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安镇东片区教育共同体建安中学田径方案

合集下载

中学体教融合实施方案

中学体教融合实施方案

XXXX中学体教融合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根据中央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体发[2023)1号)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学校体育课堂为阵地,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畅通,体育教师发展通道顺畅,保障机制健全的体教融合机制和模式。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到90%以上。

到2030年,我校青少年体育蓬勃发展,学生身心健康整体状况明显改善,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体系基本形成。

二、主要任务(一)加强体育教学工作1.严格落实体育课程开设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切实完成各学段的体育教学任务。

2.构建人人参与的课余体育活动体系。

每所规模以上的中小学校有1个以上特色运动项目。

在广泛开展校内竞赛活动的基础上建设学校代表队,参加区域内乃至全国联赛。

对开展情况优异的项目,对教师、运动员等方面予以适当激励。

建立本校田径、篮球、足球、排球、棒垒球、乒乓球、健美操校代表队。

组建体育社团,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

合理安排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学校,丰富学校体育活动。

3.健全体育评价机制。

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条件、教学、课余训练、竞赛、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评估、指导和监督,完善学生体质健康信息档案,建立学生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完善校内体育赛事体系4.建立多元体育赛事体系。

建立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大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加强与体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合作,共同开展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

均安镇教育现代化迎检工作准备情况介绍及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均安镇教育现代化迎检工作准备情况介绍及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均安镇教育现代化迎检工作准备情况介绍及下一阶段工作安排伍时骏委员3月11日,我区召开了教育现代化动员大会,副区长介绍了我区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情况,提出了明确的迎评工作要求。

会议之后,我镇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工作又再升温加热,加强了推进的力度,细化了工作目标,强化了工作要求,增加了检查次数。

目前,各项工作已经如期推进并即将全面完成。

3月13日,我镇召开了全镇中小学、幼儿园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动员大会,进一步强化了工作重心,明确了迎检工作的步骤、措施。

现在,正式迎评时间已经定在4月28、29、30日,共三天,现由我总结一下我镇教育现代化的准备情况,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

一、均安镇推进教育现代化基本情况1.提早谋划,强力推进。

为确保教育现代化的顺利推进,镇委镇政府成立了“均安镇教育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管理我镇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

由镇党委冯炳全副书记担任组长,伍时骏委员和教育组冯永业组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镇政府所有相关部门的人员和各居村领导。

领导小组设办公室,下设综合指导组、信息技术与场室设备组、档案与迎检资料组、校园“四化”建设组、师资队伍与后勤保障组等5个专责工作组,专责工作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具体负责推进工作,定期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领导小组制定了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方案和工作日程表,确保每周有任务,每月有汇报;每事有人做,事事有效果;工作有目标,问题早整改。

各项工作已经在密锣紧鼓地进行当中,确保能在第十周前全面完成。

2.落实建设资金,提高软硬件水平。

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我镇多方筹集资金,在校舍建设、信息化建设、校园“四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四方面投入很大。

我镇财政相对困难,但在校舍建设方面,每年均投入巨资,全面完成了小学的校舍布局调整;现阶段重点落实文田中学的建设。

在镇委镇政府的努力下,文田中学建设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建设工作已经逐项落实。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2008年镇财政投入800万元,用于完善学校校园网、添置电教平台;又投入70万元,为学校添置实验仪器装备。

2023顺德区高中阶段体育考试方案

2023顺德区高中阶段体育考试方案

2023顺德区高中阶段体育考试方案
一、考试内容与成绩构成
1. 考试内容:顺德区高中阶段体育考试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考试、体育课运动技能评价测试以及体育项目考试。

其中,《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考试占6分,体育课运动技能评价测试占4分,体育项目考试占50分。

2. 成绩构成:考生的体育成绩将由以上三个部分的得分总和得出,满分为60分。

二、考试时间与地点
1. 考试时间:2023年4月15日。

2. 考试地点:待定。

三、考试规则与评分标准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考试规则与评分标准: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

2. 体育课运动技能评价测试规则与评分标准:按照顺德区教育局相关规定执行。

3. 体育项目考试规则与评分标准:各项目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规则和评分标准执行,具体项目和分值将在后续通知中公布。

四、其他注意事项
1. 对于身体有残疾或疾病的学生,可以向学校提交申请,经医生证明后可以申请免考或缓考。

2. 考生在考试中应遵守考试规则,不得作弊或违反规定。

如发现作弊或违反规定的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3. 考生在考试中的安全问题由考生自己负责,如发生意外事故,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以上是2023年顺德区高中阶段体育考试方案的主要内容,具体细节将在后续通知中公布。

希望考生做好准备,取得好成绩。

学校体教融合实施方案

学校体教融合实施方案

学校体教融合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学校教育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阵地,也在不断探索创新。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因此,学校体教融合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一、体育与教育的融合。

体育与教育的融合,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体育课程纳入学校教育中,更应该是将体育元素融入到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体育选修课、举办体育比赛、组织体育俱乐部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全面的体育锻炼。

体育与教育的融合,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施方案。

1. 制定体育教育课程标准。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素质,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育课程标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

