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2)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第2章4 -6

(3)关系或逻辑表达式的值只有两个:真(非零)和假(零)。
(4)分析复杂表达式时,应先找优先级别最高的运算符,同时,注意”()”的优先级别很高,它往往可以改变表达式的运算次序。通过分析复杂表达的运算逻辑,推导出短路原则。
(5)编写一个输出复杂表达式的值及每个参与变量的值的程序。预估程序结果,然后与实验结果对比,从而深入理解短路原则及表达式的运算规律。
【问题】ppt中的程序有哪些错误
【实践】基于强制类型范围缩放数据处理技术的成绩分档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授课阶段总结
本节内容以实践为主,以当前所学的知识点,学生可以组织起一个逻辑上相对完整的程序,所以本小节以程序设计思维的训练为重点内容。首先,引导学生设计一个可以进行人机交互的界面—编写一个计算器的菜单,通过选择进行计算,把第一章的计算语句copy到适当的位置(增量开发)。然后,运用本章的知识点,设计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和设计技巧(强制类型转换与归一化处理)的学生成绩分档程序。两个例子都用到了本章所介绍的if和switch嵌套句型。
2.4 应用实例(1学时)
教学内容
(1)计算器程序设计。
(2)强制类型转换。首先讲解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规则,然后讲解转换的方法及用途。
(3)学生成绩档案管理—成绩等级划分。
讲解思路
(1)本小节主讲设计思想,所以每一个例题都必须有流程图来表达设计思想,通过讲解流程图帮学生梳理思路。然后,把对编程实现时用到技巧及难点进行讲解。
(2)掌握switch多路选择语句,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正确选择switch和if语句。
(3)掌握选择语句的流程图的算法描述方法
重点:if选择结构和switch选择结构。
2022年《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1.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
2.能运用循环结构设计程序框图解决简单问题。
3.通过摹仿,操作,探索,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画出简单的循环结构框图。
难点:循环结构中循环条件和循环体的确定。
关键点:跟踪变量变化,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
教法:探索启示式。
学法:探索发现式。
引例:写出求的值的一个算法,并用框图表示你的算法。
此例由学生动手完成,投影展示学生的做法,师生共同点评。
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求创。
设计引例的目的是复习顺序结构,提出递推求和的方法,导入新课。
此环节旨在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学生保持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
1.循序渐进,理解知识循环结构的概念。
根据指定条件决定是否重复执行一条或者多条指令的控制结构称为循环结构。
教师学生一起共同完成引例的框图表示,并由此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循环结构的概念。
这样讲解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同时使学生体味了问题的抽象过程和算法的构建过程。
还体现了我们研究问题常用的“由特殊到普通”的思维方式。
2.类比探索,掌握知识1、夯实基础:人口预测。
现有人口总数是,人口的年增长率是,预测第年人口总数将是多少?用程序框图描述你的算法。
这是课本上的引例。
2、巩固提高:3、沟通发展仿照本节课例题,同桌俩人一人编题一人解答。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沟通发展,有助于及时查漏补缺,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①理解循环结构的逻辑。
②明确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的区别,联系。
③数学思想方法:算法思想,类比方法①课本 P19 习题 1-1 A 4,5②课外拓展:写出一个求满足的最小正整数的算法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
书面作业第一个层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第二个层次,只要求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
体现了差异发展教学。
“for 循环结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 (选修)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程序的基本结构》的第二课时内容。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教案一:《C语言程序设计》入门教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C语言的基础知识和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2.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见的数据类型;3.通过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第一章:C语言概述1.1C语言的发展历程;1.2C语言的特点和应用领域;1.3C语言的编译过程;1.4编写第一个C语言程序。
