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1教案:4.3《硫和氮的氧化物》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4.3《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4.3《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
2、NO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近年来发现少量的NO在生物体内许多组织中存在,它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NO亦称为“明星分子”。
问题展示
1、NO对环境有一定危害,但对生命又有很大的作用,这对你有何启示?
2、你了解的氮的氧化物有几种?
3、你知道NO对人体的危害的主要原因吗?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基本性质.环境污染和保护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且通过氮的氧化物对环境污染及硝酸工业制备原理的推导,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辨证的看待问题的方法
3、加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及环保意识的教育.
2、
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对生态环境损害和人体健康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100亿元左右,今后这种污染损失还将持续不断地增加。
4、酸雨是指pH低于5.6的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雾、露、霜。由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溶于水后使水变成弱酸性,因此大气降水通情况下就具有一定的酸性。但是正常降水的pH不会低于5.6,因为二氧化碳饱和溶液的pH为5.6。降水的酸度来源于大气降水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酸性物质的吸收。前面已经说过,二氧化碳引起的酸性是正常的。形成降水的不正常酸性的物质主要是: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
结论展示
化学性质:2NO + O2= 2NO23 NO2+ H2O = 2HNO3+ NO
情景展示
3
1、酸雨——露天文物的杀手希腊古城雅典,是两千年前人类文明的杰出代表,那里巍然耸立的帕提农神庙,埃雷赫修庙及其他一些古建筑,如今却在酸雨侵蚀下横遭摧残。北京故宫,天坛上的大理石栏杆,芦沟桥上著名的石狮子等,在近几十年中由酸雨造成的损害超过几百年风吹雨淋的风化作用,剥蚀速度大大加快。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3_硫和氮的氧化物_教学设计_教案 Word版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3_硫和氮的氧化物_教学设计_教案 Word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认识三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2)使学生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知道二氧化硫的漂泊原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漂白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等,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2)通过类比预测、实验探究、理论分析、实际应用来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还原性、漂白性等,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用途及酸雨的控制与科学处理,进一步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认识化学的价值。

(2)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难点:设计实验探究SO2的性质。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教学设计及意图)通过空气质量报表、酸雨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等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二)学生合作学习SO2的物理性质(教学设计及意图)通过学生自己观察SO2的颜色,闻气味,探究溶解性等问题,填写下面相关表格并归纳小结SO2的物理性质。

通过学生实践探究体验,合作学习SO2的物理性质(提示)气体的物理性质可从以下几个等方面去分析:(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毒性等)SO2物理性质小结:无色、有刺激性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

(三)学生交流讨论SO2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及意图)将学生分成小组交流讨论下面的两个问题,推测SO2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讨论后让学生汇报交流,共享讨论成果。

1 思考: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可从哪些方面入手?①从组成上看:SO2一种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有很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般具有哪些性质?②从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看:推断它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2.讨论小结:① SO2可能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一般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② 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4.3硫和氮的氧化物1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4.3硫和氮的氧化物1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2)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3)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学会通过SO2学习,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识和能力;(2)使学生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归纳出SO2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了解SO2引起酸雨等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热爱大自然,使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2)使学生了解SO2在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科价值;(3)通过S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教学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SO2的性质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S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

充分发挥理论知识对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指导作用。

这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硫酸工业”、“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因此它在教材中具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点,也是知识过渡的一座桥梁。

2. 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重点: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难点:通过探究实验,理解SO2的漂白性。

三、【教学过程】四、板书设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一)物理性质(二)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2、还原性和氧化性3、漂白性五、课后反思六、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遵照高考对元素化合物的要求。

对于SO2的性质讨论,引领学生从:物质类别、氧化还原观点和特性三个宏观角度进行探究。

每个角度都给学生设计了相应的问题组,层层递进,帮助学生理解。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案:4.3硫和氮的氧化物+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案:4.3硫和氮的氧化物+

