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线民营医院管理经营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民营医疗机构监管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民营医疗机构监管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民营医疗机构监管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民营医疗机构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在民营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凸显了一些问题,主要如下:一、存在问题(一)医疗费用偏高。

民营医疗机构作为营利性机构,医院经营者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趋利心态。

于是要求医生开大处方、药品低进高出、滥检查、过度使用治疗仪器,以达到增加业务额的目的。

因此,凡到过民营医院就诊的人,第一感觉就是“被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由此产生极大的负面效果。

(二)业务水平一般。

目前大部分民营医院由于规模小、人才缺乏,发展后劲不足。

其医务人员都是通过社会招聘组成,良莠不齐,在及公立医院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促成其不规范经营的动机。

个体诊所存在租用资质问题,医疗质量存在隐患。

(三)虚假医疗广告。

民营医院为了争夺患者,大力进行虚假广告宣传。

夸大诊疗效果、提高医生资质、编造进口设备、虚构医院等级、冒充专家会诊等虚假广告手段层出不穷。

(四)药品及医疗器械质量无保证。

由于竞争激烈,一些民营医院经营者设法降低成本,除了从医药站采购一些药品外,某些药品从不正规的渠道进货。

严重扰乱医药市场秩序,存在假冒、伪劣、过期药品的隐患。

所用医疗器械的消毒,因受设备和经济条件限制,其无菌状态难于保证,也存在着严重医疗事故隐患。

(五)存在非法行医现象。

某些民营医院为了取得经济利益,擅自超出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超范围经营,例如非法从事接生、终止妊娠和施行计划生育手术,介绍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非法从事性病诊疗和医疗美容活动,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行为等。

(六)医托现象。

某些民营医院为了增加门诊量,用尽方法招揽病人,于是出现了“医托”现象。

医托埋伏在公立大医院的门口,以农村来的求医心切者为对象,向他们推荐民营医院的“专家”,以此为民营医院增加创收、收取回扣。

某些公立医院的医生自己也成为民营医院的“白大褂”医托,严重干扰医疗秩序,贻误病人诊疗时机。

医疗机构管理中的经营不善与改善方案

医疗机构管理中的经营不善与改善方案

医疗机构管理中的经营不善与改善方案一、“经营不善”现象的背景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中国的医疗行业迅速发展。

然而,在这个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一些医疗机构却面临着经营不善的困境。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盈利能力下降、费用控制不当、患者投诉率上升、医生离职率高等多个方面。

二、导致“经营不善”的原因分析1. 资金问题:资金是任何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很多小型私立医院由于资金有限,无法进行先进设备购置和服务品质提升。

同时,政策对公立大型医院优惠支持也让部分私立机构面临竞争压力。

2. 人才流失:优秀的医生是保证医院正常工作运转以及提供高质量治疗服务所必须拥有的核心资源。

然而,由于吸引力较低或蓝领化执行管理导致高素质医生离职率升高。

这不仅会造成医院服务水平下降,而且还会影响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

3. 管理水平不足:许多私立医疗机构由于业务范围较窄、业务模式老化、缺乏市场敏锐性以及落后的管理体系和技术手段等原因,导致整体运营效果相对低下。

4. 服务品质问题:健康是人们最直接需求之一,对于患者来说,他们除了需要得到专业治疗外还希望获得良好的就诊体验。

然而,许多机构在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等方面存在欠缺之处。

三、“经营不善”现象改善方案在解决“经营不善”现象时,需要全面考虑资金、人才、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并采取综合措施加以改进。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当加大对私立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并引导企业利用市场渠道寻找更多合作伙伴进行投资扩张,在提升设备和服务品质方面进行投资。

2. 引进人才和提高医生待遇:私立医院应该改进对于优秀医生的吸引力,加大薪酬福利的投入。

同时,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体系,为优秀医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保障他们的培训和学术成长。

3. 提升管理水平: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与权益等。

同时加强队伍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民营医疗机构监管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民营医疗机构监管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民营医疗机构监管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民营医疗机构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在民营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凸显了一些问题,主要如下:一、存在问题(一)医疗费用偏高。