2.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完善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

3. 培养专业体育教师。

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育服务。

4. 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体育比赛、运动会、体育文化节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5. 强化体育教育宣传。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体育教育宣传周、体育教育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

三、实施效果。

通过学校体教融合实施方案的落实,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学校体教融合实施方案的成功实施,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学校体教融合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学校能够高度重视体育教育,积极推进体教融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学田径“学、练、赛、评”一体化 教学设计与实践

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学田径“学、练、赛、评”一体化 教学设计与实践

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学田径“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践作者:谷小兵来源:《天津教育·上》2024年第01期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对中学田径课堂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迫在眉睫,“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建构在协同课堂发展上具有突出效果。

在义务教育阶段,基于体育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实践,在田径运动技能运用能力中构筑“提升学生能力”的田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彰显体育教学的教育功能。

应《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以“学、练、赛、评”一体化为方向,将田径教学的关注点放在促进学生思维运动的发展上,营造身体练习、思维练习共存的教学形态,让学生在田径教学中掌握既定的课程内的技术动作,知晓正确的练习方法以及正确的评价技能,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学习。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自《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伊始,新课标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展开。

应新课标对田径类运动项目的要求,整合了“跑、跳、投掷”等优势,且以跳跃运动最受学生欢迎。

新课标也强化了初中阶段所有课程在设计层面将更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和提升运动参与度。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水平,以新课标为基础,明确田径教学中“跳跃”这一项目的教学为重点,通过构筑“学、练、赛、评”一体化课堂,在测验、练习、比赛、评论等环节深化学习。

鉴于七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求教师在田徑运动中把握教学环节学生的情绪,提升学生的控制力,注重对课堂气氛的调控,确保整个课堂教学在交互式的合作中更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扎实掌握“跳跃”技能。

二、教学片段呈现及设计思路(一)准备活动由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人数,报告教师。

师生问好,教师考勤。

教师宣布本课次内容,并提出准备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以慢跑形式开始热身,并融入听口令抱团的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

随后以行进间徒手操使学生充分活动开身体各关节,整合活动过程应用语言法教学,集合整队快速、安静、整齐,一切听从指挥。

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实施方案

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实施方案

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实施方案一、背景说明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教育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健康教育则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为了更好地综合学科实施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将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进行融合实施。

二、目标设定1.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身体素质水平。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生活习惯,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

4. 培养学生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及自信心。

三、融合实施方案1. 课程设置将体育和健康两个学科融合为一门课程,由体育和健康教师共同执教。

课程内容包括体育运动项目和健康知识教育。

通过体育运动项目的实践,教育学生认识到体育对身心的益处,并结合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认知和重视。

2. 活动组织组织体育比赛、运动会、健康讲座等活动,通过实践和讲座教育使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健康意识。

同时,结合学校体育设施和场地,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给学生选择,使学生在兴趣中锻炼身体。

3. 微课教学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发微课教学资源,将体育和健康知识教育融入其中。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随时随地获取有关体育和健康知识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的积极性。

4. 教师培训通过定期举办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体育教学方法、健康知识教育等方面,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的教学。

四、评价与改进1. 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估学生在体育和健康方面的发展情况。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运动技能以及健康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2. 改进措施根据评价结果,针对学生在体育和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可以通过调整课程内容、丰富活动形式、改进教学方法等方式,不断提高融合实施效果。

五、总结与展望融合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案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目录一、前言 (3)1.1 编制目的 (3)1.2 编制依据 (4)1.3 实施原则 (4)二、现状分析 (6)2.1 基础设施现状 (7)2.2 教学资源现状 (8)2.3 人才队伍现状 (9)三、建设目标 (10)3.1 总体目标 (10)3.2 具体目标 (12)四、建设内容 (13)4.1 场地设施建设 (14)4.1.1 运动场馆 (15)4.1.2 健康实训室 (16)4.1.3 球类场地 (17)4.1.4 力量训练区 (18)4.2 教学资源建设 (20)4.2.1 教学教材 (20)4.2.2 教学设备 (21)4.2.3 数字化教学资源 (22)4.3 人才队伍建设 (23)4.3.1 教师培训 (24)4.3.2 人才引进 (26)4.3.3 科研团队建设 (27)五、实施步骤 (27)5.1 第一阶段 (29)5.1.1 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 (30)5.1.2 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31)5.1.3 确定建设资金来源 (32)5.2 第二阶段 (33)5.2.1 场地设施建设 (34)5.2.2 教学资源建设 (35)5.2.3 人才队伍建设 (37)5.3 第三阶段 (38)5.3.1 自查自纠 (40)5.3.2 专家评审 (41)5.3.3 验收结论 (42)六、保障措施 (43)6.1 组织保障 (44)6.2 制度保障 (45)6.3 资金保障 (46)6.4 技术保障 (47)七、预期成果 (49)7.1 基础设施提升 (50)7.2 教学质量提高 (51)7.3 人才培养成果 (52)7.4 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53)一、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深化改革,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地位日益凸显。

