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各科详细备考经验

合集下载

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现代汉语介词、副词辨析题

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现代汉语介词、副词辨析题

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现代汉语介词、副词辨析题上外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考研初试科目汉语基础考试是由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应用能力和汉语语言分析三部分组成。

其中的介词、副词等词义辨析是必考的,考生备考中要加强积累。

1.区分不、没1)意义不同不:+动词,否定动作:“不去!”+形容词,否定性质:“不红!”没:否定发生。

“没去”2)用法不同:不:主观不想。

表将来或现在没:客观条件不允许。

表过去例:我不老,走得动。

——强调性质我没老,走得动。

——强调完成衣服不干,不能穿。

——强调性质衣服没干,不能穿。

——强调完成2.区分连词“和”与介词“和”(1)互换(移位):连词“和”所连接的前后两个词语可以互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

(2)添加(状语):介词“和”前面可以出现状语,连词“和”之前不能出现状语。

删除(和):连词“和”有的可以略去或改用顿号,介词“和”不可以。

3.动态助词在时态、时制上的特点。

4.区别“对于”和“对”都是用来介绍动作的对象及有关的人和物。

大多可以通用,区别在于,当“对”表示“向”和“对待”这两种意思时,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

比如“你没对我说实话。

”、“他对老师很有礼貌。

”练习:1.虚词包括()(多选)A介词B副词C连词D助词E语气词2.“报告”一词兼()(多选)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里阿尼E代词3.“和、跟、同、与”兼()(多选)A动词B连词C介词D副词E助词4.“一对花瓶”、“你说的对”、“面对未来”中三个“对”代表A、一个词B、两个词C、三个词D、只代表音节,不代表词5.做题训练判断题:现代汉语中只有一个“的”。

现代汉语中只有一个“了”。

“怪脾气”的“怪”和“怪好看”的“怪”是同音词。

指出下列句子中标记的词所属的词类。

(1)这件事已经讨论过了。

(2)我拿着一本书。

(3)你吃了饭再走。

(4)他是外国人吗?(5)这是一本袖珍辞典。

(6)老张请我吃饭。

(7)无论谁都说好。

2020上海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考高分经验

2020上海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考高分经验

/?fromcode=9822 2020上海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考高分经验
人生的奔跑,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取决于途中的坚持,考研亦是如此。

当看到自己付出日夜汗水迎来最后果实的那一刻,所有的苦都化为了甜。

专业课备考规划:
第一轮:六月到八月
对于专一,这三个月内至少要把现汉完整看两遍,一遍粗读,一遍精读。

其他书目粗读一遍,有个大概的印象,知道书里大概说了哪些内容,重点难点都在什么地方。

专二的引论和文化这三个月最好可以通读一遍,因为这两本书都比较厚,尤其是引论,有很多专业性的术语,读起来比较晦涩,一定要好好消化,带着思考去阅读。

第二轮:九月到十月
课本可以继续刷第三第四遍,并且需要刷现汉的题目,资料在研途宝买就可以。

古汉和语纲有时间可以再刷一遍,带着做一做课后习题。

引论方面精读第二遍,开始背诵一些简单的定义和名词解释。

文化方面也是需要多翻书,有针对性的记住一些知识点,并且做一做文化的小题。

总之,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就是看书+刷题,专一专二的题目都要找资料去做一做,多接触题型,在刷题的同时也可以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为冲刺阶段打基础。

第三轮:十一到十二月
十一二月的任务就比较简单了,就是背背背和做真题。

如果复习比较早的话九月份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

最好一天做一年份的,做到临考前夕。

背诵主要就是引论和文化这两本书。

只要肯努力,梦想能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会到达。

加油!。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复习经验分享.docx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复习经验分享.docx

