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同步人教版必修二讲义:第一章 第一节 第三课时 核 素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一遍过高一化学必修二课时答案

一遍过高一化学必修二课时答案

化学改变
5、在一样条件下,以下物质分别与H2反响,当消耗等物质的量H2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A. Cl2
B. Br2
C. I2
D. S
6、以下化学反响中,反响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A. 2H2+O2点燃2H2O
B. 2NaHCO3Na2CO3+H2O+CO2↑
C. NaOH+H Cl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破坏moH2中化学键消耗能量为Q1KJ,破坏1mol Cl2中化学键消耗能量Q2KJ,形成1mol HCl中化学键释放能量QKJ,以下关系式正确的选项是〔〕
A. Q1+Q2=2Q
B. Q1+Q2>2Q
C. Q1+Q2<Q
D. Q1+Q2<2Q
NaCl+H2O D. H2+Cl2光2HCl
8、在一只小烧杯中参加约20gBa〔OH〕2·8H2O粉末,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参加约10gNH4Cl 晶体,并用玻璃棒快速搅拌。

①试验中玻璃棒作用:②写出有关反响化学方程式:③试验中视察到现象是:④通过现象,说明该反响是热反响。

9、将装有镁条的试管放入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向试管中。

焓变(教学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焓变(教学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反应体系放热时其焓减小,则∆H为负值; 反应体系吸热时其焓增大,则∆H为正值;
∆H<0为放热反应 ∆H>0为吸热反应
二、反应热与焓变
4.焓变的计算方法
焓EH 反应物
焓EH
生成物
ΔH<0
ΔH>0
生成物 反应过程
∆H<0为放热反应
反应物
反应过程
∆H<0为吸热反应
△H =E(生成物总能量)—E(反应物总能量)
24.2
3.2
探 究 实 验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内容内数容据内处容理
取三次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t2-t1)=3.4℃ 根据温度差和比热容等计算反应热
Q = c m Δt
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 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 Δ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
探 究 实 验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B.NaOH溶液在A.倒煅入烧石量灰热石制计生内石灰筒时B.,煤的有气少化制量水溅煤气出
C.反应后读取温度计的最高温度而不是不再变化的温度
D.测量HCl溶液的温度计用水洗净后才用来测NaOH溶液的温度
课堂检测
内容内2.容已内知容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
内3.已容内知容:内4容mol HCl和1 mol O2反应,生成2 mol Cl2和2 mol H2O(g)时,ΔH =-123 kJ·mol-1。其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其中a值为( )
A.242 B.303.5
C.180.5
D.365
其中a值为( A )A.242
C.180.5
D.365
B.303.5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

化学键
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叫做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
化学键 的类型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二十八分。
一 离子键 实验1-2
现象
剧烈燃烧,瓶中出现了大量白烟, 原来的黄绿色逐渐消失。
化学方程式

2Na + Cl2== 2NaCl
NaCl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8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二十八分。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二十八分。
【解析】 离子键是指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
化学键,静电作用指的是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的平衡,选项
A正确;NH4Cl中NH

4
与Cl-间也存在离子键,选项B和C均不
正确;离子化合物是指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选项D正确。
【答案】 AD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二十八分。
3
等多原子组成的离子,特别应注意“铵盐”都是离子化
合物,如NH4Cl、NH4NO3等,但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二十八分。
【典例2】 (2012·经典习题选萃)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钠原子和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结构的稳定性 增强
B.在氯化钠中,氯离子和钠离子靠静电作用结合 C.任何离子键在形成的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 D.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二十八分。
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 __静__电__作_用___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与单质 钠和单质氯性质完全不同的氯化钠。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二十八分。
离子键: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从NaCl的形成过程知道,在Na+和Cl-之间存在着作用力

(最新整理)化学必修2讲义(有答案)

(最新整理)化学必修2讲义(有答案)

(完整)化学必修2讲义(有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化学必修2讲义(有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化学必修2讲义(有答案)的全部内容。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人教版)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考点: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质量数的涵义。

(测试要求——A)⑴原子的构成一个原子中:①质子数(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②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此原子的质量数.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⑵元素、核素、同位素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②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绝大多数元素有多种核素,如氢元素有1H、2H、3H等三种核素。

③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如12C、13C、14C是碳元素的三种核素,互为同位素。

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原子其质量数不同,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其原子、单质及其构成的化合物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某些物理性质略有差异。

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④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见右图)【例1】某元素的阳离子 nR,核外共用x个电子,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该元素原子里的中子数为()A.n+A D.nx+A+x-A C.nx--A B.n-x+【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后,核电荷数和阴、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及离子电荷数的关系。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精品教案(全集24课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精品教案(全集24课时)

它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如
据报道,可有效地治疗肝癌,
四种离子的离子半径2.按粒子的半径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示意图必须把原子核所带电荷和核外不同层上的电子数全部表示出来,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变成Na+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
[学生讨论] 下列电子式的书写是否正确,为什么?
[反馈矫正] 1、错误,表达不明确。

