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答案

合集下载

管理会计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管理会计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管理会计试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 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是:A. 提供财务报表B. 为外部投资者提供信息C. 支持内部决策制定D. 遵守外部法规要求答案:C2. 成本-体积-利润分析(CVP分析)中,哪一项不是关键变量?A. 固定成本B. 变动成本C. 销售量D. 存货周转率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直接成本?A. 原材料B. 直接人工C. 间接费用D. 制造费用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管理会计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用于产品定价决策?A. 市场需求B. 成本结构C. 竞争对手定价D. 政府规定答案:A, B, C2.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可以用于:A. 成本控制B. 预算编制C. 绩效评估D. 投资决策答案:A, C三、判断题1. 管理会计只关注短期决策。

()答案:错误2. 管理会计信息只对内部人员开放。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答案: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组织内部的决策制定,侧重于提供定制化、灵活的信息,通常不对外公开。

财务会计则侧重于对外报告,遵循特定的会计准则和法规,提供标准化的财务报表。

2. 解释什么是全面预算,并说明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答案:全面预算是企业对未来一定时期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计,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预算等。

它有助于企业协调各部门活动,控制成本,评估绩效,并为战略规划提供依据。

五、计算题1. 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其固定成本为$100,000,单位变动成本为$20,销售价格为$50。

若公司希望实现利润$30,000,请计算该公司需要销售多少单位产品。

答案:首先计算单位利润,即销售价格减去单位变动成本:$50 - $20 = $30。

然后,用目标利润除以单位利润,再加上固定成本除以单位利润,得到所需销售量:$30,000 / $30 + $100,000 / $30 =1,000 + 3,333.33 = 4,333.33。

管理会计 及答案

管理会计 及答案

第二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因素会使盈亏临界点发生变化。

A、销售量增加B、生产量增加减少C、变动成本总额增加D、由于增加设备而增加固定成本2.某产品的保本销售量为400台,此时的变动成本总额为40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00元。

销售第401台产品能增加税前利润()元。

A、0B、0.50C、1D、1.503.某公司计划销售A产品20万台,每台售价2元,边际贡献率为25%。

该公司在这个销售水平上正好保本。

则固定成本总额为()元。

A、10万B、16万C、20万D、30万4.影响目标销售量的因素包括()。

A、固定成本总额、销售单价和目标利润B、固定成本总额、销售单价和安全边际C、销售单价、目标利润和生产量D、固定成本总额、销售单价、安全边际和目标利润5.计算综合保本销售额的依据是()。

A、固定成本总额、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B、固定成本总额、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和各种产品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比重C、固定成本总额、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和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D、固定成本总额、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和各种产品的生产量占总生产量的比重6.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45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000元,产品单价为120元,为使安全边际率达到60%,则该厂应当销售()单位产品。

A、800B、1280C、1333D、20007.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对盈亏临界点产生影响的有()。

A、价格B、固定成本C、变动成本D、销售量8.下列措施中,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能降低保本点的是()。

A、提高单价B、增加销售量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D、压缩固定成本开支9.边际贡献率与变动成本率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A、变动成本率高,则边际贡献率也高B、变动成本率高,则边际贡献率低C、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二者没有关系D、变动成本率是边际贡献率的倒数10.若某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保本作业率为100%,则可以断定该企业处于()状态。

管理会计(答案)

管理会计(答案)

第二章变动本钱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混合本钱的分解方法中,主观性最强的方法是〔A〕A、账户分析法B、上下点法C、散布图法D、回归直线法2、以下费用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本钱的是〔B〕A、房屋及设备租金B、技术开发费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D、不动产税3、以下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本钱的是〔A〕A、照明费B、广告费C、职工教育培训费D、业务招待费4、以下各种混合本钱可以用模型y=a+bx表示的是〔C〕A、半固定本钱B延伸变动本钱C半变动本钱D阶梯式变动本钱5、采用散布图法分解混合本钱时,通过目测在各本钱点之间画出一条反映本钱变动趋势的直线,这条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就是固定本钱,斜率那么是变动本钱。

理论上这条直线距各本钱点之间的〔C〕最小。

A距离之和B离差之和C离差平方和D标准差6、〔B〕是分解混合本钱诸方法中最为简便的一种,同时也是相关决策分析中应用比拟广泛的一种。

A上下点法B账户分析法C回归直线法D工程分析法7、管理会计将本钱区分为固定本钱、变动本钱和混合本钱三大类,这种分类的标志是〔C〕A本钱的可识别性B本钱的可盘存性C本钱的性态D本钱的时态8、〔B〕本钱在决策中属于无关本钱A边际B漂浮C专属D时机9、造成“某期按变动本钱法与按完全本钱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B〕A两种方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B两种方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本钱的水平不同C两种方法计算销售收入的方法不同D两种方法将营业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表的方式不同10、造成某期按变动本钱法与完全本钱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B〕A、两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