憋了很久的〃老学员感受〃准备开始了做事讲究有始有终,所以我决定在我的笔记上记录下我的所有感受以及经验。

本人有着十分严重的拖延症,但是在盼达上课期间意外地克服了这个症状,我也很奇怪???从4月9日收到教材开始我就十分激动,因为我特别喜欢拆包裹时的惊喜感,拿到书后先是在封面上贴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边翻书边幻想着上课的样子。

•哈哈,收到了就好。

接下来等老师课表g a 周日都坚持去上课,从早上到下午的〃封闭式〃学习也是很充实了!在这我遇见了很多新@@朋友,我们每天互相带好吃的、谈学习、聊生活,感觉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舒适。

我也是个闲不住的学生,逢下课必逗"盼盼"和"达达"(虽然某只很高冷)o这么些天没有一天缺勤,总是有瞄陪着我们学习,也是很感激它们了。

唯一觉得后悔的就是很后悔当时没准备一堂文化课(给外国人上的文化沙龙课)!!!还记得之前试听过一节,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外国老爷爷,他真是可爱极了!如果能给他们上一节课,那我应该会开心死吧。

现在边写边回想着以前那段时光,发现学习累是累,但是当你收获了很多之后便会忘掉那些累,也不知道累是什么感觉了,只知道上课时老师的认真、风趣,同学之间的关心、热情。

还记得我们几个人考完试之后就在一起吃了一顿饭,还拍了照,约好了以后一定要再见面,那种心情真真不好受!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啊???这就要分开了吗???不过还是要感谢这一切,感谢当初的自己做了这个决定,才能遇见你们。

PS :经验可能忘记写了前期:上课时认真听课,重要的地方记笔记,下课溜达溜达换换思路,能更好的听下节课;中期:认真做题、做作业,老师都超认真的!批改完的作业把错误改掉然后收好,实在不懂的问老师。

【一切按老师说的来,老师说得准没错,不会害我们的・】后期:认真准备PPT ,积极试讲,大胆一些,多尝试几次就好了。

上课看到想记下来的、来不及记得的先拍照,有空再誉写到笔记上。

最后:谢谢自己,感谢同学.老师! 一切都不负遇见。

上外考研汉语国际教育初试、复试考察要点及备考建议

上外考研汉语国际教育初试、复试考察要点及备考建议

上外考研汉语国际教育初试、复试考察要点及备考建议初试考试科目:政治、外语(英、日、俄统考,其他自命题)、汉语基础、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初试专业课考试题型、考察要点及备考建议:汉语基础考试:共九大题,150分。

分为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应用能力、汉语语言分析三大部分。

1、汉语基础考试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现代汉语基础知识以及语言学的熟悉程度,题目不难,但较琐碎,需要考生非常熟悉现代汉语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知识点,而不是死记硬背。

2、语言应用能力这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汉语拼音、汉字的运用能力,以及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A)语音能力题不需要考察国际音标,只考察汉语拼音,所以学生只需要把汉语拼音方案记熟、复习时积累一些易混淆,易弄错读音的字,能够了解一些通过声旁或其他方式记住读音的方式更好。

目前为止只考察过双音节或者多音节词语的注音,不需要注意大小写,但还是需要了解一些汉语拼音大小写的规律,以防万一。

B)汉字运用能力考察汉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造字法、声旁、形旁等。

需要学生理解、熟悉现代汉语中汉字一章。

复习时可以按照造字法整理一下笔记方便记忆,如:象形:山、瓜、水;指事:上、下、刃;会意:森、休、众;形声:抗、扛、打。

一些造字法不容易看出的更要专门记住。

形声字需要记住一些常见的声旁、形旁,看不出声旁、形旁的需要专门记忆。

笔顺的考察,需要考生记住汉字笔画书写的一般顺序(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先进去后关门。

