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铭选中学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综合能力测试(一)试题

合集下载

福建省高三文综历史3月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福建省高三文综历史3月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福建省高三文综历史3月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8高一下·思南期中) 史料记载:“所种之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 . 铁犁牛耕B . 曲柄锄耕C . “刀耕火种”D . 铁铧犁耕2. (2分) (2017高一上·沭阳月考) 2017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学界部分专家认为,虽然海峡两岸此前都习惯称之为“八年抗战”,但从学术界根据史实的研究成果来看。

“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科学。

从“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概念的转变具体反映出()A . 历史评价具有主观性B . 历史评价取决于时代的现实需要C . 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D . 史学研究成果推动历史观念的转变3. (2分) (2019高一下·南宁月考) “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

闾里儿童,连宵嬉戏。

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材料描绘的是()A . 汉代长安B . 隋朝洛阳C . 唐都长安D . 北宋东京4. (2分)(2017·宜宾模拟) 宋代以后,乡绅成为古代社会的重要阶层出现,崇祯年间,邓藩锡知福建龙岩县,因得罪“权绅”被朝廷左调至浙江嵊县;江南乡绅甚至与知识分子组成的东林党相抗衡、成功阻挠李三才入内阁,此类事件在明代极为常见。

可见明代乡绅()A . 集中于商品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B . 能够左右从地方至中央的决策C . 介入党争和搅乱正常的政治秩序D . 是传统政治在明代的集中体现5. (2分) (2020高二下·绥德期末) 据《汉书》载,海昏侯刘贺不学无术、不尊礼仪、掠取女子,终被霍光所废;近年对刘贺墓考古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

福建省高三综合测试(一模)文综历史卷

福建省高三综合测试(一模)文综历史卷

福建省高三综合测试(一模)文综历史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20高二上·河南月考) 老子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主张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常使民无知无欲”。

汉初统治者采取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

两者思想产生的共同原因是()A . 法家思想弊端暴露无遗B . 战争对社会经济破坏严重C . 人心不古百姓怨声载道D . 儒家思想未能形成体系2. (2分)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A . 秦朝的御史大夫B . 汉朝的刺史C . 唐朝的节度使D . 宋朝的枢密使3. (2分) (2019高二下·嘉兴期中)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

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这句名言出自()A . 《明夷待访录》B . 《日知录》C . 《天下郡国利病书》D . 《船山遗书》4. (2分) (2015高二上·宝安期中) 对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有人认为在明清时期,有人认为在元代,有人认为在宋代,有人认为在唐代,甚至有人认为战国秦汉时期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各方都提供了很多史料。

对此,下列观点最确切的是()A . 应该首先界定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和定义B . 支持战国秦汉说,以证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C . 支持明清说,因与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吻合D . 抓紧考古发掘,力争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5. (2分) (2019高一下·四川期中) 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农家手工业机坊约500家,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布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给各机场织制,制成的布再由染场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 . 传统产业仍占统治地位B . 自然经济逐步瓦解C . 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D .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6. (2分) (2016高二下·辽宁期中) 在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中山陵80周年纪念日的前后,中山、南京、广州、上海、武汉、北京6个城市同时举办专题图片展。

福建省高三文综历史“一诊”模拟测试试卷

福建省高三文综历史“一诊”模拟测试试卷

福建省高三文综历史“一诊”模拟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高三上·定远期中)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

这种现象说明()A . 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B . 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C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D . 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2. (2分) (2017高一下·怀仁期中) 下列生产工具或耕作技术,在汉代发明或开始使用的是()①耧车②犁壁的安装③代田法④区田法A . ①③④B . ①②④C . ①②③D . ①②③④3. (2分)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

这表明南宋()A . 商品经济快速发展B . 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C .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 . 经济控制逐步加强4. (2分) (2020高三上·浙江月考) 有学者对明代165位内阁大臣的任职年限做了统计,其中任职在1年以下的占18.63%.1~2年的占22.98%.2~5年的占26.09%,15~20年的占6.83%,20年以上的仅占2.49%。

这一现象折射出()A . 内阁履行丞相职能B . 中央集权的加强C . 阁臣地位日益显赫D . 君主专制的强化5. (2分) (2020高一下·鹰潭月考) 关于洋务运动的史学评价,有人认为它是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的自救运动,有人则认为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

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 史观影响史学结论B . 史学研究要服务现实C . 史实可以自由解释D . 历史认识无客观标准6. (2分) (2019高二上·三明期中) 1921年2月,蔡和森在《新青年》撰文指出:“对于初期的社会主义,乌托邦的社会主义,不识时务穿着理想的绣花衣裳的无政府主义,专主经济行动的工团主义,调和劳资以延长资本政治的吉尔特社会主义,以及修正派的社会主义,一律排斥批评,不留余地。

