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_图.ppt
第四单元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返回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思考: 思考:为什么说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 化的主要动力? 化的主要动力? 提示】 【思考·提示】 思考 提示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2)随着周边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和职工收入水 随着周边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和职工收入水 平的较大提高, 平的较大提高,流入珠江三角洲的外来劳动力 增长率有所回落。 增长率有所回落。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返回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例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返回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下降 上升 主导 (2)工业体系不断完善:以______为主,重化 工业体系不断完善: 轻工业为主 为主, 工业体系不断完善 工业较为发达,第三产业也很发达。 工业较为发达,第三产业也很发达。 (3)经济地位不断提高:以____为导向,大力 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外贸为导向, 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为导向 发展______经济 经济发展逐渐与________ 经济, 发展 外向型经济,经济发展逐渐与 国际市场 接轨,是我国极为重要的经济区。 接轨,是我国极为重要的经济区。
第3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三角为例

《春天的故事》、慈祥的老人、珠江三角洲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3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考纲要求
1、区域工业化与 城市化的推进过 程。 2、区域工业化和 城市化过程中产 生的主要问题及 解决措施。 3、产业转移对区 域地理环境的影 响。
8、关于两区域同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CD)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 结构优化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 地区城市化
知识整合——教学反馈
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出 现了一系列问题。完成5~6题。 5.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 的问题,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 雨中心 生态破坏 D 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6.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 的不足之处是 ( ) A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 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思 考 题
? 1、珠三角河网稠密、降水丰富,为何缺水严 重? 2、近些年来,珠三角地区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的原因?
答案 1、珠江三角洲地区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但是随 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剧增,使一部分河水污染严 重;同时,由于工业和生活需水量的增加,有的城市出现 缺水现象。 2、市场需求的变化;外贸为导向的经济大潮的发展;农 业科技的推进等。
高中地理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习目标】1.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料;阅读分析教材,归纳地理知识,把握重点知识的内在联系,明确珠江三角洲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原因,使其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2.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的两个阶段及特点、原因以及城市化的特点。
3.通过阅读图片、资料得出结论,通过活动,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学会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寻找最佳的解决对策。
【重点难点】1.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2.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及其影响因素3.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措施第 1 课时【基础梳理】一.经济发展快1.原因(1)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与相邻。
(2)自然条件:广阔,热量,降水,河流,自然条件优越。
(3)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城市,萌芽早。
2.发展(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产业的比重明显上升,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2)工业体系:本区目前已经建立起以为主、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
二.城市化水平高1.进程(1)改革开放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缺乏型城市,且城市密度。
(2)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加快了进程,和不断增加,不断扩大。
2.动力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要点突破】1.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演变【检测与评估】一.选择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快,并不是因为()A.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贡献 B.优越的自然条件C.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D.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2.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A.第一、第三产业都上升 B.第一产业上升,第三产业下降C.第一、第二产业都上升 D.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产业上升3.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建成的基地的是()A.重工业基地 B.轻工业基地 C.商品农业基地 D.外贸出口基地4.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居全国前列的工业部门的是()A.家用电器 B.电子 C.纺织 D.钢铁5.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发展的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前,城市化水平较高B.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C.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没有形成城市群D.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密度仍较低6.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B.城市化与工业化没有多大关系C.工业的迅速发展使环境问题突出,人们不愿到城市居住D.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以后发展将减缓7.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历史上,珠江三角洲就是经济发达地区B.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主要是受港澳的经济辐射影响C.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大量的侨资,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二.综合题8.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3

“泛珠三角’’实际上就是沿珠江流 泛珠三角’’实际上就是沿珠江流 泛珠三角’’ 域的省份合作.共同发展。 域的省份合作.共同发展。我们通常 9+2”.它包括广东、福建、江西、 叫“9+2 .它包括广东、福建、江西、 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 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 个省( 再加上香港和澳门。 州9个省(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 泛珠三角’’区域里经济的特点, ’’区域里经济的特点 “泛珠三角’’区域里经济的特点, 一是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中部、 一是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中部、 西部都有; 西部都有;二是资源很丰 富.特别 是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水利、 是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水利、矿 产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产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6、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前店后厂”。 、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 前店后厂” 前店后厂 (1)“前店”指港澳地区 ) 前店”
(2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一种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的经济 以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的经济
政策因素: 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 政策因素: 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 优先发展” 设特区,全开放)的策略。 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的策略。
4、产业结构 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 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 业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业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5、工业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发展成以轻工业为主、 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发展成以轻工业为主、 重化工业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 重化工业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大力发展 了外向型经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了外向型经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珠 江三角洲地区以外贸为导向. 江三角洲地区以外贸为导向.经济发展逐 渐与国际接轨。 渐与国际接轨。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珠三角为例第2课时

