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青岛市地理会考12第十二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

合集下载

16 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

16 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
限制:洪涝灾害、环境污染、 山地丘陵地形破碎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注重生态保护
优势:森林、煤、石油、铁 资源丰富
北方 限制:水资源不足,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改革开放、 改善生态环境
课堂演练:
总复习(知识条目)P81 ——例1 :
(一)南水北调
东线工程
中线工程
西线工程
东线工程
(四)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于区域地理环境来 说,都会带来有利或不利的影响。然而, 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工 程或技术等手段加以克服。
产业转移
沿海企业 向内陆迁移
我国产 业转移 的方式
台湾产业向 大陆 迁移
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返回
西线工程 在长江上游通天河、 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 上游筑坝建库,开凿 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 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 水隧洞,调长江水入 黄河上游。
返回
方案 优点
东线方案
中线方案 可自流供水
西线方案
有京杭运河 可以利用, 工程量较小 黄河以南地 区地势北高 南低,需抽 水北送
青藏高原地势高 于西北、华北, 可自流供水
调整产业结构任务紧迫 产业结构较合理
交通 运输
主要以公路、铁路 运输为主
水路、公路、铁路 交通便利,尤其是 水运很发达
对外开放相对较早, 开放程度较高,外向 型经济成就突出
开放程度较低,需进 对外 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开放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优势:热量、水分充足 有色金属、生物、 水力资源丰富 南方
水田为主, 生产规模小 水稻、油菜等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旱地为主, 生产规模大 小麦、大豆等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青岛市中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青岛市中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青岛市中考地理知识点归纳青岛市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城市,其中考地理知识点归纳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东临黄海,南濒胶州湾,西接胶莱平原,北依大泽山脉。

其自然环境包括温带季风气候、海岸线特点、海洋资源等。

二、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青岛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渔业资源、矿产资源等。

经济发展方面,青岛市以港口经济、海洋经济、旅游经济为主导,同时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历史文化与城市特色青岛市历史悠久,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开放港口之一。

城市特色包括德国建筑群、八大关风景区、栈桥等,这些历史遗迹和现代建筑共同构成了青岛独特的城市风貌。

四、城市规划与建设青岛市的城市规划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中强调绿色建筑、交通便捷、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等。

五、人口与社会问题青岛市人口众多,社会问题包括人口老龄化、教育资源分配、医疗保障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青岛市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六、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青岛市以其优美的海滨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闻名,如崂山、金沙滩等。

同时,环境保护也是青岛市发展旅游的重要方面,包括海洋生态保护、城市绿化等。

七、教育与科技发展青岛市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拥有多所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

科技发展方面,青岛市在海洋科技、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八、交通与物流青岛市的交通网络发达,拥有便捷的海陆空交通体系,是重要的物流枢纽和国际贸易港口。

结束语:青岛市中考地理知识点的归纳,不仅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还包括了城市发展、社会问题等综合性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学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青岛市的地理特征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6青岛地理会考——山东省(青岛市)乡土地理

2016青岛地理会考——山东省(青岛市)乡土地理

2016青岛中考—乡土地理一、位置:1、纬度位置:山东省(青岛市)地处中纬度、北温带(暖温带)。

2、海陆位置:山东省东临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望。

自北向南依次与冀豫皖苏相邻。

3、青岛(36°N ,120°E )地处东八区,临黄海。

二、地形:1、山东省地形以平原(华北平原的一部分)、丘陵(山东丘陵)为主。

2、著名山脉:东岳泰山(山东境内最高点)、崂山(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

三、气候: 1、气温分布规律 2、降水分布规律: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影响因素:海陆分布 影响因素:海陆分布和夏季风3、青岛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4、温度带:暖温带 干湿地区:半湿润地区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5、作物熟制: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6、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四、河流:1、水源补给以降水为主。

