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消息二则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⑨如今,他替爷爷完成心愿,把埋骨异国他乡的战友接回了家。 ⑩“我们接回的不仅仅是英烈的遗骸,更是一种融入血脉的精神传承。”该旅领 导说,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安葬仪式任务,是一次直接与英雄先烈接触 的机会。每一次执行任务,对官兵来说,就是一堂生动的军史“教育课”。
⑪史明卿骨子里流淌着英雄的血脉,该旅官兵也在一次次思想洗礼中将红色基因 植根心中。
第一单元
1 消息二则
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A.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摧.枯.拉.朽.,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汇成滚滚洪流,将河道冲刷 得干干净净。
B. 经过长时间的交流,他们终于签. 订. 了合同。 C. 在村主任的积极调解下,两家的矛盾终于得以化解,村里变得风. 平. 浪. 静. 。 D. 在他的苦心经. 营. 下,面临倒闭的村办企业又恢复了生机。
12.第⑤⑥段画线句子属于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描写。通过描写环境,渲染了迎接第七批 117 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归国时庄严肃穆的气氛,表现了人们向归来的志愿军英灵表达的崇高敬意。
13.第⑭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在文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针对部分官兵战斗精神弱化的问题”是承接上 文,后面的话是引出下文。
4.下列选项中,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C ) A. 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B.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 抵抗,甚为微弱。 C.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 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⑪史明卿骨子里流淌着英雄的血脉,该旅官兵也在一次次思想洗礼中将红色基因 植根心中。
第一单元
1 消息二则
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A.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摧.枯.拉.朽.,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汇成滚滚洪流,将河道冲刷 得干干净净。
B. 经过长时间的交流,他们终于签. 订. 了合同。 C. 在村主任的积极调解下,两家的矛盾终于得以化解,村里变得风. 平. 浪. 静. 。 D. 在他的苦心经. 营. 下,面临倒闭的村办企业又恢复了生机。
12.第⑤⑥段画线句子属于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描写。通过描写环境,渲染了迎接第七批 117 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归国时庄严肃穆的气氛,表现了人们向归来的志愿军英灵表达的崇高敬意。
13.第⑭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在文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针对部分官兵战斗精神弱化的问题”是承接上 文,后面的话是引出下文。
4.下列选项中,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C ) A. 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B.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 抵抗,甚为微弱。 C.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 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1)

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
起
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二十一日下午 ② 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
五时起
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时间
新闻事实
二十一日下午 至二十二日下 午
③ 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 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 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江、无锡段铁路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B )
A.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那种席卷天地的气
势 民, 族那 的种母摧亲·枯河·”拉·朽的·的称威号力。,那种永不回头的姿态,让它配得上“中华
B为. 中进国,人迂民回志作愿战军,发取现得敌了军最来后势的汹胜汹利、。锐·形不·容可·来当·势,凶为猛保,存不实可力阻,挡以,退
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歼”是形声字,“歹”是表意,“千”是表声,“歼”应 读“jiān”。
B. 因为要表达的是“打散,打垮”之意,所以“击溃”书写正
确。
错误,应为“可做屏障的险要地方”
C. 因为在句中“塞”是“填堵、阻隔”的意思,所以应读 “sè”。 sài
D. 因为要表达的是“已经”的意思,所以“业已”书写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请你根据消息的内容,把消息的标题补充完整。(填在 文前的横线处,8个字) 流失石柱回归故里 最美重逢拉开帷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消息中【甲】【乙】两处画线句子均存在问题,请你分 别提出修改意见。 答案:【甲】应在“挪威卑尔根科德博物馆”前加 “被”。 【乙】“创立了新模式、新路径”改为“创立了新模 式,开辟了新路径”。
人教版2020年八上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习题课件(含答案)

在一系列水波的传播过程中,凸起 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最低处,叫 做波谷。相邻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 距离叫做波长。
在某个确定位置,1s内有多少次波峰 或波谷通过,波的频率就是多少。水波不 停地向远处传播,用来描述波的传播快慢 的物理量叫做波速。
跟水波类似,电磁波也有自己的频 率、波长和波速。
电磁波频率的单位是也是赫兹。因为 电磁波的频率很高,所以常用的单位还有 千赫(kHz)和兆赫(MHz)。
电磁波是个大家族,通常用于广播、 电视和移动电话的是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 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电磁波是个大家族,通常用于广播、 电视和移动电话的是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 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电磁波在信息的传 递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 角色,所以,要研究信 息的传递,就要研究电 磁波。
尽管你对电磁波这 个名词已经十分熟悉, 但是,你知道电磁波是 怎样产生的吗?
打开收音机的开关,旋至 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 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 到收音机附近。先将导线的一 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 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使它 们时断时续地接触。从收音机 里听到什么?
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 天线,它们有的是发射电磁波的,有 的是接受电磁波的。
电磁波除了用于通讯外,还有许 多别的用途。比如,我们生活中常常 见到的微波炉,就是利用电磁波来加 热食品的。
微波炉内有很 强的电磁波,它的 波长很短,所以叫 做微波。食物的分 子在微波的作用下 剧烈振动,使得内 能增加,温度升高。
航A.传超递声信波息主要依B靠.(次D声波)
C.红外线
D.电磁波
6.中国救援队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
发生灾情的位置进行定位,并及时将信息反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 消息二则 第1课时课件

