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综合性学习
关于《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研究报告

关于《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研究报告《黄河,母亲河》是一部千古流传的古典作品,它指出了黄河的重要性和作用,展示了它的社会文化价值和政治价值,以及它在把中国各地文化和思想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性。
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最重要的财富和贡献之一。
随着人们对文化和教育的日益重视,黄河,母亲河的文化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就《黄河,母亲河》的学习研究进行讨论,以及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实施方案。
一、《黄河,母亲河》的文化内涵《黄河,母亲河》的文化内涵表现在包括文学史、地理学、社会学、民俗文化、历史教育等多个方面。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黄河,母亲河》的文学表现的出发点可以被认为是以描写中国古典史语为主,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文学的高度。
在地理学方面,《黄河,母亲河》以其叙事性质,把黄河沿岸村落的描写和描述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在社会学方面,《黄河,母亲河》呈现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秩序,以及社会的生活表现和价值观念。
此外,《黄河,母亲河》中的民俗文化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深刻反映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厚重和深厚。
二、《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教学综合性学习教学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强调知识综合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实现学习者知识系统化,思想灵活性,品德全面发展的综合教育理念。
现代高校的综合性学习教学应用于《黄河,母亲河》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内容选择应以《黄河,母亲河》故事的梗概为研究的主体,全面贯彻《黄河,母亲河》的文学史、地理学、社会学、民俗文化、历史教育等内涵。
2、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应采用“实践教学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比较法、典型案例法等。
3、综合性学习教学实施:强调把讲授内容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重视知识的综合运用,量力而行,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知识探索性,以实践和思考相结合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
结论《黄河,母亲河》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厚重和深厚,它也为综合性学习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黄河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一、活动背景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源远流长,流域面积广阔,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现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特设计本次黄河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现状,增强对黄河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增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活动内容1. 黄河历史与文化(1)收集黄河历史资料,了解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2)参观黄河文化博物馆,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
(3)举办黄河文化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黄河文化的了解。
2. 黄河生态与现状(1)开展黄河生态环境调查,了解黄河水质、植被、生物多样性等情况。
(2)参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区,学习生态保护知识。
(3)举办环保主题演讲比赛,倡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3. 黄河保护与治理(1)学习黄河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了解治理措施和成果。
(2)参观黄河水利枢纽工程,了解黄河治理的技术和设施。
(3)举办黄河治理研讨会,探讨黄河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4. 黄河实践活动(1)开展黄河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如清理河道垃圾、植树造林等。
(2)组织学生参观黄河水利枢纽工程,了解黄河治理的技术和设施。
(3)举办黄河文化创作比赛,如绘画、摄影、征文等,展现学生对黄河的热爱。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为期一个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2. 活动地点:学校、黄河文化博物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区、黄河水利枢纽工程等。
3. 活动人员:全校学生、教师、环保志愿者等。
五、活动步骤1. 准备阶段:收集黄河相关资料,制定活动方案,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和人员。
2. 实施阶段:(1)开展黄河历史与文化活动,让学生了解黄河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2)开展黄河生态与现状活动,让学生了解黄河的生态环境和现状。
(3)开展黄河保护与治理活动,让学生了解黄河治理的技术和措施。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活动课(黄河,母亲河)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黄河,母亲河》【教材分析】:“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是第二单元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提高。
综合性学习就是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本课的教学主要从诗句的默写与朗诵、运用成语造句、设计宣传标语、写作训练等活动来落实这一主题【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因为年龄较小,所以表现欲望强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能积极发言,且初步具备搜集、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第二单元《黄河颂》的学习,他们对黄河的形象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关于黄河的地理知识、历史文化,通过查阅资料也能有所了解学生还能熟记一些关于黄河的诗句,也具备较好的朗读能力此外,七年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与练习中也已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但仍需加强训练,所以在活动中通过运用成语造句、宣传标语的设计、课后写作来强化这一主题本班学生生性活泼,在平时的教学中,乐于接受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活动目标】:知识点:从地理、历史、文学等角度了解黄河基本情况,感受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能力点:1、课前准备阶段: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会分工协作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2、授课学习阶段: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育点:关注黄河,加强环保意识,热爱祖国河山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活动重、难点】: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性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活动准备】:四个小组分工合作,小组长分配任务四人各承担地理、历史、文学、环保四个主题(学生获取资料的途径可以有:利用课余时间咨询相关科目老师、翻阅历史地理课本、上图书馆、上网等搜集资料时间为期一周,一周后将资料交给老师检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黄河壶口瀑布的音频文件)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奔腾不息,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就让我们作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去捡拾那些积淀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二、进入主题前一段老师布置了一项任务,希望大家能够自己动手动脑,通过各种渠道发掘黄河的宝藏。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ppt课件

1、 保护母亲河,爱护大自然! 2、 黄河清,天下平。 3、 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4、 长江黄河两大江,犹如人类父母亲。 5、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护黄河非传人! 6、 黄河已入青天去,空余九曲万里沙. 7、 九曲黄河一份情 ,两岸绿林四季清。 8、 保护水资源,珍惜生命,不要让水生物哭泣。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自学检测三:(5分钟)
如果你是黄河综治管理处处长,为了保护黄河 你该采取哪些措施?
1.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实行全河河 水量统一调度;
2.坚持节水方针,发展节水型农业,建立节水型 业;
3.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快南水北调 程。
当堂训练:(6分钟)
一、背诵俗语、谚语。 1.跳进黄河洗不清. 2.不到黄河心不死. 3.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4.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5.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 . 二、请你为保护黄河拟一条标语。
5464公里
3.“三过家门 而不入”说 的是哪位治 水英雄,他 用的治水方 法是什么?
大禹 疏导引流
4.
说
出
我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 黄河,母亲河》研讨课件_18

