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对挪威加入北约组织的影响
北约28个成员国

北约28个成员国1、美国,北约领头羊,联合国乃至世界说法分量最重的国家2、英国,美国最可靠盟友,欧洲两个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国之一也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3、法国,欧洲两个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随着法国逐步回归北约军事一体化,法国将在欧洲扮演更重要角色。
4、德国,两次世界大战战败国,经济居欧洲头把金交椅,但是军事发展受到限制,注定他不能够成为拥有绝对实力的大国。
在欧洲只能扮演重要发言者的角色。
5、意大利,一个软绵绵的做什么都不是很成功而又想在欧洲展露头角的欧洲地区性大国。
现代意大利人在血统上与古罗马人有很深渊源。
6、荷兰,北约欧盟最早的成员国之一。
曾有有着海上马车之称。
与英国有特殊渊源。
7、比利时,从尼德兰分出去的南荷兰,主体民族是信仰天主教的荷兰人和法国人。
也是北约欧盟最早成员国之一,首都布鲁塞尔是北约象征性总部。
8、卢森堡,世界最著名的大公国,国家小但是资历却很深。
9、西班牙,在英国之前曾经的世界第一殖民帝国,与过去勇敢地抵抗摩尔人的老卡斯蒂利亚人加泰罗尼亚人加里西亚人相比,现在西班牙人胆小怕事,注定了只能做法国的跟班。
10、葡萄牙,曾经殖民帝国也是最贫穷的西欧国家。
在抗击摩尔人之后与西班牙分道扬镳自立门户。
11、丹麦,北欧最富饶的王国之一,地理位置重要,正好遏制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的行动能力。
12、挪威,最富个性的北欧王国,也非常富饶,三次否定加入欧盟,至今还是非欧盟国家,却能够享受欧盟国家同等待遇。
地缘政治与俄罗斯北方舰队接壤。
13、冰岛,由于与挪威有着民族、宗教、文化的渊源,更像是挪威跟班,挪威不入欧盟他也不加入。
地理位置重要,正好处于跨大西洋中心地位。
14、匈牙利,曾经奥匈帝国的一部分,曾经沦为苏联“准殖民地”,获得独立后重新投入西方怀抱。
15、希腊,悠久文明古国,也是西方阵营最早出现的东正教国家也是东正教中心。
曾经被奥斯曼占领,具有象征意义的君士坦丁堡至今被土耳其人掌控,与土耳其人有着深仇大恨。
北约相关知识点总结

北约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历史背景北约的成立源于1949年4月4日签署的《北大西洋公约》,由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挪威、丹麦、葡萄牙、意大利等12个国家签署。
这些国家在二战期间受到德国和意大利的侵略,对苏联的威胁也不容忽视。
因此,他们决定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共产主义国家的威胁。
二战结束后,欧洲形势紧张,美国担心苏联的扩张,为了确保西方世界的安全和稳定,提出了建立一个联盟的构想。
1949年,北约正式成立,标志着西方国家在冷战时期集体防御的形成。
二、成员国北约成立之初共有12个成员国,后来逐渐扩大到29个成员国。
这些国家都位于北美和欧洲,集体组成了北约组织的主体。
北约成员国承诺共同维护成员国的安全和稳定,一旦有成员国受到外部威胁,其他成员国将共同采取行动,以维护集体安全。
每个成员国都有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享受其他成员国提供的保障和支持。
三、组织结构北约组织的主要机构包括北约峰会、北约秘书处、北约军事委员会和国防部长理事会。
这些机构共同负责北约组织的日常运作和决策,确保成员国之间的协作和合作。
北约峰会是北约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由成员国领导人定期举行,讨论和决定重大议题。
北约秘书处负责协调和管理北约的日常运作,协助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北约军事委员会负责军事战略和战术规划,协调成员国的军事力量,确保北约的军事行动得以有效实施。
国防部长理事会由成员国国防部长组成,负责讨论和决定重大军事议题,为北约的军事决策提供支持和指导。
四、任务和职责北约的任务和职责主要包括联合防御、危机管理和军事合作。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北约成员国都要履行一定的义务和责任,确保北约的军事力量得以有效运用。
北约的联合防御任务包括在北大西洋和欧洲范围内展开军事行动,防御成员国的安全和领土完整。
北约的危机管理任务包括在国际和地区冲突发生时,调解和解决冲突,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
北约的军事合作任务包括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军事合作和协同作战,提高北约军事力量的整体效能。
