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励志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合集下载

学生感恩励志活动策划书3篇

学生感恩励志活动策划书3篇

学生感恩励志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学生感恩励志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感恩有你,励志前行”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学会感恩,感恩父母、老师、朋友等身边的人。

2. 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地址]五、参与人员全体师生六、活动准备1. 邀请一位感恩励志教育专家,提前联系并确定讲座时间。

2. 准备活动所需的音响设备、投影仪、幕布等。

3. 制作宣传海报、传单等,提前在学校内进行宣传。

4. 组织志愿者进行现场布置,包括摆放桌椅、悬挂横幅等。

5. 准备活动礼品,如书籍、文具等,用于奖励参与活动的学生。

七、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5 分钟):由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欢迎嘉宾和参与者。

2. 主题演讲(40 分钟):邀请感恩励志教育专家进行主题演讲,通过真实的案例和感人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互动环节(30 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或心得体会。

可以邀请一些学生上台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4. 感恩信写作(30 分钟):给学生发放信纸和信封,让他们写下一封感恩信,可以是给父母、老师、朋友或其他想要感谢的人。

写完后,将信交给主持人,由主持人统一收集。

5. 感恩信朗读(20 分钟):随机抽取几封感恩信,邀请写信的学生上台朗读,分享他们的感恩之情。

6. 感恩仪式(15 分钟):主持人带领全体学生进行感恩仪式,让学生在仪式中感受感恩的力量。

8. 活动结束(5 分钟):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组织学生有序离场。

八、活动预算1. 邀请专家费用:[X]元2. 宣传费用:[X]元3. 活动礼品费用:[X]元4.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九、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或随意走动。

2. 学生在写作感恩信时,要注意语言表达和书写规范。

3. 感恩仪式要庄重严肃,不得嬉笑打闹。

感恩励志主题教育活动三篇

感恩励志主题教育活动三篇

感恩励志主题教育活动三篇活动一:感恩教育活动——回顾自身成长的历程活动目的:通过回顾自身成长的历程,深入理解感恩的意义,激励参与者在未来的成长中怀着感恩的心态,珍惜一切机遇和遭遇。

活动步骤:1. 引导参与者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写下自己曾经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及其如何克服的。

例如:面对高考的压力,自己如何通过努力学习,克服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2. 参与者之间进行分享,每个人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故事,并从中发现彼此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通过分享,激励和鼓励彼此。

3. 再次回顾过去的经历,提醒参与者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场景和每一个人。

例如: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朋友的支持,感谢老师的教诲。

4. 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参与者给父母、朋友、老师写感谢信,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5. 总结活动,鼓励参与者将感恩的心态延续到日常生活中,通过行动来回报他人的恩情。

活动二:感恩教育活动——感恩他人的付出活动目的:通过感恩他人的付出,让参与者明白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培养感恩的思维方式。

活动步骤:1. 介绍感恩的概念和重要性,鼓励参与者从感恩的角度看待世界和他人。

引用相关的名人名言,如:“感恩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一种谢意的表达方式。

”2. 邀请一些志愿者,他们曾经为参与者提供过重要的帮助和支持。

志愿者分享他们为什么愿意帮助他人,以及帮助他人后的感受。

3. 参与者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思考自己曾经得到的帮助和支持。

他们可以写下自己的感恩之情,并选择一位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人,用文字或实际行动来表达感激之情。

4. 组织一个感恩展览,参与者可以展示自己写的感恩之信,或者以其他形式来展示感恩的心情。

通过展览,让所有人都能看到感恩的力量,用实际行动来感谢他人。

5. 活动结束时,总结参与者对感恩的理解和体会,并鼓励他们将感恩的心态延续到日常生活中。

活动三:感恩教育活动——发现身边的感恩故事活动目的:通过发现并分享身边的感恩故事,增加参与者对他人付出的敏感性,提高感恩的意识。

中学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方案2篇

中学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方案2篇

中学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方案中学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方案精选2篇(一)活动名称: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增强他们对身边人和事物的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发他们追求成功和幸福的动力。

活动形式:综合运用课堂教学、校内外实践活动、讲座等形式进行感恩励志教育。

活动方案:第一阶段:理论教学(1周)1. 开设一节专题课,介绍感恩的含义和重要性。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故事、图片等形式分享他们对身边人和事物的感激之情。

3. 通过讲座、演讲比赛等形式,邀请专家或校友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感恩心得。

