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负载测定
医疗器械生物负载验证方案

医疗器械生物负载验证方案
医疗器械生物负载验证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 明确验证目的:例如验证产品起始微生物负载。
2. 列出所有用于验证的设备和材料,例如试验培养基、平板计数器、灭菌器等。
3. 详细描述验证方法,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培养基类型和组成、培养条件、读数方法等。
4. 制定合适的验证标准,例如对于哪些微生物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应满足哪些要求等。
5. 制定完整的验证计划,包括样品采集时间、验证频率、验证时间等。
6. 收集并记录所有实验结果,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微生物菌落数、微生物种类、检出率等。
7. 编写完整的验证报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措施或建议。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具体方案需要根据医疗器械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为保证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议在实施方案前进行充分的文献调研和实验准备,并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作业指导书--生物负载检测方法的确认

工作指引名称:生物负载检测方法的确认1 适用范围适用于运用重复性回收的方法对生物负载检测方法进行确认.2 参考文件2.1 ISO11737-1 Steriliz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Microbiological methods--Part 1:Determination of a population of microorganisms on products2.2 WI.XXX 产品生物负载检测操作指引3 定义3.1 生物负载:产品或无菌阻隔系统上的存活微生物的总数.3.2 CF修正系数Correction Factor(CF):用于补偿无法从产品或培养基中完全除去微生物的数值;3.3 样品份额Sample item portion(SIP):从产品上取的用于测试的规定部分.4 职责4.1 实验员:具备微生物方面知识,熟悉测试操作,负责产品的测试及报告.4.2 实验工程师:熟悉测试,指导实验员测试,检查测试报告.4.3 质量主管/经理:负责审批测试报告.5 确认程序5.1 本方法的基础原理是生物负载测定方法应重复进行,直到回收的微生物累计数量没有明显增加.每重复一次,都将洗脱液从产品或产品部份上完全回收并计数,比较连续回收得到的累计结果.5.2 测定产品生物负载后,应将该技术再次应用于同一产品份额上研究微生物是否进一步移除,应用于同一产品份额的该过程可在规定次数的场合下重复进行;5.3 样品的选择,被测试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可以体现产品的真实生物负载的情况;5.4 测试样品份额(SIP)的选择,若验证生物负载在产品上是均匀分布的,SIP可以是该产品的任何部份,否则样品应包含能代表所制产品的每种相应材质而随机选取的产品部位.若已知生物负载分布,可以从认为对灭菌工艺最有挑战性的产品部份选取SIP.可在长度,质量,体积或表面积基础上计算SIP:工作指引名称:生物负载检测方法的确认SIP的类型产品类型表面积植入类(无渗透吸收型)质量粉尘类衣服类植入类(可渗透吸收型)长度管道类(管径一致)体积液体类5.5 生物负载测定方法的选择,可参考以下图表制定: XXX 確認: 日期: 2-Mar-19 修訂版次: 2工作指引名称:生物负载检测方法的确认5.6 测试准备5.6.1 检测设备A. 洁净工作台B. 细菌过滤器C. 超声清洗机D. 恒温培养箱E. 高压蒸汽灭菌锅5.6.2 检测用品A. 洗脱液,稀释液:0.02%吐温80,0.9%NaCl,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B. 营养琼脂培养基或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C. 剪刀,镊子,微孔滤膜(0.45μm);D. 