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四学习主题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世界近代史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18至20世纪初)高三历史复习

第三单元世界近代史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18至20世纪初)高三历史复习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率先踏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18 世纪,拉丁美洲 已经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和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欧洲列强的海外殖民活动愈演愈烈。19 世纪中后期,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资本主 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把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变 成了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到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 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 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 半殖民地的矛盾空前激化,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不断高涨。
【典型试题】
(2023·河北高考·14)有学者研究指出,在19世纪大部分时间里,英国输
往法国商品的60%—70%为原材料和半成品,包括羊毛、煤、钢铁等。法国
出口英国商品的半数以上集中在传统工业部门生产的制成品和食品方面。
由此可知,当时( )Biblioteka A.英国对法贸易处于逆差地位
B.英国国际贸易垄断地位动摇
C.英法工业化的进程各具特色
【典型试题】
(2021·海南高考)19世纪中后期,酗酒之风在英国日益滋长。“1872年售酒 法”规定,严格限制酒馆的营业时间,对于无照经营、酒水掺假、向未满1 6岁的青少年出售烈性酒的店主施以罚款乃至没收营业执照的处罚。这反映 了( )
√A.经济的发展推动法律体系走向完善
B.工业革命促使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C.售酒法的颁布限制青少年恣意妄为 D.服务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第三单元 世界近代史: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的形成(18-20世纪初)
核心要点三 工业革命的影响(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工业革命改变 了世界,推动了历史发展,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成一体。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件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件


2. 导火线(直接原因):1860年11月,主张限制奴隶制发 展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

3. 过程: 月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内容:规定从 1863 年元
(3)转折:②《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1862年9
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度,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
北方的军队)
(二)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意义、影响):美国
集权,土地买卖成私产,鼓励工业大发展,“文明开化”
教育兼。
考点分析
考点1:《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南北战争在美
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理解:★★☆)

(一)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年): 1. 根本原因: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在奴隶 制存废问题上的矛盾。(南北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第五部 分
世界近代 史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考情研判
复习建议:
( 一 ) 本单元共有 4 个考点,在近几年的广东省中考命题 中考查频率比较高,所以要给予相当关注。复习时注意 以下几个知识点:

1. 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是 1860年林肯当选为总统;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标志是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美国内战爆发的时间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年份相同。

5. 俄国、日本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都保留了大 量的封建残余。
(二)因为历史上几个国家的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 /改革容易
混淆,所以可采用一些简易方法加以理解和记忆:

1. 图表法,如:
(1)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比较表:
(2)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比较表:

九年级历史上册 世界近代史 第四学习主题复习提纲(五) 川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世界近代史 第四学习主题复习提纲(五) 川教版
2、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写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此后,马克思主义成了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革命理论。
第23课.3.28---5.28)
1、背景:1870年7月,普法战争,法军惨败。
2、性质: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权的新型政权。
二、“五月流血周”( 5月21日---5月27日)
二、巴黎公社的意义: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虽然失败了,但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却鼓舞着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继续进行斗争。
四、《国际歌》的诞生(背景:巴黎公社失败) (《国际歌》成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
第22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1、1836年,英国伦敦工人首先掀起“宪章运动”,通过了《人民宪章》,以纲领的形式提出了争取普选权、参与国家管理的政治要求。
2、同一时期,法国和德国也先后爆发了工人的政治运动。
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词作者:欧仁·鲍狄埃(公社社员、诗人)
曲作者:比尔·狄盖特(工人作曲家)

初三历史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试题

初三历史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试题

初三历史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试题1.“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他都可以凭……的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

”列宁的这段话评价的是A.《权利法案》B.《共产党宣言》C.《国际歌》D.《人民宪章》【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相关知识,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有觉悟的工人、熟悉的曲调”,我们可以判断出列宁的这段话评价的是《国际歌》,因为《国际歌》的创作是为了鼓励无产阶级运动,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论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

下列能体现“由空想到科学”的史实是()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成立D.十月革命的胜利【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工人运动的实践,开展理论研究,汲取前人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所以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会晤【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再由理论到现实的发展过程。

下列各项中,第一次实现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史实是()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成立D.十月革命的胜利【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上)第四学习主题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

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上)第四学习主题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

第四学习主题: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欧洲宪章运动的名称和《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和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的分析,使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的学习,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课文中的资料阅读、分析,培养学生从材料中得出有效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介绍,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

通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认识马克思、恩格斯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激发学生勤奋学习,追求真理和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二、难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教具:马克思、恩格斯两幅人像挂图;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新课:先提问:19世纪哪些国家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产生什么后果?后导入新课: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增长,生产发展了,但从事生产的劳动者却日益相对贫困。

