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政治哲学矛盾观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矛盾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哲学矛盾知识点归纳高中政治哲学矛盾知识点归纳哲学模块的政治内容是必修四的政治知识点,很多学生都表示哲学很难理解,其中最难掌握的就是矛盾的原理知识,你想知道自己掌握了没有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重要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政治矛盾知识矛盾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结的。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在这个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
在这个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普遍性。
【方法论】:① 有助于我们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②有助于我们掌握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学方法。
③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
高考政治矛盾观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矛盾观知识点总结矛盾观是高考政治考试中常考的知识点。
那么,具体有哪些政治知识点需要记牢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矛盾观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政治矛盾观知识点1.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材料:1.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①矛盾双方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相反方向转化。
斗争性:③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作用: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材料(既要…又要…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机遇、挑战、表转折的词语)2. 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材料(侧重于解决矛盾)3. 矛盾具有特殊性。
三个表现: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材料(不同、特点、针对当地实际、独特)4.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辩证统一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要求我们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材料(借鉴、试点、推广、典型示范、以……精神为指导,结合某地实际)注意:如果材料强调主要矛盾答A,涉及矛盾主要方面答B5.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既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材料(关键、重点、中心、核心、首要)b.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材料(利弊、优劣、主流、方向、大体)6.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材料(既要重点……又要……)2.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020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

2020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高三的学生在备战高考的过中,需要复习大量的政治知识,你知道哲学的知识点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0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2020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的主观能动性①意识能能动的认识世界,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这要求我们有目的、有计划的去认识世界,透过现象看本质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物质世界的发展。
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③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这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作用,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④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规律①规律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这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②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求索真理的历程)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这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②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发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会把实践引入歧途。
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认识。
2、真理的特点①真理是客观的,具有唯一性。
这要求我们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实践中检验认识。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镇里都有自己的条件和适用范围,这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③真理是具体的,这要求我们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3、认识的特点①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几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向前无限发展③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实践中超越自身,向前发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矛盾观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矛盾观知识点
一、主干知识(打★为必背知识,其余为理解)
★1、对立统一(矛盾基本属性)
【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拆解】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①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②矛盾具有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③同一以斗争为前提,斗争寓于同一之中,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2、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矛盾普遍存在(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承认、分析、揭露、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拆解1】表现:①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不同矛盾、同一矛盾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拆解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原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
第1 页共5 页。
高中政治考点背诵模板: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

高中政治考点背诵模板: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
1.“矛盾的基本属性”或“对立统一原理”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②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④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统一,是包含着差别的统一;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⑤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连接,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我们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矛盾的观点”或“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或“矛盾分析法”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⑤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⑥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⑦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2020年江苏高考政治考点解析之哲学部分

2020 江苏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考点解读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哲学是什么考点一: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人们创造哲学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3)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4)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文化的活的灵魂”(2)哲学的作用: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考点二: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的含义:① 从产生看,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②从本质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③从特点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指导具体科学。
(3)方法论的含义: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4)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A、区别:① 含义不同。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 形成过程不同。
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它。
③ 特征不同。
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是不系统、不自觉的,缺乏严密的逻辑和理论论证;而哲学则是把自发的、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故而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B联系:①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
高三一轮复习综合《矛盾观》复习

【方法论】 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或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
(如果材料是讲我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则可能还要答出是“是关于事物矛 盾问题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抓好试点,推广典型,借鉴某 地经验,一般原则与个别指导,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 麻雀,由点到面,中国特色, 缩影,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矛 3、矛盾的特殊性 盾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 的 殊性的辩证关系 观 点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
盾辩证关系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 决,统筹兼顾。
坚持两 点论和
矛 盾 分 析 的 方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 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但又不忽视矛
【答案】 ①我会突出美观。 依据:坚持重点论。(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
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它决定的,我们要着重把握矛 盾的主要方面)
②突出美观的同时,我也不忽视实用,做到美观和实 用的统一。 依据: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的主次方面
主流、方向、大局、 性质、主体、实质、本 质、多数、优势、瑕不 掩瑜、金无足赤人无完 人、白璧微瑕、利大于 弊、机遇大于挑战等等
第九课 矛盾观综合原理(世界观)Fra bibliotek方法论
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 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矛盾的普遍性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观)
1、矛盾的定义及其基本属性
2020届高考政治必考考点详析:《生活与哲学》部分(共52个考点)

思想政治模块四《生活与哲学》(共52个考点)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8考点)一、哲学是什么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与生活(1)哲学源于生活。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指导生活。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物质是本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物质决定意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是第一性的东西。
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等)(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矛盾观知识点
一、主干知识(打★为必背知识,其余为理解)
★1、对立统一(矛盾基本属性)
【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拆解】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①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②矛盾具有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③同一以斗争为前提,斗争寓于同一之中,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2、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矛盾普遍存在(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承认、分析、揭露、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拆解1】表现:①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不同矛盾、同一矛盾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拆解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原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求我们在共性指导下研究个性,善于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
【拆解】①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要善于在共性指导下研究个性,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
★5、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主矛】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主方】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要求我们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次矛】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影响事物发展,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主次方】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次要方面影响事物性质,要求我们分清主流与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恰当处理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二、易混易错知识点
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有条件的,必须处于统一体中)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
人为制造的矛盾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3、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任何事物这两个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不都存在两个方面,能将两方面理解为就是优点和缺点,优点缺点只是矛盾一种形式)
4、哲学上的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的斗争是整体和部分关系。
(二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能理解为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
6、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7、.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
(前对后错)
8、一分为二就是既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
(矛盾的双方是具体的、多样的,不能简单理解为好与不好两个方面)
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0、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都是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者没有区别。
(前对后错。
后者是有区别的:世界观依据有别,具体内涵有别)
11、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12、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抓主流,不忽视支流。
(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抓主流,不忽视支流)
13、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会自然解决。
(解决主要矛盾只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会迎刃而解,但不会自然解决)
14、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没有影响。
(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而且矛盾的主次双方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1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这是知识的混淆)
16、坚持重点论,就是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就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缩小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内涵)
17、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的关键)
三、选择题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
1、矛盾双方是具体的、多种多样的,不能把矛盾双方简单理解为好不好、优点与缺点。
2、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但不能由此认为矛盾越多越好。
4、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基本观点是联系和发展,实质与核心是矛盾。
7、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8、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1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2、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13、主要矛盾——改造世界,解决问题:重点、中心、关键、突破口。
14、主要方面——认识世界,评价事物:主流、性质、主体
15、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决定事物的性质。
16、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17、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