酒精灯,75%酒精,培养皿;5.6.3 根据检测需要,按规定要求配制好培养基和洗脱液,稀释液;5.6.4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和洗脱液,稀释液分装到三角瓶中密封并用白纸包住封口,微孔滤膜用水润湿放入培养皿中,剪刀,镊子,培养皿,细菌过滤器不锈钢杯用白纸包好,所有物品经121℃高压蒸气灭菌30min;5.6.5 超声清洗机和细菌过滤器用75%酒精擦洗干净;5.6.6 实验前两小时打开洁净工作台,微生物限度室,更衣室的紫外灯进行环境消毒30min,在开启紫外灯时人员必须远离,以免灼伤眼睛和皮肤造成人身伤害;5.6.7 所有检测用品,样品由传递窗递入微生物限度室.5.7 操作步骤5.7.1 将样品包装去除,用灭菌镊子将样品放入超声清洗机中,如样品过大而无法放入可将样品进行适当拆分;5.7.2 将样品浸入含有适量洗脱液的超声清洗机中,加入适量的稀释液,以洗脱液浸满样品表面为准;5.7.3 打开超声清洗机,清洗5min,超声清洗频率不应过高,以免造成微生物死亡;5.7.4 清洗结束后将样品取出,洗脱液在细菌过滤器上进行过滤,应注意滤膜在使用前后的完整性;5.7.5 洗脱液经薄膜过滤后,可用PH7.0气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为100ml;工作指引名称:生物负载检测方法的确认5.7.6 过滤完成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培养基表面上培养,计数,作为第一次移除的菌落数,表示为在菌落全部计数量中的百分率;5.7.7 将每个样品按照以上方法进行移除清洗5次,分别培养计数,每次移除的菌落数作为计算CF的证据;5.7.8 修正系数CF的计算举例如下:制定: XXX 確認: 日期: 2-Mar-19 修訂版次: 2工作指引名称:生物负载检测方法的确认5.7.9 计算得到的CF值即为该样品的修正系数值,在日后该样品的生物负载检测中,可用第一次移除菌落数×该修正系数作为该产品的生物负载结果.5.7.10 检测报告编号规则:CF-YY-XXXYY: 测试年份XXX: 产品项目号6 文件保存期限:相关检测报告保存10年.7 附录7.1 Repetitive Recovery Testing Report工作指引名称:生物负载检测方法的确认附录7.1 Repetitive Recovery Testing Report制定: XXX 確認: 日期: 2-Mar-19 修訂版次: 2XXX 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XXXPage 7 of 7工 作 指 引名称:生物负载检测方法的确认修订履历。
作业指导书--生物负载检测方法的确认

工作指引名称:生物负载检测方法的确认1 适用范围适用于运用重复性回收的方法对生物负载检测方法进行确认.2 参考文件2.1 ISO11737-1 Steriliz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Microbiological methods--Part 1:Determination of a population of microorganisms on products2.2 WI.XXX 产品生物负载检测操作指引3 定义3.1 生物负载:产品或无菌阻隔系统上的存活微生物的总数.3.2 CF修正系数Correction Factor(CF):用于补偿无法从产品或培养基中完全除去微生物的数值;3.3 样品份额Sample item portion(SIP):从产品上取的用于测试的规定部分.4 职责4.1 实验员:具备微生物方面知识,熟悉测试操作,负责产品的测试及报告.4.2 实验工程师:熟悉测试,指导实验员测试,检查测试报告.4.3 质量主管/经理:负责审批测试报告.5 确认程序5.1 本方法的基础原理是生物负载测定方法应重复进行,直到回收的微生物累计数量没有明显增加.每重复一次,都将洗脱液从产品或产品部份上完全回收并计数,比较连续回收得到的累计结果.5.2 测定产品生物负载后,应将该技术再次应用于同一产品份额上研究微生物是否进一步移除,应用于同一产品份额的该过程可在规定次数的场合下重复进行;5.3 样品的选择,被测试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可以体现产品的真实生物负载的情况;5.4 测试样品份额(SIP)的选择,若验证生物负载在产品上是均匀分布的,SIP可以是该产品的任何部份,否则样品应包含能代表所制产品的每种相应材质而随机选取的产品部位.若已知生物负载分布,可以从认为对灭菌工艺最有挑战性的产品部份选取SIP.可在长度,质量,体积或表面积基础上计算SIP:工作指引名称:生物负载检测方法的确认SIP的类型产品类型表面积植入类(无渗透吸收型)质量粉尘类衣服类植入类(可渗透吸收型)长度管道类(管径一致)体积液体类5.5 生物负载测定方法的选择,可参考以下图表制定: XXX 確認: 日期: 2-Mar-19 修訂版次: 2工作指引名称:生物负载检测方法的确认5.6 测试准备5.6.1 检测设备A. 洁净工作台B. 细菌过滤器C. 超声清洗机D. 恒温培养箱E. 高压蒸汽灭菌锅5.6.2 检测用品A. 洗脱液,稀释液:0.02%吐温80,0.9%NaCl,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B. 营养琼脂培养基或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C. 剪刀,镊子,微孔滤膜(0.45μm);D. 