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视野下的景观设计

合集下载

美丽乡村墙绘施工方案传承乡土文化展现自然风光

美丽乡村墙绘施工方案传承乡土文化展现自然风光

美丽乡村墙绘施工方案传承乡土文化展现自然风光乡村墙绘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在乡村建筑物墙壁上绘制图案和图像,展示了乡村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

本文将介绍美丽乡村墙绘的施工方案,并探讨如何传承乡土文化,展现自然风光。

一、背景介绍乡村墙绘是近年来兴起的乡村旅游发展项目之一。

它能够为乡村带来新的活力和经济收益,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赏。

乡村墙绘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展示了乡村的独特魅力和传统文化。

二、施工方案为了确保乡村墙绘的施工效果,以下是一套完整的施工方案。

1. 需求分析首先,施工方案需要对乡村墙绘的需求进行分析。

例如,乡村墙绘是否需要展示本地特色文化、自然风光或历史故事等。

分析乡村的特点和人文环境,确定创作方向和主题。

2. 设计规划基于需求分析,设计师可以进行乡村墙绘的设计规划。

设计规划包括选择合适的图案和颜色,确定绘制的位置和尺寸,以及考虑乡村环境对墙绘的影响等。

3. 材料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

这包括墙绘颜料、绘画工具、防水涂料、墙面处理剂等。

确保材料的质量和环保性,以保证乡村墙绘的效果和持久性。

4. 墙面处理在施工前,需要对墙面进行前期处理。

处理墙面可以包括清洗、修补裂缝、刷上底漆等。

这些步骤可以确保墙绘在墙壁上附着牢固,并增加墙绘的耐久性。

5. 绘制过程在绘制乡村墙绘时,需要精心绘制每一幅图案或图像。

使用合适的绘画工具和颜料,按照设计规划的要求,绘制出细腻、生动的墙绘作品。

在绘制过程中,注意细节和色彩搭配,力求展现乡村的美丽与魅力。

6. 防水保护完成墙绘后,需要进行防水保护。

使用防水涂料为墙绘进行覆盖,防止雨水和污染物对墙绘的侵蚀。

这样可以延长墙绘的寿命,保持墙绘的美观。

7. 质量检验最后,对乡村墙绘的质量进行检验。

检查墙绘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图案是否清晰、色彩是否鲜艳。

必要时进行修补和改进,以确保乡村墙绘的质量和持久性。

三、传承乡土文化乡村墙绘的施工不仅仅是为了美化乡村环境,更重要的是传承乡土文化。

乡土材料在景观改造项目中的运用

乡土材料在景观改造项目中的运用

乡土材料在景观改造项目中的运用
乡土材料是指自然环境中原始存在的材料,如泥土、石块、木材等。

在景观改造项目中,运用乡土材料可以使景观更加贴近自然,增加景观的原始性和地方特色。

以下是乡土
材料在景观改造项目中的运用的一些例子:
1. 泥土:泥土是一种常见的乡土材料,在景观改造项目中可以用来建造绿化区域。

通过调整泥土的质地和颜色,可以创造出丰富的纹理和层次感。

在公园中可以利用泥土建
造小山丘,增加景观的起伏感。

2. 石块:石块是另一种常见的乡土材料,可以用于建造景观石头、石墙等。

石块具
有天然的美观性和稳定性,可以使景观更加自然和稳固。

在花园中可以利用石块建造小路,增加景观的趣味性和可行性。

4. 草木:草木是乡土材料中最常见的一种,可以用来创造植被覆盖的效果。

通过选
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可以使景观更加生态和丰富。

在城市公园中可以种植具有地方特
色的树木和花卉,增加景观的旺盛气息和季节变化。

5. 土砖:土砖是一种传统的乡土材料,可以用来建造砖地、砖墙等。

土砖具有天然
的美观性和耐用性,可以使景观更加具有传统乡土风情。

在传统村落中可以利用土砖建造
民居和街巷,增加景观的古朴氛围和历史感。

浅析乡村景观营造中乡土文化的运用——以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国际慢城为例

浅析乡村景观营造中乡土文化的运用——以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国际慢城为例

44基金课题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NFUSPITP0072浅析乡村景观营造中乡土文化的运用——以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国际慢城为例张冠豪,陈铭忻(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