民营医疗机构作为营利性机构,医院经营者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趋利心态。

于是要求医生开大处方、药品低进高出、滥检查、过度使用治疗仪器,以达到增加业务额的目的。

因此,凡到过民营医院就诊的人,第一感觉就是“被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由此产生极大的负面效果。

(二)业务水平一般。

目前大部分民营医院由于规模小、人才缺乏,发展后劲不足。

其医务人员都是通过社会招聘组成,良莠不齐,在与公立医院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促成其不规范经营的动机。

个体诊所存在租用资质问题,医疗质量存在隐患。

(三)虚假医疗广告。

民营医院为了争夺患者,大力进行虚假广告宣传。

夸大诊疗效果、提高医生资质、编造进口设备、虚构医院等级、冒充专家会诊等虚假广告手段层出不穷。

(四)药品及医疗器械质量无保证。

由于竞争激烈,一些民营医院经营者设法降低成本,除了从医药站采购一些药品外,某些药品从不正规的渠道进货。

严重扰乱医药市场秩序,存在假冒、伪劣、过期药品的隐患。

所用医疗器械的消毒,因受设备和经济条件限制,其无菌状态难于保证,也存在着严重医疗事故隐患。

(五)存在非法行医现象。

某些民营医院为了取得经济利益,擅自超出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超范围经营,例如非法从事接生、终止妊娠和施行计划生育手术,介绍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非法从事性病诊疗和医疗美容活动,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行为等。

(六)医托现象。

某些民营医院为了增加门诊量,用尽方法招揽病人,于是出现了“医托”现象。

医托埋伏在公立大医院的门口,以农村来的求医心切者为对象,向他们推荐民营医院的“专家”,以此为民营医院增加创收、收取回扣。

某些公立医院的医生自己也成为民营医院的“白大褂”医托,严重干扰医疗秩序,贻误病人诊疗时机。

民营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民营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民营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民营医院在中国的医疗行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财务管理方面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经营效益和服务水平。

本文将就民营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问题分析1. 资金管理不当由于民营医院通常是由私人资本投资建立的,其资金来源和维持主要依赖于医院的经营业绩。

由于医院的运营成本高、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医疗服务费用不断上涨,导致医院资金面临一定的压力。

而在资金管理方面,一些民营医院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资金占用率高、周转速度慢,资金利用效率低下。

2. 财务数据不准确由于民营医院经营规模较小,人员流动性大,财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财务数据的录入、汇总、核对等环节存在较多错误和遗漏。

这给医院的经营决策和财务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给管理层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3. 资金账户管理混乱由于民营医院的资金来源分散,包括医保资金、自费患者资金、医院内部收支等,导致医院的资金账户管理相对混乱。

有些医院由于财务管理不善,出现了资金挪用、挪借、冻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运营。

4. 缺乏财务风险意识一些民营医院由于管理者财务风险意识薄弱,对市场行情、政策法规等变化的反映较慢,导致财务风险的控制和应对不力。

一旦遇到重大的财务危机,医院的经营将受到严重影响。

二、解决措施1. 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培训对于民营医院来说,提高财务人员的水平尤为重要。

应当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财务知识和业务水平。

建立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财务人员的管理权限和责任,做到责任明确,制度落实。

2. 强化内部控制体系民营医院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资金流程、财务预算、财务审计等方面。

应当明确资金的使用范围和程序,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和审计,有效预防和防范各种财务风险。

3. 引入专业财务管理团队对于一些管理能力有限的民营医院来说,可以考虑引入专业的财务管理团队来帮助医院建立起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

民营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民营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民营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 财务管理混乱。

由于管理层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致使财务管理出现了很多的漏洞,如财务记录不准确、会计核算出现问题等。

2. 财务风险高。

民营医院由于规模较小、资金匮乏,财务风险比较高,如应收账款难以回收、坏账率较高等。

3. 成本控制不当。

民营医院由于资金匮乏,往往会出现成本控制不当的情况,如医疗设备购置不当、人员招聘不合理等。

4. 资金管理不规范。

由于经营规模不大,民营医院常常没有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资金管理比较混乱,如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不规范,信用卡的挂账过多等。

5. 财务信息不公开。

民营医院由于资金来源单一,财务信息尤其是内部财务信息不公开,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意愿。