酒精灯,75%酒精,培养皿;5.6.3 根据检测需要,按规定要求配制好培养基和洗脱液,稀释液;5.6.4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和洗脱液,稀释液分装到三角瓶中密封并用白纸包住封口,微孔滤膜用水润湿放入培养皿中,剪刀,镊子,培养皿,细菌过滤器不锈钢杯用白纸包好,所有物品经121℃高压蒸气灭菌30min;5.6.5 超声清洗机和细菌过滤器用75%酒精擦洗干净;5.6.6 实验前两小时打开洁净工作台,微生物限度室,更衣室的紫外灯进行环境消毒30min,在开启紫外灯时人员必须远离,以免灼伤眼睛和皮肤造成人身伤害;5.6.7 所有检测用品,样品由传递窗递入微生物限度室.5.7 操作步骤5.7.1 将样品包装去除,用灭菌镊子将样品放入超声清洗机中,如样品过大而无法放入可将样品进行适当拆分;5.7.2 将样品浸入含有适量洗脱液的超声清洗机中,加入适量的稀释液,以洗脱液浸满样品表面为准;5.7.3 打开超声清洗机,清洗5min,超声清洗频率不应过高,以免造成微生物死亡;5.7.4 清洗结束后将样品取出,洗脱液在细菌过滤器上进行过滤,应注意滤膜在使用前后的完整性;5.7.5 洗脱液经薄膜过滤后,可用PH7.0气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为100ml;工作指引名称:生物负载检测方法的确认5.7.6 过滤完成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培养基表面上培养,计数,作为第一次移除的菌落数,表示为在菌落全部计数量中的百分率;5.7.7 将每个样品按照以上方法进行移除清洗5次,分别培养计数,每次移除的菌落数作为计算CF的证据;5.7.8 修正系数CF的计算举例如下:制定: XXX 確認: 日期: 2-Mar-19 修訂版次: 2工作指引名称:生物负载检测方法的确认5.7.9 计算得到的CF值即为该样品的修正系数值,在日后该样品的生物负载检测中,可用第一次移除菌落数×该修正系数作为该产品的生物负载结果.5.7.10 检测报告编号规则:CF-YY-XXXYY: 测试年份XXX: 产品项目号6 文件保存期限:相关检测报告保存10年.7 附录7.1 Repetitive Recovery Testing Report工作指引名称:生物负载检测方法的确认附录7.1 Repetitive Recovery Testing Report制定: XXX 確認: 日期: 2-Mar-19 修訂版次: 2XXX 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XXXPage 7 of 7工 作 指 引名称:生物负载检测方法的确认修订履历。
作业指导书--医疗器械产品生物负载检测操作指引,直接接种法,薄膜过滤法

工作指引名称:产品生物负载检测1 适用范围Scope适用于对产品的生物负载检测及评估.2 参考文件Normative reference2.1 ISO 11737-1, Sterilization of medical devices—Microbiological methods— Part 1:Determination of a population of microorganisms on products;2.2 ISO 13485 Medical devices —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 Requirementsfor regulatory purposes.2.3 GB19580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3 定义Definitions3.1 生物负载Bioburden:产品或无菌阻隔系统上的存活微生物的总数;3.2 修正系数Correction Factor(CF):用于补偿无法从产品或培养基中完全除去微生物的数值;3.3 样品份额Sample item portion(SIP):从产品上取的用于测试的规定部分.4 职责Responsibility4.1 实验员:具备微生物方面知识,熟悉测试操作,负责产品的测试及报告.4.2 实验工程师:熟悉测试,指导实验员测试,检查测试报告.4.3 质量主管/经理:负责审批测试报告.5 确认程序Validation procedure5.1 实验员每月从生产车间随机三个单独批中抽取各10个样品测定批产品生物负载;5.2 样品的选择,被测试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可以体现产品的真实生物负载的情况;5.3 测试样品份额(SIP)的选择,若验证生物负载在产品上是均匀分布的,SIP可以是该产品的任何部份,否则样品应包含能代表所制产品的每种相应材质而随机选取的产品部位.若已知生物负载分布,可以从认为对灭菌工艺最有挑战性的产品部份选取SIP.可在长度,质量,体积或表面积基础上计算SIP:工作指引名称:产品生物负载检测SIP的类型产品类型表面积植入类(无渗透吸收型)质量粉尘类衣服类植入类(可渗透吸收型)长度管道类(管径一致)体积液体类5.4 生物负载测定方法的选择,可参考以下图表工作指引名称:产品生物负载检测5.5 测试准备5.5.1 检测设备A. 洁净工作台B. 细菌过滤器C. 超声清洗机D. 恒温培养箱E. 