Fra bibliotek基本特点
真实性、时效性及准确性。
预习资料速查
消息
新闻的一种,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 概念 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
(1)用事实说话; (2)短小精悍,概括性强; 主要 (3)时效性强; (4)具有固定的结构方式; 特征 (5)大多有电头或“本报讯”作为标志,称为
“消息头”。 语言 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 特征
3 语言特色:品味课文简洁精练的语言特色。
重点,涉及教材活动· 探究:任务一
4 体会情感: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及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
中的情感及立场。
学习目标
写作目标
1 叙议结合:掌握“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
重难点,涉及教材活动·探究:任务三
2 消息写作:了解消息的写作特点,学写消息。
难点,涉及教材活动 · 探究:任务三
导 思
2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
江》语言非常凝练,文中第
四句的描写有无必要?
导 思
4
作者除了重点描写人民
解放军外,为什么还要
交代敌方的表现?
课文细讲点拨
文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章
脉 络
第一层: 导语,总述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渡江情况。
第二层: 主体,写人民解放军迅速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第三层: 结语,写人民解放军继续着英雄式的战斗。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渡江战役
第一阶段的情况,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的气概和磅礴 的气势,表现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所向无 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课文结构
大 军 横 渡 长 江
人 民 解 放 军 百 万
真实性、时效性及准确性。
预习资料速查
消息
新闻的一种,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 概念 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
(1)用事实说话; (2)短小精悍,概括性强; 主要 (3)时效性强; (4)具有固定的结构方式; 特征 (5)大多有电头或“本报讯”作为标志,称为
“消息头”。 语言 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 特征
3 语言特色:品味课文简洁精练的语言特色。
重点,涉及教材活动· 探究:任务一
4 体会情感: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及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
中的情感及立场。
学习目标
写作目标
1 叙议结合:掌握“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
重难点,涉及教材活动·探究:任务三
2 消息写作:了解消息的写作特点,学写消息。
难点,涉及教材活动 · 探究:任务三
导 思
2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
江》语言非常凝练,文中第
四句的描写有无必要?
导 思
4
作者除了重点描写人民
解放军外,为什么还要
交代敌方的表现?
课文细讲点拨
文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章
脉 络
第一层: 导语,总述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渡江情况。
第二层: 主体,写人民解放军迅速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第三层: 结语,写人民解放军继续着英雄式的战斗。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渡江战役
第一阶段的情况,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的气概和磅礴 的气势,表现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所向无 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课文结构
大 军 横 渡 长 江
人 民 解 放 军 百 万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一新闻阅读1消息二则(共26张PPT)

新 闻
文体知识
消息的结构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导语——扼要的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时暗含在主体中)结语——新闻结尾(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消息的主要特征时效性强真实客观
溃退( ) 泄气( )督战( )荻港( ) 要塞( )歼灭( ) 摧枯拉朽( ) 锐不可当(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主体部分三路军中为什么详写东路军?为什么按照“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写?
中路军最早渡江,而且前一则消息已详细报道,所以先略写;中、西两路军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路军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路军略写在前,东路军详写在后;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这样的顺序反映了三路军渡江的时间先后,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先从中间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 主体部分是根据时间发展及事件特点安排顺序,安排详略,清晰合理。
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突破敌阵,占领长江南岸广大地区
三路大军业已被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审结构
标题
导语
主体
结语
背景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胜利
准确
读主体
1.主体是否有导语未交待的要素?相同要素的表述有何不同?体现了主体部分的什么特点?
交代了六要素的“如何”,即事情具体的发展。 对“何时”“何地”的介绍更加详细,而且描写了战争场景。特点:主体要素更完整,表述更详细。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鲁港诸城进击中
文体知识
消息的结构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导语——扼要的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时暗含在主体中)结语——新闻结尾(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消息的主要特征时效性强真实客观
溃退( ) 泄气( )督战( )荻港( ) 要塞( )歼灭( ) 摧枯拉朽( ) 锐不可当(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主体部分三路军中为什么详写东路军?为什么按照“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写?
中路军最早渡江,而且前一则消息已详细报道,所以先略写;中、西两路军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路军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路军略写在前,东路军详写在后;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这样的顺序反映了三路军渡江的时间先后,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先从中间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 主体部分是根据时间发展及事件特点安排顺序,安排详略,清晰合理。
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突破敌阵,占领长江南岸广大地区
三路大军业已被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审结构
标题
导语
主体
结语
背景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胜利
准确
读主体
1.主体是否有导语未交待的要素?相同要素的表述有何不同?体现了主体部分的什么特点?
交代了六要素的“如何”,即事情具体的发展。 对“何时”“何地”的介绍更加详细,而且描写了战争场景。特点:主体要素更完整,表述更详细。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鲁港诸城进击中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课件新人教版五四制