B、两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本钱的水平不同。

C、两法即使销售收入和生产本钱之间的水平不同D、两法对期间本钱和生产本钱之间的区分不同11、在变动本钱法下,构成产品本钱的是〔A〕A、变动本钱本钱B、生产本钱C、变动本钱总额D、变动本钱与固定本钱之和1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本月份生产并销售产品100件,单位产品售价1000元;发生的变动本钱30000元,变动管理费用和变动销售费用208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元,固定本钱40000元。

《管理会计学》参考答案

《管理会计学》参考答案

《管理会计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8分)1.成本习性2.现金流量3.经济订货点4.利润中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标准成本按其标准的制订依据可以将其分割为____和____。

2.经营杠杆是指存在____的前提条件下,使____大于____的一种现象。

3.在不能考量期初存货的前提下,当____时,变动成本制度下的利润计量结果比全然成本制度下的利润计量结果必须小;当____时,两种成本制度下的利润计量结果刚好恰好相反。

4.生产成本就是所指与产品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费用开支,其主要形成项目整体表现为____、____和____。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管理财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最本质的区别是()a.服务对象b.财务会计原则c.财务会计方法d.财务会计假设2.下列()成本项目属于半固定成本范畴a.仓储用房屋租金b.直接人工c.固定资产直线法排序的固定资产d.出租设备的使用费3.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之间的关系为()a.两者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之和等于1d.后者大于前者4.多寡点法与重回直线法在展开成本预测时所彰显的差异就是()a.区分成本性质b.考量历史数据时间范围c.成本预测假设d.选用历史数据的标准5.在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差异应当定期地转至()帐户中a.本年利润b.生产成本c.利润分配d.制造费用6.非弹性预算法编制的预算主要是()a.固定性制造费用b.变动性制造费用c.维修费用d.直接材料7.未知利率为8%的1元乘数现值系数如下:年1234系数0.9260.8570.7940.73550.681那么,6年后获得4000元的现值应属()a.4000×0.926×6b.4000×0.794×2c.4000×0.681×0.926d.不能确定8.为避免因素不确认可能将引致的缺货而创建的储备就是()a.季节性储备b.保险储备c.周转储备d.生产性储备9.就短期决策而言,下列()属于相关成本a.机会成本b.不可避免成本c.沉落成本d.历史成本10.按实际机器小时确认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数和按标准机器小时确认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数之差为()a.财政预算差异b.生产能力利用差异c.效率差异d.能量差异四、多项选择题(恰当答案错选、多挑选或空格符均不罚球。

管理会计学答案

管理会计学答案

《管理会计学》作业答案第一章总论思考题:1.管理会计的职能是什么?答案要点:1.预测职能、2.决策职能、3.规划职能、4.控制职能、5.评价职能具体内容见教材第4-5页2.管理会计的内容核心是什么?答案要点:1.预测决策会计、2.规划控制会计、3.责任会计。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形态分析、变动成本法和本量利分析等重要内容,贯穿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责任会计之中。

详细内容见教材第5页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是么?答案要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两者目标一致;2.两者基本信息来源相同同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具有如下特点:1.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服务2.管理会计不受公认的会计原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的严格限制和约束3.管理会计侧重于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业绩考核评价4.管理会计无固定的核算程序,计算方法比较负责5.管理会计的会计报告无固定的编报时间,内容不确定,可采用非货币计量单位。

6.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与财务会计不同详细内容见教材第7-8页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计算方法思考题:1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哪几类?答案要点: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固定成本概念、特性及其进一步分类。

答案要点: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性:⑴固定成本总额具有不变性。

⑵单位固定成本(a / x)在业务量变动时,具有反比例变动性固定成本的分类⑴约束性固定成本(生产经营能力成本)。

是指不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成本。

⑵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成本。

3.变动成本概念、特性及其进一步分类。

答案要点: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成本总额会随着业务量的变动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变动成本的特性⑴变动成本总额(bx)的正比例变动性⑵单位变动成本(b)的不变性变动成本的分类变动成本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⑴技术性变动成本。

管理会计作业答案

管理会计作业答案

《管理会计》作业(一)第1~3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 B )不是在管理会计初级阶段产生的。