如果是氧原子的电子式,就多了两个电子;如果是氧离子的电子式,则漏掉了括号和电荷。

2、错误,Na原子失去了最外层上的电子,次外层变成了最外层,一般不把次外层上的电子表达出来,阳离子的离子符号就是它的电子式。

箭号左方相同的微粒可以和并,箭号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和并。

用电子式可以直观的简洁的表示出原子之间是怎样形成
第二章。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精品讲义(全)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精品讲义(全)

子序数为x+1的元素不可能处在( )
A.ⅢA族
B.ⅠA族
C.镧系元素
D.ⅢB族
解析 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位于ⅡA族,而与之相邻原子
序数为x+1的元素可能位于ⅢA族或ⅢB族,其中镧系属于
ⅢB族。
答案 B
跟踪练习2 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
是( )
A.16 B.26 C.36
D.46
答案 D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叫做周期。 每一周期中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递增。 其中,第一、二、三周期称为短周期,其他周期均为长周期。 (2)族 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称为族。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A 副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B Ⅷ族:第8、9、10纵行 0族:稀有气体元素 思考题 某同学总结ⅡA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 2 , 由 此 得 出 原 子 最 外 层 电 子 数 为 2 的 元 素 就 一 定 是 ⅡA 族 元 素。你认为正确吗?
3.Ⅷ族包括周期表中第8、9、10三个纵行,其余15个 纵行,每个纵行为一族,因此周期表18个纵行共16个族。
4.周期表中族的排列方式 1~7纵行:ⅠA→ⅡA→ⅢB→…→ⅦB 8、9、10纵行:Ⅷ 11~18纵行:ⅠB→ⅡB→ⅢA→…→ⅦA→0 5.过渡元素包括所有的副族元素和Ⅷ族元素,且都是 金属元素。
第2课时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三维目标
答案 不正确;0族中的He元素和某些副族元素(如Zn)原 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2。
名师解惑
一、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
1.第七周期属于长周期,因目前尚未排满也称不完全 周期,若排满应包括32种元素。
2.0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He元素为2),因化学 性质不活泼,把它们的化合价定为0,叫做0族,在元素周期 表的第18纵行。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同步人教版必修二讲义: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烷 烃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同步人教版必修二讲义: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烷 烃 Word版含答案

第二课时烷烃——————————————————————————————————————[课标要求]1.了解烷烃的概念、通式及结构特点。

2.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并会判断及书写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1.烷烃分子中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每个碳原子形成四条共价键,其分子通式为C n H2n+2。

2.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类似,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烷烃燃烧的通式为C n H2n+2+12(3n+1) O2――→点燃n CO2+(n+1)H2O。

3.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熔、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其中碳原子数不超过4的烷烃标准状况下为气体。

4.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5.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6.丁烷有CH3CH2CH2CH3和两种同分异构体,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

烷烃1.分子结构(1)结构特点(2)分子通式烷烃的分子通式为C n H2n+2。

2.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与甲烷类似)(1)稳定性: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不反应。

(2)可燃性:烷烃都能燃烧,C n H 2n +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 n H 2n +2+12(3n +1)O 2――→点燃n CO 2+(n +1)H 2O 。

(3)取代反应:烷烃都能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C 2H 6与Cl 2在光照条件下生成一氯代物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6+Cl 2――→光C 2H 5Cl +HCl 。

4.习惯命名法 (1)碳原子数不同(2)碳原子数n 相同,结构不同时,用正、异、新表示。

如CH 3CH 2CH 2CH 3命名为正丁烷;CH 3CHCH 3CH 3命名为异丁烷。

[特别提醒]烷烃碳原子数相同时,一般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如沸点:正丁烷>异丁烷。

1.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熔、沸点有何变化规律?常温下呈气态的烷烃有哪些? 提示:烷烃的熔、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常温下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呈气态。

2020届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第三课时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第三课时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含答案

第三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课标要求]1.了解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分区。

2.体会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在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的指导意义。

1.对于主族元素(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2)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8-|最低负价|(其中,F无正价,O无最高正价)。

2.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处的元素(1)Al Ge Sb Po; B Si As Te At(2)在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3.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半导体材料过渡元素催化剂、合金材料周期表右上角制取农药的元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区及性质递变规律位于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两侧的元素(如Al、Si等)既能表现金属性,又能表现非金属性。

2.元素化合价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3.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科学预测:为新元素的发现和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线索。

(2)指导其他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研究①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中寻找半导体材料。

②在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区域探索研制农药的材料。

③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特别提醒]元素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不能称为元素具有两性,两性指的是酸、碱两性,而不是指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1.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在现有元素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最强的分别是什么元素?提示:由元素周期律可知,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所以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下角,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即金属性最强的应该为钫元素,但由于钫是放射性元素,在自然界中不能稳定存在,所以一般认为铯的金属性最强,氟的非金属性最强。

2.从第ⅢA族的硼到第ⅦA族的砹连成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有何特点?这些元素可制取什么材料?提示: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有一定的金属性,又有一定的非金属性,这些元素可以制取半导体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 核 素——————————————————————————————————————[课标要求]1.了解质量数和A Z X 的含义。

2.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3.了解原子的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1.原子结构记忆口诀:原子构成三子(质子、中子、电子)奇(奇妙),质子正电擎大旗。