本文以高淳区桠溪国际慢城为例,深入调查其建设美丽乡村的成效与缺陷,评估乡土文化景观改造时的展现手法,尝试探索一条适合商业都市圈近郊区域的美丽乡村发展路径。

关键词:乡村景观;乡土文化;美丽乡村;高淳慢城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2-0044-02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全国在2050年全面实现农村振兴,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伟大愿望[1]。

这项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乡村景观的整体营造,特别有利于营造具有地域性特色、乡风淳朴的乡土文化的乡村景观。

1 相关概念界定1.1 乡土文化的定义乡土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家乡、故土”,亦泛指地方,是一个界域模糊的地域性概念[2]。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以社会学视角为出发点,对乡村地区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和分析,最终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乡土社会是一个经验社会,它的联系是长期的,人们依靠长期的共同生活配合相互的行为,作为个人可以相信自己的经验,也可以相信前人流传下来的经验[3]。

在乡土社会中,乡土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村落中自然山水、建筑遗迹、宗祠文化、村规民约、生产活动、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综合体现,反映了其区别于其他地区地域性的表现形式。

乡村景观节点设计方案

乡村景观节点设计方案

乡村景观节点设计方案1. 简介本文档旨在为乡村景观节点设计方案提供一个详细的指导。

乡村景观节点是乡村规划和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突出乡村特色,提升乡村形象,吸引游客,同时也方便了乡村居民的生活。

2. 设计原则在设计乡村景观节点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2.1 体现乡村特色乡村景观节点应该能够体现乡村的特色和文化,可以借鉴传统建筑风格、民俗文化等元素,创造出富有乡土气息的景观。

2.2 创造居民休闲空间乡村景观节点不仅是游客的目的地,更是乡村居民休闲的场所。

设计要考虑提供舒适的座椅、休息亭、景观花园等设施,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

2.3 融入自然环境乡村景观节点应该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融合,不破坏自然生态,尽量保留原有的植被、地形等特点,将设计融入自然,使人们感受到自然的美。

2.4 考虑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景观节点的设计中,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环保材料,注重节能减排,打造绿色、低碳的乡村景观。

3. 设计要素在乡村景观节点设计中,以下要素应该得到重点考虑:3.1 建筑设计乡村景观节点通常包括可供游客参观的建筑物,如展览馆、综合服务中心等。

建筑设计应精心考虑功能、美观和与乡村环境的协调性。

3.2 环境布局乡村景观节点的环境布局应该符合人流规划和景观美学原则,合理规划行人道路、停车场等设施,同时留出足够的空间供人们休闲活动。

3.3 植物配置植物是乡村景观节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合理的树木、花草布局,可以营造出美丽的绿色景观。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并考虑植物的季节性变化,使景观节点四季都有吸引力。

3.4 设施设备为了提供更好的游客和居民体验,乡村景观节点应该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如信息指示牌、饮水设备、卫生间等,方便游客和居民的使用。

4. 设计案例以下是几个乡村景观节点设计的案例,供参考:4.1 乡村生态公园乡村生态公园是一个以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主题的景观节点。

通过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提供休闲、娱乐和教育等功能,吸引游客和居民。

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乡土情怀”

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乡土情怀”

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乡土情怀”作者:姜丹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05期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我国今天的城市人居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与此同时,城市景观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景观设计相对于以往风景园林也有了更多的内涵,呈现出富有生机的局面。

但现实也令人堪忧,到处近似的城市广场以及居住小区,反映出了设计师的审美价值观缺失以及大众的习惯性审美问题,尤其在植物造景方面,表现为崇尚洋化、求贵求奇、忽视具体的环境、忽视本土植物的运用,并缺乏乡土与寻常美的美学认识,渐渐的形成了一系列影响着我国植物景观设计的趋同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当务之急应该是思考并找寻有利的解决途径,使得我们的城市人居环境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充分挖掘并关注土地本身那般朴素的、饱含辛勤的乡土气息;探讨一种新的审美价值观以摸索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新审美方向;探索“闲花野草”优化造景的新途径使得人们能够感受真实环境、享受时代的美好。

