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新K122019届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 配餐作业13 氮及其化合物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与练课时作业12 氮及其重要的化合物

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与练课时作业12 氮及其重要的化合物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4分)1.氮元素在地球上含量丰富,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与氮元素的循环无关的是( )A.工业合成氨的过程是固氮的过程B.自然界中,氨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后的产物C.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做保护气D.电闪雷鸣的雨天,N2与O2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答案]C[解析]C项中由于N2很不活泼,故而又作为保护气,不参与化学反应,也就不参与氮的循环。

2.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

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强氧化性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D.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强氧化性[答案]D[解析]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褪去,是因为HNO3+NaOH===NaNO3+H2O,而不是因为强氧化性,D错误。

3.某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

现将此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向剩余气体中通入空气,很快变为红棕色。

下列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肯定有SO2、O2和NOB.肯定没有Cl2、O2和NO2C.可能有Cl2和O2D.肯定只有NO[答案]B[解析]该混合气体为无色气体,故一定不含Cl2和NO2,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故一定含有SO2;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所以还含NO,则一定不含O2。

4.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下列关于新制的氨水、氯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水”都是混合物,溶液中含有的粒子种类、数目相同B.“两水”都有刺激性气味,都能漂白有机色素C.“两水”中都存在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D.“两水”放置时间较久后都会因为相同的原理而变质[答案]C[解析]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Cl2、H2O和HClO、Cl-、ClO-、H+、OH-,氨水中存在的微粒有:NH3、H2O和NH3·H2O、NH+4、H+、OH-,A错;氨水无漂白性,B错;氯水变质是因为HClO见光分解,氨水变质是由于氨气的挥发,D错。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 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  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溶液加入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B.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沉淀不消失,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C.某化合物在焰色反应实验中出现黄色的火焰,则该化合物一定是钠盐D.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H4+【答案】D【详解】A选项,某溶液加入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l-、CO32-、SO42-等,故A错误;B选项,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中可能含Ag+、SO32-、SiO32-、SO42-等;故B错误;C选项,某化合物在焰色反应实验中出现黄色的火焰,则该化合物一定含钠元素,但不能说一定是钠盐,故C错误;D选项,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在高中化学里只有氨气,所以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H4+,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

2.X、Y、Z、W 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 X、W可能的组合有( )①C、O2②Na、O2③Fe、HNO3④S、O2 ⑤N2、O2 ⑥H2S、O2 ⑦NH3、O2A.四项B.五项C.六项D.七项【答案】A【详解】①氧气不足时,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①符合;②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时氧化钠可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②符合;③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硝酸亚铁与稀硝酸反应转化为硝酸铁,铁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③符合;④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硫与氧气不能直接反应生成三氧化硫,④不符合;⑤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氮气与氧气不能直接生成二氧化氮,⑤不符合;⑥氧气不足时,硫化氢燃烧生成硫,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硫化氢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⑥符合;⑦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氮,氨气与氧气不能直接生成二氧化氮,⑦不符合;所以,符合图示转化关系的有:①②③⑥,故答案为:A。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课时作业13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上海一模)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NO x )与大气中的NH 3发生如下作用,形成一种雾霾。

NO x ――→[O]反应①N 2O 5――→H 2O 反应②HNO 3――→NH 3反应②烟(一种雾霾)有关该雾霾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 .该雾霾中含硝酸铵固体 B .反应②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C .NH 3是形成该雾霾的催化剂 D .NH 3可能来自过度施用氮肥解析:本题考查氮氧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HNO 3与NH 3反应生成硝酸铵固体,故A 正确;反应②是N 2O 5与水反应生成HNO 3,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 正确;硝酸与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铵固体,氨气是反应物,不是催化剂,故C 错误;氮肥中含有铵盐,过度施用氮肥,铵盐会释放出氨气,故D 正确。

