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矿习题集

合集下载

12级矿压复习题

12级矿压复习题

1.试分析开采深度对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显现的影响?开采深度直接影响着原岩应力的大小,同时也影响着开采后巷道或工作面周围岩层内支撑压力值,随着采深增加,支撑压力必然增加,从而导致煤壁片帮及底板鼓起的几率增加,由此可能导致支架载荷增加。

显现的影响:1、开采深度对巷道压力显现的影响可能比较明显,如在松软岩层中开掘巷道,随着采深的的增加,巷道围岩的“挤、压、鼓”现象将更为严重;2、开采深度对采场顶板压力大小的影响并不突出,因此,对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也不明显,尤其是对顶板下沉量的影响3、对开采深度较小的浅埋煤层,由于上覆松散荷载的作用,一定条件下会会产生上覆岩体的整体破断(关键层的复合破断),而导致覆岩不易形成稳定结构,工作面矿压显现不但没有减小反而很强烈2.分析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与改善顶板状况的关系?(1)减少控顶时间可改善顶板状况,缩短落煤与放顶的时间间隔,减小顶板下沉量:(2)增加工序影响次数,会使顶板下沉速度加剧:(3)加快推进速度,减少顶板下沉量,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仅在工作面推进速度较慢的情况下有效:(4)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对于防止自然发火,减少瓦斯涌出量是有利的;(5)由于落煤与放顶所造成的剧烈影响都是在较短时间内(1——2h)完成的,加快推进速度只能消除一部分平时的下沉量,但绝不能消除此工序的剧烈影响所造成的下沉量。

3.分析采场上覆岩层结构失稳条件?1、结构的滑落失稳:p86主要取决于老顶破断岩块的高长比(H/L)R/T>Tan(+ )(失稳)2、结构的变形失稳:加压处局部应力集中,致使该处进入塑性状态,甚至局部受拉而使咬合处破坏造成岩块回转。

4.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和垂直方向采场上覆岩层的支撑体系1、推进方向:煤壁----支架----采空区已冒落矸石2、垂直:底板----支架----顶板5.直接顶初次垮落的定义及直接顶岩层内层理和裂隙分类直接顶初次垮落:直接顶第一次大面积跨落标志;直接顶跨落高度超过1——1.5m,范围超过全工作面长度的一半。

煤矿地质复习题库(采矿学生整理篇)附答案

煤矿地质复习题库(采矿学生整理篇)附答案

煤矿地质复习题库(采矿学生整理篇)附答案煤矿地质复习题库(采矿学生整理篇)附答案一、是非题采矿工程10-1王征1.接近地球中心的物质密度比较小。

(X)2.地球内部压力随着埋藏深度增大而增大。

(√)3.地壳运动是由外力地质作用引起的。

(X)4.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都是独立进行的。

(X)5.在同一纬度上,大陆上的重力值一般比海面上小。

(√)6.因为地心处重力值为零,所以地心处压力值也为零。

(X)7.地球内部物质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直线型增加。

(X)8.某地磁倾角为正值,则该地必位于北半球。

(√)9.某地磁偏角为东偏4°,在进行磁偏角校正时,应在所测方位角值上加这个偏值。

(√)10.磁场强度的垂直分量在赤道上趋于零,在两极处最大。

(√)11.磁场强度的水平分量在两极处最小,在赤道上最大。

(√)12.地球上获得太阳辐射能最多的部位是赤道。

(X)13.在同一热源情况下,热导率小的地区地温梯度较大。

(√)14.岩石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X)15.地壳以下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规律称地热增温率。

