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第五章习题 (1)

成本会计第五章习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1.决定成本计算方法的因素是生产工艺特点和()。
[单选题] *A.成本计算实体B.成本计算时期C.生产组织管理方式(正确答案)D.成本计算方法答案解析:决定成本计算方法的因素是生产工艺特点和生产组织管理方式。
2.下列选项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是()。
[单选题] *A.分类法B.定额成本法C.分批法(正确答案)D.标准成本法答案解析:成本计算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3.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
[单选题] *A.定额法B.分类法C.品种法(正确答案)D.分批法答案解析: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品种法。
我们可以如此记忆:大大单——品;单小单——批;大大多——步。
4.能够配合和加强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定额管理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
[单选题] *A.分批法B.分步法C.定额法(正确答案)D.分类法答案解析:定额成本法是将定额管理与成本计算相结合的成本计算方法。
5.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适用于()。
[单选题] *A.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正确答案)B.小批生产C.单件生产D.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答案解析:我们可以如此记忆:大大单——品;单小单——批;大大多——步。
6.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中,属于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
[单选题] *A.品种法B.分批法C.分类法(正确答案)D.分步法答案解析:成本计算辅助方法有定额成本法和分类法。
7.产品成本计算分批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
[单选题] *A.产品的品种B.产品的类型C.产品的生产步骤D.产品的批次(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分批法的核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
8.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适用于()。
[单选题] *A.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正确答案)B.小批生产C.单件生产D.品种虽多,但可以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企业或车间答案解析:我们可以如此记忆:大大单——品;单小单——批;大大多——步。
成本会计计算方法习题答案

制造成本计算法习题1. 练习品种法:1.甲企业第一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2011年9月A、B两产品“生产成本”明细科目的月初余额如下表所示:单位:元甲企业各项存货按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2011年9月发生下列部分经济业务事项:(1)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甲企业各部门材料耗用金额如下:发料凭证汇总表单位:元(2)“工资结算汇总表”和其他职工薪酬分配表汇总的本月应付职工薪酬如下:工资结算汇总表单位:元(3)根据“折旧费用分配表”分配给各部门的折旧费如下:折旧费用分配表单位:元(4)甲企业通过银行支付生产车间的水电费4 612元、办公费2 263元。
(5)甲企业归集的制造费用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分配。
(6)假定A产品月末在产品数量400件,完工程度40%,当月完工产品数量340件。
B产品800件当月已全部完工。
所有完工产品均已验收入库。
(7)不考虑其他经济业务事项。
要求:(1)编制分配材料费用、职工薪酬、折旧费、和支付水电费、办公费的会计分录;(2)在A、B产品间分配当月发生的制造费用,并编制分配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3)按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A产品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并计算A、B产品的单位成本;(4)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生产成本”科目须写出明细科目)。
解:(1)编制分配材料费用、职工薪酬、折旧费、和支付水电费、办公费的会计分录 ①分配材料费用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329 336 ——基本生产成本(B 产品) 238 073 制造费用——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16 374 销售费用 9 307 管理费用 6 388 贷:原材料 599 478 ②分配职工薪酬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265 680 ——基本生产成本(B 产品) 226 320 制造费用——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57 939 销售费用 106 143 管理费用 38 937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65 495—其他职工薪酬 130 064③分配折旧费借:制造费用——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268 272 销售费用 43 628 管理费用 32 577贷:累计折旧 344 477(268 272+43 628+32 577)④支付水电费、办公费:借:制造费用——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6 875(4 612+2 263) 贷:银行存款 6 875(2)在A 、B 产品间分配当月发生的制造费用,并编制分配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 当月发生的制造费用=16 374+57 939+268 272+6 875=350 000(元) A 、B 产品实际工资之和=216 000+184 000=400 00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当月发生的制造费用÷A 、B 产品实际工资之和 =350 000÷400 000=0.875A 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16 000×0.875=189 