2.第二章:C语言程序结构2.1C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2.2注释和预处理指令;2.3 main函数的定义和调用;2.4C语言程序的编译和运行。
3.第三章:数据类型和变量3.1基本数据类型的介绍和使用;3.2常量和变量的定义;3.3变量的赋值和运算;3.4数据类型转换和类型检查。
4.第四章:运算符和表达式4.1算术运算符和表达式;4.2关系运算符和表达式;4.3逻辑运算符和表达式;4.4条件运算符和表达式。
5.第五章:控制语句5.1顺序结构;5.2 分支结构(if语句、switch语句);5.3 循环结构(while语句、do-while语句、for语句);5.4 跳转语句(break语句、continue语句、goto语句)。
6.第六章:函数和递归6.1函数的定义和调用;6.2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6.3递归函数的设计和实现;6.4标准库函数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解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规则,并通过编写代码实例进行实践;2.设置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3.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采用个别指导、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通过解答问题、编写代码等方式,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3.期末考试:采用笔试形式,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2.电子资源:包括编译器软件、IDE等,用于学生的编程实践。
if语句教案简略版

是的,就是<,>,=,不等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
但是,关系运算符在我们C语言中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和我们数学课本中所学的完全一致,具体的区别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详细的介绍。
在C语言中有以下的关系运算符:>,<,==,!=,>=,<=。其中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和!=的表示。特别是等于(==)运算符,同学们最容易将等于运算符和(=)赋值运算符搞混。然而,如果在程序的编写中将(=)赋值符号作为(==)运算符使用,程序会报错,在后续上机练习中如果出错,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是否是自己把关系运算符搞错了。
关系运算符都是双目运算符,其结合性为左结合型。关系运算符的优先级低于算术运算符,高于赋值运算符。六个关系运算符中,>、<、>=、<=的优先级相同,==和! =的优先级相同,但前者高于后者。
在清楚了关系运算符的学习后,我们来看一下C语言中关系表达式是怎样书写的。
关系表达式的一般形式:
表达式关系运算符 表达式
max=(a>b)?a:b;
可以去掉括号Leabharlann 写为max=a>b?a:b;
2)条件运算符“?”和“:”是一对运算符,不能分开单独使用。
3)条件运算符的结合方向是自右至左。例如:
a>b?a:c>d?c:d
应理解为
a>b?a:(c>d?c:d)
这也就是条件表达式的嵌套的情形,即其中的表达式又是一个条件表达式。
(听取学生回答后总结)
对的,简单地说就是自上而下顺序地执行。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程序结构,构成这类程序的语句通常是除了控制语句之外的简单语句,包括赋值语句/函数调用语句等。说到这里大家还回忆得起通过顺序程序设计我们能实现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哪一个部分吗?
第六课分支结构 (教案)

浙教版九年级第二章第六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分支结构单元第二单元学科信息技术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信息意识:了解分支结构、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概念过程与方法。
计算思维:通过“思考题”程序设计,学会分支结构的流程图绘制及程序设计方法观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在利用分支结构程序解决应用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逐步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分支结构程序的执行过程;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难点分支结构的程序实现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猜猜我的心,请同学们猜猜老师现在心里想的数字是几,有同学说猜对了你也说错了,那我写了个程序,看看大家能够猜中不。
同学们,思考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顺序结构能实现吗?猜数字游戏不行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讲授新课(1)我们需要学习新的结构来写出这个游戏程序,我们这节课学习分支结构:不同天气,上学有不同的交通方式:如果下雨选择坐公交车,否则就骑自行车,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分支事件。
