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合集下载

【湘教版】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教案(第1课时)-高中地理必修二

【湘教版】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教案(第1课时)-高中地理必修二

高中地理《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特点及影响,理解城乡景观的内涵。

2.通过分析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地域文化的概念、表现形式、分类及特点等概况。

2.理解城乡景观的内涵,知道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教学难点】1.运用实例分析和说明不同区域地域文化的差异及其原因。

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的城乡景观的特色及其如何体现地域文化的。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激趣导入,学生观看视频资料《土楼的建筑特色》,大致了解客家人所建造的土楼所具有结构和功能,以及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民居特色,由此激发起学生学习和探究地域文化的内涵及其体现等知识的兴趣。

【讲授新课】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

不同的区域,会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

你知道什么是地域文化吗?地域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其表现形式有哪些呢?城乡景观的内涵是什么?世界各地不同的城乡景观特色是如何形成的?体现出的地域文化特点是什么?这些问题正是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和探究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学习吧!(板书)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第二节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一、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学生进行活动探究1:库伯佩迪地下民居的成因及特点。

阅读教材P36“探究”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库伯佩迪的气候特点,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2.说一说库伯佩迪的地下民居特点。

生:(可能的答案)1.澳大利亚的库伯佩迪地处澳大利亚的南部内陆,维多利亚大沙漠东南部边缘,纬度较低,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到来自内陆地区东北信风的影响,全年高温少雨。

2.库伯佩迪的民居依山崖开挖修建,全部建在地下,与外部联系的门窗开口较小,内部宽敞;功能设施齐全,建筑功能多样。

(板书)1.地域文化的概念、表现形式和特点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地域文化?2.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可以分为哪几类?3.地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生:(可能的答案)1.地域文化的概念: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3
独特性 地城文化是 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定地域范围内
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地域文化打上了所在地域和时代
的烙印,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
城乡景观
城乡景观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 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 境密切相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 地域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审美观。
答案
1.布局特点:整个村落以钟池为核心,八条小巷 向外辐射,形成内八卦,村外八座小山环抱整个 村落,构成外八卦,各家各户,面面相对,背背 相依,巷道纵横,有如迷宫。当地地形以丘陵为 主,地形复杂,诸葛村在选址、建村过程中对于 风水学说的重视,反映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通 过风水学说培养人们与土地的紧密联系,并增进 宗族的团结的特点。
活动二
与传统城市建筑相比,现代城市建筑的地区差异逐渐缩小,几乎千城一面。想一 想,这是为什么? 我们该如何看待城市建设中的“大拆大建”现象?又如何处理好现代化和弘扬地域 文化之间的关系?
答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为了充分利用空间,为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城市建筑千篇一律,一座座水泥森林崛起。有些地区城乡建设无序推进,土地开发强度过大 ,导致民族文化和传统特色逐渐丧失。城市景观风貌的营造,要与地理背景和历史文化紧密 结合,注重展现风土人情,力求精致、温馨、亲情、生态。城市建设应注重地域文化的保护 、继承和创新,传承优秀的文化思想,彰显鲜明的地域特色,突出城市的特色和个性。
云南哈尼梯田
• 一方面,河流一森林一梯田一村 寨共同构成人与自然协调的美丽 乡村;
• 另一方面,哈尼梯田地区流传下 来的古代分水制度,也体现了人 与人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02 地域文化在城乡
景观中的体现

【湘教版】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教案(第2课时)-高中地理必修二

【湘教版】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教案(第2课时)-高中地理必修二

高中地理《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结合实例,理解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差异及成因,理解不同地域文化在民居特色、城市格局、建筑风格等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结合资料,指出不同地域景观的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以及反映的地域文化特点。

【教学难点】结合实例说明世界不同地区的民居特色、城市格局、建筑风格等城乡景观是如何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以及所体现出的地域文化的特点。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激趣导入,学生观看图片资料并听教师讲述:丹麦法罗群岛上的草皮房屋,大致了解到自然地理环境对民居建筑形式的影响,或者说民居建筑对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积极适应,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和探究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等知识的兴趣。

教师讲述:在丹麦的法罗群岛,有着大片的森林和寒冷漫长的冬季。

在屋顶上铺上土壤种上小草,长成覆盖屋顶的草皮。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土层的重量能让墙面的木头结合得更加紧密;另一方面草皮起到缓冲作用,阻隔了外界的寒冷。

