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带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2CO可表示为1.用“O”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则方程式2C+O2【答案】C【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碳是由碳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通过2CO,微观意义是:2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一氧化碳分子,结方程式2C+O2合分子、原子的微观图,故选C【考点】分子、原子的微观图,化学方程式的微观意义2.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物质的总质量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数目【答案】D【解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可知,物质的总质量是一定不变的;B、因为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一定不变;C、因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D、化学反应前后有两个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六个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的种类、质量、物质的总质量;两个一定变: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两个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
3.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改变的是A.原子的数目B.分子的数目C.物质种类D.分子的种类【答案】A【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从微观上来说,该定律成立的原因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三不变”。
故该定律的含义是:“宏观上的‘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各元素质量’和微观上的‘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六不变”。
A、由于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故A正确;B、对于大多数的化学反应来说,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是要发生改变的,故B错误;C、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产生了新的物质,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故C错误;D、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故D错误。
华师版科学中考试题汇编——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一、单选题1.(2016•舟山)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新技术,该技术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甲烷等物质,从而减少碳排放.该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A. 元素的种类 B. 碳原子的数目 C. 氢元素的化合价 D。
纳米镍粒子的化学性质2。
(2017•衢州)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
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B。
C。
D。
3。
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3CO2 + 4Na xR + C(金刚石),则x 、R为( )A。
1、Na2CO3 B. 2、Na2O2 C. 4、Na2CO3 D. 2、Na2CO34.(2014·湖州)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在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时往往引入模型。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型,有关该模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C. 和化学性质相似D. 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5.(2014·湖州)在托盘天平的左盘垫上石棉网后放人一个打磨用的钢丝球,称出总质量。
然后用电压为9伏的电池正负极轻触钢丝球,钢丝球迅速燃烧,并且左盘下降。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引起电池短路的钢丝温度骤升 B。
钢丝的燃烧速度与粗细无关C。
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 反应后的天平不是等臂杠杆6.(2015•衢州)如图为小柯做的创新实验: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接通电路,电烙铁开始工作,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逐渐变黑,电子台秤读数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2═CuOB. 加热过程中,玻璃管内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C. 加热过程中,铜丝的质量保持不变 D。
硬质玻璃管内物质在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7.(2013·金华)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A。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一、单选题1.某可燃化合物×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O2→CO2+H2O(未配平)则X不可能是()A. COB. CH4C. 甲醇(CH3OH) D. 乙醇(CH3CH2OH)2.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通过电火花引燃后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 4 10 1 25反应后的质量/g 未测定21 10 9已知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甲的2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的比为()A. 1:1 B. 1:2 C. 1:3 D. 2:13.已知 2NaClO3+H2SO4+SO2=2X+2NaHSO4由此可知X物质的化学式为()A. ClO2B. NaClC. NaClOD. Cl2O4.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的某反应中,测得反应前(t0)、反应中(t1)、反应后(t2)不同时刻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1时刻,乙、丁、丙所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2%、23%和43%B. 若反应前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总质量为100克,则再增加12克甲,甲与乙则恰好C. 该反应既不可能是化合反应,也不可能是分解反应D. 若甲和丁分别是镁和碳,则该反应中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5.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读法正确的是()A.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B. 氢和氧在点燃条件下化合生成水C. 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D. 每4g氢气跟32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6g水6.下列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解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是因为放出了氧气B. 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的质量D. 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是因为生成物都没有逸散7.在化学反应A+B=C+D中,已知80g A与24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2g C,则生成D的质量为()A. 56gB. 62gC. 52gD. 60g8.