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5 第四讲 课后达标训练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全国版)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全国版)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板块一 主干层级突破
考点 1
脂肪烃的结构和性质
自然
考点 1
碳、硅单质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1.碳单质的存在、性质和用途
2.硅单质的存在、性质和制备 (1)结构及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能被浓硫酸、浓硝酸等 强氧化剂氧化,只能与 F2、氢氟酸、强碱溶液反应;在加热 条件下,能与 O2、Cl2 等少数非金属单质化合。 写出下列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高温 A 项,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2C=====Si
+2CO↑;B 项,步骤②③中每生成或反应 1 mol Si,转移 2 mol 电子; C 项, 硅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 SiF4 和氢气; D 项, SiHCl3 和 SiCl4 的沸点相差较大,可通过蒸馏 (或分馏 )提纯 SiHCl3。
解析
12
C、13C、14C 是碳元素的三种核素,不是同素异
形体,A 错误;用 CO2 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可以实 现“碳”的循环利用,B 正确;石墨烯、碳纤维、碳纳米管 都是碳的单质,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有机材料, C、 D 错误。
2.有些科学家提出硅是“21 世纪的能源”,这主要是 由于作为半导体材料的硅在太阳能发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 作用。下列有关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硅可由二氧化硅还原制得 C.低温时,硅与水、空气和酸不反应,但能与氢氟酸 反应 D.自然界中硅的储量丰富,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单质 硅 ) A.高纯度的硅广泛用于制作计算机中的芯片
考点 2
硅酸、硅酸盐和无机非金属材料
1.硅酸 (1)弱酸性:H2SiO3 难溶 于水,其酸性比碳酸 弱 , 。 不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与强碱 (如 NaOH)反应,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2NaOH+H2SiO3===Na2SiO3+2H2O (2)不稳定性:H2SiO3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资料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资料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一课时二氧化硅和硅酸[课标要求]1.了解SiO2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2.了解硅酸的制备和化学性质。

1.硅元素的存在和原子结构2.二氧化硅(1)存在与形态SiO2的存在形态有和两大类,统称,石英、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是。

1.石英、沙子、水晶、玛瑙、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均是SiO2。

2.SiO2是硅酸的酸酐,但硅酸不能由SiO2与水反应制得。

3.熟记三个化学方程式(1)SiO2+2NaOH===Na2SiO3+H2O。

(2)SiO2+4HF===SiF4↑+2H2O。

(3)Na2SiO3+H2O+CO2===H2SiO3↓+Na2CO3(证明H2CO3酸性强于H2SiO3)。

硅元素的存在与二氧化硅(2)结构SiO2晶体是由Si和O按原子数之比为的比例组成的结构的晶体。

每个硅原子周围结合4个O原子,每个O原子周围结合2个Si原子。

(3)物理性质熔点;硬度;溶解性:于水。

(4)化学性质(5)用途①沙子是基本的建筑材料。

②纯净的SiO2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材料,可以制作。

③石英和玛瑙制作饰物和工艺品。

④实验室中使用坩埚。

[特别提醒]硅是一种亲氧元素,自然界中以SiO2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没有游离态的硅。

1.为什么实验室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要用橡胶塞而不能用玻璃塞?(玻璃的成分中含有SiO2)2.实验室能否用玻璃瓶保存氢氟酸?3.SiO2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氢氟酸反应,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吗?SiO2和CO2的比较SiO2CO2不同熔、沸点高低状态无色晶体气态点与水反应不反应与酸反应只与氢氟酸反应不反应相同点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aO+SiO2=====高温CaSiO3CO2+CaO===CaCO3与碱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CO2+2NaOH===Na 2CO3+H2O与某些盐反应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SiO2+CaCO3=====高温CaSiO3+CO2↑CO2+H2O+Na2CO3===2NaHCO3CO2+H2O+Na2SiO3===H2SiO3↓+Na2CO3与碳反应SiO2+2C=====高温Si+2CO↑CO2+C=====△2CO1.下列关于SiO2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O2、SiO2分别是碳酸和硅酸的酸酐B.CO2和SiO2与水反应分别生成相应的酸C.CO2是酸性氧化物,SiO2是两性氧化物D.CO2和SiO2都是由相应的分子组成的2.Si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A.SiO2+2NaOH===Na2SiO3+H2O B.SiO2+CaO=====高温CaSiO3C.SiO2+4HF===SiF4↑+2H2O D.SiO2+4HCl===SiCl4+2H2O1.制备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呈色,滴加稀盐酸后溶液变为色,有生成结论Na2SiO3溶液呈碱性;可溶性硅酸盐与盐酸反应可以制得硅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硅酸H 2SiO 3=====△SiO 2+H 2O 完成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向Na 2SiO 3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气体: 。

