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27课
部编(统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故事二则》优质课件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27 故事二则
课后小结
27 故事二则
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 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 叶圣陶
27 故事二则
谢谢观看
27 故事二则
简要复述比赛评价标准:
故事发展先后顺序
主要信息不遗漏
人物对话要转述
27 故事二则
同学们,小学是我们学习的起步阶段,对将来 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希望大家
从现在起练好我们的基本功,如语文中的听、说 、读、写都是基本功。同时也预祝大家将来能够
成功。
27 故事二则
思考交流:
时间
病情
治法
第一次
皮肤 热水敷烫可治
过了十天 皮肉之间 针灸可治
十天后 肠胃里 服几剂汤药可治
又过了十天 深入骨髓 只能等死
27 故事二则
髓
随
老百姓对那些贪官污吏恨入骨髓。 这篇文章的精髓之处是对西湖的描写。
27 故事二则
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好学的纪昌在名师 飞卫 的指导下,经过 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 射箭高手。
部27编故版事版二则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上册
27 故事二则第二课时 Nhomakorabea27 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27 故事二则
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期医学
家,约生于公元前407年,卒于前310年 。扁鹊善于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尤其 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精于内、外 、妇、儿、五官等科,被尊为医祖。
27 故事二则
侯
候
他生在王侯之家,生活优渥。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27课《一棵橡树》word教案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27课《一棵橡树》word教案教学目标1“居高临下”、“妄自尊大”、“不可一世”等词语的意思。
2树的骄傲情绪。
3人必然失败”的道理。
教学重点12,无助的人必然失败”的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运用工具书识字解词;橡树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橡树,引入新课师:橡树的种类很多,黑橡、白橡、栗橡等等,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开花植物。
橡树之老,高寿竟达400多岁,叶子比手掌还大,果实坚硬,是松鼠等好玩动物的上等食品;橡树树冠有多大,树根就有多广,地下风光和地上风情可以媲美,人们把橡树看作壮悍强大的象征。
是啊,橡树是挺拔威武的,这使它渐渐变得骄傲起来,并且随着身材的长高和枝叶的繁茂,橡树的骄傲情绪也与日俱增。
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骄傲的橡树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本课生字新词,并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重点抓住“与日俱增”、“居高临下”、“妄自尊大”、“不可一世”、“独一无二”等)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些什么,并跟同桌交流。
3、检查初读情况,抽生谈谈课文内容。
三、精读课文,感悟道理1、这是怎样的一棵橡树呢?(骄傲)它几次砍掉周围的树木?体现在文中的哪些段?2、由点及面,逐步感悟。
(1)示范引路,掌握方法(学习课文第2段)。
自由读课文第2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谁干什么?态度怎样?课文哪些词句体现了橡树的骄傲、蛮横?请找出来作上记号。
(生能找出“居高临下”、“轻蔑”、“大声喊”等明显的词,师相机板书;生找出橡树的语言,师给予肯定并指出这是较为含蓄地体现了橡树的骄傲、蛮横,指导读出蛮横的语气。
)从这些词句中,你觉得橡树怎样?有怎样的感受,想说点什么?我从“大声喊”感受到橡树变得脾气暴躁,目空一切。
我从“丑陋”、“收拾”两个词可以看出橡树心胸狭窄、唯我独尊。
我从“可怜”体会到榛子树的无辜、无奈、无助。
四年级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

四年级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课文《故事二则》中的两则故事分别是《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
以下是两篇故事的原文内容:1. 《扁鹊治病》: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2. 《纪昌学射》: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氂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以上是四年级上册《故事二则》的全部内容,如果需要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教辅材料或咨询教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是《故事两则》。
本课由《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两则故事组成。
这两则故事生动有趣,人物形象鲜明,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扁鹊治病》讲述了名医扁鹊劝告蔡桓侯及时就医,桓侯不听,导致病情加重,最终无法救治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并及时采取行动,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纪昌学射》讲述了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的故事。
纪昌先苦练基本功,做到了看东西不眨眼睛,练到一定程度后,再练习把小东西看成大东西,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任何技艺都要从基本功入手,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故事两则》的内容简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27课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27课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27课指的是《麻雀》,这里给您做笔记概述:
1. 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打猎回来的路上,亲眼看到一只老麻雀不顾自身安危,全力保护小麻雀的场景,其中的母爱伟大令人感动。
2. 重点段落: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这一段描述了老麻雀的勇敢和无畏,它毫不犹豫地飞下来保护小麻雀,表现出母爱的伟大。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
”这一段描述了老麻雀的勇敢和无畏,它毫不犹豫地飞下来保护小麻雀,表现出母爱的伟大。
3. 课后问题: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为什么猎狗会“愣住”并最后“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呢?
