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的比较
污水处理几种消毒工艺技术经济比较

心洲污水处理厂原先选择这样 的消毒 艺肯定也是考虑到氯消毒的这些 特点 。 但据研究发现氯 消毒 至今 已知的消毒副产物已经有50 0 种以上 ,但 是绝大多数的浓度只有微克, ( / ) ,且许多消毒副产物末作进 升 “g 级 L 步的研究 。在大量的消毒 副产物 中,目前集中研究的只有三卤甲烷 、 肉乙酸 、 肉乙腈 、I代酮 、卤代醛 、肉代酚等2 余种 , 舸 0 其中对于T M 的 H s 致癌性 已有共识 ,其它大部分具有一般毒 陛,部分具有致突性。T Ms H 等 卤化有机物的产生主要是水体 中的有机物与氯作用 的结果 ,而城市生活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 , 经氯消毒后 ,会生成 肉化有机物等 毒副产 肖 物 ,随污水进入地面水体 ,污染水源 ,并对鱼类等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作 用。氯消毒 的副产物已经引起 了广泛的关注 , 国新型颁布的水质指标 我 中就明确增加对 卤代产物的控制,新标准将在2 l年7 号之前全部实 0 2 月1 施 ,因此 ,改变江心洲污水处理厂 目前 的氯消毒T艺势在必行。
存 ,必须现场制取及时使用 , 且亚氯酸钠价格昂贵 ,成本较高 , 以现 所 在一般用氯 酸纳制备二氧化氯的比较多 。为了全 面了解二氧化氯 T艺 , 江心洲污水处理厂委托某j 保公 司专 门设计 了 不 一整套的 T : 程方案 。T程
11 氯 消 毒 . 氯 水 反 应 时 ,一 般 产 生 “ 化反 应 ” ,生 成 次氯 酸 ( OC )和 盐 歧 H 1 酸 ( C )。其 反 应 式 为 : H1
Cl 2 O =HOC +C 一 } +H2 I 1+ r
二氧化氯也是一种强氧化剂 ,其氧化能力是氯 的2倍 ,消毒能力仅 5 次于臭氧 ,高于氯 。试验表 明,二氧化氯在控,T  ̄ HMs I ] 的形成和减少 总有 机肉方面 ,与氯相 比具有优越性 ,二氧化氯与水 中的腐殖酸和富里酸等 腐殖质都不会生成T Ms H ,即使在饮水消毒过程 中,投加少量的二氧化 氯 ,也能有效地抑制T Ms H 的生成。二氧化氯是广谱型消毒剂 ,对水 中的 病原微生物包括 :病毒 、芽孢 、真菌 、致病菌及 肉毒杆菌均有很高 的灭 活效果 , 有剩余消毒能力 ,二氧化氯对孢子和病毒 的灭活作用均 比氯有 效 ,并且在高p 值与含氨的水 中灭菌效果不受影响。另外 ,二氧化氯去 H 除水中的色度 、嗅、味的能力也较强 。 制备二氧化氯的起始原料有氯酸钠和亚氯酸钠 ,因亚氯酸钠不能 :
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1.初级处理:初级处理主要是对污水进行物理处理,以去除大颗粒物质和悬浮固体,如砂、石、油脂等。
该步骤的主要工艺包括格栅、砂沉床和油脂分离器。
首先,污水经过格栅,去除较大颗粒物质;然后,进入砂沉床进行沉淀,去除较大的悬浮固体;最后,通过油脂分离器去除水中的油脂。
2.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以达到降解有机物和去除氮磷的目的。
生物处理通常分为好氧和厌氧处理两个阶段。
好氧处理是通过通入氧气来供给微生物进行呼吸作用,在此过程中,微生物将有机物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好氧处理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或固定床法。
活性污泥法是将含有微生物的混合液与进入系统的氧气充分接触,微生物将有机物质降解,然后通过沉降装置将微生物与处理水分离。
固定床法是将含有微生物的载体(如滤料、填料等)沉积在固定床中,水通过载体和微生物层,微生物将有机物质降解,然后通过沉降装置将水和微生物分离。
厌氧处理是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微生物处理,厌氧处理主要用于去除有机物质中的硫化物、氮和磷。
常用的厌氧处理方法有厌氧消化池和厌氧生物滤池。
厌氧消化池通过厌氧菌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并去除硫化物;厌氧生物滤池则通过微生物将有机物质降解,并去除硫化物、氮和磷。
3.终级处理:终级处理主要是对生物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和除臭,以使水达到排放标准。
常见的终级处理方法有紫外线消毒、氯化消毒和活性炭吸附除臭。
紫外线消毒是通过紫外线辐射杀灭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达到消毒的目的。
氯化消毒是在污水中加入氯化物或氯,杀灭污水中的微生物。
活性炭吸附除臭是利用活性炭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吸附,进而达到除臭的效果。
以上是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工艺流程,通过初级处理、生物处理和终级处理三个步骤的有序进行,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并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达标。
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流程污水处理厂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设施,通过对污水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消毒工艺流程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从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的必要性、消毒工艺的类型和具体流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消毒工艺的必要性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等,这些微生物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在将污水排放入水环境之前,必须对其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水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其次,消毒工艺还可以有效降低污水中臭味和有机污染物的含量。
