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湖北省枣阳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1

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高一年级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 B.商品经济的发展C.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D.棉纺织技术的改进2.下面是北宋时期赋税结构的变化图(单位:万贯)。
据此可知,当时A.农业生产水平低下B.政府实行重商抑农C.政府降低农业赋税D.商品经济发展较快3.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即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
“初算缗钱”反映的是A.完善税收制度 B.增加财政收入 C.抑制商业发展 D.打击偷税漏税4.在封建社会后期,粮、棉、茶等一般的民生用品在转运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流通量和流通范围较以往逐步扩大,流向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
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是A.农产品商品化趋势的增强B.政府对民生予以密切关注C.生产力水平出现质的飞跃D.城乡生活方式融合的推动5.俞森的《荒政丛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
”材料表明古代中国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B.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的D.农业是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6.明清时期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主动“捐帑”、“报效”。
……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
这反映出A.官商勾结是徽商崛起的重要原因B.明清富商大贾难成社会革新的力量C.获取功名是富商大贾经商的最终目的D.明清商帮势力强大7.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
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12月)历史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王夫之《读通鉴论》载:“郡县之法,已在秦先。
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据此判断,王夫之认为()A.秦国之前的君王已制定了郡县法律B.秦朝以郡县之道治民应算是天下为公C.三代所封的全部诸侯国被秦国灭亡D.郡县制下通过选举可以实现人尽其才2.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历九代国君。
其中,兄终弟及3人.次子继位1人,孙子继位2人,不明嫡庶1人,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仅2人。
这一现象反映出()A.分封制度瓦解 B.宗法制度松弛C.王位继承混乱 D.中央集权确立3.《南京条约》英方谈判随从利洛曾记载:“对条文的字眼或措辞一点吹求都没有,为欧洲的外交家们所如此尖细地钻研和谨慎地考虑过的条文,只占去(清政府的代表们)一刹那的注意力。
他们的所有心事都集中在一个主要的目标上,就是要我们赶快撤离。
”这反映清政府( ) A.致力维护国家主权 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C.畏惧英国武力威胁 D.鄙视英夷不屑斡旋4.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
下列场景在历史剧拍摄中不应出现的有①《封神榜》中烽火戏诸侯②《汉武大帝》中卫青出任枢密使③《大宋提刑官》中内阁首辅专权④《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认为,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那些品性。
此观点()A.体现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念B.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潮流C.是外邦人与罗马公民斗争的产物D.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6.战国时期已开始形成职业官僚制度,下列材料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大人世及(袭)以为礼,城郭沟地以为固,礼仪以为纪。
湖北省枣阳市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湖北省枣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1、B 对旧制度的留恋,希望恢复旧制度,体现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
2、C 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礼法并举,王霸兼用,符合“隆礼尊贤……重法”,他强调君主应该认识到民众的力量,君舟民水,故C项正确。
3、D “只承认一家学说”即“儒家独尊”,产生了“正统观念”,并引起“傲慢”,正是“中国陷入困境的一个原因”,故D项正确。
4、A 本题实际上是考察百家争鸣,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故选A。
5、A6、B7、C “先秦时期”排除李白,而“既鲜艳又深沉的想像和情感的缤纷世界”符合屈原楚辞的感情奔放,想象奇特,风格浪漫的特点,故C项正确。
8、C 根据“已清楚……等地理常识”故D项错误;书中仍“宣扬中国四境有海”“中国例外”说明他意在强调中国为内陆(即天下)中心,其他国家不是“海岸之国”就是“海岛之国”意在强调这些国家不在内陆(即天下)中心,而不是强调海防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
9、D “一般社会应用的文字,也还仍旧是君主时代的恶习。
”作者在一定侧面希望社会各阶层使用更为简洁的白话文,但不是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材料“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还是照旧推崇。
……一般社会应用的文字,也还仍旧是君主时代的恶习。
”可知作者对当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旧思想文化仍然根深蒂固强烈不满,希望通过改造国人思想,在中国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故D项正确。
10、C 材料的意思是在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完成民族革命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废除君主专制政体,实质上表达了对民主共和的向往,故C项正确。
11、D12、C 从材料“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可知其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工业化建设,故C项正确13、A 题干中“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出来的”的这句话说明作者强调的是上帝为人而创造万物的思想,故B项错误;题干中“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故C、D两项错误;“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是可以鼓励人们探索、征服自然的,故A项正确。