解决措施:1.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明确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财务管理规范、科学、准确。

2. 强化风险防范。

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和控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

3. 加强成本控制。

合理利用医疗设备和人力资源,优化经营结构,加强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规范资金管理。

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实现资金的规范管理和合理使用,保证民营医院的运营稳定。

5. 加强财务信息公开。

建立公开透明的财务信息公开制度,打造诚信企业品牌形象,增强投资者信任度。

综上所述,对于民营医院财务管理问题,需要在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风险防范、加强成本控制、规范资金管理和加强财务信息公开等方面加以解决,确保民营医院的稳定发展和提高我们国家医疗卫生水平。

民营医院的经营若干问题和建议

民营医院的经营若干问题和建议

民营医院的经营若干问题和建议鉴于民营医院目前所处的状况,一是没有得到政策的支持(包括人力资源等),难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二是自身带来的诚信危机,难以取信于广大人民群众,以致造成病人入口的难题和入口后的流失;三是没有特色学科/主流产品(重点病种)作为特色,难以在经营有所突破;因此,在没有天时(政策)的前提下,民营医院应参照如下问题和建议地开展好工作。

一、产品问题1、缺乏对产品机构的认识一般人都认为,医院是医疗服务行为,不应该是产品的说法,或者说服务/科室就是产品,没错,服务也可说是产品,但很是笼统,没有主要针对性;因此,我对产品的看法是“病种+业务技术/临床路径+服务=产品”,所以,我们当前就缺乏这种认识。

2、缺乏主流产品目前民营医院最缺乏的是主流产品(重点学科病种)及其定位和规划,没有主流产品(重点学科病种)的支持;导致医院的经营如同死水一般;纵观全国各大医院,无一家没有特色的病种,以上海公立医院为例,从第一人民医院至第十几人民医院,甚至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各院校附属医院均有自己的主流产品(特色专科病种);所以,现代医院若是没有特色或主流产品,就等同于没有核心竞争力,那么,久而久之就会被行业所淘汰。

二、人员问题1、人员的流动性强,缺乏稳定性人员问题始终是民营医院的核心问题,人员的流动性频繁,可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企业业绩的不稳定性和滑落,无论任何岗位人员的流动,均可造成企业的不同程度影响;2、缺乏业务学科带头人当前民营医院存在的问题是专科医生的业务领域普遍较差,也是紧缺乏的真正专科业务学科带头人来带动业务学科的建设,因而导致沟通难以到位和信任度;附:员工流动性强存在的问题/分析1、不了解员工实际所需和职业动向2、招聘口了解不够3、岗前培训不到位4、缺乏对员工生活的关注度5、激励机制不够完善6、企业文化的出发点和定位存在不足7、培训体系不够完善(不了解员工的实际知识需求)三、定位问题1、产品的市场定位2、人员的职责定位三、服务问题服务问题就是人员的问题和人员的意识问题,目前民营医院存在人员的各种形态意识普遍较差,这种情况与企业文化有着一定的关联,因而导致服务质量下滑;四、文化问题眼下民营的企业文化,都仅仅是口号而已,从来就没有实质性地实现过;企业文化应该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员工共同的信条,因此,企业的市场竞争也是文化的竞争,目前民营医院的企业文化定位存在严重的缺欠,民营医院的企业文化是仅仅只是一种口号,却没有跟员工有直接关系的文化元素,缺乏共同纲领;也是导致人员流动性强的重要因素。

二三线民营医院管理经营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二三线民营医院管理经营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二三线民营医院管理经营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内容摘要】医院整体运营系统的割裂与各自为战。

可以说是“三裂”:老板的思想和企划在割裂;企划的指向和网络在割裂;具有枢纽作用的咨询,和企划、网络、经营都在割裂,而且想咋割裂就咋割裂,医院的整体运营处于一种典型的无序状态(所谓有序是指有规则的联系,无序是指无规则的联系)。