2、水文特征:水量较小、含沙量大、汛期较短、有结冰期、有凌汛(黄河山东段)、水位季 节变化大。

3、黄河下游有“地上河”现象。

4、山东省内的主要河流(湖)有黄河、京杭运河、大沽河(青岛)、微山湖等。

五、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胜利油田(东营)、招远金矿(烟台)、兖州煤矿(济宁)等。

2、新能源:核电:山东的核电群集中在烟台市和威海市这两个地级城市,包括三个核电项目:海阳核电站、乳山核电站和荣成核电站。

2015年11月14日,海阳核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已全部送电成功,标志着海阳核电站送出工程竣工投运。

③ ② ①建成意义:①缓解岛城的用电紧张状况。

青岛目前电力供应格局单一,完全依靠火力发电,电煤资源供应日趋紧张,海阳核电站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岛城用电紧张的局面。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③减轻环境污染状况;④拉动地区经济发展;⑤增加就业机会等。

3、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

4、水资源:山东省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亩均占有量少;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年际年内变化剧烈;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密切等。

青岛版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青岛是中国山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

它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而闻名。

下面是关于青岛地理知识点的总结。

一、地理位置和边界1.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部,东临黄海,西濒胶州湾。

2. 青岛的地理坐标是北纬35°14′52″至37°31′22″、东经119°30′08″至121°00′40″之间。

3. 青岛市辖区域面积为11,282平方千米。

4. 青岛的边界:东临黄海,北与威海相邻,南与烟台接壤,西与莱州、胶州、即墨等市县相连。

二、地形地貌1. 青岛的地势以东高西低为特点,整体呈现出四面环海、中间低洼、东西两山的地貌特点。

2. 青岛的东部是胶东平原,地势较为平坦。

3. 青岛的西部是大佛山和小佛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之一。

4. 青岛的南部是背靠胶东半岛的莱山山脉。

5. 青岛市内还有一些小山丘和丘陵地貌,如五四广场的德国小山和崂山等。

三、气候特点1. 青岛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

2. 冬季较冷,夏季较热,春季和秋季温暖宜人。

3. 年平均气温为12℃-14℃,夏季平均气温为24℃-26℃,冬季平均气温为0℃-2℃。

4. 青岛市年降水量较高,约为600毫米左右,主要分布在夏季。

四、水系1. 青岛市内主要的水系是黑龙江、太清河和黄河三条河流。

2. 黑龙江是青岛市的重要河流,发源于胶州市,经过青岛市区,最后注入黄海。

3. 太清河发源于胶县,流经胶东平原,注入胶州湾。

4. 青岛市境内没有大型湖泊,但有一些较小的湖泊,如五龙潭湖等。

五、自然资源1. 青岛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域面积广阔,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2. 青岛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石灰石、铁矿等。

3. 青岛的地下水资源也非常丰富,可以满足城市和农业的用水需求。

六、人文景观1. 青岛有许多著名的人文景观,如五四广场、栈桥、小鱼山、崂山等。

青岛旅游地理知识点高考

青岛旅游地理知识点高考

青岛旅游地理知识点高考青岛是中国著名的海滨城市,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

它以其美丽的海滩、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对于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了解青岛的旅游地理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青岛旅游地理的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一、青岛的地理位置青岛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5°35′,东经120°20′。

它东临黄海,南接胶东半岛,西北与山东省省会济南相连。

青岛地处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二、青岛的海滨风光青岛拥有长达700多公里的海岸线,沿海岸线分布着许多著名的海滩和景点。

其中最著名的是八大关海滨浴场,这里有细软的沙滩、清澈的海水和壮观的海景,是游客们度假休闲的理想场所。

此外,还有石老人海滩、第一海水浴场等值得一提的海滩。

三、青岛的历史文化青岛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是青岛德国建筑群,这些建筑是由德国殖民者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建造的,风格多样,独具特色,成为了青岛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此外,青岛还有许多博物馆、纪念馆和历史遗迹,如青岛博物馆、崂山道教文化博物馆和五四广场等,都值得一游。