高压蒸汽灭菌锅5.5.2 检测用品A. 洗脱液,稀释液:0.02%吐温80,0.9 %NaCl,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B. 营养琼脂培养基或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C. 剪刀,镊子,微孔滤膜(0.45μm);D. 酒精灯,75%酒精,培养皿;5.5.3 根据检测需要,按规定要求配制好培养基和洗脱液,稀释液;5.5.4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和洗脱液,稀释液分装到三角瓶中密封并用白纸包住封口,微孔滤膜用水润湿放入培养皿中,剪刀,镊子,培养皿,细菌过滤器不锈钢杯用白纸包好,所有物品经121℃高压蒸气灭菌30min;5.5.5 超声清洗机和细菌过滤器用75%酒精擦洗干净;5.5.6 实验前两小时打开洁净工作台,微生物限度室,更衣室的紫外灯进行环境消毒30min,在开启紫外灯时人员必须远离,以免灼伤眼睛和皮肤造成人身伤害;5.5.7 所有检测用品,样品由传递窗递入微生物限度室.5.6 测试操作步骤5.6.1 直接接种法:适用于生物负载低和样品结构合适的样品;a) 将样品包装去除,以无菌操作手法放入培养皿,注入约45℃的溶化培养基,混匀,凝固,置36±1℃培养24~48小时,计数;b) 取试验用培养基置于无菌平皿中,凝固,倒置培养,作阴性对照,不得有菌生长;5.6.2 薄膜过滤法:a) 将样品包装去除,用灭菌镊子将样品放入超声清洗机中,如样品过大而无法放入可将样品进行适当拆分;b) 将样品浸入含有适量洗脱液的超声清洗机中,加入适量的稀释液,以洗脱液浸满样品表面为准;c) 打开超声清洗机,清洗5min,超声清洗频率不应过高,以免造成微生物死亡;工作指引名称:产品生物负载检测d) 清洗结束后将样品取出,洗脱液在细菌过滤器上进行过滤,应注意滤膜在使用前后的完整性;e) 洗脱液经薄膜过滤后,可用PH7.0气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为100ml;f) 过滤完成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培养基表面上培养,计数;g) 取试验用的稀释液1ml,按上述方法操作,作为阴性对照,不得有菌生长;h) 结果计算B = FTB × CFB(bioburden):产品生物负载FTB (first treatment bioburden):初次处理菌落数CF(Correction factor):修正系数注:CF的计算参考ISO11737-1附录C和WI09.05-009.5.7 检测报告编号规则:P-XXX-YYYYXXX: 流水号YYYY: 年份6 结果判定6.1 每个单元产品生物负载,每一批的平均单元产品生物负载(批平均)和所有单元产品平均生物负载(总平均生物负载)不得大于100cfu/个;6.2 如产品的生物负载水平超过85cfu/个,应立即通知质量主管,及相关部门改善;6.3 如果每一批的平均单元产品生物负载(批平均)和所有单元产品平均生物负载(总平均生物负载)超出100cfu/个, 应从相同批次产品中重新抽样进行检测;6.4 如重新检测的结果仍超出合格水平,应立即通报相关部门并按COP14的要求发出内部纠正行动要求表作出跟踪及纠正改善行动,由上级决定该批产品是否需要增加灭菌次数或灭菌剂量;6.5 灭菌后对产品抽样进行无菌检测,如检测结果符合无菌要求,则该批产品可放行;如检测结果显示产品不能达到无菌的要求,由上级决定该批产品是否需重新灭菌;7 文件保存期限:相关检测报告保存10年.8 附录8.1 Product Bioburden Test Report8.2 Repetitive Recovery Testing Report工作指引名称:产品生物负载检测附录8.1 Product Bioburden Test Report工作指引名称:产品生物负载检测附录8.2 Repetitive Recovery Testing Report工作指引名称:产品生物负载检测修订履历。
《生物负载测定》课件

医学领域的应用
01
02
03
疾病诊断
通过对患者体内生物负载 的测定,如病原微生物、 肿瘤细胞等,为疾病的诊 断提供依据。
药物研发
通过测定药物对生物负载 的作用效果,评估药物的 疗效和安全性,为新药的 研发提供支持。
公共卫生监测
通过对环境中生物负载的 测定,监测传染病的发生 和传播情况,为制定防控 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计数法
总结词
通过计数生物样品中的细胞数量来计算生物负载
详细描述
计数法是通过显微镜或流式细胞仪等设备,对生物样品中的细胞数量进行计数, 从和技术支持。
生理法
总结词
通过测量生物样品中的生理指标来间接计算生物负载
详细描述
生理法是通过测量生物样品中的生理指标,如代谢产物、酶活性等,来间接计算生物负载。该方法可 以反映细胞的代谢状态和功能,但需要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和标准曲线,且对实验条件和操作要求较 高。
生物负载测定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
