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解剖实验报告(资料参考)
解剖羊的实验报告

解剖羊的实验报告引言:羊是家畜中的常见动物之一,它们在农业与实验医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羊的生理结构和解剖学特点,我们进行了一次羊的解剖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描述羊的外部特征及其主要内脏器官,以期增进对羊的了解。
外部特征:羊的一般形态特征是:四肢短且强壮,体长和躯干较大,头部相对较小。
穿插于其身体表面的毛发呈现不同的颜色,从白色到黑色等各种色调。
以扭动强健的身体著称,它们通过收缩和舒张肌肉调节体温,并提供快速逃跑的能力。
解剖过程:1. 皮肤层:我们开始通过在胸骨下方切开皮肤层来开始解剖。
羊的皮肤相对厚实,覆盖在肌肉上,起到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2. 肌肉组织:在剥离掉一层皮肤后,我们发现羊体表下覆盖着丰富的肌肉组织。
这些层层叠叠的肌肉组织为羊提供了强大的运动能力,并保护其骨骼结构。
3. 骨骼结构:接下来,我们仔细研究了羊体内的骨骼结构。
羊的骨骼由头骨、脊柱、四肢骨骼和尾骨组成。
这些骨骼通过连接和支撑托起了羊的整个身体。
4. 内脏器官:进一步解剖时,我们主要关注了羊的内脏器官。
首先,我们打开了腹部,发现了羊的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喉、食道、胃和肠道。
通过观察和记录这些器官的形态和位置,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羊的消化过程。
接着,我们通过仔细操作,暴露了羊的呼吸系统。
羊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和肺部。
肺是呼吸作用的关键器官,通过观察其大小和位置,我们可以了解到羊的呼吸功能。
最后,我们研究了羊的循环系统。
羊的心脏位于胸腔内部,由心房和心室组成。
通过观察心脏的结构和血管的分布,我们可以研究羊的循环过程和血液流动。
结论:通过这次解剖实验,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羊的生理结构和解剖学特点。
羊的外部特征和内脏器官的结构与其他动物有所不同,这使得它们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存条件。
此次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解剖学知识,为我们今后在医学研究和养殖业中对羊类的分析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总之,通过这次解剖羊的实验,我们对羊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羊解剖实验报告

羊解剖实验报告羊解剖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羊的解剖二、报告人:张向阳化柯发三、试验时间:20XX年12月27日四、实验地点:牧医楼一楼操作:张向阳化柯发五、老师:张书松六、使用器械:镊子(带齿)、手术刀、手术剪刀、骨钳、止血钳七、解剖程序:首先把羊处死,处死方法:在羊的颈静脉沟处开口,在颈静脉沟深处找到颈总动脉,在颈总动脉上开口放血,使羊致死;然后进行解剖观察八、观察内容:1. 肩带肌:躯干与前肢连接的肌肉,大多为板状肌,起于躯干止于前肢的肩胛骨和肱骨2. 斜方肌:扁平的三角形肌,位于肩颈上半部的浅层,其作用是提举、摆动和固定肩胛骨3. 菱形肌:在斜方肌和肩胛软骨的深面,起点同斜方肌,止于肩胛软骨的内侧面。