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不合理的是()A. 用二氧化锰区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B. 用过滤的方法将浑浊的水变为澄清的水C. 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D. 用熟石灰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9.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A. MnO2的催化作用B. 碘的溶解性C. 白磷红磷着火点 D. 水的组成10.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银制品,其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由于银和空气中的微量硫化氢发生了下列反应:4Ag+2H2S+O2═2X+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A. AgSB.Ag2O C.Ag2O2 D.Ag2S11.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割 B. 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12.在X+2O2CO2+2H2O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A. CH4B. C2H5OHC. CH3OHD. CH3COOH13.向1molFe2O3中通入CO并加热,随着CO的通入,有关量的变化如下图,分析正确的是()A. 曲线甲表示生成铁物质的量 B. 曲线乙表示氧化铁物质的量C. K点时生成铁与剩余氧化铁物质的量相等D. K点时固体中铁元素物质的量是2mol二、多选题14.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
三年(2022-2024)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解析版)

专题13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考点01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及应用考点02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考点03微观反应示意图考点04化学反应的类型考点05化学方程式考点01空气的成分及其性质和用途1.(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中,主火炬燃料创新使用了零碳甲醇。
制备甲醇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2X+3H CH OH+H O 纳米纤维催化剂,其中X 的化学式为()A .23H CO B .C C .COD .2CO 【答案】D【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6个氢原子,反应后1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1个X 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则X 的化学式为CO 2;故选:D 。
2.(2024·河北·中考真题)当前,氨气()3NH 的能源化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工业上常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和催化剂进行该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图中有两处被墨迹遮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为8gB .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为6gC .氨气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D .参加反应的氮气和生成的氨气分子个数比为4:1,故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氮气质量为: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氮气和生成的氨气分子个数比为说法中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40352反应后的质量/g4x 534A .x=7B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 .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是9∶8【答案】C【解析】A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 g=(40g+3g+2g+5g-(4g+5g+34g )=7g ,故说法正确;B 、丙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说法正确;C 、由表中信息可知,甲物质质量在减少为反应物,乙和丁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错误;D 、由表可以得出,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为(40g-4g ):(34g-2g )=9:8,故说法正确。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_知识点_习题及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化学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一:质量守恒定律1:概念。
专题11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主题三物质的化学变化专题11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中考新考法:从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等方向设置新考法真题。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课标要求考点考向考法常现关键词考向一质量守恒定律考法1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考法2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质量比、充分反应、参加反应、生成、质量分数、可能是考向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考法1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考法2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遵循、不相符、剧烈燃烧、符合题意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2.能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应用。
3.知道化学系方程式的读法和意义。
4.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5.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6.能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考向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考法1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充分反应、一定条件、质量变化、参加反应、生成、质量比、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总个数不变►考向一质量守恒定律考法1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1.(2023•淄博)现有8g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2gC和18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4:11B.1:2C.1:4D.11:9【答案】C【解析】现有8g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2gC和18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C和D的质量之和,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2g+18g﹣8g=32g,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8g:32g=1:4。
故选:C。
2.(2023•日照)t1时刻,在密闭容器内投入SO2、O2、SO3、V2O5(五氧化二钒)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SO2和O2发生反应生成SO3,在t2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乙丙丁t114.8g10g 6.2g1gt2a26g3g1gA.丁可能是催化剂V2O5B.乙是SO3C.a=2g D.丙是SO2【答案】D【解析】丁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是五氧化二钒,乙反应后质量增大,是生成物,即是三氧化硫,丙反应后质量减小,是反应物,a=14.8g+10g+6.2g+1g﹣26g﹣3g﹣1g=2g,甲物质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