(X)16.地壳与地幔合在一起又被称为岩石圈。

(X)17.软流圈的物质全部处于熔融状态。

(X)18.陆壳下的莫霍面深度随地面高程的增加而增加。

(√)19.地磁轴与地理轴的夹角称磁偏角。

(X)20.变质作用可以完全抹掉原岩的特征。

(√)21.变质作用最终可导致岩石熔化和形成新的岩浆。

(√)22.重结晶作用不能改变岩石原来的矿物成分。

(√)23.接触变质作用常常影响到大面积的地壳岩石发生变质。

(X)24.区域变质作用的变质程度表现出水平与垂直方向上都有变化。

(√)25.石灰岩经变质作用后只能变成大理岩。

(√)26.片岩、片麻岩是地壳遭受强烈构造运动的见证。

(√)27.高温、高压和强烈剪切作用是引起变质作用的最主要因素。

(√)28.P波和S波的速度随岩石物理性质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土力学习题集

土力学习题集

《土质学与土力学》习题集第一章习题一.填空题1.土粒粒径越,颗粒级配曲线越,不均匀系数越,颗粒级配越。

为了获得较大密实度,应选择级配的土粒作为填方或砂垫层的材料。

2.粘土矿物基本上是由两种原子层(称为品片)构成的,一种是,它的基本单元是Si—0四面体,另一种是,它的基本单元是A1—OH八面体。

3.土中结构一般分为、和三种形式。

4.衡量天然状态下粘性土结构性强弱的指标是,其定义是值愈大,表明土的结构性,受扰动后土的强度愈多。

5.土中主要矿物有、和。

它们都是由和组成的层状晶体矿物。

6.饱和细砂土和干细砂土都无法形成直立边坡,而非饱和细砂土则可以,这是因为在起作用。

二.选择题1.在毛细带范围内,土颗粒会受到一个附加应力。

这种附加应力性质主要表现为( )(A)浮力; (B)张力; (C)压力。

2.对粘性土性质影响最大的是土中的( )。

(A)强结合水; (B)弱结合水; (C)自由水; (D)毛细水。

3.砂类土的重要特征是( )。

(A)灵敏度与活动度; (B)塑性指数与液性指数;(C)饱和度与含水量; (D)颗粒级配与密实度。

4.土中所含“不能传递静水压力,但水膜可缓慢转移从而使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的水,称为( )。

(A)结合水; (B)自由水; (C)强结合水; (D)弱结合水。

5.软土的特征之一是( )。

(A)透水性较好; (B)强度较好; (C)天然含水量较小; (D)压缩性较高。

6.哪种土类对冻胀的影响最严重?( )(A)粘土; (B)砂土; (C)粉土。

7.下列粘土矿物中,亲水性最强的是( )。

(A)高岭石; (B)伊里石; (C)蒙脱石8.对土粒产生浮力的是( )。

(A)毛细水; (B)重力水; (C)强结合水, (D)弱结合水。

(9)毛细水的上升,主要是水受到下述何种力的作用?( )(A)粘土颗粒电场引力作用; (B)孔隙水压力差的作用(C)水与空气交界面处的表面张力作用。

(10)软土的特征之一是( )。

《煤矿开采方法》习题集

《煤矿开采方法》习题集

《煤矿开采方法》习题集第一章井田开拓基本知识一、概念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

2、矿区: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区域。

3、矿区开发:矿区根据煤炭储量、赋存条件、煤炭市场需求量和投资环境等情况,确定矿区规模,划分井田,规划井田开采方式,规划矿井或露天矿建设顺序,确定矿区附属企业的类别、数目和生产规模、建设过程等。

4、井田: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5、立井: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垂直巷道,又称竖井。

6、暗立井:没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立井,装有提升设备,也有主副暗立井之分。

7、斜井:有直接出口通达地面的倾斜巷道。

9、上山:服务于一个采区(或盘区)的倾斜巷道。

10、下山:由运输大巷向下,沿煤岩层开掘的为一个采区(或盘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11、平硐: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的水平巷道。

