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迹学代表人物
笔迹学

笔迹学笔迹学(graphology) 亦称“笔相学”,研究书写者的心理特性和心理状态变化的笔迹的学说。
关于笔迹同人的精神品质联系的思想渊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等人,但到了19世纪后半期由法国天主教神甫米绍引入文学中。
按照笔迹来诊断复杂的人格特征目前尚缺乏令人信服的科学证实,不过笔迹对了解书写者的情绪状态和神经活动类型有参考价值。
1.概述笔迹,广义上讲,是运用各种工具在一定的界面上书写的带有文字规范限制的痕迹。
书写工具包括各种软笔、硬笔,甚至手指、木棍、喷漆等等,书写界面包括各种纸张、布料、甚至墙面、地面等等。
狭义上讲,就是指我们正常的笔在自然状态下由书写人留在纸张上的带有文字规范限制的书写痕迹。
笔迹学(graphology),运用刑事侦查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书写习惯的规律特点及其鉴别方法的科学。
1622年意大利的卡米洛·巴尔迪正式发表了《根据人的字迹判断人的性格和气质》一文,是世界上最早的与笔迹学有关的文章。
1872年法国神父米尚出版《书法的秘密》专著,1891年又发表了《笔相学的体系》和《笔相学的方法》两本专著。
米尚被誉为笔迹学的创始人,也是笔相学派的鼻祖。
1895年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出版了《笔迹学指南》一书,认为笔迹是人天生不变的身体机能,犯罪人的笔迹与一般人的笔迹不同,犯罪人的特点在笔迹中可以反映出来。
20世纪30年代,在欧美国家和苏联,由于刑事侦查学和司法鉴定学的普遍创立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笔迹学的发展。
在鉴定方法上,确立了以同一认定作为比较鉴别的方法体系,还将现代较为先进的科学仪器运用到比较鉴别中。
60年代以后,控制论、概率论、系统论的理沦和方法开始进入笔迹学领域,一些国家已开始利用电子计算机识别笔迹,分析、储存、查对笔迹档案,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现代笔迹学日趋完善。
现代笔迹学专家颜廷利更是自幼潜心研究笔迹心理学二十余载,让笔迹心理学术为更多的人所知道。
笔迹学代表人物重点讲义资料

目前在中国,能称得上笔迹学专家的大概只有30余人。
韩进:男,职业笔迹学专家,大学毕业,曾任党校讲师,研究笔迹30多年,发明了“临摹直觉感知分析法”,从1992年起领取营业执照,专门从事笔迹分析至今。
著有专著《怎样从笔迹看性格》、《笔迹学-从笔迹看性格》、《笔迹学-从笔迹看人生》。
合著过《笔迹心理学-书写心理透视与不良个性矫正》。
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香港明报》等均有报道,是中国笔迹学研究会主要发起人,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称之为“中国笔迹学泰斗”。
徐庆元:男,职业笔迹学专家,中学毕业,研究笔迹30多年,发明了“徐庆元笔迹主动触觉心理分析法”,创立了“笔迹主动触觉心理理论”。
其著作有《笔迹与心迹——笔迹触觉的个性心理》、《笔迹心理学》(笔迹线条与心理)。
《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等均有报道,是中国笔迹学研究会主要发起人。
江柯:男,笔迹分析专家,潜心于笔迹学研究多年,曾经是东方养生专栏栏主,于1992年受遵义科委之托,组建“翰魂笔迹心理科学研究所”,出任所长,先后在广州、海南、深圳、长沙等地展示,在组建研究所不到半年时间里,所推出的两个笔迹学项目就双双获国家科委银奖。
近两年冒似玩失踪。
殷凯:男,笔迹分析专家,1955年出生,江苏淮安人,潜心于笔迹学研究多年,曾任中国科学院心理所东莞站首席笔迹分析师,提出“人类行为残留影息同一性比对”学术理论。
黎玲:女,曾经在IT、快速消费品、传媒及通讯领域拥有近10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曾为数十家外资、国有、民营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HR管理和测评服务,成功举办培训课;尤其擅长于笔迹分析测评在性格方面的个性化剖析;具体体现在人力资源斟选中、高管人才;企业个性化团队人才的匹配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曾在咨询、测评公司为客户提供专业HR管理咨询服务近3年。
现为智联招聘的测评顾问、培训师,创亿猎头的资深顾问、以及笔迹心迹工作室的首席测评顾问。
读心术之笔迹心理学

笔迹心理学笔迹心理学(简称笔迹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根据心理学和生理学原理。
通俗地讲,笔迹心理学是以笔迹为窗口,来研究不同的人是如何把人性的属性以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方式表达出来的科学。
研究不同人的书写习惯所表现出来的笔迹符号的形态特征,及其反映出来的书写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行为个性特点的一门科学。
