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章-2 基因功能研究1---基因打靶和转基因
基因打靶名词解释

基因打靶名词解释
基因打靶是一种基因工程技术,它利用特定的DNA序列,将外源基因精确地导入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中。
这种技术可以用来研究基因功能、修复基因缺陷以及开发新的基因治疗方法。
基因打靶的过程包括两个主要步骤:识别和切割。
首先,研究人员使用特定的酶或蛋白质来识别目标基因的特定序列。
这些序列通常是一段短的DNA片段,称为“打靶位点”。
一旦打靶位点被识别,酶或蛋白质会结合到该位点,并启动下一步的切割。
接下来,酶或蛋白质会切割目标基因的DNA序列。
这个切割过程会导致DNA链的断裂,并触发细胞的DNA修复机制。
细胞会尝试修复这个断裂,但通常会出现错误的修复方式,导致插入或删除一些基因序列。
这些插入或删除的基因序列可以是研究人员提前设计好的,也可以是随机发生的。
基因打靶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插入或删除特定的基因序列,改变目标基因的功能或修复基因缺陷。
例如,科学家可以使用基因打靶来修复一些遗传性疾病中的突变基因。
他们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这些突变基因来恢复正常的基因功能,从而治疗相关疾病。
此外,基因打靶还可以用于研究基因功能。
通过切割和修改特定的基
因序列,研究人员可以观察到这些基因对生物体的影响,并进一步理解基因在不同生物过程中的作用。
总而言之,基因打靶是一种精确编辑基因的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基因功能和开发基因治疗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打靶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和改善人类健康。
转基因生物和基因打靶

– 在α-螺旋上的氨基酸发生了替代 – α1β1接触面上的氨基酸发生置换 – 氨基酸缺失
• 结果:血红素脱下,排出;珠蛋白,亨 氏小体,溶血性贫血
• 血红蛋白M病
– 高铁血红蛋白(Hb M):珠蛋白点突变, His被Tyr取代,氧亲和力下降,紫绀
• 伴有红细胞增多症的异常血红蛋白病
– 位于α1β2接触面上的氨基酸发生取代
– 位于珠蛋白肽链羧基端的氨基酸间不能形成 盐桥
– 氨基酸取代影响β链与2 ,3-二磷酸甘油酸 (2,3-DPG)的结合
– “血红素口袋”四周的氨基酸被取代
基因结构变异与地中海贫血
• 地中海贫血:珠蛋白肽链合成受到抑制 所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基因结构异常的分子机制
• DNA一级结构变异的分子机制
– 自发突变;诱发突变 – 诱变因素:诱变剂
* 碱基和核苷类似物:5-氟尿嘧啶;6-巯基嘌呤 * 烷化剂:氮芥、环磷酰胺;活性烷基 * 抗生素类:放线菌素D * 染色剂:吖啶黄 * 亚硝酸盐 * 电离辐射和紫外线照射
诱变剂的作用机制
• 碱基类似物诱发突变
基因结构变异与血友病甲
• “经典”血友病:X染色体连锁,自发性 出血
• 病因:因子Ⅷ活性缺乏,因子Ⅷ基因的 缺陷
– 基因缺失 – 插入突变 – 点突变 – 基因重排
基因结构变异与血友病乙
• 性连锁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因子Ⅸ缺乏 • 因子Ⅸ基因缺陷
– 基因缺失 – 基因插入 – RNA剪接部位突变 – 无义突变 – 错义突变
• 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移:
– 冠瘿瘤 Ti质粒(tumor-in-ducing plasmid) 转移 DNA(transfer DNA,T-DNA)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人卫第八版)-第22章-基因结构与功能分析

目录
第一节 基因结构分析技术
目录
一、基因一级结构解析技术
基因的一级结构是指脱氧核苷酸的排列 顺序,解析一级结构最精确的技术就是DNA
测序(DNA sequencing)。
目录
目录
3. 用原位杂交进行RNA区域定位 原位杂交( ISH )是通过设计与目标 RNA
碱基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探针,利用杂交原理
在组织原位检测 RNA 的技术,其可对细胞或组 织中原位表达的 RNA 进行区域定位,同时也可 作为定量分析的补充。
目录
(二)用PCR技术检测RNA表达水平
1. 用逆转录PCR进行RNA的半定量分析 逆转录 PCR ( RT-PCR )一般用于 RNA 的 定性分析;如果设置阳性参照,则可对待测 RNA样品进行半定量分析。 2. 用实时定量PCR进行RNA的定量分析 实时定量 PCR 是定量分析 RNA 的最通用、 最快速、最简便的方法,该方法是对 PCR 反应 进行实时监测,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目录
2. 预测启动子的其他结构特征