SO2+2NaHCO3=Na2SO3+CO2+H2O 2、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或亚硫酸有漂白性):
二氧化硫能跟某些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所以,二
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如:漂白纸浆、毛、丝、草帽等。 但无色物质不稳定, 受热或放置日久又恢复
原来的颜色。
(1)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利用品红溶液可检验二氧化硫气体。
(2)暂时性漂白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次氯酸(或氯水)、过氧化钠、活性炭的漂白性的区别
教师自备
2、物理性质:
3、硫的燃烧——即 SO2 的生成: 二、二氧化硫 (一)SO2 的物理性质:(色、态、味、溶解性、熔沸点、毒性等方面)
二氧化硫和氯气均可以用于漂白, 若将它们混合使用效果如何? (提示:二氧化 硫和氯气能发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
电信、电缆等的腐蚀。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材处理 【第一课时】
教师自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
(2)SO2 与碱反应:
SO2 + NaOH== SO2 + Ca(OH)2 == (3)SO2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O2 + Na2O== (4)与盐溶液反应:例如:
SO2 + CaO==
①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SO2+Na2SO3+H2O=2NaHSO3 ②与弱酸盐溶液反应:SO2+Na2CO3=Na2SO3+CO2
SO2 的主要性质: 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酸性氧化物 ②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可作氧化剂和还原剂 ③从特性角度——漂白性(暂时性)
(三)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

高中化学 4.3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4.3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4.3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性质。

2.了解大气污染的原因及其控制。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SO2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推测及验证,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综合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化学对环保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

教学难点SO2的氧化性与还原性。

教学过程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1.硫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S+O2点燃SO2过渡:我们已经学习过两种非金属氧化物CO2和SiO2的性质,并且知道它们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相似。

知识回顾:酸性氧化物的性质:(1)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与某些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学与练:分别写出CO2与NaOH、Ca(OH)2、Na2O、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归纳整理并板书:CO2(少量)+ 2NaOH = Na2CO3 + H2OCO2(足量)+ NaOH = NaHCO3CO2 + Ca(OH)2 = CaCO3↓+ H2OCO2 + Na2O = Na2CO3CO2 + CaO = CaCO3过渡:SO2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它与CO2的性质上有何异同呢?学生分组实验:(1)课本第90页实验4-7。

(2)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SO2。

归纳整理现象:(1)试管中液面上升,用pH试纸测定溶液显酸性,滴入品红溶液后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红色,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

(2)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归纳整理并板书:2.二氧化硫SO2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指导学生根据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写出SO2与Ca(OH)2、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SO2 + Ca(OH)2 = CaSO3↓+H2OCaSO3 + SO2 + H2O = Ca(HSO3)2SO2 + CaO = CaSO3注:当SO2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时,性质与CO2相似。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教案:4.3硫和氮的氧化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教案:4.3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S02和N0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酸雨的形成及了解防止酸雨产生的途径以及环境保护方而的知识。

2、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3、培养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以及热爱科学,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

4、实验观察、数拯处理,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逐点难点: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教学过程[课的引入]:展示一份含有空气质量日报的报刊或者一段录象,使学生较快的投身于学习的情景中。

引出课题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一、二氧化硫【知识传授]:简单介绍硫的物理性质:硫是淡黄色晶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0二氧化硫的两条工业制法的途径S +。

2 ===== SO2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FeS2 + 牛 02=£B= I Fe2O3+4SO2;SO2的物理性质。

【演示实验]:【实验4-7】注意点:2.收集二氧化硫的试管要干燥,气体要收集满,否则液而上升不多,液体变色不明显。

2.可用亚硫酸钠与酸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硫。

3.品红溶液的质量分数不能太大,以0.01%左右为宜,并使溶液显酸性。

4.二氧化硫并不能漂白所有的有色物质,它只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

因此,应预先试验它的漂白效果。

[归纳小结]:师生一起归纳小结SO2的相关性质。

指岀:SO2+H2O&=^H2S03是可逆反应,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逆反应的槪念,建议说明这一概念的涵义,为学生今后接触更多的可逆反应,以及学习化学平衡等奠定基础。

【观察对比]:二氧化硫漂白作用的机理探讨:齐读课本P78页《资料卡片》。

在讨论SO2的漂白性时,从反应原理上和次氯酸的漂白作用进行比较,使学生注意它们的区别并在应用中不会搞错。

【例题讨论]:1、二氧化硫和氯气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体积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充分混合后,通入湿润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A、立即退色B、慢慢退色C、先退色,后复原D、颜色不褪2、为了减少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科学工作者研究了多种脱硫技术。

