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膳食纤维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降血脂功能食品的发展

降血脂功能食品的发展

降血脂功能食品的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趋向于高糖高脂,从而导致高血脂患者急速增加。

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食品应运而生,并具有广阔市场。

本文就高血脂产生的机制、危害以及食品中降血脂的功能成分进行综述,并对降脂功能食品的开发和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字:降血脂功能食品功能因子引言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指血中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脂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险因素,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转变,高血脂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对高血脂的研究、预防、治疗也步入了一个新台阶。

而高血脂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采用药物医疗作用甚小。

而膳食补充是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疗法。

开发研究含有降低血脂活性成分的天然食物以及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目前各种辅助降血脂功能食品原料主要以传统中草药或提取物、普通食品浓缩物及新兴的多肽蛋白类为主。

本文就针对高血脂的产生机制、降脂功能成分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降血脂功能食品研究的发展前景。

1高血脂产生机制及危害[1-3]血脂,指血液中所含脂类的总称。

人体血浆中的脂质主要包括: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B脂蛋白、磷脂和游离脂酸等。

它们在血液中含量高低受到年龄、性别、饮食成分、脂质代谢功能、遗传因素、精神活动和疾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处于动态平衡。

肠道吸收的外源性脂类、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脂类及脂肪组织贮存、脂肪动员都需经过血液,故血脂水平可反映全身脂类代谢的状况。

正常情况下,大部分血脂可由动脉内膜渗入动脉壁,再由动脉外膜的淋巴管排出,人体脂质的合成与分解保持动态平衡;由于饮食(高脂、高胆固醇、高碳水化合物食品过量等)、疾病(肥胖病、糖尿病等)、激素等因素则会引起脂质代谢紊乱。

可溶性膳食纤维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

可溶性膳食纤维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
i f b e r c o mp o s i t e s h a v e o b v i o u s l i p i d - l o we r i n g e f f e c t i n t h e h y p e r c h o l e s t e r o l e mi a mi c e .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 t u d y i n p o p u l a t i o n f o u n d t h a t s o l u b l e d i e t a r y ib f e r a n d s o y p r o t e i n c a n r e d u c e c h o l e s t e r o l a n d t r i g l y c e r i d e i n s e r u m e t c .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s o me s t u d i e s f o u n d t h a t s o l u b l e d i e t a y r i f b e r c a n r e g u l a t e l i p i d a n d c h o l e s t e r o l - r e l a t e d g e n e e x p r e s s i o n s . Th i s p a p e r s u mm a r i z e s t h e r e c e n t p r o g r e s s o f s o l u b l e d i e t a y r i f b e r i n t h e ie f l d o f a n t i - h y p o l i p i d e mi a nd a t h e p o s s i b l e mo l e c u l r a me c h a n i s ms re a i n v o l v e d i n . Ke y wo r d s :s o l u b l e d i e t a r y i f b e r ; c h o l e s t e r o l ; d i a b e t e s ;s e r u m t r i g l y c e r i d e

膳食纤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1)

膳食纤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1)

膳食纤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摘要:论述了膳食纤维在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其中从膳食纤维的功能价值、提取方式、人体摄入情况、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膳食纤维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膳食纤维;功能价值;提取方式;应用现状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Dietary FiberAbstract:the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dietary fiber, including the value of dietary fiber, extraction methods, the human intake, as well as in the food situation and th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etary fiber.Key words: dietary fiber;functional value;extraction methods;application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逐渐关注与重视,功能性食品也成为了新的研究与开发方向,由于膳食纤维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降血脂、调节血糖、预防结肠癌、调节机体免疫等[1]使得膳食纤维作为功能性食品而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对国内外膳食纤维的概念,提取、应用以及功能价值进行了综述。

1定义膳食纤维的的组成复杂,检测技术也未有标准性,因此在国际上并未有对膳食纤维有准确的定义。

但是人们对膳食纤维的基本共识是一类不能被人体消化分解的多糖类物质及木质素。

可分为水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

2膳食纤维的功能价值膳食纤维具有特殊的性质具体有持水能力、膨胀作用、胶体形成、离子交换、改善肠道微生物菌落和产生低热等,中、这些特殊功能具体可做出如下功能;2.1调节血糖,预防糖尿病膳食纤维调节血糖的作用具体在两方面体现。

