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解放军军校考试大纲《物理》:惯性
军校考试大纲《物理》考点—动量守恒定律的特性

军校考试大纲《物理》考点—动量守恒定律的特性
关键词:军校考试张为臻军考培训军考大纲士兵军考
动量守恒定律的特性:
1.矢量性
动量守恒方程是一个矢量方程,对于作用前后物体的运动方向都在同一直线上的问题,应选取统一的正方向。
凡是与选取的正方向相同的为正,相反为负。
若方向未知,可设为与正方向相同来列动量守恒方程,通过解的结果的正负,判定未知量的方向。
2.瞬时性
动量是一个瞬时量,动量守恒是指系统在任一瞬时的动量守恒。
m1v1+m2v2=m1v1′+m2v2′,等号左边是作用前的各物体动量和,等号右边是作用后的各物体动量和,不同时刻动量不能相加。
准维教育军队考试网
3.相对性
动量大小与选择的参考系有关,应注意各物体的速度是相对同一惯性系的速度,一般选取地面为参考系。
张为臻博客
4.普适性
它不仅适用于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也适用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组成的系统,也适用于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
军校考试物理知识点归纳(例题详细解答)

武警招生文化科目统考复习《高中物理》部分 第一讲 直线运动和力一.牛顿三定律知识清单: 1.牛顿第一定律知识清单:(1)牛顿第一定律导出了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t v a ∆∆=,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不能说“力是产生速度的原因”、“力是维持速度的原因”,也不能说“力是改变加速度的原因”。
) (2)牛顿第一定律导出了惯性的概念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
惯性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3)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理想化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
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牛顿第二定律在F =0时的特例。
2. 牛顿第三定律知识清单:(1)区分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共同点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有: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而平衡力可能是不同性质的力;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而平衡力中的一个消失后,另一个可能仍然存在。
(2)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和功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个过程中(同一段时间或同一段位移)的总冲量一定为零,但作的总功可能为零、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这是因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时间一定是相同的,而位移大小、方向都可能是不同的。
3.牛顿第二定律知识清单: (1)定律的内容表述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即F =ma 。
(2)要点表述:(1)矢量性(方向性):F 合与a 的方向永远是一致的。
2017年解放军军校考试大纲《物理》看到—机械能守恒定律

2017年解放军军校考试大纲《物理》看到—机械能守恒定律关键词:军校考试张为臻军考培训军考大纲士兵军考军考物理考点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或者不受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物体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这个规律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其数学表达式可以有以下两种形式:
过程式:
1.WG+WFn=∆Ek
2.E减=E增(Ek减=Ep增、Ep减=Ek增)
状态式:
1.Ek1+Ep1=Ek2+Ep2(某时刻,某位置)
2.1/2mv1^2+mgh1=1/2mv2^2+mgh2[这种形式必须先确定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
机械能守恒条件是:只有系统内的弹力或重力所做的功。
【即忽略摩擦力造成的能量损失,所以机械能守恒也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而且是系统内机械能守恒。
一般做题的时候好多是机械能不守恒的,但是可以用能量守恒,比如说把丢失的能量给
补回来,从功能关系式中的WF外=△E机可知:更广义的机械能守恒条件应是系统外的力所做的功为零。
当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做功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叫动量守恒定律。
(来源:张为臻博客)
当只有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换时,机械能才守恒。
2017年解放军军校考试大纲《物理》考点—电功率(1)

2017年解放军军校考试大纲《物理》考点—电功率(1)
关键词:军校考试张为臻军考培训士兵军考军考物理考点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是用来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它的单位是瓦特(Watt),简称"瓦",符号是W。
作为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个用电器功率的大小数值上等于它在1秒内所消耗的电能。
如果在"t"(SI单位为s)这么长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W”(SI单位为J),那么这个用电器的电功率,就是P=W/t(定义式)电功率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乘积。
(P=U·I)。
对于纯电阻电路,计算电功率还可以用公式P=I^2*R和P=U^2/R。
每个用电器都有一个正常工作的电压值叫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的功率叫做实际功率。
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I1=I2=I总(电流处处相等且等于总电流)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总=U1+U2(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Wx
分压原理U1:U2=R1:R2=P1:P2
串联电路比例关系
W1:W2=R1:R2=U1:U2=P1:P2=Q1:Q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x或U^2/R1+R2.....+Rx
电流与电功率和电压之间的关系:I=P/U
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Pe/Ps=(Ue/Us)的平方。
(来源:张为臻博客)。
士兵军校考试物理考试必备:力学公式(部分)