经过消毒处理的污水能够减少恶臭气味和对水体的毒性,提高水体的环境质量。
二、消毒工艺的类型常见的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主要分为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类型。
1. 物理消毒物理消毒是通过物理手段对污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杀灭。
其中,最常用的物理消毒方式是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是通过紫外线辐射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行破坏,破坏其核酸结构,从而达到杀灭的效果。
相较于化学消毒,物理消毒无需加入额外的化学药剂,操作简单,对环境污染较小。
2. 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是通过加入化学药剂对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常见的化学消毒剂包括氯化物、臭氧、次氯酸钠等。
其中,氯化物是最常用的一种消毒剂,其能够快速杀灭微生物,并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臭味物质有一定的氧化作用。
三、消毒工艺的具体流程污水处理厂的消毒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消毒剂投加和后处理等几个环节。
1. 预处理预处理环节是消毒工艺的前提,其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颗粒物和悬浮物,以减少消毒剂的消耗量,并提高消毒效果。
常见的预处理方式包括格栅过滤、沉砂池沉淀等。
2. 消毒剂投加消毒剂投加环节主要是将合适的消毒剂加入到预处理后的污水中,进行杀菌灭活。
在选择消毒剂时,需要考虑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安全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根据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投加量控制,并实时监测消毒效果。
3. 后处理后处理是在消毒剂投加后,对处理后的水体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去除或降低消毒剂残留和产生的副产物,确保水体的安全性。
污水处理厂主要工艺汇总及特点介绍

污水处理厂主要工艺汇总及特点介绍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排放量的增加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污水处理厂作为处理和净化污水的重要设施,其工艺在污水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工艺进行汇总,并介绍其特点。
1.初级处理工艺初级处理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其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可悬浮物和悬浮物,以及部分溶解有机物。
常见的初级处理工艺包括格栅除渣和沉砂池。
(1)格栅除渣格栅除渣是将废水通过格栅,去除其中的大颗粒杂质和固体废物的工艺。
格栅除渣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点,能有效阻挡废水中直径较大的固体杂质,防止堵塞后续处理设备,提高后续工艺效率。
(2)沉砂池沉砂池是利用沉砂原理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沉淀到池底的工艺。
沉砂池适用于去除直径较大的颗粒物,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果稳定等特点。
然而,沉砂池并不能完全去除废水中的微小颗粒物和溶解性有机物,通常需要与其他处理工艺配合使用。
2.生化处理工艺生化处理是污水处理中的核心环节。
其通过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进行降解和转化,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常见的生化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和人工湿地法。
(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利用生物膜上吸附的好氧菌和厌氧菌将废水中的有机废物进行氧化分解的工艺。
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能够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进行有效降解,产生较好的处理效果。
然而,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成本相对较高,需要配备专业的操作人员,且存在对温度和负荷波动较为敏感的问题。
(2)人工湿地法人工湿地法是利用湿地植被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通过降解和转化来处理废水的工艺。
