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年级第一次会考测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合集下载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6.考试时间:150分钟;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100分,共3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2个小题,共48分)1.史学家说:“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面上看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它却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

”材料主要表明A.儒学与政权实现了结合B.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C.儒学的政治色彩渐浓D.儒学便于巩固封建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儒学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

……但实际上他却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说明儒学承了皇权实现政治专制和文化专制的工具,其政治色彩逐渐浓厚,故C符合题意;材料主旨不是儒学与政权实现了结合,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不是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不是儒学便于巩固封建统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陆九渊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无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功夫。

这表明陆九渊A.主张亲身探究万物之理B.持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承认万物是客观存在的D.反对过多地研读诗书【答案】B【解析】【详解】陆九渊是心学代表人物,强调发明本心,而不是向外探求天理,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朱熹思想,故A不符合题意;C项是唯物主义观点,C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不是反对多读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000余人。

【名师辅导材料】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

【名师辅导材料】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

哈三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孔子认为,只有在道德高尚的人的英明领导下,中国才有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希望。

”孔子认为人性道德的至高境界是达到A.仁B.礼C.孝D.忠2.战国时期,某位思想家提出,人生下来就有物质欲望。

物质欲望得不到满足,就有争夺。

争夺使社会秩序紊乱,这就产生了维持社会秩序的礼。

该思想家是A.孟子B.荀子C.韩非子D.庄子3.春秋时期,有学派主张不用进步的器具,不用舟车,没有战争,结绳记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该学派是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4.孟子主张“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保障;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

孟子上述主张的核心是A.为政以德B.人性本善C.推行“仁政”D.克己复礼5.“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则事异。

”这段话反映了A.孟子“仁政”学说B.韩非子的变法革新C.墨子“兼爱”思想D.庄子“齐物”观点6.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先王之道”,根本无力解决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连绵不断的现实问题,其“三代”说教被普遍认为“迂阔而不懂世事”。

该学者在此强调的是,先秦儒学A.不合时宜 B.礼法并用 C.厚古薄今 D.源远流长7.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

但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

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A.是因为儒家思想不利于巩固统治B.是出于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C.是出于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D.是出于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8.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下列选项中体现的思想与这一主张属于同一派别的是:A.与朋友交,言而有信B.法不阿贵,绳不绕曲C.人不畏威,则大威至矣D.俭节则昌,淫佚则亡9. 《韩非子》载:“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富也。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20世纪初,电报的广泛运用使上海各大报刊在追求新闻“速而确”方面难分伯仲,尤其对重大事件的报道,细枝末节虽有不同而整体脉络相差无几。

这说明通讯事业的进步A.推动了近代科技发展B.消除了报刊行业竞争C.提升了新闻基本效能D.制约了新闻报道深度参考答案:C【详解】由于电报,新闻行业的消息比较快,而且相对比较准确,说明电报通讯工具促进和提升了新闻的基本功能,C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出现代科技的发展,电报的出现本身就是近代科技进步的表现,A选项排除。

材料看不出新闻行业的竞争被消除了,B 选项排除。

材料并没有说新闻报道的深度被制约,D选项排除。

2.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至战国后期思想界又出现统一的趋势,即“百家争鸣,一家胜出”。

胜出的一家是()A.道家B.法家C.墨家D.儒家参考答案:B3. 乾隆年间某《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

”该《竹枝词》描写的情景可能出现在A.天津 B.上海 C.北京 D.广州参考答案:D4. 元代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布衣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

”该作品反映出当时A.农业采用集体耕作方式B.绝大多数土地属国家所有C.手工产品主要供应市场D.农民生产生活的自给自足参考答案:D农业耕作特点。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及与教材知识联系的能力。

题干材料描述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自给自足的闲适的生活状态。

所以D正确;A集体耕作没体现;B土地应归农民个人私有;C产品主要供自己家庭消费。

5.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

四川省2019年高中会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四川省2019年高中会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四川省2019年高中会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每小题2分,共48分。

1.战国时期,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A.墨子B.荀子C.孟子D.韩非子2.图1反映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层层分封,权位世袭B.中央集权,皇权至上C.权分三省,制约平衡D.重文轻武,削弱相权3.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

至此,距离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已经过去了()A.176年B.177年C.226年D.227年4.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蔡伦排名第四。

蔡伦排名靠前,是因为他()A.发明了指南针B.改进了造纸术C.发明了火药D.改进了印刷术5.英国人加文·孟席斯在2002年出版了《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

书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中国探险家早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

这里的“探险家”是指()A B C D6.清朝前期,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对西藏地区和西北边疆的管辖。