000(元)B 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84 000×0.875=161 000(元) 分配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189 000 ——基本生产成本(B 产品) 161 000 贷:制造费用——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350 000(3)按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A 产品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并计算A 、B 产品的单位成本 ①A 产品部分完工,所以需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其计算过程列示于下: A 产品在产品的约当产量=400×40%=160(件) A 产品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数量之和=340+160=500(件) 直接材料分配率=产品数量之和在产品约当产量与完工直接材料总额=50033933658664 =776(元/件)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完工产品产量×直接材料分配率=340×776=263 84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在产品约当产量×直接材料分配率 =160×776=124 160(元)直接人工分配率=产品数量之和在产品约当产量与完工直接人工总额=50026568042320+=616(元/件)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完工产品产量×直接人工分配率 =340×616=209 44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在产品约当产量×直接人工分配率 =160×616=98 56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产品数量之和在产品约当产量与完工制造费用总额 =50018900014000+=406(元/件)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完工产品产量×制造费用分配率 =340×352=119 68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在产品约当产量×制造费用分配率 =160×352=56 320(元)A 产品的完工产品总成本=263 840+209 440+138 040=611 320(元) A 产品的完工产品单位成本=611 320÷340=1 798(元)②B 产品已全部完工,所以不需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B 产品的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之和就是其完工产品的成本,其计算过程列示于下:B 产品的完工产品总成本=76 607+238 073+226 320+161 000=702 000(元) (4)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A 产品 611 320 ——B 产品 702 000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611 320 ——基本生产成本(B 产品) 702 0002. 练习分批法:本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
成本计算练习题(付答案)

成本计算练习题(付答案)一、判断1.生产产品发生的制造费用都必须经过分配后才能计入产品成本。
()2.“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用来核算已经销售的产品成本,是成本类账户。
()3.“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属于成本计算的账户是。
()二、填空1.成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或。
2.原材料入库成本是材料买价加。
3.制造费用明细账和生产成本明细账一般采用。
4.结转已销产品成本的经济含义是将一项资产转化为。
三、单项选择1.一次从某地采购两种以上材料时,所发生的采购费用应当按()在各种材料之间进行分配。
A.采购数量 B.购买费用 C.货物大小 D.路程远近2.制造费用明细账一般采用借方多栏式,在账页内要按着()设置专栏。
A.生产车间 B.产品品种 C.费用用途 D.费用项目3.生产成本明细账一般采用()的格式。
A.三栏式 B.多栏式 C.数量金额式 D.借方多栏式4.生产成本明细账账页中如果未印眀借贷方时,登记“结转完工产品成本”要用()。
A.红字 B.蓝字 C.正数 D.负数四、多项选择1.分配结转制造费用的关键是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时可用作分配标准的可以是()。
A.工资总额 B.基本生产工人工资 C.生产工时 D.机器工时 E.设备台时2.分配结转制造费用时正确的记账方向和科目是()。
A.借:制造费用 B.贷:制造费用 C.借:生产成本D.贷:生产成本 E.借:管理费用3.已销产品的销售成本=销售数量×单位制造成本,但各批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可能不同,应选择适当的方法计算发出产品的成本,以下属于发出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是()。
A.先进先出 B.后进先出 C.加权平均 D.移动加权平均 E.个别认定五、核算题(一)1.目的:练习制造费用分配的核算。
2.资料:企业某月份某车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①5日,修理机器领用配件5000元;②8日,领用办公用品800元;③15日,发放劳动保护用品12000元;④30日,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同时按14%的比例计提职工福利;⑤30日,支付一般用水费680元,⑥30日,支付照明用电费1400元。
成本会计练习题3答案

成本会计练习题3答案题目一:某公司生产了100台电视机,每台的成本为2000元。
其中,直接材料成本为1200元/台,直接人工成本为400元/台,间接费用为30,000元。
请计算每台电视机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解答:总成本:总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总和,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在本题中,直接成本为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的总和,间接成本为间接费用。
直接成本总额 = 直接材料成本总额 + 直接人工成本总额 = 直接材料成本/台 * 生产数量 + 直接人工成本/台 * 生产数量 = 1200元/台 * 100台 + 400元/台 * 100台 = 120,000元 + 40,000元 = 160,000元总成本 = 直接成本总额 + 间接成本 = 160,000元 + 30,000元 = 190,000元单位成本:单位成本是指每台产品的成本,即每台产品的总成本除以生产数量。