启动子区域的其他结构特征包括 GC 含量、 CpG 比 率、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碱基组成及核心启动子元件等。 用 于 启 动 子 预 测 的 数 据 库 : EPD ( eukaryotic promoter databases )数据库,主要预测真核 RNA 聚合
目录
(1)用核酸酶进行足迹分析
酶 足 迹 法 ( enzymatic footprinting ) 是利用 DNA 酶处理 DNA蛋白质复合物,然后通过 电泳分析蛋白质结合序列。 常用的酶有 DNA 酶 I ( DNase I )和核酸外切 酶III。
基因打靶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基因打靶技术是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来定点改变物种的基因组顺序和结构,从而在突变的个体内研究基因及基因组的功能。
近年来,基因打靶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实验旨在通过基因打靶技术,研究特定基因在细胞增殖、凋亡和信号传导等方面的功能。
二、实验目的1. 利用基因打靶技术构建基因敲除细胞系。
2. 研究敲除特定基因后,细胞在增殖、凋亡和信号传导等方面的变化。
3. 分析敲除特定基因后,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三、实验材料1. 细胞: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
2. 基因打靶载体:pT7-TET-OFF载体。
3. 试剂:质粒提取试剂盒、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PCR试剂、转染试剂等。
四、实验方法1. 构建基因打靶载体:将目的基因插入pT7-TET-OFF载体中,并使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连接成重组质粒。
2. 细胞转染:将重组质粒转染MCF-7细胞,采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
3. 基因敲除细胞筛选:通过G418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PCR检测。
4. 细胞增殖实验: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5. 细胞凋亡实验: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6. 信号传导实验: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信号传导相关蛋白的表达。
五、实验结果1. 成功构建基因敲除细胞系:通过PCR检测,确认目的基因在细胞中成功敲除。
2. 基因敲除细胞增殖能力下降:CCK-8实验结果显示,基因敲除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野生型细胞。
3. 基因敲除细胞凋亡率升高: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结果显示,基因敲除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野生型细胞。
4. 信号传导实验结果显示,基因敲除细胞中信号传导相关蛋白表达降低。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基因敲除细胞系,为研究特定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2. 基因敲除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凋亡率升高,提示该基因可能参与细胞增殖和凋亡调控。
转基因生物和基因打靶

精子载体法:
经电穿孔等方法把外源基因导入精子,令其与卵
子结合,受精。
•12
6、接受外源基因的个体的产生 1)受精卵:受精卵→基因操作→注射假
孕动物子宫→胚胎→个体。 2) 胚胎干细胞:从着床前的动物胚胎中 分离多功能胚胎干细胞 →基因操作→注 射入动物囊胚→形成嵌合体胚胎→嵌合 个体
•13
•29
•同源重组 •随机整合
•30
3 、将基因敲除ES细胞注射入胚泡,形成嵌 合胚胎。
4 、将10-20个胚泡植入假孕小鼠子宫。
5 、获得子代小鼠,筛选带有靶基因的小鼠 。常有的方法有:Southern印记、 Northern印记
•把细胞注入胚泡
•把胚胎注入 假孕小鼠
•Southern印 记
•31
可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
•19
第二节 转基因植物
概念 :指用人工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或整合 到基因组内,并能稳定传代的一类植物。
方法:获取目的基因→受体细胞培养→将目 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载体直接转化或先转 化农杆菌,后者再转化受体细胞)→培养转 化细胞→筛选阳性细胞→培植阳性植株→转 基因植株的鉴定
6、杂和小鼠(+/-)间杂交,获得子二代 小鼠(+/+、-/-、+/-)。
