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胎盘植入的应用效果评估及研究
胎盘植入38例临床分析

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每次 5 , 3~ 7d 同时静脉滴注 ( 5例为凶险型前置胎盘 ) 0mg 共 , 此 。故前置
1 临 床 资 料
催产素针、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 ,监测 胎盘合并剖宫产史患者应高度警惕胎盘
血 1 绒毛 膜 促 性 腺 激 素 , 查 B超 。4 植 入 的 发 生 。 3 人 复 3
血清 肌酸 激 酶 ( K 检 测 、 C ) 孕妇 血 清 甲胎
例 轻度窒息 1 例。 孕期一般无特殊表现 , 儿重度窒息 1 ,
行 S AE术仅 1 , U 例 此例为瘢 痕子 蛋 白 ( F )检测和孕妇血清游离胎儿 AP
NA检测等 其 中,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 血, 主要表现为第三产程 延长 。本研究 宫, 术前 B超提示中央型前置胎盘, 术中 D
回顾性分析 3 8例胎盘植入 患者的临床资料 。
保守治疗 3 例 , 4 子宫切除 3 , 例 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 1 。无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 , 例 新生儿重度窒 早期诊断 、 重视个体化治疗方案 、 加强预防有助于改善胎盘植入母儿预后。
【 关键词】 胎盘 , 前置 ; 胎盘植入 ; 治疗
・
16 ・ 16
M o e P a tc l e iie Oco e 01 , 12 ,No.0 d m r cia M dcn , tb r2 1Vo .3 1
胎 盘植入 3 例 临床分析 8
李晓旦 , 徐峰 【 摘要】 目的 探讨胎盘植入的诊断 、 处理方法及母儿结局。 方法
结果பைடு நூலகம்息1 , 例 轻度窒息 1 。结论 例
1 一般 资料 . 1
20年 6 08 月至 2 1 年 例 产 后 随 访 预 后 好 。 00
胎盘植入性疾病的风险评估和治疗策略2024

胎盘植入性疾病的风险评估和治疗策略2024摘要胎盘植入性疾病(P1aCentaaccretaspectrum,PAS)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产科医生面临的重要挑战。
随着临床及基础研究的推进和积累,临床诊疗水平不断提高,PAS患者的妊娠结局得到一定改善。
本文围绕对PAS高危人群进行术前风险评估,进而优化治疗策略展开讨论。
胎盘植入性疾病(PIaCentaaccretaspectrum,PAS)是指绒毛组织过度侵袭,根据程度分为粘连性、植入性和穿透性[1],PAS患者常面临严重产后出血、产时膀胱和尿路损伤,甚至死亡的风险[2]。
前几十年的高剖宫产率使我国进入了”后剖宫产时代”,再加上新生育政策的实施,高龄和剖宫产后再妊娠的孕妇增加,故在我国PAS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
2015-2016年间我国24省96家医院分娩信息数据显示,PAS加权患病率达2.20%(1653/75132)[3]oPAS带来的困境不仅限于我国,2023年一项基于美国全国的研究数据显示,剖宫产活产孕妇PAS患病率达0.29%[2],PAS正在成为产科医生都可能面对的挑战。
随着PAS研究的深入开展,国内外学术组织根据研究成果不断更新临床指南,制定更为合理的诊疗路径[4-5]。
依托孕期常规保健模式,基于高危因素精准评估PAS风险及程度,及时转诊,充分预案,可改善PAS孕产妇妊娠结局。
一、PAS的风险评估1 .子宫手术及宫腔操作因素PAS病理生理机制与蜕膜发育不全或缺失、滋养细胞的分化异常、绒毛外滋养细胞侵袭力增强及子宫螺旋动脉重铸异常有关[6,7]。