高中化学4.3《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4.3《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归纳整理
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表示用可逆号。“ ”
特点:同时、同条件,不同方向,同时并存
应用与实践
1、H2燃烧生成水,水电解能生成H2和O2,这是可逆反应吗?
2、二氧化硫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溶质是否只有亚硫酸?
3、如将SO2气体通入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中,分析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思考交流
从化合价角度看,SO2和C02还有什么区别?
学生分析:SO2中S为+4价,处于中间价,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归纳整理
SO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氯水褪色,可以被氧气氧化成SO3体现还原性;能与H2S反应生成S单质,体现氧化性
应用提高
1、推测SO2与Cl2混合通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反应,产物为什么?
2、设计一个实验证明CO2中是否混有SO2?
3、工业上用熟石灰来吸收SO2,同时制备熟石膏,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小结
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同时具有漂白性、氧化性和还原性,SO2的实际中有一定的应用,但SO2是有毒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当空气中含有大量SO2时,对环境危害极大。
(1)酸性氧化物:SO2+H2O H2SO3
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思考交流
1、课本上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我们写的有何差别?为什么?
学生讨论并回答:可逆
2、那么可逆反应与普通的化学反应有何联系和区别? 的代表什么含义?
学生讨论回答
问题探究
SO2溶于水和H2O反应生成H2SO3,H2SO3很不稳定,易分解成SO2和H2O。这两个反应是同时同条件下进行的,SO2和H2O是第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又是第二个反应的产物,H2SO3是第一个反应的产物,又是第二个反应的反应物。如果我们把SO2溶于水和H2O反应生成H2SO3反应叫正反应,H2SO3分解成SO2和H2O的反应就叫逆反应。这样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表示用可逆号。注意可逆反应强调在同时、同条件下不同的方向进行,这同时说明可逆反应不能向一方进行到底,即产物和反应物同时并存。

高级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一)word版教案 4.3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

高级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一)word版教案 4.3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

