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为现代农业发展添笔“绿”

合集下载

强措施 保增长 努力实现通化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强措施 保增长 努力实现通化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推进 优质粮工程 , 增加农 民粮 食收入 ; 建设 ( 区优质 粮 稻黍 、 林地 参药果 菌 、 鸭绿江特 色水产 、 城郊蔬 菜果品 、 区肉 小 奶禽蛋 、 院种养加销 ) 大特色经 济带 , 加农 民特色 产业 庭 六 增 和 多种经营收入 ; 植农村民营经 济 , 培 发展生态农业和旅 游观 光农业 , 增加农 民的非农性收入和 工资性 收入 ; 增加劳 务经济 收入和市场收入 ; 抓好 各项惠农政策 补贴 的落实 , 增加农 民政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 化 , 不断加强农 村信 息网络建 设 , 化 强 利鼓 服 务 , 抓好柳河 县姜家 店乡建 设水稻标准 化生产示范区 、
梅 河 口 海龙镇无 公害 蔬菜标准化生 产示范区 、辉 南县楼街 市
乡楼街村 绿色优质大米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等 1 个农业标准化 1
示范区建 设和绿 色食品产业 发展 , 积极改 善农业生 产环境 。 稳步提 升农 村综 合改革与 执法水平 全 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确权颁证工作 , 快土地使用权流 加
推 进 高效 园 艺特 产 业 发 展
个重点 , 寻求两个突破 , 三个稳步提升 ”全 面推进农村 实现 ,
坚持 以农 民增 收 为 中心
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
继 续抓好人参 产业推进 工作 ,不断提 高通 化市参业 科技 化、 现代化 和品牌 文化建设及 宣传水平 , 推进人参 产业 二次振 兴。 00年人参产业 力争实现产值 1 亿元 。 21 8 抓好园艺生产 , 着 重抓好市郊两 区及 其它 县( 、 中,、 市 区) 亡城镇的 蔬菜 和果品保护 ‘
增 长 又好又快发展
赵 国春
7月下旬 以来 ,通化市 受高空槽 和华北气旋共 同影 响 , 出 现 大范围的连雨天气 , 部地区发生暴雨 和大暴雨 , 局 引发严重 洪涝灾害 , 给农业生产造成了 巨大的损失 。面对严重 的洪涝灾

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通化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通化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通化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12.12•【字号】通市政办函〔2022〕55号•【施行日期】2022.12.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通化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通市政办函〔2022〕5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通化医药高新区、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通化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现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组长:周艳春副市长副组长:郭晓曼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智东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成员:张强市发展改革委二级调研员王亚清市科技局副局长王婧楠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刘妍市财政局副局长邱立锟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二级调研员王国钰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王淼淼市生态环境局四级调研员李鸿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谢立杰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习春市水利局副局长贾方国市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王凤龙市商务局副局长安国亮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陈宏生市市场监管局四级调研员于慧龙市金融办副主任刘杰市林业局副局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智东兼任。

领导小组下设建设推进组和服务指导组。

建设推进组由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办、市林业局组成,由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任组长单位,负责示范区遴选、申报和管理工作,配合省建设推进组组长单位做好日常建设指导服务和考核等工作,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情况开展日常监测和跟踪调度,其他部门负责为示范区提供有关政策支持。

通化市召开上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

通化市召开上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
动 态 版 块 一 三农时 政
Do n g t a i b a n k u a i
. .

