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一条基本的物理定律,它描述了封闭系统中质量的守恒性质。
这个定律指出,在任何封闭系统中,质量的总量在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中都保持不变。
本文将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质量守恒定律是基于质量的传递和转化,有两个基本原理:1.质量的传递原理: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质量可以在物质之间传递,但总质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当物质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时,其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2.质量的转化原理: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物质可以发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或核变化,但总质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无论物质经历怎样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它的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是分析和预测反应过程的基础。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确定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之间的关系。
2.环境保护:质量守恒定律也适用于环境保护领域。
例如,在处理废水或废气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监测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3.能量转化:能量转化也服从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E=mc²,质量和能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这个公式描述了质量和能量之间的等价关系,也是质能守恒定律的核心。
4.食物链与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质量守恒定律对物质的循环与转化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食物链中的能量传递和物质流动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这使得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成为可能。
5.工程设计:在工程设计中,质量守恒定律是保证工程系统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原理。
通过考虑质量守恒,工程师可以确保材料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总结: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指出在封闭系统中质量总量保持不变。
这个定律的应用涉及化学反应、环境保护、能量转化、生态系统等多个领域。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
利⽤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利⽤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程式确定物质的相对分⼦质量;利⽤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程式求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利⽤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程式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变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分⼦破裂成为原⼦,原⼦重新排列和组合构成新分⼦的过程。
由于原⼦是化学变化中的最⼩粒⼦,在化学反应前后原⼦的种类没有改变,原⼦的数⽬没有增减,原⼦的质量也没有发⽣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2、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发⽣化学变化时必须遵守的规律,它适⽤的范围是化学变化,不包括物理变化,若物质发⽣物理变化,⽆论质量变化如何均与质量守恒定律⽆关;其次,该定律是指“质量守恒”,不包括其它⽅⾯(如体积、分⼦个数)的守恒。
3、质量守恒定律的前提是“参加化学反应”,如果反应物没有全部参加化学反应,则未参加化学反应的那部分质量不能计⼊质量总和;同时,在计算“各物质质量总和”时,不能遗漏任何⼀种反应物或⽣成物,特别不能忽视⽓体的质量。
专题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中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专题0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一条重要定律,中考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查,一是从定律本身出发;二是用原子、分子观点解释定律出发;三是定律的外延反映出元素在反应前后种类,质量都不改变出发。
常见的题型有: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的数据分析、微观反应示意图分析以及根据残缺型化学方程式的分析、利用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等。
设问形式主要有:判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化学式;判断反应的反应类型;判断某物质是否可能为反应的催化剂;判断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等。
模|板|构|建一、关于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的数据分析步骤 具体方法①确定待测质量“x”的值:根据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或反应前各种物质的质量减少=反应后各种物质的质量增加)②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计算表格中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反应后-反应前),(结果负值为反应物;结果正值为生成物;结果为0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与反应无关的物质或杂质)③ 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确定反应类型④ 标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原理,结合所学知识,逐项进行分析判断正误二、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反应示意图步骤 具体方法① 观察反应前后是否有相同的分子,若有则消除相同数目的同种分子;若无则省去此步 ② 根据图注分别写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化学式,并配平方程式 (如图注没给出原子的图示符号,可直接用物质的图示符号配平) ③根据书写的化学方程式进行逐项判断正误三、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化学式或元素组成步骤具体方法①观察反应方程式,锁定“未知”物质X②推断化学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均不改变,由此确定出未知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
确定元素组成根据已知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进行计算③根据推断或计算进行逐项正误判断疑|难|总|结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而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是物质的“质量”守恒,而非“体积”守恒。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网络一、质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2.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3. 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 1.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 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2. 