12、石门: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岩石巷道。

13、煤门:开掘在煤层中并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角的水平巷道称为煤门。

14、平巷:没有出口直接通达地面,沿煤层走向开掘的水平巷道。

15、开拓巷道: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属于开拓巷道。

16、准备巷道:为采区、一个以上区段、分段服务的运输、通风巷道叫准备巷道。

17、回采巷道:形成采煤工作面及为其服务的巷道。

18、矿井生产系统:是指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人员安全进出、材料设备上下井、矸石出运、供电、供气、供水等巷道线路及其设施,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19、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一个阶段。

20、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

21、开采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

习题集

习题集

※<第一章炼铁概论>1.试说明以高炉为代表的炼铁生产在钢铁联合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

2.简述高炉冶炼过程的特点及三大主要过程。

3.画出高炉本体剖面图,注明各部位名称和它们的作用。

4.试述焦炭在高炉炼铁中的三大作用及其质量要求。

5.高炉冶炼的产品有哪些?各有何用途?6.熟练掌握高炉冶炼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表达方式。

※<第二章铁矿粉造块>1.高炉冶炼对矿石(天然矿,烧结矿,球团矿)有何要求,如何达到这些要求?2.烧结过程中固体燃料燃烧有几种反应,用热力学分析哪一种反应占主导地位?3.简述固相反应的特点及其对烧结反应的影响。

4.简述影响烧结矿还原性的因素以及提高还原性的主攻方向。

5.烧结过程蓄热从何而来,为什么高料层厚度作业能提高烧结矿质量,降低燃耗?6.简述铁精矿粉的成球机理,并讨论影响其质量的因素。

7.碱度高低对烧结矿各项指标有何影响?8.从烧结矿和球团矿性能比较,说明合理炉料结构的组成。

※<第三章高炉冶炼过程物理化学>1.结合铁矿石在高炉不同区域内的性状变化(固态、软熔或成渣)阐述铁氧化物还原的全过程,及不同形态下还原的主要特征。

2.在铁氧化物逐级还原的过程中,哪一个阶段最关键,为什么?3.何谓“间接”与“直接”还原?在平衡状态、还原剂消耗量及反应的热效应等方面各有何特点?4.试比较两种气态还原剂CO和H2在高炉还原过程中的特点。

5.当前世界上大多数高炉在节约碳素消耗方面所共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6.为什么通常用生铁中的含硅量来表示炉温?7从“未反应核模型”以及逆流式散料床的还原过程特点出发如何改善气固相还原过程的条件,提高反应速率,以提高间接还原度?8.何谓“耦合反应”,其基本原理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必须考虑其影响?9.高炉炉渣是怎样形成的,造渣在高炉冶炼过程中起何作用?10.何谓“熔化”及“熔化性温度”?二者的异同及对冶炼过程的意义,是否熔化温度越低越好,为什么?11.炉渣“粘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以液态炉渣的微观结构理论,解释在粘度上的种种行为。

选矿学2_重力选矿__习题及答案

选矿学2_重力选矿__习题及答案

重力选矿习题一、名词解释重力选矿分离粒度面积当量直径分级效率容积浓度冲程系数干涉沉降分配率等降现象自由沉降分级松散度介质阻力压差阻力摩擦阻力球形系数体积当量直径等降现象等降比容积浓度松散度析离分层跳汰周期水跃现象床层粒度分配曲线沉淀度层流边层机械冲程二、填空题1、重选的所用的介质有:水,空气,重液和重悬浮液2、矿粒在介质中所受的力主要有三种,一是重力、二是浮力、三是介质阻力。

3、矿粒粒度的表示及测量方法有:体积当量直径,面积当量直径,筛分分析法,沉降分析法。

4、已知离心加速度a=428m/s2,重力加速度g=9.8m/s2,离心力强度i=43.67。

5、介质阻力的通式可以写成_____________,其中ψ也称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的函数,由此可知,介质阻力与_______________成正比,并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6、选矿用的隔膜跳汰机因隔膜安装位置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摇床选矿的工艺影响因素有:冲程冲次,冲洗水和床面的横向坡度,矿石在入选前的制备,给矿浓度、给矿体积和处理量。

