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与训练 历史 八年级下 期末1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及答案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目标展示: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预习点拨: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背景:革命即将胜利。
2、召开: 1949年9月在举行。
3、会议通过的主要决议:⑴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
⑵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北平为首都,改名为;采用公元纪年;以《》为代国歌;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建立。
(3)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二、开国大典:1、准备:10月1日上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召开第一次会议(内容见课本)。
2、举行: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隆重举行。
3、意义:它宣告了的诞生。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对中国的统治和的局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
三、西藏和平解放: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追击盘踞在、、和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很快就扫清了各地残敌。
2、时间:年5月。
3、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自主练习: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工作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政治协商会议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2、刘爷爷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这次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①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③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④确定了国旗、国歌和首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3、下列哪项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决议()A、采用公元纪年法B、以《共同纲领》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C、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D、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4、今年,我们隆重举行了国庆60周年大典。
下列事件均发生于60年前的1949年,其先后顺序是()①解放军占领总统府②北平和平解放③举行开国大典④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5、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2023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2023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一)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在以下选项中,哪个是明朝时期经济最发达的区域?A. 南方沿海地区B. 北方中原地区C. 西北边疆地区D. 西南山区答案:B2. 以下哪个事件导致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A.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B. 甲午战争C. 世界经济危机D. 鸦片战争爆发原因多方面答案:D3. 下列哪个法律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C. 中章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答案:A4. 唐朝时期,下列哪个科技发明的使用推动了经济繁荣和民族交流?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活字印刷术答案:C5.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解放军取得了中国内战的胜利?A. 五四运动B. 广州起义C.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D. 淮海战役答案:D(题目略去,共有25题)第二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2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为什么在他的统治时期兴修了万里长城。
答案:秦始皇兴修万里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并保卫中原地区的稳定和统一。
22. 描述一下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导致了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控制权,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削弱了中国政府的权威,引发了中国近代化运动和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
(题目略去,共有4题)第三部分:论述题(40分)题目:以“一带一路”为例,探讨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和影响。
答案略。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下列关于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南北朝时期,南方先后出现了刘宋、南齐等国家。
B. 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的国家主要有北魏、东魏等。
C. 南北朝时期,南方国家的政权相对较为稳定。
D. 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国家长时间战乱不断。
答案:C2.福建历史上最早的一个多民族国家是() A. 高宗国B. 闽国C. 南诏D. 吴越国答案:B3.下列关于唐朝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封建王朝之一。
B. 唐朝时期,中国的疆土不断扩大。
C. 唐朝的科举制度很荣昌,造就了许多才德兼备的官员。
D. 唐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
答案:D4.下列关于宋朝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从北方迁徙到南方的第一个王朝。
B. 宋朝时期,农业发展迅速,许多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C. 宋朝的科技发达,然而在军事方面较为薄弱。
D.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一个朝代。
答案:B5.下列关于元朝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B. 元朝首都定在了北京。
C. 元朝的统治者是皇帝,其统治方式与前代相同。
D.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
答案:C二、判断题(共20分,每题2分)1.英国工业革命是18世纪发生在英国的一次重要的社会变革。
(√)2.欧洲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期间,欧洲各国发生的一次文化变革。
(√)3.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之一,其艺术家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为世人所知。
(√)4.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一直领先于欧洲,欧洲在科技领域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5.欧洲的文艺复兴使欧洲列强开始了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割据。
(√)三、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1.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国家的政体和社会状况有何不同?答案:南北朝时期,南方国家的政体多为帝国政体,例如刘宋、南齐等。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学校姓名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装…………订…………线…………内…………不…………要…………答…………题……卷Ⅰ(50分)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看如图所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图”和“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签字仪式图”,关于两图内在联系的论述最准确的是A.西藏和平解放是新中国成立的保证 B.西藏和平解放是新中国成立的政治前提C.新中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主要前提 D.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国家统一2.今年国庆节(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多少周年纪念日A.60B.68C.69D.703.“美丽的半岛变成了一片废墟……战争开始于三八线上,三年之后,战争结束于几乎同一地点……”该战争是A.抗日战争B.太平洋战争C.解放战争D.朝鲜战争4. 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该有多髙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A.土地改革的完成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农业生产合作化的推广5.1953 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
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6.习近平同志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60多年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7.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8.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理解正确的是A.“一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B.“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C.“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D.“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9.有资料表明,“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 5000 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 30 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
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学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 导学案(共4份)

2、讨论抗美援朝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3、明确西藏的和平解放的时间、代表、意义。
4、注意这次土地改革在政策上与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
5、理解土地改革对土地所有权的改变、对政权的巩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这部分内容知识比较零散,填空部分较多,要强化记忆,如果时间允许,多留时间让学生记忆、互考。
1、依据学案,对现代史代史的1——3课的基本史实进行再认再现。
2、“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对此你如何理解?
3、进一步了解抗美援朝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
4、明确土地改革的时间、标志、结果及意义。
5、讨论第8页思考题,理解出兵朝鲜的必要性,说出抗美援朝的原因
个别学困生可能跟不上其他同学的复习速度,可以用一帮一的形式完成。
4、明确三大改造分别采取的方式,知道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什么。
个别学困生可能跟不上其他同学的复习速度,可以用一帮一的形式完成。
1、了解了解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内容及意义。知道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失误原因、表现及左的错误标志。
2、明确中央文革小组实际上取代了中央政治局,成为文革的指挥部。
3、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2、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颁布的法律文件。这些法律文件的颁布有什么重要意义。
3、学生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及其作用;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深圳等五个经济特区的建立。了解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4、掌握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及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指导地位的确立。
3、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4、1980年得到平反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找出并记住文化大革命后颁布哪三部法律、它们颁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全册)