福建省高三文综历史第一次综合测试(一模)试卷

福建省高三文综历史第一次综合测试(一模)试卷

福建省高三文综历史第一次综合测试(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高一上·大名月考) 周武王病死后,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据此可知,周公推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 . 进行有效统治B . 推翻商朝政权C . 发展西周经济D . 扩大周朝疆域2. (2分) (2019高二下·鸡东月考) 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事,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这说明董仲舒()A . 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B . 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C . 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D . 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3. (2分) (2019高一下·河北月考) 据记载,宋代江淮地区的“衣冠士人,狃于厚利,或以贩盐为事”;四川地区的士子们在赴京赶考之际,亦不忘经商,甚至因经商耽搁了进京赶考的日期;有的士人干脆“捐弃笔砚,为商贾之事”。

这表明宋代()A . 商业发展促进经济重心南移B . 传统观念受到商品经济冲击C . 科举考试内容亟需进行改革D . 儒学思想的义利观发生转变4. (2分)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A . 民营丝织业的兴盛B . 官营丝织业的兴盛C . 民营制瓷业的形成D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形成5. (2分) (2020高二下·鹤岗期末) 费正清在《中国沿海的贸易和外交》中说:“与其说条约口岸代表了移植于中国沿海海岸的西方生活方式,还不如说中国接纳了西方人及其生活方式.…是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历史存在,是强权政治的产物,又是一个社会窗口”。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条约口岸()A . 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B .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C . 具有破坏和建设的双重特性D . 导致近代中国的不断沉沦6. (2分) (2019高一下·淄川开学考) 鸦片战争时一些广州百姓给英军带路,甲午战后“公车上书”参与的只是士大夫阶层;五四时期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又有工人;而至抗战时期,抗战救国的理念深入全民人心。

福建省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福建省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福建省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7高一上·浙江月考) 王玉哲在《中华远古史》对某一制度的定义为“一种宗庙之法,必然与宗庙制度、祖先崇拜、血缘关系、尊卑制度有关。

”其所定义的制度为()A . 分封制B . 宗法制C . 家天下制度D . 世官制2. (2分) (2017高一下·大石桥开学考) 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

”这句民谚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A . 分散性B . 自给自足C . 相对稳定性D . 精耕细作3. (2分)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

这个新的角度是()A . 三纲五常B . 以法治国C . 万物本原D . 抗衡佛教4. (2分)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请问被删掉的部分最可能是A . 民贵君轻说B . 人性本善说C . 先义后利说D . 浩然之气说5. (2分) 1902年4月,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一封信中明确表示:“满清政府已百事腐败,久已毫无希望,破坏主义终不免;愈迟则愈惨,不如趁早。

唤起民族精神讨满,是今日中国最适宜的主义”。

这表明梁启超A . 拥护三民主义B . 主张维新变法C . 赞成民主共和D . 倾向民主革命6. (2分) (2017高一下·菏泽期中)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A . 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B . 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C . 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D . 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7. (2分) (2018高一上·枣庄月考) 1936 年3 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根据国防需要和可能的经济能力,拟定了一项重工业建设计划,预定于三年之内,在中部的湘、鄂、赣等内地建没与国防需要直接相关的重要工业和矿业,奠定我国冶金、燃料、化学、机器及电器工业的基础。

福建省铭选中学高三文综(地理部分)综合能力测试(一)试题

福建省铭选中学高三文综(地理部分)综合能力测试(一)试题

地理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40~42题为选考题。

其他题为必考题。

第1卷本卷共36小题。

每小题4分,共计1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崇明岛上一家农业合作社种田用上了新模式。

春天种玉米,秋天种花菜。

玉米秆、花菜叶等“农业垃圾”用来养猪羊;猪的部分粪便“撒”入蟹塘,成为浮游水生物的营养食品,而浮游生物营造的优良水环境则为虾蟹质量“打基础”;年底清塘时,塘底污泥作为肥料还田,增强土地肥力。

回答1-2题。

1.材料描述的农业新模式与下列选项最吻合的是( )A.旱作农业 B.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 D.生态农业2.根据以上材料画出的示意图,图示中的数码与文字组合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塘底污泥AB.①——玉米花菜、②——浮游水生物、③——虾蟹、④——猪羊C.①——玉米花菜、②——猪羊、③——浮游水生物、④——虾蟹D.①——玉米花菜、②——猪羊、③——虾蟹、④——浮游水生物读我国某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图1),完成3-4题。

3.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建筑物高度有中心区向外围递增B.甲处可能为现代化农业区C.东北—西南一线人口密度较大D.丙处可能为卫星城4.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判断乙处近地面最有可能的风向( )A.西南风B. 西北风C.东北风D.东南风图3示意某项地理要素在1965~2025年的世界变化趋势。