全国通用近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化合物高效演练直击高考4.4氮及其重要化合物(2021年

全国通用近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化合物高效演练直击高考4.4氮及其重要化合物(2021年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化合物高效演练直击高考4.4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化合物高效演练直击高考4.4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化合物高效演练直击高考4.4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全部内容。

4.4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高效演练·直击高考1。

下列装置适用于实验室制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某化学性质,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C。

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D。

用装置丁吸收尾气【解析】选C。

用装置甲制取氨气需要加热,A错误。

氨气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B错误;氨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O、水和铜,可以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C正确;用装置丁吸收尾气容易引起倒吸,D错误.2.将51。

2 g铜片与浓硝酸反应生成0.9 mol氮的氧化物(NO、NO2、N2O4),这些氧化物恰好溶解在0.5 L 2 mol·L-1的NaOH溶液中得到NaNO3和NaNO2的混合溶液,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生成0.2 mol NaNO3B.常温下,Cu遇浓硝酸发生钝化,不可能发生上述反应C.标准状况下收集的氮氧化物为20。

16 LD.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u(NO3)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解析】选A。

分析整个反应过程可知仅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即Cu→Cu2+,HNO3→NaNO2,51。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4节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优质课件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4节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优质课件
②NH3·H2O 为可溶性一元弱碱,易挥发,不稳定, 易分解:NH3·H2O==△===NH3↑+H2O。
(2)氨气与酸的反应。 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
近,其现象为__有_白__烟__生_成_____,将浓盐酸改为浓硝酸,也 会出现相同的现象。化学方程式:
H_C_l_+__N_H__3=_=_=__N_H__4C__l、__N__H_3_+__H__N_O__3=_=_=__N_H__4N__O_3。
(5)NO2 溶于水能生成硝酸,故 NO2 是酸性氧化物。 ()
(6)制取二氧化氮时,用水或 NaOH 溶液吸收尾气。 ()
(7)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是由游离态氮转化来 的。( )
答案: (1)× (2)√ (3)× (4)× (5)× (6)×
(7)√
2.俗话说“雷雨发庄稼”,这说明雷雨中含有能被 植物吸收利用的化合态的氮。请写出三个有关的化学方
则原混合气体中 NO2 和 NO 的体积比为( ) A.2∶1 B.1∶3 C.3∶1 D.1∶1 解析:3NO2+H2O===2HNO3+NO ΔV
3
1
2
30 mL
20 mL
V(NO)=40 mL-30 mL=10 mL,V(NO2)∶V(NO)
=30 mL∶10 mL=3∶1。 答案:C
考点 2 氨和铵盐
(4)分别充满 HCl、NH3 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迅 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
(5)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 (6)固态 NH4Cl 受热升华变为气体。( ) (7)实验室可用浓氨水与生石灰制取氨气。( ) 答案: (1)× (2)√ (3)× (4)√ (5)√ (6)×
答案:D

高三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总结

高三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总结

清华优才化学教教案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硅及其化合物(一)硅1、存在形态: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种同素异形体(晶体构造:正四周体形)2、物理性质:灰黑色拥有金属光彩的固体、熔点高、硬度大、质脆、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好的半导体资料。

3、化学性质(1)常温下的反响:①亲氟性:Si+2F 2==SiF 4Si+4HF==SiF 4↑ +2H 2↑②与强碱溶液反响:Si+2NaOH +H 2O == Na 2SiO 3+2H 2↑(2)高温下的反响:Si+O 2高温高温SiO2Si+2Cl 2SiCl 44、硅的制备(1)工业上制粗硅SiO 2 +2C 高温Si+2CO ↑石英砂焦炭电炉中粗硅(2) 由粗硅制纯硅Si+2Cl 2高温SiCl 4SiCl 4+2H 2高温Si+4HCl5、硅的用途:半导体、晶体管、芯片、光电池、硅合金。

(二)二氧化硅 (SiO 2 )1、存在:天然二氧化硅存在形态有结晶形(玛瑙、石英)和无定形(硅藻土)两大类,通称硅石。

2、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的固体、不溶于水,纯净的SiO 2晶体无色透明3、构造:硅氧四周体构造:每 1 个 Si 原子四周联合 4 个 O 原子, Si 在中心 ,O 在四个顶角 . 同时每 1个 O 原子四周联合 2 个 Si 原子相联合。