用流程图表示以上过程:(2)举在实际的生活、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分支结构的例子,把它们用流程图表是出来。
聆听、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分支结构和同桌讨论分支结构,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到黑板上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及流程图理解分支结构学生练习生活中的案例及其流程图理解分支结构及应用(3)分支结构的流程图表示,理解分支结构的通用格式、展示学习中的案例关系表达式,指用关系运算符连接两个类型相同的数据组成的表达式。
关系运算符的书写方式稍异于数学中的。
看一道题:如果a大于等于b,就输出a,否则输出b。
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分支结构语句的单行形式来表示就是:If a>=b then MsgBox (a) Else MsgBox (b)MsgBox是一个使用非常方便的输出函数,它的作展示分支结构流程图理解分支结构聆听、思考、回答理解分支结构的通用格式、用学生熟悉的数学分支结构案例让学生便于理解通过知识点的总结,案例理解关系表达式与逻辑表达式用是在窗体中直接弹出一个提示框,常用于程序中的提醒、警告等信息输出。
项目五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图5-10 多循环的并列与嵌套
任务4 掌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实例
【例5-7】输出10~100之间的全部素数。所 谓素数n,是指除1和n之外,不能被2~(n-1) 之间的任何整数整除。 算法设计要点: (1)显然,只要设计出判断某数n是否是素 数的算法,外面再套一个for循环即可。
(2)判断某数n是否是素数的算法:根据素数 的定义,用2~(n-1)之间的每一个数去整除n, 如果都不能被整除,则表示该数是一个素数。 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可通过判 断它们整除的余数是否为0来实现。
二、continue语句 continue语句的一般形式为: continue; continue只能用在循环语句中,它的功能是 结束本次循环,跳到循环体中下面尚未执行的语 句,接着进行下次是否执行循环的判定。
continue语句的功能:对于for循环,跳过循环 体其余语句,转向循环变量增量表达式的计算;对 于while和do-while循环,跳过循环体其余语句,但 转向循环继续条件的判定,也就是说continue语句 用在循环中时不会强制退出循环,但它会跳过循环 体中剩余的部分而转去循环的结尾部分,强制开始 下一轮循环。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计算机专业
C语言程序设计
主编 刘孟强 李思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知识有限创意无限 欢迎大家学习
C语言程序设计
项目五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任务1 掌握循环结构语句
任务2 掌握break与continue语句
任务3 掌握多重循环
任务4 掌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实例
任务1 掌握循环结构语句
由于循环结构在现实生活中和数学运算中比 较常用,并且较之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比较难, 所以要认真学习这一项目。
《python自然语言处理》教学大纲

《python自然语言处理》教学大纲《python自然语言处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python自然语言处理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ython程序设计语言总学时:56学时 授课学时:30学时实验(上机)学时:26学时一、课程简介本课程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概述、Python语言简述、Python数据类型、Python流程控制、Python 函数、Python数据分析、Sklearn和NLTK、语料清洗、特征工程、中文分词、文本分类、文本聚类、指标评价、信息提取和情感分析。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第1章 自然语言处理概述(2学时)主要内容:1人工智能发展历程2自然语言处理3 机器学习算法4 自然语言处理相关库5.语料库基本要求:了解人工智能发展历程、自然语言处理相关内容;机器学习算法相关概念;了解基于Python与自然语言处理的关系;了解语料库的相关概念。
重 点:自然语言处理相关内容、机器学习算法难 点:基于Python的相关库第2章Python语言简介(2学时)主要内容:1. python简介2. Python解释器3 python编辑器4 代码书写规则基本要求:了解 python简介、熟悉Python解释器、掌握python编辑器、了解代码书写规则 重 点:掌握python编辑器、了解代码书写规则难 点:掌握python编辑器第3章 Python数据类型(4学时)主要内容:1. 常量、变量和表达式2. 基本数据类型3. 运算符与表达式4. 列表5. 元组6. 字符串7. 字典8. 集合基本要求:理解数据类型的概念、作用以及Python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掌握常量、变量基本概念;掌握Python语言各类运算符的含义、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表达式的构成以及表达式的求解过程。