单位成本 = 总成本 / 生产数量 = 190,000元 / 100台 = 1,900元/台因此,每台电视机的总成本为190,000元,单位成本为1,900元/台。
题目二:某公司以一口井为基准,每立方米的产量是100方,成本结构为:•直接材料成本:每立方米2,000元•直接人工成本:每立方米500元•间接费用:每立方米1,000元请计算每立方米井水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解答:总成本:总成本是指在井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总和,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在本题中,直接成本为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的总和,间接成本为间接费用。
直接成本总额 = 直接材料成本总额 + 直接人工成本总额 = 直接材料成本/立方米 * 产量 + 直接人工成本/立方米 * 产量 = 2,000元/立方米 * 100方 + 500元/立方米 * 100方 = 200,000元 + 50,000元 = 250,000元总成本 = 直接成本总额 + 间接成本 = 250,000元 + 1,000元/立方米* 100方 = 250,000元 + 100,000元 = 350,000元单位成本:单位成本是指每立方米井水的成本,即每立方米井水的总成本除以产量。
成本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1、表2-1是某工业企业20××年10月份有关费用发生额和有关存货账户余额的数据。
假设该企业20××年10月份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 036 000元。
要求:编制企业20××年10月份的利润表。
表2-1 2001年10月份费用发生额和存货账户余额单位:元生产耗用原材料 334 000生产耗用燃料及动力 64 000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 418 000折旧费——行政管理 4 000折旧费——生产车间 103 000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127 000设备修理费 40 000劳动保护费 34 000水电办公费——生产车间 87 000机物料消耗 11 000其他制造费用 15 000管理费用 300 000销售费用 207 000财务费用 65 000在产品(10月1日) 135 000在产品(10月31日) 142 000产成品(10月1日) 160 000产成品(10月31日) 147 000解答:表2-2 2001年10月份产品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表单位:元月初在产品成本 135 000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原材料 334 000燃料及动力 64 000工资及福利费 418 000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127 000折旧费 103 000设备修理费 40 000劳动保护费 34 000水电办公费 87 000机物料消耗 11 000其他制造费用 15 000 417 000本月生产费用合计 1 233 000产品生产成本合计 1 368 000 减:月末在产品成本 142 000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1 226 000 加:月初产成品成本 160 000可供销售的产成品成本 1 386 000减:月末产成品成本 147 000 本月产品销售成本 1 239 000表2-3 2001年10月份利润表 单位:元 主营业务收入 2 036 000 减:主营业务成本 1 239 000 主营业务利润 797 000 减:期间费用营业费用 207 000 管理费用 304 000财务费用 65 000 576 000 营业利润 221 000从表2-2和表2-3中可以看出,产品成本同产品的实物流动相联系,而期间费用则直接归属于当期利润表,与产品的生产无关。
第4章 习题及答案

第4章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4.1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概述一、单选题l.工业企业的( D ),是按照生产组织的特点来划分的。
A.单步骤生产B.复杂生产C.多步骤生产D.大量生产2.下列成本计算方法不属于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是( B )。
A.品种法B.分类法C.分步法D.分批法3.在大批量单阶段生产的企业里,要求连续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者若干种产品,因而管理上只要求而且也只能按照( B )。
A.产品的批别计算成本B.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C.产品的类别计算成本D.产品的步骤计算成本4.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B )上。
A.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费用分配B.产品成本计算对象C.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D.产品成本计算日期5.划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的标准是( D )。
A.成本计算是否及时B.对成本管理作用的大小C.成本计算工作的繁简D.对于计算产品实际成本是否必不可少6.工业企业的( D )生产,是按照生产组织的特点来划分的。
A.单步骤B.复杂C.多步骤D.大量二、多选题1.制造业的生产,按照工艺过程划分,可以分为( CD )。
A.大批生产B.小批生产C.单步骤生产D.多步骤生产2.受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影响,产品成本计算的对象有( ABCD )。
A.产品品种B.产品类别C.产品批别D.产品生产步骤3.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有( AD )。
A.分步法B.分类法C.定额法D.分批法4.在品种规格繁多且可按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企业或车间中,能够应用分类法计算成本的产品生产类型有( AB )。
A.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B.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C.单件大批单步骤生产D.单件小批多步骤生产5.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包括( CE )。
A.品种法B.分步法C.分类法D.分批法E.定额法6.生产类型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BCD )。