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如化学方程式:①表示一个客观存在的变化事实,客观上确实存在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②若36份质量的水完全分解一定能产生32份质量氧气和4份质量的H2,从另一角度来看,当有32份质量的氧气产生时一定是分解了36份质量的水,同时一定产生了4份质量的H2,一个化学方程式确定了,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就已确定了,且成了固定比例:(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写、配、标、等”四个步骤)二、常见考点例析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例1(潍坊)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 X(未知)262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 乙是反应物C.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 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点拨:反应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即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2g-12g=20g;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即乙是生成物,生成乙的质量为26g-1g=25g;物质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物质丙,一是没有参与反应,二是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25g-20g=5g,即X=18g-5g=13g;其中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25g﹕20g=5﹕4,故选B。
答案: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反应后物质的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01
探索质量守恒定律在新能源、 新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 用,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 。
02
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在复杂化学 反应体系和多组分混合物中的 作用机制,提高化学反应效率 和产物纯度。
03
拓展质量守恒定律在环境科学 领域的应用,研究污染物迁移 转化过程中的质量守恒问题。
寻找新的实验证据和理论支持
核能利用
在核能开发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用于监测核反 应过程中元素的生成和消失,确保核反应的安全 和可控性。
太阳能电池
通过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研究太阳能电池的 化学组成和光电性能,有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 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在农业科学中的应用
肥料分析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用于分析肥料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有助于指 导农民合理施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质能方程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E=mc^2 描述了 质量和能量之间的关系。在核反应中 ,质量亏损会转化为巨大的能量释放 出来。
放射性衰变与质量守恒
放射性衰变
放射性衰变是一种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转变为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在衰变过程中,虽然原子核的 质子数和电子数保持守恒,但总质量会有所亏损。
质量守恒
尽管在放射性衰变过程中存在质量亏损,但整个反应过程仍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这是因为质量亏损 以能量的形式释放出去,而能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目录
•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概述 •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领域 •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 •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局限性 • 未来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方向
01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概述
定义与性质
定义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化学反 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 总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表明在任何封闭系统中,物质的总质量不会增加或减少。
这个定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
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些例子,展示质量守恒定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
1. 水的沸腾过程当我们在炉子上烧水时,水开始加热,温度逐渐升高。
在达到了100摄氏度后,水开始沸腾。
在沸腾的过程中,水会转化为水蒸汽。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沸腾过程中水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尽管水从液体转变为气体状态,但水蒸汽的质量与原始水的质量相等。
2. 弹簧秤的使用弹簧秤是一种常见的测重工具。
当我们想要称量一个物体的质量时,我们可以将其悬挂在弹簧秤上。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体悬挂在弹簧秤上后,弹簧会伸长一段距离,以平衡物体的重力。
通过测量弹簧伸长的程度,可以确定物体的质量。
3. 食物的消耗过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吃掉的食物在身体中通过新陈代谢转化为能量和废物。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食物的质量在消耗过程中不会减少或增加。
食物的质量最终以废物的形式排出体外,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性。
4. 钓鱼过程中的鱼的重量当我们钓到一条鱼时,我们往往会使用一个秤来称量它的重量。
不论我们在水中将鱼称量还是将其放在陆地上进行称量,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鱼的重量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鱼的重量只取决于鱼的本身,而不会因为秤的位置而发生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普遍适用于自然界的原则,它不仅可以解释许多物理过程,还可以应用于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从沸腾水、使用弹簧秤测重、食物的新陈代谢到钓鱼过程中的鱼的重量,这些实际应用案例都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探索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案例时,我们不仅可以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还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
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一定律,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处理和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总结起来,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从水的沸腾过程到食物的消耗,从弹簧秤的使用到钓鱼过程中的鱼的重量,这些实际案例都说明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有效性。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一、知识要点:质量守恒定律: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反应后_____的各物质的。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综上所述,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应抓住“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及“一个可能改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五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化学反应两个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思维体验】一、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1)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轻。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