膳食纤维对高脂血症的辅助治疗研究

膳食纤维对高脂血症的辅助治疗研究
科杂志 . 2 0 0 9 . 3 3 ( 4 ) : 3 0 7 .
【 5 1 王春 丽 。 风 湿 内科 住 院 患 者 睡 眠 障碍 的 原 因 分 析 及 护 理 对 策U 1 . 广 东医学,
2 ( ) 1 0 , 3 1 ( 6 ) : 7 . 薛峻 岭 马斯 洛 需 要 层 次 论 在 急 性 闭 角 型 青 光 眼 患 者健 康 教

f中的应用研究【 I l ' 护理研究, 2 0 0 8 , 2 2 O c ) : 8 1 0 — 8 1 2 .
编辑/ 许 言
膳食纤 维对高脂 血症的辅助治疗研究
高 岩, 徐 淑 云, 赵 庆伟 , 李 大艳
f 大 庆 龙 南 医院 ( 齐 齐哈 尔 医学 院 第 五 附 属 医院 ) 营养 科 , 黑 龙 江 省 大庆 市 1 6 3 4 5 3 )
参考文献:
【 1 ] F o s t e r P 1 , J o h n s o n q G l a u c o m a i n c h i n a : h o w b i g i s t h e p r o b l e m L j ]B r
Op h t h a l mo l , 2 0 0 1 , 8 5 : 1 2 7 7 —1 2 8 2
注: a 与国内常模 相比 , P < 0 . 0 5 ; b观察组与对照组相 比 P < 0 . 0 5 。
表 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 ± s , 分)
注; a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 比, P < O . 0 5 。
3讨 论
睡眠是 良 好 的恢 复手段 , 是维持 眼压稳定 的基础 , 青光 眼患者作 为特定的人群更需要有充足的睡眠。患者在 入院到 出院的整个康复 过程 中, 除了手术 与药物治疗 以外 , 良好 的睡眠也是 起到 了重 要 的 作 用。睡眠障碍是青光 眼患者的常见症状 , 尤其 对持续高 眼压 伴剧 烈 眼痛 、 头痛的患者更 为明显 。长期的睡眠 障碍 可导致患耆 的眼压 持 续什高不易控制 , 以致 恶性循环 , 从而影 响患 者的生活质量 , 加重 病情 。 , 延长住 院时间。 疾病本身引起 的头痛 、 眼痛 、 心理 因素以及病 房 环境 、 生活习惯 的改变 都是患者失眠 的原 因¨ j I 。据了解 , 青光 眼致

高脂血症的治疗最新进展

高脂血症的治疗最新进展
然而,目前基因治疗和新型疗法在高脂血症治疗中的应用仍 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伦理问题等。因此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推动这些方法在实际临床中 的应用。
高脂血症治疗的临床
05
研究与案例分析
临床研究现状与成果
药物治疗
近年来,新型降脂药物如PCSK9 抑制剂、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 素9(PCSK9)抑制剂等在临床 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降脂效果, 为高脂血症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详细描述
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可显著降低低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水平,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贝特类药物
总结词
贝特类药物主要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促进脂质的代谢和排泄。
案例二
一位45岁女性患者,因家族遗传性高 脂血症接受PCSK9抑制剂治疗,经过 半年治疗,血脂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失败案例教训与反思
案例一
一位68岁男性患者,虽然长期坚持药 物治疗,但由于未能有效控制饮食和 增加运动,血脂水平一直未能降至理 想范围。
案例二
一位48岁女性患者,在使用PCSK9抑 制剂治疗过程中出现肌肉疼痛等不良 反应,被迫停止治疗。
非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如饮食调整、增加 运动等在临床研究中被证实可以 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尤其对于轻 度高脂血症患者,非药物治疗是
首选。
联合治疗
多项研究显示,联合使用不同作 用机制的降脂药物可以更有效地 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
的发生。
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一
一位52岁男性患者,经过一年的生活 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成功将低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至正常 范围,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降低。

高脂血症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高脂血症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高脂血症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脂质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因此,探索有效的高脂血症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对高脂血症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脂血症治疗的基础,包括饮食调整、增加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

(一)饮食调整饮食调整是控制血脂的关键。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橄榄油、鱼油等,有助于降低血脂。