北约的全称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北约的全称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建立的军事集团组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遏制苏联的战略,1949年4月4日与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共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公约于1949年8月24日生效。
至1992年共有16个成员国,增加了土耳其、希腊、德国、西班牙。
总部在布鲁塞尔。
组织机构主要有北大西洋理事会、防务计划委员会、常设代表理事会、军事委员会、国际秘书处等。
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历来由美国将领担任。
北约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合作,协调立场,加强集体防务,每年举行各种联合军事演习。
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重要军事力量。
这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标志。
截止到2007年底,北约共有26个成员国。
他们是:比利时、冰岛、丹麦、德国、法国、荷兰、加拿大、卢森堡、美国、挪威、葡萄牙、土耳其、西班牙、希腊、意大利、英国、波兰、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日本地处北太平洋西岸,不属于北约宪章规定的成员范围截止到2007年底,北约共有26个成员国。
他们是:比利时、冰岛、丹麦、德国、法国、荷兰、加拿大、卢森堡、美国、挪威、葡萄牙、土耳其、西班牙、希腊、意大利、英国、波兰、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日本地处北太平洋西岸,不属于北约宪章规定的成员范围。
北约28个成员国1、美国,北约领头羊,联合国乃至世界说法分量最重的国家2、英国,美国最可靠盟友,欧洲两个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国之一也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北约东扩问题

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欧洲安全主张,而分歧的焦点主要
集中在北约东扩问题上。
围绕北约东扩问题,美、俄、欧之间展开了错综复杂的
斗争。北约东扩成为90年代乃至21世纪欧洲国际关系
的焦点问题之一。北约东扩对欧洲政治格局、俄美关系
以及东西欧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3
一、北约东扩的原因
冷战结束后,华沙条约组织和苏联已不复存在,北约的 对立面消失。按理说北约已无存在的必要。当时东欧一 些人士也认为北约行将解散。但结果是,北约不仅未解 散,反而要加强,要向中、东欧扩展。
议。
14
会议发表了“关于对话、伙伴关系和合作的声明”,决
定加强北约与原华约成员国的联系,在防务计划、军备
控制、科技和环保等方面进行合作。
1992年3月10日,“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在布鲁塞尔
召开外长会议,决定接纳独联体11国为该委员会成员
国。
15
1992年4月1日,北约同东欧5国及独联体12国国防部
欧洲许多国家,特别是东欧国家感到安全受到威胁,而 欧安会难以起到保障欧洲安全的作用。因而他们将希望 转向北约,认为只有北约才是欧洲安全的基础,唯有北 约才能保护它们。
12
在此认识基础上,东欧国家开始加强同北约的联系。 一些东欧国家领导人到北约总部进行访问,北约主
要领导人也随之访问东欧各国,表示要加强双方的
略的重中之重。美国总统布什强调指出,北约现在面临
新的使命,这就是反对恐怖主义。
布什政府2002年9月20日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 略》,将“恐怖分子与技术的结合”锁定为美国面临的 最大威胁。
北约秘书长罗伯逊也多次指出,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 性武器扩散和“失败国家”已成为北约当前所面临的三 大“新威胁”。
北约东扩四大影响

北约东扩四大影响(军事论坛)本报特约记者南北●直逼俄边界,与俄关系进入合作与冲突并存期●美强化对欧洲掌控,维持其超级大国战略目标●吸纳更多的欧洲国家,避免盲目扩大失去作用●加大对中亚四国渗透,将影响到中国安全利益4月7日,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接受俄罗斯《消息报》采访时表示,北约今后出兵不应有地域限制,北约应做好在世界任何地方采取快速行动的准备。
2日,北约在其布鲁塞尔总部举行吸纳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7国正式入盟的仪式,此举引起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应。