),书上列出了一些容易记错笔顺的字,需要专门记忆。

改错字题可以在网上找高考的真题或者模拟题来做。

C)文言文阅读这部分主要考察一些经典古文的句读划分、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

复习时可以多阅读一些经典古文,记住一些常见实虚词的意义。

多做一些江浙沪地区的文言文阅读题,上外出题的重复率还是很高的。

3、汉语语言分析这部分侧重于考察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

A)辨析词语主要考察两个相近词汇的辨析,首先要熟悉辨析词汇的方法,可以参考现代汉语书近义词辨析中给出的基本方法。

上外考研从英语到汉语,跨考上外汉语国际教育备考经验

上外考研从英语到汉语,跨考上外汉语国际教育备考经验

上外考研从英语到汉语,跨考上外汉语国际教育备考经验从论坛学习到很多,所以也想留下自己的记录,希望能帮助到其他人。

某某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硕学姐分享自己的考研经验,告诉各位考研er们要不怕吃苦,不过度自我感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拟录取结果出来快一周,闲在家中,还是决定留下点什么。

虽然录取,其实看到最终结果还是有一点失望的。

复试笔试考砸,分数和名次不好看,也没有做到逆袭。

留下经验的同时更是总结教训。

我是跨考,本科英语专业。

毕业那年暑假开始在家着手准备考研。

真正的复习从8月开始。

在家复习的好处就是环境好,足够安静,查询资料方便,不需要上课,时间自由分配,个人空间max,但同时也需要极强的自制力和抗压力。

我每天七点开始看书,晚上十一点半睡觉。

看书时手机放在另一个房间,ipad删掉所有社交软件,带着查资料用。

也有过松懈的时候,自己要把握好度。

一、关于初试 1.政治55我的政治几乎等于裸考。

因为按照上外技术分算法,政治过线即可,专业课要背得太多,英语也不敢落下,所以不想花太多时间。

可真的不建议这样,考前毫无安全感的慌乱与紧X,着实不想再经历了。

我在考前三个礼拜,过了一遍肖秀荣老师的《考点预测》,写了八套卷与四套卷的选择题。

大题搭配徐涛《小黄书》背熟了《肖四》。

很幸运去年大题肖老师都押到了,加之选择题难度较往年略大,我也成功过线。

建议早一点带着复习政治,这样考前才更踏实。

2.英语79英语试题十分简单,考完也是松了一口气。

用书《恋恋有词》《考研真相》《何凯文阅读解析》《黄皮书历年真题》前期跟着朱伟老师的视频看《恋恋有词》,做好笔记。

早读《恋词》加笔记,搭配扇贝app,一天三百词,补充词汇量。

单词过完背作文,推荐王江涛老师。

暑假背了10个小作文、5个大作文,后期看朱伟《小黄书》,整理好自己的模板。

很幸运考试的大小作文都准备到了类似题型。

整个备考阶段,单词和作文的早读从未间断。

后三本几乎都是真题,我觉得准备三份很好,因为可以分阶段重复做真题练手。

上外考研 汉语国际教育 复习方法

上外考研 汉语国际教育 复习方法

上外考研汉语国际教育复习方法上外汉语国际教育的复试资格是根据技术分来划分的。

技术分的具体计算公式为“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且设外语成绩单科线。

因此,在初试科目中,专业课和外语占的比重非常高,大家在复习的时候要把重心多放在这几门课上。

汉语基础这门课的复习在于对细节的把握。

对具体的内容要做到能记忆、有理解。

参考书给大家推荐《现代汉语》上下册黄伯荣、廖序东,上下册两本书都要看透。

这两本书是汉语学习的基础,大家要对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做到完全掌握。

在复习中,建议大家再准备一套习题册。

在每一章复习完成后及时做题进行巩固。

如果在做题中遇到错题,一定要引起重视,将错题整理出来,进行重点复习。

毕竟这套书的学习内容还是比较基础的,如果不及时解决好错题,会对以后的学习造成很大影响。

《古代汉语》古文考试分值较低,也不难,高中知识就可以应对。

如果觉得基础不牢靠可以使用《古代汉语》王力这本书进行复习。

在基础复习完成后,大家要把上外历年的真题拿出来进行练习。

针对之前的错题,找到真题上的相关试题进行复习巩固。

再根据自身情况,将真题逐一解析,要求每一题都搞懂,每一题涉及的知识点都弄清楚。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这门课的考试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材料分析写作三部分组成。

