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地形图测绘坐标测量
苏一光全站仪坐标测量教程

坐标测量是全站仪的主要功能之一,它主要是用于把工程建设区域内的地面物体的位置和形状,以及地面的起伏状态,依照规定的符合和比例尺,绘成地形图,为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必要的图纸和资料。
通俗讲就是测出坐标绘地形图。
具体步骤如下表:一、准备工作:架仪器,架子顶面要保持水平,如果土质松软,则将架子踩入土中,把仪器放到架子上,拧紧固定螺旋,然后把三个脚螺旋调至居中。
把仪器对中,初平,精平。
二、开机,点击“FOISurve_TS”图标,选择“新建项目”,输入新文件的名称,保存。
然后进入常规测量程序,在常规测量程序中选择坐标测量。
三、设置测站点和后视点。
在进行测量之前,必须设置测站点,测站点就是架设仪器的点。
点号为1,输入测站点的坐标,NO为北向坐标,EO为东向坐标,ZO为高程。
输入仪器高,目标高(棱镜高)。
四、测站设完后,设置后视。
后视点即是参照物,可以有三种表示方法。
第一,指北方向;第二,指北方向,同时有坐标,并且E=0;第三,一个已知点的坐标。
有了测站和后视,就建立了一个坐标系,有了坐标系就可以测坐标了。
该仪器后视有坐标定向和角度定向两种方式,在这选择坐标定向。
输入后视点坐标。
该坐标是自己定的。
五、沿指北方向量出8米,具体数值可以结合场地情况,不过要和北向坐标数值相一致。
测站点北向坐标为100,后视点为108,所以量出8米,在8米处架立棱镜,然后点击计算,用望远镜瞄准后视点棱镜中心,再点击设角,再点击检查。
此时会弹出一个测站设置----检查对话框,,点击观测,仪器会显出后视点理论值和后视点实际值,看两值差多少,如果不是很大,则成功了。
六、解释一下最下方符号的含义。
最左下角有个仪器形状的符号是“测站设置键”,点击它可设置测站和后视,再过一点是目标设置键,点击它可在测量过程中改变目标高(棱镜高),再过一点是测距参数键,可以设置测距的相关条件和信息,不懂就不要点。
再过是单位设置键,设置屏幕显示信息的单位,不要点。
再过是左、右盘状态,如果显示Ⅰ是左盘,显示Ⅱ是右盘。
如何使用全站仪进行地形图测量

如何使用全站仪进行地形图测量地形图是地貌特征在纸面上的图形表达,对于地理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以及城市规划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全站仪作为一种现代化测量仪器,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地形图测量。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全站仪进行地形图测量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一、仪器准备首先,使用者需要确保全站仪与计算机或数据采集器进行连接,并确保设备之间的通信正常。
此外,还需要确保全站仪的电池电量充足,并为其设置正确的操作参数,如坐标系、测量单位等。
准备工作的完成对于后续的测量过程非常重要。
二、设置测量控制点在进行地形图测量之前,需要设置一系列的测量控制点,以便于后续测量及数据处理。
控制点的设置应该密布于地形图区域,并且选取地势较高或明显特征的位置作为控制点。
同时,在设置控制点时,需要将其与已知的基准点进行校正,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测量地形分段全站仪的测量范围是有限的,因此在进行地形图测量时,需要将测区划分为若干个分段。
每个分段内,都需要设置测量控制点,并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程、平面和方位角的测量。
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对于地形图的精度至关重要,因此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避免各种误差,如大气折射误差、仪器误差等。
四、数据处理与绘图完成地形测量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最终的地形图。
首先,应该导入测量数据至计算机或数据采集器,并使用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处理过程主要包括数据的配准、去噪、插值和反演等。
最后,可以根据处理后的数据,使用绘图软件进行地形图的绘制。
五、地形图的应用地形图作为对地表特征的图形化表达,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
在地理学中,地形图常常用于研究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在农业科学中,地形图可以提供农田的地形、坡度、土壤类型等信息,有助于优化农田规划和农作物的种植。
在城市规划中,地形图可以用于分析城市地貌、地形变化,为城市规划提供依据。
六、使用全站仪测量地形图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全站仪进行地形图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保持测量装置的稳定。
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地形图的测绘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步:
1. 建立测量控制网: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控制点布设位置,通常使用全站仪或GPS等测量仪器测量控制点的精确坐标,并通过观测数据进行精确计算和处理,建立测量控制网。
2. 测量地形点:利用全站仪或GPS等测量仪器,在测量控制网的基础上,对地形点进行测量,包括山峰、河流、湖泊、道路等地形特征。
3. 建立地形数据模型:通过对测量得到的地形点进行处理和拟合,建立地形数据模型,使得地形图能够真实地反映地面的特征。
4. 生成地形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软件,将建立的地形数据模型转化为地形图。
地形图中包括等高线、地形图标注、地域分区等信息,以直观、引人注目的方式展现地面的特征。
5. 审核和修订地形图:地形图生成后,需要进行审核和修订,确保地形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根据需要对地形图进行修改和更新,以反映最新的地形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可能会因具体的地理环境、精度要求和测量设
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测量技术和工具。
工程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及基本要求