起作用为向前上方提举肩胛骨4. 背阔肌:位于胸侧壁的上部,三角形大板状肌5. 臂头肌:位于颈侧部浅层,长而宽的带状,起于枕骨、颞骨和下颌骨,止于肱骨嵴;作用:牵引前肢向前,伸肩关节,提举侧偏头颈6. 肩胛横突肌:呈薄带状,起于环锥翼,止于肩峰部的筋膜7. 腹侧锯肌:大型的扇形状,下缘呈锯齿状,位于颈、胸部的外侧面8. 膈:位于胸、腹腔之间,呈圆顶状突向胸腔,上面有3个孔:①主动脉裂孔②食管裂孔③腔静脉孔9. 腹外斜肌:为腹壁肌的最外层,以肌齿起于第5至最后肋骨的外面10. 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深层,肌纤维向前方,起于髋结节,止于腹白线,呈扇形向下方扩展11. 臀股二头肌:长而宽,位臀股部的外侧。
起点分为两头椎骨头起于荐骨和荐结节阔韧带;坐骨头起于坐骨结节,下方有坐骨神经12. 肋间外肌:位于肋间隙的浅层,起于前一肋骨的后缘,肌纤维斜向后下方,止于后一肋骨的前缘。
作用向后方牵引肋骨,使胸廓扩大,引起吸气。
13. 肋间内肌:位于肋间外肌的深层。
起于后一肋骨的前缘,肌纤维斜向前下,止于前一肋骨的后缘。
作用:向后方牵引肋骨,使胸廓变小,帮助呼气.14. 胃:羊的胃为复胃,分为:① 瘤胃:最大,约占4个胃总容积的80%,呈椭圆形② 网胃:4个胃中最小,呈梨形③瓣胃:约占4个胃的7%或8%,呈两侧稍扁的圆球形④ 皱胃:约占4个胃的8%到7%,呈一端粗一端细的弯曲长囊其中瘤胃、网胃、瓣胃称前胃,内无腺体;皱胃称为真胃,内有腺体15. 肠:分为:十二指肠、空场、回肠、盲肠、结肠、直肠16. 心脏:位于胸腔纵膈内,夹在左右两肺之间,略偏左侧,呈倒圆锥形17. 肺:位于胸腔内在纵膈两侧,左右各一,右肺通常较大,粉红色,呈海绵状,质地柔软,富有弹性18. 肾: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略呈豆形,红褐色,位于腰椎下方。
羊的尸体剖检

实验一、羊的病理解剖学检验一、试验目的:病羊尸体剖检是诊断禽病,指导治疗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它便于现场开展并可及时提供防治措施.通过对羊尸体病变的诊查、识别与判断,对单发病或群发性羊病进行确定,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二、羊病理解剖学检验要点。
病鸡的剖检方法包括:了解羊(死羊)的一般状况,外部检查和内部检查。
三、羊的尸体剖检,通常采取左侧卧位,以便于取出约占腹腔3/4的瘤胃。
(一)外部检查外部检查包括检查畜别、品种、年龄、性别、毛色、营养状态、皮肤和可视黏膜以及部分尸征等.(二)体腔的剖开与内脏的采出⒈剥皮将尸体仰卧,自下颌部起沿腹部正中线切开皮肤,至脐部后把切线分为两条,绕开生殖器或乳房,最后于尾根部会合。
再沿四肢内侧的正中线切开皮肤,到球节作一环形切线,然后剥下全身皮肤。
传染病尸体,一般不剥皮。
在剥皮过程中,应注意检查皮下的变化。
⒉切离前、后肢为了便于内脏的检查与摘除,羊先将右侧前、后肢切离.切离的方法是将前肢或后肢向背侧牵引,切断肢内侧肌肉、关节囊、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再切离其外、前、后三方面肌肉即可取下。
⒊腹腔脏器的采出(1)切开腹腔先将母畜乳房或公畜外生殖器从腹壁切除,然后从肷窝沿肋弓切开腹壁至剑状软骨,再从肷窝沿髂骨体切开腹壁至耻骨前缘。
注意不要刺破肠管,造成粪水污染。
切开腹腔后,检查有无肠变位、腹膜炎、腹水或腹腔积血等异常。
(2)腹腔器官采出剖开腹腔后,在剑状软骨部可见到网胃,右侧肋骨后缘部为肝脏、胆囊和皱胃,右肷部可见盲肠,其余脏器均被网膜覆盖。
因此,为了采出羊的腹腔器官,应先将网膜切除,并依次采出小肠、大肠、胃和其他器官。
