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钢筋计算出现负值

合集下载

广联达钢筋计算设置-图文

广联达钢筋计算设置-图文

广联达钢筋计算设置-图文PartI一、楼层设置广联达钢筋楼层设置中,基础层层高设置1、当无地下室时,基础的底部到首层的结构底面标高2、当有地下室时,基础的底部到地下室的地面标高广联达软件将基础看做一个楼层是比较死板的思路,或者说是一种处理上的欠缺,基础层往下永远没有其他层,基础应看做高度为0的某层。

软件使用者只需在基础的构件标高里设置即可,建模快速,清晰,直接根据图纸设置,减少换算时间。

同类软件,鲁班做的比较好,但基础形式一直未补充完善二、基础1、桩基础在桩基础内进行定义,对三桩承台、多边形承台需注意定义后布置的平面位置是否与平面位置有偏差。

可通过S命令,若位置有偏差,则用V命令移动。

导图然后反定义的,不存在这个问题。

2、如果遇到不能定義的構件,直接用異形構件自定義來做。

3、正负0处的梁3.1正负0结构梁板随着工业厂房的增多,建设单位对首层地面的重视,设计师经常用到地框梁(DKL)的结构形式,但往往又跟基础梁类似。

在软件算量中,可直接按钢筋算量,然后导入土建,不用担心框架梁无法计算垫层、土方的问题。

4、阀板基础阀板基础通常为一块整板,在阀板钢筋的布置过程中,需定义阀板底部筋、中部筋、面筋。

双层双向钢筋可以分别某Y方向布置底面筋或用自动布筋(阀板主筋)。

阀板负筋是指单独的上部负筋。

设计通常要求,承台无面筋时,阀板面筋贯通,阀板滴筋断开锚固入承台内一个LA或者设计指定的长度。

因此应联合阀板、承台进行计算设置或属性设置。

5、广联达梁式配筋因为是软件默认是有坡度的,故而90度承台需进入承台里面设置节点,将10某D,修改为0.6、有地下室,但基础不在同一层的情况,可以分层建模7、承台底筋弯起百分比承台计算参数设置上部、下部项用,比如10某d+(h-10某d)/3,但对于环箍计算可能有误。

故计算后再结合本法则8、承台标高承台标高先按多数标高建立,然后修改少数标高。

三、框架柱1、绘制不在轴线交点处的柱先选择“点”,然后用Shift+左键,进行偏移.或者通过单、多偏移来实现;也可通过查改标注来实现。

钢筋施工中的常见误差分析与调整方法分享

钢筋施工中的常见误差分析与调整方法分享

钢筋施工中的常见误差分析与调整方法分享钢筋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结构材料之一,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然而,在钢筋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误差,这些误差如果不及时调整和修正,可能会对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钢筋施工中常见误差进行分析,并分享一些调整方法,旨在帮助施工人员改进工作技巧,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

一、钢筋直径误差钢筋的直径误差是指实际直径与设计直径之间的差值。

这种误差可能是由于钢筋生产过程中的误差,也可能是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引起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在采购钢筋时要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确保钢筋的直径误差符合国家标准。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测量,并采取适当的补偿措施,如调整模板尺寸等。

二、钢筋长度误差钢筋的长度误差通常是由于施工现场的操作不当导致的,例如切割不准确、连接不牢固等。

为了避免这种误差,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测量和切割,并采取稳固可靠的连接方式,如焊接、扭接等。

三、钢筋间距误差钢筋间距误差是指钢筋之间的距离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差异。

这种误差可能会导致钢筋在受力时失去均匀分配力量的作用,从而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

为了避免这种误差,施工人员应该在施工前做好适当的标高设置,并通过合适的测量工具,如激光测距仪等,确保钢筋间距的准确性。

四、钢筋弯曲误差钢筋的弯曲误差通常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或工具磨损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避免弯曲误差,施工人员应该使用质量良好、尺寸准确的弯曲工具,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

同时,在使用工具前要检查其磨损情况,并及时更换。

五、钢筋排布误差钢筋的排布误差是指钢筋在施工过程中位置偏移或错位的情况。

这种误差可能会导致钢筋在受力时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为了避免这种误差,施工人员应该在施工前绘制好详细的布筋图纸,并根据图纸进行精确的排布。

六、钢筋混凝土覆盖层误差钢筋混凝土的覆盖层误差是指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距离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差异。