4.3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导入学习】课标要求:以某一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
学习目标:1.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知道针对工业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的对策、措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1.针对严峻的生态环境,珠江三角洲地区应该怎样调整第二产业结构?2.分析珠三角地区人地矛盾加剧的主要原因?【应用学习】1.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环境污染加重②人口出现负增长③农业用地急剧减少④产业布局不合理⑤劳动力素质太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2.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沿海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可能导致的现象是()①重复建设造成资金、财力、人力的巨大浪费②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③有利于发展地区优势④可能造成沿海生态的破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B.自然地理条件不宜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D.中小城市的发展,影响了大城市的环境质量4.当前,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处于转型期,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有很大发展,但也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原因是()A.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属严重的污染工业B、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废旧产品或次产品多C.从事知识密集型工业的人员多,其生活废弃物多D.可能是外来的“洋垃圾”输入过多随意堆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5.关于珠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A.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B.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C.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D.改造并淘汰那些耗能大、成本高、污染大的企业6.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在产业升级中面临的困境表现在()①产业基础差②科技实力薄弱③人才队伍差④南岭的阻隔,使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迅猛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
产业升级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3)在珠江三角洲经过初步发展后,实力大大增强,但之后其
A 有明显减少。
A.劳动力优势 B.技术优势 C.政策优势 D.侨乡优势
(4)下列哪种工业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出现再次腾飞
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缓解环境污染,易产 生失业问题 对转入地区: 优化产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可能带来环境污 染问题
探究二
材料二 • 资料1:进入新世纪以来,东莞发展中的“双优势效应”明显
减弱。经过多年的发展,东莞的土地、劳动力、能源等供给 出现瓶颈,成本不断上升,后发优势已今非昔比。东莞陷入 了“双边缘化困境”。 • 资料2:从2005年爆发“民工荒”以来,缺工的阴影就一直笼 罩在珠三角的上空。民工荒不只是简单的劳动合同法的问题 ,更是珠三角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和区域经济发展形态的反映 。那些技术含量低、规模不经济、只会依靠挤压劳动者待遇 来获利的企业,将在新一轮民工荒中淘汰出局。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 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2020/9/24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珠江三角地区为例
课标要求
❖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 和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 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经济发达的表现
➢政珠策江优三势角已洲不为明何显要,进劳行动第力二低次成产本业优转势移逐,渐第丧二失次; 产技业术转密移 集以 型后 产其 业主。导产业是什么?
➢从寻区求最位佳选区择位的,角降度低考成本虑,,提为高什利么润要产业转移?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6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生活链接]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粤港澳大湾区的成立,为珠江三角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广东省将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核心素养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了解:世界工业化进程和世界城市化水平差异,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知道: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及其特点、产生的问题。
理解: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
应用:利用区域经济发展数据分析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特点,探究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
人地协调观:理解国际国内背景和区域地理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理解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树立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理念。
综合思维:归纳区域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分析其对城市化的影响;分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区域认知:认识区域工业化的利弊因素;评价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地理实践力:考察某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现其问题,提出调整措施,指明发展方向。
自主预习固根基主干引导夯基固本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珠江三角洲概况(1)01珠江下游。
(2)02广州、深圳、03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04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2.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1)(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变。
3.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主要表现(2)(3)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
(4)居全国前列。
4 [自我探究]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有何关系?[答案]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发展的,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工业化阶段结果为工业起步提供必要的资金积累形成以06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特色,建立轻型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乡村工业化;面临07发展空间不足和工业资源有限等问题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自我探究] 为什么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答案]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科技、文化、交通以及各项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4.3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预 三.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1.问题 (1) 形势严峻。 (2) 2.对策 ,保护 (1)治理 (3)搞好 和 规划。 导 一、回顾与反馈: 一.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快 1.原因 2.发展 二.城市化水平高 1.进程 2.动力
习 指 导
矛盾加剧。 (3) 。 (2)优化 学 过 程 。
突出。
二、 、新课探究:
6.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 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 (1)在城镇规划中,要防止建成区盲目膨胀而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确保比较理想的空间发展形态。 (2)城镇规模要适度,要根据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尤其是根据土地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来规划发展目标。 (3)为了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城镇应合理布局,加强不同地域的城乡规划、建设和管 理,建立可持续的空间协调发展模式。 (活动) 1.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和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人缘优势,大力 发展外向型经济。在以外贸为导向的经济大潮中,农业生产和布局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农产品以进 入国际市场为目标。 (2)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镇规模的急剧扩大,占用大量农业用地;城市对农村人口吸引力、 工业发展创造了众多的就业机会等,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由从事第一产业发展到从事第 二产业或第三产业,进而也会引发农业生产和布局的调整。 (3) 农业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布局的相应调整。传统农业种植业比重过大,劳动生产率及经济 效益都比较低。而现代农业结构合理,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并以国际和国内市场为导向,发 展迅速,并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 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结构趋向合理,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商品率,而且还带动相关产业 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2) 生态农业发展,有利于保护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生态效益可观。 (3) 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作物的调整也使粮食等作物生产受创,粮食、甘蔗产量下降,由商品粮基地变为 粮食调入区,这将影响到本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引题回归)工业化是任何国家必经的历史之路,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化也是任何国家不可逾越的过程。经 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 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为了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城镇进行了合理布局,加 强了不同地域的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建立可持续的空间协调发展模式。 2. 搞好城镇规划。要防止建成区膨胀而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确保比较理想的空间发展形态;城镇的规 模要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3. 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优化产业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加强第一产业基础上,注重调整第二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对于第 二产业,要改造并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大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生态工业的标准建设工业园区, 使企业在园区内集中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