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安全培训
辐射培训和安全防护

辐射培训和安全防护
哎,你知道吗?辐射培训这事儿,简直就是守护我们生命的超级盾牌啊!没有它,我们怎么敢在充满未知辐射的世界里闯荡呢?
想象一下,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辐射,就像一个个潜伏的刺客,随时准备给我们来个措手不及。
但有了辐射培训,我们就好像穿上了隐形的铠甲,变得无所畏惧!
培训里,老师们会详细讲解辐射的种类、危害以及防护措施。
天哪,原来辐射还有这么多门道呢!听了这些,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样,觉得自己的知识库瞬间升级了呢?
而且,培训还会教我们如何使用防护设备,比如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等。
这些设备简直就是我们的守护神啊!穿上它们,我们就好像有了超能力,可以抵御那些可怕的辐射!
但是,光有培训还不够哦!安全防护措施也得跟上!在工作或生活中,我们得时刻警惕辐射的存在,不能掉以轻心。
比如,在辐射源附近工作时,一定要穿戴好防护设备;在不确定是否有辐射的地方,也得先检测一下再行动。
你知道吗?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让我们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所以,安全防护这事儿,真的得做到位!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还有啊,我们还得定期检查防护设备的有效性,确保它们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作用。
万一设备失效了,那我们可就真的成了“裸奔”的勇士了!
所以啊,辐射培训和安全防护,真的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就像我们的左右护法,时刻保护着我们免受辐射的伤害。
朋友们,可千万别小瞧了它们哦!。
辐射安全培训一3篇

辐射安全培训一辐射安全培训一辐射安全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关乎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乎着工作环境的安全与稳定。
在工作中,可能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辐射源,如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
这些辐射源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辐射伤害,因此了解辐射安全知识,是我们保护自己、维护工作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
1、辐射的概念及分类辐射是指在空间或物质中存在的无物质传递的能量,能量的传递方式有电磁波辐射和粒子辐射两种。
根据辐射的能量传递方式和影响范围的不同,可以将辐射分为以下两类:(1)电磁波辐射:电磁波是指在电磁场中传播的一种能量传递方式。
常见的电磁波有光线、射线、无线电波等,常见的光辐射有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等。
在工业生产中,一些机器或设备也会产生电磁波辐射。
(2)粒子辐射:粒子辐射是指带电粒子在运动或发生质子变换时所产生的辐射。
常见的粒子辐射有α、β、γ等射线。
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的辐射源主要有以下几种:(1)天然放射系列:包括自然放射源、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等;(2)人工放射源:包括医疗设备、工业探测设备、核能源设备等;(3)非离子化辐射源:例如紫外线、激光、微波等。
2、辐射安全管理2.1辐射监测及控制辐射监测是指对有放射性源或放射性物质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辐射剂量测定、环境辐射监测和工作人员辐射照射检测等活动的总称。
辐射控制则是指对辐射源和放射性物质的使用进行有效控制,并对辐射工作人员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从而达到保护人员和环境的目的。
在常规工作中,应该严格控制辐射源的使用量并对有放射性物质的场所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不超过安全标准。
2.2人员防护对于辐射工作者,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来减少辐射照射。
一般来说,人员防护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装备防护:例如穿戴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有效减少工作人员身体受到的辐射剂量。
(2)隔离防护:通过隔离防止辐射源辐射向外传播,从而有效减少外部人员的辐射剂量。
辐射安全培训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急性辐射病
短时间内接受大剂量辐射可引起急 性辐射病,如恶心、呕吐、出血等 。
慢性辐射病
长期接受小剂量辐射可引起慢性辐 射病,如贫血、免疫功能低下等。
致癌风险
辐射可增加癌症的发病风险,尤其 是接受大剂量辐射的人群。
生殖与遗传效应
辐射可对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如精子数量减少、胎儿畸形等,并 可能遗传给后代。
放射性污染防护措施与控制要求。 应急处理措施和个人剂量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03
辐射安全培训与教育
培训对象与内容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了解辐射防护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标准。
辐射监测与评估
掌握辐射监测的方法、程序和评估技巧。
辐射安全管理与措施
了解辐射安全管理、应急处理和非放射性环境保护措施。
辐射安全意识教育
02
辐射安全规章制度
国家相关法规与标准
国家辐射安全法律 法规。
放射性污染防治的 相关规定。
国家辐射安全标准 及规范。
企业辐射安全管理制度
辐射安全责任制度。 辐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
辐射工作许可制度。 辐射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个人防护与操作规范