二氧化硅中氧原子与硅原子个数比为2: 1,往常用SiO2来表示二氧化硅的构成.4、化学性质:稳固,不开朗(1)拥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不溶于水且不睦水反响 )与强碱反响:SiO 2+2NaOH==Na 2SiO3+H2 O强碱腐化玻璃,所以盛装NaOH 溶液的试剂瓶不可以用玻璃塞而要用橡胶塞。

高温与碱性氧化物反响:SiO 2+CaO CaSiO3(2) 与 HF 的反响:SiO 2+4HF==SiF 4↑+2H 2OHF 能腐化玻璃,所以,盛装氢氟酸不可以用玻璃试剂瓶而要用塑料瓶。

2019版高考化学(人教版)总复习课件:第4章+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1节

2019版高考化学(人教版)总复习课件:第4章+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1节
高温 C+CO2=====2CO b.与 CO2 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温 C + H O(g)===== CO+H2 (制水煤气); 2 c.与水蒸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SO4(浓)=====CO2↑+2SO2↑+2H2O d.与浓硫酸反应: 。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1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纲要求】 了解碳、硅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 要性质及其应用。 环境的影响。 了解碳、硅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 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考点一 碳、硅单质的重要性质及应用 1.碳、硅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和用途 碳 存在形态 游离态和化合态 硅
关于上述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③是置换反应,②是化合反应
)
B.高温下,焦炭与氢气的还原性均强于硅 C.任一反应中,每消耗或生成 28 g 硅,均转移 4 mol 电子 D.高温下在炉子里将石英砂、焦炭、氯气、氢气按比例混合就 能得到高纯硅
解析:选 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 的还原性强,B 正确;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每消耗或生成 28 g(1 mol)硅,均转移 4 mol 电子,C 正确;题中的三个反应是 在三个不同反应器中发生,D 错误。
)
解析:选 B。CO 不溶于水,也不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碳可 以和浓 H2SO4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而硅不和浓 H2SO4 反应;碳 有金刚石、 石墨、 C60 等同素异形体, 硅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等, 所以两种元素共有多种单质。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总结学案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总结学案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总结章末总结一几种重要的物质性质比较一、氢化物(HCl、H2S、NH3)的比较1.HCl、H2S和NH3的制取方法2.HCl、H2S和NH3的性质比较二、氧化物(CO2、SO2和SiO2)的比较1.CO2、SO2和SiO2的物理性质比较2.CO2、SO2和SiO2的化学性质比较CO2+H2O H2CO3SO2+H2O H2SO3三、三大强酸(盐酸、硫酸和硝酸)的比较 1.HCl 、H 2SO 4和HNO 3的物理性质比较2.HCl 、H 2SO 4和HNO 3的化学性质比较 (1)不稳定性浓硝酸具有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易发生分解,化学方程式为4HNO 3(浓)=====光照或加热4NO 2↑+O 2↑+2H 2O ,而盐酸、硫酸则不易分解。

注意 久置浓硝酸呈黄色,是因为溶解了HNO 3分解生成的NO 2。

因此,实验室中存放浓硝酸时,应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冷暗处。

向变黄的浓硝酸中通入足量空气(或氧气)能使其变成无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 2+O 2+2H 2O===4HNO 3。

(2)强酸性盐酸、硫酸、硝酸均为强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能与金属、碱、碱性氧化物、弱酸盐等发生反应。

①与酸碱指示剂的显色盐酸、稀H 2SO 4、稀HNO 3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

注意浓HNO3具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先显红色(表现强酸性),后褪色(表现强氧化性、漂白性)。

②与金属的反应盐酸、稀H2SO4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之前的金属单质发生置换反应,反应通式:活泼金属+酸(盐酸或稀H2SO4)―→相应的盐+H2↑。

例如:Zn+2HCl===ZnCl2+H2↑Fe+H2SO4===FeSO4+H2↑HNO3为氧化性酸,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除Pt、Au之外的金属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NO3中的氮元素被还原。

其中Fe、Cu、Hg、Ag等分别与稀HNO3、浓HNO3反应的通式:金属+稀HNO3―→硝酸盐+NO↑+H2O。

近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一讲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课后达标训练(2021年