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一般都要使用地形图。
在某些情况下,当现有地形图的内容、比例尺或现实性等不能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时,则需要进行专门的地形测绘,包括水下地形测绘。
一般来说,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初步设计阶段可选用1:1000、1:20 00、1:5000、1:10000比例尺,施工图设计、竣工验收阶段往往选用1:1000、1:500的比例尺。
一、工程地形图的测绘方法(1)全站仪数字测图全站仪数字测图是工程大比例尺地形测绘的主要方法,基于全站仪的数字测图系统主要有两种类型:1、分为数字测记模式(全站仪+电子手簿或人工记录数据再传输至成图系统中经处理生成数字图,内业成图);2、电子平板模式(全站仪+便携计算机或PDA个人数据助理,实地成图),实现“所见即所测,所见即所得”。
数字测图系统具有基本数据编辑加工、图形分层、符号配置等功能外,有些还具有属性数据录入与挂接、由离散点构建不规则三角网进而生成等高线、影响数据集成与叠加和不同数据格式转换等功能。
(2)GPS RTK数字测图技术,此方法完全与全站仪类似,利用RTK系统代替全站仪或与全站仪组合使用。
GPS RTK数字测图(3)数字摄影测量和遥感测图:对于大范围的地形图以及大型工程建设场地测绘等,可以 利用航摄影像、遥感影像、机载激光雷达扫描系统LIDAR或使用轻型飞机摄取影像,使用数字摄影测量或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生产生成DOM(数字正射影像图)、DEM(数字高程模型)、DRG(数字栅格地图)、DLG(数字线划地图)以及复合模式组成。
(4)车载移动测图系统测图 ,又称移动道路测量系统(MMS),以车辆为平台,集成 GPS接收机,视频传感器CCD,惯性导航系统INS,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快速采集道路和两旁的地形数据成图。
二、工程地形图测绘碎步测量的具体要求(1)全站仪数字测记模式:1 仪器设置:仪器对中偏差不大于 5mm。
要通过测定较远的另一已知点进行检校,平面位置较差不超过图上0.2mm,高程较差不超过1/5基本等高距。
地形图测绘仪器清单

地形图测绘仪器清单一、RTK一套1、主机(充电)2、手簿(充电)3、数据线4、手簿主机连接线4、碳素杆5、手簿托架6、电池7、充电器等8、出省或信号不好时要考虑采用电台模式或GPRS的通讯模式,采用电台模式时要携带电台一套、电瓶以及充电器等,采用GPRS模式是要携带脚架、基座及连接器,采用CORS模式时不需携带脚架、基座及连接器二、静态GPS四台1、主机(充电)2、数据线3、连接器(重要)4、电池5、充电器6、小卷尺7、记录纸8、笔三、全站仪一套1、主机(充电)2、数据线3、USB口-串口转接头4、电池5、充电器6、脚架(区分公英制)7、5米对中杆8、3米对中杆9、棱镜(要与对中杆配套)10、对讲机四、水准仪一套1、主机2、脚架3、2米标尺一副(区分4687、4787)4、2公斤尺垫一副5、记录手簿6、50米皮尺14、仪器校正针五、笔记本电脑1、电池适配器2、鼠标3、USB口-串口转接头(同上)4、移动硬盘或U盘5、接线板若干六、打印机1、电源线2、打印机—电脑连接线3、打印纸七、控制点标志1、控制点标志20只2、道钉(长标志、短标志若干)3、小铁钉若干4、工兵铲5、洋锹6、洋镐7、铁锹8、泥桶9、水桶10、抹子11、榔头八、个人绘图用品1、工具包2、夹板3、2H铅笔4、圆珠笔5、铅笔刀6、橡皮7、20cm直尺8、铅笔袋9、白纸10、记号笔11、喷漆12、榔头13、道钉14、铁钉15、20米皮尺16、手持测距仪2九、参考资料1、地形图图式2、工程测量规范3、必须的电子数据十、其他1、雨鞋2、雨衣3、雨伞4、草帽5、公路防护衣(道路作业时)6、木桩(放样时需要)7、钓竿(测量河床断面时需要)十一、个人用品1、个人生活用品2、所需现金3、个人身份证4、手机(带充电器)5、工作服6、工作鞋7、水杯注:1、所有仪器在出外业之前都要被检查校正,包括水准仪的圆气泡、i角;全站仪的圆气泡、长气泡、对点器;基座的圆气泡和对点器等;设置好GPS的通讯模式。
全站仪怎么样测坐标和高程