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 C.物质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3.将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没有气体放出时,在剩余的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与反应前相比()A.没有改变B.增加了C.减少了D.无法确定4.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10 g水受热变成了10 g水蒸汽B.50mL 水中加入50mL酒精,总体积100mLC.5 g蔗糖溶于95 g水中,总质量为100 gD.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质量比纸的质量小二、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1.在化学反应3NO2+ H2O ==== 2X + NO中,X的化学式为()A.HNO3B.NH3C.N2D.N2O52.在反应FeS + 4HNO3 == Fe(NO3)2 + 2X↑ + S↓ + 2H2O中X的化学式为( )A、NH4NO3B、NOC、NO2D、H2S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2XY + Y2 == 2Z中,Z的化学式为()A.XY2 B.X2Y2 C.X2Y4 D.X2Y4.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2AB2+ B2 == 2CB.3AB2+ B2 == 2CC.4AB2+ B2 == 2CD.AB2+ 4B2 == 2C三、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化学反应3A + B == C + 3D,若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4∶3,生成的C和D的质量和为2.8g,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运用

目录
•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概述 •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局限性
01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概述
定义与性质
定义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化 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 生成物的总质量。
02
通过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分析污 染物在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 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预测其 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运用
食品安全检测中,质量守恒定律用于 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添加剂和有 害物质,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在食品安全事件调查中,质量守恒定律用 于分析食品中可能的污染源和污染途径, 有助于追溯问题源头和制定解决方案。
核反应过程中,质量可能会发生 亏损,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相对论效应
高速运动或强引力场中,物体的 质量会发生变化,不满足质量守
恒定律。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性质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的 基本定律之一,适用于任何化学 反应,不受反应类型、温度、压 力等因素的影响。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与证明
发现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是由法国化学家拉 瓦锡在18世纪70年代通过大量实验 发现的。
证明
可以通过实验验证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例如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 反应前后分别称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质量,比较是否相等。
质量守恒定律用于计算食品中各组分的含量 ,例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以及 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05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局限 性
理想状态下的守恒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a,
64 g 16 g : 2 :1 2a a
【答案】C
4. (2015开封模拟)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
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
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各物的质量如下: 物质(纯净物)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X
反应前质量/g
2. (2015驻马店模拟)有X、Y两种元素,12 g X2与XY3 反应生成24g C,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XY3 3C,
则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
A. 2∶1 B. 3∶1 C. 3∶2
(B
D. 1∶1
)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2 g X2与XY3反应生成 24 g C,参加反应的XY3的质量为24 g-12 g=12 g,由化
1 B. m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种 类、个数都不变,根据题中信息配平化学方程式,可
得两种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n-4和6-n,故选C。
3. (2015焦作模拟)在一个密闭的钢筒内有甲、乙、 丙、丁四种物质,在电火花作用下,充分发生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已知甲的相对分子 质量为丁的 2 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
2. (2015常德)聚合氯化铝(PAC)的化学式为
[Al2(OH)6Cl6-n]m,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制备
时涉及如下反应:Al(OH)3与[Al(OH)2(H2O)4]Cl反 应生成H2O和Al2(OH)6Cl6-n,则该反应中两种反应物 的计量数之比为 A. 1∶1 ( C ) 4n n 4 C. D. 6n 6n
属于化合反应,C错误、D正确。 【答案】C
5. (2015株洲)已知:X和Y两种物质共80 g,在一定条件 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Z与W的质量比为11∶9,且反应中 消耗X的质量是生成W的质量的 4 ,则反应中消耗Y的质 9 量为 ( D ) A. 16 g B. 36 g C. 44 g D. 64 g
【解析】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反应消耗了64 g B、生 成了44 g C、36 g D,对比三个数值可确定A是反应物,
参加反应的A质量为44 g+36 g-64 g=16 g,待测值m=17
g-16 g=1 g , A 正确;反应生成的 C与 D的质量比为 44 g∶36 g=11∶9,B正确;该反应前后A、B质量减少, 是反应物,C、D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反应的表达式 可表示为 A+B→C+D ,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
棕色气体,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推知生成的
气体不可能是 NH3,因为氨气中含有氢元素, D错误;再 根据生成气体是红棕色,推知生成气体不可能是N2、O2, 因为它们均是无色气体,A、C错误;故选B。
2. (2015平顶山模拟)1.6 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 成4.4 g二氧化碳和3.6 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 不正确的是 ( )
类型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之相关计算