下列相关史实叙述正确的是()A.顺治帝册封五世班禅B.康熙帝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C.雍正帝设置了驻藏大臣D.乾隆帝打败了漠西蒙古噶尔丹的进攻7.“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

”“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

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历史叙述包括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和主观评述。

下列属于客观描述的是()A.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戊戌变法中光绪帝颁布了《定国是诏》C.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新文化运动促进了知识青年的觉醒9.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后,绘制了一幅以慈禧太后为主角的漫画(图2)。

该漫画的寓意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清政府完全成为了“洋人的朝廷”D.清政府坚定支持义和团反帝斗争10.某班开展“看口号猜历史事件”的竞猜活动。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1.东周时期(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被称为社会制度嬗变、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共同的文化圈、经济圈形成期。

下列史实与这一观点相关的是A.中国疆域版图的最终确定期B.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巅峰期C.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基本形成期D.中央集权国家模式的完善时期2.老子是我国春秋晚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下列言论反映了他思想主张的有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剩,盗贼无有。

”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③“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④“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3.“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4.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务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

”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A.有教无类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存天理,灭人欲D.经世致用5.《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

”……“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

”……“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

”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6.右图展现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A.道家、法家 B.法家、墨家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7.韩非曾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2019年福建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9年福建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9年福建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70分钟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观察下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对内阁的认识,明代人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另一种观点认为“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冲击B.阁臣拥有“批红”权力C.阁臣职权因时因人而变D.明太祖以内阁取代宰相3.“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

”这是英国人在《南京条约》中把上述地区作为通商口岸的理由。

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①向中国倾销鸦片②掠夺中国原料③打开中国市场④向中国输出资本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④4.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其爆发的导火线是A.“二十一条”的签订 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八国联侵华战争5.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这一道路始于A.中共一大的召开 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南昌起义的爆发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6.一位北洋舰队外籍军官在回忆黄海海战时说:“提督的腿在海战中严重摔伤了。

但是他拒绝进入舱内,而是坐在甲板上看着他的水兵作战。

”这位“提督”是A.邓世昌 B.丁汝昌 C.林永升 D.叶祖珪7.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是A.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D.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8.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与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重要共识,通称“九二共识”。

它的核心内容是A.和平统一 B.海峡两岸共同发展经济C.一国两制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9.在雅典,所谓的“公民”,即“一个公民是一个兵士、一个法官,并且还是政府会议中的一分子:他所有的公共职务要亲自去做,不能用代表,必须亲自发言与投票”。

2019-2020年高二年级第一次会考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年级第一次会考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年级第一次会考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东到今山东省。

”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指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C.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管理3.从秦汉到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 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C.地方机构权力的加强 D.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弥合4.我国古代人才选拔的标准从注重门第出身向注重真才实学的转变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实现这一转变的标志是A.察举制度的实行 B.九品中正制的创立C.科举制度的创立 D.八股取士制度的创立5.“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其中罗马的“伟大”是指A.议会制度B.专制制度C.法律制度D.邦联制度6.古代雅典政治中,能够体现直接民主特点的是A.五百人议事会 B.公民大会C.十将军委员会D.执政官制度7.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是在()A.梭伦执政时期B.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D.亚历山大统治时期8.(2011年江苏会考28题)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构就是议会。

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A.英国“光荣革命”开创了议会制。

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检测(一)历史(选修)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商人在攻灭了夏之后“因于夏礼”,继承了华夏文化并且将其发展壮大;起源于白狄的周在取代商以后,自称夏人之后,是中原文化正统,将自己族群与四周“蛮夷戎狄”区分开来。

这种做法旨在()A. 构建起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B. 确立起民族融合的观念C. 形成华夏同源的文化心理认同D. 加强宗族文化传承意识2.《仪礼•丧服传》指出:“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称(祭祀)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祭祀)诸侯,此自卑别于尊也。

若公子之子有封为国君者,则世世祖是人也,不祖公子,此自尊别于卑也。

”这反映的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禅让制D. 郡县制3.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

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

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这反映出()A. 诸侯兼并战争的破坏性B. 战国时期时局的混乱性C. 建立专制集权的必要性D. 秦统一全国具有可能性4.先秦时期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的说法,到秦始皇时期,“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其祭祀的对象。

”这实质上表明()A. 周朝礼乐制度遭到破坏B. 秦朝继承了古代的祭祀制度C. 秦始皇不遵循古代礼制D. 秦朝大一统君主专制的形成5.“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的列国纷争、一个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

以下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是()A. 皇帝制度B. 世袭制度C. 大一统制度D. 郡县制度6.秦统一六国后对官吏实行严格的上计制度,即下级官员须定期把自己所辖范围的户籍、钱谷、刑狱狱状等汇编成册,呈送上级,报告治理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二年级第一次会考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东到今山东省。