四、青岛的风景名胜除了海滨风光和历史文化,青岛还有许多其他的风景名胜。

其中最著名的是崂山,这是一座古老的道教名山,山势险峻,风景秀丽,是青岛的地标之一。

此外,还有小鱼山、栈桥、八大关等景点,都是青岛不可错过的风景。

五、青岛的特色美食青岛有着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其中最著名的是啤酒和海鲜。

青岛啤酒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醇厚的口感而闻名于世。

此外,青岛的海鲜也非常有名,新鲜的海鲜可以在当地的海鲜市场和餐馆中品尝到,例如烤鱼、炸蛤蜊和海鲜火锅等。

六、青岛的交通便利性青岛作为一个重要的海港城市,交通非常便利。

青岛有一个国际机场,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航班。

此外,青岛还有多个火车站和汽车站,可以方便地前往其他城市。

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单元测评卷(B卷)(含答案)

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单元测评卷(B卷)(含答案)

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单元测评卷(B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位于长江下游地区,主要由长江冲积而成②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③该区域是我国城市分布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④该区域气候湿热,旅游资源欠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长江三角洲地区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为提升辐射带动作用,该地区应进一步( )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④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粤港澳大湾区( )A.位于内陆地区B.北临南海C.与长江三角洲相邻D.包括两个特别行政区4.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海上交通便利③经济实力雄厚④劳动力素质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可以( )A.提高农业用地的比重B.加强城市间联系与合作C.限制城市数量和规模D.加剧城乡发展水平差异2021年12月初,受自然原因影响,广州、深圳、东莞等地供水部门相继发布供水预警公告,提醒广大市民积极应对今冬明春严峻的供水形势。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珠三角地区本次水资源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水资源浪费,水污染加重B.冬季气温偏高,蒸发量大C.冬季用水量大,供不应求D.降水量偏少,咸潮上溯7.珠三角地区应对本次供水不足,最合理的措施是( )A.暂停上游农业灌溉B.上游水库向下游补水C.兴建海水淡化工厂D.加强人工降雨读图香港、澳门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一合格考地理知识点青岛

高一合格考地理知识点青岛

高一合格考地理知识点青岛青岛地理知识点青岛是中国山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作为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青岛在地理上拥有独特的优势,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在高一的地理学习中,了解青岛的地理知识点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增加实践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青岛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发展等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青岛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东临大海,西靠大山,地理位置十分独特。

它位于37°09′-37°32′北纬和119°30′-120°50′东经之间,北濒黄海,南濒岚山,地处环渤海经济区的中心位置。

二、自然地理1. 地形地貌青岛地势起伏,既有山区也有平原。

其中,岚山是青岛的主要山脉之一,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青岛还有一些小山岗,如小青岛、小金岛等,它们给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2. 气候特点青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而夏季凉爽。

由于被海洋环绕,冬暖夏凉,春秋时节温和宜人。

同时,由于临近海洋,青岛还常常受到台风和海雾的影响。

3. 水域资源青岛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是中国重要的海港之一。

因为地理位置的优势,青岛建有包括黄岛港、胶州湾港和青岛港在内的一系列港口,是中国外向型经济的重要门户。

三、人文地理1. 文化遗产青岛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景,还有众多的人文遗产。

八大关、栈桥、崂山等都是青岛的著名景点。

此外,作为殖民地历史的见证,青岛还保留有许多具有欧式建筑风格的建筑,这为青岛增添了独特的人文魅力。

2. 教育资源青岛是中国重要的教育城市之一,拥有众多的高校和专业教育机构。

其中,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知名高校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来此求学。

四、经济发展青岛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青岛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港口条件,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贸易港口之一。

同时,青岛还发展了许多重要的产业,如造船、石油化工、家电制造等,为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

青岛市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一

青岛市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一

青岛市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一青岛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山东省的重要城市之一。