生物负载测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微生物种类、生长条件、样品采集 和处理方法等,可能导致测定结果的 差异。
对策
建立标准化操作程序,统一测定方法 和仪器,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加强实验室间的比对和验证 ,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对未来的展望
随着微生物鉴定技术的发展,未来生物 负载测定将更加快速、准确和自动化。
生物负载测定与其他领域的结合
医学诊断
将生物负载测定应用于医 学诊断中,为疾病诊断和 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环境监测
将生物负载测定应用于环 境监测中,监测水体、土 壤等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 情况。
食品安全
将生物负载测定应用于食 品安全检测中,确保食品 的质量和安全。
生物负载检测标准

生物负载检测标准
生物负载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初始污染菌检验: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医疗器械的检测。
这种检
验有助于了解产品和材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带菌数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微生物生物特性鉴别和菌谱分布等。
2.平均生物负载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测量在一定时间内沉降到材料表面的
生物量来评估生物负载。
生物量越多,说明生物负载越高。
通常,平均生物负载在0.1-1.0之间是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超过1.0则表示生物负载过高。
3.沉降物计数法:通过定期采样并计算沉降物数量来评估生物负载。
4.密度梯度法:通过测量生物材料表面不同深度处的生物量来评估生物负
载。
这种方法需要在不同深度处放置采样器并测量生物量的密度,然后计算出每个深度处的生物负载。
此外,在进行生物负载检测时,还需要参照一些标准,如中国药典和
ISO11737-1标准。
这些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测试方法和指导,各实验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条件进行选择采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标准可能会因应用领域和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生物负载测定

基本概念
• 校正因子correction factor 用于补偿无法从产品和/或微生物培养中完全采集的数值。 • 培养条件 culture conditions 促进微生物复苏、生长和/或繁殖所采用的培养基和培养方式。 • 回收率 recovery efficiency 用一特定技术从产品上采集和/或培养微生物能力的测定值。
质量
粉末 手术服 植入物(可吸收) 管路(直径一致)
长度
体积
流体
10
生物负载的测定
采集微生物的技术能力
微生物的采集 (洗脱系数)
(追求合适的采集技术) 微生物的可能种类和 它们在产品上的位置
测定方法
微生物的培养 (培养系数修正)
采集技术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避免采集技术对微生物的伤害)
检测时产品的物理或化学特性
4、适应强,易变异
极端环境的惊人适应能力
5、分布广,种类多
空气、水体、土壤、动植物都有分布,微生物有10多万种。
5
微生物的存在对医疗器械的影响
• 活的微生物对灭菌影响
非过度灭菌的工艺因医疗器械上生物负载增加,灭菌 难度加大,可能导致灭菌失败。
• 活的微生物对使用者危害
灭菌不彻底的无菌医疗医疗器械,根据使用方式的不 同,可能出现炎症、菌血症等病理反应。
• 由于生物负载测定易受时间推 移的影响而改变,应考虑生物 负载测定的取样时限。
部分液体产品可能 存在支持微生物生 长的现象
9
SIP取样的基本要求
SIP选择 • 如果已验证生物负载在本产 品上或内是均匀分布的,则 表面积 SIP可以是该产品的任何部分。 产品
植入物(不可吸收)
• 否则,样品应包含能代表所 制产品的每种相应材质而随 机选取的产品部位。 • 若已知生物负载分布,可以 从认为对灭菌工艺最有严峻 挑战的产品部分选择SIP。
《生物负载测定》课件

健康管理:通过测定生物负载,可以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 理方案。
环保领域的应用