辐射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 辐射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
加强辐射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防护 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辐射事故。
辐射事故案例分析
上海“6•22”放射源丢失事件
2014年6月22日,上海某医院在操作放射源时未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导致放 射源丢失,造成社会恐慌。该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罚。
日本福岛核事故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发生严重事故,导致核物质泄漏, 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该事故引起了全球对核安全的关注和讨 论。
2024年辐射安全培训的基本课程内容(三篇)

2024年辐射安全培训的基本课程内容1.辐射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效应a.放射性和放射性衰变;b.致电离辐射的特点;c.人工辐射源;d.辐射的急性效应与远后效应;e.职业照射的可能危害以及应对其采取的正确态度;f.生育年龄妇女受照的特殊考虑。
2.辐射防护基本知识a.辐射量和单位;b.剂量限制体系—辐射防护三原则;c.贯彻最优化原则的具体办法;d.辐射模式—内照射、外照射;e.基本的防护措施—时间、距离、屏蔽和包容、消散;f.放射性工作场所的分区原则和标志;g.辐射监测及仪表;h.污染控制、个人防护措施和防护衣具(包括呼吸器)。
3.辐射应急基本知识a.应急程度要点;b.应急组织设施和对策要点;c.人工去污、急救措施与预防药物的使用、受害人员的简单自救自护措施;d.应急监测和事故评价的一般知识;e.警告信号、报警。
4.安全法规教育a.辐射安全法规和标准;b.放射性物质及放射源和管理办法、废物管理办法等。
5.职责和相互关系a.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在辐射安全方面的相应职责;b.工作人员和防护人员的相互关系等。
注: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培训的基本内部分成不同级别,对不同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
2024年辐射安全培训的基本课程内容(二)辐射安全培训的基本课程内容通常包括辐射物理学、辐射生物学、辐射防护原则、辐射监测和控制、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内容的详细描述:1. 辐射物理学:介绍辐射的物理性质,包括辐射的种类(如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辐射的能量传输、辐射的半衰期和放射性衰变等基本概念。
2. 辐射生物学:讲解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辐射的生物效应、辐射剂量与生物效应的关系、急性和慢性辐射损伤的症状和后果等。
3. 辐射防护原则:介绍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时间、距离和屏蔽等防护措施,如减少接触时间、增加距离和使用合适的屏蔽物等。
4. 辐射监测和控制:讲解辐射监测的目的和方法,包括环境监测、个人剂量监测和设备监测等。
辐射安全培训

屏蔽防护
使用屏蔽材料
在辐射源和个体之间设置屏蔽材料,如铅、混凝土等,以吸收或散射辐射,降 低个体受到的剂量。
穿戴防护用具
根据工作需要,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具,如防护服、手套、鞋套等,以减少对个 体的照射。
04
辐射监测与应急处理
辐射监测方法与技术
监测设备
了解并掌握常用的辐射监 测设备,如剂量率仪、表 面污染监测仪等。
06
辐射安全实践与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演示与讲解
1 2 3
辐射监测仪器使用
演示辐射监测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开机、 校准、测量、关机等步骤,并讲解使用时的注意 事项。
辐射防护设施操作
演示辐射防护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穿戴防 护服、佩戴个人剂量计、设置警戒线等,并讲解 其原理和效果。
应急处理措施演示
05
辐射安全培训与考核
培训内容与方式
01
02
03
04
辐射安全基础知识
包括辐射源、辐射危害、防护 措施等。
辐射安全操作规程
包括设备使用、应急处理、废 弃物处置等。
辐射监测与评估
包括监测设备使用、数据处理 、结果评估等。
培训方式
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案 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
考核方式与标准
考核方式
工业探伤与辐照事故案例
03
分析工业探伤与辐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案例,讨论其成因和预
防措施。
经验分享与启示
个人防护经验分享
邀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分享个人在辐射环境中的防护经验,如 如何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如何正确使用等。
团队协作与沟通经验
分享在辐射安全实践中团队协作和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 有效的协作机制和沟通渠道的经验。