①切取网膜检查网膜的一般情况,然后将两层网膜撕下。
②小肠的采出提起羊盲肠的盲端,沿盲肠体向前,在三角形的回盲韧带处分离一段回肠,在距盲肠约15cm处作双重结扎,从结扎间切断.再抓住回肠断端向身前牵引,使肠系膜呈紧状态,在接近小肠部切断肠系膜.由回肠向前分离至十二指肠空肠曲,再作双重结扎,于两结扎间切断,即可取出全部小肠。
羊的尸体剖检

实验一、羊的病理解剖学检验一、试验目的:病羊尸体剖检是诊断禽病,指导治疗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它便于现场开展并可及时提供防治措施。
通过对羊尸体病变的诊查、识别与判断,对单发病或群发性羊病进行确定,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二、羊病理解剖学检验要点。
病鸡的剖检方法包括:了解羊(死羊)的一般状况,外部检查和内部检查。
三、羊的尸体剖检,通常采取左侧卧位,以便于取出约占腹腔3/4的瘤胃。
(一)外部检查外部检查包括检查畜别、品种、年龄、性别、毛色、营养状态、皮肤和可视黏膜以及部分尸征等。
(二)体腔的剖开与内脏的采出⒈剥皮将尸体仰卧,自下颌部起沿腹部正中线切开皮肤,至脐部后把切线分为两条,绕开生殖器或乳房,最后于尾根部会合。
再沿四肢内侧的正中线切开皮肤,到球节作一环形切线,然后剥下全身皮肤。
传染病尸体,一般不剥皮。
在剥皮过程中,应注意检查皮下的变化。
⒉切离前、后肢为了便于内脏的检查与摘除,羊先将右侧前、后肢切离。
切离的方法是将前肢或后肢向背侧牵引,切断肢内侧肌肉、关节囊、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再切离其外、前、后三方面肌肉即可取下。
⒊腹腔脏器的采出(1)切开腹腔先将母畜乳房或公畜外生殖器从腹壁切除,然后从肷窝沿肋弓切开腹壁至剑状软骨,再从肷窝沿髂骨体切开腹壁至耻骨前缘。
注意不要刺破肠管,造成粪水污染。
切开腹腔后,检查有无肠变位、腹膜炎、腹水或腹腔积血等异常。
(2)腹腔器官采出剖开腹腔后,在剑状软骨部可见到网胃,右侧肋骨后缘部为肝脏、胆囊和皱胃,右肷部可见盲肠,其余脏器均被网膜覆盖。
因此,为了采出羊的腹腔器官,应先将网膜切除,并依次采出小肠、大肠、胃和其他器官。
①切取网膜检查网膜的一般情况,然后将两层网膜撕下。
②小肠的采出提起羊盲肠的盲端,沿盲肠体向前,在三角形的回盲韧带处分离一段回肠,在距盲肠约15cm处作双重结扎,从结扎间切断。
再抓住回肠断端向身前牵引,使肠系膜呈紧状态,在接近小肠部切断肠系膜。
由回肠向前分离至十二指肠空肠曲,再作双重结扎,于两结扎间切断,即可取出全部小肠。
解剖羊的实验报告

解剖羊的实验报告解剖羊的实验报告引言:解剖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解剖动物可以深入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功能。
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解剖羊的过程,探索其器官结构和功能,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生理特征。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解剖羊,了解羊的内部器官结构和功能,探究其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只已经宰杀的羊,以及解剖所需的手术刀、剪刀、镊子等工具。
2. 外部观察:首先,我们对羊的外部进行观察。
羊的身体由头、躯干和四肢组成,头部有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等器官,四肢上有蹄。