全站仪测量坐标和高程的方法全站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测量和地质勘探等领域的高精度测量仪器。
它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从而可以用来测量不同位置的坐标和高程。
下面将介绍全站仪测量坐标和高程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1. 准备工作在进行全站仪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全站仪:在开始测量之前,需要对全站仪进行校准,确保其水平仪、垂直仪和距离测量装置的准确性。
具体校准方法可参考全站仪的说明书。
•设置基准点:在即将进行测量的区域中,选择一个相对稳定的点作为基准点。
该点的高程可以通过其他测量手段如水准仪进行确定。
2. 测量坐标步骤一:设置观测点在测量区域中选择几个观测点,这些观测点应该以基准点为参考,并尽可能分布在整个测量区域内。
步骤二:测量水平角使用全站仪测量水平角,将其对准基准点,记录读数。
然后将全站仪对准每一个观测点,分别记录读数。
步骤三:测量垂直角使用全站仪测量垂直角,将其对准基准点,记录读数。
然后将全站仪对准每一个观测点,分别记录读数。
步骤四:测量斜距使用全站仪的距离测量功能,分别测量观测点到基准点的斜距。
将全站仪对准基准点,记录斜距读数;然后对准每个观测点,分别记录斜距读数。
步骤五:计算坐标利用测得的水平角、垂直角、斜距数据,可以通过三角形计算方法计算出各个观测点的平面坐标。
具体计算方法可参考全站仪的说明书。
3. 测量高程步骤一:设置观测点在测量区域中选择几个观测点,这些观测点应该以基准点为参考,并尽可能分布在整个测量区域内。
步骤二:测量水平角使用全站仪测量水平角,将其对准基准点,记录读数。
然后将全站仪对准每一个观测点,分别记录读数。
步骤三:测量垂直角使用全站仪测量垂直角,将其对准基准点,记录读数。
然后将全站仪对准每一个观测点,分别记录读数。
步骤四:测量斜距使用全站仪的距离测量功能,分别测量观测点到基准点的斜距。
将全站仪对准基准点,记录斜距读数;然后对准每个观测点,分别记录斜距读数。
建设项目1:500地形图测绘测量要求

测绘项目名称1:500地形图测绘服务标准和要求一、基本要求1. 地形图碎部点高程注记至0.01m。
2.地形要素测绘与表示,要按规范与图式执行。
3. 地形图测绘完成后,作业员应详细地进行自我检查与整理,测区要统一对所测图幅进行检查。
4. 地形图内容表示要合理、齐全、综合取舍要恰当,主次分明。
5.地貌测绘要正确,表示要合理,微貌显示要逼真。
二、数据采集方法1.在空旷地区且能满足RTK测量条件的地方,直接采用RTK技术采集碎部点三维坐标数据,并将采集的碎部点按编码存入电子手簙。
2. 在居民区或RTK信号较差的地方采用全站仪采集数据。
使用全站仪在各级控制点上设站、定向、检查,采用极坐标法采集地形、地物点三维坐标,利用全站仪内部存储器记录地形、地物点观测顺序号、三维坐标和编码,在野外现场绘制草图,并标注观测顺序号。
测站上要记录观测错误的数据的顺序号,以便内业进行数据删除。
数据采集时,地物点、地形点测距的最大长度应不超过200米,应遵守“看不清不测”的原则。
三、仪器设置及测站检查地形测图时仪器的设置及测站上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2.照准一图根点标定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0.05m,高程误差不应大于0.05m;3.仪器高、棱镜高应量记至毫米。
四、数据处理将RTK手簙或全站仪记录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检查,删除错误数据后,将数据格式转换为CASS2008软件数据格式,利用软件展绘野外采集数据点号(即观测顺序号)(或编码)。
1.图形编辑对照野外绘制的草图,利用展绘到计算机软件上的点号(或编码)进行地形图的编辑,根据相应图式、规范和设计书要求对地物进行分层、编码。
2. 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舍本测区地形图测绘内容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怎么用全站仪测量数据绘图