A.变动成本法 B.经济增加值C.本量利分析 D.预算控制2.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不包括(D)。

A.成本控制 B.经营预测 C.预算管理 D.成本核算3.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除了财务会计还有( C )。

A.财务管理 B.预算会计 C.管理会计 D.成本会计4.管理会计的会计主体不包括(C)。

A.责任人 B.个别产品C.总经理 D.个别部门5.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内容(D)。

A.会计主体不同 B.核算依据不同C.法律效力不同D.最终目标不同6.管理成本是对企业为了特殊管理目的而引入或建立的各类成本概念的总称。

管理成本的内容不包括(B)。

A.决策成本 B.预测成本C.控制成本 D.责任成本7.通过成本性态的分析,把企业全部成本最终分为( B )A.变动成本和销售成本 B.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C.固定成本和生产成本 D.销售成本和生产成本8.租赁费属于(A)。

A.酌量性固定成本 B.约束性固定成本C.技术性变动成本 D.酌量性变动成本9.低坡式混合成本又称( C )。

A.半变动成本 B.半固定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曲线式混合成本10.历史资料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若干期成本与业务量的相关历史资料,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完成成本习性分析任务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历史资料分析法不包括(A)。

A.直接分析法 B.高低点法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11.变动生产成本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C )。

A.直接人工 B.直接材料C.制造费用 D.变动性制造费用12.在完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B )。

A. 贡献毛益 B.销售毛利C.营业利润 D.期间成本13.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8000元,该期产量为4000件,销售量为2000件。

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 A )。

管理会计习题集及答案(修改后)

管理会计习题集及答案(修改后)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概念相对立而存在的是()。

A。

现代会计 B. 企业会计C. 管理会计D. 管理会计学2.下列会计子系统中,能够履行管理会计“考核评价经营业绩”职能的是()。

A。

预测决策会计 B. 规划控制会计C。

对外报告会计 D. 责任会计3.下列各项中,能够作为管理会计原始雏形的标志之一,并于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的是( )。

A。

责任会计 B. 预测决策会计C. 科学管理理论D. 标准成本计算制度4.下列各项中,属于划分传统管理会计和现代管理会计两个阶段时间标志的是()。

A。

19世纪90年代B。

20世纪20年代C。

20世纪50年代D。

20世纪70年代5.管理会计的雏形产生于().A。

19世纪末 B. 20世纪上半叶C.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D。

20世纪70年代6.西方最早的管理会计师职业团体成立于()。

A. 20世纪50年代B. 20世纪60年代C. 20世纪70年代D. 20世纪80年代7.在管理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被人们使用的管理会计术语是().A。

“管理的会计”B。

“管理会计”C. “传统管理会计”D. “现代管理会计”8.20世纪5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进入了“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的发展阶段,该阶段被称为()。

A。

管理会计萌芽阶段 B. 管理会计过渡阶段C. 传统管理会计阶段D。

现代管理会计阶段9.在西方,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部门属于().A。

服务部门 B. 生产部门C. 领导部门D. 非会计部门10.在管理会计学中,将“为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合理界定管理会计工作的时空范围,统一管理会计操作方法和程序,组织管理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称为()。

A. 管理会计假设B。

管理会计原则C. 管理会计术语D. 管理会计概念11.下列项目中,能够规定管理会计工作对象基本活动空间的假设是().A. 多层主体假设B。

理性行为假设C。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全)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全)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 B2. C3. D4.A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D3. ABCD4. ABC5. ABCD三、判断题1.√2. √3.×4.√5.×6.√第二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一、单选题1. D2. C3. B4.A5.C6.D7.B8.D9.D 10. B二、多项选择题1. AB2. ACD3. AB4. AB5. ABC6. BCD7. ABD 8.ABCD 9.BC 10.CD三、判断题1.×2.×3.√4.×5.√6.√7.×8.√四、实践练习题实践练习1某企业生产一种机床,最近五年的产量和历史成本资料如下:要求: (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解:(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460=a+50b550=a+70b, 故b=(550-460)÷(70-50)=4.5; a=460-50×4.5=235则 Y=235+4.5X(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b=(5×150925-300×2495)÷(5×18250-300×300)=4.9a=(2495-4.9×300)÷5=205(万元)则 Y=205+4.9X实践练习2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000元。