2.(2020·河北衡水中学摸底)“疾雷载雨输膏泽,茂树生风洗郁蒸”是南宋诗人陆游《急雨》中的两句诗,意思是雷雨过后空气清新,使人心旷神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 .雷雨过后空气清新的原因之一是产生了少量臭氧B .雷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涉及氮的固定C .雷雨天收集到的雨水的pH 会小于5.6D .雷雨天发生的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解析:雷雨过后,人们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原因之一是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了臭氧,A 项正确;雷雨时,发生反应 N 2+O 2=====放电2NO ,该反应属于氮的固定,B 项正确;雷雨天收集到的雨水中混有硝酸,pH 会小于5.6,C 项正确;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 项错误。

3.(2020·河南开封考试)如图是某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其中X 是一种强碱,G 为正盐,通常条件下Z 是无色液体,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 小16,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人教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人教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人教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

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C.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常压、使用催化剂D.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一定可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答案】C【详解】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则X是硫酸,D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则D 是三氧化硫,B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则B是二氧化硫。

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脱水性,A错误;B.若A是铁,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所以足量铁与浓硫酸在室温下不能完全溶解,B错误;C.工业上,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反应条件为450℃、常压、使用催化剂,C正确;D.若A是碳,浓硫酸和碳在加热时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碳和少量氢氧化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不能产生白色沉淀,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2.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①中的物质②中的物质预测①中现象A淀粉碘化钾溶液浓硝酸无明显现象B酚酞溶液浓盐酸无明显现象C氯化铝溶液浓氨水有白色沉淀D湿润红纸条饱和氯水红纸条褪色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进入淀粉KI溶液,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KI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色,故A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进入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变色,故B 正确;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氯化铝溶液,一水合氨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故C正确;D.饱和氯水挥发出氯气,氯气与湿润红纸条接触,氯气水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使湿润红纸条褪色,故D正确;故答案为A。

(全国通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方案 课时作业(十三) 第13讲 氮的化合物(含解析) 新人教版

(全国通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方案 课时作业(十三) 第13讲 氮的化合物(含解析) 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十三) [第13讲 氮的化合物]基础热身1.下列叙述与氮元素的循环无关的是( )A .工业合成氨的过程是固氮的过程B .自然界中,氨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后的产物C .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做保护气D .电闪雷鸣的雨天,N 2与O 2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2.科学家预测,氨有望取代氢能,成为重要的新一代绿色能源。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液氨作为清洁能源的反应原理是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B .液氨具有腐蚀性和毒性,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液氨泄漏C .氨气比空气轻,标准状况下密度约为0.76 g·L -1D .氨气与氢气相比,优点在于氨气不容易发生爆炸,使用时更安全3.[2012·莱芜模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凡是铵盐均能与苛性钠共热产生氨气B .向铜粉中加入稀硫酸,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 3)2 固体,铜粉溶解C .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不能恢复原色D .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制成的,其熔点很高4.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下列关于新制的氨水、氯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两水”都是混合物,溶液中含有的粒子种类、数目相同B .“两水”都有刺激性气味,都能漂白有机色素C .“两水”中都存在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D .“两水”放置时间较久后都会因为相同的原理而变质5.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 .NO 2通入FeSO 4溶液中B .CO 2通入CaCl 2溶液中C .NH 3通入AgNO 3溶液中D .SO 2通入Ba(NO 3)2溶液中能力提升6.[2012·东北六校联考] 向21.6 g Fe 粉和Cu 粉的混合物中加入1 L 1 mol/L HNO 3,充分反应,放出NO 气体且金属有剩余。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将相同条件下的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槽中且盛满水的试管内,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残留m2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立即变为红棕色。

则m与n的比值为()A.3∶2 B.2∶3 C.8∶3 D.3∶8【答案】C【详解】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中内,充分反应, NO和O2全部溶于水时按照下列反应进行,化学方程式为:4NO + 3O2+ 2H2O = 4HNO3,由于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立即变为红棕色,所以容器内残留气体为NO,那么与O2反应的NO气体为m-m2=m2,NO和O2按照4:3混合溶于水恰好全部溶解所以mn2: =4 :3,所以m:n=8:3;故选C。

2.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有( )A.浓硫酸B.碱石灰C.氯化钙D.五氧化二磷【答案】B【详解】因为氨气可以和酸反应,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和五氧化二磷等酸性干燥剂干燥;氯化钙可以吸收氨气生成八氨合氯化钙,所以也不能用氯化钙干燥氨气。