5.细读课文,说一说文章是如何做到叙议 结合的?
在报道了西路军进展情况后,插入一段简要的议论, 指出我军之所以取得胜利,一是我军英勇善战,锐不 可当;二是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 打了。这种议论既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在政治 和军事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由此使读者进一步了解 了整个国民党反动派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从而深化 了报道的主题 。
部编版 语文(初中八上)
第一单元 第1课
消息二则
第一课时
1 新课导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遥想当年,诸葛羽扇 纶巾,周郎火烧赤壁,千古风流,世代相传。一千八百年 后,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再次谱写了雄壮的乐章。1949 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 字 。 21 日 , 中 国 人 民 革 命 军 事 委 员 会 主 席 毛 泽 东 发 布 了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这是一个具 有历史意义的鼓舞人心的重大事件。如何把这一喜讯迅速 传达给全国及至全世界人民呢?
2 课堂活动
活动一:观看视频,渡江战役。
1.看视频,谈感受。 2.读课文,感知内容。 3.按消息的结构给这篇报道划分层次。
结构:
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
渡江区域。 主体: 二十日夜起,……课文最后。 背景: 一方面……另一方面 结语: 占领要塞,封锁长江。
01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字词; 2.了解新闻特点,把握新闻的六要素、结构; 3.阅读新闻,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4.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 洁; 5.通过学习本则新闻,能总结出拟写新闻的方法。
02 作者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课件新人教版0804188

预习课文(kèwén) 相关 介绍
第五页,共80页。
讲授 (jiǎngshò
u)一新课 检查预习
走近作者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生于清朝湖南省长 沙府湘潭县韶山冲,逝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běi jīnɡ)。中国革命家、政 治家、战略家、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从1949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 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 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6、试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hǎo sì)摧枯拉朽,军无
斗志纷纷溃败。 摧枯拉朽:
比喻(bǐyù)腐朽势力很容易被打垮,这 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当。
⑵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风平浪静:
没有风浪,水面(shuǐ miàn)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第一页,共80页。
1 新闻(xīnwén) 两则 R ·八年级上册
第二页,共80页。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文体上 新闻的特点(tèdiǎn)和 知识
题材上 战争的主题和思想
语言上 用语的准确和精炼
第三页,共80页。
导入新课
第四页,共80页。
讲授
(jiǎngshò u)新课
第三十二页,共80页。
•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 •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3张)语文八年级上册