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解:变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2)期间费用=4000 +(4×600+1000)=7400元(3)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4)边际贡献=40×600-(22×600+4×600)=8400元营业利润==8400-(4000+1000)=3400元完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22+4000/1000=26元(2)期间费用=4×600+1000=3400元(3)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4)营业利润=(40×600-15600)- 3400=5000元实践练习3已知: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年的产量分别为30 000件和24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0 000件和30 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会计》能力训练参考答案答案开篇单项选择题1.B 2.D 3.C 4.C 5.C 6.D 7.D 8.A 9.B多项选择题1.ABE 2.ABCDE 3.ABD 4.AC 5.BCDE 6.ABCDE 7.ACDE 8.ABDE 9.AC判断题1.×2.×3.×4.× 5.√情境一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A 3 D 4 C 5 B 6 C 7 B 8 B 9 C10 A 11 B 12 A 13A二、多项选择题 1 AB 2 DE 3 ADE 4 AB 5 ABCDE 6 ABC7 ABC 8 BC 9 ACD 10 AE三、判断题1× 2 √ 3× 4× 5× 6 √ 7√ 8 ×四、计算题题解:1、高低点法:(1)从表中找出最高点和最低点:b=(10500-8800)/(50-40)=170元将b代入高点:10500=a+170×50a=2000或将b代入低点:8800=a+170×40a=2000(3)将a、b值代入y=a+bx中,则成本性态模型为:y=2000+170x这个模型说明单位变动成本为17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000元。

2、回归直线法:应用最小平方法原理,求解y=a+bx中a、b两个待定参数,应用公式: b=(n∑xy-∑x∑y)/[n∑x2-(∑x)2]a=(∑y-b∑x)/n根据资料列表计算题∑x、∑y、∑x∑y、∑x2,其结果如下表所示:=244.34(元)a=(3675×54200-169×1170600)/(8×3675-1692)=1613.35(元)则成本性态模型为:y=1613.35+244.34x3.解:变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2)期间成本=4000+4×600+1000=7400元(3)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4)贡献边际=40×600-(22×600+4×600)=8400元营业利润=8400-(4000+1000)=3400元完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22+4000/1000=26元(2)期间成本=4×600+1000=3400元(3)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4)营业利润=40×600-15600-3400=5000元五、案例分析题贡献式利润表单位:元5.解:(1)变动成本法:((((第一年营业利润差额=0-0=0元第二年营业利润差额=(24000/8000)×2000-0=6000第三年营业利润差额=0-6000=-6000元经验证,结果是正确的。

情境二一、单项选择题1.C 2.D 3.A 4.C 5.D 6.D 7.B 8.B 9.C 10.A 11.A 二、多项选择题1.ABD 2.ABCD 3.ABC 4.ABD 5.BC 6.ABCD 7.CD 8.ADE 9. ABCD 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四、计算题题1.解:bR=35/50=0.7 cmR=0.3px.30%=10(万) px=33.3333(万元)px.30%=25+10 px=116.6667(万元)px.30%×(1+10%)=25+10 px=106.0606(万元)2.解:(l)保本销售量=21000/20-12=2625(件)保本销售额=2625×20=52500(元)(2)安全边际额=3000×20-52500=7500(元)安全边际率=7500/3000×20=12.5%保本作业率=2625/3000=87.5%3.解:(1)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其中:固定成本=60000+50000+40000=15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255000+145000)÷80000=5(元)单价=10(元)所以:保本量=150000÷(10-50)=30000(单位/年)(2)完成生产能力50%时的安全边际为:40000-30000=10000(单位/年)(3)增加的20000单位,按每单位5元的边际贡献计算题为:20000×5=100000(元)(4)完成75%的生产能力时的安全边际:60000-30000=30000(单位/年)4.解:增加销售量533件,降低单位变动成本6元;降低固定成本48000元,提高价格6元5.解:原方案利润=(20-14) ×8000-18000=30000(元)新方案利润=(18-13) ×10000-22000=28000(元)原方案利润较多,应选择原方案6.解:(1)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33.6%综合保本销售额=134400/33.6%=40(万元)(2)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分别为:甲=8935(件) 乙=4595(件) 丙=2872(件) (3)各产品盈利额:甲=-8410元乙=3241元丙=7969元五、案例分析、解:本量利法的应用2001 年厂长安排生产任务,显然犯了两个错误:1 .没有充分利用生产能力。

从提供的资料来看,这个企业女式旅游鞋生产10 000 双,男式旅游鞋生产6 000 双销售没有问题,但2000 年生产没有按照可能销售量安排足,说明是受到生产工人数量的限制(2001 年女式旅游鞋增产,男式旅游鞋必须减产,也说明这一点)。

