井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进洞竖井部位上覆土地层厚40m,井底深40m,连续墙深度60 m。

基坑课程设计地下连续墙

基坑课程设计地下连续墙

基坑课程设计地下连续墙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地下连续墙在基坑工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描述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原理、工艺流程及关键参数。

3. 学生能够了解并阐述地下连续墙在国内外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及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基坑工程中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和施工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掌握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地下连续墙的简单设计和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和责任感,增强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认同感。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工程实践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3. 学生能够关注基坑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培养创新意识和持续学习的习惯。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基坑课程设计的一部分,侧重于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施工。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土木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地下连续墙概述- 地下连续墙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 地下连续墙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2. 地下连续墙施工原理与工艺- 施工原理及关键工艺流程- 施工设备与材料选择-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3. 地下连续墙设计要点- 设计原则与基本要求- 地下连续墙结构计算- 地下连续墙连接节点设计4. 地下连续墙施工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与讨论5. 地下连续墙施工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行业发展趋势与展望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地下连续墙概述、分类及发展历程第二周:地下连续墙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第三周:地下连续墙设计要点及结构计算第四周:地下连续墙施工案例分析第五周:地下连续墙施工新技术与发展趋势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中关于基坑工程和地下连续墙的相关章节,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施工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连续墙课程设计一、支护方案选取场地周围邻近建筑物较多,必须控制好施工对周围引起的振动和沉降。

考虑该工程开挖深度13m,较深,要保持地铁深基坑支护结构万无一失的话,要求进入中风化板岩。

综上所述,最佳支护方案是选择地下连续墙围护。

地下连续墙工艺具有如下优点:1 墙体刚度大,整体性好,因而结构和地基变形都较小,既可用于超深围护结构,也可用于主体结构;2 适用各种地质条件,对中风化岩层时,钢板桩难以施工,但可采用合适的成槽机械施工的地下连续墙结构;3 可减少工程施工时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时振动少,噪音低,对周围相邻的工程结构和地下管线的影响较低,对沉降和变位较易控制;4 可进行逆筑法施工,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降低造价。

二、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基坑支护结构应采用以分项系数表示的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基坑支护结构极限状态可分为下列两类:(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支护结构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土体失稳、过大变形导致支护结构或基坑周边环境破坏;(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支护结构的变形已妨碍地下结构施工或影响基坑周边环境的正常使用功能。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应根据表1选用相应的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

表1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支护结构设计应考虑其结构水平变形、地下水的变化对周边环境的水平与竖向变形的影响,对于安全等级为一级和对周边环境变形有限定要求的二级建筑基坑侧壁,应根据周边环境的重要性、对变形的适应能力及土的性质等因素确定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限值。

当场地内有地下水时,应根据场地及周边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情况和支护结构与基础型式等因素,确定地下水控制方法。

当场地周围有地表水汇流、排泻或地下水管渗漏时,应对基坑采取保护措施。

根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基坑支护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和验算。

1、基坑支护结构均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计算内容应包括:1)根据基坑支护形式及其受力特点进行土体稳定性计算;2)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压、受弯、受剪承载力计算;3)当有锚杆或支撑时,应对其进行承载力计算和稳定性验算。

2、对于安全等级为一级及对支护结构变形有限定的二级建筑基坑侧壁,尚应对基坑周边环境及支护结构变形进行验算。

3、地下水控制验算:1)抗渗透稳定性验算;2)基坑底突涌稳定性验算;3)根据支护结构设计要求进行地下水位控制计算。

基坑支护设计内容应包括对支护结构质量检测及施工监控的要求。

当有条件时,基坑应采用局部或全部放坡开挖,放坡坡度应满足坡稳定性要求。

三、地下连续墙结构设计1 确定载荷,计算土压力开挖深度13m,地面超载g=60kN/m2,地下水位离地面1m,用水土分算法计算主动土压力和水压力kh=18000kN/m3。