线一环” 村屯基础设施 、 绿美化和垃圾处理等管理 工作 ,
近 日,通化市新 农村办召开全 市上半年新 农村建 设工作会议 , 会议听取 了各县 ( 市、 区) 新 农村 办主任 上 半年工作完成 情况汇报 。市农委主任邢风 、 市农委党 委 副书记贾方 国 、 各 县( 市、 区) 新农村 办主任和 业务科长 参加了会议。
集约化 、 专业化 、 组织化 、 社 会化新 型农业体 系 , 推 进全 市转变 、 农产 品生产大 市向农产 品加 工业大市转变 。做 市现 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 大做强一批重点龙头企业 ,到 2 0 1 5 年 实现农 产品加 工 副市长孙 治国表示 ,创新农 业生产经 营体制 的前 业销 售收入 5 0 0亿元以上。 要强化规范管理和服 务 , 数、

( 通化 市农委 供稿 )
本刊讯 : 近 日, 松原市政府 组织 召开了农业生 产经
市场发展 、 政 策保障 六大措施 , 全面提 升农业 的组织化
营体制创新座谈会 。 会议指 出 , 今后一个时期 , 松原市将 和市场化水 平 , 推动 农业转 型升级 , 不断提高农 业 的综 加快农业组织和制度创新 , 在坚持和 完善农 村基本经营 合 生产能力和 区域竞争 力 , 走 出一条具有松原特色 的农 制度 的基 础上 , 着 力培育新 型农业 经营主体 , 着力 构建 业产 业化发展之路 , 加快推进粮 食大 市向特色农产品大
会议指出 , 上半年各县( 市、 区) 党政领导高度重 视, 做了大量的工作 , 思路清晰 , 重点突 出 , 措施得 力 , 效 果明显 , 为推动 全市新 农村建 设深入开展 , 再 上新水平 、 再登新台阶 , 高标 准高质量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 务奠定 了 良好的基础 。截至 目前 , 通化市完成新农 村建设项 目 1 4 7 6个 , 完成投 资 6 . 7 亿元; 争取 第二批省级 示范 村 1 1 5 个, 发展“ 一村 一品 ” 专业村达 到 6 1 个、 专 业屯达 到 8 5 个, 发展专业合作社 4 9 个; 新建农村水泥路 1 0 3 . 9 公里 , 新建边沟 4 9 . 0 8 公里 , 新建 围墙 8 5 . 4 7万延长米 , 安 装路 灯( 含太阳能 ) 1 4 2 3盏 , 新建健身 广场 4 8 个; 完成 自来水 工程 5 7 个, 受益农 户达到 2 8 0 8 7户。 农村经济得到持续 发展 , 村集体收入明显增加 , 农村环境得到 显著改 善。 会议强 调 , 要进 一步明确 新农 村建 设 “ 二十 字 ” 方 针 内涵 , 按照科学 发展 , 统 筹城 乡发 展一体 化建设 目标 要求深 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要继续加强 组织领 导 , 解放思想 , 开拓创新 , 强化 工作职 能 , 继续 坚持“ 政 府主 导、 农民 主体 、 社会 参与 ” 的工作推 进机制 ; 要继续 优化 农村经济产业发展 , 将结 构调 整的着力点放在壮大山区

通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化市“3+N”现代服务业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

通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化市“3+N”现代服务业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

通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化市“3+N”现代服务业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通化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6.30•【字号】通市政发〔2021〕5号•【施行日期】2021.06.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正文通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化市“3+N”现代服务业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通市政发〔2021〕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通化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现将《通化市“3+N”现代服务业工作推进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通化市人民政府2021年6月28日(此件公开发布)通化市“3+N”现代服务业工作推进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六稳”“六保”决策部署,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不断提升我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努力实现“两确保、一率先”工作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经济发展攻坚战的总体要求,突出发展以旅游、物流、康养为主导,现代商贸、现代金融、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多元化的“3+N”现代服务业格局,进一步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打造一批具有通化特色的服务业产业集群、领军企业、拳头产品和高端品牌。

到2025年,现代服务业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力争形成十亿级、五十亿级、百亿级产业梯次发展格局,助力全市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为我市绿色转型、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二、工作任务(一)旅游产业。

围绕立足“一核、两翼、三带”文化旅游产业布局,统筹开发全市旅游资源,深入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1.推动景区提质升级,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旅游配套设施,提升现有A级景区品质,促进自安山城和万发拨子考古遗址公园等创A升级,加快全域旅游建设。