减少胆固醇的摄入,限制动物内脏、蛋黄、奶油等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此外,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尤其是精制谷物和糖的摄入,也对血脂控制有益。

(二)增加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促进脂肪的燃烧,降低血脂水平。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也可以结合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三)控制体重肥胖是高脂血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使体重指数(BMI)保持在正常范围内(185 239 kg/m²),有助于改善血脂代谢。

(四)戒烟限酒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脂代谢紊乱。

过量饮酒会增加甘油三酯的水平,因此,戒烟限酒对于高脂血症的治疗也非常重要。

二、药物治疗对于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或血脂水平过高的患者,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目前常用的降脂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它们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降低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膳食纤维的功能及其研究进展

膳食纤维的功能及其研究进展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杨飞宇(食品212-1班1268141101 )摘要:本文主要综述了膳食纤维的功能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膳食纤维,生理功能,改性Abstrac t:This paper Summary the Features and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domestic dietary fiber.Key word:Dietary fiber,Physiological functions,Modified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食品文化的提高,对饮食的要求从原来的“色,香,味,形俱佳”向着“为健康、长寿而吃”的保健和功能性食品的转变。

膳食纤维作为除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之外的“第七大营养素”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随着膳食纤维应用的不断开发,将会有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本文主要对膳食纤维的定义、功能、改性等进行介绍。

1膳食纤维的定义1953年Hipsplay第一次提出膳食纤维的概念:膳食纤维是人体内不能消化的植物细胞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1]。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其研究的深入,不同组织包括欧洲食品安全局、国际食品规范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国际生命科学会、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都对其进行了不同的定义。

2009 年6 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对膳食纤维进行最新的定义:膳食纤维是指具有10个或以上单体链节的碳水化合物,不能够被人体小肠内生酶水解,且属于天然存在于消费食物中的可食用的碳水化合物、由食物原料经物理、酶或化学法获得的碳水化合物、对健康表现出有益的生理作用的人造碳水化合物的聚合物[2] .2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医学研究表明,膳食纤维虽然对人体没有什么营养价值,但是它却有着极为特殊的重要生理功能,膳食中纤维素的摄入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它们是一种天然抗病、防病和强身长寿的物质。

2.1缓解便秘,预防肠道疾病可溶性膳食纤维可被肠内的部分细菌分解,并使粪便保持一定的水分和体积。

膳食纤维与人体疾病防治相关性研究的进展

膳食纤维与人体疾病防治相关性研究的进展

【 关键词 】 膳食 纤维 ; 血管 系统; 心 内分 泌 ; 呼吸系统 ; 肥胖 ; 保健
【 src 】 itr ie a edfnda h dbecroy rtsadsmlr odw ihi o ietdb ebd ,hs u sa cs Abtat Deayfb r nb eie stee il abh dae n i i o hc sntdgse yt oy teesbtne c af h
m c lg ^ t r g oy a c a i e) n n ou l ie c luoe h m c luo e lg i e t e a e — o u l o a e - no u l i t r u i ea dso a e p lsc h rd a d is l be f b r( e ll s。 e i el ls, i nn a i h r t r s l be rw t r is lb ed e a y w
间, 从而抑制营养物质向胃肠黏膜表面弥散, 延缓或阻碍葡萄糖在肠道 的 吸收, 这样, 血液中的糖分只能缓慢增加 , 即使胰岛素稍有不足, 也不会立 即引起糖 尿病 。 同时膳食 纤维 对于正 常人 也可起 到预 防糖 尿病的 作用 , 缺 乏膳食纤维素, 使食物中糖的利用率大为提高, 使血糖升高。 同时缺乏膳食 纤 维素容 易使 人过度 进食 , 由此带来 脂肪 和糖 的过度 吸收 , 导致 细胞 胰 岛 素受体敏感性下降, 诱发糖尿病。
血糖作用, 国外研究者对7 52 4岁-7岁) 5l 名(5 5 白人, 裔美国人和夏威夷 日 土著人进行谷物纤维摄入量的基层调查, 其中有88 名糖尿病患者 。 57 经过
l年的随访 , 4 最后分析表明高摄人的谷物纤维可以有效减少l% o 糖尿病患 者的患病风险, 还发现膳食纤维中镁元素摄人量的减少会大大增加糖尿病 的患病风险。 ll 目前对膳食纤维改善糖尿病高血糖症状的作用机理尚 rrf 56 不明确, 其可能的机制是膳食纤维进入集体后吸水膨胀形成凝胶过滤系 统, 增加了食物的粘滞性 , 促使 胃排空缓慢 , 缩短食物在 胃肠道的运转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溶性膳食纤维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曾琳娜,刘 博,林亲录,罗非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稻米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中心, 湖南长沙 410004)摘 要:可溶性膳食纤维是能溶解于水,也能吸水膨胀,并能被大肠中微生物降解的纤维。