这些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一切开始于那年我本科一年级的下乡考察,这是我第一次走进烟雨朦胧、婆娑逐邃的江南古村,对于我这个从小成长于北方的孩子,当时的心情像极了无意中打开了一卷,荣藏许久风尘了的神秘长卷,发着光展现着记载其上的那些幻化千百美丽细节的故事,如同纷飞的洁白羽翼和耀眼的星光一般动人而百转千回。

记忆最深莫属那不经意间的一瞥,古村乡隅的阳光斜射斑驳老墙,映衬着那片片青瓦尽情舒展绽放的野花,窄窄的肩膀配合着明亮的色调与清爽的画面,竟然这么的协调,纤细的茎枝之中仿佛流淌了血液般簇拥在身体里,燃烧四肢百骸。

于是闭目咽津,久久回甘的韵味淋淋、沥沥、洒洒、长长……后来毕业了工作了,每天奔波在现代城市的车水马龙之中,被周围庞然的高楼大厦层出不穷的包裹,时常被街头巷尾那些犹如外星衍生体一般的浮夸造型景观震惊,,面对为无数人所称道的现代景观以及高科技手段,总觉得这大把人力物力堆叠的时代产物并不属于它们出现的土地,这些洋溢着新奇形式的城市景观很多时候使我感到视觉疲惫。

园林景观设计中乡土元素的应用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乡土元素的应用分析

虽然乡土景观资源有很多种类, 但可以依据乡土元素的不同形态, 将 挖掘 出的乡土元 素分 为三类 : 第一 类是 意境元 素 , 它主要是 指 乡土 中 富含的地方精神、 乡土意境和地方情节等可以被感知的元素 ; 第二类是 事件元素 , 主要有 民族的风气、 地方的习俗 、 民间的工艺以及民俗的节 日 灯等元素; 第三类是实体元素, 它主要包括乡土的色彩 、 材料、 植被、 建 筑、 器具 和工艺等 众多元素 4 . 2依靠乡土元素创建文化意境 当人们观赏园林景观时 , 通常会使景物人格化或者赋予其个性美, 许多的乡土元素也随之被人们给予了各种各样的含义。比如梅花被视 为具有不屈不挠、 不畏严寒等品格 ; 竹则被看成是品质高洁、 有气节 的 君子形象。这些都能够表现出乡土元素景观所富含的意境美, 所以, 设 计师将植物文化与植物景观合理地结合起来渗透到园林景观设计中, 创造更多独具文化韵味的景观。 4 _ 3利用乡土元 素的形象合理 营造地 方 陛的景观 塑造地方. 1 生的乡土景观可以借鉴乡土元素地方性的形象,以植物 为例 , 植被 的不 同会形 成不 同的地方 景观 。在 热带地 区 , 乡土植 被大 多 是棕榈等, 其树干很挺拔, 姿态也比较美; 在南方地区, 乡土植物大多是 四季常绿的落叶植物, 枝叶非常茂密; 而在北方地区, 则大多是落叶阔 叶林和针叶林等阔叶林形成的四季分明的景观。所以设计者们在设计 的过程 中要从全局出发, 统筹规划, 使植物合理地搭配, 最大限度地发 挥 出植物 所具有 的观赏特性 。 5乡土元 素在 园林 设计中 的作用 及意义 5 . 1利于挖掘、 恢复和保护传统的乡土文化 包括乡土建筑和乡土景观等在内的传统乡土元素,已经被视为乡 土文化的重要遗产 , 也是包括相对完整且独立的地方事件、 实物 以及文 化在内的中华 民族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同时, 它也直观 地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中乡土人 情、 风貌 , 是当代社会在探索历史的发 展和形 成判 断价值 的窗 口。因此 , 在 园林 景观 十 过程 中 , 要最 大 限度 地挖掘并且精炼出本土的乡风 、 文化、 民俗 , 更重要的是要合理有效地 利用它, 使乡土景观的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 , 同时使乡土文化的恢复和 保护工作能够积极地展开 , 保证设计的再创性。 5 - 2大幅度提升建设园林景观的资源利用率 乡土元素长期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不断循环衍生,已经适应了当 地的环境, 所以将它们运用到园林设计中时, 无需对其做繁复的加工处 理而是直接使用,这样就可以大幅度提升资源的使用率 , 大大降f 氐 成 本。因此 , 设计者在规划设计时应将乡土元素的观费 眭尽可能地发挥出 来, 塑造 出— 个独特 的园林景 观。 5 - 3增加园林景观的原生态效益, 凸显地方特色 现代设计师在谢 十 园林景观时,经常会舍弃乡土元素而一味地使 用新技术以达到理想中的观赏陛, 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仅是设计作品的 雷同, 更严重的是打破 了自然的生态平衡。其实设计者可以充分运用乡 土元素来 维持 原生态 的景观 , 同时对本 地的乡 土元素加 以艺术 化 , 不仅 可以使当代的城市环境与乡土景观高度结合 , 充分显示地方特色, 而且 可 以提高 本地 的环境 质量 , 保证生态 环境 的可持 续发展 。 6结束语 随 着社 会 的进 步 , 园林 景观 的规 划设 计也得 到了高度 发展 , 园林 设 计者越 来越重 视对 乡土元 素的应用 ,这也意 味着人 们对 当代 园林景 观 的设计 要求在 不断提 高 。因此 对于如 何更好 地利用 乡土元素 进行 园林 景观规划仍是—个难题, 值得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探讨和研究。