第二阶段:校内实践活动(2周)1. 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感恩行动,例如为学校清洁工人送上感恩卡片和小礼物。

2. 设立感恩墙,鼓励学生在上面写下对家长、老师、同学的感激之情。

3. 联合班级,进行“感恩互助”活动,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相互帮助、关心。

第三阶段:社区实践活动(2周)1.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志愿活动,如老人院、孤儿院等,学习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环保宣传活动,向社区居民传达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创作感恩故事或漫画,发送给社区居民,传递感恩之情。

第四阶段:总结反思(1周)1. 组织学生进行感恩与励志主题的综合讲座,总结学习和实践的心得体会。

2. 鼓励学生撰写感恩日记,记录自己每天的感恩点滴。

3. 召开一次班会,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成长与收获。

活动评估:通过学生参与情况、成绩提升、感恩行为的观察等方式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活动进行总结与改进。

中学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方案精选2篇(二)中学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方案:1. 感恩主题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和心得体会,以激励其他同学也学会感恩,班级或学校可以设立相应的奖项来鼓励和表彰优秀的演讲者。

2. 感恩行动计划: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志愿活动,如为社区的老人提供帮助,为贫困学生筹集物资,参观福利院等。

中学感恩教育活动方案范文(3篇)

中学感恩教育活动方案范文(3篇)

中学感恩教育活动方案范文一、活动目的:围绕感恩主题,结合我校实际,“感谢社会关爱我”、“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教育我”、“感谢他人帮助我”四个块入手,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教育学生感恩生命、感恩父母、感恩师表、感恩革___前辈,懂亲情、知友情、感恩情,孝行为本、励志报国。

二、目标任务:1、让学生学会“知恩”。

感恩教育是一种人性唤醒人性的教育。

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明白,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和他人、学校、社会的恩惠,人人都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这一切。

2、让学生学会“报恩”。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善换善,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

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产生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懂得对生活和他人心存感激,学会理解和关爱他人。

不断增强学生的报恩意识和报恩能力,学会如何回报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学校和社会。

3、让学生学会“施恩”。

当我们能够做到“知恩图报”时,还应当怀着宽容的心态、愉快的心情,尽自己所能地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三、活动内容:1、布置前督促学生完成爱心家庭作业①送父母一句温馨的话;②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③给父母发一条短信,送一声问候;④做几件家务:打扫卫生、洗衣、做饭。

2、参加一项社会献爱心活动。

3、回忆对自己帮助较大、恩情最大的1—___个人,然后把他们对自己的恩情通过一封信、一个邮件、一个电话传达给他们,以示感激之情。

4、开展“一日护蛋”体验教育活动。

让每个学生怀揣一个鸡蛋一天,体验母亲___月怀胎之艰辛,并写出体会。

5、读唱感恩歌曲:《说句心里话》、《父亲》、《烛光里的妈妈》、《感恩的心》、《为了谁》、《我的祖国》,校园广播定时播放。

三、活动要求:1、本次活动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团委___实施。

2、时间:二00八年___月——二00九年___月3、学生处要制定考核细节,对各班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活动内容结束,评选出活动开展好的班___2—___个,每班评选孝星1—___名。

2024年中学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2024年中学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2024年中学感恩教育活动方案引言:感恩是中学生培养良好品德和积极心态的重要内容之一。

感恩教育能够让学生从小养成感恩的习惯,培养他们的感恩心理和感恩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本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鼓励和互动的活动,增强中学生的感恩意识,并促进他们的感恩行为,让他们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主题活动:感恩父母之爱活动目标:1. 唤起学生对父母辛勤付出的感恩之情;2. 强调孝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3. 提高学生对家庭的珍惜与感恩。

活动内容:1. 写一封感谢信给父母,表达感恩之情;2. 组织学生进行礼仪培训,向父母表达感谢并做一顿饭菜;3. 安排亲子活动,鼓励学生与父母一起参加户外运动。

二、亲情活动:感恩家庭之情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家庭成员的感恩意识;2. 提高学生家庭责任感,增进家庭关系的融洽;3. 通过亲情活动,增强相互关爱和相互尊重的意识。

活动内容:1.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清洁日活动,共同打扫家务;2. 进行亲子游戏活动,增进亲子关系;3. 安排学生参观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开展互动活动。

三、友情活动:感恩友谊之情活动目标:1. 强调友谊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朋友的感恩之情;2.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友善待人的素质;3. 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增进友谊的发展。

