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食品冷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
国内冷链物流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冷链物流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研究现状:
国内冷链物流行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华中等地,尤其是上海、广东等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的冷链设施相对完善,发展水平较高。
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的冷库数量较少,关键物流节点缺乏冷冻冷藏设施。
国内冷链物流市场正处于发展阶段,提供了较大的发展机会,但也面临风险和挑战。
这些风险主要来自于较大的投资和对冷链物流市场特性的把握不足。
冷链物流是包含制冷与保温技术和管理知识的领域,对冷链技术的掌握和现代物流管理手段和方法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一些企业因为缺乏适当的控制手段和合理的控制标准,导致经营成本高昂,运营成本和所承载的货物成本相对较高。
发展趋势:
预计冷链物流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这得益于国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升级、高端生鲜需求增长以及餐饮业和生鲜电商的快速发展。
医药冷链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提升,也呈现出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冷链物流企业将迎来
快速发展阶段,冷链业务营业收入增长显著,冷链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不断上升。
资本对冷链物流的影响也将出现新趋势,包括扩大规模与提升服务的传统投资模式,以及围绕产业生态布局的资本。
技术革新也在助力冷链物流标准落地,包括制冷、食品速冻、冷库自动化、包装等技术的发展。
生鲜食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_冷链物流

[收稿日期]2009-04-20[作者简介]冯华(1973- , 女, 甘肃人, 北京物资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王振红(1974- , 女, 江苏人,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文编辑部副主任, 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1我国生鲜食品的物流存在的问题1.1生鲜食品的物流成本偏高国外发达国家的食品物流成本已普遍降至20%以下, 而我国目前食品行业特别是生鲜食品的物流成本偏高, 约占到商品总价格的70%左右。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 部分是由于食品物流的“多品种、小批量”的配送方式、以及食品行业苛刻的保管条件和保鲜程度所决定的, 但主要原因还是食品物流的规模及管理水平决定的。
食品行业物流成本过高, 已经直接导致食品的终端价格趋高, 进而不利于食品企业的发展。
同时, 由于食品物流的高成本并没有对应着合理的物流服务水平, 食品物流也不能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
1.2物流阶段的损失主要是生鲜食品腐败变质中国目前物流阶段农产品损失严重, 果蔬类产品损失率达到了20%, 超过3000万亩农田的产量。
物流阶段的损失主要是生鲜食品腐败变质的问题, 这不仅制约了农业生产, 还影响了农民增收和居民食品安全。
本文认为冷链物流是解决农产品物流损失的有效途径冷链物流2.1冷链物流的定义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 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 以保证食品质量, 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 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是需要特别装置需要注意运送过程、时间掌控、运输型态、物流成本所占成本比例非常高的特殊物流形式。
2.2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包括: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 肉、禽、蛋; 水产品、花卉产品。
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 快餐原料。
特殊商品:药品。
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 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 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 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 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速冻食品存在的卫生问题及控制措施

速冻食品存在的卫生问题及控制措施速冻食品最早起源于美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速冻食品行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获得了更加广阔的消费人群。
速冻食品对于温度的要求极其严格,为了保证速冻食品的质量,在生产、运输、贮存、销售等环节需要严格控制温度。
文章对速冻食品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分析了速冻食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提高速冻食品的卫生安全。
标签:速冻食品;卫生问题;控制措施1 速冻食品的特点1.1 卫生质优经过低温速冻处理的食品,不仅可以对微生物的活动进行有效的抑制,确保食品的安全性,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食品原有的色泽和风味,使营养成分不易流失。
速冻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对于卫生条件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通常来说速冻食品基本都符合食用卫生标准。
1.2 食用方便速冻食品的产生,可以满足人们食用非应季、非本地区食品的需求。
速冻食品都是成品或半成品,因此,食用时无需加工,仅仅通过简单解冻就可以加热烹调,节省了做饭的时间,使人们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
对于忙碌的广大上班族来说,速冻食品正好迎合其生活快节奏的特点。
此外,速冻食品也成为了中小学生中午用餐的必需品,更为喜欢其他民族食品的消费者提供了方便美味的食品。
1.3 营养新鲜根据不同消费者对营养的需求,在进行速冻调理食品配料的时候,可以对食物的结构加以改进,对脂肪、盐、热量、胆固醇的含量进行适当的控制。
通过低温快速冻结的方式,食品的细胞内外快速达到冰结晶温度,并且形成许多针状结晶冰,针状结晶冰非常细小。
通常慢速冻结会导致冻结膨胀、机械损伤、脱水损害等问题的出现,采用了快速冻结,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速冻食品解冻后,之前形成的极小型的冰结晶可以变成水,恢复到原来的细胞组织中,因此速冻食品的可逆性非常强。
食品是有机体,而有机体的液汁处于非饱和的状态,进行快速冷冻时,首先是自由水在冰点以下发生冻结,接着非饱和的有机溶液随着温度的下降而不断地浓缩,并以低共熔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冻结十分均匀,所以快速冷冻并没有破坏食品的细胞组织,防止食品营养的流失。
浅述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与提升

、 业 I c 『 凑工
MEAT I NDUSf rRY '
.制 冷 与 速 冻食 品 夺 . .