我们可以观察到羊的毛发、皮肤和骨骼结构等特征。
3. 解剖腹部:接下来,我们将羊放置在解剖台上,用手术刀从腹部中线处切开皮肤和腹肌。
通过这个步骤,我们可以进一步观察到羊的内脏器官。
4. 消化系统解剖:解剖腹部后,我们可以看到羊的消化系统。
羊的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组成。
我们可以仔细观察这些器官的形态和位置,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5. 呼吸系统解剖:在解剖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羊的呼吸系统。
羊的呼吸系统由鼻腔、喉咙、气管和肺组成。
我们可以仔细观察这些器官的结构,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6. 循环系统解剖:解剖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羊的循环系统。
羊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心脏的结构,并了解它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7. 其他系统解剖:在解剖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羊的其他系统,如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通过对这些系统的解剖,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羊的生理特征。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羊的内部器官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羊的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呼吸系统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循环系统负责血液的循环和营养物质的输送。
这些系统相互协调工作,维持着羊的正常生理功能。
此外,通过解剖羊,我们还可以了解到羊的骨骼结构、肌肉组织和神经系统等。
羊解剖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羊的解剖二、试验时间:2010年6月12日三、实验地点:牧医楼四、使用器械:镊子(带齿)、手术刀、手术剪刀、骨钳、止血钳五、解剖程序:首先把羊处死,处死方法:在羊的颈静脉沟处开口,在颈静脉沟深处找到颈总动脉,在颈总动脉上开口放血,使羊致死;然后进行解剖观察六、观察内容:1.肩带肌:躯干与前肢连接的肌肉,大多为板状肌,起于躯干止于前肢的肩胛骨和肱骨2.斜方肌:扁平的三角形肌,位于肩颈上半部的浅层,其作用是提举、摆动和固定肩胛骨3.菱形肌:在斜方肌和肩胛软骨的深面,起点同斜方肌,止于肩胛软骨的内侧面。
起作用为向前上方提举肩胛骨4.背阔肌:位于胸侧壁的上部,三角形大板状肌5.臂头肌:位于颈侧部浅层,长而宽的带状,起于枕骨、颞骨和下颌骨,止于肱骨嵴;作用:牵引前肢向前,伸肩关节,提举侧偏头颈6.肩胛横突肌:呈薄带状,起于环锥翼,止于肩峰部的筋膜7.腹侧锯肌:大型的扇形状,下缘呈锯齿状,位于颈、胸部的外侧面8.膈:位于胸、腹腔之间,呈圆顶状突向胸腔,上面有3个孔:①主动脉裂孔②食管裂孔③腔静脉孔9.腹外斜肌:为腹壁肌的最外层,以肌齿起于第5至最后肋骨的外面10.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深层,肌纤维向前方,起于髋结节,止于腹白线,呈扇形向下方扩展11.臀股二头肌:长而宽,位臀股部的外侧。