A.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B.成本计算期的确定C.生产费用的归集及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D.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E.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F.成本的明细账的设置三、判断题1.产品成本计算的对象,包括产品品种、产品批别和产品类别三种。
物流成本管理练习题参考答案

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物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表3-10机器能量成本分配表表3-11 检验成本分配表表3-12 材料处理成本分配表表3-13 准备成本分配表表3-14 购买成本分本表表3-15 分类成本分配表表3-16 能量成本分配表表3-17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汇总表 单位:元第四章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一、表4-19 收入、成本和利润弹性预算表(列表法) 单位:元表4-20 收入、成本和利润弹性预算完成情况对照表(列表法) 单位:元二、盈亏临界点销售量=2000÷(10-6)=500(件)盈亏临界点销售额=2000÷(1-6÷10)=2000÷40%=5000(元)以上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的销售量要达到500件,或者销售收入要达到5000元才能不盈不亏。
第五章汽车运输成本管理一、表5-18运输成本计算表二、表5-14 运输单位成本升降因素分析汇总表第六章船舶运输成本管理表6-16 有关成本资料表6-17 上年成本计算资料分析表1.运输周转量变动对成本降低任务完成的影响降低额计划降低率计划单位成本上年实际周转量本期实际元降低额的影响值运输周转量变动对成本-⨯⨯=)( =122000×11.5×(-2.61%)-(-28500) =-36618.3+28500 (元) =-8118.3(元)2.运输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任务完成的影响位成本实际单周转量实际位成本计划单周转量实际元降低任务完成的影响值本运输单位成本变动对成⨯-⨯=)( =122000×11.8 -122000×12.0 =(11.8-12.0)×122000 =-24400(元)3.运输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运输单位成本变动不但影响成本降低额,同时也影响成本降低率。
因此,有必要对运输单位成本变动而造成的成本降低率的变动进行分析。
其计算公式为:%100(%)(%)⨯--=单位成本上年实际位成本计划单单位成本上年实际降低率实际成本降低率的影响本运输单位成本变动对成 -1.74%(-2.61%)-%35.4-%1005.118.115.11%35.4(%)==⨯---=降低率的影响值本运输单位成本变动对成将以上分析结果汇总后,列于表6-18中。
《基础会计》(简明版)(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 07第七章 应用练习题参考答案与指导

第七章成本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练习题参考答案与指导一、判断题答题要求:根据各题给出的说法判断正误,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你认为错误的打“×”。
1.成本计算是计算确定各计算对象总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 × )解题指导:成本计算不仅要计算各计算对象的总成本,还应计算其单位成本。
2.成本计算对象是指具体负担相应费用的材料和产品等。
( √ )解题指导:成本计算就是围绕材料和产品等具体对象而进行的,发生的各种支出相应地也由这些具体对象承担。
3.与材料采购有关的费用都要计入材料采购的成本。
( × )解题指导:根据重要性原理,有一部分与材料采购有关的费用,如材料采购人员的差旅费、发生的市内零星运费等,可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而计入企业的管理费用。
4.将有关费用计入成本的方法有直接计入和间接计入两种。
( √ )解题指导:这是两种将有关费用计入成本计算对象成本的基本方法。
其中,直接计入的部分是指由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独立承担的费用;间接计入的部分是指由多个成本计算对象共同承担的费用。
5.企业只能以月份为单位作为成本计算的周期。
( × )解题指导:在一般情况下,产品生产企业是以月份为单位作为成本计算周期的。
某些企业对于生产周期长的产品,也可以该产品的生产周期作为成本计算期。
6.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共同性费用应分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 √ )解题指导:共同性费用往往是为同时购入多种材料而发生的,应分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7.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制造费用应直接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 × )解题指导:在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下,制造费用也是为多种产品的生产而共同发生的,一般应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而不能直接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当然,如果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那么发生的制造费用就应全部由该产品承担。
8.“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是会计上的重要原始凭证。
( √ )解题指导:“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是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专用表格,在会计上可以根据该表的计算结果进行完工产品验收入库的账务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 A )。
A.各种产品品种B.产品的批别或订单C.各种产品的材料费用D.每个加工阶段的半成品及最后加工阶段的产成品2.简化分批法与分批法的主要区别是( B )。
A.不分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C.分批核算原材料费用D.不分配核算在产品成本3.平行结转分步法在产品的含义是指( D )。
A.本步骤在产品B.最终产成品C.最后步骤在产品D.本步骤在产品和以后步骤在产品及入半成品库尚未最后完工的半成品4.在采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下,下步骤耗用的上步骤半成品成本应转入下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 D )成本项目。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制造费用D.直接材料或自制半成品5.采用分步法,为反映原始成本项目,必须进行成本还原的是( A )。
