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撒哈拉以南非洲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第四节澳大利亚知识点整理和题目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第四节澳大利亚知识点整理及题目练习撒哈拉以南非洲知识点1.黑种人的故乡⑴位置和范围①位置a.纬度位置: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地处热带b.经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0°W~50°E,位于东半球c.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长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②范围:本区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
面积约占非洲面积的4/5,它同北非共同组成完整的非洲大陆⑵居民与文化①居民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
目前,该区域的黑人占总人口的90%以上,他们有着多种多样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原始的宗教②文化黑种人大多都能歌善舞,具有音乐、绘画、雕刻等方面的天赋。
如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远播欧美和世界其他地区,如节奏强烈的歌舞艺术⑶高原为主的地形⑷河流①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6671千米),注入地中海②刚果河——水量次于亚马孙河,注入大西洋⑸气候①“热带大陆”赤道和南北回归线都穿过本区,非洲是世界上跨热带面积最大的洲,气候炎热,因而被称为“热带大陆”②气候分布的特点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非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③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2.快速发展的经济⑴丰富的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①矿产资源: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丰富,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
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石油、铀、铜、铁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很大②动植物资源: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的前列。
非洲热带雨林地区的名贵树种主要有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等。
非洲还是咖啡、椰枣和油棕等作物的原产地撒哈拉以南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⑵单一商品经济由于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出口矿产、木材、畜产或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初级产品,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
初一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知识点总结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赤道穿过中部,绝大部分地处热带。
受纬度位置和地形影响,气候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被称为“热带大陆”。
撒哈拉以南非洲以黑种人为主。
2.分布最广的气候是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具有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的特点。
3.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自南向北分布有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
位于东非高原上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 895米,为非洲最高峰。
4.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
赤道附近的刚果河是非洲水量最大的河流。
5.丰富的资源矿产资源——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石油、铀、铜、铁等矿产储量也很大。
生物资源——咖啡、椰枣、油棕和香蕉的原产地。
6.非洲经济落后的原因①长期遭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工业得不到发展;②出口矿产、木材、热带经济作物等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7.经济快速发展(1)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2)商业的发展,消费的增长是推动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3)努力改变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的局面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肯尼亚是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家,尼日利亚、安哥拉等产油国的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发展迅速。
8.人口、粮食、环境问题(1)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第一位,产生了严重的粮食和环境问题。
(2)粮食问题: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加之许多地方经常受旱灾威胁,粮食供应不足,产生严重的粮食问题。
(3)环境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对粮食和肉类的需求量增大,砍伐森林,开垦草原,或放牧过多的牲畜,导致土壤肥力丧失,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澳大利亚1.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南回归线大致从中部穿过,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与亚洲隔海相望。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2.特有动物:袋鼠、鸭嘴兽、鸸鹋、考拉等。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知识点总结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知识点总结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与边界撒哈拉以南非洲,简称撒非,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该地区包括非洲的全部大陆,约占非洲总面积的98%。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北部和西部与撒哈拉沙漠相邻,南部与博茨瓦纳和南非接壤,东部与印度洋相连,东南部与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相邻。
二、地形地势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地势多样,其中包括沙漠、高原、平原、山脉等。
撒哈拉沙漠是该地区最显著的地貌特征,占据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大部分面积。
沙漠的地势相对平坦,沙丘连绵起伏。
此外,该地区还有赞比西河流域的低地平原、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东非大裂谷等地势特征。
三、气候特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多样,主要包括撒哈拉沙漠的极端干燥气候、赞比西河流域的热带湿润气候以及东非大裂谷的高原气候等。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年降水量很少,温度变化大,白天炎热,夜晚寒冷。
而赞比西河流域则气候湿润,年降水量较丰富,气温适宜。
东非大裂谷的高原气候则受到海洋气流的影响,气候相对温和。
四、自然资源撒哈拉以南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金、银、铜、锰、钴等矿产资源。
尼日尔、尼日利亚、安哥拉等国是该地区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产地。
此外,该地区还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如可可、咖啡、棉花、棕榈油等。