浅 述 我 国 冷 链 物 流 的 现 状 与 提 升
谭 兆 涛 西 南 大 学食 品 科 学 学 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庆 北碚
摘 要
4 0 1 075
系统 工程 , 被 称 为 低温 物流 。冷 藏 和 冷 冻 食 品需 也
要一个 完 整 的 冷链 物 流 对 货 物 进 行 全 程 的 温 度 控
目前 我 国 的速 冻 食 品厂20 0 家 , 产 量超 过 0 多 年
制, 以确保 食 品 的 安 全 。包 括 装 卸 货 物 时 的 封 闭 环
本手段 , 以加 工 、 贮运 、 销 易 腐食 品 及其 全 过 程 为 供 对象 , 以最 大限度 保持 易腐 食 品 的原 有 品质 、 供 优 提 质食 品为 目的 的冷藏贮 运 设施 与 机 构 。它要 求 综 合
考虑生 产 、 输 、 运 销售 、 经济 和技 术 性 等各 要 素 , 调 协 相互 间 的关 系 , 以确保 易腐 、 鲜食 品在 加工 运 输 和 生 销售过 程 中保值 。产 品的最 终 质量 取 决 于冷 链 的储 存与 流通 时间 、 温度 和产 品 的耐藏 性 , 常规 的物 流 与 系统相 比 , 其有 着 自身 的 特点 。( ) 设投 资 大 , 1建 技
1 食 品 冷链 物 流 的概 念
食 品冷 链物 流 是指 在 生产 、 藏 、 输 、 售 等 运 销 消费前 的各个 环 节 中 , 易 腐 、 将 生鲜 食 品 始终 保 持 在 规定 的低温 环境 下 , 以最佳 物 流手 段 保证 食 品 质 量 ,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

我 国平 均食 物 年 产值 约 为 3 0 0 0 亿 美元 农产品在采摘
、
,
但超过
20 %
的食 物 由于 没 有很 好 的冷藏
~
,
在运 输 过 程 中被浪费
。
。
仅水果
、
蔬 菜等
运输
、
储 存等 物 流 环 节 上 的损
失率就 达 25 % 30 %
,
经 济损 失 达 到约 7 50 亿元
。
腐烂 损耗 的果 蔬可 满 足 近 2 亿
。
在我 国食 品 冷链 物 流 产
,
来 巨 大发 展机 遇 的 同 时也 暴露 出其 发 展 的 瓶 颈
。
文 章 运 用 S W OT 方 法 对 我 国 冷 链 物 流 发 展 现 状 及 内 外 环 境 进 行 了 分 析
。
出 了我 国冷链 物 流 发展 面 临 的 机 遇 和挑 战
并针 对 冷 链 物 流 现 阶段 存 在 的 问 题 提 出 了 我 国 冷 链 发 展 的 基 本 对 策
c
ha
n c e s
d de
h a ll e lo p m
g
e s
th e
c o
c
ha in
r
lo g is ti c
e x
s
fa
p
An d
m s
.