笔迹心理学,对于现今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
做为一门古老而又悠久的学科,它在我国的历史上源远流长却未形成独立的科学体系。
关于笔迹与心理的关系,我国历代书法家、文学家、文献学家、医学家、哲学家等都对此有很深刻的认识。
例如:西汉扬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唐代韩愈在评论张旭的草书时说:“喜怒窘穷,忧悲,愉逸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不草书焉发之。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断言:“书,如也。
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
总之日:如其人而已。
”这就是著名的“书如其人”的观点的来历。
在我国民间,也流传着“相人不如相字”、“见字如见面”的说法。
可见,笔迹学在我国的流传即久远而又普遍。
2书籍研究国外的笔迹心理学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在笔迹学的发展过程中,19世纪末德国耶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Wilhelm Preyer根据对笔迹的探索,提出了大脑决定笔迹的假设。
后来经过对一些失去手臂用嘴或脚趾写字的残疾人进行实验,发现他们的笔迹特点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从而证实了他的假设,并在他后来出版的《笔迹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笔迹乃心迹”之说。
美国心理学家爱维也认为:“手写实际是大脑在写,从笔尖流出的实际是人的潜意识。
人的手臂复杂多样的书写动作,是人的心理品质的外部行为表现。
”3方法字体线条所写字的每个部分使用的轻重力度。
一般来讲,每个字的起点使用力度大或写得很重视,说明这个人对事情很关注,但过程或结果不完整;字的中间部分写得比较大,可能这个人比较关注过程;如果字的后部分写得比较大或笔力重,说明是一个较关注结果的人。
历代书法家字体特点书四大名家

1 历代书法家字体特点书四大名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之孟俯初唐四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钟王——三国钟繇、东晋王羲之二——指东汉芝、唐代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董——指元代孟俯,明之董其昌邢米董:指晚明四大家邢侗、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
其中董其昌、邢侗又有“南董北邢”之说。
昊中四才子:指明代居于南的书法家唐伯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祝允明。
二:指明初度、粲兄弟二人,又号称“大小学士”。
前者以婉丽胜,后者以遒逸胜。
鲜:指元代书家孟俯、鲜于枢。
又称元“二雄”。
氏代表作如《仇锷墓碑铭》、《三门记》、《汲黯传》、《二陆文赋跋》、《嵇康绝交书》,《兰亭十三跋》等;鲜于枢代表作如《愈进学解》、《渔父词》、《透光古镜歌》、《愈石鼓歌》、《轼海棠诗》、《老子道德经》等。
米薛:指北宋米芾、薛绍,后者代表作如《杂书卷》等黄米蔡:指宋“四大家”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氏代表作如《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松醪赋》、《寒食诗》、《醉翁亭记》等;黄氏代表作如《松风阁》、《轼寒食诗跋》、《花气诗》、《诸上座帖》等;米氏代表作如《多景楼诗》、《苕溪诗帖》、《蜀素诗》等;蔡氏名作如《万安桥记》《颜真卿自书告身跋》。
“四家”之蔡一说为蔡京。
颜柳:指唐之书家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颜筋柳骨”之称。
前者的代表作如《多宝塔感应碑》、《郭家庙碑》、《元吉墓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祭侄季明文稿》、《争座位帖》等;后者的代表作如《晟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
颠醉素:颠即旭,代表作如《肚痛帖》;醉素指怀素,代表作如《自序帖》、《千字文》、《苦笋帖》等,二人亦唐草圣。
虞欧褚薛:指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虞氏的代表作有《孔子家庙碑》,欧阳氏代表作如《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虞恭公温颜博碑》、《皇甫诞碑》,褚氏名如《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等,薛氏代表作如《信行禅师碑》等。
从笔迹到底能看出什么?