五、人口与主要城市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众多,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之一。
其中,尼日利亚是该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南非、埃及、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国家也人口众多。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城市有拉各斯、约翰内斯堡、开普敦、开罗等。
六、文化与语言撒哈拉以南非洲拥有丰富多元的文化和语言。
该地区有众多的部落和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语言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斯瓦希里语、豪萨语、伊博语、约鲁巴语等。
七、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仍有很大的潜力与机遇。
该地区的经济主要以农业、矿业和旅游业为支柱。
农业方面,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种植谷物、棉花、咖啡等农产品。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知识点总结

◆位置和范围a)纬度位置: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地处热带b)经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0°W~50°E,位于东半球。
c)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长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d)范围:本区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
面积约占非洲面积的4/5,它同北非共同组成完整的非洲大陆。
◆地形地势a)地形特点: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东南部从北向南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b)地势特点:东部和南部高,中部、西部和北部低,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c)主要地形区: “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非洲的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刚果盆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东非大裂谷——世界陆地上最大的断裂带d)海岸线平直,海湾、岛屿少。
◆气候a)气候特点:终年炎热多雨。
b)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非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气候。
◆河流和湖泊a)河流:非洲的四条主要大河流: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
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6671千米),注入地中海刚果河——水量次于亚马孙河,注入大西洋b)湖泊:非洲最深的湖是坦噶尼喀湖,非洲最大的湖泊是维多利亚湖。
◆自然资源本区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富饶大陆”之称。
a)动植物资源: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的前列。
b)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矿产资源: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
c)水力资源丰富:刚果河是世界上水能蕴藏量最丰富的河流。
◆居民a)居民: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几内亚湾沿岸、刚果盆地及海拔较低的高原地区。
主要以黑人为主。
b)语言:英语、法语和葡萄牙语。
c)非洲历史上曾创造过灿烂的文明。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本区以单一商品、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地区》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第1课时:地形、气候和河湖)

三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河湖
找一找
读图,找出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 马拉维湖和乍得湖。 ➢ 维多利亚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 坦葛尼喀湖:世界第二深湖 ➢ 马拉维湖:世界第四深湖 ➢ 乍得湖:国际性湖泊
乍得湖
坦噶尼喀湖
维多利亚湖 马拉维湖
四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
找一找
读图,非洲都有哪些气候类型? 它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 热带雨林气候 ➢ 热带草原气候 ➢ 热带沙漠气候 ➢ 地中海气候
1.以乍得首都恩贾梅纳为例,说说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
热带草原气候特点:全年高温 ,有明显的干湿季。
四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
活动探究 分析探究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茅草屋
茅草屋是非 洲典型的民居, 分布广泛。一般 用树枝、木棍构 架,房顶铺茅草。
墙体用树枝、木棍 构成,比较薄,透 气性好。
➢ 气候分布特点 1.以热带气候为主,没有温带 和寒带; 2.气候呈带状,以赤道为对称 轴向南北呈对称分布; 3.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四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
活动探究 分析探究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茅草屋是非 洲典型的民居, 分布广泛。一般 用树枝、木棍构 架,房顶铺茅草。
恩贾梅纳多年平均各月气温与降水量
茅草屋
1.以乍得首都恩贾梅纳为例,说说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
2.谈谈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
四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
活动探究 分析探究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全年高温
最高26°C
最低15°C 最高175mm
七年级地理下期后半部分知识点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世界最大的沙漠—沙漠以南,东临洋,西临洋。
本区绝大部分地处带。
2.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人的故乡。
该区域的黑种人占总人口的以上。
3.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河,世界最大盆地是盆地,非洲最高峰是山,非洲最大的岛屿为岛,它和非洲大陆之间隔着海峡。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为主。
本区的高原有、、。
5.非洲居民大都能歌善舞,具有、、等方面的天赋。
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矿产资源的宝库,、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和的原产地。
7.由于历史上长期的占领和掠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主要出口或等初级农矿产品;进口等工业制成品。
8.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们面临的三大问题是、、。
非洲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位居世界。
速度远低于的速度。
成为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
9.非洲的气候特点是:。
赤道附近是气候,向南向北依次是气候、气候,气候。
其中气候和气候面积广大。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和。
本区分布最广的是气候。
该气候的特点是:。
10.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A 海,B 运河C 海,D 沙漠E 河,F 河G 岛H 海峡1.澳大利亚的三个称号:“”、“”、“”。
2.在澳大利亚国徽上有两种动物,它们是跳远名将——和体形庞大的。
澳大利亚有许多特有生物如:、、、等。
