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方案第六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第11课时人体内物质的(2)心
(徐州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方案第六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第13课时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考点五 人体的激素调节
知 识
1. 人 体 主 要 的 内 分 泌 腺 : ① 垂体 ② 甲状腺 ③ 胸 腺 、 ④ 肾 上 腺 、
聚 焦
⑤ 胰岛 、⑥性腺。
热 点 实 验 梳 理
高
频
考
向
探
图13-7
究
考 点
2.激素的调节作用
知
(1)甲状腺分泌 甲状腺 激素, 碘 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若体
识
实
验
梳
理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考 点
【规律点拨】应激性与反射
知
①区别:应激性是动植物对刺激所发生的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如
识
聚
茎的向光性、蛾的趋光性、草履虫的趋利避害等都属于 应激性 ;反射是动
焦
物(或人)通过 神经系统 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
热 点
应。
实 验
②联系:反射必须要有 神经系统 参与,而应激性不一定要有神经系统
梳 理
参与;有神经系统的动物的应激性就是反射,反射是应激性中高级的反应方
式。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考 点
3.人类除了有与动物相同的条件反射以外,由于大脑皮质具有 语言中枢 ,
知
能建立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复杂的条件反射,这是人类 特有 的,是人类
识
聚
和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
焦
热 点 实 验 梳 理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焦
的特点,而激素调节具有反应慢、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
热
影响的。
点
实
③胰腺的外分泌部能分泌消化液——胰液,属于外分泌腺;内分泌部——胰
(连云港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方案第六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第12课时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

探
究
本单位是肾单位。输尿管是输 送尿液的管道,把尿液运送到膀 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
的作用只是排出尿液,而形成尿
液的器官是肾脏。
考 点
【方法归纳】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
知
管。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识
聚
焦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考 点
探究三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考 向
系统排出。
探
究
考 点
探究二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知 识
例3[2018·滁州]观察肾的纵剖面,可见其构成 [答案] D
聚 焦
包括 ( )
[解析] 肾脏由肾皮质、肾髓质
A.肾皮质、肾髓质、输尿管
高
频
B.肾皮质、肾盂、输尿管
考
向
C.肾髓质、肾盂、输尿管
探
究
D.肾皮质、肾髓质、肾盂
和肾盂三部分构成,皮质位于表 皮,里面是髓质。
病因
聚
焦
尿液中
肾小管
肾小管病变,重吸收作用减弱,不能将葡萄
高 频
糖尿 有 葡萄糖
或 胰岛
糖全部重吸收。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过少,血 糖含量过高,超过人体肾糖阈也会出现糖尿
考
向
探
究
考 点
3.尿的排出:肾脏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到达膀胱暂时贮存。当膀
知
胱内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尿道口周围环形平滑肌舒张,出口开放,尿液从膀胱
焦
②排泄是指人体排出细胞代谢废物,如多余的水、无机盐、尿素等,所以排便不
高 频
属于排泄,而是排遗。
考
向
探
中考生物复习课件:八年级上册 第6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第1课时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图l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 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 骤和现象,回答下 (1)、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 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 ,这样做 的目的是 。 (2)、通常情况下,使用 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 液的流动情况。 (3)、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你认为 [1]是 血管,判断主要依据是____ [2]是 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3]是 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3.右图是在显微境下看到的人血涂片的情况, 分析回答: 红 细胞,其主要功能 (1)图中3所示的细胞为_____ 氧气 是运输________ 。 (2)图中1所示的细胞体积最大,且与3所示细胞 细胞核 ,故该细胞是_____ 白 相比细胞中有_______ 细胞。 (3)小明的手被轻度划伤出血, 但伤口处血液很快凝固止血, 1 血小板 起作用的是图中[ 2 ]_______。 2
三、比较血液各成分的特点
成分 血浆 红 细 胞 血 细 胞 特点 功能
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数量多,两面凹陷 的圆饼状,无核
运载血细胞,运输 养料、废物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 氧化碳
白 细 胞 血 小 板
吞噬病菌,保护和防 细胞较大,有细胞核 御 形状不规则,无核 止血、凝血
2.取5毫升新鲜血液,立即注入盛有5%柠檬酸钠溶液 的量筒中,轻轻振荡量筒,静置数小时后,出现如图 所示现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图中所示现象回答: 分层 (1)量筒中出现了____________ 现象。 (2)量筒中1、2、3三层的物质 血浆 、________________ 白细胞和血小板 依次是_____ 、 红细胞 ____________ ,2、3层的细胞总 称为__________ 血细胞 。 (3)本实验证实了血液的成分包括 血浆 和____________ 血细胞 ________ 两部分。 (4)量筒里放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 防止血液凝固 _______________
(连云港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方案第六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第11课时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热 点
的微细血管为毛细血管。图中的①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
实
验
梳
理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图11-4
