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康复流程解读共139页
1_盆底治疗操作流程(2)

盆底治疗操作流程
●功能: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产后康复(如有)
●操作方法:
1.开机:
(B2\B4\B4Plus\B6)仪器背后船形开关→正面主机圆形开关→显示屏开关
(B2S\B4S)圆形开关
2.床头抬高60度,垫上臀垫,让患者脱掉一边裤腿躺下。
3.连接电极或电极片:
盆底:A、B两个通道,A接阴道电极和参考电极片,B接腹直肌方形电极片和参考电极片。
产康:视治疗方案所需通道,连接相应的电极片,贴于目标部位。
4.开始治疗
盆底:方案治疗→选择患者→自动生成方案→选择筛查评估报告和康复类型→开始治疗→调节电流强度(患者最大耐受,电流强度不超过60mA)产康:产后康复→选择患者→选择产康方案→开始治疗→调节电流强度(视方案调节)
5.治疗结束:取下阴道电极和电极片(产康仅有电极片),阴道电极用手套包好给患者带回家。
6.关机:桌面开始菜单→电源标志→关机→待主机前面圆形显示灯变暗(B2S\B4S)→关闭仪器背后船形开关(B2\B4\B4Plus\B6)。
●注意事项
1.按照步骤开关机,无特殊情况不要强行关机,尤其注意使用过程中避免异常断电。
2.不要经常插拔路由器电源,尤其在设备开机及使用过程中严禁插拔路由器。
3.通常情况下,阴道电极用肥皂或沐浴露清洗即可。
如需要消毒灭菌,可用季铵盐或氯已定类粘膜消毒剂消毒,环氧乙烷或低温等离子灭菌,勿用酒精或碘伏消毒。
产后盆底康复-医学演示课件.ppt

您只需在产后6-8周到医院进行产后42天常规复查, 并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就能清楚自已的盆底状况。
9
盆底康复是每位产妇的必修课程,目前产后盆底康复的最 佳时间为产后42天至产后3个月内,产后尽早进行盆底肌 肉康复,以防后患,改善女性生活质量。尤其是准备生二 胎的女性,再次妊娠会令子宫脱垂等症状加重,应在怀孕 前对自已的盆底功能做好评估,并进行盆底康复。
我院拥有法国PHENIX USB4 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多 台,它的适应症如下:
1、盆底肌肉松弛:产后42天妇女及已婚妇女; 2、各种尿失禁、大便失禁; 3、盆腔脏器轻、中度脱垂; 4、阴道松弛及痉挛; 5、性生活功能障碍;
6、盆底障碍性疾病手术后康复等。
11
设备名称:盆底功能诊断仪-PHENIX U8:
6
3、如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日后还可能出现子宫脱垂、 阴道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
7
但是很少女性知道自己有盆底功能障碍的问题, 大多数是因其它疾病就诊时被医生发现。随着年龄 的增长,身体机能的下降,相应的症状就越来越严 重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女性盆 底功能障碍已经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5种最常 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目前没有理想的慢性损伤的修 复办治,所以,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应以预防为主。 盆底康复可以帮助女性避免盆底重建手术、部分取 代药物治疗。您可能会问,怎样才知道自己有无这 方面的问题呢?
产后盆底康复 ——新妈妈的必修课
姓名:高月强 时间:2015.12.04
1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大家都沉淀在喜悦,在这欢喜的背后,您是否在默默的忍受着一些 难言之隐!
2
虚线:正常体位时,人体正常的生 理弯曲使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 重力轴指向骶骨 ;
产后盆底康复流程解读

产后盆底康复流程解读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产后盆底康复越来越受重视。
盆底肌肉是维持尿液和粪便憋涵功能的重要组织,它在怀孕和分娩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压力和拉伸,容易导致盆底功能的损伤。
产后进行盆底康复可以帮助恢复盆底肌肉的功能,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
下面是产后盆底康复的一般流程解读。
1.评估和检查:首先,产妇需要进行详细的盆底功能评估和检查。
医生会对盆底肌肉力量、张力和运动情况等进行评估,以确定康复的方向和计划。
2.教育和指导:产妇需要接受有关盆底康复的教育和指导。
这包括正确的排便和排尿姿势、如何正确使用盆底肌肉等。
产妇需要了解和学习如何保护和锻炼盆底肌肉。
3.盆底肌肉训练:盆底肌肉的训练是产后盆底康复的核心环节。
产妇需要进行定期的盆底肌肉收缩、放松和锻炼。
这可以通过盆底康复操、耻骨间距操等方式进行。
在初期,产妇可能需要有指导和监督,随着康复的进展,可以逐渐进行自主训练。
4.身体活动和锻炼:产妇需要根据康复的情况逐渐增加身体的活动和锻炼。
一开始可以进行些轻松的活动,如散步,然后逐步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产妇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和举重等活动,以免给盆底肌肉带来过大的压力。
5.手动疗法和物理疗法:对于盆底功能损伤严重的产妇,手动疗法和物理疗法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方式。
手动疗法主要是通过医生或康复师使用手指对盆底肌肉进行按摩和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和康复。
物理疗法可以包括电疗、热敷等方式,可以缓解盆底肌肉的疼痛和炎症。
6.定期复查和随访:产后盆底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产妇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
医生会通过评估和检查,了解康复的效果和进展,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和指导。
总结起来,产后盆底康复是一个综合性的康复过程,需要产妇配合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和指导进行。
通过综合性的康复措施,可以帮助产妇恢复盆底肌肉的功能,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
对于产后妈妈来说,及时进行盆底康复非常重要,可以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盆底康复ppt课件