笔迹学专家访谈:从笔迹到底能看出什么?古人云:字如其人。
早在西汉时期,思想家扬雄就曾有过字品如人品的宏论。
然而,在当今心理学研究领域,仍对依靠笔迹来分析人性格存有争议。
那么,从笔迹中到底能看出什么?是否能窥斑见豹、科学识人呢?带着这些疑问,同时也为了一辨笔迹识人真伪,记者带着几份真人字迹拜访了中国当代笔迹实力派分析专家——高家峰老师。
乍一见到高老师,记者就感觉眼前为之一亮:面前人,面容荡漾着温和恬静的光辉,体型微发福,身穿印有龙图腾的唐装,仙风道骨的韵致四流淌泻,精神饱满、气韵酣畅。
尽管未闻其言,记者在心中已不觉先行对高老师敬仰三分。
寒暄之后,记者将随身携带的几份写有字迹的纸片递给高老师,让其现场进行字迹分析。
记者本来的打算是:倘若不准,当即告辞闪人。
未曾想到,高家峰老师一边细细品茗,一边凝神仔细端详第一张纸片,俨然洞察世事、玄机莫测。
对着第一张写有“高家峰老师您好”的字条,高家峰娓娓道来字迹中暗藏的玄机:她很有创造力和策划天赋,她书写这张字条的脾气非常暴躁。
字迹中透着满腔怨尤和愤慨!记者当场就楞了:真是太神了!原来第一张字条的书写者是记者的女友,同时也是同事。
她一直在新闻部就职,就如高家峰透过字迹所分析的那样:她很有策划才能,凡事都比别人有创意,报社策划部的人有难事都会向她请教,她最近一段时间脾气异常暴躁。
在为记者写这几个字时,很不情愿。
当记者拿出第二张写有“中国当代笔迹实力派分析专家高家峰老师”字条时,高家峰只匆匆慧眼轻瞄就胸有成竹的说:字体雄浑壮阔,写这些字的时候,在疑神疑鬼。
此人性格:行事严谨、深思熟虑,思虑角度全面且疑心很重。
听了高家峰老师的话,记者不禁笑了,这份笔迹就是记者本人写的,他说的与本人的个性非常吻合!“请问高老师,从这2分笔迹能看出是男是女吗?”高老师说:“可以看出,但从笔迹看性别这种说法不准确,因为现实生活中,有些女性具有男性的个性,也有很多男性具有女性的个性特征。
笔迹分析看的是个性方面的内容,第一笔迹具有女性的个性特征,第二份笔迹具有男性的个性特征。
汉字书法的名人

汉字书法的名人汉字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几千年来一直得到人们的推崇。
其中,有一些书法家因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而被后人尊为名人,他们的书法作品被视为经典,成为后人学习的样板。
以下是几位汉字书法的名人。
王羲之王羲之,生于公元303年,逝世于公元361年。
他是东晋时期的画家、书法家,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大家。
他的书法作品以“气韵生动、遒劲工丽”著称。
代表作有《兰亭序》和《钟馗平妖碑》等。
颜真卿颜真卿,生于公元709年,逝世于公元785年。
他是唐朝中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
人们常把他的笔墨用“雄浑”,他的艺术叫做“颜体”。
代表作有《祭侄文稿》和《多宝塔碑》等。
欧阳询欧阳询,生于公元557年,逝世于公元641年。
他是唐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书法作品以“雄健奇秀、妙笔生花”著称。
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和《楷书广成盖》等。
苏轼苏轼,生于公元1037年,逝世于公元1101年。
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被誉为“文、书、画三绝”。
他的书法作品以篆、隶、楷著称,其中熙、雄二体最具代表性。
代表作有《黄庭经》和《东坡韵》等。
张大千张大千,生于公元1899年,逝世于公元1983年。
他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书画家,尤以山水画和花鸟画著称,也是自己创立的“大千气韵”楷书风格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有《一念三千》和《八牛图》等。
这些汉字书法的名人以其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影响力,为中国书法界贡献卓越的艺术精神和艺术成果。
他们的影响不仅限于书法领域,还延伸至文学、诗歌、文化等领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书法家的成就也得益于这些名人的悉心传授和艺术启迪。
笔迹分析法

笔迹分析法笔迹分析法,又称手稿分析法、字迹几何学分析法,是指通过综合分析手稿中的文字、字形等因素,运用数学方法从中推断出作者思维特征、心理特征等。