【关键词】民营医院管理二、三线民营医院存在的问题一、真正能够统领全局的领军人物极度匮乏.很多医院在此基础上还多头管理,造成政出多门、管理混乱、士气低落、度日撞钟(医院被员工称为敬老院);这个时候,营销的问题、企划的问题,已经因管理问题的存在而退居到了次席,你说可怕不可怕?民营企业最近几年利润下降的真相,可能更多是内因,而不是外患,本质上是组织生态的恶化(民营医院可以据此对照一下).二、医院年度的经营策略与实施的路径十分模糊,推着干、摸大点的色彩十分浓重,面临的定位、核心产品、实施策略等问题几乎经不起深究,一追就是一连串的问题都出来了。

三、整体的营销、企划在一个老板不满、企划人还自以为是的矛盾状态下周而复始的在给猪抹口红-—净做没有用的事儿,或者是层次、质量、效率很低的事情,但两者都不知道问题该怎么解决.四、医院整体运营系统的割裂与各自为战.可以说是“三裂”:老板的思想和企划在割裂;企划的指向和网络在割裂;具有枢纽作用的咨询,和企划、网络、经营都在割裂,而且想咋割裂就咋割裂,医院的整体运营处于一种典型的无序状态(所谓有序是指有规则的联系,无序是指无规则的联系).企划、网络、咨询、经营各自为战,老死不相往来,领导人各把一摊、出了问题就相互推诿,根本没有整合、更没有合力。

这里既有领导人统筹能力的问题,也有绩效考核与工作流程与架构的问题。

而令人忧虑的是,这种状况已经存在,弊端已经暴露无遗,但仍将继续存在,因为没有人琢磨应该怎么解决.所以在这总情况下医院千培训、万培训,不如培训一个好的总经理或经营院长去统领全局。

民营医疗机构监管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民营医疗机构监管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民营医疗机构监管存在的困难及建议以民营医疗机构监管存在的困难及建议为题,我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以下是我对该主题的分析和建议:一、监管困难:1.法律规定不完善:当前我国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监管法律法规较为欠缺,缺乏明确的监管标准和制度。

2.监管部门资源不足:监管部门人员不足、专业水平不高,导致监管力度不够,难以有效监管民营医疗机构。

3.信息不对称:民营医疗机构经营的信息不透明,监管部门难以获取完整准确的信息,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监管手段不足:监管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手段,无法对民营医疗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管和处罚。

二、监管建议:1.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立法工作,明确监管标准和责任,制定更加完善的监管制度。

2.加强监管部门建设:增加监管部门的人员和经费投入,提高监管部门的专业水平,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

3.加强信息公开:建立健全民营医疗机构信息公开制度,要求民营医疗机构公开经营信息、收费标准等,增加监管部门获取信息的渠道。

4.加强监管手段:完善监管手段,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让违规行为付出更大的代价,增加监管的震慑力。

5.加强监管合作:建立监管部门与民营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和监督,共同推动民营医疗机构的规范经营。

6.加强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对民营医疗机构进行监督和举报,加强社会监督的力量,形成监管的合力。

7.加强行业自律:鼓励民营医疗机构组织自律,建立行业协会和组织,加强自律管理,推动行业的规范发展。

8.提高患者权益保护:加强对患者权益的保护,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9.加强监管培训:加强对监管部门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适应监管工作的需要。

10.推动制度创新:推动监管制度的创新,探索适应民营医疗机构特点的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能。

总结起来,民营医疗机构监管存在的困难主要包括法律规定不完善、监管部门资源不足、信息不对称和监管手段不足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三线民营医院管理经营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内容摘要】医院整体运营系统的割裂与各自为战。

可以说是“三裂”:老板的思想和企划在割裂;企划的指向和网络在割裂;具有枢纽作用的咨询,和企划、网络、经营都在割裂,而且想咋割裂就咋割裂,医院的整体运营处于一种典型的无序状态(所谓有序是指有规则的联系,无序是指无规则的联系)。

【关键词】民营医院管理
二、三线民营医院存在的问题
一、真正能够统领全局的领军人物极度匮乏。

很多医院在此基础上还多头管理,造成政出多门、管理混乱、士气低落、度日撞钟(医院被员工称为敬老院);这个时候,营销的问题、企划的问题,已经因管理问题的存在而退居到了次席,你说可怕不可怕?民营企业最近几年利润下降的真相,可能更多是内因,而不是外患,本质上是组织生态的恶化(民营医院可以据此对照一下)。