可溶性膳食纤维生理功能包括:排泄体内毒素、降血脂、降血糖等,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防治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可溶性膳食纤维降血脂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可溶性膳食纤维如燕麦β–葡聚糖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利用动物实验,发现复合膳食纤维对高胆固醇血症小鼠有明显降脂作用等;人群干预研究发现在膳食中可溶性纤维和大豆蛋白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作用等。

近年来研究发现,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调控血脂和胆固醇相关的基因表达。

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可溶性膳食纤维降血脂及其分子机制等方面研究新进展。

关键词:可溶性膳食纤维;高脂血症;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Progress in anti-hyperlipidemia of soluble dietary fiberZENG Lin-na ,LIU Bo ,LIN Qin-lu ,LUO Fei-jun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Rice and Byproducts Deep Processi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Hunan ,China )Abstract :S o luble dietary fiber c an diss o lve in water and swelling ,and it c an be degraded in the large intestine o f fiber . The physi o l o gi c al fun c ti o ns o f s o luble dietary fiber in c luding :ex c reting t o xins fr o m the b o dy ,redu c ing bl oo d fat ,l o wering bl oo d glu co se and s o o n . It may play an imp o rtant r o le in preventing diabetes ,c ardi o vas c ular disease and c an c er . Espe c ially ,redu c ing bl oo d lipid by s o luble dietary fiber has made s o me breakthr o ughs . Epidemi o l o gi c al studies have sh o wn that s o luble dietary fiber su c h as o at beta glu c an has a c h o lester o l –l o wering effe c t . Animal experiments f o und that dietary fiber co mp o sites have o bvi o us lipid –l o wering effe c t in the hyper c h o lester o lemia mi c e . Interventi o n study in p o pulati o n f o und that s o luble dietary fiber and s o y pr o tein c an redu c e c h o lester o l and trigly c eride in serum et c. In re c ent years ,s o me studies f o und that s o luble dietary fiber c an regulate lipid and c h o lester o l –related gene expressi o ns .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 c ent pr o gress o f s o luble dietary fiber in the field o f anti –hyp o lipidemia and the p o ssible m o le c ular me c hanisms are inv o lved in . Key words :s o luble dietary fiber ;c h o lester o l ;diabetes ;serum trigly c eride 中图分类号:TS2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578(2014)01―0001―04收稿日期:2013–09–27基金项目: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071755);湖南教育厅重点项目(13A124)通信作者:罗非君(1968~ ),男,教授,博导,研究方向:食品营养与健康。

可溶性纤维素具有很多生理作用,如降低血脂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作用;降低血糖、减少糖尿病发生作用;抗肿瘤等作用。

其生理功能逐渐受到人们重视,现已被很多人建议列为继蛋白质、可利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元素、水之后第七大营 养素〔1〕。

1 可溶性膳食纤维定义与分类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一词在1953年由Hipsley 提出,2001年美国化学家协会给膳食纤维的最新生理学定义:DF 是具有抗消化特性且在小肠中不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或其类似物。

膳食纤维的定义在第26届CCNFDU 会议中得到完善,食品法典委员会同意膳食纤维的定义在化学定义的基础上阐述生理特性,即:膳食纤维指小肠内不能消化吸收,聚合度不小于3(或10)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

根据目前分析方法测出的膳食纤维组分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总膳食纤维(TDF)、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DF)、非淀粉多糖。

膳食纤维大多是不溶性的,只有水溶性膳食纤维才是人体能够吸收的。

可溶性膳食纤维既能溶解于水,又能吸水膨胀,并能被大肠中微生物降解,包括葡聚糖、果胶、树胶、藻胶、豆胶、琼脂和羟甲基纤维素等。

水溶性膳食纤维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在许多方面具有比不溶性膳食纤维更强的生理功能。