给大家推荐的参考书有《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赵金铭,《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教育心理学》冯忠良,《跨文化交际》胡文仲。

《中国文化要略》这本书非常重要,需要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对每个知识点能够熟记。

教育心理学这方面要关注上外历年考试的真题,重点看真题所涉及的知识点。

对书中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有清晰的了解。

跨文化交际部分主要涉及的题型是案例分析。

建议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准备几个模板,根据试题的内容进行填充。

这样既能提高复习效率也能提升答题水平。

汉语国际教育备考建议

汉语国际教育备考建议

汉语国际教育备考建议一、了解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汉语国际教育备考的第一步是要了解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不同的汉语考试,如HSK、BCT等,有着不同的考试形式和题型。

了解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可以帮助考生制定备考计划和策略。

二、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技巧每种汉语考试都有其独特的题型和解题技巧。

考生应该熟悉各种题型的要求和解题思路,掌握一些常用的解题技巧,以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度。

三、扩大汉语词汇量和语法基础汉语国际教育考试中,词汇量和语法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应该通过多读多听多练,扩大自己的词汇量,熟悉常用的汉语语法,以便能够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四、进行针对性的听力训练听力是汉语国际教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考生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听力训练,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可以通过听新闻、听录音、做听力练习题等方式进行训练,提高自己的听力理解能力。

五、加强口语表达能力口语是汉语国际教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考生应该加强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口语流利度和准确度。

可以通过多讲汉语、多练习口语对话、模仿标准发音等方式进行训练。

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是汉语国际教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考生应该通过多读汉语文章、练习阅读理解题,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水平的阅读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七、练习写作技巧和写作范文写作是汉语国际教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考生应该练习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素材,了解一些常用的写作范文。

可以通过写作练习题、背诵范文、参加写作讨论等方式进行训练,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八、参加模拟考试和真题演练模拟考试和真题演练是汉语国际教育备考的重要环节。

考生可以选择一些模拟考试和真题演练,进行实战训练,熟悉考试的形式和要求,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九、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汉语国际教育备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考生具备足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考生应该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坚持不懈地进行备考。

上外 汉语国际教育 考研专业 全面解读

上外 汉语国际教育 考研专业 全面解读
汉国教 其他语种方向
统招共报考:18 年 人;17 年 320 人; 16 年 300 人; 15 年 372 人 统招共进入复试:18 年 78 人(西法阿 21);17 年 77 人(西法阿 8);16 年 60 人(西 法阿 8);15 年 58 人 统招共录取:18 年 53 人(西 7 法 5);17 年 54 人(西 3 法 3 阿 1);16 年 52 人(西 3 法 3);15 年 48 人 复试差额比例:18 年 1:1.47;17 年 1:1.42 16 年 1:1.15; 15 年 1:1.2 报录比:18 年 %;17 年 16.8%; 16 年 17.3% ; 15 年 12.9% 推免录取人数:18 年 7 人; 17 年 6 人; 16 年 10 人; 15 年 12 人
“将来有什么打算”“有什么爱好”“对上海有什么印象”…… 专业面试:
专业面试时间为 20 分钟左右,会考学生 3-5 个问题,一般的出题内容为:病句修改、 分析题、考偏误分析、语法辨析等知识 面试题目,比如: 1、如果教零基础的外国人学习汉字,你打算从哪几方面进行 2、你想去西安吗?我并不想去。辨析句子中的“并”字 3、“大家喜欢听听音乐还是看看电影”。偏误分析 4、成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5、谈谈汉语教学中连字句的教学,“连…都”“连…也” 6、苹果被小明没吃掉。句子是否有错,如何改,如何避免。 7、分析一下“一”和“不”的变调规则
►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专硕,培养既具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又具有 跨文化交际理论,同时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及较宽厚的相关学科知识,能用双语进行交流、 教学,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 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的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主是上海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姐。