研究显示,PAS主要危险因素为≥2次的剖宫产(aOR=2.34,95%CI:141~3.88)及反复人工流产(2次,aOR=2.16,95%CI:1.20-3.92;3次,aOR=4.31,95%CI:1.70~10.96;≥4次,aOR=4.76,95%CI:3.12~7.26)[3,8];其他高危因素还包括妇科手术史(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受孕方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以及合并前置胎盘,均可造成子宫内膜受损或功能改变,妊娠时子宫内膜蜕膜化异常,滋养外细胞分化侵袭过程异常29,10]。
植入性胎盘病人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护理

宫 壁 无 自然分 界 . 妊娠 较 少 见 的严 重 并 发 症 …, 是 其 发病 率 约 占 95 1 [。 . 0万 2 由于人 流 刮 宫 的增 多及 剖腹 / ] 产率 的增 高 .植 人性 胎 盘 的发 生率 有 上 升 的趋 势 , 如 处理 不 当常可 导致 严重 出血 、 宫穿孔 和继 发感 染 。 子 为 了挽 救 患 者生 命 。 内外 学 者 多 主 张 急 诊 切 除 子 宫 , 国 随着 介 入 放 射 技术 在妇 产 科 领 域 的开 展应 用 _ 们 3人 , 也 成 功 将 经 导 管 动 脉 栓 塞技 术 应 用 于 植 人 性 胎 盘 的 治 疗 我 院 从 20 0 4年 5月 至 2 0 0 6年 1月应 用 导管 经 子 宫 动脉 栓 塞成 功 治 疗 6例 植 人 性胎 盘 的病 人 , 将 现
院 7~1 , 6d 出院 前 B超 复 查 均 未见 宫 内残 留 物 , 出院 后 护 理 . 作 满 意度 调 查 均 达 9 %以 上 。 结论 : 宫 动 脉 栓 塞 Y - 5 子 术 治 疗 植 入 性 胎 盘 , 强 术 前 病 情 观 察 , 中密切 配 合 , 后 精 心 护 理 是 其 疗 效 的保 证 。 加 术 术 关健 词 胎盘 , 入性 侵 栓塞 , 疗性 治 护 理
成手 术期 护 理 工作 任 务 。
4 参 考 文 献
[ ] 张耀 南 , 1 冯世庆 , 黄公怡. 第六届 日本一 北欧肩关节 外科 会议纪 要 [] 中华骨科杂 志 , 00 2 ( ) 3 3 J. 20 ,0 6 :8 . E ] 孙 材江 , 学仁 . 2 腾 关节 镜学 [ . 沙 : 南科 学技 术 m版社 , M] 长 湖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胎盘植入出血的疗效

小, 仍 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 。
参考文献
[ 1 ] 金海 , 张仁宝 , 于伟勇 , 等. 巨大纵 隔肿瘤 的诊断和外科 治疗 [ J ] . 肿瘤 , 2 0 0 4 , 5 : 2 9 6 - 2 9 7 . [ 2 ] 段德溥 , 秦文瀚. 现代纵 隔外科 学 [ M] . 北京 : 人 民军 医出版 社 ,
(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0 3 — 1 6 )
( 本文编辑 : 傅 利霞 )
子 宫 动脉 栓 塞 治 疗 胎 盘 植 入 出血 的疗 效
刘岩 王晓宏 王玉 强 靳 海英
【 摘要 】 目的 探 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 疗胎盘植 入 出血 的疗效。方法 对1 4例胎盘植 入 出血 患者 , 行经
o f t h e me d i a s in f u m a n d r e t r o p e r i t o n e u m :r e s u l t s f r o m a n i n t e na r t i o n l a
综上所述 , 对于 良性 前纵隔肿瘤 , 大部分手术 切除 即可 ; 但 恶性前纵隔肿瘤不仅在手术治疗 的同时仍需放 、 化疗 等综合治
1 资 料 与 方 法
皮子宫动脉超选择插 管术, 而后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栓 塞双侧 子宫动 脉 , 术后辅 以米非 司酮联合 治疗 。观 察其术后 出血 、 胎 盘组织排 出、 3 - 人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3 - H C G) 下 降, 并对其月经复潮 、 规律 月经 出现 时间 、 复 孕情况进行 随 访 。结果 本组 1 4例 , 经治疗后 止血 良好 , 胎盘娩 出良好 , 短期 内出现 月经复潮 , 5个月 内恢复 月经规律 , 且术后 复 胎盘植入 出血采 用子宫动脉栓 塞治疗 止血效 果好 , 胎 盘娩 出良好 , 再 次孕 孕率较 高, 治疗有效率达 1 0 0 % 。结论