【讲授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和认识了地域文化的概况,包括地域文化的概念、表现形式和特点,以及城乡景观的内涵,理解了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域文化既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审美观。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和探究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相互关系,重点探讨地域文化在民居特色、城市格局和建筑风格上的体现。

(板书)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第二节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1.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教师出示图片,日本白川乡的合掌屋,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地域文化在民居特色上有哪些方面的体现?教师讲述:合掌屋是指日本白川乡一种独特的民宅形式,特色是以茅草覆盖的屋顶,呈人字型的屋顶如同双手合十一般,于是就被称为“合掌”。

合掌屋的屋顶十分陡峭,这是使积雪容易滑落不会堆积,以避免冬季的大雪将屋顶压垮。

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

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

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目标与素养1.通过观赏图片,结合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特点及影响,理解城乡景观的内涵,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达到水平1、2的要求。

2.结合实例,理解不同区域地域文化的差异及成因,理解不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达到水平2的要求。

3.调查当地城乡景观和地域文化,探寻当地特色文化景观蕴含的地域文化,评价其开发利用情况,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达到水平2的要求。

4.通过学习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达到水平3的要求。

情境与问题我国历史悠久,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民族众多,生活习惯差异很大,经济发展及人口分布也很不平衡,全国各地的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

其中不仅蕴含着古人营造活动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还包含了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相适宜的营造观念及多种文化交融所形成的地域特征,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

读“邮票上的中国民居”图,你能说出图中特色民居分别分布在哪里,反映了怎样的地域文化吗?过程与方法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2018年8月7日,第四批《苏州园林名录》正式公布,随着端本园、全晋会馆、墨客园等18座园林入选,苏州园林总数达到108座,苏州由“园林之城”正式成为“百园之城”。

通过旅游宣传片、VR(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体验苏州古典园林“多方胜景,咫尺山林”的独特魅力,并引导学生思考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

【板书】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看图、思考、讨论。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习新课【板书】一、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教师】边展示课件边讲解。

【板书】1.地域文化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域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它是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资源,更是文化建设创新的主要源泉。

新教材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新教材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故 宫 的 红 墙 黄 瓦
阅读:城市色彩与地域文化 民间的青瓦白墙
阅读:城市色彩与地域文化
以橙黄色 系和橙红 色系为主 的罗马老 城
阅读:城市色彩与地域文化
以蓝白系 为主的地 中海海边 小城
案例研究:徽州文化
徽州古称新安郡,今大部分地区属安徽省黄山市。微州文化崛起于南宋,经 元朝的发展,明清时达到鼎盛。明清时期徽州府辖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 溪、婺源六县。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徽州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在商业、理学、 医学、戏剧、版画、篆刻、雕刻和建筑等很多领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徽菜、徽 州茶道和徽州方言等也独具一格。
④制度 ⑧生产技术








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体现
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体现
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主要体现在村落景观、房屋建筑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三大方面。
村中央有玉皇阁, 供战时戍边将领登阁 指挥作战用,村中还 留存古长城,边墙, 军堡等历史建筑,体 现了边塞文化。
山西新平堡村景观
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体现
依据当地条件的不同,村民从事种植业、畜牧业或渔业等不同的生产活动,乡 村可分别形成农村、牧村、渔村等村落类型。在自然环境、经济特征和民族文化等 因素的作用下,不同村落类型的景观也不同。
牌坊代表功勋、科 第、德政以及忠孝节 义:
粉墙黛瓦的马头墙 展示对自然与建筑和 谐统一的追求,还有 防火功能。
徽派民居景观
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合”的精髓 体现中国人的温柔、含蓄、忌外露的性格 体现社会等级、老幼尊卑的差别 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北京四合院: 有围墙 内向性 封闭性
西方文化以外向和开放著称
西方建筑: 无围墙 外向性 开放性

2.2 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学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2.2 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学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习目标】1.结合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及影响。

(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2.结合实例,理解不同区域地域文化的差异及成因。

(综合思维)3.通过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学习重难点】结合实例,理解不同区域地域文化的差异及成因。

【学习过程】模块一必备知识·素养奠基一、地域文化1.概念:指一个地区的人们在生产生活、______________、精神活动中体现的_______和审美情趣。

2.主要特点:(1)区域性: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_________、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及_________和发展水平等差异显著,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2)多样性:根据属性,地域文化可划分为_____地域文化和_____地域文化。