播种绿色的希望

播种绿色的希望

龙源期刊网
播种绿色的希望
作者:
来源:《吉林科技报》2016年第19期
通化市西江镇的兴胜村,依靠温室大棚发展有机蔬菜,日前,第一批蔬菜上市,每天纯收入达到了四五千元。

兴胜村地理位置偏僻,没有成型的产业可以发展。

2013年,村里带头成立了胜鑫有机蔬
菜种植合作社,把剩余劳动力和贫困户都吸纳进来,带领他们一同创业。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合作社在成立之初确实发展不易。

为了解除村民的后顾之忧,村委会成员挨家挨户的谈,耐心细致的给大伙儿分析有机蔬菜的发展前景和市场行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年多的发展,如今合作社已初具规模,社员也达到了45户。

合作社管理到位,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效益好了,合作社的社员们也受益了。

看着有机蔬菜产业越干越红火,兴盛村又有了新的打算。

下一步,他们准备发展采摘园,利用休闲时间搞创收。

通化市产业发展趋势

通化市产业发展趋势

通化市产业发展趋势通化市产业发展趋势一、引言通化市位于中国吉林省中部,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通化市的经济一直以重工业为主导,特别是煤炭、化工和冶金产业。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脱碳目标的推进,通化市的产业发展正经历着一些重要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通化市目前的产业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可能的方向。

二、当前的产业发展趋势1. 轻工业的兴起通化市的轻工业正在迅速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轻工业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通化市的纺织、玩具和家居用品等轻工业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和关注。

这些产业的发展将为通化市的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2. 新能源和清洁技术的推广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通化市正在加大对新能源和清洁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通化市的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新能源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同时,通化市正积极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在工业和交通领域的应用,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电子商务的崛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通化市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户通过网络销售产品,成为通化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通化市的产业结构和商业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大提升了当地经济的竞争力。

4. 文化旅游业的崛起通化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近年来正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通化市的旅游资源包括九宫山国家森林公园、长影世纪城、龙湾景区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文化旅游业的崛起不仅为通化市带来了经济效益,还提升了当地的形象和知名度。

三、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1. 发展现代制造业通化市将继续发展现代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同时,通化市还将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2. 加强研发和创新通化市将加大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

通过建设研发中心和创新平台,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打造精品工程 发展现代林业--吉林省通化县造林绿化工作纪实

打造精品工程 发展现代林业--吉林省通化县造林绿化工作纪实
校 、医院和企事业单位普遍进行 的研究制定 。 先后编制 了《 通化县 全 面 开展 。 积极建设园林城市 ,打造经 绿化 , 能建绿地的栽花种草 , 不能 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等多部规 划、 意见、 方案 , 对全县造林 、 绿化 济发展的绿色平 台 从 2 0 年开 建绿地的摆放盆景花卉。 01
主管部门指导下 ,坚持以林业生 县 ” 被全 国绿化 委员会 授 予全 国 队伍保证。二是层层建立工作 目 。 态 经济 强县建 设为 目标 ,以提高 绿化模范县 ,被国家林业局命名 标责任制。制定了县领导包保责 城 乡绿化 美化 水平 、争创 全 国绿 为 全 国森林 资源 管 理 先 进 单 位 、 任制 , 县委、 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 化模范县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 、全 国封 管领导分别承包重点生态建设示 建设为重点 , 几年来 , 强化领导 , 山育林先进单位 、全国退耕还林 范点 , 四大班子领导包保乡镇 , 县 精心组织 , 常抓不懈 , 依靠全社会 先进单位、 国绿色小康县。 全 每年在造林绿化期间 ,县领导都 力量 ,大力开 展植树 造林 和城 乡 突出营造全 民参与氛围。 深人现场, 靠前指挥 , 带头创办绿
V l ty r —at9 义务植树 r ] o n rT o l i u a e p nn 广 萄
L一 一 一 ~ 一
i _ ; 圈 j
技下乡等各种有效形式 ,广泛宣 县 突 出林业 生 态工 程建 设 , 传中央决定 、 吉林条例 , 增强群众 培育红松干果林 、 珍贵树种林 、 速 积 实现 了历 史性 突破 。一是 投 资 生态建设和保护意识 。 同时, 利用 生丰产林 ,加速 了城乡绿化美化 2 5 2 0万元 , 县 城 团结 广 场进 行 对 省 、 县各媒体加大宣传 。通过 进程 , 动 了林 业产 业发 展 。0 2 两期改造 和建设 , 市、 推 20 建成 了花池 、 草 广泛宣传发动 ,营造 了强有力的 年至 20 年全县 2 度以上坡耕 坪 、 04 0 音乐喷泉、 大型雕塑等 。二是 0 多万元 , 将团结路 、 新风 舆论 氛 围 ,有力地 激 发 和调 动 了 地全部退耕还林 ,自 20 04年起 , 投资 20 全社会造林护林和参与生态建设 创造 性地 实施 宜 林地 “ 满 造严 路、 造 同德路等建成园林式街路。 三