北约东扩后的走向和影响,引起世人格外关注。
此次北约扩大是冷战结束以来北约进行的第二次扩大和最大规模的扩大,也是1949年北约成立以来的第五次扩大。
北约成立后,希腊和土耳其于1952年,联邦德国于1955年,西班牙于1982年,波兰、捷克和匈牙利三个前华约国家于1999年加入北约。
北约的此次扩大标志着北约从地区性政治军事联盟向全球性政治军事组织迈出了新的一步,对确保美国及北约的战略利益,建立以北约为主导的欧洲安全结构乃至世界安全结构都有重大影响。
影响一:有利于北约完全把中东欧纳入西方安全体系,进一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由北约主导的欧洲安全格局将更加巩固,北约与俄关系将进入新的合作与冲突并存期。
正在俄罗斯访问的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4月8日指出,北约不会对俄安全构成威胁。
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与俄罗斯成为伙伴,并希望北约—俄罗斯能够合作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
近年来,北约虽与俄建立了特殊伙伴关系,表面热热闹闹,但实际则是互不信任,仍把对方视为潜在敌人。
北约东扩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把俄彻底挤出传统势力范围,防范和遏制俄东山再起。
北约的这次扩大突破了俄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一带列为北约不能逾越的“红线”,使俄西北部边界直接暴露在北约战车面前,俄的传统势力范围和战略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4月份开始,比利时、挪威、丹麦、波兰、德国五国空军派出四架战斗机轮流在波罗的海三国的领空巡逻。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英文:NATO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
1949年4月4日美国与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共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标志着北约正式成立。
公约于1949年8月24日生效。
北约的目的是与前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国成员相抗衡,若某成员国一旦受到攻击,其他成员国可以及时作出反应、联合进行反击。
但这一条款在九一一事件之前,一直未曾付诸实施。
及至前苏联解体,华沙公约组织宣告解散,北约遂成为一个地区性防卫协作组织。
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
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外长、国防部长组成。
总部设在布鲁塞尔。
组织机构主要有北大西洋理事会、防务计划委员会、常设代表理事会、军事委员会、国际秘书处等。
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历来由美国将领担任。
北约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合作,协调立场,加强集体防务,每年举行各种联合军事演习。
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
这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标志。
宗旨: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福利。
成员国:26个(截至2007年):比利时、冰岛、丹麦、德国、荷兰、加拿大、卢森堡、美国、挪威、葡萄牙、土耳其、西班牙、希腊、意大利、英国、波兰、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
总部:比利时布鲁塞尔。
组织机构:(1)北大西洋理事会(North Atlantic Council),亦称北约理事会,即部长理事会,最高决策机构。
由成员国外长组成,必要时国防部长、财长甚至政府首脑也可与会。
北约的产生及其军事战略演变

北约的产生及其军事战略演变刘志青2012-9-20 15:50:49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兰州)2005年01期第214~222页【专题名称】世界史【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
(北京100091)【内容提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战后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阵营相对抗的产物。