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是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生物种类。
3.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和出口最多的国家。
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地发展养羊业,形成三个不同的牧羊带。
由东南和西南沿海向内陆依次为:,,。
澳大利亚的养羊业化、化程度高,耗用少。
所产和主要用于出口。
4.澳大利亚丰富,品种多。
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澳大利亚发展了业。
澳大利亚生产的矿产品以上用于出口,只要销往、、、等亚洲国家。
澳大利亚主导产业主要为、和。
5.澳大利亚的人口主要集中主要分布在。
首都。
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悉尼的主要建筑是。
6. 澳大利亚的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是,中部是,东部是。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三课笔记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三课笔记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 地理位置:撒哈拉以南非洲位于东半球,赤道横贯中部,北至地中海,南至南极,西至大西洋。
2. 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气候,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3. 地形:主要地形包括高原、山地和盆地。
著名的非洲大裂谷从东到西贯穿非洲大陆。
二、资源与经济
1. 矿产资源:撒哈拉以南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钻石、铜、石油等。
2. 农业:农业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经济支柱,主要农作物包括玉米、小麦、稻米、棉花等。
3. 旅游业:撒哈拉以南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旅游业是其重要的经济来源。
三、人口与文化
1. 人口: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众多,但分布不均。
人口增长迅速,但教育水平较低。
2. 文化:撒哈拉以南非洲拥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包括音乐、舞蹈、艺术和手工艺等。
许多国家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语言。
3. 社会问题: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许多社会问题,如贫困、饥饿、卫生条件差、教育落后等。
四、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1. 面临的挑战: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许多挑战,包括资源枯竭、环境破坏、政治不稳定和经济落后等。
2. 未来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需要加强经济多元化,提高教育水平,改善卫生条件,保护环境和解决社会问题。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支持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知识点1黑种人的故乡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2)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
(3)纬度位置:赤道穿过其中部,南、北回归线分别穿过其南部和北部,绝大部分地处热带。
2.范围:绝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
3.居民和文化(1)居民与民居: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
茅草屋是非洲典型的民居,分布广泛。
(2)文化:黑种人大都能歌善舞,具有音乐、绘画、雕刻等方面的天赋。
知识点2快速发展的经济4.资源概况:是矿产资源的宝库,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
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石油、铀、铜、铁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很大。
生物资源丰富,是咖啡和油棕的原产地。
5.经济发展(1)特点及形成原因:由于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形成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的经济特点。
(2)快速发展的经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很多国家,努力改变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生产的情况,使经济稳步增长。
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商业的发展,消费的增长,成为推动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知识点3人口、粮食与环境6.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1)人口问题: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
(2)粮食问题:长期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
因此,粮食供应不足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问题。
这里的许多居民,特别是常受旱灾威胁的热带草原地区的居民,经常忍受饥饿的煎熬。
(3)环境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更多的牲畜。
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名师点拨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问题的解决措施(1)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撒哈拉以南非洲
1.位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处于低纬度热带地区(被称为“热带大陆”)。
A几内亚湾B东非大裂谷 C马达加斯加岛 D好望角E刚果盆地
F南非高原 G东非高原 H乞力马扎罗山 I尼罗河 J红海
2.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以高原为主。
被称为“高原大陆”
3.气候:本区的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4.人种:本区90%以上是黑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
5.“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发达国家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
进口工业制成品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出口物品主要有矿产、森林、畜产等初级产品:进口物品为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
这样的经济特点使非洲许多国家失去了市场主动权。
①概念: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生产的经济;
②弊端:初级产品价格低廉,工业制成品价格昂贵,制约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③形成原因:长期受到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控制;
④出路:发展多样化农业,振兴民族工业,建立出口加工区,发展旅游业,以改变本国经济依赖单一产品的局面。
举例:尼日利亚、安哥拉等国家的化学工业、机械工业;肯尼亚的花卉业和旅游业。
6.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①人口问题
②粮食问题
③环境问题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人口增长过快,超过粮食及经济增长速度,已构成了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
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和控制,本区科学技术落后,农牧业
生产水平很低,粮食始终不能自给。
而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解决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保护自然环境。
●热带经济作物的故乡,如咖啡、可可。
●矿产资源在世界中占有有重要地位,如金刚石(刚果)、黄金(南非)、尼日利亚(石油)、铜(赞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