”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
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指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C.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管理
3.从秦汉到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
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 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C.地方机构权力的加强 D.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弥合
4.我国古代人才选拔的标准从注重门第出身向注重真才实学的转变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实现这一转变的标志是
A.察举制度的实行 B.九品中正制的创立
C.科举制度的创立 D.八股取士制度的创立
5.“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其中罗马的“伟大”是指
A.议会制度
B.专制制度
C.法律制度
D.邦联制度
6.古代雅典政治中,能够体现直接民主特点的是
A.五百人议事会 B.公民大会
C.十将军委员会D.执政官制度
7.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是在()
A.梭伦执政时期
B.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D.亚历山大统治时期
8.(2011年江苏会考28题)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构就是议会。

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开创了议会制
B.法国总统任命内阁需经众议院同意
C.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议会负责
D.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的立法权
9.近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都通过各种方式确立了各自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下列法律文献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是
①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②美国1787年宪法
③法国1875年宪法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A.①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 2008年又是美国总统大选年,共和党的麦凯恩和民主党的奥巴马、希拉里呼声最高,他们中的一位有望成为新一届总统。

当选者任职期间
A.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权
B.主持国会工作
C.行使最高司法权
D.掌握最高行政权
11.近代列强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2.(2010年6月福建会考3题)中国近代史上,国门洞开。

福州、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13.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在当时社会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主要是因为
A.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B.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C.稳定社会秩序 D.根本上提高了百姓的素质
14宋代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是
A.“心性论”
B.“仁”的学说
C.心即理性
D.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宰万物
15.下列属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共同思想的是
A.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反对重农抑商
D.主张“经世致用”
16.2002年来自海内外100多位专家学者聚集于湖北省麻城市纪念一位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揭露道学虚伪的思想家并展开其思想研讨会,该思想家是
A.黄宗羲
B.王夫之
C.李贽
D.顾炎武
17.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
B. 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
C.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
D. 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18.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A.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B.施耐庵的《水浒传》
C.吴承恩的《西游记》、 D.曹雪芹和高鹗的《红楼梦》
19.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伽利略——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B.牛顿——其经典力学标志着现代科学的形成
C.爱因斯坦——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D.普朗克——量子论诞生,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20.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
A.民主、自由
B.民族、民生
C.民族、民权
D.民主、科学
考场号:□□座位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二、非选择题(21题10分,22题16分,23题14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孟德斯鸠指出,好的国家制度必须“三权分立”,即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1)材料一是哪个国家政体的反映(2分)?政体的名称是什么(2分)?总统内阁、参众两院、最高法院各自拥有什么权力(3分)?
(2)对比材料一、二,指出它们在国家权力分配上的主张是否一致(1分)?对材料二提到的主张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22.在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在总结20世纪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历程时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有关问题:
请回答:
(1))他们怎样相继地站在时代的前列,引导着人民奔腾前进?(6分)
(2)请列出三位历史伟人在探索民族独立与富强道路的实践中分别形成了哪些成熟的理论或思想(3分)?
(3)三位伟人的革命或建设理论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存在较多的相似点。

请扼要归纳其共性之处(至少两条,4分)。

这些共同的观点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怎样的启示(3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小题,共14分)
23.“家有芳邻满园春”这是中国的一句名言。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然而,在近代历史上,日本屡次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伤害。

即使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并非一帆风顺。

试简述近代历史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并谈谈你对当前中日关系的看法。

琼州学院附中2015年春季高二年级第一次会考测试
历史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1.(1)美国 (2分) 共和制(或民主共和、或联邦共和制或总统共和制) (2分) 总统内阁:行政权 (1分)参众两院:立法权 (1分) 最高法院:司法权(1分)(如按图中箭头所示内容回答也可给满分)
(2)一致(或答是) (1分) 三权分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有助于维系国家的统一 (2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或其它言之有理答案也可得满分)
22(1))在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潮的到来。

(2分)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分)在邓小平理论的
指导下,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实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2分) (2)理论或思想:分别是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3分)
(3)共性: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都主张与中国国情和革命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其各自的思想都是经历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答出两点即可,其它要点只要言之有理也可。

(4分)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借鉴他国的经验与理论,但必须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

(3分)
23.(1)1894年中日之间发生过了甲午战争,日本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了《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1915年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3)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

(4)1935年,发动“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成其殖民地。

(5)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

(共10分)
(2)日本面对侵略历史缺少彻底反省,没有完成心灵的救赎。

日本否认发动侵略战争历史真象,伤害中国人民感情,必须付出代价,这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中日关系的现在和未来负责。

(共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