中考《质量守恒定律》资料和试题整理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二、利用原子、分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1)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2)质量守恒的原因①宏观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也不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②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本身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宏观元素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六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两个一定变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一定变⎧⎨⎩分子的总数可能变两个可能变元素化合价可能变三、适用范围(1)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3)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4)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典例1 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10 g 水与10 g 酒精混合后质量为20 gB .1 L 氢气和8 L 氧气反应,能生成9 L 水C .5 g 硫和5 g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为10 gD .只有固体、液体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解析】A 、10 g 水与10 g 酒精混合后,不正确;B 、质量守恒定律只表明化学反应定生成9 L 水,故不正确;C 、根据硫和氧以5g 硫和5g 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故选C 。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1.用以下装置来考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是()A.B.C.D.【答案】 D【分析】试题剖析: A、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装置也不是密闭容器,不可以考证;B、两种物质不反应,不可以考证;C、镁带在空气中焚烧,反响后固体质量会显然增大,因为有氧气参加,另外该装置也不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可以考证;D、铁与硫酸铜反响生成铜与硫酸亚铁,反响物中没有气体参加生成物中也没有气体生成,装置可不密闭,能够考证。
应选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2.“神舟七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变成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响前后都不发生变化。
该过程中NiFe2O4是()A.生成物B.反响物C.催化剂D.氧化剂【答案】 C【分析】【剖析】在化学反响里能改变反响物化学反响速率(提升或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均衡,且自己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响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详解】利用 NiFe 2 O 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变成 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响前后都不发生变化,则NiFe 2O 4为催化剂,应选C。
3.FeS 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CO ,其化学方程式为:224FeS2+11O22X+8SO2,则 X 的化学式为()A. FeO B. Fe O C. Fe O4D. FeSO2334【答案】 B【分析】试题剖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反响前有 4 个铁原子、 8 个硫原子、 22 个氧原子;反响后8 个硫原子、 16 个氧原子;所以一个X 分子中有 2个铁原子、 3 个氧原子, X 的化学式是Fe2O3考点:质量守恒定律:4.婴儿“尿不湿”最重点的资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或纸张的数十倍。
它是由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复杂反响制得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专题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三)1. 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 A .①②⑤⑥ B .①②③⑤C .①②⑤⑦D .③④⑥⑦2.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 Cl 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 X 的化学式为 ( ) A. NaCl B. H2 C. HCl D. HClO 3.溶洞中存在的反应:CaCO 3+CO 2+H 2O →Ca(HCO 3)2 此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4.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3NO 2+H 2O=2HNO 3+NOB.2KMnO 4 ∆ K 2MnO 4+MnO 2+O 2C.C+H 2O 高温 CO+H 2D.CO+Cu ∆ CO+H 2(5.通过下列化学反应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制氯化铁:2Fe + 3CuCl 2 = 2FeCl 3 + 3CuB .用稀硫酸除去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CuO + H 2SO 4 =CuSO 4 + H 2OC .用硝酸钡溶液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K 2SO 4 + Ba(NO 3)2 = BaSO 4↓+ 2KNO 3D .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 + 3HCl = AlCl 3 + 3H 2O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 A + y B = m C + n D (x 、y 、m 、n 为化学计量数)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 x + y = m + nB.若生成物中有水,该反应是中和反应C.参加反应的 A 和 B 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物 C 和 D 的质量比D.若 A 和 B 的质量都为 a g ,充分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或等于 2a g7.下列化学方程式的表达一定不正确的是 ()A.2Fe + 6HCl = 2FeCl 3 + 3H 2↑B. BaCl 2+ CuSO 4 = BaSO 4↓+ CuCl 2C.SO 3 + 2NaOH = Na 2SO 4 + H 2OD. Ca(OH)2 + Na 2CO 3 = CaCO 3↓+ 2NaOH8.下列对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错误的是 ()A.2H 2S + SO 2 = 3S↓ + 2H 2O (复分解反应)B.CO 2 + C 高温 2CO(化合反应)C.2AgBr 光照2Ag + Br 2↑ (分解反应)D.2Mg + CO 2 点燃 2MgO + C (置换反应)9.下图是四位同学对某一个化学方程式意义的描述,他们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A .2H 2O 2 MnO 2 2H 2O+O 2↑B .Na 2CO 3+Ca (OH )2=CaCO 3↓+2NaOHC .C 2H 5OH+3O 2 点燃 2CO 2+3H 2OD .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10.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 .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D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A+B=A 2B1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因为 H 2O 和 H 2O 2 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 CO 2 和 H 2O ,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 和 HC .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D .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12. 3 月 23 至 25 日,佛山展开了“功勋航天员走进校园”活动,学生知道了很多飞船的知识。