二、医院年度的经营策略与实施的路径十分模糊,推着干、摸大点的色彩十分浓重,面临的定位、核心产品、实施策略等问题几乎经不起深究,一追就是一连串的问题都出来了。

三、整体的营销、企划在一个老板不满、企划人还自以为是的矛盾状态下周而复始的在给猪抹口红——净做没有用的事儿,或者是层次、质量、效率很低的事情,但两者都不知道问题该怎么解决。

四、医院整体运营系统的割裂与各自为战。

可以说是“三裂”:老板的思想和企划在割裂;企划的指向和网络在割裂;具有枢纽作用
的咨询,和企划、网络、经营都在割裂,而且想咋割裂就咋割裂,医院的整体运营处于一种典型的无序状态(所谓有序是指有规则的联系,无序是指无规则的联系)。

企划、网络、咨询、经营各自为战,老死不相往来,领导人各把一摊、出了问题就相互推诿,根本没有整合、更没有合力。

这里既有领导人统筹能力的问题,也有绩效考核与工作流程与架构的问题。

而令人忧虑的是,这种状况已经存在,弊端已经暴露无遗,但仍将继续存在,因为没有人琢磨应该怎么解决。

所以在这总情况下医院千培训、万培训,不如培训一个好的总经理或经营院长去统领全局。

民营医院这种五马分尸的经营局面,产出的除了内耗就是成本。

这就如同一个被老太太的裹脚布缠住的医院,焉能快速前进、打败对手?
问题怎么解决?
一、迅速从过度重视医院营销,但不重视医院产品与服务的老路上转型,把内经营作为医院营销的主战场;包括企划的工作重心都要向医院内经营转移。

如果说广告给民营医院挖掘出了一个煤矿,那医院的内经营,将为民营医院挖掘出一个金矿!但前提条件是:转变你的经营理念,使医院的运营进入患者需求广泛而持久、波动性弱的最佳形态。

而现在的情况是,只要医院的初诊一下滑,老板马上就去找广告的原因、甚至兴师问罪。

肯定就是广告的原因吗?你确定吗?
大家知道,整体性原则是系统科学和方法论的首要原则。

它认为,世界是关系的集合体,根本不存在所谓不可分析的终极单元。

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始终立足于整体,通过部分之间、整体与部分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考察,达到对问题的整体把握。

具体来说,第一,从单因素分析进入到多因素分析;第二,进行从组织功能到结构的全面审视。

比方说,除了广告的要素可能导致初诊减少外,我们对医院老客户在服务方面的怠慢,我们对医院新客户在服务方面的冷漠,给没给予竞争对手可乘之机?患者的品牌转移,究竟是发生在广告的信息记忆期间,还是发生在患者来院的体验记忆期间?国有医院的患者如潮、民营医院的门庭冷落到底是怎么出现的?为什么民营医院承包部队
医院的科室都赚钱,而自己做专科医院却步履维艰,为什么?等等。

如果我们不进行这样整体、系统的思考与改变,如果我们的经营工作、服务工作长期低质、低效,不用多久,真正的危机就会到来(或者说已经到来了),而且积重难返。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
这么个情况,不管你承认不承认,看得见、看不见,它都在那里。

二、牢记三条增加医院销售额的根本法则:一是集中精力于你的主要业务,二是更加集中,三是更加更加集中。

市场足够大,患者足够多,不要老看着别人的老婆好,其他医院的初诊多,如同狮子有狮子的烦恼,猎豹有猎豹的尴尬一样。

任何一个病种的患者都可能让你吃的脑满肠肥,关键是你有没有这个能耐和特色,患者是否建立了第一属性的品牌联想与区隔!比如,霉菌性阴道炎,你能不能真正治愈并保证不再复发?如果你能做到,全中国数千万中年妇女就会踏破你医院的门槛!这就是定位的价值和意义!
三、一个成功的策划,常常不是一个偶然发生的灵感故事;它是调研、思维、研讨、冥思苦想以及一遍一遍推倒重来的结果。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还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此类精打细磨的“推敲”,是不是已经与我们的企划工作者越来越远了?所以我说:很多企划人不是着急成功吗?不是着急出名吗?不是恨不得明天就成为什么大师吗?那就请你先下地狱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