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闲置空间景观设计——以小都百屯为例

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闲置空间景观设计——以小都百屯为例

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闲置空间景观设计——以小都百屯为例当前,我国一些农村出现了空间闲置的现象,如闲置的老宅、宅间用地等,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城市的转移,这一现象愈发严峻。

2019 年,国务院颁发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盘活各乡村的闲置土地资源,如闲置厂房、闲置校舍等,以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使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1]。

我国乡村闲置空间类型多、面积广,在此背景下,对乡村闲置空间进行景观设计,有效盘活乡村闲置空间,发挥闲置空间的作用,从而提升房屋、土地利用率,成为一个热点问题[2]。

1 乡村闲置空间的构成与特征1.1 乡村闲置空间的构成乡村闲置空间的形成与周边环境息息相关,主要包括以下类别:一是根据场地环境分类,分为闲置旧宅、闲置宅基地、村口空地、道路旁空地、宅旁空地五类,其中,以闲置宅基地、闲置旧宅最为常见[3](见表1)。

二是根据空间构成形式分类,分为点状闲置空间、线状闲置空间、面状闲置空间三类(见表2)。

三是根据景观构成分类,分为基面景观、边界景观、区域景观三类(见表3)。

表1 乡村闲置空间的场地环境类型表2 乡村闲置空间的空间构成类型表3 乡村闲置空间的景观构成类型1.2 乡村闲置空间的特征1.2.1 环境特征。

一是环境景观较差。

乡村闲置空间所处环境往往较为衰败,如残垣断壁、杂草丛生,甚至垃圾成堆,不但整体环境较差,而且有一定危险性。

二是环境氛围凄凉。

氛围是指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与环境中的植物、建筑、光线等要素息息相关。

乡村闲置空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的环境氛围,如一株植物因石块、断壁的衬托而显得顽强且凄凉;闲置的建筑因风雨的吹蚀而变得沧桑;路旁丛生的野花呈现出乡间特有的旷达[4]。

1.2.2 空间特征。

一是开放空间。

即人的视野高于周围景物的空间形式,这类空间具有良好的尺度感和外向性,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给观者开朗活跃的感受,乡村中这种形态的闲置空间有村口空地、道路旁空地等。

二是封闭空间。

重归乡土——浅析景观设计的原点

重归乡土——浅析景观设计的原点



设计 的原 点
二、 国人 在 景 观 设计 上 的现 状 : 精 神信 仰 的 迷

景观设 计是人类在 大地上 生存 后给 自身的一种定位 。 当下 国 内, 社会快速发展 , 生活 日新 月异 , 各地 都在大 兴土
原研 哉在 《 设计 中的设 计》 0 一书 中提 到 了“ 设 计 的原 点” 这个概念 , 他认为 : 欧 洲汽 车设计 的原 点是 马车, 是澎湃
普遍 接受 , 中国古代 艺术都有这 样清 晰的脉络 可循。各个
朝代都有追 求 品位上 的不 同, 如家具 、 瓷器 、 书画、 景观 园林 等。历史发展 至今 , 社会分 工 日益细化 , 设 计师就是实现社 会审美 的实施 者。从某 种角度讲 , 设 计师和 士大夫 阶层站 在 了同一个层 次上影 响着这个社会 的具体 审美体现 , 作品
微 。 自身 的迷茫 和 日新月 异的速度感 , 造就 了大量 的实验
构 。背后深藏 着 中国人代代 相传 的宇宙观和价值 观 , 它关 乎我们 的祖先 如何看待 自身 、 自然 以及 如何 在天地 间 自处
的基本理念 。 ”
宋代蔡元定 在《 发微论》 0 中这样表 达人 与 自然之间理
要 镦, 育 研 充
重 归 乡土
— —
浅析景观设计的原点
口蒋小叶