钢筋常见问题集

钢筋常见问题集

1.GGJ新建轴网时字体太大,解决办法:工具—选项—其他—使用单线字体前面的对勾去掉—确定2.GGJ中楼梯在单构件中处理,添加构件—参数输入—选择图集3.GGJ中,变截面的梁可以在原位标注的平法表格中直接修改截面4.GGJ中,加腋梁在原位标注的平法表格中输入腋长腋高,若是一端加腋则输入方式为**;05.在编辑钢筋中可以自行修改根数,但修改之后要进行锁定(在钢筋三维旁边),再重新汇总计算6.筏板水平封边筋在筏板侧面纵筋里输,U型封边筋在筏板负筋里输。

绘图时可选择按筏板边布置。

7.GGJ中,工具—选项—其他—显示跨层图元/编辑跨层图元(即打上对勾后在本层可以显示/编辑其它层的图元)8.GGJ中,柱墙梁板颜色较暗,解决办法:工具—设置原点9.GGJ中,吊筋和附加箍筋如何删除:查改吊筋—删除吊筋—选择要删除的钢筋即可10.块存盘,块提取,汇总计算灰显:a软件是盗版(要用检测盗版的工具测试)b如果是正版的,屏幕旋转—恢复初始视图11.GGJ中,原位标注后梁的颜色无变化,这时需要重提梁跨12.柱和梁画好之后,因为某些原因修改了柱的属性,这时也需要重提梁跨再汇总计算13.柱中的节点区箍筋在其他属性里直接输入,画上梁之后才会显示量14.板中的钢筋是单层的无法布置拉筋和马凳筋(软件中的措施筋指的就是马凳筋),马凳筋要在定义现浇板的界面输入钢筋信息,双层钢筋才会计算马凳筋15.GGJ截面编辑中,改为是之后可以自行编辑,对齐纵筋要先点目标筋,再点要对齐的钢筋,最后点击平行线即可16.剪力墙中两侧的保护层不同,外侧40mm,内侧25mm,在软件中表示为40/25.筏板基础的表示为:底部/侧面/顶部17.剪力墙的钢筋若要隔一布一,用/隔开,例如(2)C8/(2)C10@200,(2)表示两排,间距200是指C8和C10之间的间距为200,(软件默认的是指不同钢筋之间的间距),若想表示每排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到计算设置—剪力墙—“36”改为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18.汇总计算之后,发现柱纵筋计算为负,处理办法两种:a直接伸到其它层,本层不画柱b在定义界面—其他属性—计算设置—纵筋露出长度改为019.连接两个基础的梁要用基础连梁画20.GGJ中,俯视不显示板,但是三维可以看到,这时看一下板是不是在其他分层21.GGJ新建轴网就死机,解决办法:选项—使用单线字体前的对勾去掉22.查看已购产品可以检测到加密锁,但是打不开软件,解决办法:在安全模式下清注册表,把C盘—programfiles—commonfiles—grandsoft shared删除再重装23.打开工程出现解决办法:打开工程的时候鼠标右键打开方式以压缩文件打开,把BarLine3D.qty删掉,如果删不掉,那么选择工具下拉框里的修复压缩文件,修复后删掉即可24.内存溢出解决办法:25.钢筋工程汇总计算后保存不上提示内存溢出,分层汇总也不行,还是提示内存溢出,解决办法:当出现这个情况后打开系统的任务管理器,关闭GGJ1.exe,再点击打开那个工程,提示是否恢复数据,点是,然后将工程另存一份就可以了26.GGJ2009中,剪力墙有3、4排钢筋如何处理?解决方案:软件中默认的是两排钢筋,如(2)B12@200中括号的2即为排数,如果是三排改为3即可,如果钢筋直径或间距不同时可以用加号连接,如(2)B12@200+(1)B10@200,需注意:“+”前是墙外侧钢筋,“+”后是墙内侧钢筋(前提是墙要顺时针绘制)27.在钢筋2009的桩承台中,若是钢筋布置是环形布置如何处理?解决方案:需要在定义属性界面,在配筋形式中进行选择28.GGJ2009柱核心区加密箍筋如何处理?解决方案:在柱的属性定义里-其他属性-核心区加密,输入箍筋信息即可29.自动判断边角柱,为什么不起作用?产生原因:未画墙和梁解决方案:在绘制好柱构件以后,点击自动判断边角柱按钮,软件提示识别,但是,柱却没有任何变化,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没有绘制梁或墙,柱处于什么位置,软件是通过与梁或墙的关联来判断的,只有绘制好梁再点击自动判断按钮,这时就可以了。

对于柱纵筋计算为0的原因及解决方式

对于柱纵筋计算为0的原因及解决方式

GGJ2009钢筋研究之柱筋为负解决方案前言:本文就GGJ2009版本718汇总时出现“柱钢筋长度计算为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软件计算原理给出相应解决方案。