起点分为两头椎骨头起于荐骨和荐结节阔韧带;坐骨头起于坐骨结节,下方有坐骨神经12.肋间外肌:位于肋间隙的浅层,起于前一肋骨的后缘,肌纤维斜向后下方,止于后一肋骨的前缘。
作用向后方牵引肋骨,使胸廓扩大,引起吸气。
13.肋间内肌:位于肋间外肌的深层。
起于后一肋骨的前缘,肌纤维斜向前下,止于前一肋骨的后缘。
作用:向后方牵引肋骨,使胸廓变小,帮助呼气.14.胃:羊的胃为复胃,分为:①瘤胃:最大,约占4个胃总容积的80%,呈椭圆形②网胃:4个胃中最小,呈梨形③瓣胃:约占4个胃的7%或8%,呈两侧稍扁的圆球形④皱胃:约占4个胃的8%到7%,呈一端粗一端细的弯曲长囊其中瘤胃、网胃、瓣胃称前胃,内无腺体;皱胃称为真胃,内有腺体15.肠:分为:十二指肠、空场、回肠、盲肠、结肠、直肠16.心脏:位于胸腔纵膈内,夹在左右两肺之间,略偏左侧,呈倒圆锥形17.肺:位于胸腔内在纵膈两侧,左右各一,右肺通常较大,粉红色,呈海绵状,质地柔软,富有弹性18.肾: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略呈豆形,红褐色,位于腰椎下方七、体会:通过这次羊的实体解剖,我学到了一些东西。
实验三、羊的病理解剖学检验

实验一、羊的病理解剖学检验一、试验目的:病羊尸体剖检是诊断禽病,指导治疗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它便于现场开展并可及时提供防治措施。
通过对羊尸体病变的诊查、识别与判断,对单发病或群发性羊病进行确定,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二、羊病理解剖学检验要点。
病鸡的剖检方法包括:了解羊(死羊)的一般状况,外部检查和内部检查。
三、羊的尸体剖检,通常采取左侧卧位,以便于取出约占腹腔3/4的瘤胃。
(一)外部检查外部检查包括检查畜别、品种、年龄、性别、毛色、营养状态、皮肤和可视黏膜以及部分尸征等。
(二)体腔的剖开与内脏的采出⒈剥皮将尸体仰卧,自下颌部起沿腹部正中线切开皮肤,至脐部后把切线分为两条,绕开生殖器或乳房,最后于尾根部会合。
再沿四肢内侧的正中线切开皮肤,到球节作一环形切线,然后剥下全身皮肤。
传染病尸体,一般不剥皮。
在剥皮过程中,应注意检查皮下的变化。
⒉切离前、后肢为了便于内脏的检查与摘除,羊先将右侧前、后肢切离。
切离的方法是将前肢或后肢向背侧牵引,切断肢内侧肌肉、关节囊、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再切离其外、前、后三方面肌肉即可取下。
⒊腹腔脏器的采出(1)切开腹腔先将母畜乳房或公畜外生殖器从腹壁切除,然后从肷窝沿肋弓切开腹壁至剑状软骨,再从肷窝沿髂骨体切开腹壁至耻骨前缘。
注意不要刺破肠管,造成粪水污染。
切开腹腔后,检查有无肠变位、腹膜炎、腹水或腹腔积血等异常。
(2)腹腔器官采出剖开腹腔后,在剑状软骨部可见到网胃,右侧肋骨后缘部为肝脏、胆囊和皱胃,右肷部可见盲肠,其余脏器均被网膜覆盖。
因此,为了采出羊的腹腔器官,应先将网膜切除,并依次采出小肠、大肠、胃和其他器官。
①切取网膜检查网膜的一般情况,然后将两层网膜撕下。
②小肠的采出提起羊盲肠的盲端,沿盲肠体向前,在三角形的回盲韧带处分离一段回肠,在距盲肠约15cm处作双重结扎,从结扎间切断。
再抓住回肠断端向身前牵引,使肠系膜呈紧状态,在接近小肠部切断肠系膜。
由回肠向前分离至十二指肠空肠曲,再作双重结扎,于两结扎间切断,即可取出全部小肠。
羊解剖实验报告