A.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B.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C.逐步结转D.平行结转6.采用简化分批法下,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C )。
A.只是在各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B.只是在各批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C.既是各批产品之间,也是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依据D.只是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7.采用简化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之前,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登记的内容是( B )。
A.不登记任何费用B.只登记直接费用和生产工时C.只登记原材料费用D.登记间接费用不登记原始费用8.分批法适用于( A )。
A.小批生产B.大批生产C.大量生产D.多步骤生产9.成本还原是将( D )耗用各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始成本项目的成本。
A.广义在产品B.自制半成品C.狭义在产品D.产成品10.分步法中,半成品已经转移,但成本不结转的成本结转方式是( B )。
A.逐步结转分步法B.平行结转分步法C.综合结转分步法D.分项结转分步法11.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 C )。
A.分车间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B.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步骤产品成本的方法C.按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D.计算产品成本中各步骤份额的方法12.逐步结转分步法中在产品含义是指( B )。
A.自制半成品B.狭义在产品C.广义在产品D.半成品和产成品13.分步法适用于( D )。
A.单件生产B.大量生产C.大量大批生产D.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14.将上一步骤转入的半成品成本全部记入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的“自制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成本项目,这种成本结转方式称为( D )。
A.成本还原B.平行结转C.分项结转D.综合结转15.成本还原是从( B )生产步骤开始,将其耗用的前一步骤的自制半成品综合成本,按照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构成,还原为原始成本项目的构成。
A.最前B.最后C.中间D.任意二、多选题1.下列方法中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的有( ABC )。
A.品种法B.逐步结转分步法C.平行结转分步法D.分批法2.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反映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 AC )。
A.平行结转B.综合结转C.分项结转D.汇总结转3.简化分批法适用的范围( ABC )。
A.同一月份投产的产品批数很多B.月末完工产品批数较少C.各月间接费用分配率相差不大D.各月生产费用水平相差不大4.分批法和品种法的主要区别是( AB )。
A.成本计算对象不同B.成本计算期不同C.生产周期不同D.会计核算期不同5.采用简化分批法,各月( ABC )。
A.只计算完工产品成本B.只对完工产品分配间接费用C.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D.不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6.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特点是( ABD )。
A.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B.半成品成本随实物的转移而转移C.在产品是指广义的在产品D.在产品是指狭义的在产品7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是( ABC )。
A.不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B.半成品实物转移单成本不结转C.在产品是指广义在产品D.在产品是指狭义在产品8.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各步骤生产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包括( AB )。
A.本步骤月末在产品成本B.已转入以后步骤尚未最终完工的半成品成本C.最终产成品成本D.上一步骤月末在产品成本9.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的情况不多,完工产品数量占全部批量的比重很小,先完工的产品可以按(ABC )计价从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转出。
A计划单位成本B定额单位成本C最近一期相同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D实际单位成本E同行业产品的单位成本三、判断题1.从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计算程序看,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 V )2.品种法不需要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也不需要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所以也称“简单法”。
(×)3.品种法的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一致。
( V )4.分批法应以产品的批次或订单、生产通知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 V )5.简化分批法,是指不需要在各批产品之间分配费用,又不需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6.采用简化分批法,未完工产品不分配结转间接计入成本的费用。
( V )7.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产成品是指最后一个步骤的产成品。
(V )8.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每月末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中归集的生产费用,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完工产品和狭义在产品之间分配。