污水处理:监测水中微生物数量,评估水质 土壤修复:检测土壤中微生物数量,评估土壤污染程度 空气污染监测:检测空气中微生物数量,评估空气质量 生物降解:监测生物降解过程中微生物数量,评估降解效果
生物负载测定
汇报人:PPT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01
生物负载测定的定义 和意义
02
生物负载测定的原理 和方法
0负载测定的注意 事项和局限性
05
生物负载测定的未来 发展趋势和展望
06
添加章节标题
生物负载测定的 定义和意义
生物负载测定的定义
生物负载测定:通过测量生物体对某种物质的吸收、代谢和排泄能力,评估其对环境 的影响。
添加项标题
生物负载测定的方法:主要包括生物监测、生物模拟和生物 实验三种方法。
添加项标题
生物模拟:通过模拟生物体的生理、生化和生态过程,来评 估其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负载测定的 应用场景
医疗领域的应用
诊断疾病:通过测定生物负载,可以诊断出多种疾病,如癌症、糖尿病等。
药物研发:通过测定生物负载,可以评估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
食品微生物检测:检测食品 中是否含有有害微生物
食品添加剂检测:检测食品 中是否含有有害添加剂
食品质量控制:检测食品的 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食品溯源:追踪食品的来源 和生产过程,确保食品安全
其他领域的应用
环境监测:监测水体、土壤、大气等环 境中的生物负载
食品安全: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例子:G-菌细胞壁脂多糖成分(内毒素)通过输液 进入人体血液,致使人体发热。
精选ppt
6
基本概念
• 生物负载的定义 一件产品和/或无菌屏障上或其中存活的微生物总数。
※对灭菌来说:生物负载应为无菌屏障内的所有微生物。 因为,灭菌需要杀灭屏障内的所有微生物。
※对使用来说:生物负载应为产品与人体的接触面,因 为屏障通常不与人的自然腔道、血管、肌肉等接触。
流体
精选ppt
10
生物负载的测定
精选ppt
11
生物负载的微生物鉴定
• 鉴定的意义 通过微生物的鉴定,了解微生物的基本来源,为日常微生 物的控制提供依据;灭菌工艺的的适合性提供依据(是否 存在耐受特定灭菌因子的芽孢菌的存在)。
• 通常鉴定的方法 ※常规鉴定:染色特性;细胞形态;菌落;选择性培养的使
生物负载测定
精选ppt
1
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蓝细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原核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
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微生物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
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类病毒、朊病毒
精选ppt
2
细菌细胞形态显微镜检照片
• 放大1000倍杆菌
• 放大1000倍球菌
• 若为生物负载测定的目的对产品进行分类,应记录每一分 类内包含这一产品的理由。理由应包含所选产品在是整个 分类里具有代表性的标准。
• 由于生物负载测定易受时间推 移的影响而改变,应考虑生物 负载测定的取样时限。
部分液体产品可能 存在支持微生物生 长的现象
精选ppt
9
SIP取样的基本要求
• 如果已验证生物负载在本产
• 在某些产品上,进行重复处理后有必要确定产品上是否还存在存活微 生物。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 回收率 recovery efficiency 用一特定技术从产品上采集和/或培养微生物能力的测定值。
• 样品份额(SIP) sample item portion
从某一产品单元上取出的用于试验的部分。
精选ppt
8
产品选择的基本原则
• 选择和处理用于生物负载测定的产品的程序,应能确保所 选产品对包括包装材料和过程的常规生产具有代表性。
※不是所有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单一培养基能有效培养出来的。
• 微生物鉴定技术适合性的评价。
精选ppt
13
常规测定和数据判读
• 确定样品大小和取样频率。 • 测定方法要规定,并形成作业指导书 • 根据生物负载的使用目的确定鉴定的程度,通常鉴定是否存在芽孢 • 生物负载数据用于确定灭菌工艺的处理程度,则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应
用;生化特性; ※分子水平鉴定:DNA测序后与数据库提供遗传序列比对。
精选ppt
12
生物负载测定方法的确认
• 若测定方法中包括采集产品上微生物,则对该技术适当性 的评价;
※确定回收率,以便得到修正系数; ※液体类的产品非常便捷,通常不需要回收率.