•答案: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敢和无畏震撼或吓住了,所以它“愣住”了。
在最后,猎狗也被老麻雀的勇气所感动或慑服,所以“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4. 中心思想: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只老麻雀救护小麻雀的故事,赞扬了母爱的伟大。
济宁市2019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扁鹊治病-纪昌学射》-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

2019新版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扁鹊治病纪昌学射教学资源包,包括相关资料说课稿课堂实录教案1教案2类文《纪昌学射》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三个二类生字,会写四个一类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每句话的大概意思。
4.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每句话的大概意思。
教学难点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薛谭学讴》,今天我们再来学一个跟学习有关的故事,齐读课题。
(《纪昌学射》)2.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就是纪昌学习射箭。
)“射”就是射箭。
3.再齐读课题。
理解了意思,再来读课题。
齐二、读通课文1.练读。
学古文,读通是第一步,课前预习了吗?课文读得怎么样了?自己先练习着读一读!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
谁愿意先来读一读?预设:(读得好)读得很好,尤其是有几个比较难读的字,你都读准了,很了不起!预设:(读得不好)读得不错,但是有几个字比较难读,要把字音读准。
我们一起来认读这几个字,跟我写:板书昌瞬弧朔(写、谁会读,齐读)把这几个字送回古文的句子中,读一读。
同桌互相听听他读得准不准3.范读。
古文的朗读,除了要读准确外,还要读出韵味,怎样才能读出韵味呢?(注意停顿才能读出韵味。
还要根据它的意思断句)这样,老师也想给你们读读,可以吗?(你也可以在文中用斜线做一个停顿提示?)好吗?(师范读)4.练读。
老师相信您能比我读得更好,能做到吗?自己练习读一读。
5.指名读。
读得非常认真,谁愿意再来读一读?生1 不好师指导(你们也练习读一读这句)生2 好读得好不好6.齐读。
读得很好!还有谁想读?这么多同学,我们一起来读,好吗。
三、读懂课文(一)课文读通了,第二步是读懂。
怎样弄懂古文的意思,你有什么好办法?(看注释、读课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确实,这些都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法宝,下面就让我们先在小组里合作着弄懂课文的意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纪昌学射》优质课件

27.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纪昌学射
27.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2
01.课前导入 02.字词学习 03.诗词浅析 04.诗词赏析 05.课堂拓展
目 录
3
01 课前导入
4
趣味引入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 名越人,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在诊视疾病中, 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 总结的四诊法:望、闻、问、切,当时扁鹊称 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他精于望色, 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
蔡桓侯的话说明并不信任扁鹊,自以为是地认 为扁鹊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明。
品读言行——体会内心——感悟性格
21
诗词详解
时间 第一次 过了十天 十天后 又过了十天
病在 皮肤 皮肉之间 肠胃里 深入骨髓
治法 热水敷烫可治
针灸可治 服几剂汤药可治
只能等死
22
诗词详解
学习《扁鹊治病》第6自然段,说一说,蔡桓侯不听劝说,结果怎样?
33
同学们,下节课见!