7、筛选的-/-、+/-子二代小鼠。
•(•(++/-/))
••((++//-))
•)(•)(++/+/+
•(•(+/--/-) •(+/-•(+/- •(-/-)
)
))
•32
三 、基因打靶在医学中的应用
1、采用基因打靶技术可建立基因缺陷型的 疾病模型,用于研究遗传疾病发生的分 子机制。
基因功能研究

基因功能研究基因是生物体内的一部分,它们携带着生物体内部的遗传信息,并决定了生物体的特征和功能。
基因功能研究是指对基因如何实现生物现象和生命过程的功能进行研究。
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性在于深入了解生物的发育和进化机制,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
基因功能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因功能研究可以揭示基因对生物体的特征和性状的影响。
通过研究基因在各种生物体中的表达和功能,可以了解基因如何调控生物体的发育、生长和代谢等过程。
例如,研究表明人类基因中的突变可能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例如癌症、遗传病等。
了解这些基因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疾病的风险,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
其次,基因功能研究可以促进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发展。
通过对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基因对生物体的调控机制,从而能够改变生物体的性状和功能。
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向植物中导入外源基因,使其具有抗虫、耐病或提高产量等性状。
这对于农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基因功能研究也为药物研发提供了基础。
通过研究基因的功能,可以了解基因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许多药物的研发都依赖于对基因功能的了解,例如抗生素、化疗药物等。
同时,研究基因的功能也可帮助我们了解药物的代谢途径和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最后,基因功能研究对于生物学的发展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基因的功能,可以了解物种之间的遗传联系和进化关系。
例如,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基因组,可以了解它们的遗传差异和共同特征,从而揭示它们的进化关系和演化历程。
综上所述,基因功能研究对于深入了解生物体的特征和功能,推动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促进药物研发和改善人类健康,以及揭示生物的进化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基因功能研究将会为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带来更多的益处。
基因功能研究技术之基因敲除及基因编辑技术ppt课件

.
5
(二)条件型基因敲除
• 条件型基因敲除法可定义为将某个基因的敲除限 制于小鼠某些特定类型的细胞或发育的某一特定 阶段的一种特殊的基因敲除方法。
• 该系统在80年代被引入后,已成功被应用于酵母 菌、植物、哺乳动物细胞及小鼠身上。
• 现阶段条件型基因敲除以噬菌体的Cre/Loxp系统 和酿酒酵母的FLP/FRT系统应用最为广泛。
.
11
.
12
.
13
Cre/loxP系统作. 用原理示意图
14
FLP/FRT 系统
• 该系统与Cre/loxP系统相同,也是由一个重组酶 和一段特殊的DNA 序列组成。从进化的角度上考虑,Flp/FRT系统是Cre/loxP系统在 真核细胞内的同源系统。其中,重组酶Flp是酵母细胞内的一个由423 个氨基酸组成的单体蛋白。与Cre相似,Flp发挥作用也不需要任何辅 助因子,同时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该系统的另一个成 分Flp识别位点(Flp recognition target,FRT)与loxP位点非常相似, 同样由两个长度为13bp的反向重复序列和一个长度为8 bp的核心序 列构成。在该系统发挥作用时,FRT位点的方向决定了目的片段的缺 失还是倒转。这两个系统比较明显的区别是它们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 不同,Cre重组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为37℃,而Flp重组酶为30℃。 因此,Cre/loxP系统最适宜在动物体内使用。loxP和FRT位点的序 列如图所示
博士专题:基因功能研究技术之 ——基因敲除、基因编辑技术
.