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组成的混合物,可以干燥氨气,所以本题选B。

3.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SO2、NO2、Cl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

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A.B.C.D.【答案】B【详解】NO不溶于水,对应D图像,S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体积水溶解40体积SO2,对应图像A,根据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剩余气体是反应前的1/3,对于图像B,Cl2+H2O =HCl+HClO,HClO2HCl+O2↑,对应图像C,所以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B,答案选B。

4.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CO32-C.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D.某溶液加入稀盐酸酸化的AgNO3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答案】A【详解】A.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该气体为氨气,推出原溶液中一定有NH4+,A项正确;B. 原溶液中若含HCO3-,加入稀盐酸后也会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O32-,B项错误;C. 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也可能是AgCl,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SO42-,C项错误;D. 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时,则引入了Cl-,故不能证明是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D 项错误;答案选A。

2019届高中化学一轮总复习第13讲-氮和氮的化合物同步训练(含答案)

2019届高中化学一轮总复习第13讲-氮和氮的化合物同步训练(含答案)

第13讲氮和氮的化合物一、选择题1.将5.6 g铁粉放入一定量某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待铁粉全部溶解后,共收集到NO、NO2(其他气体忽略不计)混合气体0.15 mol,该混合气体中NO与NO2的体积比可能是( ) A.1∶2 B.2∶1C.3∶2 D.3∶12.U(铀)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常见化合价有+4和+6。

硝酸铀酰[UO2(NO3)2]加热可发生如下分解:UO2(NO3)2―→U x O y+NO2↑+O2↑。

在600K时,收集满一试管气体产物,并将试管倒扣于水中,气体全部被吸收,水充满试管。

则生成铀的氧化物中铀元素的化合价是( )A.+4 B.+6C.+4和+6 D.03.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4 B.1∶5C.2∶3 D.2∶54.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5.氮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含氮化合物及其性质的多样性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2+、Mg2+、Cl-、NO-3能大量共存于pH=0的溶液中B.1 L浓度为1 mol·L-1的NH4Cl溶液中含有N A个NH+4C.除去NO中混有的少量N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再用排空气法收集NOD.不论是浓硝酸还是稀硝酸,与铜反应均体现出硝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6.区别NO2和溴蒸气应当选用的试剂是( )A.淀粉碘化钾试纸 B.硝酸银溶液C.石蕊溶液 D.酚酞试液7.稀硝酸作为较强氧化剂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2NO-3+8H++6e-===2NO↑+4H2O,下列离子能让此反应过程发生的是( )①Fe2+;②Mg2+;③SO2-3;④S2-;⑤I-;⑥ClO-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⑥二、非选择题8.将盛有24 mL NO、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中,待液面上升至位置不再改变时,试管内气体体积缩小一半。

2019版化学一轮高中全程复习方略达标作业 14氮及其化

2019版化学一轮高中全程复习方略达标作业 14氮及其化

.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Fe、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3.用下列三种途径制备等质量硝酸铜:①铜与浓硝酸反应;②铜与稀硝酸反应;③铜先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与硝酸反应。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所消耗的铜的物质的量是:途径①=途径②=途径③B .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途径①>途径②>途径③C .途径③污染最小又节省硝酸,是合适的方法D .途径①反应最快反应又放热,是合适的方法解析:依据反应前后铜元素守恒,可知三种途径消耗的铜的物质的量相同,A 正确;依据化学方程式: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2Cu+O 2=====△2CuO ,CuO +2HNO 3(稀)===Cu(NO 3)2+H 2O ,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途径①>途径②>途径③,B 、C 正确;途径①原料利用率低,且产生污染性气体,不是最合适的方法,D 错误。