要: 在 文化认 同感相 对缺失 的当代 , 寻找 文化上的本 源及 其积 极意 义是指 导 当今 景观设计 的一个重要途径 。风
水学说 可 以作为 中国景观设计 的一个原 点 , 中国的案观设计 师应 通过 挖掘 风水 学中遵循 自然 、 道法 自然的积极 因素 , 在设 计上找 寻文化 身份和 准确 定位 , 从 而改变 当今社会在景观 以及各种设计上的迷 茫和盲从。 关键词 : 原点 景观设计 回归 乡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乡土文化视野下的景观设计
作者:闫启文 孙志超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7期

摘 要:本文首先探讨了乡土文化景观的含义,又介绍了乡土文化景观的地域性特征和人
文体现。然后解读了阳朔乡土文化商业街的建筑形态,街道和水的形式。最后提出乡土文化应
被推广,传承当地风土文脉。

关键词:景观设计;乡土文化;地域性;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7-0157-02
1.乡土文化景观的研究背景
世界上出现了数千万人口规模的特大城市,工业化导致人们日益远离自然,世界中的景观
正在日趋单一化。由当地的自然风土与民族历史沉积而成的景观正在走向消亡。对居民和城市
来说,为了保留该地唯有的个性,必须保护、创造和该土地、该地区相适应的环境与景观。因
此引出乡土文化景观一词。但学术界对乡土文化景观的研究却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西方国家有
关乡土文化景观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到今天,在内容上已经达到相当的广
度和深度,方法上也多种多样,乡土文化景观的研究在西方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我
国学者对乡土文化景观的关注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到90年代研究队伍逐渐壮大。研
究更倾向于我国传统聚落包括地理学、建筑学、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等。

2.乡土文化景观的含义
我们可以把景观定义为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地域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
过程、人文过程和人类的价值观在大地上的投影。乡土文化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
然过程和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
因此,乡土文化景观可以理解为是适应于当地自然和土地的,它是当地人的,它是为了生存和
生活的,三者缺一不可。例如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和南方的塔楼就是不同地域的乡土文
化景观,而城市中的各种新型住宅区和建筑群都不属于乡土文化景观的范畴。

3.乡土文化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特征
地域的个性,是由本来那个地域所具有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产业等要素构成的。乡
土文化景观就是将某个地域所具有的各种要素积累、沉淀,然后进行设计,其目的是增强这个
地域的个性。乡土文化景观设计作为现代城市的个性化与地域性发现的灵活设计手法,是扎根
于地域风土基础上,是传递地域的历史文化等信息,是灵活运用当地的材料的设计

3.1扎根于地域风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风土给地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面貌。如果气候条件和土地条件改变了,村落的样态和生活
风习也会不同,这样人们能够感受到地域独特的气氛。乡土景观设计是由地域的风土产生的设
计,是地域的自然条件和在这方土地上生活的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达。

3.2传承地域历史文化
乡土景观设计是以地域的历史和文化为基础的设计。体现地域的居民们精心生活的结果,
让人们对这方土地产生热爱。通过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确保地域个性。例如作为产米地区
具有长久历史的庄内地区,各处都由各式各样储藏大米的仓库,都是大斜屋顶,相同形状的仓
库很多栋连续建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征的风景。

3.3灵活运用当地的材料
乡土景观是由地方产的材料构成的。地方产的材料是指各个地域产出的材料,在交通还不
像现在这样发达的时代,即使在质量方面多少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是以活用各式各样的地方产
的材料为主。因此,所流露出来的面貌会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充分体现着各个地区的独特个
性。例如修建日本民宅的屋顶本来是以茅草和木条为主。而在山里、渔村、街道等很难生产茅
草的地方,则利用当地产的木材,做成木条的屋顶。因此,当地屋顶的风情可以表露出不同地
域的个性。