原加工一双男式旅游鞋为6 小时,女式旅游鞋为3 小时。

2001 年减少男式旅游鞋1 000 双,应该可以增产女式旅游鞋2 000 双,达到10 000 双,则利润就可以增加。

2.没有分清女式旅游鞋生产、男式旅游鞋生产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女式旅游鞋利润大于男式旅游鞋并不等于边际贡献大于男式旅游鞋。

增产的应该是单位工时边际贡献大的产品。

为此,先要计算题产品的边际贡献。

从资料来看,原材料是变动成本,工资虽然是固定的,但在生产任务饱和的情况下,两种产品之间分配随工时消长,也成为变动成本。

其他费用是混合成本,可按照高低点法进行分解。

女式旅游鞋单位变动成本=78000-72000/9000-8000=6(元/双)女式旅游鞋固定成本总额=72000-8000×6=24000(元)男式旅游鞋单位变动成本=150000-144000/5000-4000=6(元/双)男式旅游鞋固定成本总额=150000-5000×6=120000(元)两种旅游鞋的边际贡献,计算题如下表:生产一双男式旅游鞋可生产两双女式旅游鞋,两双女式旅游鞋的边际贡献为50元(25×2),小于一双男式旅游鞋的边际贡献,因而,扩大生产的应该是男式旅游鞋。

2002年生产安排以生产6000双女式旅游鞋,6000双男式旅游鞋的经济效益为最佳。

预计经济效益如下表:情境三一.单项选择题1.B 2.D 3.C 4.B 5.D 6.D二.多项选择题1.AD 2.ABC 3.ABCD 4.AB 5.ABCD 6.ABC 7.ABC 三、判断题1.×2.×3.×4.√5.×6.×7.×四.计算题题1.(1)算术平均法:7月份预测销售额为S==13 000(元)(2)移动加权平均法:已知W1=0.2、W2=0.3、W3=0.57月份预测销售额为S=0.2×12 700+0.3×13 000+0.5×14 000=13 440(元)2.(1)高低点法:根据生产量的高低确定高点与低点资料:高点生产量116千克,对应的总成本104万元;低点生产量48千克,对应的总成本50万元。

则b=高低点总成本之差/高低点生产量之差=(104-50)/(116-48)=0.7941(万元/千克)a=高点总成本-b×高点生产量=104-0.7941×116=11.8844(万元)总成本预测模型为y= =将7月份生产量135千克代入上式,得7月份成本的预测值为y7 =11.8844+0.7941×135=119.0879(万元)(2)回归分析法:根据题中数据和计算题中所需项目列表计算题期数n 产量成本1 48 502 400 2 304 2 5002 53 54 2 862 2 809 2 9163 55 56 3 080 3 025 3 1364 68 64 4 352 4 624 4 0965 90 85 7 650 8 100 7 2256 116 104 12 064 13 456 10 816相关系数r = 0.9986>0.8说明与高度正相关,则得到回归方程=11.36+0.802当计划产量为135千克时,成本为=119.63(万元)3.(1)保本量= (件)保本额= (元)(2)目标利润=(预计销售单价-预计单位变动成本)×预计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即,π=(p-b)Q-a=(400-240)x6 000x(1+30%)-300 000=948 000(元)4.按销售百分比法预测需要追加资金的数量的关键问题是确定和。

在资产项目中,显然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是相关项目,无形资产是无关项目。

至于固定资产,由于销售额由210万元增加到252万元时生产能力仍未充分利用,应该作为无关项目处理。

=20+47.5+50=117.5(万元)在负债项目中,应付账款、应付票据为相关项目,其余为无关项目。

==25+12.5=37.5(万元)=36 000(元)情境四一、单项选择题1.A 2.C 3.B 4.D 5.B 6.D 7.A 8.A 9.B 10.C 11.C 12.A 13.D 15.C 16.C二、多项选择题1. ACDE 2.CE 3.CDE 4.ABCE 5.AC 6.ABCE 7.ABC 8.CD 9.BCE 10.ABD 11. ABCDE 12. BC 13. ACE三、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四、计算题1.(1)采用差量分析法或贡献毛益分析法:①若采用差量分析法:差量损益=(100-50-35)×1 000=15 000(元)差量损益大于零,所以进一步加工方案较优。

②若采用贡献毛益分析法:直接出售贡献毛益=(50-28)×1 000=22 000(元)进一步加工贡献毛益=(100-28-35)×1 000=37 000(元)后者大于前者,所以进一步加工方案较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