辐射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辐射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尽可能减少辐射源的使用B. 尽可能增加辐射源的使用C. 只使用高能辐射源D. 只使用低能辐射源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辐射防护的三个主要原则?A. 时间B. 距离C. 屏蔽D. 强度答案:D3. 放射源的分类中,哪个类别的放射源对人体的潜在危害最大?A. I类B. II类C. III类D. IV类答案:D4. 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个人剂量监测的范畴?A. 佩戴个人剂量计B.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C. 记录辐射暴露时间D. 佩戴防护眼镜答案:D5. 在紧急情况下,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A. 立即撤离辐射区域B. 立即通知相关人员C. 继续在辐射区域工作D. 采取防护措施答案:C二、多选题6. 辐射防护的措施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减少辐射源的使用B. 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C. 使用屏蔽材料D. 保持安全距离答案:ACD7. 辐射防护的三个主要原则是?A. 尽可能减少辐射源的使用B. 尽可能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C. 尽可能减少工作人员的暴露时间D. 尽可能增加工作人员与辐射源的距离答案:ACD8.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辐射对人体的影响?A. 辐射的类型B. 辐射的剂量C. 暴露时间的长短D. 工作人员的性别答案:ABC9. 辐射防护的设备包括哪些?A. 个人剂量计B. 屏蔽材料C. 辐射监测仪器D. 安全警示标志答案:ABCD10. 在辐射区域工作时,以下哪些行为是正确的?A. 佩戴个人剂量计B. 遵守辐射防护规定C. 随意接触放射源D. 使用屏蔽材料答案:ABD结束语:通过本次辐射安全培训试题的学习和测试,希望大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辐射防护的相关知识,提高个人防护意识,确保在辐射环境中的安全。
请大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辐射防护规定,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辐射安全培训计划及承诺书

辐射安全培训计划及承诺书尊敬的培训组织者:兹有我单位员工参与贵单位组织的辐射安全培训,为确保培训效果及员工的辐射安全意识,特制定以下培训计划并作出相应承诺:一、培训目标1. 提高员工对辐射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2. 掌握辐射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规操作。
二、培训内容1. 辐射基础知识:包括辐射类型、辐射源识别等。
2. 辐射防护原则:包括时间、距离、屏蔽等防护措施。
3. 辐射监测与评估:包括监测设备使用、数据记录与分析。
4. 应急处理:包括辐射事故的预防、应急响应流程等。
5. 法律法规与标准:涉及辐射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三、培训方式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解、视频教学等方式进行。
2. 实践操作: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辐射防护设备的使用和操作练习。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辐射事故案例,提高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4. 考核测试:通过笔试或实操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四、培训时间与地点1. 培训时间:[具体日期]。
2. 培训地点:[具体地点]。
五、承诺事项1. 我单位将确保所有参与培训的员工按时参加培训,并严格遵守培训纪律。
2. 培训结束后,我单位将组织员工进行复习和讨论,巩固培训成果。
3. 我单位将根据培训内容,修订和完善本单位的辐射安全管理规定。
4. 我单位承诺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辐射安全操作规程,预防辐射事故的发生。
六、其他事项1. 本培训计划及承诺书一式两份,培训组织者与我单位各执一份。
2. 如有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承诺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日期:[填写日期]注:本承诺书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参加辐射安全培训承诺书

辐射安全培训承诺书
尊敬的辐射安全培训主办方:
我自愿参加贵单位举办的辐射安全培训,并郑重承诺如下:
一、我将严格遵守我国有关辐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认真学习和掌握辐射安全知识,提高自身辐射安全意识,确保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违反辐射安全规定。
二、在参加辐射安全培训期间,我将认真听讲、积极提问,努力学习辐射安全知识和技能,确保培训效果。
培训结束后,我将认真总结培训内容,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三、我将严格遵守辐射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辐射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和他人不受辐射伤害。
在工作中发现辐射安全隐患,我将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处理。
四、我将在工作中积极推广辐射安全知识,提高同事的辐射安全意识,共同维护辐射安全。
同时,我将关注辐射安全领域的最新动态,不断提升自己的辐射安全防护能力。
五、我将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不泄露在辐射安全培训中获得的有关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六、我承诺在辐射安全培训期间,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与其他学员互相学习、交流,共同提高。
七、我将在辐射安全培训结束后,定期复习所学知识,确保辐射安全防护技能不过期,不断提高自己的辐射安全防护水平。
八、我承诺自觉遵守辐射安全培训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认真完成培训任务。
九、我将在工作中践行辐射安全理念,切实保障辐射安全,为我国核与辐射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辐射安全培训的参与者,我深知辐射安全的重要性,并将上述承诺视为自己的法律责任。
若违反上述承诺,我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为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
特此承诺!