8、物料在跳汰过程中之所以能分层,起主要作用的内因,是矿粒自身的性质,但能让分层得以实现的客观条件,则是垂直升降的交变水流。

9、弱紊流流膜结构分为三层,各层名称分别为:层流边层,过渡层,紊流层.10、测定金属矿石密度组成常用的重液主要有____ __、_ _ ___、__ ___、____ __。

11、矿砂溜槽主要用于处理2—0.075mm粒级的矿石。

12、隔膜或筛板运动的最大距离称作________________。

13、球形颗粒沉降末速的个别计算公式中,在层流阻力范围内,可使用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

14、水力分级中所用的介质可作垂直,接近水平,回转的运动。

烧结原料工理论知识复习题解

烧结原料工理论知识复习题解

复习资料工种:烧结原料工等级:中级工一、填空题(共47 题)@@烧结原料中的水分含量是指原料中(物理)水含量的百分比。

@@原料的化学成分是指原料中某(元素)或(化合物)含量与该种(干)原料试样重量的百分比。

@@试注明如下元素或化合物的中文名称:SiO2(二氧化硅) Al2O3(三氧化二铝) S(硫)@@试写出代表如下中文名称的符号:全铁(TFe)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碳酸镁(MgCO3)。

@@生烧石灰是指未分解的石灰石,它的主要成分是CaCO3,不能被(水化)。

@@在破碎或磨碎中,原料粒度与产品粒度的比值称为(破碎比)。

@@在工业生产中,矿石物料在开采、破碎、筛分、堆放、转运或其他机械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直径介于(1—100)μm之间的固体微粒称为(粉尘或灰尘)。

@@堆取料机鳞状堆料的方法是堆料时从料场底部开始(层层)堆积,每小堆堆高为1.5~1.8米,堆间距4~4.8米,每堆料层数为(6)层以上。

@@堆取料机阶梯取料法:第一轮取料从(顶部)开始,高度2米,走行距离<0.5米,第二轮开始采取阶梯取料法,取料高度为1.3~1.5米,每阶梯水平距离(5)米,斗轮吃料深度0.15~0.25米。

@@根据重钢铁矿石入厂取样、制样、检验和验收标准,;入厂铁矿石发现混装,质量判定时以(最低)品质进行判定;重钢入厂铁矿石粉矿一级品要求TFe≥(58)%,精矿一级品要求TFe≥(60)%,入厂铁矿石TFe质量判废条件为TFe<(50)%@@重钢一次料场的作用是(存储)原料和对原料进行(预混匀)。

@@为了提高重钢一次料场的预混匀效果,堆、取料时必须采取(鲮状)堆料,(阶梯)取料方法。

@@重钢堆取料机的设计堆料能力是(1250)吨/时,取料能力是(1500)吨/时。

@@重钢混匀堆料采用的封闭式圆盘给料机其圆盘直径是(3200毫米)。

@@圆盘给料机套筒有蜗牛式和(直筒式)两种。

@@重钢混匀矿堆料堆积模式是按(4)个BLOCK进行,堆积方式为(人字型)连续布料。

工程地质习题集

工程地质习题集

习题集一、填空题1、常用来描述矿物硬度的标准或方法称为:_________。

2、工程上常把危害建筑物安全的地质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等称为不良地质现象。

3、断层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按滑坡的规模大小,滑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布置和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时,应综合考虑场地的、和等场地条件、地质土质条件以及工程条件。