(3)_______:地域文化打上了所在地域和时代的烙印,体现出不同的_________。

(4)___________:地域文化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

[连一连]将以下地理事物与对应的类型连线。

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2.地域文化体现:三、案例:特色民居建筑——福建客家土楼1.概况:(1)分布:_________,又称“客家土楼”,素有“东方古城堡”“世界民居建筑奇葩”之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形成时间:_________。

(3)建筑选址:多建在山区范围狭小的_____或较平缓的_____上,以当地的土、石、木、竹等作建筑材料,在施工中沿袭中原地区汉族建筑技艺。

[辨一辨]①客家土楼形成于宋元时期,保留了具有中原地域特色的汉族建筑技艺。

()②客家文化仅土楼等建筑遗址。

()③客家人只得在山区建造房舍,因为作为外来移民,平地已经被原住居民占有。

()模块二关键能力·素养形成能力1地域文化表现及形成1.地域文化的含义:(1)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区域内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而形成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地理讲堂】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系列(湘教

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地理讲堂】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系列(湘教

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因纽特人生活在北美高纬度地区。雪屋 是用各种规格的雪砖垒砌而成。门极为 低矮,屋顶是圆形,不但可以阻挡刺骨 的寒风,还能保护屋顶,使它不会融化。
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
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土耳其洞穴形成于数万年前火山喷发留 下的凝灰岩,在大自然的雕刻下,形成 了今天所看到的千姿百态的岩石。格雷 梅人利用天然石柱,把所有石柱都拦腰 掏空,外面天寒地冻,屋内是冬暧夏凉。
活动
• 库伯佩迪的生活矿井景观
1.分析库伯佩迪的气候特点,简要 说明其形成原因。 2.说一说库伯佩迪的地下民居特点.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活动
• 库伯佩迪的生活矿井景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分析库伯佩迪的气候特点,简要 说明其形成原因。 2.说一说库伯佩迪的地下民居特点.
1.澳大利亚的库伯佩迪地处澳大利 亚的南部内陆,维多利亚大沙漠东 南部边缘,纬度较低,夏季受亚热 带高压控制,冬季受到来自内陆地 区东北信风的影响,全年高温少雨。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内涵
--2018年世界杯举办地
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位于俄罗斯 莫斯科红场北侧,是一座建筑造型 非常美丽且极具新俄罗斯风格的朱 红色建筑物;在主体建筑物的两侧各 有一座高耸对称的塔楼,还有装饰 性的尖塔、三角檐与圆拱型窗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内涵
圣瓦西里大教堂为俄罗斯东正教堂, 显示了16世纪俄罗斯民间建筑艺术风 格。中心塔从地基到顶尖高47.5米, 鼓形圆顶金光灿灿;棱形柱体塔身上 层刻有深龛,下层是一圈高高的长圆 形的窗子。其余八个塔的排列是:外 圈东西南北方向各一个较大的塔楼, 均为八角棱形柱体。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无形:节日庆典、民俗风情、传统技艺
一、地域文化
(3)独特性:地域文化打上 了所在地域和时代的烙印, 体现出不同的__文__化__特质。
文化
(4)相对_稳__定___性:地域文化的形成、 发展和变化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在 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
一、地域文化 3.感受地域文化
一、地域文化
地理环境
人类活动 文化
请你根据右图,尝试说出四合院的 结构特点,并解释这种结构反映出华北 居民的什么性格特点。
一、地域文化 【合作探究一】以北方四合院为例,探究民居特色。
基本特点:以南北中轴线对称布置房屋 和院落,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 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正房 位于中轴线上,多为坐北朝南,侧面为 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 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
乡村景观是集合聚落景观、经济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特色为一体的地域 综合体,包含美丽的田园风景,浓厚的地方生活气息和丰富的精神文化 内容。在地球上广阔的乡村空间孕育了丰富的乡村文化景观类型。
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2、地域文化的体现
(1)不同文化区乡村景观格局不同
东北黑土 黑龙江商品粮生产基地,平整的水稻田一望无 文化区 垠,附近的屯子居民可达数千户
地协调观】
【问题导入】
我国各地不同风格的民居建筑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各族人民勤劳、智 慧的结晶。 问题:中国各地的民居建筑景观有什么特点?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有什么关系?
一、地域文化
一、地域文化
1.概念:
影响
地理环境
产生
人类活动
文化
形成
不同地理环境
地域文化
一个地区的人们在生产生活、社会制度组织、精神活动中体现的__价__值__观_和审美情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