气候变化对长白山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以通化市为例

气候变化对长白山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以通化市为例
气候变化对长白山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一 一 以通化市为例 蒋兆恒 陶国芳









・逝 化
业发展 的影 响 ,从 而采取适应气候变化 的行为和措施 ,因地制 宜 、因时制 宜地开展农业 生产 , 提供农业生产能 力 ,促进农业 经济 良性发展 。[ 5 ] 3 .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集蜜 拇河 I
2 . 2气候 变化对农业发展 的影 响
持续利用。 3 - 3 发展 生态农 业 。保障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 . 2 . 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通化市地理 地貌 为 “ 七山一水二分 田” ,自然资源丰富 , 生态 环境对农业生产 的影 响具有直接性 ,其影 响强度 和范 生态环境优越 ,耕地 面积 少 ,多为低山丘陵覆盖。境 内大小沟 围远远超过 了其 它产业和经济活 动。气候变化引起通化市农业 0 0 0余 条 ,其 中沟长 2 . 5 k m、沟 内面 积达 3 3 0 h m 以上 生态环境 恶化 ,主要体现在气候 环境 、水环境 、土壤环境 3 个 壑达 3
方 面。 。 年平 均气 温 升高 ,使气候 环 境呈 暖化 趋势 ;降水 量变 化不大 ,但 由于蒸 发强烈 ,气候 环境 有干旱化 的趋势 ,限制了 农业生产潜力 的发挥和粮食产量 的提高。水环境 的变化则表现 为河流年均径 流量减少 ,不利 于农 业灌溉 ;极端天气 事件 导致 旱涝灾 害频 发 ,对水土保持 和农 业生产不利 。土壤环境尤 其是 O N 1 0 c m表 土土 温对 气候 变化 比较敏 感 ,气候 变化使 年均土 壤 温度 明显 升高 ,有利于冬季 土壤 中病虫生物 的越冬 和早发 , 从 而诱发次 年春夏季病虫 害的蔓延 。同时 ,土壤 中水分减少 ,温 度升高 , 会加 速风化和有机 质流失的过程 ,使土壤肥 力下降 , 耕地面积减少 『 4 1 。人参 、中小药材等特产业 的种植 和挖取过程 又会进一 步破坏植物资 源和土壤资源 ,加速水 土流失 ,造成农 业生态环境 的进一 步恶化 。 2 . 2 . 2 农业生 产的稳定性降低 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气候 资源时空格局发生显著 变化 ,热量 资源呈 总体增加 ,水稻 的生 长期 缩短 ;降水量变化不 明显 ,暖 干化 的变化趋势对灌溉提 出了更 高的要求 ,对农业生 产负面影 响大 于有 利方面 ; 日 照 时数减少 ,不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 用 , 有机质 的合成受阻 。农业气 象灾害如低温冷 害、高温 、干旱 、 强 降水 等极端天气 、气候事 件频发 ,加剧 了农业 生产 的不稳定 性, 粮食 产量不能得到有效 保障 ,对通化市粮食 安全 、生态安 全 和社会 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不 良 影 响。 2 . 2 . 3 农业产 业结构和分布格局发生 变化 气候变化对通化 市农业物候 的影响 主要表现 为春季物候期 提前 ,秋 季物候期推迟 ,作 物生长期相对延长 ,一些 多熟制作 物北 界明显北移 。通化 市粮食作物主要有水 稻、玉米和大豆 , 其 中玉米 中、晚熟 品种 潜在界限不 同程度北 移 ,可能会有提高 单位 面积粮食生产 能力 和增加农作物种植 面积的潜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但在种 植界 限变化敏感地带 ,干旱和冷害等农业气象灾 害发 生风险显 著增 加 。此外 ,由于人参 、中小药 材等具有通化特 色产业 的 发 展对水 土环 境和大气环境要 求较高 , 气候变化制 约了其规模 化和现代化 , 从而影 响特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 中的比例 。 因此 , 气候变化影响 了通化市农业 产业结构及其分布格局 。 3 通化市农业 发展 适应 气候变化 的应对措施 3 . 1 加 大宣传 ,提高农 民对气候变化 的适应 能力 农 民是农 业生产 的执行者 和控 制者 ,通过各类新 闻媒体 和 政策法规 的宣传教 育 ,提高农 民对气候 变化 的认 知 ,使农 民了 解气候变化 的表 现和原因 ,正确认识气候变 化对 农业生产和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化市为现代农业发展添笔“绿”
作者:
来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5年第02期
实施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开拓绿色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做大做强生态环保的绿色农业产业,是实现绿色转型、振兴发展的必然之选。