好不容易建好了模型,谁知道最后汇总报错,这估计是软件算量用户最怕遇到的事情。

但由于各种原因,这样的事情似乎又不可避免,这就需要我们具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柱钢筋长度计算为负”就是笔者实际遇到的问题,到网上一搜,和我有同样遭遇的同行们还真不少,所以决定要研究它,参透它。

正文:楼层设置如下框架柱KZ1(800*800)在第3层顶标高设置为7.5m( 即高度为0.5m),并在标高7.5m处有梁KL1(200*300)架在上面。

按以上设置,汇总时软件即报错,且不能继续对话框下面提示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是输入性错误,很多情况下输入正确也同样会报错的。

那如何调整柱露出长度?调整后软件的计算结果又是否正确呢?还是有其他更好的方法?首先我们来看下软件第2层柱的纵筋计算公式为:3000-max(2500/6,800,500)+max(200/6,800,500)。

参照平法03G101-1第36页“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可以看出不论是搭接连接、机械连接还是焊接连接,平法规定钢筋的连接处都必须是在非连接区以上,公式中的max(2500/6,800,500)和max(200/6,800,500)即为2层楼面以上和3层楼面以上的非连接区。

接下来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对话框中第3层柱筋长度的计算公式:500-max(200/6,800,500)-300+300-30+12*d。

式中500即为柱高,300为标高7.5m处梁高。

关键是max(200/6,800,500)为2层柱伸入3层的非搭接区长度,柱截面的最大尺寸800mm已经超过了第3层柱的层高,所以结果就出现了负值。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因为非连接区max(200/6,800,500)已经大于柱高500,按照平法要求,如果采用搭接,钢筋的连接处不可能满足平法要求,所以此种情况下2层的柱筋应该是要和3层的柱筋拉通的,即2层主筋直接通到3层柱顶标高。

钢筋常见问题解析

钢筋常见问题解析

1.柱钢筋汇总时提示“直筋长度的计算结果小于0……”?首先查看与柱相交梁的原位标注和集中标注的标高与截面信息,如果梁标高很低这样会压低柱高度,造成软件计算时柱上下加密区之和大于层高,柱直筋长度成为负值无法计算。

再者就庶查看节点高,通常情况下是由于节点高(梁高)的输入有误引起的,节点值输入的过大,直接超过层高,计算就就会为负值。

2.做工程时,切到报表界面时,软件报错,提示没有注册类别?重新安装报表控件,即可。

3.条基上下部都有钢筋的时候,软件里面怎么设置?在条基的属性里面输入就可以了,下排钢筋信息/上排钢筋4.两跨梁箍筋一跨加密,一跨不加密,要分别设置梁吗?因为改一跨梁的属性的话,另一跨也随着改!5.钢筋2009打开时候:没有找到DDRAW.dll,因此这个应用程序未能启动。

怎么处理?1、重新安装应用程序可能会修复此问题2、重装软件,在安全模式下面都不行。

解决办法:ddarw.dll这个组件是系统里面的组件。

到另外一台电脑上找到这个组件,直接将组件粘贴6.怎么查看马蹬筋的钢筋计算式?马蹬筋的信息在“板”构件中设置,查看其钢筋计算式的时候也需要在“板”构件中查看。

而且必须是双层双向配筋的时候,马蹬筋才会计算,否则即使有马蹬筋的信息,单层配筋的板是不会计算马蹬筋的量的。

7.集水坑的坑底钢筋和面筋的配筋不一样,如何处理?集水坑的坑底钢筋和面筋的配筋不一样,可以用“/”分开,/前面的表示底筋,/后面的表示面筋。

如图8.柱在本层变截面或者配筋发生变化,如何处理?新建柱的时候,建两个构件,直接修改柱的截面或者配筋,然后分别修改标高,在同一个位置点画这两个柱构件即可。

GGJ2009软件可以自动按照相应的节点计算钢筋。

9.筏板主筋布置的时候,提示不能布置在筏板外?在布置筏板主筋的时候,有时候软件会提示钢筋只能布置在板内,此时,就在检查一下所画的筏板中间是否有空隙没有画上,如果中间有空隙,软件就会有类似的提示,工程中筏板中间有板洞的情况,需要先画满筏板,然后用板洞补齐才可以。

钢筋抗拉强度检测中的误差及不确定度分析

钢筋抗拉强度检测中的误差及不确定度分析

钢筋抗拉强度检测中的误差及不确定度分析通过对钢筋抗拉强度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能够判断检测结果的利用价值,保证钢筋使用的合理性。