考 点
【方法归纳】在此实验中,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判断依据
知
①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
识
聚
②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
焦
③连接最小动脉和静脉的血管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中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左心室 , 左心室 的壁较厚,①②③④⑦分别是 主动脉 、 肺动脉 、
高
频
肺静脉 、 上腔静脉 、 下腔静脉 ,⑤⑥表示心脏内的瓣膜,分别是动脉
考
向
瓣和 房室瓣 。
探
究
考 点
4.心脏的功能
知
心脏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把血液 输送到全身各部 。
识
聚
焦
热 点 实 验 梳 理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考 点
[规律点拨]
热 点
(脉血),其他器官动(脉血)变静(脉血)。
实 验
③心脏四个腔的血管和血液成分是“房连静,室连动,左侧鲜红右暗红”。
梳
理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考 点
|实验梳理| 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知 识
1.实验器材
聚 焦
尾鳍色素少薄而透明的活小鱼、清水、纱布、培养皿、滴管、显微镜。
热 点 实 验 梳 理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氧气和养料,又不断地运走 二氧化碳 等废物。
热
点
实
验
梳
理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图11-2
考 点
徐州专版2024中考生物复习方案第六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课时训练15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题

课时训练(十五) 生态系统的稳定(限时:30分钟)|课堂检测反馈|1.走进森林公园,你会感到空气特殊清爽和潮湿。
从生物学角度看,空气清爽潮湿主要是由于(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C.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D.动物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蒸腾作用2.[2024·盐城]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描写了雨后的柳树。
那么柳树汲取的雨水主要用于( )A.蒸腾作用B.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D.构成细胞3.[2024·新疆]在燥热的环境中,树荫下比较凉快,缘由之一是由于树木( )A.进行呼吸作用的原因B.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造成的C.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D.大量汲取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果4.[2024·张家界]2024年5月,我国“月宫365”试验圆满结束,“月宫一号”是一个由人、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相比,“月宫一号”稳定性较差。
缘由是( )A.生物种类少,养分结构困难B.生物种类多,养分结构简洁C.生物种类少,养分结构简洁D.生物种类多,养分结构困难5.[2024·烟台]生物社团拍摄的生态系统照片中,自我调整实力最强的是( )A B C D图K15-16.[2024·宁波]将两株生长状况相像的簇新绿萝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同时用透亮塑料袋密封,如图K15-2所示。
马上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其他条件相同且相宜,都放置4小时。
图K15-2(1)试验后发觉,两塑料袋内壁都有小水珠,装置内液面都下降。
这主要是植物的作用引起的。
(2)试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发觉氧气含量较高的是(填“甲”或“乙”)装置。
(3)与试验前相比,乙装置中绿萝的有机物总量会(填“增加”“削减”或“不变”)。
7.[2024·成都]当生态系统发生肯定的改变或受到外来因素干扰时,它可以通过生态系统的实力克服系统内部的改变和外来因素的影响,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徐州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6图表专题试题

专题提升(六)图表专题题中往往会把一些要研究的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过程、生物学实验的过程中获得的数据和结果,利用图、表、线进行的一种概括化的表述,我们称为生物学模型。
以考查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记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绘图能力等。
现归纳常见的坐标曲线图、定性定量表、结构模式图、过程示意图四种典型类型。
(1)正确识别教材图形、图表。
(2)正确理解图形中的各部分功能和生物学含义。
(3)学会从图形和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生物学信息,并加以处理、分析,找出它们与生物学及某些原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图文转换。
类型一曲线图、柱形图【题型点悟】坐标曲线图题是将坐标曲线赋予生物学含义,考查学生的理解、推理、信息转换、分析及综合运用的能力,内容涵盖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
该类型题有单曲线、双曲线等几种。
(1)认识图:关键是识轴、明点、析线。
①识轴:即明确坐标图中横、纵轴的含义,找出横、纵轴的关系,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的知识点。
②明点:即明确曲线中的特殊点(顶点、始终点、转折点、交叉点)所表述的生物学意义。
③析线:即分析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揭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含义。
(2)分析图:通过联想与图像有关的概念、规律、原理等,寻找图像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由此分析出图中曲线变化趋势的原因以及它们要揭示的问题。
(3)运用图:将图像解析为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等,运用图中曲线特征、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用恰当、规范的生物学语言描述图像的含义或判断所给描述的正确性。
【解题要点】1.“三看”(识线):一看坐标明确变量,二看曲线特殊点,三看曲线走势。
2.“二找”(析线):一找关键点的意义,二找曲线走势的意义。