34
27 故事二则
纪昌学射
35
01.课前导入 02.字词学习 03.诗词浅析 04.诗词赏析 05.课堂拓展
目 录
36
01 课前导入
37
趣味引入
射箭,即箭术,是指借助弓的弹力将箭射出, 在一定的距离内比赛精准度的体育运动,别称射 箭运动。
射箭最初用于打猎和战争,现代射箭运动最 早开始于英国,英格兰约克郡自1673年起举行方 斯科顿银箭赛。1844年,第1届全英射箭锦标赛 在英国举办。1861年英国射箭协会成立,统一竞赛规程。1900年,第2届奥运会射箭就 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6年中国开始将射箭列为比赛项目。
四上语文27课故事二则课堂笔记

四上语文27课故事二则课堂笔记
摘要:
一、课堂笔记概述
二、故事一:《麻雀》
1.故事情节简介
2.故事中的寓意和启示
三、故事二:《小猫钓鱼》
1.故事情节简介
2.故事中的寓意和启示
四、总结与感悟
正文:
四、总结与感悟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两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它们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我们要学会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其次,我们要学会关爱他人,给予他们温暖和帮助。
同时,勤奋和谦逊也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并学会尊重他人,虚心向他们学习。
通过学习这两个故事,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勇敢、关爱、勤奋和谦逊的品质。
这些品质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老师说,我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2. 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小姑娘说,她要去北京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3.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小学生座谈会。” 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王芳明天出席小学生座谈会。 4.他说:“我明天去电影院看电影。” 他说明天去电影院看电影。 5.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 王强对老师说,是他不对。
1.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 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 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
2.第二天早晨,乌塔向我道别,说晚上要坐 火车去波恩。她还认真地告诉我要继续挣 钱,以后去中国旅游。
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 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 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 片。她还说,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 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 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 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然后,她问我,中国的孩子 们是不是也这样旅游。我一时语塞,想了一会儿才 说:“在中国,像你这样年纪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 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很爱他们,会带他们一起 出去玩,但一般不放心让他们一个人出远门。”
话转达出来。
“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卢亚东说:
改:卢亚东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1.人称的变化 角度换成了说明后,人称代词也变化。引述是直接引用别 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 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 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 ”要改 为第三人称“ 他 ” 或 “ 她 ”。 2.标点符号的改变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 加上句号,并改成第三人称的说法。
蔡丽芳说: “我就这样做。”
蔡丽芳说,她就这样做 。
1.爸爸说:“我星期天 去旅游。”
爸爸说,他星期天去旅游。
2.爸爸感冒了,他说:“明天我要去医院看病。” 爸爸感冒了,他说,明天他要去医院看病。 3.李明小声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李明小声告诉我,他家在少年宫附近。 4.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5.一个同学对我说:“借我一只笔。” 一个同学对我说,借他一只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晚上八点多,我疲倦地回到旅馆。这时, 小姑娘正惬意地趴在床垫上,一边吃糖,一边 看一本厚厚的书。
对比,突出乌塔的独立。
1.那天,我在罗马下了车,冒着暑气赶到青年旅 馆,找到自己的房间,推门一看,吃了一惊:正 对门的地上放了一张席梦思床,上面躺着一个金 发小姑娘,睡得正香。
2.我有点惊讶:“你一个人吗?”“当然。” 她很自然地答道。
洗漱 反驳
bó
shù
惬意
luó jí
qiè
号码 朦胧 蒙眬
mǎ
筋疲力尽
逻辑
她还告诉我她叫乌塔,已经14岁 了。这次趁暑假游历欧洲,已经去了 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 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要 去希腊。我有点惊讶:“你一个人 吗?”“当然。”她很自然地答道。
转述句:也叫改成间接引语。把别人说的
第一段: (1-3)“我”在罗马的青年旅馆里见到了一
位金发小姑娘。
第二段: (4-9)“我”晚上回到旅馆后与乌塔谈话。
(10)写乌塔和“我”道别,继续她未完成的旅程, 第三段: 还说要去中国。
本文写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 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表现了这个女 孩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生活的能力, 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