1-11号在地连墙深度范围内,由于土的重度、凝聚力、h 摩擦角和厚度都各不相同,在此为了达到计算方便和合理的目的,各指标采用按土层厚度的加权平均值来计算。

????h?hiii(1)式中:?—地连墙深度范围内的加权平均重度;?i—第i层土的重度;hi—第i层土的厚度。

??16?3?17?2?18?2?19?3?20?30?19.4kN/m33?2?2?3?30ChC?hiii(2)式中:C—地连墙深度范围内的加权平均凝聚力;Ci—第i层土的凝聚力;hi—第i层土的厚度。

C?11?3?15?2?19?2?23?3?27?30?24.2kPa3?2?2?3?30????hhiii(3)式中:?—地连墙深度范围内的加权平均摩擦角;?i—第i层土的摩擦角;hi—第i层土的厚度。

??2 土层压力计算15?3?24?2?25?2?26?3?27?30?25.83?2?2?3?30利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土压力,并按地下水位计算水压力。

延墙体长度方向取1m。

25.8025.8?Ka?tan2?4500.394,Ka?tan?450.627,2225.8025.8?Kp?tan2?4501.594,Kp?tan?452.54122当Z=0,pa?0(4)当Z>0,朗肯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为pa??rh?p?Ka?2cKa(5)当Z=1m时25.8025.8?2pa??rh?p?Ka?2cKa??19.4?1?60?tan2?4502?24.2tan?450.937kN/m 2?2当Z=3m时,25.8025.8?2pa?rh?p??'hKa?2cKa??19.4?1?60?18.8?tan2?4502?24.2tan?458.34 4kN/m2?2??p?pa?pw?8.344?10?18.344kN/m2当Z=5m时,25.8025.8?2pa?rh?p??'hKa?2cKa??19.4?1?60?9.4?4?tan2?4502?24.2tan?4515. 869kN/m2?2??p?pa?pw?15.869?40?55.869kN/m2水土压力图总斜率??55.869/5?11.174地下连续墙厚度80cm,C30 混凝土E=3×106t/m3I?100?802?42.7?105cm4?0.0427m4 12kh=18000kN/m3,Es?kh?1?18000kN/m2EI3?106?0.0427??71.1667 Es18000??Es1??0.243 4EI4?71.1667(6)?2?0.059,?3?0.0144.弹性法yx水土压力计算图式弹性法计算简图如图1所示,基本假定为:1 墙体作无限长的弹性体;2 已知水、土压力,并假定为三角形分布;3 开挖面以下作用在墙体上的土抗力,假定与墙体的变位成正比例;4 横撑(楼板)设置后,即把横撑支点作为不动支点;5 下道横撑设置以后,认为上道横撑的轴向压力值保持不变,其上部的墙体也保持以前的变位。

公式推导在第K道横撑到开挖面的区间(?hkk?X?0)11M??(h0k?x)(h0k?x)?(h0k?x)?231??(h0k?x)3?62?N(hi1kix?x)?N(hi1kik?x)dy1M1(h0k?x)3?2dxEI6dy11?(h0k?x)4?dx24EI?N(hi1kik?x)(7) (8) (9)?1kNi(hik?x)2?C1 2EIy1??120EI(h0k?x)5?1EI?1kNi(hik?x)3?C1x?C2 6Nid3y11EI??(h0k?x)2?3dx2?N1ki(10)在开挖面以下的弹性区间x?0 d4y2EI?q 4dxd4yEI2dx4??(h0k?x)?Esy2边界条件:x??,EIy?2?0,EIy?20 齐次方程的通解为:yxx2.1?He?cos?x?We?sin?x?Ae??xcos?x?Fe??xsin?x 非齐次方程的特解:令y2.2?Px?R代入(11),得Es?Px?Rh0k?x?因为EsP??,EsR??h0ky?R???h2.2?PxEx?0ksEs当x??时,e?x,cos?x,sin?x不可能为0,而H,W=0。