3.“一联”(说线):联系题目设问,利用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如图ZT6-1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的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图ZT6-1A. 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B. 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C. 当光照强度大于n1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D. 当光照强度大于n2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 ] A[ 解析 ] 在ac段,叶片吸收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说明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增强;b点表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植物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一直进行呼吸作用,在光线较弱时,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少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因此出现图示中ab段的情况;cd段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没有变化,表明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在一定强度,并不是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中考生物复习方案 第六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第15课时 生态系统的稳定0

考点二 绿色植物(lǜsè zhíwù)与生物圈中碳-氧平
衡1.概念:自然界中,碳以
二氧的化形碳式不断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shēnɡ wù qún luò)中
循环着。生物的呼吸作用、燃料的燃烧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进入空气。
绿色植物能够进行
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变成储藏能量的有机物,释
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蒸腾作 用可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
分的90%以上,植物吸收的水分小部分用于 生命活动,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
中。
第十八页,共二十九页。
例2 下列关于植物叶片各部分结构(如图15-8所示)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①属于输导组织,具有运输(yùnshū)作用 B.②④属于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C.③属于薄壁组织,能进行光合作用 D.⑤为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第十四页,共二十九页。
2.实验示意图示
图15-6
3.实验现象
乙瓶内的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为
色;甲瓶和丙瓶内的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为
色。
蓝
4.实验结论:绿叶在光下吸收(xīshōu)环境中的二氧化碳。
黄
第十五页,共二十九页。
|实验梳理4| 探究光合作用(guānghé-zuòyòng)过程中释放氧气
1.实验过程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九页。
图15-10
例5 [2018·淮安]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其之间的关系,设计
了如图15-10实验装置,并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2)关于实验中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中考生物复习方案 第六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第14课时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0

[答案] B [解析]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
骨骼肌三部分构成。关节是骨连
结的主要形式,骨与骨之间通过 关节等方式(fāngshì)相连形 成骨骼,支撑身体并支持运动。
第十八页,共二十一页。
探究二 动物(dòngwù)的行为
肱二头肌 肌群舒张,而肱三头肌肌群
。收缩
图14-4
第八页,共二十一页。
【思维警示】 ①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
支配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 ②骨骼肌绕过关节,连结在不同的骨上。运动中,骨起到杠杆的作用,骨骼肌提供动力,关节起到
支点的作用。 ③提重物(zhònɡ wù)上楼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收缩;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舒张。
行为、 争斗
防御 行为、
繁殖行为和
社行群为。 (mì shí)
(2)从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行为、
形成 决定因素
意义
先天性 行为 生来就有
由体内 遗传物质 决定 有利于适应环境
后天性 行为 由生活经验和 学习 而获得 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 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3.意义(yìyì)
[规律点拨]
有助于动物的生பைடு நூலகம்和繁殖。 ①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区别是行为的双方是否为同
种动物(dòngwù)。
②先天性行为一般是简单的行为,目的性较差;而学习行为
较为复杂,目的性强。
③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强,占全部行为的比例也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心脏与血液循环
考 点
考点一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知
识
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心脏
热
的形状像桃子,大小和本人的拳头差不多。
点
2.心脏的结构
实
验
(1) 图 示 中 , A 、 B 、 C 、 D 分 别
梳
理
是 右心房 、 左心房 、 右心室 、 左心室 , 左心室 的
热 点 实 验 梳 理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考 点
2.实验方案
知 识
(1)湿纱布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纱
聚 焦
布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小鱼正常呼吸(如图11-3)。
热热
(2)通常情况下,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如图11-4
点点
所示。
实实
验验
梳梳
理理
高
频
考
向
图11-3
图11-4
探
究
壁厚。因此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心肌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考 点
考点二 血液循环
知 识
1.血液循环包括 体 循环和 肺 循环两条途径,二者同时进行,在
聚
焦
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地输送氧气和
热
养料,又不断地运走 二氧化碳 等废物。
点
实
验
梳 理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热
点 B.当血液流经①后,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实
验 C.右心房是肺循环的起点
梳
理 D.体循环是指血液流经“左心室→②→右心房”
高
的过程
频
考
向
探
究
图11-6
考 点
[答案] D