6、沉积岩的结构主要分为碎屑结构和非碎屑结构。

其中碎屑结构又可分为、、、。

7、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

8、阶梯状断层是由若干条产状大致相同的平行排列而成。

它一般发育在的边缘。

9、岩层间的接触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和三种。

10、充满于两个稳定的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称为________。

它的形成主要决定于地质构造条件。

最适宜形成它的构造为构造和构造。

11、地下水在松散沉积物中沿着孔隙流动,在坚硬的岩石中沿着裂隙或溶隙中流动。

地下水的运动形式有、和三种形式。

12、从工程观点来看,影响岩体工程性质的因素主要有:、、和的影响。

13、火成岩的分类通常是从岩浆的成分和冷凝固结成岩环境两方面考虑。

14、变质岩的结构主要是其具有和结构;构造分为和构造。

15、影响岩体工程性质的因素主要有:、、风化程度、水的影响等。

16、构造运动的结果是使原始水平状态连续产出的岩层发生变形变位,形成地质构造。

、和是最基本的地质构造。

17、节理观测服务于岩体质量评价。

观测内容有:力学性质、充填物、、、产状。

节理间距愈小,岩体质量愈低。

18、引起地壳面貌发生演变的自然作用称地质作用,其中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变质作用、地震;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

19、静力载荷实验可用于确定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基床反力系数及固结系数等。

20、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晶学与矿物学习题集1.晶体与非晶体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准晶体是一种什么物态?答:晶体和非晶体均为固体,但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即晶体的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做周期性重复排列。

而非晶体不具有格子构造。

晶体具有远程规律和近程规律,非晶体只有近程规律。

准晶态也不具有格子构造,即内部质点也没有平移周期,但其内部质点排列具有远程规律。

因此,这种物态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

2.在某一晶体结构中,同种质点都是相当点吗?为什么?答:晶体结构中的同种质点并不一定都是相当点。

因为相当点是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点:a.点的内容相同;b.点的周围环境相同。

同种质点只满足了第一个条件,并不一定能够满足第二个条件。

因此,晶体结构中的同种质点并不一定都是相当点。

3.从格子构造观点出发,说明晶体的基本性质。

答:晶体具有六个宏观的基本性质,这些性质是受其微观世界特点,即格子构造所决定的。

现分别变述:a.自限性晶体的多面体外形是其格子构造在外形上的直接反映。

晶面、晶棱与角顶分别与格子构造中的面网、行列和结点相对应。

从而导致了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往往自发地形成几何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b.均一性因为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在同一晶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化学成分与晶体结构都是相同的,所以晶体的各个部分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也是相同的。

c.异向性同一晶体中,由于内部质点在不同方向上的排布一般是不同的。

因此,晶体的性质也随方向的不同有所差异。

d.对称性晶体的格子构造本身就是质点周期性重复排列,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称性;体现在宏观上就是晶体相同的外形和物理性质在不同的方向上能够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e.最小内能性晶体的格子构造使得其内部质点的排布是质点间引力和斥力达到平衡的结果。

无论质点间的距离增大或缩小,都将导致质点的相对势能增加。

因此,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晶体比非晶体的内能要小;相对于气体和液体来说,晶体的内能更小。

f.稳定性内能越小越稳定,晶体的稳定性是最小内能性的必然结果。

4.找出图1-2a中晶体平面结构中的相当点并画出平面空间格子(即面网)。

答:取其中一个Si原子为研究对象,找出其相当点并画出其空间格子(见下图)第二章习题1.讨论一个晶面在与赤道平面平行、斜交或垂直时,投影点与投影基圆之间的距离关系。