近年来,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笔迹分析法在法律、心理学、教育学、犯罪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笔迹分析法起源于20世纪初,最早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施维厄马泰尔发明的。
他先后发表了《施维厄马泰尔名词词典》和《马泰尔形体字学研究》等著作,介绍了施维厄马泰尔形体字学的理论。
他主张,如果解剖研究手写的字的形状、组成等,便可以综合分析出其作者的思维特征和心理特征。
笔迹分析法的核心思想是“人的字写作可以反映他的性格”。
字的形状、组成在不同的字中可以产生子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思维特征、心理特征。
例如,有些作者字迹较紧,字形小,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内向、害羞、内心紧张;有些作者字迹较松,字形较大,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外向、爽朗、开朗。
但是,由于人的思维特征和心理特征千差万别,无法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概括所有的情况,因此笔迹分析法也需要经过一定的把握和研究,才能正确的将笔迹的变化与人的思维特征和心理特征联系起来。
笔迹分析法能够反映出个体的思维特征和心理特征,因此在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法律上,笔迹分析法可以帮助法院判断案件中的正误;在心理学上,笔迹分析法可以帮助心理学家评估和治疗患者;在教育学上,笔迹分析法可以帮助教育专家评估和诊断学生的学习表现;在犯罪学上,笔迹分析法可以帮助警方寻找犯罪嫌疑人。
笔迹分析法虽然受到一定的质疑,但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虽然笔迹分析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只要结合专业知识,正确解读笔迹,就可以辅助很多领域的研究和分析。
正是由于笔迹分析法的优势,它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
综上所述,笔迹分析法是一项十分有用的工具,它能够给予我们一些关于作者思维特征以及心理特征的联系,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实用]笔迹学代表人物
![[参考实用]笔迹学代表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1354f439a6c30c2259019e84.png)
目前在中国,能称得上笔迹学专家的大概只有30余人。
韩进:男,职业笔迹学专家,大学毕业,曾任党校讲师,研究笔迹30多年,发明了“临摹直觉感知分析法”,从1992年起领取营业执照,专门从事笔迹分析至今。
著有专著《怎样从笔迹看性格》、《笔迹学-从笔迹看性格》、《笔迹学-从笔迹看人生》。
合著过《笔迹心理学-书写心理透视与不良个性矫正》。
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香港明报》等均有报道,是中国笔迹学研究会主要发起人,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称之为“中国笔迹学泰斗”。
徐庆元:男,职业笔迹学专家,中学毕业,研究笔迹30多年,发明了“徐庆元笔迹主动触觉心理分析法”,创立了“笔迹主动触觉心理理论”。
其著作有《笔迹与心迹——笔迹触觉的个性心理》、《笔迹心理学》(笔迹线条与心理)。
《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等均有报道,是中国笔迹学研究会主要发起人。
江柯:男,笔迹分析专家,潜心于笔迹学研究多年,曾经是东方养生专栏栏主,于1992年受遵义科委之托,组建“翰魂笔迹心理科学研究所”,出任所长,先后在广州、海南、深圳、长沙等地展示,在组建研究所不到半年时间里,所推出的两个笔迹学项目就双双获国家科委银奖。
近两年冒似玩失踪。
殷凯:男,笔迹分析专家,1955年出生,江苏淮安人,潜心于笔迹学研究多年,曾任中国科学院心理所东莞站首席笔迹分析师,提出“人类行为残留影息同一性比对”学术理论。