初试成绩政治64,英语61,专一132,专二115,总分372,初试排名23,复试排名12。

学姐通过总结自己的考研经验,将考研全程都详细记录了下来,为刚准备考研但却有很多问题不懂的萌新考研er们提供了全方位的解答!今天2017-2-28号,距25号复试录取已经结束整整三天了,要问我什么心情其实除了激动与憧憬剩下的也只有感恩,感恩一路走过来的小伙伴的支撑,家人的理解,老师的勉励以及国交院学姐的叮嘱和自己的付出,感恩所有。

如今坐在上海开往合肥的火车上不禁让我想起了24号从合肥来到上海在虹桥站的情景,当时刚下动车的瞬间,我就默默暗示自己复试一定加油,其实对于上海我并不陌生,但是那应该是我第一次觉得我与上海距离最近。

如今当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其实原本不打算写经验贴的,因为今年的国交院大神太多,而且我公共课惨败,所以………但是身边一些小伙伴还有学弟学妹还是希望我写一下,于是就趁着这个空隙开回忆总结下我这一路以来的心路历程。

第一篇选学校篇我大概三月底差不多确定学校的,其实在这之前我也换了好多学校,当然地点都在北上广,原因我不多说,就我们专业而言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刚开始我选的是暨南大学,直系学姐也有考的,但是之后了解到暨南大学考太多文学类和古文类,而且专二还是写议论文,难度就我之后写全国真题发现真的全国名列前茅。

于是就二话不说选择了上海,上海汉硕学校挺多211、985,当然985我没有考虑,其实我选学校很谨慎,因为我是抱着必上研究生的态度的,其实后来才发现也没有百分百确定的,当然难度也是相对而言的,最后选择了被外人称为上海亲儿子的211上海大学。

在确定了上海大学之后才发现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和文学院都有招生,当时倒是没纠结觉得我们专业就应该去国际交流学院,后来也有好多人问我文学院和国际交流学院有啥区别,就我个人了解到的信息有:文学院比较偏重理论知识,国际交流比较喜欢实践,再加上上海大学实行的是全中国第一个三学期制学校,所以国际交流学院没有像其他学校一样说必须上完一年研究生第二年才可以出国实习,几个国际交流学院学姐差不多半学期就出国了。

另外文学院研究生住在嘉定校区而上课却在本部,所以每天可能会赶校车。

最后国际交流学院的班级是由推免和统考再加上十个留学生组成的,所以活动较多,至于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文学院报考人数较少但是招的人数多,今年听说招35个人,而国际交流学院报考人数较多,招生人数较少,不过今年也扩招了五个名额招了24个,之前一直都是19个人。

以上也只是我个人观点,其他文学院应该和国际交流学院差不多。

因此,最后确定了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第二篇现代汉语篇其实刚开始进入大学也没决定考研,所以现代汉语也没有太认真听,但是我很喜欢我本科现代汉语老师,很有气质,很有才华还很漂亮,因此对于现代汉语的复习我一直抱着兴趣的状态进行的。

当然现代汉语是专一的重中之重,其实差不多百分之九十九专一都是现代汉语,所以说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现代汉语我前前后后差不多看了十一二遍,其中一个字一个字认真细读的大概七八遍。

当然与现代汉语配套的还有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语法,还有一个应该是我重点推荐刑福义的现代汉语语法三百问,真的我大爱这本书,里面有三百个问题也都是你看完现代汉语后模糊地带。