近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一讲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课后达标训练(2021年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一讲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课后达标训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一讲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课后达标训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一讲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课后达标训练的全部内容。

第一讲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课后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碳、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碳、硅都是ⅣA族元素,它们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B。

二氧化碳、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相似C。

二氧化碳、二氧化硅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相应的盐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解析:选C。

自然界中含有单质碳(如金刚石、石墨),A错误;二氧化碳、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差别很大,B错误;高纯度的晶体硅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D错误。

2。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多CO2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应提倡“低碳生活”B。

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C。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但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差别很大D。

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解析:选D.A项,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B项,一氧化碳有毒,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C项,金刚石是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硬度大、熔点高,石墨是层状结构,每一层是平面网状结构,质软,可导电,二者物理性质差别较大;D项,二者的转化属于化学反应,但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起固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B.NO与O2反应生成NO2C.NH3催化氧化生成NOD.由NH3制NH4HCO3和(NH4)2SO4解析:选A。

氮的固定是指将空气中N2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

符合题意的为A项。

2.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B.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C.氨气遇到浓盐酸、硫酸都会发生反应,产生白烟现象D.氨气可被氯气氧化生成N2,同时还可能产生白烟现象解析:选C。

C项,NH3+HCl===NH4Cl,有白烟生成,但与H2SO4反应不会产生白烟;D项,氨气可被氯气氧化生成N2,氯气被还原生成HCl,HCl与NH3化合产生白烟现象。

3.(2018·济南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B.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C.NO2通入FeSO4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D.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鉴别NO2和Br2(g)解析:选B。

NO易被氧化为NO2;NO2通入FeSO4溶液中首先生成HNO3,然后生成的HNO3能把Fe2+氧化成Fe3+,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NO2和Br2(g)均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不能鉴别。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D.HNO3→NO→NO2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现解析:选A。

A项中加入Cu(NO3)2固体后,Cu和H+、NO-3发生反应:3Cu+8H++2NO-3 ===3Cu2++2NO↑+4H2O,故该项不正确。

5.(2018·湖南大学附中模拟)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 和NO 2,②NO 2和O 2,③NH 3和N 2。

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盛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 1、V 2、V 3,则下列的关系正确的是( )A.V 1>V 2>V 3B.V 1>V 3>V 2C.V 2>V 3>V 1D.V 3>V 1>V 2解析:选B 。

设各种气体的体积都为1体积。

①根据3NO 2+H 2O===2HNO 3+NO ,即剩余NO 的体积V 1=(1+13)体积。

②根据4NO 2+O 2+2H 2O===4HNO 3,即剩余O 2的体积V 2=(1-14)体积。

③剩余N 2的体积V 3=1体积。

即B 项符合题意。

6.如图所示是NH 3的两个性质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 3易溶于水B.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 3易挥发C.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 3是碱性气体D.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 3是还原性气体解析:选C 。

实验一是氨气的喷泉实验,喷泉实验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一水合氨弱碱溶液,滴加酚酞的溶液变红色,证明氨气是碱性气体。

实验二中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分子和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结合生成白色氯化铵固体小颗粒,证明浓氨水易挥发,氨气遇到氯化氢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证明氨气是碱性气体。

7.常温离子液体也称常温熔融盐,硝酸乙基铵[(C 2H 5NH 3)NO 3]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常温离子液体,其熔点为12 ℃。

已知C 2H 5NH 2的化学性质与NH 3相似,C 2H 5NH 2结合质子的能力比NH 3略强,下列有关硝酸乙基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乙基铵水溶液呈碱性B.该离子液体可以作为电池的电解质C.(C 2H 5NH 3)NO 3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NH 3D.相同温度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乙基铵溶液和硝酸铵溶液相比前者的pH 小 解析:选B 。

A 项,硝酸乙基铵是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B 项,(C 2H 5NH 3)NO 3为离子液体,能导电;C 项,C 2H 5NH 2的化学性质与NH 3相似,(C 2H 5NH 3)NO 3能与NaOH 反应生成C 2H 5NH 2;D 项,C 2H 5NH 2结合质子的能力比NH 3略强,说明同浓度的C 2H 5NH 2的水溶液的碱性比氨水的强,因而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乙基铵溶液的水解程度比硝酸铵溶液小,则相同温度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乙基铵溶液和硝酸铵溶液相比前者pH 大。