本文对钢筋抗拉强度检测中的误差和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论述了其误差和不确定度的关系,通过实例分析如何计算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

标签:钢筋;抗拉强度检验;误差;不确定度分析在钢筋抗拉强度检测结果分析中,如果只是使用误差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就会忽视许多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这样的评判是不可靠的。

随着对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要对检测结果的不確定度进行标注,从而合理地使用最后的检测结果。

一、钢筋抗拉强度的误差种类目前,钢筋在当前建筑物建设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使用量较多,必须要对其抗拉强度进行检测,才能正确地使用各种强度的钢筋[1]。

当前钢筋经常被使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笼绑扎中,其抗拉强度将会决定整个建筑物的质量。

影响抗拉强度结果的因素有很多,这些会导致结果出现误差,造成结果不准确。

(一)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对某一个物理量相同精度的反复检测后,发现误差大小始终不变,或者误差的变化有着明显的规律,这就证明这些误差是由于一些特性造成的。

然而在实际检测当中,这样的误差无法消除,并且会伴随着整个检测工作始终存在。

(二)随机误差在对某一项指标或者某一个物理量进行了两次检测后,所得到的结果误差大小不一致,呈离散性分布。

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存在的区别在于误差的变化没有规律,具有很强的随机性。

这种误差是可以解决的,可以通过增加检测的次数将误差对精确性的影响减到最低。

(三)过失误差过失误差的出现在于检测人员和检测仪器;例如检测的人员没有合理的使用检测方法,导致了检测结果的不准确,或者在检测过程中选择了错误的仪器,或者由于仪器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最后导致检测条件不符合,从而出现了误差。

这种误差在实际工作当中也非常常见,但也可通过一些措施进行有效地消除。

二、不确定度和误差之间的关系(一)不确定度的意义在对某一个物理量进行检测时,受外界原因和内部原因的影响,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误差,导致不能准确得到定某一个物理量的数值。

钢筋研究之柱筋为负解决方案

钢筋研究之柱筋为负解决方案

GGJ2009钢筋研究之柱筋为负解决方案前言:本文就GGJ2009版本718汇总时出现“柱钢筋长度计算为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软件计算原理给出相应解决方案。

好不容易建好了模型,谁知道最后汇总报错,这估计是软件算量用户最怕遇到的事情。

但由于各种原因,这样的事情似乎又不可避免,这就需要我们具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柱钢筋长度计算为负”就是笔者实际遇到的问题,到网上一搜,和我有同样遭遇的同行们还真不少,所以决定要研究它,参透它。

正文:楼层设置如下框架柱KZ1(800*800)在第3层顶标高设置为7.5m( 即高度为0.5m),并在标高7.5m 处有梁KL1(200*300)架在上面。

按以上设置,汇总时软件即报错,且不能继续对话框下面提示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是输入性错误,很多情况下输入正确也同样会报错的。

那如何调整柱露出长度?调整后软件的计算结果又是否正确呢?还是有其他更好的方法?首先我们来看下软件第2层柱的纵筋计算公式为:3000-max(2500/6,800,500)+max(200/6,800,500)。

参照平法03G101-1第36页“抗震KZ 纵向钢筋连接构造”,可以看出不论是搭接连接、机械连接还是焊接连接,平法规定钢筋的连接处都必须是在非连接区以上,公式中的max(2500/6,800,500)和max(200/6,800,500)即为2层楼面以上和3层楼面以上的非连接区。

接下来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对话框中第3层柱筋长度的计算公式:500-max(200/6,800,500)-300+300-30+12*d。

式中500即为柱高,300为标高7.5m处梁高。

关键是max(200/6,800,500)为2层柱伸入3层的非搭接区长度,柱截面的最大尺寸800mm 已经超过了第3层柱的层高,所以结果就出现了负值。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因为非连接区max(200/6,800,500)已经大于柱高500,按照平法要求,如果采用搭接,钢筋的连接处不可能满足平法要求,所以此种情况下2层的柱筋应该是要和3层的柱筋拉通的,即2层主筋直接通到3层柱顶标高。

柱筋偏位处理方案(3篇)

柱筋偏位处理方案(3篇)