2 可溶性膳食纤维理化性质对于膳食纤维理化性质,从膳食纤维化学结构上来看,构成其分子链结构主要为单糖分子,这些不同单糖分子排列上和空间上变化形成大分子物质,赋予了膳食纤维独特理化性质,不同理化性质也决定了膳食纤维在人体营养与功能上的不同功能。

这些性质主要包括:吸水溶胀、梯度黏合、机械隔离、网孔吸附、离子交换及菌群调节作用。

近年来,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很大变化,许多地区已出现了摄入纤维不足现象。

随人们饮食趋于精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其中高血脂症又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重要原因。

而膳食纤维具有很高的持水性,对阳离子有结合和交换能力,对有机化合物有吸附螯合作用,可改变肠道系统中的微生物菌系组成和提高免疫能力等。

大量研究证明,增加饮食中膳食纤维特别是水溶性膳食纤维(SDF)的摄取,可有效地改善血液中脂质代谢异常,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3 可溶性膳食纤维抗高脂血症作用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可溶性膳食纤维与高脂血症预防密切相关。

1997年美国FDA证实燕麦的β–葡聚糖可溶性纤维可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和心脏疾病风险。

Othman等〔2〕发现每日大于3 g燕麦β–葡聚糖摄入可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约5%~10%。

燕麦β–葡聚糖能同时降低高加索人和非高加索人的LDL–c〔3〕。

通过研究年龄在43~65岁的113个患有高血压患者,服用4种含有低饱和脂肪酸饮食可可奶油产品4周,发现可可、榛子、植物固醇与可溶性纤维素混合奶油产品除了能降低LDL–c、载脂蛋白B(Apo–B)、Apo–B/Apo–A 比值,还有抗炎症和抗氧化效果〔4〕。

车前草富含丰富可溶性纤维,添加车前草谷类食品能降低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但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影响〔5〕;而富含车前草或燕麦麸的饼干能降低正常人和高胆固醇患者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6〕;更有研究表明,添加车前草饮食能显著降低低脂饮食人群血清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车前草有良好耐受性且是安全的〔7〕;综上,饮食中添加车前草等可溶性纤维成分具有不同降脂功效。

但也有研究表明,果汁饮料中加低黏度可溶性膳食纤维(如阿拉伯树胶和果胶)无法降低高血胆固醇人群胆固醇〔8〕,这说明只有部分可溶性膳食纤维组分具有降脂功能。

动物实验也提供了可溶性膳食纤维组分降脂有力证据。

有研究发现可溶性膳食纤维PGX (PolyGlycopleX)能降低高蔗糖喂养大鼠肝中血清TG和脂肪沉积〔9〕。

郑刚等〔10〕用三种不同可溶性膳食纤维——燕麦葡聚糖(β–G)、番茄膳食纤维(TS)和葡萄膳食纤维(GS)与高脂饲料一起饲喂大鼠,发现β–G、TS和GS三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大鼠的体重、体脂百分率、甘油三酯(TG)、HDL–C和动脉硬化指数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抑制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LDL–C浓度升高,三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均对大鼠的血脂升高有一定预防作用。

通过给叙利亚黄金F(1)B仓鼠喂食含胆固醇、氢化油和纤维素等高胆固醇血饮食,利用其来评价浓缩β–葡聚糖制剂,发现不管是高分子量还是低分子质量的β–葡聚糖都能降低仓鼠血清中总胆固醇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11〕。

亚麻仁中富含可溶性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亚麻仁也有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由卵巢激素缺乏症引起的血小板形成〔12〕。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水溶性大豆纤维能阻止骨质减少和卵巢切除引起的大鼠高胆固醇〔13〕。

添加干土豆、葡萄和苹果渣饮食,发现富含可溶性纤维能降低高胆固醇饮食导致Wistar鼠血清三酰甘油含量,显著降低肝脏中HMG–CoA还原酶活性,且能增加部分血清胆固醇代谢率〔14〕。

犹太人成熟叶粉末和其水溶性黏性物质富含可溶性纤维,添加到小鼠饮食,发现其能干预高胆固醇实验小鼠胆固醇代谢,有利于降低血清和肝脏中胆固醇浓度,可能与胆汁酸和中性固醇分泌量增加有关〔15〕。

在遗传内生高脂血症模型中,可溶性膳食纤维一些组分能影响血清脂蛋白〔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