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

枣阳市第七中学高三年级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宋初曾设谏官出外任职,用以消弭藩镇。
宋真宗时期,设专门机构置谏官六员,规定三年内不得差出,并使之有专折言事的责任;仁宗时期将门下省的旧址改建成谏院;建炎三年下诏谏院不再隶属门下、中书两省而另立官署同与两省官在朝中相见议论政事。
北宋时期谏官和谏院的变化意味着A. 监察制度不断完善B. 官僚机构日益膨胀C. 君主专制走向没落 D.三省六部名存实亡2.1978 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利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
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
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
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D.森严的等级秩序道到破坏3.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之初,汉密尔顿着眼于世界大势,主张走以“工商立国”的道路,而杰斐逊则强调美国的独特性,致力发明和推广农业机具,力主走以“农业立国”的道路。
不同立国之道体现了A.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理念B.不同的现代化发展模式C.是否改变落后的经济观念D.是否阻碍工业化的进程4.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期,雅典公民大会讨论是否入侵西西里,尽管多数公民并不知道西西里的情况,公民大会还是作出了入侵西西里的灾难性的决定。
这说明雅典A.忽视公民的道德建设B.城邦危机逐渐加深C.集体决策具有盲目性D.公民执政能力较低5.1930年2月,中国发生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政治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扩大红军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迫切任务来抓。
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A.对中国革命的目标认识摸糊B.从时局出发做出了正确决策C.对革命形势的估计明显错误D.摒弃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6.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高达4200份。
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有答案)

枣阳市第七中学高三年级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How will the man go to New York?A. By train.B. By car.C. By plane.2.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 At a job interview.B. On a fishing boat.C. At a restaurant.3. When will the film be on?A. In the morning.B. In the afternoon.C. In the evening.4.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A. Go and ask the clerk.B. Go and buy the ticket.C. Leave right now.5. What is the man doing?A. Buying a gift for a child.B. Bargaining with a girl.C. Amusing with his son.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下册期中考试英语试题(有答案)-推荐精品

枣阳市第七中学高三年级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How will the man go to New York?A. By train.B. By car.C. By plane.2.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 At a job interview.B. On a fishing boat.C. At a restaurant.3. When will the film be on?A. In the morning.B. In the afternoon.C. In the evening.4.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A. Go and ask the clerk.B. Go and buy the ticket.C. Leave right now.5. What is the man doing?A. Buying a gift for a child.B. Bargaining with a girl.C. Amusing with his son.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湖北枣阳市阳光中学2016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高三年级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恩格斯指出,罗马对所有被征服国家的占领破坏了“过去的政治秩序”和“旧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其办法之一是“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和罗马法制不相符合”。
这反映出A.罗马帝国的对外征服活动极其野蛮B.公民法曾是对外扩张的重要工具C.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D.罗马法中包含了人人平等的原则2.唐以前,市井成员主要是商贾、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及部分无业游民。
而到宋代,又出现了众多文化娱乐行业,饮食、旅店种类大增,众多文人也加人市井队伍中。
材料中唐宋时期市井成员构成的变化A.是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表现B.使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C.是市民文化迅速发展的结果D.是政府商业政策变化的反映3.宋朝时,监察机构御史台、谏院合称“台谏”。
台谏官敢于直言,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故有“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之说。
但宋高宗时,秦桧一党把持监察机构,制造了岳飞冤狱。
这说明A.皇权受到监察机构的严重威胁B.监察官员更易结朋党而祸乱朝纲C.专制影响监察实际效能的发挥D.宋朝分权造成监察机构效率低下4.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规定:“盐场井灶,另编排甲,所雇工人.随灶户填注……各处谋窑雇主.将佣工人等册报地方夜核。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说明清初实行严厉的重农抑商政策B.客观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C.反映了清政府注重规范手工业市场D.说明民营手工业己经超过官营手工业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孟子提倡“德治”“仁政”,墨子倡导“非攻”“尚贤”,庄子提出“无为而治”,韩非主张法、术、势三者相结合。
他们共同的着眼点在于A.创建全新思想体系B.顺应时代变革潮流C.争夺思想学术阵地D.谋划政治统治策略6.《十二铜表法》确认遗嘱继承为主、法定继承为辅的原则。