子在这里诞生 • 高高的泰山就耸立在这
里,黄河也在这里入海
山东
3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黄 河沿岸的哪一个石窟
• 它是我国四大石窟之 一,开凿始于前秦, 鼎盛于隋唐
• 它也是我国规模最大、 艺术价值最高的佛教 石窟
• 它位于我国甘肃省敦 煌城南25公里处的 鸣沙山崖壁上
一 走近母亲河
一轮必答题
1每题4—7分,限时10秒 2第一发言人答不对或不完整的, 小组其他人可适当补充,不得超时
注:选手不同,得分不同
答错不得分
1、黄河全长多少公里? 5464公里
2、黄河发源于哪里? 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
必 答 题
3、黄河流经哪几个省区?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 活动目标: 1、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 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根据主题收集、 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3、关注母亲河,接触黄河文化,培养 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 4关注母亲河现状,加强环保意识。 • 活动重点
1、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2.在60秒内完成。 3.答对加上相同的分数,答错扣去相同
分数
4每道题20分,共6个小题
20分风险题 12
34 56
1请说出有关黄河的3个 成语或俗语,并解释。
泾渭分明 中流砥柱 河山带砺 河清海晏 河清难俟 黄河水清 望洋兴叹等
20分风险题 12
34 56
2根据歌曲猜谜语
1黄河在咆哮(中国地名) 2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体育词语)
2.这两个产品一经比较,品质立
《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参赛教案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参赛教案《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类别:初中学科:七年级语文(下册)一、教案背景1、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2、学科: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3、课时:第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8人一考察小组。
自选组长,各小组通过确立研究主题、分工合作,查询、搜集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汇总,制作成PPT在课堂上展示。
二、教学课题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黄河,母亲河”。
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
”可以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黄河的过去及现状,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变化原因及其治理方案,从而激起学生保护母亲河,保护自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培养学生乐于观察、思考与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人沟通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了解、欣赏、感受黄河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积累资料的能力。
2、关注母亲河现状,加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参与研讨:激起兴趣,讨论、确立主题,2、任务驱动:边学边做,合作探究,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3、综合运用:组员合作,交流感受,交换资源,展示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黄河历史,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黄河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设计,展示成果,加深对黄河文明的了解,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的情感。
2、通过调查、广告设计、提出建议等方式,把实践活动与课堂交流相结合,培养学生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加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调查、广告设计、提出建议等方式,把实践活动与课堂交流相结合,培养学生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加强环保意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

忧患篇 拯救母亲河
1.出示黄河生态环境遭 破坏的图片(配有背 景音乐《黄水谣》) 2.学生表演:《黄河悲歌》 3.学生演讲及诗朗诵
黄河忧患
黄
河
断流
面
临
的
油污
两
大
问
题
1995年下旬,断流40多天的 黄河济南段盼来了一次过流 的机会,然而缓缓而来的并 不是人们盼望已久的甘甜河 水,而是一古黑糊糊的污水, 河面上漂浮着大量白沫和被 毒死的鱼类,散发着一股刺 鼻的臭气……
凌汛
历史上我国黄土高原,曾是“丰林密布 的沃野,游牧活动的草原”。黄土高 原现在生态环境的形成由于 ()
A. 战争 B.自然灾害 C. 乱砍滥伐, 毁林开荒 D.动物过量繁殖
答案:C
臭水入村 毒水浇地 脏水进肚
黄河水成“三害”,是哪“三害”?
黄河现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临的两大问题是?
·断流 ·油污
我国重点治理的“三河”是指()
《黄河,母亲河》
—综合活动课
活动目标
一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根据主题 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二关注黄河现状,接触黄河文 化,强化环保意识,培养对社会 的责任感。
学生课前准备
❖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黄河的历史资料 ❖ 收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
故事,整理出来,与同学交流。 ❖ 收集若干与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成语,并且在
与第一次农民起义有 关的古战场是哪个?
巨鹿古战场。 成语“ 逐鹿中原” 即由此而 来。
“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这句话是哪位伟人在什么时候说的?
1948 年3 月解放军取 得宜川大捷后,东渡 黄河到华北去时毛泽东 在渡船上说的。
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七年级下册语文最全资料

—— 很难等到黄河水清。 比喻时间太长,难以等待。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 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 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 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黄河船夫曲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哎? 几十几道弯上,几十几只船哎? 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 几十几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哎, 九十九道弯上,九十九只船哎, 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 九十九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3 、黄河不能停止奔腾,中华的血脉容不
得玷污! 5、九曲黄河一份情,两岸绿林四季清。 6、不到长城非好汗,不护黄河非传人!
我们把黄河亲切地称为母亲河,看着母亲遭
受这些灾难,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无动于 衷。1998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163位 院士联名向海内外炎黄子孙郑重发出呼吁: 行动起来,拯救黄河!请大家思考讨论:我 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治理黄河,拯救黄河? 1、认识、宣传保护黄河的意义。 2、树立忧患意识,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3、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4、兴修水利。 5、统一整治工业、农业、生活排污。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李白《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王之涣《凉州词》
*泾渭分明
——古时泾浊渭清。在交汇处, 清浊十分明显。后来,常用泾渭分明来比 喻人品的清浊。
《黄河,母亲河》
---综合活动课
第一篇:了解黄河
黄河知识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