地理知识对于高中生在学习地理课程时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青岛市的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高一学生更好地了解青岛市的地理特点。

一、地理位置青岛市位于中国山东半岛的南岸,东临黄海,背靠大连湾,地理坐标为北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

青岛市地处季风气候区域,夏季湿润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二、地形地貌青岛市地势较为平坦,主要地形有山地、平原和丘陵。

青岛市主要山脉有五四山和崂山,五四山是著名的城市森林公园,崂山则是青岛市最高峰。

青岛市东部是山东半岛的南端,地势较为崎岖,海岸线曲折,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海湾。

三、地理特点1.海岸线较长:青岛市的海岸线长达862公里,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青岛的海岸线上有许多自然景观和人工景点,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2.温带季风气候:青岛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相对湿润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3.丰富的自然资源:青岛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森林、湖泊、海洋等。

五四山和崂山是青岛市最重要的自然景观,森林覆盖面积较大,是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4.重要的经济中心:青岛市是山东省的经济中心之一,拥有重要的港口和工业基地。

青岛港是中国重要的外贸口岸之一,青岛的汽车、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也非常发达。

四、旅游景点1.栈桥:位于青岛市老城区,是青岛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栈桥建于1891年,是青岛最早的木质桥梁,如今已成为著名的风景胜地。