在学习积极性上较好。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包括酸 性氧化物的通性、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2.掌握研究非金属氧化物性质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能否与水反应、漂白性等性质,提高 学生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现象和分析现象的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二氧化硫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的影 响, 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事物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设计的微型化和环保化操作,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教学重难 教学重点 点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教学难点 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 教法 与 学法 用好实验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当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 创造力。教学中可在不超纲的前提下,适当补充一些演示实验
了解二氧化硫 的物理性质、 理 解二氧化硫的 化学性质, 包括 酸性氧化物的 通性、漂白性、 还原性和氧化 性
[板书] :③SO2 具有还原性
[讲述] : SO2 还能与氧气反应生成 SO3, SO3 常温下是一种固体, 也是一种酸性氧 化物,能和水反应生成硫酸。 [板书] :
江南中学化学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课时安排 硫和氮的氧化物 2 课时 课 型 新授 授课人 授课时 间 第 周
课标依据 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一课时重点学习二氧化硫的 有关性质。学生在学习前两节硅、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继 续学习硫及其氧化物,巩固了研究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 般方法。 另外,二氧化硫是典型的大气污染物之一。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培 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体现 了知识与社会、生活、健康、环境的联系,在介绍二氧化硫主要的 性质和应用时,以正面教育为主,让学生对二氧化硫的认识形成积 极的态度,同时不回避给环境、食品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培养学 生辩证分析事物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学情分析 高一 3 班:学生对于化学知识储备上,在初中已学习了二氧化碳的 性质,在这节之前已接触过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二氧 化硫也是酸性氧化物,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许多共同之处,对本堂 课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和观察分析能力,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探求欲、表现欲 和成就欲。但由于学生是在高中阶段刚开始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 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尚不能认识到物质 性质的多样性:既有一般规律又有特殊性。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 析能力以及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在学习特点上比较 被动,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转变教学。 高一 5 班:在知识储备上和 1 班情况相同,课堂较不活跃,但有几 个积极分子可以带活班级学习气氛。 高一 6 班:在知识储备上和前两个班情况相同,课堂较学习目标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媒体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出第 6 张 ppt) 1、N2 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 4/5 。难溶于水,比 空气稍轻,熔沸点低。 化学性质: 氧化性: N2+3H2 ==2NH3 N2+3Mg ==Mg3N2 N2 和 O2 在放电条件下的反应 还原性: N2 + O2
放电或 高温
2NO
(打出第 7 张 ppt) [投影]资料卡片:信使分子------NO 三们美国药理学家 Robert F. Furch gott , Louis J.I gnarro 和 Ferid Murad 获取了 1998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们发现“NO”
(打出第 9 张 ppt) 【思考与交流】 (1)可用什么样的方法收集 NO 和 NO2 呢 NO2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怎样除去 NO 中的 NO2? NO 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而 NO2 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
-7-
成 NO,所以可以将混合气体通入水。 (给出除杂装置图)
中,充分反应后,余下气体体积变为 10mL,求原混合气体中 NO 和 NO2 各占多少? 2、一支试管中充有 20mLNO 气体,倒置于水槽中,现向其中通入 一定量的 O2,试管内最终有 4mL 气体,则通入 O2 的体积可能 是多少?
- 11 -
(3) 慢 地 通 入 又变为无色气 3NO2+H2O==2HNO3 步 骤 (1) 的 体,但气体体 +NO 试管中 积逐渐减小, 液面不断上升 【思考与交流】 你的实验设计对工业上生产 HNO3 有什么启示?(从 原料的充分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考虑) NO2 与水的反应可知,只有 2/3 的 NO2 转化为 HNO3,而 1/3 的 NO2 转化为 NO。因此,硝酸工业常在吸收反应进行过程中补充
(打出第 11 张 ppt) 【科学探究】 现给你一试管预先制好的 NO2, 其他药品和仪器自选。 请你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地使 NO2 被水吸收。并填写教材上的 表格
-8-
[投影]填写表格并请同学总结 实验步骤 现象 解释(用化学方程式 表示) (1) 将 一 支 充 红棕色气体逐 满 NO2 的 渐消失,水位 试 管 倒 放 上升,最后水 3NO2+H2O==2HNO3 在 盛 有 水 充满整个试管 +NO 的水槽中 的 2/3, 无色气 体充满试管的 1/3(上部) (2) 制 取 少 量 氧气 无色气体变为 将 氧 气 慢 红棕色气体, 2NO+O2==2NO2 2H2O2 ==2H2O +O2↑
(打出第 8 张 ppt)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92 页,学习 NO2 的物理性质。
-6-
3、NO2 的性质: 物理性质: NO2 是一种红棕色、有剌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 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 [过渡] 那么 NO2 究竟有哪些化学性质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一下。 [视频实验]NO2 溶于水实验 [讲]NO 仅能与氧气反应,但 NO2 的 N 处于中间价态,有弱还 原性和强氧化性。NO2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使湿润的 KI 淀粉试 纸变蓝。 物理性质: NO2+H2O → HNO3+NO 3NO2+H2O==2HNO3+NO (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推测产物, 并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配平。 ) [讲]NO2 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NO2 难被氧气氧化,易与水反 应生成 HNO3 【思考与交流】NO2 是否是硝酸的酸酐呢? 不是,因为 N 的化合价不是+5 价
-2-
九江市第一中学课时板书设计 课题 § 4· 3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学时:氮的氧化物)
1、 N2 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 4/5 于水,比空气稍轻,熔沸点低。 【化学性质】 氧化性:N2+3H2 ==2NH3 N2+3Mg ==Mg3N2 还原性:N2 + O2
放电或 高温
-9-
一些空气,使生成的 NO 再氧化为 NO2,NO2 溶于水又生成 HNO3 和 NO。经地这样多次的氧化和吸收,NO2 可以比较完全地被水吸 收,尽可能地转化为 HNO3
(打出第 12 张 ppt) [讲]工业上循环利用 NO 制 HNO3 ,那么将 NO 做为中间产物对 方程式叠加,可得到 NO2 和 O2 的混合气体共同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4NO2+O2+2H2O==4HNO3 [讲]那么,若是把 NO2 看到 NO 和 O2 反应的产物,再次将两个 反应叠加,又会得到什么呢?对,可以得到 NO 和 O2 的混合气体 共同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4NO + 3O2+2H2O==4HNO3
3.某试管内盛有NO2气体12体积,把它倒立于盛 水的 水槽中, 剩余____气体,试管内的气体为_____体积;试管内的溶液为 ____ 溶液。如要使试管内充满水,则应通入O2___体积 。
(打出第 15 张 ppt) 【课外练习】 1、 将 20mL NO 和 NO2 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有 H2O 水槽
。难溶
2NO