胎盘植入的诊疗新进展

胎盘植入的诊疗新进展胎盘植入是由于Nitaluch界面、蜕膜海绵层缺失、缺陷导致的一种疾病,患者出现胎盘的异常侵袭性种植。
且由于分娩过程中不能完全地剥离,导致患者大量出血。
临床调查研究发现,胎盘植入的死亡率会达到7%左右,并会与DIC、输尿管损伤、泌尿系损伤、感染、ARDS、肾功能衰竭有明显的关系。
胎盘植入患者的平均出血量达到3000ml以上,且是导致剖宫产手术中子宫切除的一项主要原因,严重的患者还会发生自发性的子宫破裂、腹腔内出血及失血性休克等。
因此,提高胎盘植入的诊断及治疗是临床研究的关键。
本文总结分析了目前临床对胎盘植入的诊疗新进展,以供临床参考和借鉴。
标签:胎盘植入;诊断;治疗胎盘植入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可以导致产后的大出血、感染、母婴死亡。
目前临床对胎盘植入的临床诊断标准不同,以病理学诊断子宫肌层内有绒毛组织为金标准[1],但是这种标准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一味追求金标准会导致胎盘植入合理治疗受到影响。
临床对胎盘植入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较多,为了更好地提高对胎盘植入的认识,本文对临床胎盘植入较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
1 胎盘植入的新诊断胎盘植入的诊断方法较多,目前临床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影像学检查、产时检查及病理检查4种[2]。
其中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包括血清甲胎球蛋白、血清肌酸激酶、血清游离胎儿DNA检测。
影像学技术包括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MRI及超声造影。
产时检查主要依赖分娩过程中胎盘不剥离等[3]。
病理检查则为诊断的金标准。
超声造影和MIR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
1.1超声造影超声造影是利用造影的方法,对患者子宫进行观察,注射造影剂观察患者病灶的增强及消退,分析宫腔内病灶、子宫肌层、浆膜层的血流灌注和增强特征,并分析三者之间界限是否清楚,观察浆膜层完整性,是否有毛糙,是否有锯齿样改变,造影剂的外渗等。
一般超声造影全过程为10min。
随后使用定量分析软件对病灶增强、正常子宫部位增强情况进行检查。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胎盘植入治疗中的应用

复 , 外 4例 患 者 未 哺 乳者 , 后 3个 月 内恢 复规 律 月 经 , 另 产 月经 周 期 均 规 则 , 量 如 常 。 B组共 8例 , 后 经 产 予 M X 肌 肉注 射 , 治 疗 失 败 大 出血 切 除 子 宫 2例 , 均 止 血 时 间 为 (81±55d 除 外 失 败病 例 ) 平 T 因 平 2. .) ( ,
均 治 疗 时 间 为 (0 1. 5±25 d 血 清 B h G 降 至 正 常 范 围 平 均 需 ( 51± 1 .) , 生 宫 腔 感 染 2例 , 后 .) , —C 7. 26 d 发 术
官 腔 粘 连 3例 , 腔 胎 盘 组 织 完 全 清 除 平 均 需 (0 . 官 149±94 d 随访 6例 均 未 哺 乳 , .) , 3例 产 后 3个 月 内 月
治疗 组 ) 8例 患 者产 后 采 用 双 侧 子 宫 动 脉灌 注 MT 及抗 生素 并 栓 塞动 脉 , 后 7d内 B超 监 视下 清 除 宫 X 术
内残留胎盘 ; B组 ( 物 治 疗 组 ) 药 8例 患 者 在 产 后 给 予 MT X肌 内 注 射 , 后 在 B超 监 视 下 分 次 刮 宫 , 组 之 两