读图完成5—6题。

5.图3中纵坐标表示的地理要素是( )A.汽车需求量B.国内生产总值C.劳动力数量 D.能源消费总量6.序号①、②、③表示的地区依次为( )A.中南部非洲、东欧和中亚、东亚和太平洋地区B.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欧和中亚、中南部非洲C.东欧和中亚、中南部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D.中南部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欧和中亚读右图,回答7~8题。

7.图示区域从沿海到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福建省高三文综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福建省高三文综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福建省高三文综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 . 笼络皇亲国戚B . 增加财政税收C . 削弱王国势力D . 推动民族交流2. (2分) (2016高一上·攀枝花月考) 余秋雨在其作品《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说明()A . 科举选官更利于国家行政管理B . 选官制度与儒家思想紧密结合C . 科举及第者已控制了整个国家D . 以门第为依据的选官现象已被杜绝3. (2分) (2018高二上·番禺期中) 宋明理学思想包含了“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

这说明宋明理学()A . 以提高个人修养为根本目的B . 注重培养经世致用人才C . 使儒学逐渐完整并走向成熟D . 受到当时统治者的推崇4. (2分) (2017高一下·山西期中) 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

材料观点实际上说明了()A . 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B . 京杭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C . 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D . 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向南方5. (2分) (2019高一下·深圳期中) 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

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发展壮大()A .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 . 实现了中外企业的平等竞争C .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D . 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6. (2分) (2018高二下·黄陵开学考) “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

福建省高三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卷

福建省高三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卷

福建省高三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宗法制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③C . ①③④D . ②③④2. (2分) (2016高二上·平安期中) 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A . 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B . 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C . 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D . 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3. (2分)元朝转变立国之本,重视农业发展,其中为此指定的考查地方官吏的主要标准是()A . 屯田多少B . 编写农书C . 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D . 农桑兴废4. (2分)图为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豆青地青花红彩旭日东升碗”,碗中外壁一轮红日跃于海面喷薄而出,与彩云连为一体,呈现出日出东海的壮丽景象,碗底双行排列“大清康熙年制” 六字。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 . 该碗纹饰含有“国泰民安,祥瑞和平”之意B . 该碗制瓷工艺为青花工艺,技术精致细腻C . 该碗碗底文字特点为结构严谨、具有实用价值D . 该碗由于海禁政策影响,不可能出现在海外市场5. (2分)鸦片战争中,一些清朝官员看到英舰不用帆桨也能行驶自如,认为“英人使用妖术”,于是请来法师助阵破敌。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 . 英国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清朝B . 部分官员闭目塞听,愚昧无知C . 清政府动员各界力量参加抗英D . 清军将领采取积极抵抗的政策6. (2分)日本明治维新推行了诸多改革举措。

图7寓意的改革举措是A . “四民平等”B . “文明开化”C . “废藩置县”D . “殖产兴业”7. (2分)(2020·深圳模拟) 1914-1922年,外资在华企业平均利润27%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40~42题为选考题。

其他题为必考题。

第1卷本卷共36小题。

每小题4分,共计1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3.“九土夜市彻天明,楼红陌紫喧箫笙”,“市井坊陌,铺席骈盛”,诗词中描述的景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商代B.汉代C.宋代D.明代14.海尔莫盖尼斯曾劝说苏格拉底:“难道你看不出雅典人的法庭由于受到言辞的影响常常把无辜的人处死,而在另一方面,由于言辞所引起的恻隐之心或由于申辩的人话说得中听,也常把有罪的人释放了吗?”由此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A.雅典法庭并无公平与正义B.辩论对于民主是不利的C.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D.论证了君主专制合理性15.15~16世纪出现的美术大师的作品中,创作重点越来越转向旨在揭示灵魂内在奥秘的肖像画,转向旨在以醒目的色彩和形式来使人感到赏心悦目的绘画。

这些大师属于( ) A.浪漫主义画家B.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C.现实主义画家D.现代主义画家16.欧洲大陆国家 14—16世纪时出现了“三R”现象:一是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一是宗教改革(Religion Reform);一是罗马法复兴(Recovery of Roman Law)三者都体现了( ) 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人文主义D.理性主义17.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

早期殖民活动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加速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②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国际市场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8.茶叶于1650年前后被引进英国时,每磅的价值大约为10英镑,然而一个世纪后,它已成为普通消费品。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B.工业革命的影响C.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19.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

”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进行的实践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建立C.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20.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斗争都存在着某种幼稚病,要么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反对封建势力,对帝国主义抱有一定程度的幻想;要么缺乏必要的反帝斗争的策略,对帝国主义本质认识不清。

属于后者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21.“盖共和帝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言论可能出自( )A.洋务派B.康、梁维新派 C.马克思主义者D.新文化运动倡导者22.某历史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学习活动中生成了下图及相应的结论。