怎么用全站仪测量数据绘图?绘制成图的具体步骤1.数据采集和输入按照草图法数字测图模式在野外采集了数据后,经过数据通讯将全站仪内存中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生成数字成图软件格式的数据文件,就可以用CASS7.0成图软件在室内绘制地形图了。
2. 定显示区定显示区就是根据坐标文件中的最大最小坐标定出屏幕窗口的显示范围。
操作过程是先在绘图处理菜单中选择“定显示区”,之后便弹出图5.1所示的文件选择对话框,在此框中选择数据文件并按“打开”,即完成定显示区。
结果如图5.2所示图5.1坐标数据文件选取图5.2 定显示区结果3.展点:打开CASS,在标题栏中点击绘图处理,在其子目录中找到展外业测点点号,然后选择成图比例尺,然后选择坐标数据文件(图5.3所示),选取坐标数据文件并按“打开”键,便可在屏幕上展出野外测量的点号如图5.4所示。
图5.3 坐标数据文件选取图5.4 展点图4. 连线:即根据外业草图用CASS工具和符号把相连的点位连接起来,把测区地物地形如实的反映出来。
在连线过程中应当注意陡坎连接,陡坎连接后拟合时示坡线经常两边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摸索出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法,即在连接陡坎时多点几个节点,特别是在坎拐弯和坎角,这样就能很好的控制示坡线的方向。
5.勾绘等高线:勾绘等高线有两种方法:(1).CASS依据测点自动生成,在山区地貌不是十分复杂,地物不多的情况下比较实用,但是生成等高线后图形文件变的比较大,为后期处理带来许多不便,在微机配置不高的情况下一般不要用。
(2)手工绘制等高线:等高线在绘制时会自动拟合,线体有很多节点,在修改时非常麻烦。
我在绘图中探索出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使等高线修改变的非常简单。
方法如下:在绘制等高线时不要直接使用绘制等高线工具,而使用复合线工具来绘制等高线,因为复合线非常容易拉动修改。
在等高线绘制完后可以批量拟合复合线,然后把拟合后的复合线加注等高线属性即可。
这样画出的等高线套合的非常好,非常漂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代表控制点 D:代表碎部点
D1
C3 C2 C1D4 D2 D3
C4
C11
C5 C6
C7
C10 C9
•1数据准备
第二部分 地物测量
第一部分 对中整平
•1架设三角架 将三角架伸到适当高度,确保三腿等长、打开,并使三角架顶面
近似水平,且位于测站点的正上方。将三角架腿支撑在地面上,使其 中一条腿固定。 •2安置仪器和对点
将仪器小心的安置到三角架上,拧紧中心连接螺旋,调整光学对 点器,使十字丝成像清晰。双手握住另外两条未固定的架腿,通过对 光学对点器的观察调节该两条腿的位置。当光学对点器大致对准测站 点时,使三角架三条腿均固定在地面上。调节全站仪的三个脚螺旋, 使光学对点器精确对准测站点。
此处计算的方位角是以 全站仪所处点位作为起 始点,棱镜所处点位作
为结束点
根据点之记上控制点坐标,计算导线各边坐标方位角
““ 输计 入算 ””
计算得到的角度75.4207代表75度42分07秒,即α12=75°42’07”
•2定向 在控制点(如:C1)安置全站仪,并对中整平 在C1相邻两点中的任意一点(如:C2)架设棱镜,并对中整平 全站仪瞄准C2棱镜中心 【开机】——【常规】——【角度测量】 按【R/L】,将HL切换成HR,如果已是HR,则略过本步
第三部分 地形图绘制
•1确定图纸西南角点坐标 根据测区内所有控制点的坐标, 顾及比例尺,确定西南图角点 坐标,使控制点全部落在图幅 内,并分布在图纸居中位置
•2将全部控制点按坐标绘制在图纸上
•3绘制碎部点 根据测得的碎部点坐标, 在图纸上绘制碎部点
•4连接碎部点成图
•3利用圆水准器粗平仪器
调整三角架三条腿的高度,使全站仪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4利用管水准器精平仪器
①松开水平制动螺旋,转动仪器,使管水准器平行于某一对角螺 旋A、B的连线。通过旋转角螺旋A、B,使管水准气泡居中。
②将仪器旋转90°,使其垂直于角螺旋A、B的连线。旋转角螺旋 C,使管水准气泡居中。
•5精确对中与整平
此处输入的方位角是以 全站仪所处点位作为起 始点,棱镜所处点位作
为结束点
按【置盘】,输入坐标方位角α12
只有全站仪位置改变时, 才需要重新做此步
•3测量坐标 将对中杆(带棱镜)放置在碎部点(如:D1) 全站仪瞄准棱镜中心 【坐标测量】——【测站】,输入全站仪所处点位的坐标* 【测量】 记录N、E 将对中杆放置在下一个碎部点(如:D2),重复除*步外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