• 对包括培养条件和微生物计数技术在内的微生物计数适当 性的评价;
※对生产过程控制来说:生物负载应是屏障内所有的微 生物,反映过程的控制水平。
精选ppt
7
基本概念
• 校正因子correction factor 用于补偿无法从产品和/或微生物培养中完全采集的数值。
• 培养条件 culture conditions 促进微生物复苏、生长和/或繁殖所采用的培养基和培养方式。
满足灭菌工艺设定、验证和常规控制特定标准中规定的关于生物负载 数据使用的切实可行的要求。 • 规定医疗器械上或屏障内的生物负载的可接受限量。中国有 GB15980-1995的标准,但未有明确的国际标准。如果生物负载的 信息用于设定灭菌条件,则限量比较好设定。 • 根据一段时间得到的生物负载测定数据来确定趋势,进行趋势管理。
注意:本方法未必精确。产品上回收的微生物数量及实际存在的微生 物数量之间的确切关系永远无法验证。
精选ppt
16
重复回收确定回收率
• 产品要求
本身具有一定的微生物负载水平,如果产品本身负载水平低,则不 适合采用该方法,应采用产品人工接种法。
• 重复采集的次数
准确的重复次数通常取决于 产品特性,构成生物负载的微生物和 初始污染水平等。预试验可用于确定重复的次数。
精选ppt
14
生物负载测定方法的维持
• 产品和/或生产过程的改变 通常重新进行回收率的测试或生物负载的测试。
• 生物负载测定方法的改变 应对生物负载测定常规方法的任何变化进行评价。
※评价测定结果的变化的影响; ※设 新的回收率。 ※ 先前进行的确认和回收率是否仍有效。 ※生物负载测定方法的重新确认
SIP选择
品上或内是均匀分布的,则 SIP可以是该产品的任何部分。 表面积
• 否则,样品应包含能代表所 制产品的每种相应材质而随 质量 机选取的产品部位。
• 若已知生物负载分布,可以 长度 从认为对灭菌工艺最有严峻 挑战的产品部分选择SIP。 体积
产品 植入物(不可吸收)
粉末 手术服 植入物(可吸收) 管路(直径一致)
精选ppt
15
重复回收确定回收率
• 重复回收进行回收率确认 使用自然的产品,初次采集的微生物数值占连续多次采集 总数值的比值。
• 方法的理论基础 生物负载的确认方法应重复进行,直到回收的微生物累计 数量没有明显增加。每重复一次后,从产品上或产品部分 上洗脱液全部回收并计数。比较连续回收得到的累计结果。
4、适应强,易变异
极端环境的惊人适应能力
5、分布广,种类多
空气、水体、土壤、动植物都有分布,微生物有10多万种。
5
精选ppt
微生物的存在对医疗器械的影响
• 活的微生物对灭菌影响
非过度灭菌的工艺因医疗器械上生物负载增加,灭菌 难度加大,可能导致灭菌失败。
• 活的微生物对使用者危害
灭菌不彻底的无菌医疗医疗器械,根据使用方式的不 同,可能出现炎症、菌血症等病理反应。
精选ppt
3
微生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 细菌细胞结构图
• 真菌细胞结构图
精选ppt
4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1、体积小,面积大
巨大的营养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接受面
2、吸收多,转化快
高速生长的物质基础,活的化工厂。
3、生产旺,繁殖快
大肠埃希菌20min分裂1次,48小时后的重量则达到地球的 4000倍。 注:因营养条件的限制,实际不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