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高二年级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他们把颜料倒在画布上,然后用抹布将颜料擦去,最后出售他们的杰作——抹布。
”这段话描述的画家风格应该属于哪一美术流派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2.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
”这表明卢梭主张A.维持现有社会秩序是实现基本人权的前提B.努力构建社会新秩序是实现基本人权的保障C.社会秩序神圣不可侵犯D.社会秩序是人的基本权利而非义务3.禁止“良贱通婚”是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婚姻制度的最基本的要点,但是在宣统二年颁布的《现行刑律》中,在婚姻类删除了“良贱为婚姻”这一条。
以上材料说明了A.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近代婚姻制度逐渐开始变革B.婚姻风俗的变革在全国都得到了推行C.婚姻自主、平等的观念也影响到了清政府统治阶层D.近代婚姻仍然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影响4.维新变法期间,中国出现了强学会、保国会、时务学堂等一大批组织。
他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公开揭露和批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向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
从近代化角度上看,其反映了A.中国社会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B.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C.抵抗西方入侵的近代爱国主义内容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停滞不前5.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
三年有成。
”(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A.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B.儒学低下的社会地位C.儒者抱有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D.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6.“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高三年级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宋初曾设谏官出外任职,用以消弭藩镇。
宋真宗时期,设专门机构置谏官六员,规定三年内不得差出,并使之有专折言事的责任;仁宗时期将门下省的旧址改建成谏院;建炎三年下诏谏院不再隶属门下、中书两省而另立官署同与两省官在朝中相见议论政事。
北宋时期谏官和谏院的变化意味着A. 监察制度不断完善B. 官僚机构日益膨胀C. 君主专制走向没落 D.三省六部名存实亡2.1978 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利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
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
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
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D.森严的等级秩序道到破坏3.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之初,汉密尔顿着眼于世界大势,主张走以“工商立国”的道路,而杰斐逊则强调美国的独特性,致力发明和推广农业机具,力主走以“农业立国”的道路。
不同立国之道体现了A.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理念B.不同的现代化发展模式C.是否改变落后的经济观念D.是否阻碍工业化的进程4.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期,雅典公民大会讨论是否入侵西西里,尽管多数公民并不知道西西里的情况,公民大会还是作出了入侵西西里的灾难性的决定。
这说明雅典A.忽视公民的道德建设B.城邦危机逐渐加深C.集体决策具有盲目性D.公民执政能力较低5.1930年2月,中国发生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政治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扩大红军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迫切任务来抓。
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A.对中国革命的目标认识摸糊B.从时局出发做出了正确决策C.对革命形势的估计明显错误D.摒弃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6.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高达4200份。
“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这表明当时A.国民参政议政意识普遍提高B.民众政治地位普遍提高C.报刊与时俱进反映社会思潮D.辛亥革命群众基础广泛7.用朱笔圈阅奏章是皇帝的特权,也是控制内阁越权的利器,但是明代中后期后,这种“批红”特权却被官官把持,因此出现内阁掌管“票拟”之权,司礼监(宦官)掌管“批红”之权的现象。
材料发映了A.皇帝任人唯亲造成朝政混乱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C.宦官专权导致权力逐渐下移D.阁员与宦官共治朝政8.宋代大部分地区通行用铜钱,四川则使用铁钱,山西、陕西两地是以铜钱、铁钱并用,广东是兼用金银。
这表明宋代A.中央集权体制的削弱B.货币流通具有区域特色C.商品经济发展不平衡D.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9.魏晋时期,士人由两汉时对外在功名操守的追求转入对内在实体和人生真谛的追求,形成豪放不加掩饰的为人品格与思辨学风。
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传统价值体系趋向瓦解B.新政治势力开始崛起C.官吏选拔标准发生变化D.社会动荡与政治黑暗10.秦律规定,中央、郡、县的长官要负责向国家保举人才。
秦律还要求官吏“精洁正直,谨慎坚固,审悉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除害兴利,慈爱万姓”。
这表明A.官僚政治形成 B.选官重视品德 C.重视吏治建设 D.治国刑主德辅11.某历史学家回忆说,日寇投降不久,他从重庆飞上海前领取了薪俸,一下飞机就发现手中的法币(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突然成了硬通货;在重庆只能购买两根油条的法币,到了上海竟可以在上好的酒楼摆上两桌酒席。
其原因在于A.国民党大肆掠夺国统区人民B.上海经济的崩溃最为严重C.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D.国民政府失当的货币政策12.2012年6月召开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时任美国防长帕内塔首次提“亚太再平衡”战略,指出美国将在2020年前将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地区。
从本质上讲,“亚太再平衡”是()A.加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B.遏制中国发展C.破坏亚投行货币交换之策,重塑美元国际地位D.扶持中国周边国家13.19世纪中期,欧洲的技工学校和工人学院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课程;男生则学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等课程。