承诺人:(签名)年月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续表
3.废物处置 1.应尽可能的减少废物的产生; 对产生的放射性固体、液体废物进 2.固体、液体废物应分别收集; 行收集、暂存、整备和处置的过程。 3.用屏蔽材料包容废物箱、桶; 照射由接触累积的废物所引起。 4.应防止声废物容器外表面被污染; •外照射,全身及四肢。取决于在废 5.实验室收集的废物应及时送废物 物处逗留的时间,很难准确估计。 库房临时收储; 评估:无屏蔽情况下, 剂量率 6.定期对废物库废物、解控、整备、 =4.4mSvh-1/每mCi废物 处置 •内照射来 来自废弃容器污染物对 皮肤污染。 评估:在(0.1-10Ci)/cm-2表面污 染水平下, 皮肤剂量=0.8-8mSv;摄入剂量 =0.001-1mSv
1.开瓶分装 对商业放射性制剂进行必要 稀释、转化和分装保存的操 作,是放射性操作量最大, 因而接受剂量风险最高的环 节。
续表
•外照射,全身及四肢。 评估:若无屏蔽,分装1mCi 的 32P源: 全身剂量=70Sv;四肢剂量 =15mSv •内照射,放射源外溢,皮肤 污染。 评估:若1mCi的32P撒到皮肤上: 皮肤剂量=12Sv,内照射剂量 =0.1Sv 4.操作后,检测工作台面、移 液枪,托盘等; 5.检测工作服、手,仔细清洗
低毒组 12.3y 同位素 检测
中毒者 60d 放免 分析
• 使用情况
年度 2015 核素 P-32 C-14 H-3 I-125 2016 P-32 C-14 H-3 I-125 源包装(个) 总活度(mCi)使用人数 117 8 6 3 88 2 8 3 51.35 1.75 1.45 0.2 46.25 0.55 2.35 0.2 59 5 5 3 82 2 8 3
解:
P 1.65 10 20 10 3.3 10
-2 -3 -4
二、放射性实验操作
• 分子杂交
• 同位素检测
单细胞培养
平板培养
或
分 离
三、放射性操作的防护
• 我校经常的使用核素
核素
组别 半衰期 用途
32P 14C 3H 125I
中毒者 14.3d 分子杂交
低毒组 5692y 同位素 检测
受原子核的库仑场或原子的极化场作用,粒 子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粒子的散射轨道
rm θ Z2e φ
φ
Z1e
v
b
r
α粒子径迹是一条直线
径迹是折线
3. 轫致辐射 在原子核的库仑场作用下,带电粒子做加速 运动时部分能量以连续电磁辐射形式放出的过程。
轫致辐射 电子打在荧光屏上 产生X射线 电视机显像管 特征: x 射线能量连续 0 – EMax(电子能量) 电视机 高压15 kV 电子束能量15 keV x 射线能量 0 -15 keV
R R m / 0.0313/ 1.293 103 24.2cm
对32P:
R m 0.542E max 0.133 0.5421.71 0.133 0.794gcm2
R R m / 0.794/ 1.293 103 614cm
• 试分别计算有机玻璃对14C、32P的最大吸收厚度。
续表
2.实验操作 使用分装后的放射性物质进行实验 的期间。 内照射 外照射几乎不用考虑,主要应防止 因放射性食入、吸入而产生的内照 射。来自表面0.1Ci/cm2污染所产生 的剂量: 皮肤≤4Sv 摄入≤564Sv对125I和<34Sv对所有 和51Cr。 3.废物处置 •内照射 来自接触累积废物因摄入引起,相 应1.0Ci/cm-2的表面污染,产生的待 积剂量: 对51Cr和125I, 皮肤=130mSv,摄入=50Sv 对14C、33P、35S和45C摄入<30Sv 1.在铺有吸水纸的托盘内操作; 2.操作51Cr和125I时,用含铅玻璃屏蔽; 3.使用防泼洒盛放样品盒; 4.在实验前、中、后,监测台面、设 备、衣服和手,保持台面清洁; 5.定期采用檫试法,用液闪测定监 测台面; 6.保持实验室清洁卫生; 7.有挥发性放射性物质的操作,在 通风柜内进行。 1.应尽可能的减少废物的产生; 2.固体、液体,及闪烁液废物应分别 收集; 3.液体废物收储废液瓶,于废物库 中转移至不锈钢罐内暂存; 4.定期应检查废液瓶,防止外表面因 废液外溢、遗撒而污染.