柱筋偏位处理方案一、发现问题地下室基础混凝土浇筑后,发现负二层部分柱预留钢筋有偏位现象,偏位尺寸主要在___mm以内,个别柱筋偏位较大,超出___mm。

规范允许偏差:轴线___mm,钢筋保护层___mm,共计___mm,即凡是偏差超出___mm的柱主筋均不符合规范要求,均需进行整改。

二、原因分析柱钢筋骨架固定不牢,混凝土浇筑时出现偏位未及时进行放线校核,现场质量监督不到位等。

三、整改措施针对现场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处理措施如下:采用人工调整复位方法,把钢筋的底部先往偏位的反向掰弯,再按1:6的斜度调整到位,另加l型的同直径钢筋与偏位柱筋点焊或绑扎,作为加强筋。

弯折高度范围内的混凝土柱须保证弯折段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故放线时应在柱预留钢筋根部向外放大___mm,放大头的高度要超出弯折平直段___mm,复位后的部分按原设计尺寸放线支模。

与柱筋同直径、同规格柱筋与柱筋点焊装修地面6:1-1柱筋偏位处理方案(2)柱筋偏位是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中常见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和特殊结构中更为突出。

柱筋偏位指柱子的纵向钢筋在节点处产生一定的偏移,导致柱子的纵向钢筋无法完全嵌入节点中,造成节点强度的下降。

柱筋偏位的存在会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承载力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柱筋偏位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和解决:1. 设计阶段处理方案:(1)合理的柱子布置:合理设计柱子的布置,避免柱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减小柱筋偏位的可能性。

(2)增加构造节点的刚度:在节点处增加适当的剪力墙、撑杆、加劲柱等构造,增加节点的刚度,减小柱筋偏位的发生。

(3)选用适当的节点连接形式: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节点连接形式,如悬臂节点、刚性节点等,以减小柱筋偏位的可能性。

(4)合理确定柱子的配筋量: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和实际工况,合理确定柱子的配筋量,避免配筋过多或过少,导致柱筋偏位的发生。

2. 施工阶段处理方案:(1)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案:在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案,明确各个施工步骤和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柱筋偏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柱子钢筋计算出现负值,请问如何解决?
各位同行,我在柱子汇总计算是柱子出现负值无法计算,请问是什么原因?应该如何解决!谢谢
1)第一种可能原因是与该柱相关的构件导致柱高度小于柱在本层的露出长度,例如与该柱相交的梁集中标注或原位标注标高信息、板标高、基础高度导致本层柱高度小于柱在本层的露长度。

A、查看与柱相交梁的原位标注和集中标注的标高与截面信息,如果梁标高很低这样会压低柱高度,造成软件计算柱钢筋时,柱直筋长度成为负值无法计算(柱钢筋长度=柱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

B、查看与柱相交的板的标高与厚度,如果板的标高过低会压低柱高度,或板厚信息太大,导致柱钢筋长度为负值。

C、查看与柱相交的基础厚度,如果基础厚度信息太大,也会导致钢筋长度为负值。

——解决方法:出现这种情况时,可双击如图中的KZ-1,软件会快速找到出错构件,按以上方法检查梁、板标高,这种情况往往是梁板标高错误导致,修改到正确的标高即可。

(2)第二种可能原因是上下层柱的钢筋直径变径,上柱钢筋直径大,下柱钢筋直径小,这时两柱纵筋连接时,连接区域下移在下层钢筋直径小的连接区域进行连接,本层柱钢筋的长度计算公式为=柱高-本层露出长度-节点高度-上层钢筋在本层的露出长度,若上层钢筋在本层的露出长度与本层露出长度、节点高度之和大于柱高时,例如本层柱高2000mm,节点高度750mm,本层柱钢筋长度=2000-max(1250/6,650,500)-750- max(1250/6,650,500),也会
出现这种提示。

——解决方法:出现这种情况时,可双击如图中的KZ-1,软件会快速找到出错构件,若实际图纸就是如此要求,可调整这个柱的露出长度值,使软件能汇总过去。

(3)第三种可能原因是在顶层绘制短柱时,柱高小于柱的露出长度也会出现错误提示。

在顶层,柱高大于层高时,例如层高2.8m,柱高为3.2m。

此时在绘制柱的时候,会将多出的400mm高的柱子绘制在上一层,此时汇总计算就会报上面的错误。

原因是下层的柱纵筋要伸至本层一个露出长度,这个露出长度有可能大于400mm,而在计算本层钢筋时,先要减去一个下层钢筋露出长度,所以就会出现钢筋计算结果小于0的情况。

——解决方法:遇到这种结构,如果把柱子分开画,即使计算结果不小于0,那计算结果也是不正确的,因为柱钢筋从2.8m处断开了,实际中,柱子的钢筋是直接伸直柱顶的。

所以我们在绘制柱子的时候,可以直接将柱子的高度修改为3200mm进行绘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