(V )成本计算辅助方法习题单选题1.下列属于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 D )A.品种法B.分步法C.分批法D.分类法2.企业利用相同的原材料,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同时生产出的几种地位相同的主要产品称为( B )。
A.半成品B.联产品C.副产品D.等级产品3.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附带生产出来的一些次要产品称为( A )。
A.副产品B.联产品C.等级产品D.次品4.( B )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
定额差异的计算要分别按成本项目进行。
A.定额成本B.定额差异C.脱离定额差异D.定额变动差异5.( D )是指由于修订消耗定额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是定额本身变动的结果,它与生产中费用支出的节约或超支无关。
A.定额成本B.定额差异C.脱离定额差异D.定额变动差异6.定额变动差异是指修订定额之后,原定额成本与新定额成本之间的差异,只有( B )存在定额变动差异。
A.月末在产品B.月初在产品C.本月投入产品D.本月完工产品7. 在采用定额成本法下,为了有利于分析和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日常材料的核算都是按( C )进行。
A.实际成本B.标准成本C.计划成本D.定额成本8. 联产品成本的计算,是以( A )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归集生产费用。
A.产品的类别B.产品的品种C.产品的批别D.产品的生产步骤二、多选题1.分类法不是一种独立的成本计算方法,它必须与( ABC )相结合应用。
A.品种法B.分批法C.分步法D.标准成本法2.联合成本分配的方法很多,一般常用的有( ABC )。
A.系数分配法B.实物量分配法C.相对销售价值分配法D.约当产量法3.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产品的实际成本由( ABCD )组成。
A.定额成本B.脱离定额差异C.材料成本差异D.定额变动差异三、判断题1.分类法与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一起构成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2.制造企业在生产主要产品的过程中,附带生产出来的一些次要产品,称为联产品。
(×)3.对于副产品,可以单独计算成本,可采用与品种法相似的方法计算成本。
(×)。
4.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不仅能简化成本计算,而且能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分类掌握产品成本水平。
( V )5.分类法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分配,可按选定的分配标准将类内各种产品折合为系数。
( V )。
标准成本法习题一、单选题1.在实际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最切实可行的标准成本种类是( B )。
A.理想标准成本B.正常标准成本C.平均标准成本D.基本标准成本2.一定期间生产一定产品时由于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或变动制造费用的实际偏离相关的标准成本而形成的差异称为( B )。
A.成本差异B.总差异C.用量差异D.价格差异3.通常应对不利的材料价格差异负责的部门是( B )。
A.质量控制部门B.采购部门C.工程设计部门D.生产部门4.( A )可以成为评价实际成本的依据,也可以用来对存货和销货成本计价。
A.现行标准成本B.基本标准成本C.正常标准成本D.理想标准成本二、多选题1.标准成本差异是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具体包括( ABCE )。
A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B.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C.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D.直接材料分配率差异E.直接工资效率差异2.下列项目中属于价格差异的有( BCD )。
A人工效率差异 B.材料价格差异 C.工资率差异D.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E.材料数量差异3.下列项目中属于数量差异的有( ADE )。
A.人工效率差异B.材料价格差异C.工资率差异D.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E.材料数量差异4.标准成本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 )。
A.标准成本的制定B.成本差异的计算C.成本差异的分析D.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三、判断题1.用量差异等于实际价格与用量差的乘积。
(×)2.有利差异是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的节约额,因此总是越大越好。
(×)3.在材料成本差异分析中,价格差异总金额是根据单价偏差乘以实际用量计算的,而数量差异总金额却是根据用量偏差乘以标准价格计算的。
( V )4.无论哪种变动成本项目的实际价格上升,都会引起整个变动成本差异的不利变化。
(×)5.正常标准成本从具体数量看,它应当大于历史平均成本水平,小于理想标准成本。
(×)成本报表与分析习题一、单选题1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成本报表是(B )。
A对外报表 B对内报表(或内部报表)C既是对外报表,也是对内报表D对内还是对外,由企业自行决定2差额计算分析法是(C )的简化计算方法。
A比较分析 B综合分析法 C连环替换分析法 D因素分析法3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B )工资率增长速度时,才会使产品成本降低。
A等于 B超过 C小于 D等于或大于4反映产品本身质量的指标,一般用( A )表示。
A等级产品 B合格品率 C劳动生产率 D废品率二、多选题1.成本报表按成本信息归集的对象划分,主要分为( ABCD )。
A制造费用明细表 B产品生产成本表 C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D管理费用明细表2.成本报表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ABCD )A比较分析法 B比率分析法 C差额计算法 D连环替换法3.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 ACD )A产品产量 B产品售价 C产品品种结构 D产品单位成本4.反映生产工作质量的指标常用的有( ACD )A合格品率 B劳动生产率 C废品率 D返修率5.连环替换分析法具有( BCD )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