⼋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全册)第⼀课中华⼈民共和国的成⽴学习⽬标:⼀、知识第⼀届中国⼈民协商会议、开国⼤典、西藏和平解放⼆、⽅法阅读资料概括表达⽑泽东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典的盛况,祖国⼤陆统⼀的实现三、情感感悟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起来的,我们⼀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学习重点:第⼀届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典学习难点及突破策略:新中国成⽴的历史意义是本课难点通过回忆⾰命史和当时国际形势分析进⾏分析。
学习过程:⼀、阅读质疑,⾃主探究:1、阅读教材归纳第⼀次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2、学⽣观看开国⼤典盛况的插图,开展“接⼒讲述开国⼤典盛况”的活动。
(可以按照时间、地点、⼈物、重要讲话、庆典议程等基本要素分解提问、回答)3、简答新中国成⽴的历史意义?4、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背景、时间和意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组问题⽼师的问题:(1) 为什么把《义勇军进⾏曲》定为国歌?(2) 在⾸都天安门⼴场建⽴⼈民英雄纪念碑的⽬的是什么?你能说出碑⽂的三个时间的含义吗?站在⼈民英雄纪念碑前,你想到了什么?三、堂清练习,⽬标探究1.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曲》为国歌的会议是()A.第⼀届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C.中共“⼋⼤”D.中共七届⼆中全会2.下列选项属于第⼀届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泽东为中央⼈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都并改名为北京④采⽤公元纪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第⼀届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民政府主席是()A.⽑泽东B.朱德C.周恩来D.刘少奇4.新中国成⽴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的是()A.《共同纲领》B.《宪法》C.《中华⼈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民共和国⼟地改⾰法》5.下列对中华⼈民共和国的成⽴,表述不正确的是()A.新中国的成⽴,开辟了⼈类历史新纪元B.新中国的成⽴结束了⼀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C.新中国的成⽴,壮⼤了世界社会主义⼒量D.新中国的成⽴表明全国⼤陆全部解放6.今年(2011年)是中华⼈民共和国建国多少周年?()A.30周年B.40周年C.62周年D.59周年7、祖国⼤陆获得统⼀,各族⼈民⼈民实现了⼤团结的标志是( ) A.三⼤战役B.渡江战役C.西藏和平解放D.中华⼈民共和国的成⽴8、新中国成⽴的意义是什么?四、迁移应⽤,拓展探究组织学⽣进⾏讨论对“中国⼈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的理解?板书设计准备开国⼤典新中国成⽴西藏和平解放政治协时间国际意义时间和意义商会议过程国内意义学后反思:第⼆课⼈民政权的巩固学习⽬标:⼀、知识建国初期稳定经济秩序的措施抗美援朝《中华⼈民共和国⼟地改⾰法》⼆、⽅法分析稳定经济秩序的措施、抗美援朝、⼟地改⾰对巩固⼈民政权的意义。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考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是在唐朝时期发明的?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2.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明朝的著名航海家?A. 郑和B. 郑成功C. 郑振铎D. 郑孝胥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鸦片战争的爆发?A. 鸦片贸易合法化B. 林则徐虎门销烟C.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D. 《南京条约》签订4.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A. 孙中山B. 袁世凯C. 慈禧太后D. 康有为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A. 国共内战胜利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
()2.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中国的疆域。
()3.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5.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2.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
3.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______。
4.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______。
5. 新中国的首都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唐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 简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3. 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4.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 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假设你是清朝的一位官员,请根据你对鸦片战争的了解,给皇帝写一封奏折,阐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你的建议。
2. 假设你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位革命党人,请根据你对辛亥革命的了解,给其他革命党人写一封信,鼓励他们继续革命。
3. 假设你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位学生,请根据你对新中国成立的理解,给其他同学写一篇演讲稿,阐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唐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
八年级人教版下册历史导学案全册(16份)--第1课导学案.doc

八年级历史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导学案出品人:刘杨审核: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开国大典的过程、新中国成立的伟大的历史意义、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和意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学习,真正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真正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合作谈论历史资料,并从中概括知识要点,表述历史事实的能力。
【学习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开国大典教学难点:理解“£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知识链接】1、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坐落在位于太行山中的平山县,距石家庄90公里。
自1948年5月至次年3月间,这里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大决战期间人民解放军的最高统帅部。
从这里,中国共产党走出深山,走向全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此召开,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十天后,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于3月25日进驻北京香山。
2、西藏的往昔和平解放50多年来,西藏发生了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巨大变化,告别了贫穷落后、封闭停滞的封建农奴制,走向了不断发展进步、文明开放的现代人民民主社会。
西藏在当代的变化,彻底改变了极少数封建农奴主垄断西藏政治权力和物质文化资源的局面,全体人民成了管理西藏社会的主人,成为社会物质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和孚受者,人民的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局。
特别是改革开放 30年来,西藏社会迅速改变了长期封闭的状态,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人民生活大大改善,社会事业空前发展,呈现出全面进步的态势。
我想告诉世人,新中国彻底废除了民族压迫和歧视,各民族一律平等,西藏的民族特性和优秀传统文化, 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下得到充分尊重和大力保护,并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被赋予了反映人民群众新生活和社会进步新需要的时代内容,在科学的继承中得到了弘扬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