2.八大关:位于青岛市中山公园附近,是德国殖民时期留下的建筑群。

这里有许多具有浓厚欧洲风情的建筑,吸引了众多游客。

3.五四广场:位于市中心,是青岛市最重要的广场之一。

广场周围有许多购物中心、酒店和商业建筑,是市民休闲娱乐的热门场所。

4.崂山:位于青岛市东南部,是青岛市最高峰,也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

崂山风景秀丽,被誉为"海上名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大连 ________________制造基地
②工业结构特点:依托丰富的________等资源,重点发展________、 ________、汽车等工业部门。形成了以_______为支柱产业的结构特 点。随着大庆、辽河等油田的开发,____________________迅速崛 起。
③中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________________基地。
A.因社会制度不同,港澳的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联系不大 B.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优越的位置和丰富的资源 C.祖国内地主要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D.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 变式训练 1.香港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祖国内地可以为香 港提供( ) A.资金 B.管理经验 C.技术 D.土地和能源
内地的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3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1.优越的地理位置
(1)位置: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与________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 越,海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的“________”。
(2)珠江三角洲区域:以_______________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是中国 改革开放的________。
④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通过加快__________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运用__________改造 传统产业,支持_____________城市转型。
5.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1)人口集中分布区:__________和_________人口较为稠密。
(2)城市分布特点:城市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地区,特别是 ________、滨洲线、________沿线地区。
气候 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经济 以_________为基础,以加工业、金融 ______、旅游、工业、
特点 业、房地产业和________为支柱
房地产业以及服务业等
2.香港与内地优势互补
香港的优势: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自由贸易港。
第十二单元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 异
第22课时 东北地区香港澳门 珠江三角洲长江 三角洲长株潭城市群
考点聚焦
考点 1 东北地区
1.地理位置
(1) 范围:包括________省、______省和______省,简 称“____________”。
(2)海陆位置:东北地区位于中国________部,地处________的核心位 置,东、北两面与________及________为邻;西接____________; 南连________省,与______半岛隔海相望。
考点 4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1.位置、范围
长江三角洲简称“________”,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2.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1)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 的“____________”和“丝绸之乡”。
(2)人口和城镇______,工商业______,经济基础雄厚。
(3)这里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的港 口群、航空港,形成密集的____________________。
A.矿产资源丰富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 C.人口稀少 D.重工业基 地
株①________枢纽;②重要的电力机车、有色冶金和化学工业基地; 洲③建有大型服装市场,________发达
湘①________和旅游业相对发达;②主要工业部门有________、机 潭电、农产品加工等;③所辖的________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
3.三市的发展联系 (1)现代化的__________加强三市之间的联系。 (2)加强________建设:注重避免特大城市常见的“城市病”,把各自的 长处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 (3)建设“两型社会”: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1.经济联系模式:“前店后厂”模式。 2.香港经济特点:转口贸易经济,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 伴。
3.香港与祖国内地各自的优势 (1)内地: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2)香港: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先进的设备
例 1 读“香港、澳门地区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铁路线①是京九线,②是京广线 B.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北与珠海市相连 C.香港、澳门均为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 D.澳门的经济支柱主要有博彩、旅游业等 (2)关于港澳与祖国内地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4)这里是对外开放的__________,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 对外开放格局。
(5)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
3.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
(1)核心城市:________。
(2)地位: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________中心和______中心,是 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也是中国举足轻重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产业 基地。
②深圳:毗邻________,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现已成为中国 重要的__________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____________产业基 地,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
(3)发展:珠江三角洲区域重视__________,强调区域创新,注重加强 与______、______的联系,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
考点 2 香港和澳门
1. 香港、澳门地理概况比较
香港
澳门
地理 位置
珠江口______,北邻________市
珠江口________,北邻 ______市
范围 主要包括________、九龙、“新界”三 主要包括__________、
组成 部分
氹仔岛、路环岛三部分
地形 低山、丘陵
平原
人 口、 地狭人稠,通过_____________,面积不断扩大 面积
2.外向型经济的壮大
(1)表现:珠江三角洲区域成为中国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重要区 域,通过从境外引进________、______、设备与__________,成为中 国__________产业密集的区域。
(2)主要城市
①广州:别称“______”,______省省会,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 市,著名的侨乡,重要的工业基地,外贸通商口岸,文化教育发达。
3.气候特征
属于__________气候,冬季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降水 多集中在______,冬季降 ________较多。
4.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1)农产品生产基地
①生产条件:____________资源丰富,肥沃黑土,气候__________。
②主要农作物:________、水稻、________、大豆、________。
(3)纬度位置: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________与寒温带,主要 位于________。
2.地形特征
地形以____________和 ________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 带:外围是________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 部是________和______,内部是广阔的________。
探究点二 珠江三角洲的优势及经济发展
例 2 读图,完成(1)~(2)题 (1)和珠江三角洲内地相比,港澳的优势是( ) A.先进的管理经验 B.土地资源丰富 C.廉价的劳动力 D.矿产资源丰富 (2)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充分合作,形成了独特的“前店后厂”模式,在 该合作中, 港澳地区主要扮演的角色是( ) A.提供土地、劳力和产品,扮“店”的角色 B.进行产品加工、制造,扮演“厂”的角色 C.对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和外销,扮演“店”的角色 D.从事样品制造和开发,扮演“厂的”角色 变式训练 2. 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外资的有利条件是( )
③农作物的分布
农作物集中产区
玉米 松嫩平原和________________
甜菜 __________________和三江平原
(2)重工业基地
①工业中心及产业部门
工业大的________工业基地
哈尔滨
________________基地
沈阳、齐齐哈尔______________、冶金及矿山设备
(3)作用: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
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____________作用。
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
(1)北翼中心城市——__________。 ①江苏省省会,有“____________”的美誉,中国东部地区主要的电 子、汽车、化学工业基地,也是江苏省最大的交通运输枢纽和教育科研 基地。
考点 5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1.城市群概况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位于________东部,三市区彼此相距约30千 米,呈三足鼎立之势,其间有铁路、公路和________相连。 2.三市的发展差异
城市发展差异
长①湖南省__________;②城市规模较大,_____________便利;③ 沙教育、科技、文化较发达;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港: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2)南翼中心城市——__________。 ①__________省省会,__________业发达,以机械、电子、纺织、食 品为支柱产业。
②号称“__________”:丝绸织造业历史悠久。
③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______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 而享誉中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