徐 文 健 , 倪 才 方 , 王 芸 , 周 顺 , 黄床 治疗 效 果 。 方 法
探 讨 子 宫 动 脉 灌 注 栓 塞 术 ( A 和 肌 内注 射 甲氨 蝶 呤 ( T ) 守 治 疗 胎 盘 植 入 的 U E) M X保
将我 院 20 0 5年 2月 到 2 0 0 9年 1 2月 间 1 胎 盘 植 入 患者 分 为 两组 , 6例 A组 ( 入 介
研究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应用在胎盘植入治疗中的效果

研究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应用在胎盘植入治疗中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应用于胎盘植入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方法:选择本院36例胎盘植入患者,给予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检塞术治疗,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本次36例研究对象接受栓塞术之后,36例研究对象的子宫动脉模式全部显示为显影,所有患者均获得成功栓塞。
36例研究对象中胎盘排除成功率为91.7%,3例患者没有成功排除胎盘,需接受子宫切除术治疗,占总研究人数的8.3%。
33例患者的胎盘排出时间最短的有5天,最长的有1个月。
结论:针对胎盘植入患者,选择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检塞术进行手术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疗效,具备极高的应用安全性,建议在今后的胎盘植入治疗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胎盘植入;疗效胎盘植入属于临床多发妇产科疾病之一,近几年来,胎盘植入的病发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威胁广大患者的健康和生存。
为了分析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应用于胎盘植入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为胎盘植入今后的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年本院36例胎盘植入患者,给予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检塞术治疗,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详细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年本院36例胎盘植入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
36例研究对象年龄最小的有22岁,年龄最大的有44岁,患者平均年龄28.5岁。
36例患者中怀孕次数最少的有1次,怀孕次数最多的有4次。
本次研究对象中属于初次怀孕的有16例,怀孕次数超过1次的有20例。
36例患者中胎盘植入面积下限值为2. 01 cmx 1. 97 cm,胎盘植入面积最大的有 9 . 14 cm x 5 . 72 cm,17例患者结束生产后的出血量小于500毫升,10例患者结束生产后的出血量在500毫升至1000毫升范围内,其余9例患者生产完毕后的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
1.2方法给予患者常规消毒铺巾,借助Seldinger技术对患者右侧股动脉实施穿刺处理,置入5F cobra导管,使导管依次进入患者两侧骼内动脉,开始造影,综合分析患者病灶血液供给情况,之后再选定患者双侧子宫动脉,经造影证实,依次选择两侧子宫动脉,分别给予50毫克M TX注射,选择庆大霉素80000u,之后按照子宫动脉的大小来选择直径长度在500?m至710?m范围内的明胶海绵颗粒针对患者子宫动脉做栓塞处理,观察子宫动脉血液流通状况,之后借助明胶海绵条针对主干远端做栓塞处理。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植入性胎盘的临床应用