• 若空气中125I的导出浓度为8×10-12Cil-1,“参 考人”一年内吸入空气体积为2.4×106l,则在 此临界环境下,工作人员一年内累积吸入的125I 量是多少。 解:
A C V 8 10-12 2.4 106 3.7 1010
7.1 105 Bq 19.2Ci
α β
γ
中子
纸张
铝板
铅板
水泥
• 试分别计算14C、32P的β 射线在空气中的最大射程。 解:
E max (14 C) 0.156MeV, E max (32 P) 1.71MeV
对14C:
.38 1.38 2 R m 0.407E1 0 . 407 0 . 156 0 . 0313 gcm max
i i
ai ai
5 12.0 2 16.0 8 1 3.00 5 12.0 2 16.0 8 1
对于铝:
Al 2.7gcm , ZAl 13.0, ( Ma) Al 26.98
3
因此, 对14C:
(Z M a ) Al Al ( R max )有 ( ) ( R max ) Al (Z M a )有 有
表1. P-32操作的辐射暴露途径及其防护措施
放射性剂量管理水平,剂量:全身=5mSva-1,手=50mSva-1; 剂量率: 全身=2.5Svh-1,手=25Svh-1 暴露途径 防护措施 所有放射性操作,必须穿 戴工作服、乳胶手套
1.在高放区,于上图所示工 作台面上进行; 2.预先通过冷实验,熟练操 作; 3.注意收存用过枪头、排空 的储源容器、手套等废物;
对32P:
(13 / 26.98) 0.0313 0.02cm (5.85 / 9) 1.18
( R max )有 0.5cm
•不同射线电离密度示意图
γ线 硬X线 射线 射线
细胞或生物大分子
• 若空气的平均电离能W=34eV,求32P的射线在空 气(R=613cm)和组织(R=0.8cm)的整个射程内 的平均比电离。
不孕
DNA损伤 体细胞 肿瘤
细胞变异 生殖细胞 遗传效应
随机性效应 单一细胞变异导致
辐射损伤效应
确定性效应与随机性效应
随机性效应 确定性效应
几 率
严 重 程 度
剂量
阈值
剂量
• 若电离辐照的总危险度为1.65×10-2Sv-1,求 20mSva-1全身当量剂量的照射可能引发的个人严 重自身疾患或遗传疾患的概率。
解:
有机玻璃的分子式为C5H8O2,密度 1.18gcm3 ,有
效原子序数和原子质量为:
2 Z 5 6 2 2 82 8 12 i i 5.85 5 6 2 8 8 1 i Z i
Z eff
M a,eff
M M
续表
4.放射源室 低能源失控和失盗,将会因 放射性物质泄漏,导致皮肤 污染、因摄入而产生内照射, 可能引起严重生物学效应, 因此需对其进行全程监控。 签收到货的放射源统一存放 于储源室,使用后剩余的源 及暂时未处置的废弃源也存 放于储源室。 1.具备安全门窗防盗及技防布 防设施; 2.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3.实行放射源出入的台账管理; 4.当天未用完的放射性物质应 返回库房保存。
续表
4.放射源室 放射源属于危险品管制范畴, 失控和失盗将引起社会恐慌, 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会对普通 人产生意外的内、外照射, 因此需对其进行全程监控。 储源室用于存放统一签收到 货的放射源,存储剩余的使 用源及暂时未处置的废弃源。 1.具备安全门窗防盗及技防布 防设施; 2.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3.实行放射源出入的台账管理; 4.当天未用完的放射性物质应 返回库房保存。
• 若空间某点相应于2.5×10-2mGyh-1剂量率的32P源 射线的注量率为2.3×105m-2s-1,求距此点30cm 处相应源的活度为多少微居。
解:
A (4r 2) 2.3 105 (4 3.14 0.32)
2.60 106 Bq 7Ci
• 用一窗半径为4.5cm,对32P的探测效率约为33% 的表面沾污仪检查一大面积污染源,若对第一类 放射性表面污染控制水平为3.7×10-1/cm2,求 沾污仪的实测计数的控制水平。 解:
4.5 2 n r 3.14 ( ) 0.33 0.37 1.94cps 2
2
116护措施 所有放射性操作,必须穿戴 工作服、乳胶手套
1.开瓶分装
1)在高放区,如上图所示工 •外照射 作台面上进行;2)预先通过 操作125I和51Cr时,在未防护情 冷实验,熟练操作;3)注意 况下,完成活度为1mci 源的分 收存用过枪头、手套等废物; 装,产生的剂量: 4)操作后,检测工作台面、 全身≤1Sv,四肢≤10Sv 源罐,源罐用檫试法检测; •内照射 1mci的125I和51Cr泼洒 5)检测工作服、手,仔细清洗; 到皮肤上,产生的待积剂量为:6)有挥发性放射性物质的操作, 130mSv。 应在通风柜内进行。
解:
E 0.693 106 S空 33cm-1 wR 34 613 E 0.693 106 S组 2548 mm-1 wR 34 0.8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作用
1.电离激发
+ + ++ + -+ -
e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