我们认识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更需要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健康习惯。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设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_企业报告(业主版)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_企业报告(业主版)

\
2022-09-07
TOP6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复印纸电 佛山市澳特佳纸业
子反拍项目结果公告
有限公司
\
2022-04-19
TOP7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复印纸电 广东智慧树文教用
子反拍项目结果公告
品有限公司
\
2022-02-21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4)物业管理(6)
目标单位: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
报告时间:
2023-02-08
报告解读: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网站公开的招标采购 项目信息,基于招标采购大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报告从目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供应 商、代理机构、信用风险 5 个维度对其招标采购行为分析,为目标单位招标采购管理、采购效率 监测和风险预警提供决策参考;帮助目标单位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中介机构等快速了解目 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竞争和风险水平,以辅助其做出与目标单位相关的决策。 报告声明:本数据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各数据指标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报告仅供参考!
2022-09-08
TOP3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复印纸采 广东智慧树文教用

品有限公司
1.0
2022-02-22
TOP4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复印纸电 佛山市顺德区科庆
子反拍项目结果公告
办公设备商行
0.6
2022-10-11
TOP5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复印纸电 佛山市澳特佳纸业
子反拍项目结果公告
有限公司
TOP6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扫描仪电 广东百聪科技有限
子反拍项目结果公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均安镇东片区教育共同体建安中学田径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一技之长,提升我校田径训练水平,提高学生
运动技能与水平,把学校的体育工作和体育赛事落到实处。

二、领导组织机构:
为加强领导工作,特设立田径队训练工作小组,负责训练工作的协调、组织和宣传等各项工作。

组长:莫银妹
副组长:刘国伟
宣传组:德育处、团委。

负责协调田径训练活动的各项工作,以及活动的宣传、教育、摄影、总结、表彰等工作。

教练组:体育组全体教师。

负责训练时间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运动员的培训,以及体育器材的安排、训练场地的整理等。

后勤组:总务处、医务室。

负责制作相关的宣传标语、训练早餐、饮用水、卫生药品及救护等工作。

三、组建队伍
为了搞好学校的田径训练工作,要将田径训练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

学校体育组经过研究、筛选,从各年级中选拔体育精英,掌握好小学毕业升初中的田径专长学生名单,及时吸收有训练基础的学生加入队伍,充实学校田径队的实力。

训练队伍要注意梯队的建设,保证队伍的正常运作,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田径代表队的训练目标和计划。

四、训练目标
1、增强队员的体质,全面恢复队员的体能。

2、通过训练巩固、提高队员参赛项目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

3、树立队员的自信心、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终身体育”观念。

4、使运动成绩有大幅度的提高,力争在区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五、训练重点
重点抓跳高、跳远、投掷、跑的项目训练,以争取在各类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赛出水平、赛出风格。

六、训练时间
每学期1-18周为固定训练时间(其中寒、暑假布置训练内容,自主练习,运动员作相应的调整〉。

具体训练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6: 40 一7: 30;下午 4:35-17: 35〉
七、训练计划
(一)准备阶段
挑好有潜力的苗子,特别是初一的学生,要把小学时有田径专长的学生吸收加入田径队,主要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提高运动员的力量、柔韧、弹跳等基本素质。

要求:
1、要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解,不适合参加剧烈运动的学生一律不能选取。

2、要求学生训练前必须认真做好热身运动(准备活动),避免意外受伤的发生。

3、运动员出席准时,不无故缺席;
4、队员之间能相互帮助,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为己为人,为学校荣誉争光的思想。

5、队员与队员之间和谐相处、有竞争意识。

(二)过度期
根据队员的训练情况进行分项,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素质练习,训练时注意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这一过程要求队员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不要求过高成绩,先固定技术动作,再提高运动水平。

要求:
1、运动员训练和掌握所特长项目的运动技术、技能;
2、学习专业训练方法与手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发生伤
害事故。

(三)巩固和提高阶段
本阶段针对上阶段的掌握程度,加大运动量和强度等,提高和巩固运动成绩。

通过教练的培养,使队员的心理素质有所提高。

此外,注意保护队员身体,避免运动受伤等意外情况得发生。

同时通过定期的测试来检验队员运动技术、技能掌握情况。

要求:
1、必须认真做好热身运动(准备活动),避免意外受伤的发生。

2、运动员制定提升的目标或者运动成绩。

3、提升专业运动素养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四)赛前训练
要求队员的训练强度不大,但运动量则再上一个台阶。

赛前应注意身体,能保证营养。

赛前1-2天尽量多吃高糖物质,增大体能系统的供能能力,调节好身体机能和赛前心理素质。

八、训练措施
1、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等安排,要求形式多样,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与爱好。

2、训练必须以身体系统训练为主。

3、要把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懂礼貌、讲文明、肯吃苦”的品质,加强跟班主任、家长、校领导的联系,并希望能得到各个部门的鼎力支
持和帮助,使学生能安心训练,无“后顾之忧”。

4、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地进行严格训练,加强意志品质培养,争创佳绩。

九、总结反思
学期结束或阶段测试(每次赛后)进行总结反思,制定新的训练计划
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