人工湿地法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能够较好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
此外,人工湿地还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能够提高水体的净化效果,并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
但是,人工湿地法的处理效率相对较低,需要较大的土地面积,适用范围有限。
城市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的比较

城市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的比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了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消毒是关键步骤之一,其目的是杀灭病原菌及其他微生物,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本文将介绍城市污水处理厂常见的消毒工艺,包括氯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并进行比较。
氯消毒氯消毒是最为普遍和常用的消毒工艺之一。
它的优点主要是操作简单,消毒效果好,而且具有消毒杀菌的广谱性。
氯消毒使用的药剂主要是氯化钠或余氯含量很高的含氯漂白粉等。
在氯化钠投加后, chloride离子(Cl-)在水中自动分解成自由氯[Cl2],紫外线漏斗灯等设备的存在可以使氯更快地溶化在水中,继而与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行反应,氯气会与微生物中的蛋白质、酶等进行化学反应,进而杀灭微生物。
氯消毒的缺点是可能会产生副产物,如致癌物质三卤甲烷和氯仿等,同时对水中的TP和NH3-N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长期使用氯消毒技术,可能会产生氯耐药菌,影响消毒效果。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一种新型的无害消毒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紫外线通过对水中的病菌、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破坏性作用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其消毒效果与氯消毒类似。
紫外线消毒技术具有消毒速度快、无副产物、稳定性高等优点,在很多城市的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紫外线能深度透过水层,直接照射到细菌等微生物细胞中,使微生物DNA分子的氢键发生断裂,致使病毒DNA脱氧核苷酸无法合并,使得微生物无法分裂繁殖,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紫外线消毒技术的缺点是随着紫外线波长的增大,消毒效果会变得差一些。
另外,在处理含悬浮物较多的污水时,其阻挡紫外线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消毒效果下降。
臭氧消毒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在污水处理中以臭氧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氧化和分解有机物质,进而达到消毒杀菌和水质改善的功效。
臭氧消毒技术具有消毒效果好、无臭味、可降解水中有机物等优点,在处理高浓度有机物质时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臭氧消毒技术中,臭氧气体首先通过臭氧发生器制造,经过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加氧(插入式O3/reactor)和注射。
污水处理消毒

NaCl+H2O→NaOCl+ H2
四 、 臭氧消毒
1、性质: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有特臭。
极不稳定
O3=O2+[O]
[O]是仅次于氟的最强的氧化剂,可杀灭病毒、芽胞 等具有顽强抵抗力的微生物。
2、制备:
以空气中的氧或制备的纯氧为原料高压放 电产生。
3、臭氧消毒工艺
➢
杀死水中的病原细菌和其他对人体健康有
害的微生物。
➢ 用于污水消毒的主要方法
➢ 向水中投加消毒剂。
液氯
பைடு நூலகம்
常用消毒剂
次氯酸钠 二氧化氯
臭氧
紫外线
二、 液氯消毒
1、液氯的主要特性
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有毒,溶于水。
2、液氯消毒原理
(1)Cl2+H2O→HOCl+H++ClHOCl → H++OCl-
HOCl、OCl-都有消毒作用,可杀灭细菌 和病原体,起主要作用的是HOCl。
3、液氯消毒工艺(P304)
4、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
水温; pH值; 接触时间; 混合程度; 污水浊度及所含干扰物质; 有效氯浓度。
三、次氯酸钠消毒
1.次氯酸钠消毒原理
NaOCl+H2O → HOCl+NaOH 利用HOCl消毒
消毒的原因
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后,能去除水中不少 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但不能保证去除所有的 病原微生物——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因此 在排至水体或回用之前要进行消毒。
主要内容
一、消毒的方法 二、液氯消毒 三、次氯酸钠消毒 四、二氧化氯消毒 五、臭氧消毒 六、紫外线消毒 七、其它消毒法