答案:D4.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 NO 与CO 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O 原子数为3N AB .0.1 mol NH 3溶于足量水中(不考虑氨气挥发),溶液中N 原子的数目为0.1N AC .0.1 mol N 2与足量的H 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0.6N AD .58.5 g 的NaCl 固体中含有N A 个氯化钠分子解析:NO 分子中有1个氧原子,CO 2中有2个氧原子,则标准状况下22.4 L 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的个数为N A ~2N A ,A 项错误;0.1 mol 氨气含有0.1 mol 氮原子,B 项正确;氮气和氢气的反应是可逆的,不能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0.6N A ,C 项错误;氯化钠为离子晶体,氯化钠固体中没有氯化钠分子,D 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餐作业(十三) 氮及其化合物1.下列叙述与氮元素的循环无关的是( ) A .工业合成氨的过程是固氮的过程B .自然界中,氨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后的产物C .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作保护气D .电闪雷鸣的雨天,N 2与O 2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解析 C 项中由于N 2很不活泼,故作保护气,不参与化学反应,也就不参与氮的循环。

答案 C2.科学家预测,氨有望取代氢能,成为重要的新一代绿色能源。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液氨作为清洁能源的反应原理是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B .液氨具有腐蚀性和毒性,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液氨泄漏C .氨气比空气轻,标准状况下密度约为0.76 g·L -1D .氨气与氢气相比,优点在于氨气不容易发生爆炸,使用时更安全解析 该反应中有污染性气体NO 产生,故不符合清洁能源的要求,A 项错误;B 、D 两项均正确;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ρ标=M V m =17 g·mol -122.4 L·mol-1=0.76 g·L -1,C 项正确。

答案 A3.下列制备氨水的实验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解析 制备氨水不需要干燥氨气,A 、C 两项错误;不能防止倒吸,D 项错误。

答案 B4.(2018·湖南六校联考)a mol FeS 与b mol FeO 投入V L c mol·L -1的HNO 3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 气体,所得澄清溶液可看做Fe(NO 3)3、H 2SO 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HNO 3可能为( )A .(a +b )×63 gB .(a +b )×169 gC .(Vc -9a +b3) molD .(a +b ) mol解析FeS +6HNO 3===Fe(NO 3)3+H 2SO 4+3NO↑+2H 2Oa mol a mol 3a mol3FeO +10HNO 3===3Fe(NO 3)3+NO↑+5H 2Ob mol b mol b3mol若HNO 3恰好完全反应,反应中未被还原的HNO 3的物质的量等于反应后溶液中NO -3的物质的量,即3(a +b )mol ,未被还原的HNO 3的质量为(a +b )×189 g 。

若HNO 3过量,作氧化剂的HNO 3为⎝ ⎛⎭⎪⎫3a +b 3mol ,则未被还原的HNO 3为⎝⎛⎭⎪⎫Vc -9a +b 3mol 。

综上所述,本题选C 。

答案 C5.将充有n mL NO 和m mL NO 2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然后通入n mL O 2。

m >n ,则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为( )A.m -n3mL B .n -m3mLC.4m -n3 mL D .3m -nmL 解析 可认为首先发生反应4NO +3O 2+2H 2O===4HNO 3,反应后剩余n4 mL O 2,然后发生反应4NO 2+O 2+H 2O===4HNO 3,n4 mL O 2消耗NO 2 n mL ,则NO 2过量,最后剩余NO 的体积为过量NO 2的三分之一,即m -n3mL 。

答案 A6.(2018·南通调研)下列装置适用于实验室制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某化学性质,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C.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解析用装置甲制取氨气需要加热,A项错误;氨气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B项错误;氨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2、水和铜,可以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C项正确;用装置丁吸收尾气容易引起倒吸,D项错误。

答案 C7.科学家从化肥厂生产的(NH4)2SO4中检出化学式为N4H4(SO4)2的物质,该物质的晶体中含有SO2-4和N4H4+4两种离子,当N4H4+4遇到碱性溶液时,会生成N4分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N、N4与N2互为同位素B.N4H4(SO4)2的电离方程式为N4H4(SO4)24H4+4+2SO2-4C.N4H4(SO4)2不能与草木灰、K3PO4等化肥混合施用D.N4H4(SO4)2中只含共价键,不含离子键解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之间互为同位素,N4与N2为单质,A项错误;N4H4(SO4)2晶体中含有SO2-4和N4H4+4两种离子,N4H4(SO4)2为离子化合物,电离方程式为N4H4(SO4)2===N4H4+4+2SO2-4,B项错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K2CO3、K3PO4都为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显碱性,当N4H4+4遇到碱性溶液时,会生成N4分子,故不能混合施用,C项正确;N4H4(SO4)2中含有离子键,D 项错误。