当时英法等国有些思想家对这种社会现象提出了疑问,他们费尽苦心设计方案,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后来,马克思、恩格斯通过革命实践,才寻找到改造社会的切实可行的答案,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接着以“科学社会主义是怎样产生的呢”的设问来导入新课。

讲述新课一.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1.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为什么会出现空想社会主义?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时思考上述三个问题。

(学生回答后指出)19世纪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迅速地发展起来。

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主要有三条线索

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主要有三条线索

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主要有三条,即: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发展,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体系;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与发展;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

(一)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发展,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体系14、15世纪,首先在欧洲的地中海沿岸,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接着,在英国等西欧一些国家也相继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商业活动。

商业的发展、利润的驱动,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不但为西欧国家掠取了大量财富,积累了丰富的原始资本,而且还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廉价原料和广阔的市场。

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初阶段,重商主义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经济政策,即使是那些实行封建专制统治的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实现富国强兵,也不得不推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

在这个时期,各国一方面鼓励国内发展工场手工业,刺激出口;另一方面,在海外大肆殖民扩张,掠夺财富,赚取丰厚的商业利润。

重商主义政策有利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客观上使刚刚兴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受到保护。

在对外殖民扩张的过程中,英国逐渐打败所有竞争对手,在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新兴的资产阶级意识到,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还必须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思想文化环境,建立自己的政权。

于是,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并促进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形成,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冲击。

16世纪后半期,尼德兰的资产阶级发动革命,建立了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荷兰;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17、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出现了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资产阶级继续在思想文化领域对封建势力进行猛烈的冲击。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蒸汽动力得到日益广泛的使用,机器生产开始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制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五 世界近代史 第五单元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

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五 世界近代史 第五单元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

2. 《国际歌》:巴黎公社失败后,欧仁·鲍狄埃创作了 《国际歌》,后来,法国工人作曲家比尔·狄盖特又为 它谱曲。这首歌激励着人们为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
【归纳总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1)由空想到科学:《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由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 (3)由理论到实现:十月革命后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 的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4)由一国到多国的胜利:二战后,东欧出现8个,亚洲 出现4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成社会主义国家的阵营; (5)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由苏联模式到二战后一些国 家力图改革突破此模式,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取 得巨大成就。
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第一部较为完
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为 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来自考点 2 ~P100]
巴黎公社和《国际歌》(识记)[九上P99
1. 巴黎公社(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 巴黎公社成立概况:(1)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
[九上P97~P98]
1. 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 标志:1848年2月发表的
《共产党宣言》。 意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革命实践:十
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2. 《共产党宣言》[2013.28(4)] 时间:1848年2月 内容: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五 世界近代史
第五单元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时空观念
1848年2月《 共产党宣言》 发表、马克思

重庆专版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三四主题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和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

重庆专版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三四主题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和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

主题训练(三、四)—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和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单项选择题1林肯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强调:“从地理环境上说……我们不能把各地区从彼此的位置上移开,也不能在他们之间筑起不可逾越的城墙我们之间感情的纽带,或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

”林肯强调的“决不可折断”是指()A. 成立联邦政府B. 共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 反对南方种植园主的分裂活动D. 夺取南方种植园主所占领地盘2. 有一首美国流行歌曲这样唱道:“我希望站在满是棉花的土地上、古老的时光难以忘怀/看吧看吧尽情地看吧/迪克西的土地是我出生的地方……”南方种植园主挑起的一场战争使这块土地硝烟弥漫,下列与这场战争有关的战争是()A. 色当战役B. 瓦尔密战役C. 葛底斯堡战役D. 萨拉托加战役3.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有人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了,一切都变了。

”事实上,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是()A. 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B. 可以得到原先耕种的所有土地C. 摆脱了经济上和地主的依附关系D. 有能力支付所有的赎金4. 下图所呈现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应出现在A. 美国独立战争以后B. 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C. 英国内战后D. 中国洋务运动后5. 19世纪70年代,一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A. 开始效仿西方,建立现代国家B. 开始效仿中国,学习儒家经典C. 已经建设完毕,成为世界强国D. 决定自行发展,抵制西方文化6. 在19世纪60年代,下列国家采用相同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①英国②美国③日本④俄国A.①②B .①③ C .②③ D.③④7. 马克思曾经说过:“每当资产阶级的奴隶和被压迫者起来反抗主子的时候,这种制度的文明和正义就显示出自己真正的凶残面目。

”这句话最有可能出现在下面哪部作品中()A.《共产党宣言》 B .《权利法案》C.《人权宣言》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下图事件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A.经济基础B •阶级基础C.思想基础D .组织基础二、判断题9.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