城镇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的选择

城镇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的选择近年水环境容量减少及水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环境标准。
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要求,同时为了更好的解决消毒过程中工艺选择困扰,避免消毒效果不良和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所以对各种消毒工艺进行对比,以便城镇污水处理厂在不同条件下使用合适的消毒工艺。
标签:城镇污水;消毒;工艺1 引言城市污水主要存在着病原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对人体有害的两大类物质,且数量庞大。
为了使排出的水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降低,减少患病风险,所以必须在排出水体前将有害物质去除。
消毒技术在工业生产的各方面的应用都很重要,尤其是在给水技术和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应用。
2 化学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的作用原理有两种,一是通过无机制剂或有机化学制剂消灭微生物中特别的酶;二是经强烈氧还反应使细菌的细胞质发生彻底的改变,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2.1 氯制剂消毒法2.1.1 氯气消毒氯气消毒是最常见的消毒方法,其主要具有三个有点。
一来它对微生物具有很强的灭活性;二来它能一直起到消毒的作用;三是使用方便,成本低。
最主要的缺点是容易产生副产物。
2.1.2 液氯消毒液态氯呈黄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味道,有强氧化性。
液态氯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会扩散到细菌表面,并透过细胞壁到达病原菌内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细菌酶体遭到破坏,起到消毒的作用。
液氯消毒具有杀菌能力强、价格低廉的优点,但同时也具有一定局限性。
一是安全性差,在输送和运输过程中极易泄露,易发生爆炸;二是存在二次污染,水中一些有机物与液氯反应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含氯化合物;三是液氯与水中的氨反应,生成的氯氨会导致消毒能力下降。
2.1.3 二氧化氯消毒二氧化氯是一种氧化性很强的试剂,其在水处理过程中有祛色、杀菌、消味及抑制藻类生长的作用,其对水体中大部分病菌都要很好的杀灭效果。
二氧化氯的主要杀菌机理是其在同病原菌接触时,对细胞壁有强大的吸附力和穿透力,后将微生物快速的破坏、分解和扩散,并将细胞内酶氧化,致其死亡。
几种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的比较

几种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的比较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消毒工艺是污水处理厂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能有效杀灭污水中的有害微生物,保障水环境的安全和人们的健康。
本文将对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常见的几种消毒工艺进行比较,包括氯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分析其特点、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为污水处理厂的消毒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
1. 氯消毒氯消毒是目前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消毒工艺。
它通过向污水中加入氯化物等氯源,生成一氯胺类物质,进行消毒杀菌。
氯消毒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 成熟稳定:氯消毒工艺技术成熟,应用广泛,运行稳定可靠。
- 杀菌效果好:氯化物能够有效杀灭多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有害微生物。
-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氯消毒工艺能够适应大范围的水质变化和冲击负荷。
然而,氯消毒工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 对环境的影响:氯化物可能与有机物反应生成致癌物质,对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 氯副产物问题:氯消毒过程中会生成一系列氯副产物,其中部分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
2.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一种利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的消毒工艺。
它具有以下特点: - 无需化学药剂:紫外线消毒无需加入化学药剂,对水质无任何物质添加,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 杀菌效果好:紫外线能够高效杀灭多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藻类等。