羊解剖实验报告羊解剖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羊的解剖二、报告人:张向阳化柯发三、试验时间:20XX年12月27日四、实验地点:牧医楼一楼操作:张向阳化柯发五、老师:张书松六、使用器械:镊子(带齿)、手术刀、手术剪刀、骨钳、止血钳七、解剖程序:首先把羊处死,处死方法:在羊的颈静脉沟处开口,在颈静脉沟深处找到颈总动脉,在颈总动脉上开口放血,使羊致死;然后进行解剖观察八、观察内容:1. 肩带肌:躯干与前肢连接的肌肉,大多为板状肌,起于躯干止于前肢的肩胛骨和肱骨2. 斜方肌:扁平的三角形肌,位于肩颈上半部的浅层,其作用是提举、摆动和固定肩胛骨3. 菱形肌:在斜方肌和肩胛软骨的深面,起点同斜方肌,止于肩胛软骨的内侧面。
起作用为向前上方提举肩胛骨4. 背阔肌:位于胸侧壁的上部,三角形大板状肌5. 臂头肌:位于颈侧部浅层,长而宽的带状,起于枕骨、颞骨和下颌骨,止于肱骨嵴;作用:牵引前肢向前,伸肩关节,提举侧偏头颈6. 肩胛横突肌:呈薄带状,起于环锥翼,止于肩峰部的筋膜7. 腹侧锯肌:大型的扇形状,下缘呈锯齿状,位于颈、胸部的外侧面8. 膈:位于胸、腹腔之间,呈圆顶状突向胸腔,上面有3个孔:①主动脉裂孔②食管裂孔③腔静脉孔9. 腹外斜肌:为腹壁肌的最外层,以肌齿起于第5至最后肋骨的外面10. 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深层,肌纤维向前方,起于髋结节,止于腹白线,呈扇形向下方扩展11. 臀股二头肌:长而宽,位臀股部的外侧。
起点分为两头椎骨头起于荐骨和荐结节阔韧带;坐骨头起于坐骨结节,下方有坐骨神经12. 肋间外肌:位于肋间隙的浅层,起于前一肋骨的后缘,肌纤维斜向后下方,止于后一肋骨的前缘。
作用向后方牵引肋骨,使胸廓扩大,引起吸气。
13. 肋间内肌:位于肋间外肌的深层。
起于后一肋骨的前缘,肌纤维斜向前下,止于前一肋骨的后缘。
作用:向后方牵引肋骨,使胸廓变小,帮助呼气.14. 胃:羊的胃为复胃,分为:① 瘤胃:最大,约占4个胃总容积的80%,呈椭圆形② 网胃:4个胃中最小,呈梨形③ 瓣胃:约占4个胃的7%或8%,呈两侧稍扁的圆球形④ 皱胃:约占4个胃的8%到7%,呈一端粗一端细的弯曲长囊其中瘤胃、网胃、瓣胃称前胃,内无腺体;皱胃称为真胃,内有腺体15. 肠:分为:十二指肠、空场、回肠、盲肠、结肠、直肠16. 心脏:位于胸腔纵膈内,夹在左右两肺之间,略偏左侧,呈倒圆锥形17. 肺:位于胸腔内在纵膈两侧,左右各一,右肺通常较大,粉红色,呈海绵状,质地柔软,富有弹性18. 肾: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略呈豆形,红褐色,位于腰椎下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21 牛、.羊的解剖
【目的和要求】在学习各离体内脏器官的基础上,通过牛(或羊)的尸
体解剖,系统复习和观察反刍动物各系统,特别是胸腔和腹腔各器官的位置,相互联系,加深整体概念,并进一步认识和记忆在离体标本上看不到的结构。
【观察内容和步骤】
一、观察腹壁肌肉
剥去腰、腹部皮肤,顺序观察皮肌、腹外斜肌、腹直肌和腹横肌(参考马的尸体解剖部分)。
二、观察牛(羊)的腹腔器官的腹膜
1.切开腹膜使尸体左侧倒卧,沿肋弓切除腹壁肌肉,然后切开腹膜。
2.观察大网膜打开右侧腹壁后,可见大网膜包裹了十二指肠外的绝
大部分肠管,位于表面的是大网膜的浅层,剪开浅层可见大网膜深层,观察深层和浅层大网膜的起始部,走向和止于哪些器官?
3.观察小网膜与哪些器官的什么部位相连。
4.剪开大网膜深层观察各肠段的位置关系。
(1)观察十二指肠从皱胃的幽门起始,向上形成乙状弯曲,在肝的脏
面附近转向后走,绕过右肾,再向前方折转,重新达到肝的脏面附近向下延续为空肠。
(2)观察总肠系膜两层腹膜先将盲肠、结肠初袢和终袢包住,然后将
结肠旋袢包在中间,向下延续为小肠系膜,小肠位于结肠旋袢的右侧和下方,羊的结肠旋袢的离心回最后一圈远离旋袢,延伸在小肠系膜之中,肠管
·34·
彭克美编.畜牧兽医基础实验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0.