飞船常利用反应 2Na 2O 2+2CO 2=2+O 2 来提供氧气,“ ”中物质的化学式是A .COB .Na 2OC .NaOHD .Na 2CO 313. NH 4ClO 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 CO 2B. Cl 2C. O 2D. N 2 14. AgN03 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AgN03 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 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A .S02B .N02C .NH 3D.N 215.王腾同学以不同的化学思维方式或者规律给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你认为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 ①CaO+H 2O═Ca(OH )2; ②Mg(OH )2MgO+H 2O ;③Ba(OH )2+2HCl═BaCl 2+2H 2O ; ④Zn+H 2SO 4═ZnSO 4+H 2↑;⑤2Mg+O 22MgO .A.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②B.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C. 属于有热量放出的反应的是②③D. 属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④⑤16.手机应用越来越广泛,内部安装的电池多为锂电池,锂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表示为:Li +MnO 2=LiMnO 2。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5CaMg(CO3)2+8SiO2+X Ca2Mg5(Si4O11)2(OH)2+7CO2↑+3CaCO3,则X的化学式为17.软玉也称中国玉,以新疆“和田玉”为代表。
生成和田玉矿床的反应方程式为一定条件()A.CaOB.Ca(OH)2C.H2O D.O218.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19.下图为一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X、Y、R、Z四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右图分析,下了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表示的是化合物C.R在该反应中的作用一定是加快反应速率D.该反应可表示为Y2+2Z2X R X2+2Z220.“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体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生成物中有单质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2 21.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若○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22.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则该反应A.是化合反应B.有单质生成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23.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B.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24.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C.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5.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物质均为化合物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26.下列有关反应类型的判断错误的是()A.2NaHCO3=====Na2CO3+2HCl==2NaCl+H2O+CO2↑B.CaO+H2O==Ca(OH)2分解反应化合反应C. H 2+CuO Cu+H 2OD. 6CO 2+6H 2O ==== C 6H 12O 6+6O 2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27.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 10 2.2 16.2 0.9 量/g反应后质 a 4.4 8.1 1.8 量/g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X 、Z 是反应物,Y 、W 是生成物 B .a =15 C .反应中 Y 、W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22︰9 D .Z 为化合物28.将一定量的乙醇(C 2H 6O )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反应前质量/g反应后质量/g乙醇4.60 氧气8.0水5.4 二氧化碳4.4 X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表中 a 的值为 2.6C .X 可能含有氢元素B .X 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 9.6g ,则无 X 生成29.将一定量的乙醇(C 2H 6O )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反应前质量/g反应后质量/g乙醇4.60 氧气8.0水5.4 二氧化碳4.4 X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表中 a 的值为 2.6C .X 可能含有氢元素B .X 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 9.6g ,则无 X 生成3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如下表:物质反应前质量/g甲3 乙5丙20 丁7反应后质量/g10 5 8 待测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g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31.某同学在敞口容器中做了两个实验:一是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二是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铝。
他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
请填空:(1)铝粉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铝粉的质量________(选填“大”、“小”或“不变”)。
(2)你认为这两个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______(选填“是”或“否”)(3)请写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5分)纯净物A可用作气体燃料。
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质量的A与160g B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反应完全时,生成132gC和72gD(1)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
(2)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3.(3分)漂白粉常用于灾区消毒杀菌,其有效成分为Ca(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工业上制漂白粉,是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发生如下反应制得:2Ca(OH)2+2Cl2=X+Ca(ClO)2+2H2O,产物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漂白粉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而硬化变质,最终生成的硬化物是(填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所以漂白粉要密封保存,开封及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