- 操作简单:紫外线消毒工艺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无需频繁更换材料。
然而,紫外线消毒工艺也存在一些限制: - 对水质要求高:紫外线对水中残留的颗粒物、浑浊度等有一定要求,需要配合前置处理工艺。
- 没有消毒剂残留:紫外线消毒工艺无法在水中留下活性物质,难以保证消毒效果的持久性。
3. 臭氧消毒臭氧消毒是一种将臭氧作为氧化剂进行消毒的工艺。
以下是臭氧消毒的特点: - 高度氧化性: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可以氧化和分解水中有机物和微生物。
- 残留消毒副产物少:臭氧消毒后,不会产生较多的消毒副产物,对水环境污染较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的比较
摘要: 针对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消毒的现状, 分别介绍了紫外线消毒、液氯消毒、臭氧消毒等污水消毒工艺的原理及设备组成和各自特点, 并对这几种消毒工艺进行了综合比较, 指出了每种工艺的适用范围, 以指导相关人员合理选择,提高污水消毒效率。
关键词: 城市污水, 消毒工艺, 原理, 特点
城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 水质已经改善, 细菌含量也大幅度减少, 但细菌的绝对数量仍很可观, 并存在有病原菌的可能, 必须在去除掉这些微生物以后, 废水才可以安全地排入水体或循环再用。
随着居民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 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对城市水体造成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健康和安全问题的更多关注。
消毒是灭活这些致病生物体的基本方法之一, 因此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消毒已经成为污水处理中的重要工序, 水处理专业人员也在不断探索污水消毒的最佳方法。
1 几种消毒工艺方法
1. 1 物理消毒方法——紫外线消毒
1. 1. 1 紫外线消毒原理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 紫外线消毒并不是杀死微生物, 而是去掉其繁殖能力进行灭活。
紫外线消毒的原理主要是用紫外光摧毁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 DNA 或RNA ), 使其不能分裂复制。
除此之外, 紫外线还可引起微生物其他结构的破坏。
紫外线是一种波长范围为136 nm ~ 400 nm 的不可见光线。
在该波段中260 nm 附近已被证实是杀菌效率最高的, 目前生产的紫外灯的最大功率输出在253. 7 nm 波长。
该波长输出在目前世界顶极紫外灯中已占到紫外能量的90%, 总能量的30%, 由于高强度、高效率的紫外C 波段的存在, 紫外技术已成为水消毒领域一个具有相当竞争力的技术。
1. 1. 2 紫外线消毒器的结构形式
1)敞开式结构。
在敞开式UV消毒器中被消毒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经UV 消毒器并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2)封闭式结构。
封闭式UV 消毒器属承压型, 用金属筒体和带石英套管的紫外线灯把被消毒的水封闭起来。
1. 2 化学消毒方法
1. 2. 1 液氯消毒
1)液氯消毒原理。
向水中加入液氯或者次氯酸盐(如Na C lO)溶液消毒时, 在水中发生如下反应:
HOC,l OC l- 之和称作有效自由氯, 其中以HOC l消毒效果最好。
排入水体时, 氯会和水中的氨氮、有机氮反应生成消毒效果较差的无机氯胺和有机氯胺, 称作化合氯。
总余氯是指有效自由氯和有效化合氯之和。
氯的消毒效果受接触时间、投加量、水质 (含氮化合物浓度、SS浓度)、温度、pH 以及控制系统的影响。
2) 加氯系统。
目前常用加氯系统包括加氯机、接触池、混合设备以及氯瓶等部分, 如图1所示。
1. 2. 2 臭氧消毒
1) 臭氧消毒原理。
臭氧( O3 ) 是氧( O2 ) 的同素异形体, 纯净的O3 常温常压下为蓝色
气体。
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 仅次于氟), 能氧化大部分有机物。
臭氧灭菌过程属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 臭氧灭菌有以下三种作用:
a. 臭氧能氧化分解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需的酶, 使细菌灭活死亡。
b. 直接与细菌、病毒作用, 破坏它们的细胞壁、DNA和 RNA, 细菌的新陈代谢受到破坏, 导致死亡( DNA—核
糖核酸; RNA—脱氧核糖核酸。
病毒是由蛋白质包裹着一种核酸的大分子; 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c. 渗透胞膜组织, 侵入细胞膜内作用于外膜的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 使细菌发生透性畸变, 溶解死亡。
因此, O3 能够除藻杀菌, 对病毒、芽孢等生命力较强的微生物也能起到很好的灭活作用。
2) 污水臭氧处理工艺。
臭氧氧化能力强, 且很不稳定, 也无法储藏, 因此应根据需要就地生产。
臭氧的制备一般有紫外辐射法、电化学法和电晕放电法。
目前臭氧制备占主导地位的是电晕放电法。
由臭氧发生器制备好的臭氧气体通过管道输送到密闭的臭氧接触池, 与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接触反应。
反应后的气体由池顶汇集后, 经收集器离开接触池, 进入尾气臭氧分解器, 在此剩余臭氧气体被分解成氧气排入大气中( 见图2) 。
1. 2. 3 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在水中溶解度是氯的5倍, 氧化能力是氯气的2. 5倍左右, 它是一种强氧化剂。