其中推论正确的是( )A.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B.实现了欧洲货币的统一C.阻断了经济全球化潮流D.瓦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23.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后,全国各大报纸的报道中都有这样一段:“根据总监票人报告,有效票3040张,其中同意票3037张,反对票没有,弃权票3张。

现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由本次会议通过。

”据此可以了解到( )①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③中国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④该会议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第Ⅱ卷(共156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7~3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0一42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作答。

【必考部分】(115分)38. (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时间事件出处汉武帝建元元年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资治通鉴·汉纪》唐贞观七年太宗与秘书监魏征从容论自古理政得失《贞观政要》清雍正七年始设军机房《清史稿》阅帝数百、年号几千,记述既艰,考据不便,惟有仿效西洋善法,改以孔子纪年。

材料三当时的守旧人士苏舆曾评论:“其(梁启超)言以康之《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主,而平等、民权、孔子纪年诸谬说辅之。

倡平等,堕纲常也;伸民权,无君上也;孔子纪年,欲人不知有本朝也。

”……宋教仁则指出:“我国近年有悟及以帝王称号纪元之非者,乃相率欲用新纪元法;或以唐尧纪、或以夏禹纪、或以孔子纪,然揆之民族主义,皆无大纪念、无大关系,唯有改采黄帝纪年,始能合于民族主义之精神。

”——材料二、三摘编自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材料四在讨论新国家的纪年法时,黄帝纪年遭到异议。

《论黄帝纪元》一文指出:“自革命以来,各省民军皆用黄帝年号,此为一时权宜计,固足以唤起国民之种族思想。

然为永久计,若欲以此为民主国之纪元,则与新民国之民主主义大相刺谬。

”因为“我国所谓黄帝,无论其功德如何,要为专制政体之皇帝”,共和政府“方排斥之不暇,宁有崇拜之理”!更因黄帝“年远代湮”,无确定生年,用作纪年,无可征信。

这种看法为当时一般党人的共识,所以便有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的改元决定。

——摘自郑师渠《中国文化通史·晚清卷》(1)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纪年法的特点。

(6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提出“孔子纪年”的时代背景和真实意图。

(8分)(3)在对待“孔子纪年”的问题上,材料三中苏舆和宋教仁的观点有何不同?指出材料四确立的纪年法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12分)(4)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采用公元纪年,但近年来有学者以提高民族自信心为由,倡议改用“黄帝纪年”。

你是否赞同这一倡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10分)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意志)“所在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1520年)材料二《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

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材料三《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

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8分)(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了“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8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卷共36小题,每题4分,共144分。

历史 13--18 C C B C A D 19—24 B C D A B A【历史部分】命题人:章伟峰38.(36分)(1)特点:以帝王为中心(或带有专制主义色彩);长期使用年号纪年;改元频繁。

(6分。

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2)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深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学进一步传播,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变法阻力大(或守旧势力强大)。

(6分。

答出符合题意的三点即可。

)意图:借助孔子权威,宣扬维新变法。

(2分)(3)不同:苏舆认为孔子纪年与平等、民权都是“谬说”,主张维持旧有的纪年方式;宋教仁认为孔子纪年比帝王称号纪年进步,主张采用更符合民族主义精神的黄帝纪年法。

(6分)纪年法:国号(或民国)纪年法。

(2分)意义:反映了君主专制时代的终结(或结束了以帝王为中心的纪年方式);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成为中华民国建立的标志之一。

(4分。

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

)(4)评分说明:本问采用分层次评分。

仅回答“赞同”或“不赞同”,未说明理由的不给分。

第一层次:表明观点2分。

仅从黄帝纪年或公元纪年的角度分析,且言之有理,每个要点给2分,最多不超过4分。

第二层次:表明观点2分。

能从黄帝纪年、公元纪年两个角度分析,且言之有理。

每个要点给2分,最多不超过8分。

答案示例:答案一:赞同。

(2分)理由:黄帝纪年能够体现中国悠久的历史;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公元纪年带有明显的西方色彩,缺乏中国特色;与中国传统文化难以有机融合。

(8分)答案二:不赞同。

(2分)理由:黄帝纪年带有专制色彩(或与民主精神相违背);黄帝生卒年份难以考证,不宜作为纪年;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应基于综合国力的提高,而不在于纪年法的改变。

公元纪年为世界各国所通用(或约定俗成);采用公元纪年,有利于对外开放与交流。

(或融入全球化潮流)(8分)41.A.【答案】(1)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实行政教分离。

原因: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术的应用。

(8分)(2)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

力量: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加尔文)等教会人士。

(8分) B.【答案】(1)差异:前者是殖民地;后者是独立国家。

原因:前者对宗主国英国存在幻想;后者幻想破灭,走上独立战争道路。

(8分)(2)改变:改变邦联制为联邦制;确立三权分立体制。

(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