掌握序列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列表的定义、常用操作和常用函数;熟练掌握元组的定义和常用操作;熟练掌握字典的定义和常用操作;掌握字符串格式化、字符串截取的方法;理解与字符串相关的重要内置方法。
单片机原理课程教案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不断得以发展,本课程是信息类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接口电路及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以求达到初步的单片机软硬件设计开发能力。
并为以后从事电子控制类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并对学生进行工程训练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掌握51系列单片机CPU、定时/计数器、存储器、串行通信、中断系统、I/O口的硬件结构,能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具备应用单片机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设计较复杂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能力。
(二)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硬件结构;指令系统;系统扩展和应用;外围接口技术。
2、难点:指令系统;外围接口技术。
(三)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四)课时安排总课时:64课时,其中:理论课时48,实验课时16。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的形成性考核和课程结束时的笔试闭卷考试相结合的考核办法。
平时的考核主要有三个方面:课堂、课外、实验。
课堂考核依据出勤率、听课态度、课堂讨论表现等;课外考核主要依据作业、平时测试、课外的创新和发明等;实验考核依据实验完成的质量和数量等情况来评定。
(六)参考教材刘湘涛.江世明编著《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第一章单片机基础知识教研室:计算机教研室教师姓名:申寿云教学过程1、问题牵引、导入新课(1)单片机是什么?它的主要特点和应用的领域。
(2)计算机中数据有哪些表示?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原码、反码、补码;ASCII码、BCD码。
2、课程内容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有:知识点1:单片机的概念。
知识点2:单片机主流机型。
知识点3:80C51系列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键盘上输入一个字符,如果它是大写字母, 例:从键盘上输入一个字符,如果它是大写字母, 则把它转换成小写字母输出;否则,直接输出。 则把它转换成小写字母输出;否则,直接输出。 main() { char ch; printf("Input a character: "); scanf("%c",&ch); ch=(ch>='A' && ch<='Z') ? (ch+32) : ch; printf("ch=%c\n",ch); }
(2)执行过程 执行过程
switch后面 表达式” 的值, 与某个case 后面“ case后 当 switch 后面 “ 表达式 ” 的值 , 与某个 case 后 面的“常量表达式”的值相同时,就执行该case case后面 面的“常量表达式”的值相同时,就执行该case后面 的语句组; 的语句组; 如果没有任何一个case 后面的 常量表达式” 如果没有任何一个 case后面的 “ 常量表达式 ” case 后面的“ 的值, 表达式”的值匹配,则执行default 的值,与“表达式”的值匹配,则执行default 后面 的语句,然后,再执行switch语句的下一条。 switch语句的下一条 的语句,然后,再执行switch语句的下一条。 case后面的常量表达式仅起语句标号作用 , case 后面的常量表达式仅起语句标号作用, 并 后面的常量表达式仅起语句标号作用 不进行条件判断。系统一旦找到入口标号, 不进行条件判断。系统一旦找到入口标号,就从此标 号开始执行,不再进行标号判断; 号开始执行,不再进行标号判断;
条件表达式一般格式: 条件表达式一般格式: 表达式1 表达式2 表达式3 表达式1 ? 表达式2 : 表达式3 条件运算规则 : 如果“表达式 的值为非 的值为非0 即逻辑真) 如果“表达式1”的值为非0值(即逻辑真),运算结 果等于“表达式 的值 否则,运算结果等于“ 的值; 果等于“表达式2”的值;否则,运算结果等于“表达 的值。 式3”的值。 的值
条件表达式中的“表达式1 、 表达式2 、 表达式3 的类型 的类型, 条件表达式中的“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的类型, 可以各不相同。 可以各不相同。 int x, y,a,b; char c ; x=56; y=34; a=23; b=32; x>y ? C=‘#’ : (a+b)
本案例判断disc是否为0的方法是:判断disc的绝对值是 本案例判断disc是否为0的方法是:判断disc的绝对值是 disc是否为 disc 否小于一个很小的数:1e否小于一个很小的数:1e-6
#include <stdio.h> main() { float a,b,c,s,x1,x2; double t; scanf("%f%f%f",&a,&b,&c); if(a==0.0) if(b!=0.0) printf("the root is :%f\n",-c/b); else if (c==0.0) printf("x is inexactive\n "); else printf("no root!\n"); else { s=b*b-4*a*c; if (s>=0.0) if (s>0.0) {t=sqrt(s); x1=-0.5*(b+t)/a; x2=-0.5*(b-t)/a; printf("There are two different roots:%f and%f\n" ,x1,x2);} else printf("There are two equal roots:%f\n",-0.5*b/a); else { t=sqrt(-s); x1=-0.5*b/a; x2=abs(0.5*t/a); printf("There are two virtual roots:"); printf("%f+i%f\t\t%f-i%f\n",x1,x2,x1,x2 ); } } }