盆底肌肉和神经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和调节, 共同维持盆底生理功能。
03
盆底功能障碍
Chapter
盆底肌肉松弛
总结词
盆底肌肉松弛是盆底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引起漏尿、便秘等问题。
详细描述
盆底肌肉是骨盆底部的肌肉群,它们协同作用以维持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当 盆底肌肉松弛时,会导致尿道括约肌松弛,从而引起漏尿、尿频等症状。此外, 盆底肌肉松弛还可能影响排便功能,导致便秘或大便失禁等问题。
随访
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 果的维持情况。
06
盆底康复案例分享
Chapter
案例一:产后尿失禁的康复
总结词
产后尿失禁是常见的盆底问题,通过物理治疗可以 有效康复。
详细描述
产后尿失禁是由于盆底肌肉和神经损伤引起的,导 致尿液不自主地流出。物理治疗师通过评估和制定 个性化方案,针对不同程度尿失禁的患者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电刺激、生物反馈、行为训练等。 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排尿功能。
盆底神经是指支配盆底肌肉和阴 部神经的神经网络。
盆底神经的组成
盆底神经包括骶丛、阴部神经等 。
盆底神经的功能
盆底神经主要功能是传递感觉和 运动信号,参与盆底肌肉的收缩
和松弛。
盆底生理功能
盆底肌肉的功能
盆底肌肉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支撑盆腔脏器、控制 排尿和排便、参与性交等。
盆底神经的功能
盆底神经主要功能是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参与盆底肌肉的收缩和 松弛,维持盆底平衡和稳定。
盆底神经损伤
要点一
总结词
盆底神经损伤可能导致疼痛、感觉异常和性功能障碍等问 题,影响生活质量。
盆底康复操作规范

一、盆底功能评估
2.评估方法 ③ 手检肌力检测: 一类纤维:用口令叫病人收缩阴道,以收缩持续时 间和连续完成次数来分级。
IC级:手指感觉不到肌肉收缩动作。 1级:能感觉到肌肉轻微收缩(蠕动),但不能持续。 2级:能明显感觉肌肉收缩,但仅能持续两秒。并能完成两次。 3级:肌肉收缩能使手指向上向前运动,持续时间可达到三秒。能完成三次。 4级:肌肉收缩有力,能抵抗手指的压力,持续时间可达四秒。能完成四次。 5级:肌肉收缩有力,能持续对抗手指压力达五秒或以上。完成五次以上。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女性盆底功能评估、 盆底康复流程及临床检查规范
目录
一、盆底功能评估及临床检查规范 二、盆底康复流程
一、盆底功能评估及临床 检查规范
一、盆底功能评估
1.筛查人群 产科:产后42天恶露干净 妇科:① 有PFD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如阴道松弛、 子宫脱垂、前后壁脱垂、尿失禁等) ② 围绝经期妇女 ③ 人流术后妇女 ④ 盆腔手术后3个月妇女
膀胱颈口僵硬的尿流量曲线:达到最大流量值的时间较长。
尿流率曲线
尿道变窄的尿流量曲线
尿流率曲线
膀胱活跃过度的不规则曲线,同时伴随腹 压或者膀胱突出造成的各种变化.
尿流率曲线
开始时,尿突然流出,并伴随尿道平滑肌的短暂收缩.
Déb. 25ml/Div.
尿流率曲线
间歇型的尿流量曲线,表示排尿纯粹由于 腹压而膀胱没有任何收缩力.
绝经前:每次20-30分钟 疗程15次 每周2次,共8周
绝经后:每次60分钟 疗程20次 每周2次,共20周
二、盆底康复技术
2.家庭康复器(阴道哑铃)
放入阴道内,利用康复器 的本身重量的下坠作用, 迫使阴道肌肉收缩,达到 会阴肌肉锻炼的目的。
盆底康复流程及具体实施方案