活动内容:1. 组织学生进行班级合作活动,如制作班级海报等;2. 安排学生参加同学生日会,为生日寿星送上祝福;3. 组织友谊日活动,学生互相交换礼物,表达感谢之情。

四、师生活动:感恩师恩之情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老师的感恩意识,认识到老师的辛勤付出;2. 提高学生对师长的尊敬和感激之情;3. 强调学生对学校的感恩,提高归属感。

活动内容:1. 举行师生联欢会,展示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情;2. 安排学生制作感恩卡片,送给老师;3. 设计感恩问卷,了解学生对老师的认可和感激程度。

五、社区活动:感恩社会之情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2. 强调学生对社会各界的感恩之情;3.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中学感恩教育活动方案(2篇)

中学感恩教育活动方案(2篇)

中学感恩教育活动方案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感恩之心、培养他们对他人付出和善意的认知和理解的重要活动之一。

在中学阶段,通过感恩教育活动,可以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培养他们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态度,提升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本文将为____年中学感恩教育活动方案提供一些建议。

活动一:感恩主题演讲比赛组织中学生进行感恩主题的演讲比赛,包括家人、老师、朋友、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感恩内容。

通过此项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并且使他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自己应该感恩的对象以及感恩的原因。

通过评选出的优秀演讲,可以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和示范。

活动二:感恩献爱心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感恩献爱心活动,可以选择到养老院、福利院、孤儿院等地献爱心。

通过亲身参与其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他人对他们付出的重要性,学会关注他人的需求,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精神和责任感。

在活动中,可以让学生与被照顾者交流,听他们的故事,理解他们的需求,以此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善意。

活动三:感恩亲子教育活动组织一系列的亲子活动,以培养学生对家人的感恩之心。

可以组织学生与家长一起制作感恩卡片,写下对家人的感谢之情;组织亲子关系讲座,让家长了解如何与孩子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同时,也可以邀请家长来校参观、交流,增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活动四:感恩社区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感恩社区服务活动,可以清理社区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义务帮助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们可以真正体会到为社区做贡献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社区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活动五:感恩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感恩文化体验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并邀请专家讲解和指导。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化传统对于社会的影响和贡献,并培养他们对文化的尊重与感激之情。

活动六:感恩心理辅导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感恩心理辅导活动,引导他们反思自我,关注他们的成长和进步,让他们学会认识自己的优点和过去的努力,并在此基础上更加珍惜和感激自己的付出和成就。

学生感恩励志活动策划书3篇

学生感恩励志活动策划书3篇

学生感恩励志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学生感恩励志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自然、感恩社会,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以“感恩励志”为主题的活动。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感恩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懂得珍惜生活。

4. 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活动主题感恩励志,从心开始四、活动时间[具体时间]五、活动地点学校操场或会议室六、参与人员全体师生七、活动安排1. 感恩教育讲座邀请专家或学校老师进行感恩教育讲座,让学生了解感恩的意义和方法。

2. 感恩主题班会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感恩主题班会。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表达对父母、老师、同学的感激之情。

3. 感恩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感恩实践活动,如为父母做一件家务、为老师写一封感谢信、为同学做一件好事等。

4. 励志演讲比赛举办励志演讲比赛,邀请优秀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励志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5. 感恩文艺表演组织感恩文艺表演,如诗歌朗诵、歌曲演唱、舞蹈等,让学生在艺术中感受感恩的力量。

6. 感恩表彰大会对在感恩励志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激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八、活动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在学校宣传栏。

2. 利用学校广播、网站等媒体进行宣传。

3. 各班级组织班会进行宣传。

九、活动预算1. 讲座费用:[X]元2. 奖品费用:[X]元3. 宣传费用:[X]元4.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十、活动评估1. 设立评估指标,如参与度、情感共鸣、行为改变等。

2. 进行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收集师生对活动的反馈和建议。

十一、注意事项1. 活动要注重实效,避免形式主义。

2. 活动要注重安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活动要注重参与,鼓励全体师生积极参与。

中学生励志主题教育活动的方案7篇

中学生励志主题教育活动的方案7篇

中学生励志主题教育活动的方案7篇中学生励志主题教育活动的方案(篇1)主办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心身健康发展促进协会青春不是年华,而是潜藏在内心里的一股特别的心情,只要终身恪守青年时代的信念,矢志不移,孜孜以求,就会有属于我们青春的光彩。