示例:烈士纪念日,武警官兵以多种形式缅怀先烈
(2)[模拟采访]在“采访渡江作战老英雄”环节,小明同学要模拟采 访一位战斗英雄。请你联系课文内容,帮助他设计两个采访问题。
示例:①请问您所在的部队当时渡江的过程是否顺利?②您能描述 一下当时渡江的情景吗?③作为一名战斗英雄,每次回忆起当时渡 江的情景,您一定有许多话要说。现在,您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答出两点即可)
11.(考点:描写方法及其作用)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 方法?有什么作用? 神态描写(细节描写)。表现张南完成任务、目睹我军反击成功后的 欣慰与自豪,也表明张南光荣牺牲。
技法点拨 如何概括新闻内容
【提问方式】(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若干个字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文字叙述的主要内容。(3)请把下面一段文 字改成一句话新闻。 【答题技巧】(1)一段文字。①读文段,明确该段文字共有几句话,每句 话说了些什么,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②筛选重点词语(句子),归纳主 要意思。重点词语可参照“何人、何时、何地干何事,结果如何”的模式来 寻找;③根据字数限制,按照答题模式组织语言答题。 (2)两段或两段以上文字。①读文段,明确每段说什么,段与段之间是什 么关系(总分、并列、导语与主体的关系等),确定新闻的导语部分;②重 点筛选导语部分,归纳主要意思(抓主要内容、抓共同点);③根据字数限 制,按照答题模式组织语言答题。 【答题模式】何人在何时何地干何事结果如何(根据字数限制确定保留项目 )。
字音字形
自主学习
芜湖(wú) 摧枯拉朽(xiǔ) 溃退(kuì)
荻港(dí) 锐不可当(dāng) 歼灭(jiān)
要塞(sài) 泄气(xiè)
签订(qiān) 督战(dū)
词语释义
(2)[模拟采访]在“采访渡江作战老英雄”环节,小明同学要模拟采 访一位战斗英雄。请你联系课文内容,帮助他设计两个采访问题。
示例:①请问您所在的部队当时渡江的过程是否顺利?②您能描述 一下当时渡江的情景吗?③作为一名战斗英雄,每次回忆起当时渡 江的情景,您一定有许多话要说。现在,您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答出两点即可)
11.(考点:描写方法及其作用)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 方法?有什么作用? 神态描写(细节描写)。表现张南完成任务、目睹我军反击成功后的 欣慰与自豪,也表明张南光荣牺牲。
技法点拨 如何概括新闻内容
【提问方式】(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若干个字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文字叙述的主要内容。(3)请把下面一段文 字改成一句话新闻。 【答题技巧】(1)一段文字。①读文段,明确该段文字共有几句话,每句 话说了些什么,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②筛选重点词语(句子),归纳主 要意思。重点词语可参照“何人、何时、何地干何事,结果如何”的模式来 寻找;③根据字数限制,按照答题模式组织语言答题。 (2)两段或两段以上文字。①读文段,明确每段说什么,段与段之间是什 么关系(总分、并列、导语与主体的关系等),确定新闻的导语部分;②重 点筛选导语部分,归纳主要意思(抓主要内容、抓共同点);③根据字数限 制,按照答题模式组织语言答题。 【答题模式】何人在何时何地干何事结果如何(根据字数限制确定保留项目 )。
字音字形
自主学习
芜湖(wú) 摧枯拉朽(xiǔ) 溃退(kuì)
荻港(dí) 锐不可当(dāng) 歼灭(jiān)
要塞(sài) 泄气(xiè)
签订(qiān) 督战(dū)
词语释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听方法。
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老师讲课的结论而且要认真关注老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上语文课学习汉字,一般都是遵循着“形”、“音”、“义”的 研究方向;分析小说,一般都是从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入手;写记叙文,则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方面进行 叙述。这些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其他的科目也有适用的学习方法,如解数学题时,会用到反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消元法; 因式分解法等,掌握各个科目的方法是大家应该学习的核心所在。
优等生经验谈:听课时应注意学习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同学们如果理解了老师的思路和过程,那么后面的结论自然就出现了,学习起来才能够举 一反三,事半功倍。
2019/7/2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2
谢谢欣赏!
2019/7/2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3
编后语
听课对同学们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听得好好,直接关系到大家最终的学习成绩。如何听好课,同学们可以参考如下建议:
一、听要点。
一般来说,一节课的要点就是老师们在备课中准备的讲课大纲。许多老师在讲课正式开始之前会告诉大家,同学们对此要格外注意。例如在学习物理 课“力的三要素”这一节时,老师会先列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这就是一堂课的要点。把这三点认真听好了,这。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首先思考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然后在思考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来进行解 答。听课时关键应该弄清楚老师讲解问题的思路。
三、听问题。
对于自己预习中不懂的内容,上课时要重点把握。在听讲中要特别注意老师和课本中是怎么解释的。如果老师在讲课中一带而过,并没有详细解答, 大家要及时地把它们记下来,下课再向老师请教。
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老师讲课的结论而且要认真关注老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上语文课学习汉字,一般都是遵循着“形”、“音”、“义”的 研究方向;分析小说,一般都是从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入手;写记叙文,则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方面进行 叙述。这些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其他的科目也有适用的学习方法,如解数学题时,会用到反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消元法; 因式分解法等,掌握各个科目的方法是大家应该学习的核心所在。
优等生经验谈:听课时应注意学习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同学们如果理解了老师的思路和过程,那么后面的结论自然就出现了,学习起来才能够举 一反三,事半功倍。
2019/7/2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2
谢谢欣赏!
2019/7/2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3
编后语
听课对同学们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听得好好,直接关系到大家最终的学习成绩。如何听好课,同学们可以参考如下建议:
一、听要点。
一般来说,一节课的要点就是老师们在备课中准备的讲课大纲。许多老师在讲课正式开始之前会告诉大家,同学们对此要格外注意。例如在学习物理 课“力的三要素”这一节时,老师会先列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这就是一堂课的要点。把这三点认真听好了,这。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首先思考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然后在思考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来进行解 答。听课时关键应该弄清楚老师讲解问题的思路。
三、听问题。
对于自己预习中不懂的内容,上课时要重点把握。在听讲中要特别注意老师和课本中是怎么解释的。如果老师在讲课中一带而过,并没有详细解答, 大家要及时地把它们记下来,下课再向老师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