以下选项最符合作者观点的是()A.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 B.男女平等观念不占主流C.工业化加剧了性别歧视D.工业化强化了性别分工14.对下表解读合理的是()A.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B.外商投资加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C.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推动D.从增幅看中西部对外开放程度高15.据文献记续:“往者豪强大家,得甘山海之利,采铁石胜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
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
远去乡里,弃坟落,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
”因此,西汉统治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设置官员,强化私营产业的管理,规范布场B.盐铁官营,政府直接控制关键手工业的生产C.颁布法令,禁止人民离开土地,从事工商业D.征收重税,从私营工商业活动中掠夺利润16.英国学者罗德里克曾说:“全球化提出了这样一个难题:它增加了对国家提供社会保险的要求,同时也减少了国家有效地实现这一作用的能力。
”这反映出全球化下A. 政府干预经济的呼声日益减弱B. 社会福利建设面临严峻挑战C. 各国之间的经济依赖程度加深D. 全球化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17.1957年7月4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规定从1958年1月1日起,完全取消集体农庄庄员等个人义务向国家交售一切农产品的制度,改由国营和集体农庄合作社商业系统来购买集体农庄庄员等个人手中多的农产品。
由此可见A.苏联农业发展引入商品经济关系B.基本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C.苏联开始规划市场经济体制改革D.苏联农业改革重回到余粮收集制18.表1从现的变化反映了表l 西汉、西晋时期秦岭淮河以北、以南郡数统计表A.南北经济水平差距小 B.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C.西汉时的疆域比西晋小 D.经济中心实现了南移19.(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
这一形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B.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C.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D.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20.(北宋首创“钞盐法”,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部门“榷货务”购置通行证,然后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
这表明北宋时期()A.政府直接从事食盐产销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2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这个“胜利”指的是A.法家思想是新儒学的核心B.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22.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指出:“如果一个国家和一定时段内的科学成果数超过全世界科学成果数的25%,这个国家在此时段内可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以下是他对近代以来科学中心转移顺序的研究。
根据你的判断,表中数码代表的国家依次应为A.意大利、西班牙、英国 B.英国、德国、美国C.西班牙、德国、英国 D.意大利、英国、美国23.苏格拉底说:“我是一只牛虻……这个国家好比一匹硕大的骏马,可是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来。
”这表达了怎样的人生价值观A.人格独立,思想自由 B.民主意识,参政意愿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批判精神,社会责任24.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清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
’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
”此论旨在说明A.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 B.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C.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 D.改节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2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这表明,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中A.孔子的思想本意遭到肆意歪曲和篡改B.儒学思想的演变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C.儒学思想适应了不同时代社会的需要D.儒学体系在不断批判中得到发展完善26.某一画派在绘画时,把打字的信和数字弄到画里去,并把纸、标签、扑克牌、仿木纹、大理石花纹等杂七杂八的东西粘在画布上,表达他们否定一切、批判一切的态度。
这个画派是()A.浪漫主义画派B.现实主义画派C.印象画派D.现代主义画派27.“进化生物学的新颖而出乎意料的结果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观念。
”有人把进化生物学的观点归纳为下列几点:①没有固定不变的种类,只有无止境的改变②大自然是平和协调的③一种优秀的生物,是一个能在其他生物不适宜生存的地方存活的生命形式④适应性的变化取代了美德上述各点中正确的应该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8.“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项目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运的金银。
但渐渐地,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增长。
这些产品包括新的饮料、染料、香料和食物。
英国的贸易从1698至1775年的这一时期中,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至600%之间。
欧洲的总的贸易在增长。
”上述现象反映的是下列哪次“革命”的后果()A.价格革命 B.商业革命C.工业革命D.科技革命29.苏格拉底说:“普罗泰格拉当智者挣到的钱比一个像斐狄亚斯这样杰出的建筑师再加十个雕刻匠挣到的钱还要多。
修鞋匠和裁缝如果过了一个月还不能补好鞋子和衣服上的洞,甚至把它们弄得更破了,那么他很快就得饿死。
而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40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苏格拉底主要是批评智者学派()A.否定神旨B.忽视道德C.善于诡辩D.轻视教育30.有人把近代以来中国思想受外来思想影响的过程分为五个时期,其中一个时期是“西方文化主导时期”。
这个时期应该是A. 1840-1860年B. 1860-1894年C. 1895-1920年D. 1921一1927年二、简答题(40分)31.(12分)阅读下表,从“思想与社会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