黎玲:女,曾经在IT、快速消费品、传媒及通讯领域拥有近10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曾为数十家外资、国有、民营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HR管理和测评服务,成功举办培训课;尤其擅长于笔迹分析测评在性格方面的个性化剖析;具体体现在人力资源斟选中、高管人才;企业个性化团队人才的匹配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曾在咨询、测评公司为客户提供专业HR管理咨询服务近3年。
现为智联招聘的测评顾问、培训师,创亿猎头的资深顾问、以及笔迹心迹工作室的首席测评顾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在中国,能称得上笔迹学专家的大概只有30余人。
韩进:男,职业笔迹学专家,大学毕业,曾任党校讲师,研究笔迹30多年,发明了“临摹直觉感知分析法”,从1992年起领取营业执照,专门从事笔迹分析至今。
著有专著《怎样从笔迹看性格》、《笔迹学-从笔迹看性格》、《笔迹学-从笔迹看人生》。
合著过《笔迹心理学-书写心理透视与不良个性矫正》。
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香港明报》等均有报道,是中国笔迹学研究会主要发起人,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称之为“中国笔迹学泰斗”。
徐庆元:男,职业笔迹学专家,中学毕业,研究笔迹30多年,发明了“徐庆元笔迹主动触觉心理分析法”,创立了“笔迹主动触觉心理理论”。
其著作有《笔迹与心迹——笔迹触觉的个性心理》、《笔迹心理学》(笔迹线条与心理)。
《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等均有报道,是中国笔迹学研究会主要发起人。
江柯:男,笔迹分析专家,潜心于笔迹学研究多年,曾经是东方养生专栏栏主,于1992年受遵义科委之托,组建“翰魂笔迹心理科学研究所”,出任所长,先后在广州、海南、深圳、长沙等地展示,在组建研究所不到半年时间里,所推出的两个笔迹学项目就双双获国家科委银奖。
近两年冒似玩失踪。
殷凯:男,笔迹分析专家,1955年出生,江苏淮安人,潜心于笔迹学研究多年,曾任中国科学院心理所东莞站首席笔迹分析师,提出“人类行为残留影息同一性比对”学术理论。
黎玲:女,曾经在IT、快速消费品、传媒及通讯领域拥有近10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曾为数十家外资、国有、民营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HR管理和测评服务,成功举办培训课;尤其擅长于笔迹分析测评在性格方面的个性化剖析;具体体现在人力资源斟选中、高管人才;企业个性化团队人才的匹配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曾在咨询、测评公司为客户提供专业HR管理咨询服务近3年。
现为智联招聘的测评顾问、培训师,创亿猎头的资深顾问、以及笔迹心迹工作室的首席测评顾问。
张福全:男,合肥学院心理学教授。
2005年在吉林省北华大学开设笔迹心理学课,这也是中国大学中首次开设笔迹心理学课程。
2005年7月请韩进面授笔迹学。
现正在合肥学院筹备成立“笔迹心理学研究所”,主要开展汉字笔迹心理的实证研究,著有专著《笔迹心理学》。
黄翰琳:国内最早一批从事汉字笔迹心理学研究的专家之一,清华大学总裁班主讲教授,浙江大学工商管理总裁班主讲教授,香港政府青年学院主讲教授,澳门政府劳工局生产力转移中心主讲教授,上海百家讲坛主讲嘉宾,香港凤凰卫视西安《华山论剑》主讲嘉宾,黄瀚琳著《字如其人——笔迹心灵解码》,是笔迹心理学领域的一大突破,首次用笔迹破译了九型人格。
得到了国内各大出版社的大力推荐。
高家峰:男,笔迹分析培训讲师,江苏人,在企业做过技术和销售工作,担任过中型企业总经理,《国学》专栏作家,《人才与企业》主编。
2002年以来在广州专业从事笔迹分析的推广和普及,曾在中国南方人才市场做过100多次现场咨询,曾担任广州点通笔迹咨询机构负责人、南方笔迹分析中心首席顾问。
童辉杰:男,心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副所长,苏州大学苏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测验与软件开发。
在国内外共发表或出版学术论著90多篇(部);另在各类报刊上发表有关心理咨询治疗的普及性文章100多篇。
有获奖项目16项。
专著:《投射技术——对适合中国人文化的心理测评技术的探索》,书中用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来介绍作者对笔迹分析的研究,对当前的汉字笔迹分析进行了科学验证,这是以前的笔迹学著作没有做的。