去年,通化市战胜夏季旱灾再获丰收,总产量达39亿斤。

完成了22.2万亩农作物高光效栽培示范面积和建设40个万亩高产示范区的任务。

建成标准化牧业小区210个,畜牧业产值增长20%。

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16.2万亩,新增棚膜蔬菜面积4020亩。

农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快速增加。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加快。

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54家,农产品加工量达222万吨。

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发展到6个,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增加到330种。

人参国际标准科技联盟在通化成立,紫鑫、百泉等人参精深加工项目投产,研发人参新资源食品179种,获批长白山人参品牌数量居全省第一位,人参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今年,通化市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创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方式,引导城市现代要素向农村流转,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发展。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科学调整种植结构,继续实施农作物高光效栽培示范项目,进一步扩大甜玉米等优质粮食品种覆盖率,探索启动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

提早落实低温、干旱、洪涝等防灾减灾措施,争取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加快发展园艺特产业。

实施中药材、蓝莓、五味子、大榛子等农特产业基地建设工程,每个县(市、区)都要新建两个以上示范基地,园艺特产业产值增长12%以上。

继续开展“菜篮子”工程,新增棚膜蔬菜4000亩,蔬菜种植突破35万亩。

——积极发展精品畜牧业。

实施“粮变肉”、“放心肉”工程,完善汇源万头养牛基地等重点项目,在质量、品牌、安全和绿色方面狠下功夫。

推进无规定疫病区建设,搞好标准化养殖和全产业链加工,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5%以上,畜牧业产值增长7%以上。

——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

树立循环经济理念,新上90万吨玉米秸秆压缩饲料、20万吨秸秆青贮饲料等项目,发展农业生物质与生物质能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实现农作物资源的全方位利用。

充分利用丰富的菌基资源,推动食(药)用菌产业快速发展,食(药)用菌生产面积达500万平方米。

——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品牌建设。

完善恒大人参产业园等20个产业化重点项目,培植、扶持、壮大人参、优质大米、蓝莓、五味子、果仁等特优农产品品牌。

对现有农特产品重新筛
选,优中选优,每个产品都确定1个通用的主打品牌,集中进行培育和宣传,以品牌农业、精品农业促进全市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