例 1患者 ,6岁 , 1 0 孕 3 , 2 0 年 1 2 日 , 3 孕 产 , 6周 于 0 6 1月 8 0 :5人 院待 产 , 程经 过 顺利 , 当 日 1 :5顺 娩 胎儿 重 13 产 于 33 2 0 ,35 4 0g l :0因胎盘未娩 行人工剥 离胎盘术及清官术 , 未取 胎盘 。询问患者有多次流产 史考虑胎盘完全植入 , 者无 阴 患
1 月 6 日查血 HC 为 1 1 ml/ l262 l / l1 月 9 日出 1 G 4 Um 、6 .m U m ,1 0
道流血 , 回休养室予缩宫 、 防感染治疗 , 肾功 能检查正常 。于 肝
1 月 3 t 1 0 E静脉注射 甲氨蝶呤 5 g每 8 次用 1 , 0m , 1 h 以后 隔 d 天交替应用 甲氨蝶呤 5 g静注及 四氢叶酸 6m 0m g肌注 , 天 每 1 次共 5 。同时观察阴道 流血情况 , d 每周查血 HC G水平 ( 分别
宫肌壁达浆膜面 , 可致子宫破裂l l I 。近年来 , 植入 胎盘 的发病率 有上升趋 势 , 以往 的治疗 以切 除子宫为 主 , 但对 年轻 的产妇将 造成心理及 生理 的损伤 。 2 植人性胎 盘的保 守治疗包括药 物治疗 ( . 2 甲氨蝶呤I 1 I 、 天花粉结晶蛋白[ 、 2 经导管双侧子宫动 脉栓塞术【 对于完全 1 ) 引 等。 性植入胎盘 , 出血少 的产妇可 以应用 药物治疗 , 物治疗过程 药
者 , 院后体 温在 3 ~ 0℃之 间持续 1 月 , 入 94 个 官腔分泌物 培养 为大肠埃希菌生长 , 经积极治疗预后好 , 现准备受孕中。
参考文献
貌, 心率 10次 / n 肺听诊无异常 , 2 mi, 宫底平脐 , 质硬 , 阴道流血 暗红 , 不凝 , 血功能检查异常 ,P试验 阳性 。入 院诊断 : 后 凝 3 产 出血 , 失血性 休克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I )胎盘植入 。 DC , 入院后 予输 血输液 , 立即行子 宫动脉栓塞术 , 术后 阴道流血少 , 血生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 与治疗前相比, P< 0 . 0 5
岁; 所选 3 1 例 实验 对象经 B超 检查 均符 合胎盘 植入 相关诊
断标 准 , 有 2 8例 为部分 胎盘植 入 , 3例 为完全 胎 盘植 入 , 3 1
例患者均 未实施子宫切除术 。 1 . 2 方 法
查, 患者子宫形态恢复正常 , 且宫腔线 十分清晰 , 子宫肌层光 点表现均匀 。
3 讨 论
3 1例研究对 象均行抗休 克治疗 , 实施 子宫 动脉栓塞 术 , 根据 s e l d i n g e r 技术, 局部麻醉下为患者进行 股动 脉穿刺后 留 置 5 F导管鞘 , 经导 丝牵 引后 送 至患 者 左右髂 内动 脉 , 通过 D S A造影观察患者 的出血部位 、 出血范 围、 出血 动脉分 支等 情况 , 导管置入子宫动脉后以注射器把造影 剂混合新 鲜明胶 海绵颗粒后 注入 患者 两 侧 的子宫 动 脉 , 子 宫动 脉血 停滞 以 后, 再为患者子宫双侧髂 总 动脉进 行重 复造影 , 栓 塞成 功 以 后可 以将导管拔 出 , 进行加压包扎处理 。
经 验 交流
子 宫动 脉 栓 塞 术 治疗 胎 盘 植 入 的应 用效 果 评估 及 研 究
王 蔚
江苏省 射 阳县人 民医 院 , 江 苏 盐城 【 摘 2 2 4 3 0 0
要】 目的 :评估 及 研 究子 宫动脉 栓 塞术 治疗 胎盘 植入 的 应 用效果 。 方法 :随机 选择 2 0 1 2 年 1月至 2 0 1 6 年1 2月收 治的 3 1 例 胎
椎 广 垃鼠
【 关键 词】子 宫动脉 栓塞 术 ; 胎 盘植 入 ; 应用 效果