答:根据晶面极射赤平投影的步骤和方法可知:与赤道平面平行的晶面投影点位于基圆的圆心,斜交的晶面投影点位于基圆的内部,直立的晶面投影点位于基圆上。

根据这一规律可知,投影点与基圆的距离由远及近顺序分别为与赤道平面平行的晶面、斜交的晶面和垂直的晶面。

2.作立方体、四方柱的各晶面投影,讨论它们的关系。

答:立方体有六个晶面,其极射赤平投影点有六个投影点。

四方柱由四个晶面组成,其投影点只有四个。

四方柱的四个投影点的分布与立方体直立的四个晶面的投影点位置相同。

如果将四方柱顶底面也投影,则立方体与四方柱投影结果一样,由此说明,投影图不能放映晶体的具体形状,只能反映各晶面的夹角情况。

3.已知磷灰石晶体上(见附图),m∧m=60°,m∧r=40°,作其所有晶面的投影,并在投影图中求r∧r=?答:晶面的极射赤平投影点见右图。

在吴氏网中,将两个相邻的r晶面投影点旋转到过同一条大圆弧,在这条大圆弧上读取两点之间的刻度即为r∧r=42º。

4.作立方体上所有对称面的极射赤平投影。

第三章习题1.总结对称轴、对称面在晶体上可能出现的位置。

答:在晶体中对称轴一般出现在三个位置:a.角顶;b.晶棱的中点;c.晶面的中心。

而对称面一般出现在两个位置:a.垂直平分晶棱或晶面;b.包含晶棱。

2.旋转反伸操作是由两个操作复合而成的,这两个操作可以都是对称操作,也可以都是非对称操作,请举例说明之。

答:旋转反伸轴L i3是由L3及C的操作复合而成,在有L i3的地方是有L3和C存在的,这两个操作本身就是对称操作;旋转反伸轴L i6是有L6和C的操作复合而成,在有L i6的地方并没有L6和C存在的,即这两个操作本身是非对称操作,但两个非对称操作复合可以形成一个对称操作。

3.用万能公式证明:L i2=P⊥,L i6=L3+P⊥(提示:L i n=L n×C;L3+L2∥=L6)证明:∵L i2=L2×C,而万能公式中L2×C= P⊥∴L i2=P⊥∵L i6=L6×C,将L3+L2∥=L6代入可得:L i6=(L3+L2∥)× C = L3+(L2 ×C)= L3+P4.L33L24P属于什么晶系?为什么?答:它属于六方晶系。

因为L33L24P也可以写成L i63L23P,而L i6为六次轴,级别比L3的轴次要高,因此在晶体分类中我们一般将L i63L23P归属六方晶系。

5.找出晶体模型上的对称要素,分析晶体上这些对称要素共存符合于哪一条组合定理?写出晶体的对称型、晶系。

答:这一题需要模型配合动手操作才能够完成。

因此简单介绍一下步骤:1)根据各种对称要素在晶体中可能出现的位置,找出晶体中所有的对称要素;2)结合对称型的推导(课本P32,表3-2)来分析这些对称要素共存所符合的组合定律;3)根据找出的对称要素,按照一定的书写原则写出对称型;4)根据晶体对称分类中晶系的划分原则,确定其所属的晶系。

第四章习题1.总结下列对称型中,各对称要素在空间的分布特点,它们与三个晶轴的关系:m3m,m3,3m。

答:在m3m对称型中,其所有对称要素为3L44L36L29PC。

其中对称中心C在原点;3个P分别垂直于其中一个结晶轴,另外6个P分别处于两个结晶轴夹角平分线处;6个L2分别是任意两个结晶轴的对角线;4和L3分别位于三个结晶轴的体对角线处,3个L4相互垂直且分别与一个结晶轴重合。

在m3对称型中,其所有对称要素为3L24L33PC。

其中对称中心C在原点;3个P相互垂直且分别垂直于其中一个结晶轴;4和L3分别位于三个结晶轴的体对角线处,3个L2相互垂直且分别与一个结晶轴重合。

在3m对称型中,其所有对称要素为L33P。

L3与Z轴重合,3个P分别垂直于X、Y、U轴。

2.区别下列对称型的国际符号:23与32 3m与m3 6/mmm与6mm3m与mm 4/mmm与mmm m3m与mmm答: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对称型的国际符号展示的对称要素,确定它们所属的晶系。