4.乡土文化景观设计的人文体现
4.1体现以人为本
解读乡土文化景观使我们能够更为透彻的了解地方的行为和景观特点及风俗,更深层次地
把握我们设计所要面对的参考物。客观的参考对我们的规划设计很有启发意义,也会尊重地方
人的行为特点和禁忌,不会只为自己的理念而设计,而是为当地人们的生活而设计的。

4.2带来亲和感
乡土文化景观的设计在自然素材和土地条件得到了灵活的运用,在遵循人性化空间尺度的
基础上具有实用性和耐久性,而且还有亲和感。这种亲和感主要体现在人性化空间尺度的舒适
性设计,例如,因山的坡度形成的梯田或一台一台的农田,大多是沿着等高线建成的。一般情
况下,人们不会去垒超过人体高度的石墙,而是顺应地形,形成了让人能够感受到人性化空间
尺度的景观。

4.3产生自然风景
乡土文化景观设计是将水、绿色植物和土地作为主体,在宁静中营造自然特有的柔和美、
年代美的效果,形成养眼的“土地”的设计。在乡土文化景观中,起伏的大地广阔而富有变化,
枝繁叶茂的树木随处可见,这些都安逸的出现在那里,形成让人有安定感的风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阳朔乡土文化商业街的景观设计解读
5.1阳朔乡土文化商业街的建筑形态设计
建筑的改造是阳朔商业街设计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传统的建筑文化,商业街的建筑形
态是根据广西民居的建筑形态演变而来的,但是在设计中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对原有建筑外形的
一种简单模仿或者对一些民居元素的生搬硬套,而是从建筑语言的完整性入手制定出建筑整体
的改造措施,以求让改造之后的成果反映出 一种共同的宇宙观。这样的处理方式才实现了阳
朔商业街对于乡土文化的一种彰显,而这正是人们所需要的。建筑形态方面,建筑的高度控制
在4层以下,13米以内,建筑体量和形式必须与当地建筑相协调。建筑色彩方面,控制与自
然色彩相协调,建筑屋顶以灰色为主,整体建筑色调统一,与周边建筑相协调

5.2阳朔乡土文化商业街的街道设计
阳朔乡土文化商业街的街道尺寸与建筑相协调,蜿蜒狭长,当游客置身于其中时能够深刻
地感受到阳朔当地的乡土文化气息。从旅游文化的角度出发丰富了商业街的空间形态和人文氛
围。考虑到商业街比邻西街,东临漓江,是客流汇集之处,因此设计了通达的道路系统和四个
入口,在设计中,商业街铺装在铺砌图案、意境构思和材料的选用以及搭配等方面都尽量展现
阳朔的整体风貌和人文特色。

5.3阳朔乡土文化商业街的水景设计
“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也。”水对于比邻漓江的阳朔显得更为重要,都说桂林山
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水景的营造更能体现当地的气息。亲水是人的天性,在商业街内
特设了游人亲水区,水景的营造不仅切合人们的这一心理,同时为街道注入生机,考虑到人们
“赏水、嬉水”的客观要求,在设计上力求掌握人性化的尺度。除亲水区的设计外,水还以不同
的形式贯穿于街道内,使得游人随时随处都能感受水带来的气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6.结语
现代城市建设中,大量使用混凝土、沥青、瓷砖、铁、铝、钢筋、塑料等材料。这些材料
最初的状态是非常美丽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污浊不堪,很难产生年代美和令人安心
的美感。而取材于当地的材料,如自然石材、木材、砖瓦等才能够和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
体,营造出宁静的景观。此外,现代城市也要成为当地文化与历史文脉的产物与载体,适当保
留传统街区,使用当地景观元素符号、传承风土文脉等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 俞孔坚 《理想景观探源:风水与理想景观的文化意义》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98年
第1版

[2] 俞孔坚 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建筑学报》2000年第2期
[3] [日]进士五十八 铃木诚 一场博幸著 李树华 杨秀娟 董建军译《乡土景观设计手法》中
国林业出版社 2007年2月第1版

[4] 邹德侬 国地域性建筑的成就 局限和前瞻 《建筑学报》2002年第5期
[5] 马克辛 吴成槐著《环境艺术设计手册》辽宁美术出版社1999年第1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