知 [解析] 心房与静脉相连,心室与动脉相连;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
识
聚 流经①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
向
探
联系
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承担物质运输的功能
究
考 点
【规律点拨】
知 ①动脉血管不一定流动脉血液。静脉血管不一定流静脉血,血管的分类是按
识
聚 照血液的流动方向分类的。血液的种类是按照含氧的高低及血液颜色来分类。
焦
②血液成分变化歌:流过心脏不改变,各器官处要交换。流过肺部静(脉血)变
热 点
梳 理
据是 血液由动脉流向毛细血管,再流向静脉,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单行通过。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图11-7
考
点 [解析] (1)在实验中用湿棉花包住鱼头部的目的是保持鱼鳃的湿润,维持鱼呼吸
知
识 的进行。(2)血液由动脉流向毛细血管,再流向静脉,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单行通
聚
焦 过。由此可知,题图中的①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
图11-5
考
点
[答案] C
知
识 [解析] ③是左心室,其肌肉壁最发达,④是右心室,⑤是右心房,二者之间有瓣膜,
聚
焦 ⑤中的血液流向④,④内血液不能倒流入⑤;①主动脉是将血液运往全身去的血
热
管;②是肺动脉,流静脉血。
点
实 【方法归纳】判断心脏左右的方法:
验
梳 ①心脏四腔中,左心室壁心肌最发达,因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手捏心脏壁,
考 点
2.体循环和肺循环
知
(1)体循环: 左心室 → 主动脉 →全
识
聚
身毛细血管网→ 上、下腔静脉 →右
焦
心房。血液由 动脉 血转变为
热 点
静脉 血。
实 验
(2)肺循环: 右心室 → 肺动脉→肺
梳 理
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 → 左心房 。
血液由 静脉 血转变为 动脉 血。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图11-2
高
壁较厚,①、②、③、④、⑦分别
图11-1
频 考
是 主动脉 、 肺动脉 、 肺静脉 、上腔静脉、下腔静脉 ,
心脏结构示意图
向 探
⑤、⑥表示心脏内的瓣膜,分别是动脉瓣和 房室瓣 。
究
考 点
(2)心脏结构特点:上下相通,左右不通,即同侧的心房和心室是 相通 的,
知
左右心室、左右心房间不相通。
识
聚
(3)心房连静脉:左心房→ 肺静 脉,右心房→ 上、下腔 静脉。
考 点
3.实验结果
知 识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小鱼尾鳍内的一部分血管的分支情况和血流情况,如图
聚 焦
11-4所示。
(2)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的为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为静脉,红细胞单行通
热热
点点
过的微细血管为毛细血管。图中的①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
实实
验验
梳梳
理理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考 点
探究一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知 识
例1 [2019·遂宁] 如图11-5是哺乳动物心脏内部结构
聚 焦
及与其相连的血管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③是右心室,其肌肉壁最发达
热
点 B.④收缩时部分血液可流到⑤中
实
验 C.图中①是将血液运往全身去的血管
梳
理 D.②是肺静脉,流动脉血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焦
(4)心室连动脉:左心室→ 主动 脉,右心室→ 肺动 脉,左心房、左心
热 点
室里流的是 动脉 血,右心房、右心室里流的是 静脉 血。
实 验
3.心脏的功能
梳 理
心脏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把血液 输送到全身各部 。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考 点
【规律点拨】
知
①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防止血液倒流)。动
考
氧化碳等废物。
向
探
究
考 点
探究三 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知 识
例3 依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回答:
聚 焦
(1)在实验中用湿纱布包住鱼头部的目的是保持鱼 鳃 的湿润,维持鱼
呼吸 的进行。
热
点 (2)图11-7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的一部分血管的分支情况和血流
实 验
情况图,由此可知,①是 动脉 ;③是 静脉 ;②是 毛细血管,判断的依
理
最厚的是左心室壁。
高
频 ②可以根据心脏结构图中心尖的方向判断,心尖所指方向是心脏的左面。
考
向 ③心脏的正面解剖图中心脏的左右和图的左右面相反。
探
究
考 点
探究二 血液循环
知 识
例2 [2019·广西] 如图11-6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
聚 焦
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心房与动脉相连,心室与静脉相连
动(脉血),其他器官动(脉血)变静(脉血)。
实 验
③心脏四个腔的血管和血液成分是“房连静,室连动,左侧鲜红右暗红”。
梳
理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考 点
实验梳理 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知
识
1.实验器材
聚
焦
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清水、纱布、培养皿、滴管、显微镜。
热热 点点 实实 验验 梳梳 理理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焦
脉血;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
热 点
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实 验
的循环。
梳
理
【方法归纳】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
高 频
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地运来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
识
聚
脉瓣不位于动脉血管中,而是位于心脏中。
焦
②心脏四个腔室壁的厚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
热 点
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心室
实 验
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
梳 理
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
考 点
3.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区别和联系
知
识
循环途径
体循环
聚
焦
起点
左 心室
肺循环 右 心室
热
终点
右 心房
点
左 心房
实 验
血液变化
动脉 血→ 静脉 血
静脉 血→ 动脉 血
梳
理
功能
为组织细胞运来氧气和养料,把 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补充氧
高
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
气,排出二氧化碳
频 考
相同点 室→ 动 →毛→ 静 →房。起点都是 心室 ,终点都是 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