周文娟:女,台湾人,现职世盈有限公司首席笔迹分析师,美国笔迹分析学院授证分析师。
著有《字的世界》,翻译及合著的著作有《成功的捷径》、《国际笔迹分析字典》等十几种。
2005年请韩进面授笔迹学。
擅长英文笔迹分析。
陈丽光:女,台湾人,上善国际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美国笔迹分析学院授证分析师。
2005年与周文娟一起请韩进面授笔迹学。
擅长英文笔迹分析。
欧锦年:男,香港人,1957年香港大学中文系毕业,在校期间学习笔迹学,于1956年获取美国笔迹学函授毕业证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曾赴加拿大、美国参加笔迹学会议和活动,2008年4月请韩进面授笔迹学,随后又请徐庆元面授笔迹学。
擅长英文笔迹分析。
金一贵:男,1948年9月15日生于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
现任“厦门教育学院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负责人、“中国笔迹学会”主要研究成员、“全国中小学教育专家讲学团”讲学成员、“厦门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1974年开始从事书法教学与研究工作,在书法教育教学中积累许多经验,并不断探索,逐步解开“字如其人,心手相通”的一系列谜团。
1980年在厦门教育学院从事中学书法教学研究、指导工作,期间为了帮助全市中学书法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完成了“书法个性教学法”一整套教学方法。
由于书写特点与个性特征的关系研究获得成果,也就自然、稳步地走进“笔迹心理学”领域。
在不断的实践中,金老师在“书如其人”研究中取得很大进展,首创了“笔迹心理分析——练字矫正法”(即廿八种矫正法)。
1994年2月这一成果刚刚应用到厦门市心理学会“心明心理诊所”时,立刻显示其科学性和广泛的实用价值,受到社会的关注。
厦门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四套《中华大地》栏目、厦门日报、香港各报纸均作了详细报道。
羊俊龙:男,学历不高(但文化程度颇高),自学成才。
中国第一个笔迹心理学专栏创始人(注意,不是笔迹学专栏创始人)。
是东方养生期刊社读者服务部主任、《笔迹看人生》专栏栏主。
还有,海南一俊汉字文化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周安山:男,湖北襄樊周安山笔迹咨询中心经理。
1991年开始涉足笔迹心理分析技术研究,目前主办有中国笔迹心理网,进行推广和教学工作。
单茂宏:男,1985年、1992年先后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1995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专业方向:心理测量。
1992年开始笔迹心理分析研究,学习国外的笔迹学原著,把心理测量、心理咨询与笔迹分析相结合,探索中国汉字的笔迹分析理论与技术。
1999 年与中国笔迹学研究会筹委会成员合作编著《笔迹心理学——书写心理透视与不良个性矫正》。
沈初旭:男,长期在湖南从事笔迹分析实践活动,主持《长沙公安科技》“笔迹观人”栏目。
现在任创亿猎头测评顾问。
许铭:男,本名许晓敏,1965年10月出生于江西省南康市。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人才测评师、南方智尊人力资源网人才测评中心高级测评顾问、广州好牧人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婚姻辅导成长中心主任、营销心理学及笔迹心理学讲师。
1984年开始涉足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和笔迹学研究。
1994年到广州后一直从事人才招聘甄选、人力资源整合指导、员工职业生涯设计、营销服务及管理工作; 1997年加入美国友邦保险广州分公司; 2002年初开始为广告、通讯、保险、美容、贸易等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内训, 并在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管理学院国际MBA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市劳动资源开发中心、市劳动管理协会培训中心等处作了数十场笔迹心理分析应用专题讲座,反响热烈。