电子抗衡带负电,中子无电为中立。

2.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3.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同位素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

4.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位素间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原子的构成 质量数1.原子的构成原子⎩⎨⎧原子核⎩⎪⎨⎪⎧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2.质量数(1)概念: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后相加,所得的数值。

(2)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两个关系①质量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②电性关系: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3.原子的表示方法如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12 6C 表示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2的碳原子。

[特别提醒]并不是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如11H 原子核内不含中子。

1.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吗?提示: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而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如14 6C 和147N 。

2.X 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 ,核内中子数为n ,则a g X 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提示:am (m -n )mol 。

1.粒子符号(A Z X ±b n ±m )中各数字的含义2.数量关系(1)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2)阳离子中:质子数=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所带电荷数 (3)阴离子中:质子数=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所带电荷数1.235 92U 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下列关于235 92U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为235 B .中子数为92 C .电子数为143 D .质量数为235解析:选D235 92U 的质量数是235,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等于92,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35-92=143。

2.填写下列表格中的内容。

元素名称原子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碳12 6C氧18 8O硫3216S氯3517Cl答案:从左到右:666128 10 8 1816 16 16 3217 18 17 35核素同位素1.核素(1)概念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2)实例①氢的三种核素。

原子符号(A Z X) 原子名称氢元素的原子核质子数(Z) 中子数(N)11H 氕 1 021H或D 氘 1 131H或T 氚 1 28 8、18 8O。

③碳元素的三种核素为12 6C、13 6C、14 6C。

④铀元素有23492U、235 92U、328 92U等多种核素。

2.同位素(1)概念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2)特点——两同两不同①两同:质子数相同,元素相同;②两不同:中子数不同,原子不同。

(3)性质①同一元素的各同位素虽然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②天然存在的同位素,相互间保持一定的比率。

(4)用途①考古中用14 6C测定文物的年代。

②21H和31H用于制造氢弹。

③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可用于育种、治疗恶性肿瘤等。

[特别提醒]“同位”是指核素的质子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有相同的位置,如63Li与73Li互为同位素,而40K和40Ca不互为同位素。

1.18O2与16O2互为同位素吗?提示:不是;同位素指的是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这两种微粒属于分子,是同一种物质。

2.在下列原子:12 6C、14 7N、11H、2311Na、21H、4020Ca、4019K、31H中,有几种元素?几种核素?哪些原子互为同位素?提示:6种元素;8种核素;11H、21H、31H互为同位素。

3.互为同位素的不同核素的物理性质不同,而它们的化学性质为什么几乎完全相同?提示:互为同位素的不同核素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判断方法(1)判断元素、核素和同位素时,要抓住各种粒子的本质。

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就是同种元素;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的就是同种原子,也称为核素,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同位素。

(2)分析原子表示符号的几组数字。

A Z X,只要Z相同,就是同种元素;Z和A均相同,是同种核素;Z相同,A不相同的互称同位素;Z不相同的不论A是否相同,均不是同种元素,更不能称为同位素。

2.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比较名称内容项目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本质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质子数、中子数都一定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范畴同类原子原子原子单质特性只有种类,没有个数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元素相同、性质不同决定因素质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组成元素、结构举例H、C、O三种元素11H、21H、31H三种核素11H、21H、31H互称同位素O2与O3互为同素异形体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不同元素的核素的质量数一定不同(×)(2)14 6C和14 7N互为同位素(×)(3)235 92U与238 92U是同一种核素(×)(4)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与12C为同种单质(×)2.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A.H2D2B.14N14CC.16O17O D.金刚石石墨解析:选C具有相同核电荷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三级训练·节节过关]1.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A.47B.57C.61 D.293解析:选B对于该原子,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两者之差=175-118=57。

2.下列关于12C和13C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互为同位素B.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C.两者属于同一种核素D.两者属于不同种元素解析:选A12C和13C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同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同,它们的中子数不同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解析:选D A项,二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正确;B项,二者属于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核素,正确;C项,二者的质量数相同,质子数不同,所以中子数不同,正确;D项,二者的电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不相同,故中子数不同,错误。

4.2015年4月,于敏获颁“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钚-239”是“于敏型”氢弹的重要原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39Pu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239个质子B.238Pu、239Pu和241Pu属于不同的核素C.238Pu与238U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D.239Pu衰变成235U属于化学变化解析:选B239Pu中的239表示的是其质量数,A错误;核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的,238Pu、239Pu和241Pu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B正确;238Pu与238U核电荷数不相同,属于不同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不同,C错误;由于化学变化不涉及原子核的变化,所以元素的衰变不是化学变化,D错误。

5.下列8种化学符号:11H2、21H2、14 6C、63Li、2311Na、14 7N、73Li、2412Mg(1)表示核素的符号共________种。

(2)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3)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4)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核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1)11H2、21H2为分子不属于核素范畴。

(2)63Li、73Li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

(3)14 6C和14 7N的质量数相同,但二者的质子数不同,二者不属于同位素。

(4)2311Na和2412Mg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同。

答案:(1)6(2)63Li73Li(3)14 6C14 7N(4)2311Na2412M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