至于现代汉语的复习进度,保证每天都在看,然后做配套的练习题,这些淘宝都会买得到。

就是一直看,反复看,加上做习题进行巩固,暑假之前做这些就够了。

等到了暑假现代汉语差不多看了有三四遍了,可以开始着手做全国汉硕真题的,简单的说就是题海战术,跟高考没啥区别。

大概可以两天做真题,一天错题集整理,然后在回顾课本,这样的速度差不多五天一个循环。

我当时有点慌乱,我记得我有几天为了赶进度曾在三天内把全国一年真题刷掉了,当时真的脑子里全部都是现代汉语各种知识点考点,真的都快吐了。

大家不要像我一样,因为我进度稍慢,大家可以提前,就像我刚刚说的五天一循环,这样的速度一直坚持到冲刺就差不多了。

现代汉语复习好是很容易拉分的一门课,我当时真的是充满信心去考现代汉语的,可是万万没想到国际交流学院今年的现代汉语考得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很简单,说实话当时看到试卷有点失望。

当然简单的卷子你要想考到130多,就看你基本功了,所以简单送分的题目真的一点都不能丢分,像造字法,笔顺,拼音这几个复习的时候就应该系统地进行复习,我当时真的把说文解字的整本词典看了一遍,笔顺我没怎么看,我一同学把所有汉字笔顺都看了然后整理了,我就偷窃果实了。

我想说的是简单的题也不能掉以轻心,可能就一分的差距你就进不了复试。

现代汉语除了语音,词汇,文字,语法几个部分,最重要的几个复习点不能放过,例如错病句,层次分析,中心词分析,构词法,短语和句型结构等,都需要进行重点进攻。

其他专一就是古文,很简单,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大家最好看看,以防万一变难了。

关于专一另一本书就是语言学纲要,这本书考得就更少了,好多人没复习,毕竟16年没考,但是我们考到了,很简单都是目录知识,其实这些内容你后期刷真题都会碰到的,所以大家也没必要担心啥的,现代汉语重中之重,我就不想强调啦。

专一差不多就这样完了。

第三篇文化要略篇说到这本书,其实我还蛮喜欢的,因为我属于零文化国学赏识的人,看了这本书突然有成就感,感觉自己多了好多知识。

这本书的考点,就我刷完全国真题来说真的是一个字:杂。

各种拐角,各种坑,说到这里可能好多人又说那是不是必须把整本书背下来,我只想说如果你能背下来你就背,但是我相信应该没有人能够有那个记忆力,要略复习一个字:翻。

空闲的时候翻,睡觉前翻,反正逮到了机会就翻,这种零散的知识点你不可能一下子去背它,就是多翻翻,多看看,慢慢的就记住了,我当时第一本要略书都翻烂了,还买了第二本。

记得当时学姐跟我说她翻了21遍,我当时震惊了,我是一遍背一遍看的,前前后后差不多背了十一二遍,也做过了一个笔记,劝大家就不要浪费时间做笔记了,真的没太多用处,不过可以做那种框图,我后期就是这样帮助记忆的。

要略知识点很枯燥,所以你要想些办法调理下,我记得当时我背元杂剧鼻祖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在望江亭用单刀救一个风尘女子拜月然后调戏她,综合出来就是窦娥冤,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调风月,救风尘。

还有个是关于石刻经书顺序是:熹妃正在开车去广州要求嘉乾。

里面有谐音。

所以就是熹平石经,正始石经,开成石经,广政石经,嘉祐石经,乾隆石经。

差不多就是这样,以娱乐的方式便于记忆,我是个平时爱搞笑的人,所以各种鬼点子很多,所以就想了好多奇葩的记忆方法,反正终归一点就是记住它就可以了,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

当然要注明一点的是,文化只看要略那是远远不够的,今年国际交流学院我在考试打开试卷带突然发现多了一本参考书,当时整个人是蒙的,考了好多外国文化,虽然备考时背了很多外国文化,多少都知道点,但还是有点猝不及防,所以今年国际交流学院的专二大家分数都不是很高,当然也有高分,个人觉得是大神,好厉害。

所以大家多看看外国文化史那本书,也是好多学校的参考书。

然后江苏卫视一站到底的节目题库可以背下来,还有各种渠道搜集过来的文化国学常识,最好找个笔记本给记下来,我就是这么做的,反正文化的题目你是准备不完的,所以只能积累多少是多少,天天背,天天积累,天天看,平时空闲时间可以和小伙伴互相提问。