8.(2018·南昌高三一模)某稀溶液中含4 mol KNO 3和2.5 mol H 2SO 4,向其中加入1.5 mol 铁,充分反应后产生的NO 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36 LB.28 LC.22.4 LD.11.2 L解析:选B 。

题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NO -3+4H +===NO ↑+Fe 3++2H 2O 、2Fe 3++Fe===3Fe 2+,由此可知NO -3过量,以H +的物质的量为基准进行计算,可得NO 的物质的量为1.25 mol ,即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8 L 。

9.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有NO 、CO 2、NO 2、NH 3、N 2中的几种,将100 mL 气体甲经过如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气体甲的组成为( )A.NH 3、NO 2、N 2B.NH 3、NO 、CO 2C.NH 3、NO 2、CO 2D.NO 、CO 2、N 2解析:选B 。

由题意,无色混合气体中一定无NO 2,100 mL 气体通入浓H 2SO 4后,体积变为80 mL ,一定有NH 3,经Na 2O 2后变为红棕色,最后几乎无气体剩余,则含有CO 2和NO ,不含有N 2。

10.铜和铁的合金7.2 g 完全溶于稀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NO 气体,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12.3 g 沉淀。

则在标准状况下产生的NO 气体体积为( )A.1.12 LB.2.24 LC.3.36 LD.1.68 L解析:选B 。

两种金属单质最终生成氢氧化物时增加的质量实际上是OH -的质量,OH -的物质的量与金属跟硝酸反应时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n (e -)=n (OH -)=(12.3 g -7.2 g)÷17 g/mol =0.3 mol ,根据HNO 3――→得3e -NO ,可知n (NO)=0.1 mol ,故在标准状况下产生NO 的体积为 2.24 L 。

二、非选择题11.汽车的发明与使用,是人类智慧的杰出体现,它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因含有氮的氧化物而污染大气,造成产生氮的氧化物的主要原因是。

A.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引起的B.燃烧含铅汽油引起的C.是由于燃烧不充分引起的D.是N2在汽缸中被氧化生成的(2)下列有关城市各项污染源与其造成的危害对应正确的是。

A.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工业废气—酸雨工业废水—“公害病”B.汽车尾气—酸雨工业废气—“公害病”工业废水—光化学烟雾C.汽车尾气—“公害病”工业废气—酸雨工业废水—光化学烟雾D.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工业废气—“公害病”工业废水—酸雨(3)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发生如下反应:2NO(g)+2CO(g)N2(g)+2CO2(g)ΔH<0。

现利用此反应,拟设计一种环保装置以消除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下列设计方案可以提高尾气处理效果的是。

①选用适当的催化剂②提高装置的温度③降低装置的压强④在装置中装入碱石灰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4)新型环保出租车采用LPG+汽油的双燃料系统,其尾气中的有毒气体成分较普通车型下降80%左右,解决了汽车尾气排放给城市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上述有害气体的是。

A.CO2和H2B.NO2和NOC.CO和SO2D.碳粒和含铅化合物(5)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推广汽车使用清洁燃料。

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LPG)。

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都是。

A.碳水化合物B.碳氢化合物C.氢气D.醇类解析:(1)汽车在工作时发动机的活塞在汽缸中运行一个循环时要经过进气、压缩、点火燃烧和排气四个过程,所以又叫四冲程内燃机。

在压缩和点火燃烧等过程中由于高温、高压,故空气中N 2和O 2发生反应:N 2+O 2========高温、高压2NO ,2NO +O 2===2NO 2,生成污染大气的NO 2、NO 。

(2)可结合各种尾气、废气、废水的主要成分及危害分析。

(3)由于以上可逆反应仅能“缓慢”发生,故可“催化”加速;由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宜温度太高;由于正反应为气体总体积减小的反应,故不宜减压;在装置中加入能与产物CO 2反应的物质有利于平衡右移。

(4)CO 2和H 2均不属于有害气体。

(5)天然气(主要成分CH 4)、液化石油气其成分均为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的产物为CO 2和H 2O ,不造成环境污染,但生成的CO 2却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

答案:(1)D (2)A (3)C (4)A (5)B12.如图是用浓硝酸、铜片、水等试剂探究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并观察还原产物的实验装置。

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将铜片置于具支试管的底部,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约5 mL 浓硝酸,往具支试管中放入约2 mL 浓硝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1)写出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能证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3)上述反应完成后,欲进一步证明稀硝酸也具有强氧化性,紧接的简便、合理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生NO 的实验现象是 (填字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