1
II、基因敲除:可以使基因的功能完全缺失
• 基因敲除,又称基因打靶,是一种遗传工程技术,是在转染细 胞中发生外源打靶基因与核基因组目标基因之间的DNA同源重 组,能够使外源基因定点地整合到核基因组的特定位置上,从 而达到改变细胞遗传特性的目的。
基因功能研究方法

4
微阵列法分析过程 首先用来自不同生理状态和发育阶段的mRNA 作为
模板,以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标记的dNTP为底物反转录 合成cDNA。再用所得cDNA与微阵列或DNA芯片进行杂交, 然后通过计算机对结果进行判读和处理,这样就可以知 道芯片中哪些基因在细胞里表达,哪些基因不表达;同 样也可以测知哪些基因的表达水平高,哪些基因的表达 水平低。
化学方法 优势:它可以用相应基因序列,它检测的相
互作用在体内发生,无需额外的纯化步骤。 YAC DNA 转导的方法主要有核注射、脂质体介导和酵母原生质体融合等。
1>.脂质体载体:方法具有安全、简单、低毒、无免疫原 随着生物学研究在分子水平上的不断深入和推进,越来越多的新基因得以成功克隆,对新基因功能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这也是后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Restriction enzyme
Neo
HSV-Tk
Targeting vector
ES cell
同源重组时可能遇到哪些问题,筛选标志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Two ways for Neo gene insertion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Neo P53 gene in ES cells HSV-Tk
a).基因敲除ES细胞注射入胚泡
Inject the gene knocked-out ES cells into a blastocyst. original inner cell mass
Mate→3 days Provides normal blastocyst Normal Mouse embryo Chimeric Blastocyst
第二十二章
第三节 基因的生物学功能鉴定技术
Strategies for analyzing gene function 教师:王华 单位:吉 林 大 学 基础医学院 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电话:85619369 (L)
对题目的解析:
•基因的功能
Gene DNA
基本思路:
•在DNA水平的技术 — 使相应基因缺失而失活: 基因敲除 — 细胞或动物获得新基因、或 额外拷贝的基因:转基因技术 •在mRNA水平的技术:封闭或降解mRNA
单核苷酸 类似物是 无毒的
细胞生长良好
但如果细胞中如果有HSV-TK 基 因的表达,即存在TK (thymidine kinase),单核苷酸类似物将被其 磷酸化成有毒的产物…
细胞死亡
阴性筛选目的:
用打靶载体转染ES细胞时,我们只需要同源部分重组入 ES cell的genome,而Tk基因等载体的其它部分是不可以进 入ES cell的genome(by随机重组)。用单核苷酸类似物筛选 转染后的细胞,存活的细胞基本上不含载体的非目的序列
(2) As animal models :
HBV transgenic mice
(3) 改良动物(植物)品种?
P Targeting vector
基因敲除载体的特点: *
•待敲除基因的同源臂序列 •阳性筛选标记基因 •阴性筛选标记基因
打靶载体
问题:如何构建打靶载体?
> 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过程:了解
待敲除基因
P P Target gene
Recombinant cloning vector Cloning vector
(3)
(4) 检测子代是否 存在转基因 (5)
Psuedopregnant mouse
通过杂合子后代 交配,获得纯合 子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动物的应用
(1) 基因功能的研究
1982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将大鼠 的生长激素(rGH)基因与小鼠的金属硫蛋白基因 的启动子顺序连接,再引入质粒中。科学家把这种 重组的质粒直接注射入小鼠受精卵中,经过充分发 育后终于分娩出了21小鼠,其中有七只带有融合基 因,六只生长迅速,每只体重平均可达44g,超过同 窝无融合基因小鼠(平均体重29g)的1.5倍,这就 是闻名于世的“超级小鼠”。
(二)基因敲除的基本流程*
•1 构建基因敲除载体 •2 将基因敲除载体导入ES细胞,通过同源重组建立 基因敲除的胚胎干细胞杂合子 •3 然后利用ES细胞发育的全能性,获得带有特定基 因缺陷的杂合子小鼠。
??? a).基因敲除ES细胞注射入胚泡 b). 嵌合胚泡植入假孕小鼠子宫中 c). 嵌合体的杂交育种获得杂合子小鼠
(一) 基因敲除的定义
•利用DNA同源重组的原理,在活体内将特定基因从染色 体上剔除的过程。
Genomic DNA:
Targeting DNA fragment: Homologous arm sequence
Genomic DNA/gene knocked out: Lost its original function
一般是嘌呤(A 或G)
Kozak sequence •目的基因: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 •Kozak 序列:是核糖体高效率起始翻译所必需的。 +4G 和-6G 对于核糖体识别AUG 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二)用转基因动物技术研究基因的功能
* 转基因技术(transgenic technology)是指将外源基因
事实上,目前至少500种基因已经获得了基因敲除小鼠!