一、活动背景:每个人在青春岁月里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属于自己的梦想,以及存在那故事和那梦想中的人或物,每个人都曾对未来期与许多美好的想象,但不管你现在实现与否,只要你还有激情,你就依然青春,依然可以怀揣着梦想,奔走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

二、活动目的:为了“青春不逝,梦想不息”,护理心协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说出青春岁月里的那人、那事、那物、那不曾泯灭的梦想。

三、活动对象: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3.15—.4.1宣传准备阶段;报名征集阶段;作品收集阶段;活动进行阶段;五、活动地点:暂定为南院教室。

六、作品形式:以青春为主题的视频或ppt。

七、参赛单位:以个人或团体为单位参赛。

八、活动流程:(一)前期准备阶段:1、宣传部:1)宣传部做好海报、宣传单、评分表,将海报贴出去,宣传单用于刷楼及北院主干道宣讲,向有意向的同学讲解活动主旨及注意事项。

2)在活动开始前三天收取参赛作品,将作品进行分类并拷贝到电脑上。

2、秘书部:对内:加强各部门间的联系,随时监督活动的进行情况。

对外:1)活动开始前三天通知记者团。

2)申请教室(暂定为南院教室),心协工作人员在活动当天提前2 小时布置会场,做好各方面工作,准备就绪。

3)提前邀请协会指导老师、主席团人员、协会会长或部门部长,组建评委席。

3、组织部:1)召开组织部内部会议,将活动当天需要做的准备工作责任到人。

2)协同主持人写好主持人稿,并陪同其演练,确保无误。

4、表演团:作为流动人员,协同其他部门做好准备工作。

(二)中期进行阶段:1、参赛人员提前半个小时到场签到,工作人员带领按顺序就坐比赛区域,所携带亲友就坐大众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的励志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要求,五、六月份分级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活动,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七、八年级侧重理想信念教育,九年级侧重感恩励志教育。

一、活动内容:
1、七、八年级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1)、各班级开展“理论集中学习和大讨论”活动
利用班会或者思想政治课堂,由班主任或政治老师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实质教育。

让学生弄清楚理想、信念的含义,了解古今中外名人志士有关的故事,明确理想与信念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例,讲理想是如何促进拼搏努力上进的,理想信念时刻在提醒着自己不断的进步。

然后,每个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的理想(要切合实际),在班级内进行讨论;最后通过“坚定理想信念”主题讨论,来提高活动的时效性。

(2)、各班级开展“树立理想、建立信念”活动
在七、八年级学生中,深入开展“树立理想、建立信念”活动。

每个学生都制定自己的近期目标,明确树立远大理想和制定近期目标的意义,正确认识远大理想和近期目标的关系。

班级开好“我的理想”主题班会,让学生畅谈各自理想,并通过互相评议、小组评议等形式加以教师正确的引导,从而使学生树立的理想是以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相结合的正确理想。

组织学生办手抄报、观看优秀影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唱优秀的歌曲、了解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等丰富活动内容,创造性的开展教育活动。

(3)、在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中,切实结合当前社会、学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中国梦青春梦”教育活动;结合期中考试总结表彰、“五四”朗诵比赛、班级文化建设,特别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结合学生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特别是年级和年龄段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细致的开展理想信念活动,使之深入人心、成效显著。

2、九年级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内容
九年级紧密结合中考复习和毕业考试,开展感恩励志教育。

(1)、各班广泛开展励志教育。

利用班级黑板报、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结合学生实际,用一些励志故事、名人名言激励学生刻苦努力,在学习之余能切实感受到努力的甘甜,看到努力的希望,受到启发、激励。

(2)、各班开展感恩回馈教育。

帮助学生“知恩”、“感恩”、“施恩”、“报恩”,做到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九年级学生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有针对性的消除毕业前夕的消极悲观情绪,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感恩亲人的养育之恩、感恩恩师的授业之恩、感恩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恩母校的培育之恩。

从小事做起,保护好班级财产,维护好班级秩序就是一种感恩情怀。

从身边做起,尊重老师的劳动,尊重同学的学习就是一种感恩情怀。

二、活动要求
七、八年级各班将教育活动内容(主题班会、观看影片、优秀手抄报图片等)做好记录,并在活动结束后上交活动总结,归档保存,并将作为班级考评的基本依据,九年级结合中考有机调整教育内容不做硬性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