然后将对称要素按照国际符号书写的方位分别置于其所在的位置。

最后根据对称要素组合定律将完整的对称型推导出来。

23与32:23为等轴晶系,对称型全面符号为3L24L3;32为三方晶系,对称型全面符号为L33L2。

3m与m3:3m为三方晶系,对称型全面符号为L33P;m3为等轴晶系,对称型全面符号为3L24L33PC。

6/mmm与6mm:6/mmm为六方晶系,对称型全面符号为L66L27PC;6mm为六方晶系,对称型全面符号为L66P。

3m与mm:3m为三方晶系,对称型全面符号为L33P;mm为斜方晶系,对称型全面符号为L22P4/mmm与mmm:4/mmm为四方晶系,对称型全面符号为L44L25PC;mmm为斜方晶系,对称型全面符号为3L23PC。

m3m与mmm:m3m为等轴晶系,对称型全面符号为3L44L36L29PC;mmm为斜方晶系,对称型全面符号为3L23PC。

3.观察晶体模型,找出各模型上的对称要素,确定对称型及国际符号,并画出对称要素的赤平投影。

答:这一题需要模型配合动手操作才能够完成。

因此简单介绍一下步骤:1)根据各种对称要素在晶体中可能出现的位置,找出晶体中所有的对称要素;2)写出其对称型后,根据晶体对称分类中晶系的划分原则,确定其所属的晶系;3)按照晶体的定向原则(课本P42-43,表4-1)给晶体定向;4)按照对称型国际符号的书写原则(课本P56,表4-3)写出对称型的国际符号;5)将对称要素分别用极射赤平投影的方法投影到平面上。

投影的顺序一般为先投影对称面,接着投影对称轴最后投影对称中心。

4.同一晶带的晶面,在极射赤平投影图中怎样分布?答:同一晶带的晶面的投影先投到投影球上,它们分布在同一个大圆上。

用极射赤平投影的方法投影到水平面上可以出现三种情况:分布在基圆上(水平的大圆);分布在一条直径上(直立的大圆);分布在一条大圆弧上(倾斜的大圆)。

同一晶带的晶面投影在同一大圆上,因为同一晶带的晶面其法线处于同一圆切面上。

5.下列晶面哪些属于[001]晶带?哪些属于[010]晶带?哪些晶面为[001]与[010]二晶带所共有?(100),(010),(001),(100),(010),(001),(110),(110),(011),(011),(101),(101),(110),(110),(101),(101),(011),(011)。

答:属于[001]的晶面有:(100),(010),(100),(010),(110),(110),(110),(110)。

属于[010]的晶面有:(100),(001),(100),(001),(101),(101),(101),(101)。

为[001]与[010]二晶带所共有:(100),(100)。

6 判定晶面与晶面,晶面与晶棱,晶棱与晶棱之间的空间关系(平行,垂直或斜交):(1) 等轴晶系、四方晶系及斜方晶系晶体:(001)与[001];(010)与[010];[110]与[001];(110)与(010)。

(2) 单斜晶系晶体:(001)与[001];[100]与[001];(001)与(100);(100)与(010)。

(3) 三、六方晶系晶体:(1010)与(0001);(1010)与(1120);(1010)与(1011);(0001)与(1120)。

答:(1)等轴晶系中(001)与[001]垂直;(010)与[010]垂直;[110]与[001]垂直;(110)与(010)斜交。

四方晶系中(001)与[001]垂直;(010)与[010]垂直;[110]与[001]垂直;(110)与(010)斜交。

斜方晶系中(001)与[001]垂直;(010)与[010]垂直;[110]与[001]垂直;(110)与(010)斜交。

(2)单斜晶系中(001)与[001]斜交;[100]与[001]斜交;(001)与(100)斜交;(100)与(010)垂直。

(3)三、六方晶系中(1010)与(0001)垂直;(1010)与(1120)斜交;(1010)与(1011)斜交;(0001)与(1120)垂直。

第五章习题1.可不可以说立方体单形也可以分成三对平行双面,为什么?答:不可以。

因为根据单形的定义“单形是一组由对称要素联系起来的晶面”。

立方体的六个晶面全部都可以由其对称型m3m联系起来的,所以他们不能分开为三对平行双面,如果将立方体的晶面分解成为3对平行双面,则三对平行双面间不能够通过对称要素联系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