例: 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解(a≠0)。 求一元二次方程 的解( )。 的解 #include "math.h" main() {float a, b, c, disc, x1, x2, p, q; scanf(“%f,%f,%f”, &a, &b, &c); disc=b*b-4*a*c; if (fabs(disc)<=1e-6) /*fabs():求绝对值库函数 求绝对值库函数*/ 求绝对值库函数 printf(“x1=x2=%7.2f\n”, -b/(2*a)); /*两个相等实根 两个相等实根*/ 两个相等实根 else { if (disc>1e-6) {x1=(-b+sqrt(disc))/(2*a); /*两个不相等实根 两个不相等实根*/ 两个不相等实根 x2=(-b-sqrt(disc))/(2*a); printf("x1=%7.2f,x2=%7.2f\n", x1, x2);}
从键盘上输入一个百分制成绩score,按下列原 例: 从键盘上输入一个百分制成绩 , 则输出其等级: 则输出其等级: score≥90, 等级为A score≥90, 等级为A; 80≤score<90, 等级为B 80≤score<90, 等级为B; 70≤score<80, 等级为C 70≤score<80, 等级为C; 60≤score<70, 等级为D 60≤score<70, 等级为D; score<60, 等级为E score<60, 等级为E。 main() { int score, grade; printf(“Input a score(0~100): ”); scanf(“%d”, &score); 成绩整除 转化case标号 grade = score/10; /*成绩整除10,转化 标号*/ 转化
条件运算符的优先级,高于赋值运算符, 条件运算符的优先级,高于赋值运算符,但低于关系运算符和 算术运算符。 结合性为“从右到左” 算术运算符。其结合性为“从右到左”。 例如: 例如: x>y ? x+y : a>b ? a *b :a+b 等价于: ) 等价于 x>y ? x+y : (a>b ? a - b :a+b) 表达式的值 设 x=5 y=8 a=34 b=12 表达式的值:22
3.
选择结构程序举例
例: 计算阶跃函数 y 的值 y=1 当 X>0 #include<stdio.h> X=0 y= 0 main( ) X<0 y= -1 { float x,y; printf ( "input x:“ ); scanf ( "%f ", &x ); if ( x>=0 ) if( x>0 ) y = 1; /* 语句组 是if语句 语句组1是 语句 语句*/ else y = 0; else y = - 1; printf ( "y=%4.0f\n", y ); }
执行顺序: 执行顺序:
a+=2; a+=3; a+=7;
(4) switch语句中 语句中break语句使用 语句中 语句使用 switch (表达式) 表达式) case 常量表达式1:语句组1; { 常量表达式 :语句组 ;break; case 常量表达式 :语句组 ;break; 常量表达式2:语句组2; ; ...... case 常量表达式n 语句组n; 常量表达式n:语句组 ;break; ; [default:语句组 :语句组n+1;] ; } 执行过程 当switch后面“表达式”的值,与某个case后面的 switch后面“表达式” 的值,与某个case后面的 后面 case 常量表达式” 的值相同时, 就执行该case case后面的语句 “ 常量表达式 ” 的值相同时 , 就执行该 case 后面的语句 当执行到break 语句时, 跳出switch语句, break语句时 switch语句 ( 组 ) ; 当执行到 break 语句时 , 跳出 switch 语句 , 转向 执行switch语句的下一条。 switch语句的下一条 执行switch语句的下一条。
(3)switch 语句使用说明 case后的各常量表达式的值不能相同 后的各常量表达式的值不能相同, 在case后的各常量表达式的值不能相同,否则 会出现错误。 会出现错误。 case后 允许有多个语句,可以不用{ 在case后,允许有多个语句,可以不用{ } 括 起来。 起来。 各 case 和 default 子句的先后顺序可以变动 , case和 default子句的先后顺序可以变动 子句的先后顺序可以变动, 而不会影响程序执行结果。 而不会影响程序执行结果。 default子句可以省略不用。 default子句可以省略不用。 子句可以省略不用 多个case子句,可共用同一语句(组)。 多个case子句,可共用同一语句( case子句
max= ( n1>n2 ) ? ((n1>n3 ) ? n1 : n3):((n2>n3 ) ? n2 : n3);
2. switch 语句
(1)switch语句的一般形式 语句的一般形式 switch (表达式) 表达式) 常量表达式1 { case 常量表达式1: case 常量表达式2 常量表达式2:
例: case 语句的嵌套使用 main() { int a=2, b=7, c=5; switch (a>0) { case 1: switch(b<0) { case 0: printf(“@”); break; case 1: printf(“!”); break;} case 0: switch(c= =5) { case 0: printf(“*”); break; case 1: printf(“#”); break; default: printf(“$”); break;} default: print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