溶于水后很安全, 是国际上公认的含氯消毒中唯一高效消毒剂。
二氧化氯性质不稳定, 只能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制备。
用于水处理领域的小型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主要有两种: 以氯酸钠、盐酸为原料的复合型二氧化氯发生器和以亚氯酸钠、盐酸为原料的纯二氧化氯发生器, 其中前者应用最为广泛。
1)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原理。
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以氯酸钠和盐酸制备二氧化氯为主、氯气为辅的混合气体。
反应如下: N aC lO3 + 2H C l= C lO2 + 1 /2C l2 + NaC l+ H 2O 该反应的最佳温度为70 ℃, 反应器采用耐温、耐腐蚀材料制造。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氯和氯气混合气体通过水射器投加到被处理水中。
2)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应用。
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用于消毒时, 消毒剂投加点一般在滤后, 有效氯投加量一般为3 m g /L ~ 5 m g /L; 用于脱色或降低COD时, 该复合气体投加在硫
酸铝等混凝剂投加点之前效果较好, 投加量应根据水质由试验确定,同时也可以查看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更多关于二氧化氯消毒处理污水技术文档。
2 上述几种消毒方法的特点
2. 1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污水消毒技术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城市污水的消毒处理中, 包括低质污水、常规二级生化处理后的污水、合流管道溢流废水和再生水的消毒。
紫外线消毒法除具有不投加化学药剂、不增加水的嗅和味、不产生有毒有害的副产物、消毒速度快、效率高、设备操作较传统消毒工艺安全简单和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外, 运行、管理、劳务和维修费用也低, 近20 年来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紫外线消毒工艺对紫外穿透率较低的水质并不适用, 如未经处理或只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 SS高于30 m g /L的污水。
这种情况采用紫外线消毒的方式不但会增加能耗, 还会造成消毒效果不好。
而对于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和再生水, 紫外穿透率一般为40% ~ 80%, 采用紫外线消毒方式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紫外线消毒法不能提供剩余的消毒能力, 当处理水离开反应器之后, 一些被紫外线杀伤的微生物在光复活机制下会修复损伤的DNA分子, 使细菌再生。
2. 2 液氯消毒
液氯使用最大的优点是价格便宜, 杀菌力强, 该工艺简单, 技术成熟, 药剂易得, 投量准确, 有后续消毒作用, 不需要庞大的设备。
液氯消毒在各地医院、工业、民用的灭菌消毒中都有广泛应用, 并且有些已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
液氯储存不是十分安全, 容易发生泄漏, 而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由于发现氯可与水中多种物质形成致癌或致病变的产物, 致使该工艺在应用上开始受到限制。
2. 3 臭氧消毒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 它具有高效无二次污染, 既能氧化有机物, 又能杀菌除色、嗅、味等特点, 可氧化铁、锰等物质, 通常认为它的氧化能力比氯高600倍~ 3 000 倍, 且接触时间短, 除能有效杀灭细菌以外, 对各种病毒和芽胞等生命力强的生物也有很大的杀伤效果。
臭氧消毒不受污水中NH3 和pH 的影响, 而且其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不产生致癌物质。
2. 4 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消毒的特点是只起氧化作用, 不起氯化作用, 因而一般不会产生致癌物质。
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与氯气相当, 但当污水中NH3 N 浓度较高时, 耗氯量会大幅度增加, 但二氧化氯由于不与NH3 反应, 因而其投加量并不增加。
另外, 二氧化氯消毒还不受pH 的干扰。
二氧化氯不稳定且具有爆炸性, 因而必须在现场制造, 立即使用。
制备含氯低的二氧化氯较复杂, 且原料 ( NaClO2 ) 的价格较其他消毒方法高, 故限制了该方法的广泛采用。
所以国内目前只是在一些中小型的污水处理工程中采用了二氧化氯消毒工艺。
3 对几种消毒工艺的综合比较
如表1所示, 几种消毒方式目前在国内均有运用。
由于液氯消毒运行费用低, 操作简单, 主要运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
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二氧化氯和紫外线消毒, 但由于紫外线消毒效果不稳定, 且设备维护费用较高等因素, 二氧化氯消毒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中运用越来越广泛。
臭氧消毒主要运用于中水处理, 具有较强的消毒效果及脱色效果, 同时再辅以加氯消毒, 以保证出水中余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