随着冷战的加剧,北约的组织机构越来越庞大,名曰军事组织,其实它的机构设置并不局限于军事范围。
它的军事战略,也远远超出军事内涵,与北约国家的政治战略、国家战略密不可分。
还应该看到,北约的成立及其军事战略的形成,都是在美国的操纵下逐渐形成的,美国是北约的龙头老大。
北约成立初期的军事战略奉行地区性遏制战略,其后,不断地调整,先后经历了“大规模报复战略”、“灵活反应战略”、从“危机反应战略”到“新战略构想”等演变。
【关键词】冷战/北约/美国/军事战略/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欧洲列强为中心的多国争雄的国际格局不复存在,出现美国和苏联两大强国并立于世界的新格局,美苏矛盾上升为世界政治的主要矛盾。
美国利用它在战争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奉行争夺世界霸权的政策,视苏联为主要对手。
而战后初期的西欧诸国,军事上虚弱,经济上困难,政治上面临国内革命的形势,对苏联的强大感到恐惧,不得不全面依赖美国。
于是,美国以战略遏制为主导,乘机促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的建立,形成跨越大西洋的军事同盟,把西欧、北美纳入它的战略轨道,企图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既控制西欧,又遏制苏联及其影响下的社会主义阵营。
虽然关于北约的提法随处可见,可是有关它成立的细节,以及它的军事战略则是语焉不详,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美国在确立“杜鲁门主义”的时候已经认识到,尽管西欧处于十分困难的状态,但是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还有巨大潜力,在地缘上处于遏制苏联的前沿。
因此,美国推行对苏联遏制战略的同时,也确定了大西洋联盟的战略。
它的目标是:“帮助建立一个在军事和其他重大问题上同美国和加拿大紧密结合的繁荣而统一的西欧,使它作为一个强大力量重新回到世界舞台,同北美洲进行广泛协作”。
2022年5月加入北约的国家

2022年5月加入北约的国家
202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消息表明,芬兰、挪威和瑞典将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近期将正式成为三国的新的家庭成员。
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安全团体,北约涵盖多达30个成员国,从美国到欧洲最小的国家、从南美洲到加拿大,北约遍布世界各地。
随着挪威、芬兰和瑞典在2022年5月正式加入,北约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北欧的实力,并进一步拓展在欧洲的影响力。
专家们称,三国入组将是一个重大进步,有助于巩固北欧地区的安全及促进区域协商,进而维护西方价值和国际秩序。
同样重要的是,芬兰和瑞典的加入将有助于提升了北约的利益和实力,在塑造新一代的国家共同防御体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悉,芬兰、挪威和瑞典的加入,使犹太人成为北约的加入成员,其中仅有的一个不与北约现有成员有共同国界的成员。
此外,加入这三个丹麦国家将使北约联盟范围更加广阔。
北约组织充分认识到,芬兰、挪威和瑞典在促进共同安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其快速发展的海洋技术和机动兵力等,将有助于维护共同安全。
尽管北约组织近期宣布芬兰、挪威和瑞典加入,但国家实际批准入组的时间可能要到2022年下半年,此后才能正式成为北约新的家庭成员。
总之,芬兰、挪威和瑞典加入北约,将对维护西方价值和国际秩序产生积极作用,进而改善现存的安全体制和防御能力,并促进世界和平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终 因其 国内的现实 原因而最终妥协 , 这使得挪威从经济上被纳
入到西方 阵营中 , 并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其原本坚持的 中立主 义 对外政策 ,并为其最 终加 入北 大西 洋公 约组织埋 下了伏笔 。
二 、 美 国将 挪 威 拉入 北 约 组 织 的 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
北冰洋 中最 暖的海 。海 区大部 分有结 冰现象 ,但西南部常年不结
摩尔 曼斯克 和阿尔 汉格尔斯 克就位 于挪威本 土北部 地区 以东 的 巴伦 支海沿 岸地 区。北冰洋 中 的斯 瓦尔 巴群 岛是挪威 的 固有 领 土 ,挪威可 以通过斯 瓦尔巴群岛控制苏联 海军 出入 巴伦支海 。挪 威 的西侧 为挪 威海 ,海区北 通北 冰洋 ,南 连北海 ,西接大西洋 , 是西北 欧海 上航运要道 。因为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 ,所 以该海 区