G
Mm V2 4 2 2 m m ( R h ) m (R h ) ( R h) 2 ( R h) 2 T2 Mm M ,g G 2 2 R R
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G
c、 第一宇宙速度
V2 , V gR GM / R mg m R
7、库仑力:F=K (适用条件) 8、 电场力: F qE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9、磁场力: (1)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 F BqV ( B V ) 方向一左手定 (2) 安培力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 F BIL ( B L ) 方向一左手定则 10、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 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单位制
பைடு நூலகம்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5、 浮力: F Vg (注意单位) 6、 万有引力: F G
m1m2 r2
(1). 适用条件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 (3) .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 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 加速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G
士兵军校考试物理考试必备:力学公式(部分)
关键词:士兵军校考试
军考物理
张为臻
军考物理必备
力学公式
力学公式 1、 胡克定律: F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 和材料有关) 2、 重力: G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两个平衡条件: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即, F合 =0 。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 力一定等值反向 (2)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 M 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4、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mN 说明 : a、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 G;也可以等于 G;也可以小于 G,b、 m 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 以及正压力 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 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 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大学生考军校教材——物理

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
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臵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017年解放军军校考试大纲《物理》考点—重力势能

2017年解放军军校考试大纲《物理》考点—重力势能
关键词:军校考试张为臻军考培训军考大纲士兵军考军考物理考点重力势能是物体因为重力作用而拥有的能量,对于重力势能,其大小由地球和地面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
物体的质量越大、相对的位置越高、做的功越多,从而使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变大,它的表达式为:Ep=mgh。
决定因素
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由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大小以及地球和地面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
物体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做功本领越大,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多。
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当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公式
重力势能的公式:Ep=mgh(Ep为重力势能,m为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在大多数情况下,h为物体距离参考平面的高度)由于万有引力因距离而变化,所以Ep=mgh只能解决高度变化比较小的问题。
(来源:张为臻博客)
特点
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
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可理解为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变化量的负值,即:。
军校考试大纲《物理》考点—动量

军校考试大纲《物理》考点—动量
关键词:军校考试张为臻军考培训军考大纲士兵军考
1、动量
动量又称线性动量。
在经典力学中,动量(是指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kg·m/s,量纲MLT⁻¹)表示为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是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相关的物理量,指的是运动物体的作用效果。
动量也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2、动量公式
p=m·v,,其中,p为动量,m为质量,v为速度,c为光速。
3、动量的基本性质
(1)动量是矢量,用符号p表示。
(2)质点组的动量为组内各质点动量的矢量和。
(3)动量是一个守恒量,这表示为在一个封闭系统(不受外力或外力矢量和为0)内动量的总和不变。
准维教育军队考试网
物体的机械运动都不是孤立地发生的,它与周围物体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表现为运动物体与周围物体间发生着机械运动的传递(或转移)过程,动量正是从机械运动传递这个角度度量机械运动的物理量,这种传递是等量地进行的,物体2把多少机械运动(即动量)传递给物体1,物体2将失去等量的动量,传递的结果是两者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解放军军校考试大纲《物理》:惯性
关键词:军校考试张为臻军考培训军考大纲士兵军考军考物理考点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表现为物体对其运动状态变化的一种阻抗程度,质量是对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外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在同样的外力作用下,加速度较小的物体惯性较大,加速度较大的物体惯性较小。
所以物体的惯性,在任何时候(受外力作用或不受外力作用),任何情况下(静止或运动),都不会改变,更不会消失。
注意
1、惯性不等同于惯性定律。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性质,而惯性定律讲的是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2、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不能说“由于惯性的作用”“获得惯性”。
正确的是“具有惯性”。
(来源:张为臻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