(物质的质量或质量比、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
Ⅰ.物质的质量或质量比
1. (2016原创)在反应A+B
量为( A. 8 g ) B. 10 g C. 14 g
C+D中,4.4 g B完全反
应,生成10 g C和1.8 g D,若要生成20 g C,则需要A的质 D. 14.8 g
请回答: (1)一个SiHCl3分子中含有氯原子的个数为_____ 3 ; (2)制备高纯硅的反应原理:SiHCl3(纯)+H2 高温
Si+3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 HCl
【解析】一个SiHCl3分子中含有3个氯原子;由题目所
给的反应方程式,根据原子守恒定律可得 X 的化学式
为HCl。
专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类型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之判断组成
(未知物化学式的推断、组成元素的推断、确定化学计量 数之比)
Ⅰ.未知物化学式的推断
1. (2015岳阳) 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降低汽车尾气中 CO和NO的排放,其反应原理为2NO+2CO 催化剂+2CO2, 则 A. N 内应填 B. N2 C. 2N ( ) D. 2N2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
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O+2CO
催化剂
+2CO2 ,反应前氮、氧、碳原子个数分
别为 2、 4、 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氧、碳原子个 数分别为0、4、2,则这个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故 内物质的化学式为N2,故选B。 【答案】B
2. (2015咸宁)咸宁城际铁路的建成将进一步推动
学方程式X2 +XY3
X=3Y,则X∶Y=3∶1。
3C和参加反应的X2与XY3质
量相等,可得出X2与XY3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即
3. (2015黔南州)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 D为单质 B. 生成物中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2∶3 D. A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9.01%
Ⅱ. 组成元素的推断
1. (2015内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其外
观与食盐极为相似,在隔绝空气并强热下,亚硝酸钠能分 解放出一种红棕色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B ) A. N2 B. NO2 C. O2 D. NH3 【解析】分析亚硝酸钠的化学式 NaNO2可知,它由Na、N、 O三种元素组成,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会分解出一种红
反应后质量/g
2.3
0
4
0
0
2.2
0
0
2.7 待测
则生成的二氧化碳和X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 11∶7 ;该反 应方程式中C2H5OH与O2化学计量数之比_______ 2∶ 5 。
【解析】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反应消耗了2.3 g乙
醇、4 g氧气,生成了2.2 g二氧化碳、2.7 g水,对比四 个数值可确定X是生成物,生成X的质量为2.3 g + 4 g2.2 g-2.7 g=1.4 g,待测值为1.4 g,则生成二氧化碳和X 的质量比是2.2 g∶1.4 g=11∶7;参加反应的乙醇、氧 气的质量比为 2.3 g∶4 g=23∶40,乙醇的相对分子质 量为 46 、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 ,设化学方程式中 乙醇、氧气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a、b,则 46a 23 , 32b 40 a 2 解得 ,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5。 b 5
点燃
K2S+3CO2↑+X↑,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不变”:
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②原子个数不变可知:
元素种类 反应物 已知生成物 差值 一个X的微粒中 X的化学式 K 2 2 0 0 N 2 0 2 2 O 6 6 0 0 N2 C 3 3 0 0 S 1 1 0 0
由上表可知:A正确;由化学方程式可知,黑火药是由
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甲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A. 1∶2 64 待测 乙 10 54 C. 2∶1 丙 1 37
( C
丁 25 9
)
B. 1∶1
D. 2∶3
【解析】由题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生成乙44 g, 生成丙36 g,消耗丁16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 以推算出甲为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64 g。设
不变,根据题干信息“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 碳和水”,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 含氧元素;进一步分析反应前后物质质量: 4.4 g二 12 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4.4 g× =1.2 g、 14 2 3.6 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3.6 g× =0.4 g, 18 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为1.2 g+0.4 g =1.6g,恰
我市经济的发展。在修建铁路的土石方爆破中要
用到黑火药,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2KNO3+3C+S 点燃 K2S+3CO2↑+X↑。根据 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的化学式是N2 B. 黑火药是混合物 C. 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 )
D. KNO3属于氮肥
【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NO3+3C+S
【解析】 A B
× D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
根据所给微观反应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 √ 式为2H2S+3O2 点燃 2SO2+2H2O,生成物 中C、D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之比为(2×34)∶
C D
×
(3×32)=17∶24
A为硫化氢,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2× × 34 100%= 94.1%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Z和W的质量之和是 9 4 80 g,W的质量为80 g× =36 g,X的质量为36 g× 20 9 =16 g,则Y的质量为80 g-16 g=64 g,故选D。
KNO3、C、S三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B正确;在 KNO3中,钾元素呈 +1,氧元素呈-2,设氮元素化合价 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 得,(+1)+x+(-2) ×3=0,解得x=+5,C正确;KNO3 含有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和钾元素,故属于复合肥,D 错误。 【答案】D
好等于
该物质的质量,得知该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
素,A正确、C错误;该物质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
量比为:1.2 g∶0.4 g=3∶1,B正确;设该物质的化 x 1 12 x 3 学式为CxHy,则 ,解得: ,可知该物质 y 4 y 1 的化学式为CH4,D正确。
【答案】C
3. (2015禹州模拟)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成 碳、氢 元素, CO2和H2O,判断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 氧 可能含有________ 元素。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之元素守恒,某化合物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生成物中有碳 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但空气中的氧气也可能参 与反应,所以不能确定化合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