的攻 击 。在 北 大 西 洋 方 向 ,美 国 军方 以 苏 联 为 可 能 的假 想 敌 。美 国军 方 认 为 , 北 极 圈 附 近 的 北 欧 国家 处 在 苏 联 攻 击 北 美 大 陆 最 近
1 9 4 8年 2月 5日, 在挪威首都奥斯陆 , 美 国驻挪威大使 乌尔 里 希・ 贝询 问挪威外交大 臣兰格如下 问题 : “ 挪威 怎样 看待 贝文 提 出的西欧联盟 建议 ,挪威是否被要求联合 ,如果那样 的话挪威
冰 ,成 为 北 极 圈 中 常 年 不封 冰 的 海域 。苏 联 的 两 个 重 要 海 军 基 地
1 9 4 7 年1 2 月1 7 日,英 国外交大 臣贝文概述 了一项政 策要 点 , 他认为 ,需要采 取一 项促 使西 方 “ 民主 国家”联 合的积极政策 , 这些 国家包括美 国 、法 国、意大利和其他西方 国家 ,也包括英帝 国的 自治领 。1 9 4 7 年1 2 月2 9 日,英 国内阁通过 了贝文 的外交政策 新方案 。1 9 4 8 年1 月1 3 日,贝文 向美 国国务 院送去一份备忘 录 , 告知 国务卿 马歇尔有关英 国外交政策的新变化 , 并就此正式 向美 国政府 征询 意见 。 美 国总统杜鲁 门授权马歇尔答复 贝文 , 美国 “ 同
欧美之 间的大西洋通道 。
二 战刚结 束时 ,挪威宣称奉行中立主 义对外政策 。美 国对此
并无异议 ,因为当时它正忙于在 中欧地区 同苏联争夺势力范 围, 无 暇顾及北 欧地区 。 但此 后不 久 , 美 国政府 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 。 因为美 国的军事 战略谋划 者们开始 考虑在世 界各地 建立 以美 国 为 中心的军事基地圈 ,以防止并反击未来可能发生 的对北美大陆
冬 季 一 般 不封 冻 ,是北 冰 洋 边 缘 海 中 唯 一 能 全 年 通 航 的 海 。挪 威
意西 欧各 国所迫切需 要采取的一致步骤”, “ 将尽一切可能协助
欧洲各 国来 实现这个 以及类似的计划” 。 在得 到美国政府支持后 ,1 9 4 8 年1 月2 2 日,英 国外交 大臣贝 文在议会 下院发表了名为 “ 英 国外交政策的首要 目标 ”的演说 , 正式将 其西 欧联 盟政策作为一项 国策提 出,要求议会批准 。并据 此提 出了北 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设想 。对于这一设想 ,美 国积极赞 同 ,希望据此计划将挪威纳入西方军事集团 ,并为此开始 了一 系 列 的行 动。
的海 、空通道上 ,尤其 是冰岛 、格陵兰岛和挪威属地斯 瓦尔 巴群 岛等地靠 近北美 ,是北美 大陆前沿 防御和 与欧洲通 讯联络 的枢
纽 。如果 上述 地区一旦被苏联控制 ,将对美 国的全球 防御体 系造 成重 大伤害 ,因此美 国必须设法控制这些地 区。这就是美 国 “ 极
会采取 什么行动?”兰格得出结论 ,挪威是 明确地与西方 国家站 在一起 的 ,而且会越来越加强这种联 系。由此可见 ,挪威 的中立 立 场已经开始因马歇尔计划 向西方倾斜 。
1 9 4 8年 2月 , 中欧 地 区 发 生 了 “ 捷克斯洛伐克二月事件 ” , 捷 克斯 洛伐克共产党全面上台 , 控制 了政权 , 挪 威对此深感恐惧 , 便 向美 国求助 。1 9 4 8 年 2 月 1 7日,挪威 国防大 臣豪格就 万一发
挪威是欧洲最北方 的国家 ,国名的含义是 “ 通往北方 之路”, 领土面积 为 3 8 . 6 9 5 8万平方公里 ,居 欧洲 第 6位 ,大约 1 / 3的领 土在北极 圈以内。挪威北部 为巴伦支 海 ,因受 自大西洋北上的墨 西哥湾暖流 中的北 角支 流的影 响 , 气 温并 不低 ;冬季北部气温约 2 5 ℃ ,南部 只有一 5 ℃ ,夏季北部气温为 0 ' 1 2 ,南部达 1 0 ℃,是
美 国积 极 拉 拢 挪 威 加 入 ,并 对 其 实 施 各 种 影 响 ,最 终 迫使 其放 弃 中 立 立 场 , ̄, z - 7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关键词 】美国;掷威 ;北约
一
、
挪威 的战略地位及二 战后初期 美国对挪威 的政 策
员会 的想法 ,并提出了附加的政治要求 。面对美 国的要求 ,挪威
论 美 国对 挪 威 加 入 北 约 组 织 的影 响
张 莜 青
( 阿 坝 师 范 高 等 专科 学校 四 川 汶 川 6 2 3 1 3 1 3 2)
【 摘 要】 挪威在二战结束后 ,一直试 图保持 中立 ,但 因其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 而受到美国的重视 ,冷战开始后 ,美国主导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计 划
海东部地 区受北欧陆地冰川的刨蚀和堆积作用 , 形成 了绵长 的峡 湾式海岸 , 也 造就了众 多的天然 良港 ,并为海军舰 只提供 了绝妙 的 隐 身场 所 。在 苏 美 对 抗 的 冷 战 格 局 中 ,挪 威 这 种 重 要 而 独 特 的
地缘政 治特点 ,使得其若被美英 国家所控制 ,那么苏联通往西部 海域 的通 道便会受到强有力的封锁 。若苏联控制挪威 ,则会威胁