the
le
pu t
r w a r
d
the
b a s ic
c o u n
te r m e a s u r e
f
the
ld
ha in
lo g is tic
s
冷链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冷链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冷链运输问题分析【摘要】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运输也在紧随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地升级,特别是电商时代的来临,极大地促进了运输产业的发展,对生产、流通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在的运输产业也已经今非昔比。
但是在某些领域还是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以冷链运输为例分析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冷链运输冷链运输现状双汇冷链运输问题解决方案一、冷链运输现状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必须尽早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政策。
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
我国的冷链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水平较低。
我国每年消费的易腐食品将近10亿吨,需要冷链运输的超过50%,但只有10%左右的才能实现冷链运输。
我国每年果品腐烂达1200万吨,蔬菜亿吨,从数据推测,我国每年因为缺少冷链而浪费的农产品占到一亿亩耕地,占我国总耕地的5%左右。
在运输环节,易腐保鲜食品的冷冻冷藏运输只占运输总量的20%,其余80%-90%左右的禽肉、水产品、果蔬大多是用普通卡车运输,致使每年有100万吨的水果腐烂变质或贬值处理,捕捞的鱼类每年约有40万吨左右烂掉。
由于冷藏运输效率低,易腐保鲜食品损耗高,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保鲜食品成本的70%。
而按照国际标准,食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能超过食品总成本的50%。
二、冷链运输中出现的问题1、中国冷链基础设备设施落后且分布不均,而且功能失衡。
目前中国冷藏保温车辆约有7万辆,而拥有20多万辆,中国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左右,按人均占有的冷库容积来看是中国的5倍。
速冻食品行业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速冻食品行业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近年来,速冻食品行业在我国快速发展,迅速形成了规模较大的食品市场。
目前,从我国速冻食品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其在安全性、加工深度、货架期等各个方面还不够完善,但随着相关标准体系的完善、食品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食品品质的提升及速冻食品市场的不断扩大等,速冻食品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本文综述了速冻食品的发展现状并对速冻食品加工深度、安全性及货架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速冻食品;加工深度;安全;货架期1 速冻食品的概述1.1 速冻食品的概念速冻食品是指将农产品、水产品等食品,在-30 ℃以下速冻,使食品中心温度在30 min内从-1 ℃降至-5 ℃,再降至-18 ℃,把食品中80%以上的水分变成冰晶,冰的结晶粒度小于100 μm[1]、经过包装并储存在-18 ℃以下,并在此温度下流通的一类冷冻食品。
1.2 速冻食品的种类速冻食品的种类非常丰富。
凡经速冻技术处理过的食品都叫速冻食品。
比如在超市中常见的速冻鱼、虾、肉制品、速冻蔬菜等都属于速冻食品[2]。
1.3 速冻食品的特点经过低温快速冷冻处理后,食物可以更好地保存其原有的营养成分,而且快速冷冻可以限制食品中微生物的活动,同时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速冻食品在快速冷冻过程中会经过预处理、清洁和烫漂等工序,此过程的卫生条件非常严格,可保证速冻食品的食用安全[3]。
速冻食品通常为成品或半成品,通过解冻及简单加热后方能食用,节省烹饪时间。
速冻食品营养好且成分损失少。
对食品进行速冻加工,必需快速冻结食品,以保证食品质量。
同时,速冻可快速冻结食品中的水分,既不破坏食物的细胞组织,又能更好地保证其原始营养。
速冻食品对温度要求严格,一般需要达到-18 ℃以下,此温度可抑制食品中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
2 速冻食品的发展概况2.1 国外速冻食品现状目前,世界速冻食品产量已超过6 000 万t,大概有3 500 个品种。
美国是世界上速冻食品生产最大、人均消费量最高的国家,年产量高达2 000 万t,近3 000 个品种,每年人均消费量约90 kg[4];在欧洲市场,目前速冻食品年消费量超过1 000 万t,年人均消费量近40 kg。
中国速冻食品行业发展概况-行业障碍、利润水平、影响因素、技术水平、经营模式

中国速冻食品行业发展概况-行业障碍、利润水平、影响因素、技术水平、经营模式(四)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1、营销渠道门槛食品行业是一个“生产+流通”的行业,完善的经销商等中间渠道以及商超等现代零售终端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进入这些渠道的门槛也越来越高。
从经销商渠道来看,行业内现有大企业几乎在大部分城市确立了稳定的经销商或自建销售公司。
新企业要想进入该行业,不仅需要在销售渠道上投入巨大的资金,还需要较长的时间通过配套人力、物流等支持方能发挥营销网络的效果。
另一方面,从以大卖场等为主的商超渠道来看,由于其规模较大、覆盖面广、影响力较强,因此产品的渠道进入成本较高,进而导致售价相对昂贵,影响消费者的选购意愿;同时,由于商超零售终端的冷柜等销售设施有限,各类相关销售费用越来越高,相比中小企业,行业内的大企业往往能通过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规模化的产品销售来消化该部分成本压力,从而保持自身在品牌、价格上的竞争优势。
因此,食品生产商只有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积累实力,提高企业形象和知名度,才能逐步获得终端客户的认可,从而建立完善的营销渠道和网络。
同时,通过持续对营销网络进行维护和更新,将更具实力的经销商、卖场不断充实到生产商营销网络中,才能持续保持竞争力。
因此营销渠道的建设和维护能力是食品生产商能够在竞争中立足的关键因素之一。
2、品牌门槛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的转变,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更为关注食品的质量安全、营养口感。
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食用需求,行业内的大企业建立了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强大的产品研发体系,并通过长期对产品、品牌的推广,最终获得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认可和对产品品牌的推崇。
因此,市场上的知名品牌都是经过消费者的认同和市场竞争的考验逐渐形成的,信赖名牌、消费名牌,已是一种趋势和必然。
经过多年优胜劣汰的生存竞争,大规模产业竞争格局基本成形,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冻食品冷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在物流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冷链物流作为整个物流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面对的压力与挑战也是巨大的。