方 法
知 识 结 构 与 板 书 设 计
三 维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 教 与 重 教 点 学 学 【化学性质】 氧化性: 2NO+2CO==N2+2CO2 目 还原性: 标 2NO+O2==2NO2
2、NO 的性质:
3、NO2 的性质 【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剌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 大,易液化,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NO2 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 4NO2+O2+2H2O==4HNO3 4NO + 3O2+2H2O==4HNO3
九江市第一中学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4·3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二学时:氮的氧化物)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氮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 (2)掌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3)掌握氮氧化物之间的转化。
三 维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交流与研讨,思考等过程训练科学的学习 方法,提高获取知识、分析知识、评价知识的能力。
-3-
九江市第一中学课时设计流程 开门见山,指出学习任务: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二课时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导入新课】 (打出第 3 张 ppt 图片 1)魔鬼谷的图片 在新疆与青海交界处有一山谷,人称“魔鬼谷”,经常电闪雷鸣, 狂风暴雨,把人畜击毙。 (图片 2)然而谷内却是牧草茂盛,四季常青,这是为什么?有 经验的老农告诉说这是因为“雷雨发庄稼”。 我们都知道:植物生长离 不开氮元素。今天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揭开魔鬼谷的奥秘。
教学 实验探究、对比分析、交流探讨、指导读书 方法
从化学学科知识体系来看, 本章是在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 一系列金属元素(钠、铝、铁) 、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卤素) 、 硫元素及其氧化物以后,进一步研究以及氮元素及其氧化物,
设 计 思 想
无论是在元素化学的感性认识上还是在理论学习的积累上都具 备了一定的基础。可以说此时再来学习氮元素及其氧化物正是 最佳时候。在教材的基础上,本设计增加了氮气单质的内容, 按照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混合气 体与氧气跟水反应这样的思路,比较全面系统地学习氮元素及 其氧化物,也为下一节学习氨做铺垫。
(打出第 10 张 ppt) 【思考与交流】俗话说“雷雨发庄稼”,请思考这其中的原理及涉及 的可能反应。 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在放电下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再和氧气 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与土壤中 矿物质作用形成可溶性硝酸盐,成为氮肥被植物吸收。 N2 + O2 ===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打出第 13 张 ppt)【课堂小结】 NO 物理 性质 化学 性质 NO2
- 10 -
(打出第 14 张 ppt) 【课堂练习】 1.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 A.N2和O2 B.H2和Cl2 C.H2和O2 )
D.NO和O2 ) D.Cl2
2.下列气体溶于水,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SO2 B.CO2 C.NO2
-5-
是心血管系统的信号分子,NO 却在哺乳类动物及人类机体起着广 泛的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三位科学家发现 NO 在人体血管内具有传递信号的功能,使血 管处于持续的舒张状态,血压降低,NO 可抑制 VSMC 和心肌细胞 增殖,维持其正常的有丝分裂;少量 NO 有正性心肌及心输出量的 作用,并抑制白细胞黏附、浸润而减轻炎症介导的心肌细胞坏死, 进而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操作中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提问】 NO 可能具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91 页。 2、NO 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 化学性质:氧化性:2NO+2CO==N2+2CO2 (根据此反应的原理, 有望对汽车尾气进行转化, 但目前该技术 还不成熟,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化学,找到合适的催化剂,说不定 下一个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就在我们同学们之中诞生。) 还原性:2NO+O2==2NO2 【提问】大家结合一氧化氮的物理、化学性质推测:实验室如何收 集 NO? NO 与空气密度相近且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但 NO 不溶于水, 因此可用排水法收集。 (给出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打出第 4 张 ppt)氮单质及其常见化合物 8 种: 请学生分别标出氮的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根据氧化还原 反应中的价态规律“高氧、低还、中兼”,初步预测这些物质的氧化 性、还原性。 通过 ppt 中氮单质、一氧化氮、二氧化氮颜色的强调变化,指 出本节重点研究氮单质、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物理化学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认识固氮作用、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的相互转化,进 一步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对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感受 科学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义。 (2)通过参与探究过程,培养自身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分析 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