2004年始致力于研究推广适合中国人文化的心理测评技术--投射技术,尤其是苏州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童辉杰博士开发的《笔迹投射分析专家辅助系统》、《恋爱婚姻互动评估预测系统》、《梦的分析系统》等系列相关软件及应用,并建立【心镜界咨询服务网】。
张祖其:男,字不惶,号草野,1943年生于上海市,1965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现为中文高级讲师、九三学社基层负责人、河南省中专语教会常务理事。
1960年读高二时自学心理学而涉足笔迹学。
大二时受命治理一乱班,通过研究分析全班笔迹,扬长避短,很快将之建成各项工作俱优之全校先进集体并保持至终。
十年动乱至今,研究领袖、名人、各色人等的笔迹与其实际,积累了数千例笔迹分析个案;改革开放以来,在律师、记者、编辑、企业顾问、大集团公司智囊机构总负责人等兼职业务中,实践应用笔迹分析技术,相辅相成,如1988至1990年任中国中原国际集团公司暨人力资源中心顾问时,兼管全集团人事招聘的筛选评荐工作,运用笔迹分析技术成效显著,广受集团领导与用人部门好评。
1999年加入中国笔迹学研究会,中国笔迹学会筹委会成员,是《笔迹心理学——书写心理透视与不良个性矫正》一书作者之一,现领衔筹建河南省笔迹心理学研究会(属河南省心理学会,已集爱好者七十余)、河南省笔迹咨询中心、中国笔迹咨询网站河南分站等,上项目、办讲座、发文章、编专著。
所撰论文曾获省、全国一等奖,现任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语文》副总编兼第四册主编(该书今夏由高教社出版)、河南省经济技术研究所专家、国际名校上海市上海中学校友会理事与河南联络组长等。
张思怡: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方向硕士毕业。
1993年从事笔迹学研究至今,做笔迹分析人数三千余,担任中国笔迹学研究会(筹)秘书,与人合著《笔迹心理学》一书。
本人接受人本流派的心理咨询员的培训一年,接受拉康流派的精神分析培训三年,自己接受精神分析三年,参加北京、成都的国际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和学术研讨会多次。
1998年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曾在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担任过心理咨询员,现在北京新世界耀东诊所心理咨询中心任专职心理咨询师和笔迹分析师。
赵庆梅:女,国家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科学研究所考核评价室测评专家,中国笔迹学研究会(筹)秘书处负责人,主要从事笔迹分析测评、现代管理人员素质测评(MMP)、美国加州心理测验(CPI)及职务分析、人事考核等工作。
首次将已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的笔迹分析测试(TAE)技术引入我国的人才开发领域。
1999年她与北京人才市场共同推出笔迹咨询,引起了强烈反响。
刘福生:男,现任北京民生物证司法鉴定所主任。
原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工作,历任:书记员、助检员、副处级检察员、正处级检察员(首任高级检察官),并获有北京市科干局评定“笔迹、文件检验工程师”的任职资格,1985年始专业从事笔迹、文件的检验工作至今。
87年在公安部126所进修笔迹检验技术,88年在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知识班受训。
对笔迹分析技术亦有浓厚的兴趣,并结合个人所学,有独道的见解。
主张汉字笔迹分析的研究,一定要紧紧地依托汉字和书法的产生、发展背景,认为西方笔迹分析技术的成果,在汉字笔迹分析中的有效性是有限的,汉字笔迹分析技术主要不是吸收西方成果,而是挖掘古代,开辟有汉字特色的新路。
饶军福:男,笔名饶冠州,1958年生。
江西临川人,现在北京博雅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科工作。
1987年接触笔迹学以后,一直搜集研究笔迹分析资料。
1998年完成《汉字解释中国人--兼谈汉字改革》一文,2000年完成《笔迹学:一个新学科在快速崛起》一文,现已编写完《笔迹学要略》一书(尚未出版),该书就笔迹学的原理和笔画的含义论述尤为简要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