一方面,首先要立足于我国冷链物流成长所面对的庞大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从冷链物流的信息建设等方面,不断地拓宽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思路。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等在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防止污染的一项系统工程,其主要应用于农产品、食品、药品等领域。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但超过20%的产品由于冷冻(藏)不到位,在运输过程中被浪费,损耗量居世界首位,导致食品物流成本约占到食品总成本的70%,远远高于国际标准。
国家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冷链运输物流企业健康发展,提升冷链运输物流服务水平,提出了大力提升冷链运输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冷链运输物流标准化体系;积极推进冷链运输物流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共同配送等先进的配送组织模式;优化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理措施;加强和改善行业监管;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力度;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意见。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速冻食品日益成为消费者非常喜爱的新
品。
内陆消费者可以品尝到沿海海鱼制品、让南方品尝到北方饺子、令北方品尝到南方茶点等等。
饮食文化的交汇使各类速冻食品逐步由区域性市场发展成全国性市场,如速冻鱼糜制品主要消费市场由东南沿海地区内陆地区拓展,而速冻面米制品也逐步从北方向南方渗透。
我国速冻食品起步较发达国家晚,虽然近些年发展速度快,但目前我国人均年消费量不足10千克,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加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分工细化,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速冻食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成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我国对速冻食品的消费需求将逐渐与发达国家靠拢。
聚焦国内速冻食品市场,我国食品安全基础仍然比较薄弱,行业监管尚不规范,速冻食品行业发展初期管理的不规范,也导致各类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问题食品时有出现,严重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但随着行业的日益成熟,以及《速冻面米食品》(SB/T10412-2007)、《速冻调制食品》(SB/T10379-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制品》(GB19295-2011)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各类规范等陆续出台,速冻食品行业日益朝着规范管理的方向发展。
聚焦速冻食品行业技术发展,目前冷链配送系统的完善程度是影响速冻食品销售的主要因素之一,冷链配送体系尚不能完全满足速冻食品销售的需要。
如,冷鲜肉、奶制品等虽然已遍布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销售,但三、四线城市推广较少,随着我国冷链配送系统的不断发展,速冻食品的全国性销售范围将更加广泛。
速冻食品冷链物流与其它物流体系的区别是物流配送对象的不同,在冷链物流中主要的配送对象是需要在一定低温的环境中,才可以进行产品质量的保证。
例如,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海产品、肉类、鲜奶及其它速冻食品等等。
在速冻食物物流配送的过程当中,对配送的时刻与温度都有较高的标准。
因为一旦在配送的过程中超过产品的保鲜期,或者温度不符合保质的需要,那么食品的食用价值就会丧失。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速冻食品冷链物流所涉及的产品种类正在呈现上升趋势,在这个过程中,速冻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速冻食品冷链物流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
1、速冻食品变质总量较大
今天,我国因为还缺少相对科学与系统的冷链配送系统及完美的冷藏运输技艺。
因此,每年由于配送的不及时而导致的速冻食品的变质或腐烂的总数会超过上亿吨。
这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丧失,更制约了我国冷链物流的总体成长与发展。
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后果也是相当庞大的。
因此,在物流配送过程当中的食物变质而造成的损耗已经成为制约未来冷链物流进一步成长的首要制约与羁绊。
2、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
在互联网经济日趋繁华的时期,无论是冷链物流的供应商企业或者是下链的单位,都可以经由互联网络来实现对本身的货物的及时监控与跟踪。
虽然,很多冷链物流企业在互联网、信息化建设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由于资金及技术方面的不足,从整体来看,冷链物流
配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是无法满足物流网络使用者的具体要求。
特别是在一些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物流配送的体例还相对原始,内部的信息网络扶植更是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这种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发展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电子商务趋势的到来,所面临的挑战将会是更加的严峻。
3、冷链物流的服务质量有待改进
冷链物流作为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一个主要的分支,所面临的是最后的消费终端。
因此,在全面都提倡服务就是生产力的今天,冷链物流配送企业的服务质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响并决定着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与未来的发展前景。
所以,提高冷链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是物流企业不竭向前成长的必定前提与关键。
但是,从目前物流领域的服务质量的市场调研情况来看,其服务质量水平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4、冷链物流企业之间的不规范竞争影响着冷链物流配送行业的健康发展
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展行业,很多投资方将冷链物流业作为投资的蓝海,来赚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在某一地区的冷链物流配送企业之间存在着不正当的竞争。
比方相互压价,相互攻击的行业行动频频见诸报端,加之在部门及架构的配套举措措施的不完善,和成长损耗不断提高的今天,都为全部冷链物流企业的成长带来了庞大的发展难题。
没有统一的行业范例,各自企业的凭空杜撰行动无益于将来行业竞争力的进步。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冷链物流行业重新洗牌的时刻正逐渐到来,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按照行业的从业规范来进行运营的冷链物流企业才会在未来的冷冻食品的市场份额中赢得更大的发展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