基因敲除小鼠工程
2006年,
•美国NIH推出knockout Mouse Project (KOMP) •将系统敲除或破坏小鼠的2万个基因 •计划投入5200万美元建立小鼠基因组突变基因数据库 •此计划与加拿大North American Conditional Mouse Mutagenesis Project (NorCOMM)及European Conditional Mouse Mutagenesis Program (EUCOMM)合作,以避免重复工作
(三)基因敲除的应用
(1) 基因敲除鼠是基因功能研究的活试管* 肿瘤基因
“ alive test tubes”.
Gene knockout mice is a powerful tool for studying gene function.
(三)基因敲除的应用
(1) 基因敲除鼠是基因功能研究的活试管*
小鼠受精卵发育第4~5天的胚泡细胞; Brown mouse
基因敲除载体
能在体外培养,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ES cell (Embryonic stem cell)
为什么需要将打靶载体线性化?
(二)基因敲除的基本流程*
•1 构建基因敲除载体 •2 将基因敲除载体导入ES细胞:重组臵换*
Homologous arms
Inject
b). 嵌合胚泡植入假孕小鼠子宫中
Implant into uterus of a pseudopregnant foster mother
Psuedopregnant black mouse
Neo (+/-)
Test offspring for presence of gene by PCR
* transgenic animal 的制备步骤:
基本流程*: (1) 转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Enhancer
P
transgenic gene
NeoR
* transgenic animal 的制备步骤:
基本流程*: (1) 转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pronuclei
(2) 外源基因的导入受精卵(或ES cell)细胞核内;
两种方法: 前核法
胚胎干细胞法
Fertilized egg
ES cells
* transgenic animal 的制备步骤:
(1) 转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2) 外源基因的导入受精卵(或ES cell)细胞核内; (3) 上述转基因细胞移植入假孕小鼠的子宫腔中;
•转基因是随机整合到染色体上。 •一般情况下,转基因杂合子的几 率在10-20% 以下
mRNA RNA
Protein
—反义RNA, RNAi
• 利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的基因功能
基因功能的研究是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这对于我们深 入理解疾病的发生机理、探索新的治疗途径非常重要!
一、 使体内原有基因缺失的技术: 基因敲除 (gene knock-out)
美国犹他大学Eccles 人类遗传学研究所 马里奥· 卡佩奇 Mario R. Capecchi 英国卡迪夫大学卡迪夫生命科学学院 马丁· 埃文斯 Martin J. Evans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会山分校医学院 奥利弗· 史密斯 Oliver Smithies
Random Insertion
P53 gene
P53 gene
Other sites
10-5-10-6
P53 gene Neo gene P53 gene is replaced by Neo gene. Cells are resistant to both neomycin and gancyclovir
Neo
(+/+)
(+/-)
(+/-)
(-/-)
•4 Mating heterozygous offsprings to produce homozygous gene knocked-out strain
小结:基因敲除的基本流程*
2
3
嵌合体 与阴性小鼠 交配
1 4. 基因敲除的纯合子小鼠
杂合子小鼠
“人鼠”
Produce humanize antibodies
如何理解基因剔除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经过改造的基因敲入的过程?
二、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或生物体内
•基因功能获得策略 •本质是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某一细胞或个体中, 使其获得新的或更高水平的表达,然后通过细胞 或个体生物性状的变化来研究基因功能。 方法: (一)细胞水平:细胞的基因转染 (二)动物水平:转基因动物
HSV-Tk gene
Neo gene
P53 gene is not replaced. Cells are resistant to neomycin but sensitive to gancyclovir.
阴性筛选标记基因(HSV-Tk)的筛选原理
细胞的培养基含单核苷酸类似物 (gancyclovir)
基因敲除(gene knockout)*
•利用DNA同源重组的原理,在ES细胞中定 点破坏一条染色体上的內源基因。 •然后利用ES细胞发育的全能性,获得带有 特定基因缺陷的杂合子小鼠。 •最后通过遗传育种最终获得目的基因缺陷 的纯合子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