答案 C【拓展延伸】肼(N2H4)是强还原剂,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银、镍等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单质,并用作喷气式发动机燃料、火箭燃料等。

呈碱性,碱性比氨弱。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红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D.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现解析加入Cu(NO3)2后,Cu和H+、NO-3发生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A项不正确;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NH3,NH3溶于水后使溶液显碱性,B 项正确;Cu与稀硝酸反应时,还原产物为NO,NO可与O2反应生成NO2,C、D两项正确。

答案 A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NH +4+OH -=====△NH 3↑+H 2OB .NaOH 溶液与NH 4Cl 溶液混合加热:NH +4+OH -=====△NH 3·H 2OC .氨水中加盐酸:NH 3·H 2O +H +===NH +4+H 2O D .氨水中通入少量CO 2: CO 2+NH 3·H 2O===NH +4+HCO -3+H 2O解析 A 项不能写离子方程式,B 项应生成NH 3,D 项应生成(NH 4)2CO 3。

答案 C10.(2018·江西五市八校联考)将17.9 g 由Al 、Fe 、Cu 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 溶液中,产生气体3.36 L(标准状况);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5.4 g ;若HNO 3的还原产物仅为NO ,则生成的NO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 .2.24 LB .4.48 LC .6.72 LD .8.96 L解析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生成的氢气为3.36 L ,即0.15 mol ,所以含有铝0.1 mol ,而0.1 mol 铝变为+3价,转移0.3 mol 电子。

Fe 被氧化为+3价,Cu 被氧化为+2价。

假设Fe 、Cu 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 、y ,质量和:2.7+56x +64y =17.9;沉淀量:107x +98y =25.4;解得x =0.1 mol ,y =0.15mol ,Al 、Fe 、Cu 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1 mol 、0.1 mol 、0.15 mol ,所以转移电子总数为0.9 mol ;氮原子从硝酸中的+5价还原为+2价,共转移0.9 mol 电子,则生成NO 为0.3 mol ,则V (NO)=6.72 L 。

答案 C11.(2018·滨州期末)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控制和治理NO x 、SO 2、CO 2是解决光化学烟雾、减少酸雨和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对构建生态文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SCR 和NSR 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 x 排放。

①SCR(选择催化还原NO x )工作原理:尿素水溶液热分解为NH 3和CO 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CR催化反应器中NH 3还原NO 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SR(NO x 储存还原)工作原理:在储存过程中,NO 发生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双碱法除去SO 2的工作原理:NaOH 溶液①SO 2②CaONa 2SO 3溶液过程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O 在水中存在如下转化:CaO(s)+H 2O(l)===Ca(OH)22+(aq)+2OH -(aq),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简述过程②NaOH 再生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尿素水溶液热分解为NH 3和CO 2的化学方程式为CO(NH 2)2+H 2O=====△CO 2+2NH 3;SCR 催化反应器中NH 3还原NO 2生成氮气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8NH 3+6NO 2=====催化剂7N 2+12H 2O 。

②根据示意图可知在储存过程中NO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硝酸钡,因此发生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BaO +4NO +3O 2=====催化剂2Ba(NO 3)2。

(2)过程①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 2转化为亚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 -+SO 2===SO 2-3+H 2O ;由于溶液中的SO 2-3与Ca 2+结合生成CaSO 3沉淀,使平衡正向移动,因此有NaOH 生成。

答案 (1)CO(NH 2)2+H 2O=====△CO 2+2NH 3 8NH 3+6NO 2=====催化剂7N 2+12H 2O 2BaO +4NO +3O 2=====催化剂2Ba(NO 3)2(2)2OH -+SO 2===SO 2-3+H 2O SO 2-3与Ca 2+生成CaSO 3沉淀,平衡正向移动,有NaOH 生成 12.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1)①氮气用于工业合成氨,写出氮气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H 3的稳定性比PH 3________(填“强”或“弱”)。

(2)如图所示,向NaOH 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迅速盖上盖,观察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