盆底康复流程及具体实施方案盆底康复是指针对盆底肌肉群的功能障碍或疾病进行的康复治疗,旨在恢复盆底肌肉的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从而改善盆底功能和减轻盆底相关疾病的症状。
盆底康复流程及具体实施方案是关于如何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详细介绍,下面将对盆底康复的流程和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盆底康复流程:1. 评估:首先,对患者进行盆底功能的评估,包括盆底肌肉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的测试,以及相关症状的询问和记录。
通过评估,确定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类型和程度,为后续康复治疗制定个性化方案提供依据。
2. 制定康复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包括康复治疗的内容、频率和持续时间等。
康复方案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生活方式等因素,以及患者对康复治疗的期望和需求。
3. 康复训练: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盆底肌肉训练、生活方式改善和行为疗法等。
盆底肌肉训练是康复治疗的核心内容,包括盆底肌肉收缩和放松训练、盆底肌肉的协调性训练等。
生活方式改善主要包括饮食调理、体重管理、排便习惯的调整等。
行为疗法包括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盆底使用习惯和行为模式。
4. 康复效果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效果的评估,包括盆底功能的再次测试和相关症状的询问和记录。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方案,确保康复治疗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盆底康复具体实施方案:1. 盆底肌肉训练:盆底肌肉训练是盆底康复治疗的核心内容,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盆底肌肉收缩训练:患者需要学会正确地收缩盆底肌肉,保持收缩一段时间后再放松。
可以通过生物反馈仪器辅助进行训练,帮助患者感知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放松。
- 盆底肌肉协调性训练:通过不同的动作和姿势进行盆底肌肉的协调性训练,帮助患者提高盆底肌肉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
2. 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方式改善是盆底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包括饮食调理、体重管理、排便习惯的调整等。
建议患者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保持正常的体重,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减少盆底肌肉的过度紧张和压力。
盆底康复ppt课件

器官下垂、尿失禁等症状。
02
盆底松弛的原因
多胎妊娠、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大等因素均可导致盆底松弛。此外,
年龄、遗传、肥胖、长期便秘等因素也可能影响盆底肌肉的弹性和功能
。
03
盆底松弛的评估与治疗
医生会通过相关检查评估盆底松弛的程度,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包括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等物理疗
盆底康复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盆底康复概述 • 盆底解剖与生理 • 盆底功能障碍 • 盆底康复治疗方法 • 盆底康复效果评估 • 盆底康复案例分享
01 盆底康系列物理疗 法和锻炼,帮助患者恢复盆底肌 肉功能,改善盆底相关症状,提 高生活质量的过程。
02 盆底解剖与生理
盆底肌肉的解剖结构
盆底肌肉是骨盆底部的一组肌肉 群,包括肛提肌、尾骨肌和耻骨
直肠肌等。
盆底肌肉群通过结缔组织、腱和 韧带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
盆底支撑系统。
盆底肌肉群的作用是支持和稳定 骨盆、膀胱和直肠等盆腔器官, 并参与排便、排尿和性功能等活
动。
盆底肌肉的功能
01
02
03
瑜伽与普拉提
总结词
瑜伽与普拉提是一种身心健康的锻炼方式,对于盆底康复也 有一定的辅助作用,通过特定的姿势和呼吸练习来达到锻炼 和内心的效果。
详细描述
瑜伽和普拉提的某些姿势和呼吸练习可以帮助强化盆底肌肉 、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柔韧性。对于产后恢复、改善盆底功 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需注意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瑜伽 和普拉提动作,避免过度用力或损伤。
02
盆底康复的主要目标是增强盆底 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改善肌肉的 协调性,减轻或消除与盆底功能 障碍相关的症状。
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课件

评估方法:采用盆底肌力评 估、盆底肌电图、超声检查 等方法
评估时间:产后42天至6个 月内
评估内容:包括盆底肌力、 盆底肌电图、阴道松弛度、
尿失禁、便秘等症状
评估频率:根据病情和治疗 效果,定期进行评估,一般
建议每周一次
Part Seven
技术进步:新的治疗技术和设备的出现,提高治疗效果
普及推广: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逐渐被更多人接受和认可
产后42天至6个月内是黄金期 产后6个月至1年内是理想期 产后1年至3年内是恢复期 产后3年以上子宫增大:随着胎儿的生长,子宫逐渐增大,对盆底产生压力
激素变化: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导致盆底肌肉松弛
体重增加:孕期体重增加,对盆底产生额外的压力 分娩过程: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和韧带受到拉伸和撕裂,可能导致损 伤
专业培训: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治疗水平 跨学科合作: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营养学等合作,提供更全面的治疗 方案
非手术治疗方法 的研究:如物理 治疗、生物反馈 治疗等
手术治疗方法的 研究:如盆底重 建手术、阴道紧 缩手术等
产后盆底功能康 复治疗的效果评 估:如生活质量、 性生活质量等
产后盆底功能康 复治疗的预防措 施:如孕期保健、 产后康复训练等
,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Part One
Part Two
预防和治疗盆底功 能障碍性疾病
提高生活质量,改 善产后生活质量
促进产后身体恢复 ,提高身体机能
预防产后并发症, 如尿失禁、子宫脱 垂等
凯格尔运动: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增强盆底肌肉力量 生物反馈疗法:通过仪器反馈,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盆底肌肉 电刺激疗法:通过电刺激,促进盆底肌肉收缩和恢复 磁刺激疗法:通过磁刺激,促进盆底肌肉收缩和恢复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