胎盘植入多为原发性蜕膜发育不 全 、 创 伤性 内膜 缺陷等 因素导致 的底蜕膜部分或完全缺乏 , 由胎盘绒 毛侵入机体 子 宫肌层引起l 】 ] 。由于我 国剖 宫产 率 、 人 工 流产率 的增 加 , 胎 盘植入 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胎盘在子 宫腔 中残 留 , 容 易引起 产后 出血或感染l _ 2 J 。所 以, 临床治疗 的关键 问题是止血 和预 防感 染 , 将胎盘组织及早排 出_ 3 ] 。临床多选择切 除子宫术 治
疗, 这种手术方式并 不适 用于 年轻和 有生 育需求 的患 者 , 为
2 结 果
2 . 1 分析 3 1例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出血和 HC G水平变化 3 1 例患者 阴道 出血 均停止 , 治疗前 阴道流血量 ( 1 6 2 5 ±
1 5 0 ) mL, 治疗后阴道渗血量 ( 1 4 ±1 ) mL ; 治 疗 前 后 阴道 流 血
缓解, 恢复正常水平; 治疗后 HC G水平( 2 0 1  ̄6 0 ) n g / m L与术前 HC G水平( 6 1 5 ±3 8 ) n g /  ̄ 相 比有显著差异( P< 0 . 0 5 ) ; 3 1 例 患者
经过 治 疗均 恢复 正 常的 月经 来潮 。结 论 :子 宫动脉 栓 塞术 治疗 胎盘植 入 应 用效 果 较好 , 治 疗 阴道 出血量 大患 者疗 效 尤其 理 想 , 值 得
其 中有 2 例 患者术后 有发热症状 , 3 1 例患者均有明显子 宫 区部位疼 痛 , 实施对症治疗后患者疼痛 、 发热 明显缓解 , 恢 复正常水 平 , 子宫疼 痛 消失 ; 随 访 6个月 , 患 者月 经恢 复正
常, 3 1 例患者 经 过治 疗 均恢 复 正常 的月 经 来潮 , 经 B超检
1 . 3 观察指标
胎 盘植 入引起 的出血需要及 时给予 止血治疗 , 为患者补
充血容量 , 临床 治疗 效果 一般 。有 些 患者 止血 效果 并 不理 想, 需要 应用子宫切除 术等方 法治疗 , 对 患者会 产生较 大 的 风 险, 尤 其是影响育龄期女性 的心理 和生理状态 , 所 以, 临床 需要寻求一种更理想 、 更 符合患 者需求 的治疗 方案[ 。介人 治疗是 以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处理 , 效果较好 , 但是 , 会减
量对 比有显著差异 ( P< 0 . 0 5 ) ; 治疗后 HC G水平( 2 0 1 ±6 0 )
n g / mI , 与术 前 HC G水平 ( 6 1 5 ±3 8 ) n g / mI 相 比有显著差异
( P< 0 . 0 5 ) 。见 表 l 。 .
表 1 分析 3 1例患者治疗 前后 阴道 出血和 HC G水平变化 ± )
帮助 患者 保留子宫 , 子宫 动脉栓 塞术 已广 泛应用 于临 床 , 现
将子 宫动脉栓塞术疗效分析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 择 2 0 1 2年 1 月至2 0 1 6 年 1 2 月收治 的 3 1例胎 盘 植入患者 作为 实验对象 , 年龄 2 6 ~4 1岁 , 平均( 3 2 . 5 ±6 . 1 )
少血供 , 影响子宫平 滑肌状 态 , 容易引起 子宫平滑肌 的缺 氧、
缺血状态 , 只有保 持子宫 收缩 的功能 , 才能 更好 的在术 中剥 离胎盘 。治疗 3周以后患者能 自行吸收 明胶 海绵颗粒 , 恢复 正常 的血液供应 。本次研 究 中, 3 1 例患 者阴道 出血均停 止 , 治疗前后阴道流血量对 比有显著 差异 ; 治疗后 HC G水平 与 术前相 比有显著差异 , 其 中有 2例患者 术后 有发热症 状 , 3 1 例患者均有明显子宫区部位疼痛 , 实施对症 治疗后患者疼痛 、
盘植入患者作为实验对象, 3 1 例患者均实施子 宫动脉栓 塞术治疗, 评估 3 1 例患者治疗前后 阴道 出血和 HC G水平, 分析不 良反应情 况。结果:3 l 例 患者阴道 出血均停止, 治疗前 阴道流血量( 1 6 2 5 ±1 5 0 ) mL , 治疗后 阴道渗血量( 1 4 ±1 ) m I ; 治疗前后阴道流血量对比 有显著差异( P< 。 . 0 5 ) ; 其中有 2 例 患者术后有发热症状 , 3 l 例患者均有明显子宫区部位疼痛, 实施对症 治疗后 患者疼痛 、 发 热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