最后自己也可以系统进行总结,例如全球的货币单位国家分布,语言系统分布,名家国籍分布等等,太多,尽力而为就行。

还有个重点就是上海大学应该有老师研究宗教文化的,所以关于宗教的与中国文化关系全部背下来,但是今年我们被坑了它考得是基督教和外国文化的关系,所以也给大家提了个醒,宗教与外国文化也可以进行系统整理选择性背诵,反正关于宗教的你都注意下。

然后想说的是国际交流学院考了文学荷马史诗的名解,所以说国际交流学院去年真的是内容大改,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考得还是比较常识大家熟知的,荷马史诗本科应该上过外国文学这本书,所以大家随便翻翻,以防万一。

最后案例分析我就不说了,我自己整理了个万能模板,到时候后期分享给你们,但是大家最好自己也整理,有个人特色最好。

第四篇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这本书真的是头疼刚开始,但是等你多看了几遍其实整个书的框架很清楚,但是就是书太小,用起来不方便。

这本书我大概看了六遍还是七遍才开始背诵的。

刚开始就是漫无目的地看,也不知道刘洵说啥,也做了一本笔记,感觉是把书抄了一遍,跟要略一样,我同样不建议做笔记,真的没什么用,建议直接做框图,理顺里面的逻辑关系就可以了,笔记没用,因为最后还是那些书背诵。

引论的重点国际交流学院每年都会有语言学发展四个阶段的一个名解,所以大家都必须做好准备。

其他的重点比较散,国际交流学院是以填空题判断题出现的,很常规但是比较细致,所以大家看书不要嫌弃字多就不认真看。

然后重点是课堂教学部分考得也很多,总体来说不是很难,我当时就一个空没写出来,判断题应该全对。

名解考了个语言学发展四个阶段中功能语言学吧,不清楚了,然后一个名解我记得特别清楚很偏叫话语分析,幸好我背了,因为我把整本书都背了。

其他就没什么好说了,填空五个一个两分,名解两个一个五分,判断是个一个一分。

引论这本书我大概九月中旬开始背诵的,背得比较早,所以我几乎把整本书都给背了,什么语言学流派,心理学流派,教学法都背,真的太难背了,就是各种重复的读背,背了忘,忘了背,我当时还自己弄了个大题背诵本子,把可能出的简答题都给抄了下来,我觉得这样比拿书更容易记忆。

专二就这两本书,至于专二部分真题,你们现在就可以做要略部分了,引论真题碰到就跳过,文化类真题赶快做起来,要不然后期真题做不完,我就是因为真题暑假才开始做所以专二真题没有刷完,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计划进行分配每个阶段任务。

第五篇英语和政治为什么把他们放在一起说,真的是我公共课惨败,尤其英语我真的投入了我所有时间,我记得我三月份开始背恋恋有词,一直背到七月份,前前后后背了五六遍,然后我记得非常清楚七月二号晚我开始做真题,真的没啥用纯背单词,所以如果你有幸看到这篇经验贴,如果相信我,如果你现在也在花大把时间背单词,真的错了,就我身边小伙伴而言也都有这样的体验,暑假前我觉得可以一遍做真题,当然了是一九九七年以前的真题,在真题中背单词,然后可以看看英文版各种杂志,尤其是经济类,比如经济学人,这些淘宝都可以买到,然后可以背背单词,但是千万别把所有时间都放在背单词上。

到了暑假可以开始着手系统做1997~2017真题,只做阅读,具体方法就是按考试速度做题,然后看解析,我买的是黄皮书,感觉大家也都在用,还不错,讲得很细致,一小段的英文可能讲了三四页,考验你耐心的时候到了,我是一个字一个字看完的,我当时对完答案看好多解析我也不想看,咨询了学姐说要看,然后就安下心来慢慢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