非齐次方程的通解为:y2?e??x(Acos?x?Fsin?x)??E(h0k?x)s4其中??Es4EIdy2dxe??x[(A?F)cos?x?(A?F)sin?x]??E sd2y2??2?2e??xdx2(Fcos?x?Asin?x) d3y2dx3?2?3e??x[(A?F)cos?x?(A?F)sin?x] 待定系数的求解连续条件x?0处y1?y2,y1 ??y2? ky?Ni31x?0?120EIh50k??ik?C216EIhy2x?0?A?Eh0ks弹性曲线的最终形式(?hkk?x?0)区间y1?Nk?A1?A2?A3Nk?1A(y1?A2?A3)1kM?3x?6(h0k?x)??Ni(hik?x) 1(11)(12)(13) (14) (15)(16)(17) (18)(19)Qx??(h0k?x)?2?N1ki(20)0?x区间y2?e??x(Acos?x?F?sin?x)??Es(h0k?x)(21) (22) (23) (24) (25)Mx??2EI?2e??x(Fcos?x?A?sin?x)Qx?2EI?3e??x[(A?F)cos?x?(A?F)sin?x]F?A??M02?2EIQ0?F 2??EI1?x1x2xh3kk1hkk?3A1??(h?x)?h?hkkkkkk232?EI?2?62?62?2 A2?(26)?k?1Ni2hikx?2EI?1k?1Ni?hik?x?3?16EI2?2EI ?Nhi1k?1ikx??1k?1Ni31hik?6EI2?3EI?N1k?1i?12?2EI?Nhi1ik(27)?h0k2?h30k?h0k2?h0k3?1??EI?EI?545A3?(h0k?x)??x?h0kx??x??h0k?h0k?? ?232?EI?120E244?6?E1204?12?ss??(28)弹性法的计算步骤:a)第一次开挖时,第一道横撑支点作为不动,求第一道横撑的轴向压力N1以及第二道横撑预定位置的变位δ2 ;b)第二次开挖时,把N1、δ2作为定值,求第二道横撑的轴压力N2,以及第三道横撑预定位置的变位δ3;c)第三次开挖时,把N1、N2及δ3作为定值,求第三道横撑的轴向力N4,以及求第四道横撑预定位置的变位δ4 。

以下即重复计算。

单支撑:x??4Ni?0,hik?0,hkk?hik?4m,h0k?5m,Nk?N1,令?1?0,即y,?0,可知A2?0,将x=-4代入1?x1x2xh3kk1hkk?3A1??(h?x)?h?hkkkkkk232?EI?2?62?62?2=1??4446414? ?0??16??4EI?20.24362?0.0142?0.059??2?0.059?1=??33.9?32?65.8?10.7?35.7?33.9?=?190.6 EIEIA2?0?h0k2?h0k2?h0k3?1??EI??h30kEI?545A3?(h0k?x)??x?h0kx?x?x??h0k?h 0k?? ?232?EI?120E246?E1204?4?12?ss??11.174?(5?4)562525125?45?62525125?= ?71.1667?4??471.1667?5?EI? 120240.0596?0.2431204?0.01412?0.059??=11.174?1538.94717196.2EI?EIN?1?17196.2kA(y1?A2?A3)?N1??90.2kN1?190.6利用公式(17)求得第二道支撑预定位置的变位?2,(此时以x=0代入公式):A1?1?EI646?646?14?69.62?0.014?2?0.059EIA2?0A11.174?625?53?EI??120?71.1667?5?625?525125?7756.4120?4?0.014?12?0.059EI利用公式(17)?2?y1?Nk?A1?A2?A3?90.2??69.6?7756.41478.5EIEI?EI=0.0012mM12?0.0937?21??1m3?0.0312kN?mM2?12?5?11.174?5?53?90.2?4=-128kN?m二道支撑第2阶段开挖,深度9m,两道支撑,N2kN,?1478.51?90.2?EI=0.0012m ,k?2,h0k?9m,h1k?8m,hkk?h2k?4m,求Nk?N2,?3利用公式(17)求Nk(此时,以x=-4代入各式,因?2在x=-4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