第一章畜禽解剖学实验指导
内已形成粪球。
(3)观察肝牛肝分叶不明显,由发达的胆囊和圆韧带把肝分成左
叶、中叶和右叶,寻找胆管,观察其在乙状弯曲的入口。
胆管与胰管合
并后开口到乙状弯曲,羊肝的右叶在右背侧,后端结右肾。
右叶背面有
尾叶的尾状突,肝左叶位于腹侧。
边缘较薄,胆囊附在中叶与右叶
之间。
观察胰:在十二指肠肠袢之间,呈不正四边形,粉红色。
寻找胰管,牛的胰管约在距幽门30cm处,单独汇人十二指肠。
羊的胰形状不规则,胰管与胆管汇合后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乙状弯曲。
观察盲肠:盲肠的盲端伸向骨盆腔入口处,寻找回肠进入盲肠的部位,观察盲肠转为结肠,观察回盲韧带。
观察胃:牛、羊胃约占据腹腔的3/4,.瘤胃左侧与左腹壁相邻,右侧与肠相邻。
网胃在瘤胃的前下方与膈相邻,瓣胃位于瘤胃的右前方。
皱胃位于瓣胃的下方和后方。
将胃肠道从腹腔摘出后,观察胃的内部结构:剪开瘤胃,观察瘤胃肉柱、瘤胃乳头;剪开网胃.观察其黏膜结构:牛的网胃内常有金属异物存在;观察食管沟,注意其沟唇、食管沟的经路;剪开瓣胃观察瓣叶结构特点,观察纵向分布的黏膜褶。
观察唾液腺:腮腺的形状和位置.寻找腮腺管及其通入口腔的部位,下
颌腺位于腮腺的深面。
注意观察其形状.呈长条状,伸向下颌间隙,左、右两侧的下颌腺前端几乎相连。
5.观察肾在腰椎下方,找到左肾和右。
肾,比较两肾的位置特点,牛肾的外边包有脂肪囊,称为肾脂囊,小心剥离肾脂囊在肾的腹侧寻找输尿管,观察其进入膀胱。
6.观察脾脾位于瘤胃背囊的背、左侧。
观察脾与胃的联系。
7.观察卵巢盆腔内直肠、子宫(母畜)、副性腺(公畜)与膀胱的位
置关系,沿子宫角寻找卵巢,观察卵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三、观察胸腔器官和胸膜
1.观察淋巴结在纵隔上,观察位于纵隔内的淋巴结,寻找纵隔淋巴
结,分为纵隔前、纵隔中和纵隔后淋巴结,它们分别位于心的前方、心的背侧和心的后方。
牛、羊的纵隔后淋巴结常常很大,当患结核病时,该淋巴结常常肿大,压迫食管,影响暖气。
2.观察胸腔器官
(1)观察肺的分叶、气管、支气管、及右肺尖叶支气管。
彭克美编.畜牧兽医基础实验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0.
畜牧兽医基础实验指导
(2)观察心包、膈神经。
(3)观察食管、迷走神经的背干和腹干。
(4)观察主动脉及其在胸腔内的分支。
(5)观察交感神经干及星状神经节。
(6)观察胸导管的毗邻关系,胸导管汇人静脉的人口。
3.观察牛、羊的口腔器官参考牛、羊消化器官部分以及呼吸器官部分,观察唾液腺,注意下颌淋巴结的位置及其下颌腺的关系,观察牛、羊的甲状腺。
4.淋巴管注射示教教师可任选一个瘤胃和肠段,用2%~5%的墨汁
水溶液,用细针头作淋巴管注射,观察器官浆膜下淋巴管并可作淋巴结补充注射,观察淋巴干和胸导管。
彭克美编.畜牧兽医基础实验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